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否如《货币战争》这本书说的那样神秘且强大呢?

2024-05-09 18:28

1.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否如《货币战争》这本书说的那样神秘且强大呢?

首先说明,“罗斯柴尔德”这个译法是错误的,Rothschild这个词真正的念法应该是“罗特希尔德”,这个家族祖上不是英国人,所以名字不能用英语直接翻译。但是,国内著作,尤其以《货币战争》为首,都译成“罗斯柴尔德”,所以姑且从俗。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人?是不是像宋鸿兵之流写的那样神秘,甚至控制了30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实,这个家族并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经常抛头露面的。不信的话,可以登录www.rothschild.com, 这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的官方网站,目前没有中文版,英文好的网友可以去自己登录一下,里面列出了匏共穸�缕笠的壳暗那榭觥?br>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目前的业务有哪些呢?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我本人曾经在荷兰银行香港办公室做过,当时就经常接触罗斯柴尔德的人。我的一个同学还是罗斯柴尔德在中国大陆招聘的第一个人,并且被派到伦敦的罗斯柴尔德总部去培训。他曾经见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成员,这些人都是典型的欧洲银行家,和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的银行家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只是罗斯柴尔德仍然维持家族产业性质,而且规模比较小而已。 
     
    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规模很小呢?要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首先,这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5年出现战略判断失误,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这是一个致命失误,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失去了美国市场的罗斯柴尔德,就跟脱了毛的凤凰一样,连家禽都不如了。 
     
    其次,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和二战中损失惨重。它的许多位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资产被摧毁了,其中位于法国的办公室甚至于二战结束后被国有化了。作为犹太人家族,罗斯柴尔德在纳粹统治下受到的打击是惨重的,虽然英国总部基本没有损失,但欧洲大陆的家族势力基本被消灭了。冷战期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的许多资产又被苏联接管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资产是不会退回来的。 
     
    第三,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也阻碍了它的继续发展。从1960年代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 
     
    《货币战争》这本书面试之后,我对此颇感兴趣,曾经询问过好几个在罗斯柴尔德亚洲部门工作的朋友,包括一个刚刚从欧洲调到香港的罗斯柴尔德较高级的银行家,他们的一致回答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在现代有多大影响力。至于说“美联储是罗斯柴尔德的资产”,那更是痴人说梦,罗斯柴尔德早已于19世纪退出了美国,目前它们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小。 
     
    有人会说:“罗斯柴尔德的势力是隐蔽的,你们这些打工的人当然看不见了,你们对这个家族的机密不可能有了解。”我承认,罗斯柴尔德的工作人员可能不了解家族的机密,但是宋鸿兵又是如何了解到这些“机密”的呢?他不过是美国一个很一般的大学(University of America, 位于华盛顿)的硕士,后来曾经在美国两家房地产贷款公司工作。论到级别,他可能远远不如我认识的一些银行家。如果这些银行家(其中某些还是欧洲人)都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隐秘”,宋鸿兵又是如何知道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兴盛的历史,早已在19世纪末结束了,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几到二十名的投资银行,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货币战争》的危言耸听,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否如《货币战争》这本书说的那样神秘且强大呢?

2. 货币战争里描述的罗柴尔德家族真的一直这么强大吗,在金融市场

罗氏家族并没那么强,已是昨日黄花,不要被《货币战争》忽悠。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金融业硕果仅存的极少数家族之一。宋鸿兵编写的金融武侠小说《货币战争》让这个家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了。而真实的罗氏家族却是历经战乱,劫后余生。当年罗氏家族的五个兄弟分别掌控英德奥意法五个国家的金融业。时至今日,其中三个兄弟的产业荡然无存。在法国的这一支后来通过收购一家瑞士私人银行而再度崛起,现在也面临后继无人(男性继承人)的危机——因为罗氏家族没有女性继承财产的先例,而法国-瑞士的罗氏家族掌门本杰明膝下无子,只有二女。多年的商场经验使罗氏家族知道,货币是财富的最大风险,而经营货币是政府的专利。对货币汇率波动的关注其实是在关注政府的责任。若以货币为工具发起“货币战争”,则战争的一方或多方只能是政府,绝不会是任何一个家族或企业。

3. 《货币战争》怎么会出版呢?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吗?怎么会让揭露他们的这书出版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罗斯家族虽然强大,但是中国貌似他还沾不到边---中国是少有的高层高度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共产党执政);所以要侵入也不是很容易;2,书中所说并未完全属实,实际上,虽然罗斯家族强大,但并非其一手遮天,书中这么说只是为了方面读者理解;


而事实上,真正的可怕的是当前的金融利益团体联合起来“打组合拳”(郎咸平也说了:“这本书写得太简单了!。。。”;你看最近IMF不也时常在讨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是导致世界经济。。。的罪魁祸首之类的话题嘛)---经常会搞得社会上舆论纷纷,这时候人心最涣散,也最适合他们来“剪我们百姓的羊毛”

而我另外想说一点的是:我们读完这本书,至少需要明确2点----1)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金融战争”的问题;2我们中国人,作为金融业的菜鸟,起码要做到立而不慌,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货币战争》怎么会出版呢?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吗?怎么会让揭露他们的这书出版呢?

4. 关于《货币战争》是否有夸大罗斯柴尔德家族?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历史。但是,它轻率地改写了人们早已广为接受的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都被该书统统归结为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所谓“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书中,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与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所谓“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该书还郑重宣称,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是以美国、英国、苏联与中国为首的盟国反击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与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正义史诗,而是罗斯福总统玩世不恭地在战争硝烟中验证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廉价货币的主张,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并让国际银行家们在战争中再次大发一笔横财。肯尼亚总统被刺杀是因为他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关于白银券的11110号总统令;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英阶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中东石油危机不是欧佩克而是国际银行家的决定等等。

  这一系列惊人的“发现”,使历史霎然面目全非!简单得出格,歪曲得离谱,难免给人哗众取宠之嫌。

5. 货币战争中写内森罗德柴尔斯大量控制着英国公债。但是他是如何控制公债的价格呢

你好:
  罗斯柴尔德拥有了大量的英国政府债券之后,他可以自由的将手中的债券进行交易,根据供求理论(供大于求价格跌,供小于求价格涨),债券价格会部分下跌。同时,当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英国债券待售时,其他投资者就会对英国经济的前景产生担忧,不但不敢购买,甚至可能引起大家跟风抛售,债券价格自然大跌。
  罗斯柴尔德凭借手中持有的大量债券,可以较轻松的引起债券下跌,甚至可以借此来胁迫政府(书中言论),但想让价格上涨就比较难,一般只能自己出资大量购买债券,使得债券供不应求。
                                              希望可以帮到你。

货币战争中写内森罗德柴尔斯大量控制着英国公债。但是他是如何控制公债的价格呢

6. 二战时罗斯柴尔德控制货币发行吗

货币战争里说的有点耸人听闻了,一个家族就是在强大也不能操纵整个世界,罗斯柴尔德只是国际犹太金融银行集团的一个代表,控制货币发行,发动战争需要整个犹太金融集团和非犹太金融集团的力量,这些银行和金融势力在30年代大萧条之后控制了大多数的工业。为了促进消费,使这些工业盈利,发动世界大战是最有效的办法,大量军需品的生产使这些工业大量盈利。
罗斯柴尔德的失策估计是对德国的估计不足,以为还像一战时在德法边界打消耗战,自己躲在英伦半岛发大财,结果德国钢铁雄师一年时间就横扫整个欧洲大陆,打乱了他的算盘,整个英国系的金融集团在二战中都被后起的以洛克菲勒家族为首的美国金融集团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