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诗人兰波

2024-05-08 11:12

1. 法国诗人兰波

这首诗,是作者16岁时(1870年)创作的。

       《奥菲利亚》

 

             一

 

在黑暗和沉寂的涟漪上安寝着群星,
皎洁的奥菲利亚像一朵大百合在飘动,
她躺在长长的纱披上徐徐地飘着……
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围猎之声。

 

这就是一千多年来可怜的奥菲利亚
  白色的幽灵,在黑色的长河中穿行;
这就是一千多年来她在甜蜜的疯狂中
低吟着小曲,面向傍晚的微风。

 

风吻着她的胸襟,像吹开的花朵
长长的面纱被水波轻柔地摇动,
颤抖的杨柳在她肩头啜泣,
芦苇在她宽阔、梦幻的额头鞠躬。

 

哀伤的睡莲在她周围叹息,
在昏睡的桤树中她有时苏醒,
一个鸟巢里传出翅翼的窸窣,
一曲神秘之歌降自金色的星群。

 

            二

 

啊,苍白的奥菲利亚,你美如瑞雪,
是的,孩子,你在汹涌的河中葬身!
因为从挪威高山吹来的风
曾和你低语过辛酸的自由。

 

是因为一阵微风卷动着你的长发,
给你幻想的精神带来奇异的声音,
因为你的心灵倾听着大自然的歌唱,
在树的怨惋里和黑夜的叹息中。

 

是因为大海的涛声像一片嘶哑的喘息,
撕碎了你那过于多情、温柔的孩子的心,
是因为四月的早晨一位俊雅苍白的骑士,
一个可怜的疯子,默坐在你的双膝。

 

天堂、爱情、自由,怎样的梦幻,啊,可怜的狂女!
你像火上的雪花向他消融,
宏伟的憧憬使你说不出话来,
茫茫的无限模糊了你蓝色的眼睛。

 

           三

 

诗人说你在星光下,
来寻找你采集的花朵;
他看到你躺在长长的纱披上,
皎洁的奥菲利亚飘动着像一朵大百合。

(抄自葛雷、梁栋翻译的《兰波诗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网络上还有一个《奥菲利亚》的中文译文,如下:


        《奥菲利亚》


            Ⅰ


黑暗沉寂的波浪上安睡着群星,
洁白的奥菲利亚像一朵盛大的百合随风飘动;
枕着长长的纱巾,缓缓地漂着……
远处的森林里传来猎人的号声。

 

千年就这样过去,自从忧伤的奥菲利亚,
这白色幽灵在黑色的长河上漂移;
千年就这样过去,自从她温柔而疯狂地
在夜晚的微风中低吟着那支古老的谣曲。

 

微风吻着她的前胸,绽开花朵,
她那长长的纱巾被河水浸透,
柳枝颤抖着在她的肩头哭泣,
芦苇在她多梦的额上轻轻弯曲。

 

折损的睡莲在四周叹息,
熟睡的桤木间,她偶尔惊醒,
一只鸟巢窸窣颤栗,
金色星辰坠落神秘的歌声。

 

          Ⅱ

 

噢,苍白的奥菲利亚,美丽如雪!
是的,孩子,你已葬身于汹涌的河流!
——因为那从挪威高山上吹来的风,
曾向你倾诉过苦涩的自由;

 

因为那阵微风吹乱了你的长发,
给你精神的幻梦带来奇异的声音;
在树木的呻吟和夜的叹息中,
你的心听见了自然的歌吟。

 

因为那疯狂的大海发出嘶哑的喘息,
撕裂了你那过于柔弱的孩童之心;
因为四月的一天清晨,一位英俊苍白的骑士,
一个可怜的疯子,默坐在你的膝下!

 

苍天!爱情!自由!这是怎样的幻梦啊,
可怜的痴心人!
你融于他,就像雪融于火:
你伟大的幻梦窒息了你的言语,
——而可怕的无限又使你的蓝眼睛惊慌失措!

 

           Ⅲ

 

——诗人说,你在长夜的星光下
来找寻你采撷的花朵,
说他曾在水上看见,枕着长长纱巾的
洁白的奥菲利亚随风飘动,像一朵盛大的百合。

法国诗人兰波

2. 诗人兰波相关故事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解析: 
  
 阿尔图尔·兰波(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
 
 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
 
 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生平与创作
 
  
 
 阿尔图尔·兰波兰波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夏尔维勒乡村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代的兰波是一个好动而才华横溢的学生。15岁那年,他就能以拉丁文写作各种诗歌并赢得了很多奖赏。
 
 1870年,兰波的老师乔治·伊森巴尔成为兰波在文学道路上的领路人。在他的指导下,兰波开始用法语写诗,其法语诗歌的创作水平进展迅速。兰波性格叛逆,屡次离家出走,甚至曾经参与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组织。他在诗歌《巴黎人的狂欢或巴黎的重生》一诗中描述了自己参与巴黎公社的这段经历。此外,从他的诗歌《扭曲的心灵》中可以看出兰波很可能曾经遭遇醉酒的巴黎公社士兵的性侵害。从1871年以后,兰波成为一个无 *** 主义者,他开始酗酒,并经常蓄长发、衣衫褴褛的招摇过市,以图嘲笑那些一本正经的中产阶级。他给他的老师伊森巴尔写信,系统阐述他的诗歌创作理论,即在“漫长的、庞大的、理性的骚乱中”加入幻觉的因素。
 
 1871年9月底,兰波再次回到巴黎,不过这次是应著名象征主义诗人保尔·魏尔伦的邀请。魏尔伦曾读过兰波的著名作品《醉舟》,十分爱慕兰波的诗才。来到巴黎之后,兰波住在魏尔伦的家里。很快,魏尔伦便和这个17岁的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坠入爱河,他们成为巴黎诗坛著名的同性情侣。两人同居之后,生活挥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是家常便饭。他们的行为为巴黎的文学精英团体所不容,而兰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在这一时期,兰波创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诗作,他的诗歌成就甚至超过了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
 
 兰波和魏尔伦之间的同性恋情日益炽烈。1872年,魏尔伦甚至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和兰波一同私奔至伦敦。1873年7月,两人在布鲁塞尔火车站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吵,随后魏尔伦用枪打伤了兰波的手腕,一气之下兰波叫来警察,魏尔伦被逮捕。被捕期间,魏尔伦甚至被迫接收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疗,原因是魏尔伦的妻子指控他的丈夫和兰波之间不正常的“友情”。开庭审理时,尽管兰波一再宣称自己撤回对魏尔伦的控诉,法官还是判魏尔伦入狱两年。魏尔伦入狱后,兰波只身一人回到故乡夏尔维勒,在极度伤心中完成了一生最杰出的诗作《地狱一季》。这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精品。在诗中,兰波追忆他和魏尔伦共同生活的“地狱情侣”的岁月。他甚至以“悲伤的兄弟”、“疯癫的童贞女”来称呼魏尔伦,而自己则是他的“下地狱的丈夫”。1874年,兰波和诗人杰曼·努沃再次返回伦敦,并出版了他倍受争议的作品《彩画集》,其中包含了两首最早的以自由诗体写成的法语诗歌。
 
 晚年生活
 
 1875年,兰波和魏尔伦最后一次在德国相遇。此时的魏尔伦已经获释,并被迫皈依了天主教。这个时候,兰波已经受够了早年的放纵生活,基本放弃了写作生涯,而是开始从事一些能够给他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他开始徒步在欧洲大陆旅行。1876年夏天,他甚至加入了荷兰的军队,只是为了免费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去旅行。然而到了爪哇之后,他很快就厌倦了,并立即乘船返回法国。他曾游历塞浦路斯并最终在亚丁定居,并成为巴尔代公司的一名雇员。在这段时间,他没有再和男性产生同性恋情,而是和很多当地的女性相恋。
 
 1884年,兰波辞去工作,开始独立在阿比西尼亚(今天的埃塞俄比亚)经商。他从事军火走私生意,并赚了不少钱。而在这个时候,兰波的右膝盖患上滑膜炎,并很快恶化为癌症。日益恶劣的病情迫使兰波于1891年5月9日返回法国。5月27日,兰波做了右腿的截肢手术,然而这还是没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同年11月10日,兰波在马赛逝世,享年37岁。
 
 影响
 
 兰波对现代文学、音乐和艺术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在巴黎的生活经历曾经于1995年被拍成电影《心之全蚀》,由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
 
 兰波的创作是法语诗歌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他本人是象征主义运动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被公认为是其后的超现实主义的鼻祖。二战后诞生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的诗风也深受兰波影响。今日人们在追忆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时,兰波的名字都是绝对不会忽略的。就连恐怖小说作家托马斯·里戈蒂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自己是兰波的忠实追随者。
 
 重要作品
 
 《诗集》 
 
 《醉舟》 (1871年) 
 
 《地狱一季》 (1873年) 
 
 《彩画集》(1874年) 
 
 《兰波书信集》

3. 诗人兰波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有很多人之所以对兰波有兴趣,只是因为他是GAY,而且中国喜欢兰波的人似乎也不多,看完这篇文章应该对他有一定了解了,比较全的文章:

  归来,少年兰波,我们的波希米亚者——纪念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诞辰150周年

  150年前的10月20日,法国北部的夏尔维勒,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一个小男孩诞生了,他便是阿尔蒂尔·兰波,全名吉恩·尼古拉斯·阿尔蒂尔·兰波。那一刻,这对农人夫妇不会晓得这个生命与“兰波”之名,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依然被人们恒久的记忆,且将继续下去。

  今日人们怀念他,如仰望苍穹一轮骄阳,就像当年魏尔伦所追念“对他的记忆有如太阳照耀我,永不熄灭”。然而,他们都忘记了天才少年诗人阿尔蒂尔·兰波曾经这样冷冷地写到:“何必怀念那永恒的骄阳,既然我们已决心发掘神圣之光,——远离死于季节轮回的人群。”确实,即便是曾经相伴诗人左右的魏尔伦,也不能全然深刻理解少年在那个“平庸的时代”的孤寂。因为这个时代的孤儿,是诗歌王国的王子,是一个王国中的精灵。

  若是你发自内心的纪念这位19世纪法国少年诗人,那么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河岸,或者站立在窗前,轻轻地朗诵那首《醉舟》:“沿着沉沉的河水顺流而下,我感觉已没有纤夫引航;……”只有这样久远的他才会复活,才会走近,因为在诗歌中迸发着他的个性,他的生命张扬。是的,兰波的艺术基于个体的创造力,他不愧是同性诗歌的先驱。

  人们总是这样开始回忆兰波“他自小就是超常而叛逆的孩子”,其实他的超常来自他对世界和生命的敏感,他的叛逆来自内心压抑。他很早就开始写诗,最先是用拉丁文,之后用法文。他的第一首法文诗名为《孤儿的礼物》( The Orphans Gifts ,1869年)。在良师乔治·伊扎姆巴德的鼓励下,兰波在1870年写了20首诗,16岁的时候,他的若干诗作在期刊《Le Parnasse Contemporain》上发表。

  1870年,兰波初次离家前往巴黎,他的第一次性经历可能就是与巴黎城那简陋的兵营驻地的士兵们(1871年),诗作《丢失的心》(The Stolen Heart)可能就描述了那段经历,也或许可被解释为性的诱惑,或性的初醒。


  就是1870年巴黎之行中,兰波遇到了诗人保罗·魏尔伦(Paul Verlaine)。1871年9月他收到魏尔伦一封信,邀请他再度去往巴黎。当时魏尔伦已经结婚,且年长兰波十岁,但他们彼此仍然产生同性恋情。之后的一年半中,他们双双出入来往于Latin Quarter、咖啡馆和文学沙龙。

  他们俩到布鲁塞尔、伦敦旅行。在他们二人在各自诗作中彼此都称道对方,如兰波在他的名诗《元音》(1871年),以玩笑的口吻暗指魏尔伦的眼睛(注:“奥米茄眼中紫色的幽光”);而另一首诗作《地狱之季》中,这对伴侣同样也出现其中,标题以“Délire I”:愚蠢的维吉尔:阴间的新郎。

  无可置疑,兰波所有成熟作品几乎都是在与魏尔伦的热恋期完成的。在伦敦魏尔伦鼓励他创作了《地狱之季》(A Season in Hell)和《彩图》(The Illuminations)(1873年)。然而,兰波和魏尔伦的恋情很快就终结了。那是1873年,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魏尔伦开枪击伤了兰波的手腕,兰波由此彻底地放弃了诗人生涯。

  1873年10月,一名布鲁塞尔书商出版了兰波的《地狱之季》,并热情帮助他把书邮寄给巴黎的朋友,但此时的兰波已对自己作品完全索然无趣了。1874-1875年兰波周游于欧洲,1876年春季,他入伍丹麦军队,可不久就退伍;他更向往到瑞典、丹麦、希腊、埃及旅行。1880年兰波当起咖啡贩商,1887年又成了武器商人。

  1891年11月10日,法国南部的马赛,兰波如流星一般离了人世,年仅37岁。后人时常把他描述为一个过早因人生世事而放弃诗才的天才诗人。兰波最知名的诗作是《醉舟》(The Drunken Boat),该诗创作于1871年,时为他十七岁生日前夕。诗中赞美了意志张扬,特别是兰波的个性释放,显然它来自于诗人与魏尔伦恋情方始。

  兰波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符号、幻想、梦境和视觉幻象。以《地狱之季》和《彩图》为例,他在诗中公开宣称自己的技艺是“一种感觉癫狂”。1871年5月的兰波的两封书信,可谓是他文学观的宣言。信中他道,诗人承担着“预言家”、“炼金术士”和“艺术家”的角色任务。

  此外,兰波在自己的艺术中给人性做了种种假面。1871年5月13日,兰波在写给恩师的信中出现了小说概念——“我也是他者”(I is someone else)。我们不禁提问,这个所谓“他者”是创造性艺术家、角色还是其他人?还是他性身份的“假面”?

  兰波通过爱、音乐、神秘幻想、记忆、神话、青春梦境等主题升华他的诗歌创作。在《地狱之季》中“词语的魔力”(Alchemy of the Word)一章呈现了兰波相关学说:炼金术、魔力或者魔法术。这一章节极具诗语的强势,创造了魔咒一般的效果。

  有评论认为《彩图》一诗是兰波的心灵自传。这部诗作采用自由韵脚和散文体,描述了一系列的内容,创造一个以时间、空间、历史、想象和美组成的神秘世界。诗人用“精灵”归结这首诗。是的,这个精灵就是诗人的理想,它间于人与超自然力之间,融入友情、爱、理智和乐观主义。这呈现了19世纪象征主义的风格,极具有诗语色彩,用象征表达意念、具象和情势。

  尽管在19岁前兰波就放弃了诗歌,但他还是被尊为“少年诗王”,他的诗歌王国充满了他的想象,他带着友人进行神秘之旅,前往一个神秘国度,那里居住着魔法士、仙人、神、天使和精灵。

  兰波重新定义艺术,重新用艺术和自我释放解释爱情,因为兰波的写作强调释放。阅读他的诗歌,你总会体会到一种冲力,因为诗人梦想通过语言来欢悦生命,他几乎回避开生活,不去触及现实世界,他反叛一切虚伪的形式,如同他反抗传统的爱情、道德、宗教和艺术观念一样。作为现代同性诗歌的鼻祖,他影响了身后一批诗人,如安德烈·纪德、吉恩·考克图、弗德里科·劳沙、哈特·克莱恩、吉恩·热内等。

  魏尔伦画笔下的兰波——最好的刻画了一个现代诗歌之灵。兰波说“我将远去,到很远的地方,就像波希米亚人”。是的,在1830-1914年恰恰是波希米亚思潮的黄金时期。波希米亚思潮源于一种政治失望和浪漫主义理想,一个永恒的波希米亚者反抗一切僵化制度,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他们全部的生活,以此作为一种反抗的宣言,厌恶唯金钱主义的社会建构,反对逐渐抬头的一体化和单调乏味的生存状态。或许这是兰波在个性释放中透射出的历史现实性。

  归来,少年兰波,我们的波希米亚者。

诗人兰波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4. 波兰有什么作家与诗人

  切斯沃夫·米沃什波兰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尔嘉·朵卡秋波兰著名女作家。善于在其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史诗神话。魔幻为其书写风格代表作《太古和其他时间》。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公报》《肉铺》《画布》。

  辛波斯卡 《万物静默如迷》《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还有卡普钦斯基、莫罗热克、科哈诺夫斯基、鲁热施奇、贡布罗维奇、伊瓦什凯维奇、克拉辛斯基、斯沃瓦斯基、弗雷德罗、克拉西茨基………一大批啊!
还有个女诗人,也是获诺奖的,是辛波斯卡。
  望采纳!

5. 兰波的诗歌

夏日蓝色的夜晚,我将踏上小径, 拨开尖尖麦芒,穿越青青草地: 梦想者,我从脚底感受到阵阵清新。 我的头顶凉风习习。 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 无尽的爱却永入我的灵魂, 我将远去,到很远的地方, 就像波西米亚人, 顺从自然——快乐得如同身边有位女郎。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5、唯一无法忍受即事事可忍受。 ——兰波 《心之全蚀》

  6、我走到户外,如果一束光将我刺伤,我将死于苍苔。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7、生活在别处。 ——兰波

  8、整个太阳是残酷的,整个月亮是苦的,辛辣的爱情使我满身麻醉,龙骨崩散,沉入海底。 ——兰波 《醉舟》

  9、以往,如果我没有记错,我的生命曾是一场盛宴。在那里,所有的心灵全都敞开,所有的美酒纷纷溢出来。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10、我是那圣徒,在空地上祈祷——就像温顺的动物埋头吃草,直到巴勒斯坦海滨。 我是那智者,坐在阴暗的椅子上。树枝和雨点,投在书房的窗上。 我是那行旅者,走在密林间的大路上;水闸的喧哗,覆盖了我的脚步。我长久地凝望着落日倾泻的忧郁金流。 我会是一个弃儿,被抛在茫茫沧海的'堤岸;或是一位赶车的小马夫,额头碰到苍天。 小路崎岖,山岗覆盖着灌木。空气凝固。飞鸟与清泉远在天边!再往前走,想必就到了世界尽头。 ——兰波 《彩图》

  11、我拥抱过夏日黎明 ——兰波

  12、噢,我受了那么多苦,作为奖赏,你肯将儿童书本里的未来赐予我吗?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13、啊!愿时光倒流,淋浴春心。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14、找到了! 什么?永恒。 那是太阳与海 交相辉映 我永恒的灵魂 注视着你的心 纵然黑夜孤寂 白昼如焚 ——兰波 《地狱一季·永恒》

  15、我不再说话,不再思索,但无尽的爱从灵魂中升起,我将远行,走得很远,如同一个吉普塞人,穿过大自然——幸福得如有一位女子同行。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16、我们有时做过动人的大梦 单纯而热烈地生活,不去谈论邪恶 怀着崇高的爱情去爱一个女人 在她微笑的注视下辛勤劳动 人们每天充满自豪地工作 听从责任,如同听从嘹亮的号角 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幸福,没有人 噢,再没有人会压迫你们 人们把长枪挂在壁炉之上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

  17、噢,士兵们,死亡这高贵的情人 将你们播撒在旧日的犁痕中

兰波的诗歌

6. 法国诗人兰波有哪些代表作?

法国诗人兰(1854—1891)波是19世纪后期象征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共出版3部作品:《诗集》(1869—1872)、《地狱一季》(1873)和《启示录》(1886)。兰波最著名的一首象征主义名诗《醉舟》被收录在早期的《诗集》中。诗人以醉舟为自我的象征,写诗人自由灵魂的远航和理想追求。全诗富于幻想和象征色彩。

7. 兰波最著名的诗

兰波最著名的诗
醉舟
当我顺着无情河水只有流淌,
我感到纤夫已不再控制我的航向。
吵吵嚷嚷的红种人把他们捉去,
剥光了当靶子,钉在五彩桩上。

所有这些水手的命运,我不管它,
我只装运佛兰芒小麦、英国棉花。
当纤夫们的哭叫和喧闹消散,
河水让我随意漂流,无牵无挂。

我跑了一冬,不理会潮水汹涌,
比玩的入迷的小孩还要耳聋。
只见半岛们纷纷挣脱了缆绳,
好象得意洋洋的一窝蜂。

风暴祝福我在大海上苏醒,
我舞蹈着,比瓶塞子还轻,
在海浪--死者永恒的摇床上
一连十夜,不留恋信号灯的傻眼睛。

绿水渗透了我的杉木船壳,
清甜赛过孩子贪吃的酸苹果,
洗去了蓝的酒迹和呕吐的污迹,
冲掉了我的铁锚、我的舵。

从此,我就沉浸于大海的诗--
海呀,泡满了星星,犹如乳汁;
我饱餐青光翠色,其中有时漂过
一具惨白的、沉思而沉醉的浮尸。

这一片青蓝和荒诞、以及白日之火
辉映下的缓慢节奏,转眼被染了色--
橙红的爱的霉斑在发酵、在发苦,
比酒精更强烈,比竖琴更辽阔。

我熟悉在电光下开裂的天空,
狂浪、激流、龙卷风;我熟悉黄昏
和象一群白鸽般振奋的黎明,
我还见过人们只能幻想的奇景!

我见过夕阳,被神秘的恐怖染黑,
闪耀着长长的紫色的凝辉,
照着海浪向远方滚去的微颤,
象照着古代戏剧里的合唱队!

我梦见绿的夜,在眩目的白雪中
一个吻缓缓地涨上大海的眼睛,
闻所未闻的液汁的循环,
磷光歌唱家的黄与蓝的觉醒!

我曾一连几个月把长浪追赶,
它冲击礁石,恰象疯狂的牛圈,
怎能设想玛丽亚们光明的脚
能驯服这哮喘的海洋的嘴脸!

我撞上了不可思议的佛洛里达,
那儿豹长着人皮,豹眼混杂于奇花,
那儿虹霓绷得紧紧,象根根缰绳
套着海平面下海蓝色的群马!

我见过发酵的沼泽,那捕鱼篓--
芦苇丛中沉睡着腐烂的巨兽;
风平浪静中骤然大水倾泻,
一片远景象瀑布般注入涡流!

我见过冰川、银太阳、火炭的天色,
珍珠浪、棕色的海底的搁浅险恶莫测,
那儿扭曲的树皮发出黑色的香味,
从树上落下被臭虫啮咬的巨蛇!

我真想给孩子们看看碧浪中的剑鱼--
那些金灿灿的鱼,会唱歌的鱼;
花的泡沫祝福我无锚而漂流,
语言难以形容的清风为我添翼。

大海--环球各带的疲劳的受难者
常用它的呜咽温柔地摇我入梦,
它向我举起暗的花束,透着黄的孔,
我就象女性似的跪下,静止不动……

象一座浮岛满载金黄眼珠的鸟,
我摇晃这一船鸟粪、一船喧闹。
我航行,而从我水中的缆绳间,
浮尸们常倒退着漂进来小睡一觉!……

我是失踪的船,缠在大海的青丝里,
还是被风卷上飞鸟达不到的太虚?
不论铁甲舰或汉萨同盟的帆船,
休想把我海水灌醉的骨架钓起。

我只有荡漾,冒着烟,让紫雾导航,
我钻破淡红色的天墙,这墙上
长着太阳的苔藓、穹苍的涕泪,--
这对于真正的诗人是精美的果酱。

我奔驰,满身披着电光的月牙,
护送我这疯木板的是黑压压的海马;
当七月用棍棒把青天打垮,
一个个灼热的漏斗在空中挂!

兰波最著名的诗

8. 兰波的诗歌

奥菲莉娅:
宁静漆黑的水面上沉睡着星星,奥菲丽娅像朵巨大的百合,一身洁白,她枕着长巾,在水中慢慢地漂行,——远处的竹林已有围猎的号声传来。一千多年了,如同白色的幽灵,凄惨的奥菲丽娅在这黑色的长河中流逝;—千多年了,她那甜蜜狂热的爱情在晚风中低诉着她的浪漫史。风吻着她的双乳,吹开了她的纱巾,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水中轻摇;柳丝在她肩上哭泣,颤抖不停,芦苇对着她沉思的巨额弯下了腰。被碰伤的睡莲在她周围哀叹;有时,她惊醒在桤树上沉睡的鸟窝,只听翅膀轻拍,鸟儿飞远;——一首神秘的歌从金色的星辰上飘落。

啊,苍白的奥菲丽娅,你美如白雪!是的,你死了,孩子,己被河水带走!——因为从挪威高山上吹下来的风曾跟你低语过辛酸的自由;因为吹卷你长发的微风把奇特的声音送进你的梦魂,因为在树的哀怨和夜的叹息中你的心听到了大自然的歌声;因为怒海的涛声,像嘶哑的喘息。击碎了你太多情太温柔孩子般的胸膛,因为四月的一个早晨,苍白英俊的骑士,一个可怜的疯子,默默地坐在你的膝上。可怜的疯女啊,多美的梦!天堂,自由,爱情!你融于梦,就像雪融化在火中:你巨大的幻觉窒息了你的声音——可怕的无限使你的蓝眼又惊又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