唐朝正史中有关于李弘的吗?他是怎样一个人?

2024-05-08 04:17

1. 唐朝正史中有关于李弘的吗?他是怎样一个人?

唐朝正史中有李弘,他是唐朝孝敬皇帝。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李弘于永徽三年(652年)出生于皇宫,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孝顺仁德,为太子后体恤民情,曾上书高宗修正不合理的法律,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深得高宗宠爱。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二十三岁,死因颇受争议。高宗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赠太子李弘为皇帝,谥号“孝敬”,以天子礼仪葬于唐恭陵。
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李显为孝敬皇帝上庙号为唐义宗。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李隆基依照旧礼撤销义宗庙号,复用孝敬皇帝谥号祭祀。

唐朝正史中有关于李弘的吗?他是怎样一个人?

2. 唐朝李弘是皇帝吗?

唐朝李弘不是皇帝。
李弘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在宫中诞下长子李弘,是为高宗第五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子嗣,当时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长子李忠。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由此成为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与胞弟李贤被进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扩展资料李弘,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孝顺仁德,为太子后体恤民情,曾上书高宗修正不合理的法律,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深得高宗宠爱。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后期监国政务多由东宫官员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代为处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虚岁二十四)。 高宗非常悲痛,破例追加太子李弘为皇帝,这是唐朝建国以来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的先例,可见高宗对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与惋惜。
上元二年(675年)五月,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高宗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长寿初年(692年),因李弘无子嗣,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
景云年间(710年),姚元之和宋璟上书唐睿宗,称李弘未登帝位而与先皇同祔太庙不合礼仪,睿宗遂令迁出义宗神位,另行建庙祭祀。开元六年(718年),礼官上书唐玄宗建议停用义宗庙号,玄宗准许,令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弘

3. 唐代李弘出生年代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二十三岁,死因颇受争议。

唐代李弘出生年代

4. 唐朝李弘怎么死的

李弘是久病猝死的。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李弘,陇西成纪人。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李弘于永徽六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册立为皇太子,孝顺仁德,体恤民情。人物生平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由此成为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与胞弟李贤被进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十分重视治学。龙朔元年(661年),李弘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五百篇编集成《瑶山玉彩》,得到高宗赏赐绢帛三万段。总章元年(668年),李弘请求追赠儒家先贤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长寿初年(692年),因李弘无子嗣,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_于太庙祭祀。

5. 唐朝李弘的父亲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李弘于永徽三年(652年)出生于皇宫,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孝顺仁德,为太子后体恤民情,曾上书高宗修正不合理的法律,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深得高宗宠爱。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二十三岁,死因颇受争议。高宗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赠太子李弘为皇帝,谥号"孝敬",以天子礼仪葬于唐恭陵。
  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李显为孝敬皇帝上庙号为唐义宗。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李隆基依照旧礼撤销义宗庙号,复用孝敬皇帝谥号祭祀。

唐朝李弘的父亲

6. 唐朝正史中有关于李弘的吗?他是怎样一个人

5太子李弘

    太子李弘是武皇后最最疼爱的孩子。便是依靠这第一个儿子,武曌才真正稳固
了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原本压迫在她头上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便也因了弘的诞生,
而迅速失去了她们皇后和宠妃的位子。从此弘在他母亲的护卫下,无忧无虑地长大。
他舒舒服服地住在东宫,恬静而安然地生活着。也许弘太养尊处优太娇生惯养了,
所以他尽管很快长成七尺男儿,却依然是懦弱的,单纯的,甚至是无能的。

    历史中所记载的弘一生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曾非常勇敢地私下探望
过他的两个被深锁牢狱的姐姐宣城和义阳公主。她们是萧淑妃生下的两个可怜的女
儿,也曾被高宗李治视为掌上明珠。

    然而连萧淑妃也已被武皇后所杖杀,那么又有谁敢站出来去保护这两个无辜的
女孩儿呢?身为父亲的李治尚且不敢,那么还有谁?然而,终于有弘站了出来为他
的两个姐姐伸张正义。弘尽管是李治和武曌的儿子,弘尽管懦弱无能,但弘是正直
善良的。是宣城、义阳两位大唐公主在牢狱中的悲惨境地让弘不忍,于是他不得不
在满朝文武的面前跪在了垂帘的母后面前,请求她,就放了那两个奄奄待毙的公主
吧。

    单单是微服私访狱中罪人就已经大逆不道了。而况弘又是不知天高地厚地在满
朝文武的面前为两个姐姐求情,这就等于是在众人百官面前指责武曌的丧尽天良,
这就等于是在羞辱他自己的母亲。那一刻珠帘后面那武曌的忿恨可想而知。

    武曌毕竟是武曌。她毕竟是这个天下,是古往今来都不会再有了的惟一的女人。
面对几近置她于死地的儿子,武曌当即就做出了一副很通达的样子,仿佛太子所提
起的是一件年深日久她早已忘记的往事。她说是应当将那两个女孩下嫁了。她还无
限感慨地当着满朝文武赞美太子的仁德与善良。她说未来有太子这样的贤君,必定
是天下和睦,四海安宁。然后她躲进寝殿独自垂泪。然后她很快就下令放出暗牢中
奄奄一息的宣城和义阳。再然后她又把这两个公主下嫁了朝中两个异常低微的小官,
让谁对此都说不出什么,又哑巴吃黄连般地满嘴的苦。

    武皇后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可谓有条不紊,不动声色。但是事过以后,无论
是皇后自己还是太子本人的心里都非常明白,在他们母子中间,已经有了一重仇恨,
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从此太子开始疏远母亲。他已经越来越看清了母亲的歹毒,并且深知,以母亲
的秉性,她是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她作对的人的,哪怕那个人是她的亲人,是弘。
于是李弘开始对母亲处处提防,但终究太子还是防不胜防。道高一尺,而魔高一丈。
最后,弘终于还是没有能逃脱母亲的狠毒。

    于是很快,弘被鸩死于武皇后的合璧宫绮云殿。那是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宴中。
父亲母亲,还有兄弟姊妹,那才是真正的祥和美好,天伦之乐。然而,就那么突然
地,弘便歪倒在地上,七窍中溢出的,都是青春的血。

    这是这个家庭中第一个亲人的死。

7. 历史上的唐懿宗李漼是个怎样的人?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也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唐宣宗去世后,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拥立珲王李漼为太子。公元860年,李漼即位,并罢免令狐绹,改任老臣白敏中。

历史上的唐懿宗李漼是个怎样的人?

8. 李_身为李唐三朝元老,对武氏代李为何无动于衷?

那些可以走在力量大唐核心的人具有很高的智商。他们中的一些人忠诚而真诚,一些人机敏透明,一些人左右,另一些人仅是为了牟利,而李唐三忠臣李勣,可以被称为有见识和完整的人。
一:在瓦岗军大败隋朝军队的时候,蒲山公李密等人兵败逃亡。李勣认为,看似李密现在败走麦城,吃了一时败仗,但他在民间的声望依旧很高,日后一定会东山再起,成为一匹惊艳历史的黑马。

二:为了彻底割断隋军的筋骨,李勣在隋朝军队救济不足的时候,攻下黎阳的粮仓,给隋军来了个釜底抽薪。既能在正面战场上胜利,又利用粮草招募新兵,李勣人生的亮色闪射出耀眼的光彩。靠着智慧,李勣逐步走向前台。
三:在李密归顺唐朝的时候,李勣接手了李密当年的地盘。眼看着大唐的旗帜高高飘扬,李勣完全可以用李密的地盘邀功领赏。但是,李勣坚持将土地归还给李密,希望李密自己去献地。

四:唐高宗李治产生废掉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后的心思时,担心群臣反对,李治先征求近臣李勣等人的意见。李勣称病,没有急于表态。他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诸遂良等人和高宗李治争执不下,朝廷气候出现问题。
李勣有功于李唐,从情感上看,他不希望有人伤害李唐的肌体。但是高宗产生了废立皇后的想法,李勣选择了不明确表态。

而且在李勣看来,唐高祖李治不要说与前两任皇帝李渊、李世民比,就是和自己曾经效力的李密、窦建德等人相较,也是云泥之别。这样一个无能之辈,李勣怎么可能愿意为其尽忠呢。所以在武氏代李有困难的时候,他选择了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