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特根斯坦的子女

2024-05-20 07:50

1. 卡尔·维特根斯坦的子女

赫敏·维特根斯坦(1874年出生于特普利采,1950年逝世)终身未嫁多拉·维特根斯坦(1876年出生和逝世于维也纳)出生时死去汉斯·维特根斯坦(1877年出生于维也纳,1902年逝世于美国切萨皮克湾,可能自杀)库尔特·维特根斯坦(1878年出生于维也纳,1918年11月逝世,自杀)海伦·维特根斯坦(1879年出生于维也纳,1956年逝世)与一名政府官员结婚鲁道尔夫·维特根斯坦(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1904年逝世,自杀)玛格丽特·维特根斯坦(1882年9月19日出生于维也纳,1958年逝世于维也纳),1904年结婚,1923年离婚保罗·维特根斯坦(1887年5月11日出生于维也纳,1961年3月3日逝世于纽约),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丧失右臂,依靠惊人的毅力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独臂钢琴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维也纳,1951年4月29日逝世于剑桥),著名哲学家

卡尔·维特根斯坦的子女

2. 卡尔·维特根斯坦的介绍

卡尔·维特根斯坦,1847年4月8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1913年1月20日逝世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奥匈帝国晚期奥地利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他被看作是当时时期的一名代表人物,是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的父亲。

3. 维金斯基的生平

1893年生,1913年由俄国移居美国,在美国和加拿大当过学生和工人。1918年,他回俄国后,参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19年以后在共产国际工作,后任共产国际远东局长。1920年秋,共产国际远东局派维金斯基以共产国际代表或使者身份到中国。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已建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准备筹建中国共产党。维金斯基到上海后,立即与陈独秀会谈组建中国共产党等问题。陈独秀欣然表示同意。9月30日,经陈独秀介绍,孙中山在上海会见了维金斯基。这是孙中山第一次见到的外国共产党人,也是孙中山第一次会见的共产国际的代表。孙中山向维金斯基介绍了中国革命斗争概况,表明支持新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政府,并建议俄罗斯政府支援中国的革命事业,还了解俄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维金斯基表明俄罗斯苏维埃政府支持中国革命斗争,并介绍了俄国革命与建设情况。孙中山会见维金斯基后,维金斯基离上海到北京。1921年1月,维金斯基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会见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人李大钊等,建议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代表,召开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随后,维金斯基返俄国,向共产国际俄罗斯报告了中国情况。后来,共产国际派马林到中国,接替维金斯基的工作。维金斯基则留在共产国际工作。1925年3月12日,中国国民党总理大元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5日,维金斯基在苏联俄罗斯《真理报》上公开发表了《我与孙中山的会见》一文,说:1920年9月30日“孙中山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我们。……孙中山没有搞那套中国的习惯性礼节,他立即请我们在桌子后坐下,接着便开始询问关于俄国和俄国革命的情况。”维金斯基对孙中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了介绍。孙中山“对一个问题极感兴趣,那就是:如何将刚刚从盘踞广州的反动桂军手里解放出来的华南斗争与遥远的俄国斗争结合起来?”孙中山说:“广东的地理位置无法使我们同俄国建立联系。”他要求与俄罗斯建立电台联系,“一直询问是否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或满洲里建立一个我们可以与广州联系的大功率电台”,从而使俄罗斯能够同广州通讯。孙中山还对维金斯基说:他希望通过中国南部军事胜利,在中部北部各省发展革命运动。维金斯基这篇文章介绍了孙中山与他会见时交谈的主要问题。这充分说明:孙中山支持俄罗斯等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俄罗斯等国人民亦坚决支持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人的革命斗争。随后,维金斯基在苏联俄罗斯党政部门工作。大革命时期,他曾来往于中国与苏联俄罗斯等国之间,继续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斗争。1923年5月9日,曾任陆军部长粤军总司令的大军阀陈炯明在粤东的惠州等地,纠集反动军队,企图进攻广州,阴谋推翻孙中山大元帅府。1925年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队举行东征,讨伐陈炯明反动军队,获胜利。维金斯基发表了《国民党军队战胜陈炯明的意义》一文, 赞扬孙中山指挥的部队获得初步胜利。当时,孙中山大元帅府讨伐陈炯明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开展的。但,孙中山仍决定讨伐陈炯明,因为正如维金斯基在文中指出的,“陈炯明阵线是经常悬在中国南方这块革命运动基地之上的达摩克里斯利剑。”为此,孙中山坚决排除各种障碍。尤其是由于当时各路军队控制广东各地税收,大元帅府正常的财政收入是不敷支出的。广东银行的纸币价值不及票面的20%。各军收入严重不平衡,有时发生争饷风潮。大元帅府还受多方牵制,未能全力集中对付陈炯明军队。特别是粤北的沈鸿英部、南路军阀高雷琼崖钦廉罗阳八属联军总司令邓本殷部,不断进犯,帝国主义与北方军阀已多方挑衅。为此,维金斯基在《中国当前的政局》 一文中说:“孙中山政府当前制订的全部策略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反对陈炯明。”最后,孙中山大元帅府部队击败陈炯明。陈炯明逃跑到香港。维金斯基对此深感高兴。随后,他返俄罗斯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1953年逝世。

维金斯基的生平

4.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人物生平

路德维希‧维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Leopoldine Kalmus),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和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学,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玻尔兹曼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他在逝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他们,我已经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诺曼·马尔科姆形容这句话是“出奇的感人的话语(strangely moving utterance)”。在剑桥大学教师墓地为维特根斯坦举行了一个天主教葬礼。杜瑞后来说他一直困扰于是否这样安排葬礼是合适的。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

5. 路德维奇·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如何?

路德维奇·维特根斯坦(1889~1951年),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迷人的人格力量。他在不同时期创建了两种有高度独创性的思想体系,每种体系均以其精致、有力的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哲学。生前发表的著作只有《逻辑哲学论》,死后许多遗著被出版,如著名的《哲学研究》,此外还有《关于数理基础的意见》、《蓝皮书和褐皮书》、《1914~1916年的笔记本》、《哲学规范》、《关于颜色的意见》等。其中,《哲学研究》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路德维奇·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