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2024-05-04 22:19

1. 《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人们知道,一个人往往不是他想成为的那种人,而是他不得不成为的那种人
  
 家庭美满,工作顺利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突然抛妻弃子,只身一人去了巴黎,妻子觉得她出轨,别人觉得他自私,而全都不是,他只是想追求他的理想,他只想画画,他说他必须画画
  
 “过去的十七年,她都是依靠我生活的。现在为什么她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生活呢”
  
 “他们已经舒舒服服地过了那么多年,比大多数孩子幸福得多。何况,总会有人抚养他们的。如果有必要,麦克安德鲁夫妇会帮助他们的。”斯特里克兰丝毫不觉得这样对他的妻儿有什么错
  
 之后他一心沉浸在画画中,不对物质生活有任何要求,穷困潦倒,但是他不在乎,生命最后的时候他画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了一生追求的梦想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我们不能狭隘的去评价好与坏,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选择不同

《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2. 《月亮与六便士》:梦想并不比现实高贵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亮。” ——毛姆
                                          
 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经典语录,被无数追梦的人奉为经典。在信奉者的眼中,斯特里克兰德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响应心中“厄运”的召唤,是对梦想的致敬。可这个男人都做了什么呢?抛妻弃子,断绝原有的社会关系,夺取恩人之妻,将情人逼迫致死,娶土著少女然后由其供养,这所有与人性背离的行为,仅仅因为有了梦想光环护体,就被大肆歌颂,着实超出我所能理解的范围。
  
  
 王尔德说,我们生活在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在疲惫生活中拥有梦想并为之拼搏的人当然值得大家尊重。因为逐梦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他们尊重自己的理想,不满足生活的闲逸;因为逐梦的人都是勇敢的人,追梦的路注定会起起伏伏,他们舍弃平稳,选择迎难而上;因为逐梦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哪怕泰山压顶,他们也有愚公移山的韧劲。
                                          
 然而,我们只是普通人,会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避不掉福祸吉凶。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烟火气,是我们生存的富饶土壤,它琐碎质朴但绝对不可或缺。没有追梦的人,不一定没有梦,或许他还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或许他有亲朋需要照顾,或许他有其他的难言之隐,也或许他只是喜欢平淡简单的生活。生活除了梦想,还有爱和责任。有梦的人固然伟大,懂得爱,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也值得称赞。
  
  
 周总理说,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
                                          
 现实与梦想不是A或B的选择题,他们本可以彼此依存,互促互进。如果斯特里克兰德与他的妻子好好地沟通,是否他的妻子就一定会否决他的绘画梦?而他只是留下字条决然离开。他完全抛却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自私自利、冷血无情,他的梦想再伟大,也掩盖不了毫无责任心的丑陋。
  
  
 与斯特里克兰德相比,我认为同样爱好画画的保安大叔吕跃更值得敬重。在深圳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吕跃,为了更近距离地接触自己的画画梦,得到妻子的支持后,来到了四川美院做保安。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画画,他选择了最为辛苦的夜班巡查。伫立的高楼,打篮球的男孩,玻璃中倒映的自己,都成为他笔下描摹的对象。没有画具,就收集同学们用过的文具用品;遇到疑问,就战战兢兢地向路过的老师请教。偶有闲暇,他就泡在图书馆,或是参观免费的美术馆。365天,天天作画。半年时间,画作就有1000多张。一天,一位美术老师到门卫取包裹,无意间发现了大叔的画,惊为天人,发到了朋友圈。这随手一发,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位拥有精湛画技的保安大叔吕跃。
                                          
 梦想和现实不是不能调和,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呼唤“诗和远方”的高晓松,也没有否定“眼前的苟且”。海子在《枫》里写道,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远大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我们应该学习参天的大树,把根深深扎进土里,然后把枝桠尽情地伸向天空。

3. 《月亮与六便士》:我想要生活,而不是谋生

在世人眼里,物质的优越和职位的高低一直是评判过得是否幸福的标准。
  
      但毛姆说不,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看上去很好的生活。对于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这或许是一种桎梏。人凭本能喜好选择生活,才是最自由境地,不管在别人眼里好或不好,这才需要勇气和个性。
  
       《月亮与六便士》:47岁的证券交易商斯特里克兰突然有一天放弃了优渥的物质生活,抛妻弃子到异国他乡练习绘画,成了一个流浪画家。他过着饥寒交迫,贫病交集的日子,但物质的平泛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精神世界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他流浪了后半生,死后他的画名垂青史。这却并非他本意,他只想专心绘画,简单生活。
  
      一个叫亚伯拉罕的医生,才华横溢,同时担任内外科医生,并被选进医院管理层,他有的是机会平步青云,名利双收。但有一天为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他放弃了这一切。当他老了,人们看他过得并不好,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吧,就象王尔德说的:我想要生活,而不是谋生。
                                          
           
  
        

《月亮与六便士》:我想要生活,而不是谋生

4. 《月亮与六便士》无法企及的人生

梦想多么妖冶 ,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是作家刘瑜对《月亮与六便士》一书的描述。
  
 
                                          
 四十岁的查尔斯从自己安逸和光鲜的世界消失了,他走的义无反顾,而决绝,带着自己和自己的追求,投入到另外一个自由国度,从此穷困潦倒,为了能够画画,辗转反侧,奔走流浪。
  
 他创造美的欲望如此强烈为了达到目标不惜粉碎自己世界的根基。
  
 “我得画,我没办法克制自己。一个人掉进水里的时候,他游的好不好并不重要,他就是得游出来,不然就等着溺水。”对追求如同着魔的查尔斯这样说。
  
 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 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 
  
 他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噩运。五年以后,他在巴黎贫困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
  
 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在自己的旷世巨作前停止了呼吸,他死后留下的画作价值连城。
  
 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他视画画为生命,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想画自己看到的东西。
  
 他找到了这样一座偏远的岛屿,第一脚踏上时,就觉得熟悉亲切,仿若故乡。
  
 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给自足,生活简朴而单纯。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同情和包容,尤其是得到了在自己同胞身上不敢预期、从未要求的东西——理解。
  
 有一个“不来烦他”的女人作伴,安静偏远的住所,垂手可得的模特,这样的环境符合了他一心只想画画的所有的期待。他决定就在这里度过一生。
  
 
                                          
 
  
  
 带着梦想上路,从此一个人和一个梦过完一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查尔斯做到了,并且圆满完成了他的追求,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这是平凡如你我的人无法企及的人生!原因如下:
  
 我们从出生开始便被强加了各种各样的身份,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爸爸(妈妈),朋友,同事,中国人。就如同衣服上坠着的各式的金属装饰,耀眼而沉重。它不断地满足着我们内心的价值感、安全感。它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沉入泥土。生了根,发了芽寸步难行!它是捆绑着我们限制自由的绳索,如果一旦失去身份就会为世俗所不耻,为社会所不容,会被指责、被唾骂……我们唯独忘了 自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 
  
  康德说过,我们的一举一动,遵循着普世皆准的规则 。
  
 我们小心翼翼的在规则中艰难跋涉,来追求所谓的荣誉、名声,害怕流言、蜚语,我们脆弱又敏感的神经,甚至经不起一句话的冤枉,一个眼神的小瞧。随着外界的一言一行而喜乐或者沮丧,唯独忘记了 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们就如同那头拉磨的驴,被蒙着眼睛在既定的轨道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用辛勤的劳动换取荣誉勋章,而忘记了曾经在原野里撒欢、奔驰的感觉。
  
 平凡和普通不是罪,甘于平凡和普通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罪孽。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肩负使命,这个世界太多诱惑和太多磨难,让我们曾几度迷乱几度困扰。或迟或早我们都会看清脚下的路。看清自己要去的方向。
  
 幸福不是个永恒的东西,衡量幸福的标准也不是个固定尺度,可能的话,幸福唾手可得。追求幸福无可厚非,但绝不能被幸福蒙蔽了双眼,认不清前路。 人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要什么。 
  
 人最害怕孤独,但其实 人世间无不孤独 ,孤独是一种生活常态,孤独无可避免!
  
 没有人会一直陪你到老,没有人会一直了解你要表达的。人生多的是爱而不得,欲言又止。
  
 心理学告诉我们,“窗外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有我们自己。”多么凄美的孤独啊!
  
 大多数身处孤独的人们总不能那么淡定,以为孤独是种病,忙乱着投医问诊。其实孤独是种能力,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和世界相处。
  
 那些伟大的鸿幅巨制在名声大噪之前,创作者无不忍受着被嘲笑被忽视的无尽孤独。如同文中的查尔斯那样。
  
  若能在孤独中开出花来,那一定是朵高洁而又富有禅意的莲花。 
  
 在人们都忙着功名利禄,尔虞我诈时,对于那个抬头看月亮的人,我们给予仰视!

5. 《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什么是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
  
 假如你也有同样的困惑,我想可以去看看《月亮与六便士》,徜徉在“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毛姆的文字里,你会一次次有如梦方醒之感,被世俗生活蒙尘的心灵会一次次被洗涤,被震撼。
  
 迄今为止,这是唯一一本我读过一遍之后又吸引着我重新翻了第二遍的书。它于我而言,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地心引力般无可抗拒,那力量是什么呢?
  
  为了心中的梦想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哪怕一无所有也在所不惜,只为了活成最真实的自己。 
  
 整日被强大的世俗涡流用力裹挟着,猛烈冲击着,为柴米油盐而伤神,为功名利禄而奔波。大多数人已经忘了梦想是什么,终其一生庸碌无为,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活成什么样子,该怎么去生活才能不愧对这倏忽而过的短暂一生。
  
 正因如此,毛姆用他独特的手术刀所剖析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发人深省,伟大而崇高的灵魂永远不能被模仿,但是却可以为匆忙行路的人带来思考。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
  
 所以, 思考之于人,犹如生命一样重要。没有生命,人会永恒地消失,而没有了思考,人会退化成一具行尸走肉 。
  
 《月亮与六便士》给我带来了沉重而深邃的思考,关乎生命,关乎活着。
  
 合上书本后,我的内心是沉重的,又是轻松的。沉重的是作者塑造的形象只能用来仰望,多数人是无法抵达的,轻松地是我开始满怀勇气,去探索真实的自己。
  
 《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被誉为“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他是一个优雅、老到、冷漠的人性观察者,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她的故事中看到自己。
  
 故事的原型是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斯特里克兰是一个证券经纪人,他家庭美满,有漂亮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他事业有成,在伦敦证券界也有了一定的声望。
  
 四十岁的他有一天突然抛弃妻子,远走他乡,去了巴黎。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离开,所有人都猜测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带着新欢走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曾经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的人是去巴黎画画了。
  
 此后,他再也没有跟家人联系过,日子穷困潦倒,生活上吃尽苦头。
  
 为了画出自己心目中最想要的作品,他去了南太平洋的一个美丽的岛屿:塔希提。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他画出了很多在他死后价值连城的作品。
  
 他惨死于麻风病。他的那些画作成为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一生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颠沛流离,最后终于触摸到了心中的月亮。
  
  他短暂的一生摆脱了世俗的羁绊,打破了人性的枷锁,翻越了功名利禄的藩篱,因梦想的实现而闪耀着别样的光彩,因为有了真实和自由而熠熠生辉。 
                                          
 对于斯特里克兰来说,爱情,性欲是他追梦路上的绊脚石。
  
 他小时候喜欢画画,可父亲让他去做生意,“学艺术,没前途”。大学毕业后,他去做了证券经纪人。
  
 40岁的时候,童年在内心里深埋的那颗种子破土而出,召唤着他,撕扯着他。
  
 为此,他逃离了爱他的妻子,需要他的儿女们,还有美满的家庭。
  
 大家都以为他另有新欢。后来他告诉受妻子之托到巴黎寻找他的“我”说:“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女人的脑子真可怜!爱。就知道爱。她们以为,男人离她而去,是因为有了别人。你觉得我是这样的傻瓜吗?把为一个女人做过的事,再做一遍?”
  
 在巴黎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女人,布兰奇。
  
 布兰奇是斯特里克兰朋友的妻子,可是她却背叛了自己的丈夫爱上斯特里克兰,并且不顾苦苦哀求她的丈夫,执意跟着斯特里克兰离开,而最后却因为得不到他的爱自杀而死。
  
 可是他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惭愧和疼惜,他觉得布兰奇的自杀是咎由自取。
  
 为了追寻最纯粹的梦想,看见自由的灵魂,他历经千辛万苦,几经辗转去了塔希提岛,在那里他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三个女人,深爱着他的阿塔。
  
 他和阿塔结婚了,并非因为爱情。只因为阿塔漂亮,可以满足他的情欲,还可以给他提供画画所需要的所有物质基础。
  
  他的脑袋里只有画画,容不下爱情 。
  
  他只是把女人当做欲望发泄和取乐的工具,他甚至痛恨自己的欲望,因为它囚禁着他的精神。
   
  
  他说“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不受欲望支配,自由自在地去工作。” 
  
 毛姆这样剖析斯特里克兰的性欲:
  
 在追寻梦想,仰望星空的征途上,斯特里克兰用他强大的意志力抵抗着贫困,饥饿,世人的嘲笑和讥讽。
  
 在巴黎,他住在一个肮脏的破旧不堪的小旅馆里。经常手头拮据,需要向别人借钱度日,有时候甚至连续很多天就只吃面包。
  
 有一次,他因高烧差点病死在旅馆里。
  
 后来他去了马赛。在那里的四个月,他依然穷困潦倒,经常住在夜间收容所,到救济所领面包和菜汤。
  
 后来连去救济所和夜间收容所的资格都没有了。
  
 夜间,能睡哪儿就睡哪儿,有时在火车站轨道旁闲置的空车厢中,有时在仓库后面的推车里。为了抵御寒冷,晚上睡一两个小时后,不得不到街上转悠。
  
 不管是在巴黎,还是后来他到过的地方,只有少数几个人认为他是画画的天才,大多数人都觉得他是怪人,疯子,懒汉,他的画作无人问津。
  
  然而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他没有说过一句丧气话,还过得像蛐蛐儿一样欢。 
  
 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他和妻子阿塔住在塔希提岛,他忍着麻风病的折磨,完成了巨作壁画。阿塔说,“ 他从不抱怨命运,从未失去勇气。直到最后一刻,他依然坦然,平静。” 
  
 毛姆说,“他就是这样一个超越环境的人,不知是灵魂的激荡还是平静。”
                                          
 小说的结局是斯特里克兰一边和病魔对抗,一边在自己的房间里完成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壁画。
  
 在他临死前,他却嘱咐妻子阿塔把他的尸体和壁画用一把火全部烧掉。最终,他和自己的心血一起化为尘土。
  
 这个结局对斯特里克兰的形象塑造再一次进行了升华: 他画画的目的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更不是为了名垂青史。他所追求的仅仅就是通过绘画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整而真实地表达出来,让自己备受折磨的、不受羁绊的灵魂得到安宁,让自己狂野而原始的内心得以净化。 
  
 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是冷酷的,自私的,残忍的,可恶的,孤独的。可是这却掩盖不了他的伟大。
  
 他的伟大在于他孤注一掷地走上探寻梦想之路,他对金钱无动于衷,对名利不屑一顾,困苦打不倒他,嘲讽摧不毁他。
  
  终其一生,斯特里克兰都是一个灵魂的跋涉者,朝圣者。他用着使徒般的狂热去探寻内心疯长的创作本能,他用虔诚的心去画出自己梦想的蓝图,他超脱于世俗之外。在绘画中,他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模样,他的灵魂得到了安宁,内心生出了平和与喜悦。所以,一切物质上的困苦和外界肤浅的嘲讽在这独特的散发着梦想之光的灵魂面前,都渺小如尘埃。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需要一个人怀着无限的勇气和热情,用整个灵魂去探索。
  
 《月亮与六便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关于生命思索的大门,这扇门上醒目地写着,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生活! ”
  
 正如小说中所写:
  
 无戒365挑战训练营第65天

《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6. 《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他竭尽全力表达了想表达的一切。他的灵魂得到了安抚,生命被赋予了永恒的光芒。  
  
  
 文 | 萧艺语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这句话出自奥斯卡·王尔德之口,用它来概括《月亮与六便士》再合适不过了。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中年时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从此踏上一条朝圣的道路,不远万里艰难跋涉,从未后悔。
  
 到了四十岁才选择放弃一切,开始追逐梦想,究竟算不算太晚?
  
 斯特里克兰用他的余生写下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成功了。
  
 我想, 他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绘画作品被后世追捧,而在于他竭尽全力表达了想表达的一切,表达了他从物质事物上所看到的精神性意义。他的灵魂得到了安抚,生命被赋予了永恒的光芒。 
  
 
  
  
 对于斯特里克兰,我并非绝对崇拜。他无情地背叛了于他有恩的朋友,既不懂得知恩图报,更没有任何恻隐之心。
  
 正如作者所说,“ 我塑造的是一个残忍、自私、野蛮、好色的人,却把他写成了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但这是事实。 ”
  
 是的,斯特里克兰虽可恶,但不可否认他的伟大。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穷困潦倒甚至病入膏肓几乎丧命,最终也是受尽病痛折磨而死。
  
  
 他完全忘我。即使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仍旧不忘初心。
  
 此外,斯特里克兰还有另一重魅力——其原型是法国知名画家高更。虽不同于真实传记,却代表了他的选择和追逐在现实中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然而这不单单是一部鼓励人们去追逐梦想的作品。它的意义在于引发读者的思考:月亮和六便士,梦想和现实,你究竟想选择哪一个?作出选择后又是否能够承担其带来的后果? 
  
 对于心中理想与社会职责的对比和抉择,相信有稍许阅历的人都曾经历过。
  
 作者说,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 
  
 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曾厌倦文明社会的世俗规则?也曾幻想找一处无人的角落,与世隔绝?若果真能自食其力,何尝不是一种悠然自得。
  
 或许很多人都想过,去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或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山谷,四周是不知名的树木环绕,寂静无声。但是我们毕竟有太多无法挣脱的责任和枷锁,同时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来承担后果。
  
 所以当读完斯特里克兰的故事后,深深被他的精神折服,灵魂也似乎跟随着他的脚步得到释放。
  
 这便是好书的魅力所在了,带领我们体会别样的人生,并引发人们对内心的拷问。
  
 
  
  
  读书的过程中,总会有某些时刻,像是原本深埋内心的种子,在遇到书中的文字时倏然生根发芽。而后它开始恣意生长,为心灵带来一片绿荫。 
  
  
 读这本《月亮与六便士》便是这样,对于书中的很多观点颇有共鸣。
  
 例如作者对复杂人性的洞悉;对被毁掉的美好事物的感慨——仿佛一切都很空虚,没有意义;以及对人生孤独的看法——每个人都仿佛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通过符号进行模糊地交流,踽踽独行。虽然紧挨着,却并不真正在一起。
  
 此外,作者对塔希提岛上热带风光的描述,亦令人着迷。那里幽暗神秘,寂静古朴。“你感觉,你的灵魂随时都会飘升到浩渺的天际,死神就像一位老朋友那样和你知根知底。”
  
 喜欢这部作品,除了内容引人深思之外,叙述方式也值得一提。 作者自身以“我”的角色存在,却不是洞悉世事,有着“全知视角”的造物者——“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生活的旁观者。 
  
 以旁观者的角度,借他人之口来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乍看之下难免觉得不甚真实或流于偏颇。然而细细想来,这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正因为不完全客观,所以更加真实。
  
 比如书中对斯特里克兰夫人的一段描述:
  
 用主观的视角和立场,表达出客观的观点并令人信服,正是其绝妙之处。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需要不断地去发掘去体味。
  
 那么你呢,是否会喜欢?

7. 《月亮与六便士》:生活不只梦想,还有脚下的现实!

《月亮与六便士》:是作家毛姆的呕心力作,以画家保罗.高更为故事的素材,通过自己那犀利的笔法,给我们诠释了一个天才背后的辛酸与无奈。也从另外一方面突出来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的所谓梦想,而抛弃所有,活在自己的世界!
  
 月亮所代表的是梦想,而对应的六便士就是那些物质金钱。大部分人,都在捡六便士,可是总有人想去摘天上的月亮。
  
 斯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原本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有着美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生活虽不富裕,却始终如一。
  
 然而一切的美满,都瞬间灰飞烟灭。在他们结婚17年后,斯特里克兰德,却独自一人离家出走,跑到陌生的城市。当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因为有外遇,才离家出走,结果令人意外的是,他抛妻弃子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他喜欢画画。
  
 就这样一个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原本有着幸福的家庭。却因为自己所谓的爱好,因为自己需要画画,把这一切都给打破,而且毫无悔改之意。不论外人如何去说,斯特里克兰德,却总是不予理睬。
  
 有人说他是伟大的,因为他敢于为了梦想,不去在意满地的六便士,而是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在这里月亮代表的就是梦想,就是我们都想去追求的美好。
  
 再我看来,这是一个借口,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可以抛弃家庭,可以在半路上出轨自己的救命恩人,可以在走投无路时,选择再结婚。
  
 有时在想,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总是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顾。难道这就是天才的待遇?他一度穷困潦倒,甚至连吃饭都是问题,却遇见了好人。好人的老婆勃朗什却爱上了这个所谓的天才画家。
  
 勃朗什原本是罗马贵族家庭里的家庭教师,被家里的少爷勾引了、大着肚子被残忍地抛弃了,施特略夫就是他现在的丈夫,并没有歧视她,而是娶她为妻。小心呵护,从来没有想到,他的付出,却始终得不到爱。
  
 不幸的是,斯特里克兰德的出现,点燃了勃朗什心中的爱火。即便他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即便他是一个只知道画画,什么都不顾的人。她还是无可救药地、视死如归的爱上了让她冲动的斯特里克兰德。
  
 肉体的欢悦总归短暂,回到现实,斯特里克兰德,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对勃朗什负责。最后,可伶的勃朗什选择了自杀,我想这是他对于这个世界最后的反抗,从被勾引,到抛弃,再到被吸引,抛弃。这让她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煎熬。选择死亡,也是对于过去的恨。
  
 当我们看到这里,应该可以感受到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想着画画,其他对于他来说,都是生命中的过眼烟云。即使肉体的欢悦,也只是他对于性的正常需求。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爱情,也不用负责。
  
 天才的魅力,有时就是这么让人抓狂。当他再一次落魄,却意外的被土著女人爱塔看上。这一次似乎良心战胜了肉欲。他与爱塔结婚了,并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仍然没有离开这个深爱他的女人。
  
 如果说斯特里克兰德还有一丝良心,也许爱塔给予他这几年的关怀,也让他渐渐找到了家的温暖。只是这温暖开的不够及时,内心深处的斯特里克兰德,好像只能靠画画,才能找到他的世界。外面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迷茫过,痛苦过,挣扎过,最后他找到了心灵深处的那个地方,激发了他的灵魂。但这一切都随着他的离世化为灰烬,成为永远的秘密。他的作品也在那之后被世人所称赞,是无价之宝。
  
 斯特里克兰德,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天才与疯子往往都是对于目标极致的追求。不管生活如何艰辛,却是从不抛弃自己绘画的理想,对名利无动于衷,只是活在自己狂热的绘画创作中,甚至讨厌女人,活在自己的世界。
  
 如果从某一方面来说,他的精神境界很高,让人望尘莫及,可能所谓艺术家都具有疯子个性,放荡不羁,自由洒脱,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与羡慕。
  
 都说,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只会抬头看月亮,那个至高无上的梦想。却很少去看看脚下的六便士,那些物质生活,那些名利。可谁又去关注,他抛弃的家庭,他破坏别人的家庭。他最终还是惨死在那些梦想之中,这不得不说是人间悲剧。
  
 当我们人到中年被生活中的琐事所绊住,每天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也许你还记得曾经年少时的梦想,当你被生活所累,每天过着平凡而又安逸生活的时候,你是否还有激情继续你的梦想呢?
  
 我们是否可以想斯特里克兰德那样,我想答案是没有标准的。因为每个人追求梦想的时候,可能都还会考虑现实,现实情况是,我们除了要梦想,其实还是需要物质。难道吃饭都吃不上,还在那高谈阔论的说着梦想,我觉得可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每个人都在追求“六便士“,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家人。谁都有梦想,谁都想去追,可是我们都是凡人,不是天才,更不是疯子。
  
 活在自己的世界,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过得自由,可是这样的自由,似乎变成了自私。一个连家庭都可以随意抛弃的人,我想也不是所谓的好人。
  
 我们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但是你也不要去打扰别人的世界,更不要忘了你身边的人。
  
 每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现实阻碍了我们去追梦的步伐。
  
 我不反对追逐梦想,摩西奶奶在80岁的时候,同样也开始绘画,但是她已经活了近80年,也等于把一生都献给了心爱的家庭。直到晚年,才把曾经的梦,拾起,追逐!因为她不在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束缚。
  
 有梦想,可以追逐,前提是,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诚意。
  
 我们记住,有梦想可以追逐,但是,你要活的更加现实,因为生活原本就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
  
 看完这本书,我们心疼自己,心疼自己为何,还在为了生活,每天忙碌。我们更心疼毛姆,他可以让一个看似荒唐的人,变成了天才,只不过最后还是惨死。
  
  
 满地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我们抬头看见的月亮,又何尝不想只去追逐月亮,抛弃六便士。
  
 我们即使追逐六便士,又何尝忘了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活在自己的世界,也要做到最好!不要为了梦想而去梦想!脚踏实地的去用双手托起曾经的梦想!
  
 活在自己的世界,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身边人负责!不盲目,不攀比!
  
 做一个脚踩六便士,抬头便有月亮的人!
  
 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你,在为梦想,卑微拼命的努力着,其实,在面对人生的理想与愿望时,我们都是让自己过得尽量舒服的同路人!

《月亮与六便士》:生活不只梦想,还有脚下的现实!

8. 梦想与现实 ——读《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那是纯洁的,高高在上的,需要平凡人仰头才能看到。而六便士,却是如我们一分钱的硬币一样,在英国是最小的货币单位,扔在地上,你甚至不屑一顾。英国作家毛姆以此为题,想必有更深的意味。
  
 《月亮与六便士》主要讲述了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不惑之年放弃人人艳羡的生活而孤身离开追求梦想的事情。
  
 故事很简单,完全没有金庸古龙小说里的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甚至于,我们读完了它会产生一种困惑:为了追求梦想而抛弃家庭,不顾朋友之谊,难道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吗?难道只有这样才配称得上“没有白活”吗?
  
 按照当今的社会标准,思特里克兰德无疑就是典型的渣男,自私的楷模。他对妻子的无情,对孩子的抛弃,出轨好朋友的媳妇,心安理得地享受艾塔的照顾,厚颜无耻地一次次向朋友张嘴借钱,都指向一点:为了画画。为了画画,他什么都可以不顾。总之,一切都要为画画开道。很奇怪吧?在思特里克兰德的眼中就是如此。凭你世人如何说,思特里克兰德视而不见。他的梦想超越一切!
  
 但是,我也在想,为了自己而让那么多人做出牺牲,真的值得吗?
  
 不过,困惑归困惑,我还是佩服思特里克兰德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坚韧。
  
  
 很少有人会不畏世俗的眼光,不受温情和爱的羁绊,不顾惜朋友之谊,所以,我们多数人也依旧过着平凡朴素温馨的日子,成不了如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的天才。不仅如此,思特里克兰德还能够在患上麻风病的时候一如既往地作画,能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有着不同凡响的耐力和超乎寻常强大的精神支撑。
  
 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也许,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区别吧!
  
 另外,作家毛姆借思特里克兰德追求梦想的人生也向我们吐露了一点,即:安逸之土长不出天才之花。纵观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哪一次不是他把自己陷于绝境?
  
 最早,他抛妻弃子,身旁也没几个大钱儿。去了巴黎,也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的住高档宾馆,夜夜欢歌,而是找了一间鱼龙混杂式的廉价旅店。他没有让自己生活更为舒适,反而窘迫之至。在巴黎的生活,思特里克兰德只求衣能蔽体,食可裹腹,有一间能够作画的小房间足矣。
  
 接着,在享受了一番朋友之妻的爱情而使这个女人以自杀告终后,他一样决绝地离开,以免陷入温情中而消磨了作画的意志和灵感。因此,他再一次陷入无处可去的境地,同时背负绝情背叛的骂名。
  
 后来,他离开巴黎,漂泊,流浪,生活颠沛流离,几近死亡。
  
 最后,思特里克兰德在朋友的建议下到了海岛—塔希提。在这里,他终于停了下来。结婚,生子并有大量的作品产出。但是,他过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简直比当地人更像当地人。不过,很不幸地,麻风病找上了他。
  
 所以,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想追求梦想,你是否吃得了那种苦?它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有不被理解的痛苦和难堪。
  
 当然,我们不必学思特里克兰德。毕竟,他太绝情。来世上一遭,我们除了自己,还有应该担起的责任。相信有一种办法,既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又可以不负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