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规划“氢战略”布局 2025年至少推出10款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2024-05-07 19:07

1. 上汽规划“氢战略”布局 2025年至少推出10款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上汽氢能源战略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近日,选车君从相关渠道了解到,随着上汽首款氢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的亮相,上汽集团的“氢战略”也同时发布。上汽规划在2025年之前,至少推出10款氢燃料电池汽车以达到10% 以上的市占率,企业目标达到百亿级的市值,建立千人以上的研发运营团队以及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
 

上汽集团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启动的凤凰一号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在随后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汽集团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投入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了30亿元,目前上汽已经成为国内同时掌握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技术,并且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
 

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推广应用要达到百万辆级,并且加氢站的建设要超过1000座。而上汽的规划是,到2025年,其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将实现累计销量超过3万套,到2030年成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整车生产企业。
 

选车君观点:目前我国氢燃料动力电池汽车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达到了大规模市场推广的水平,随着未来氢能源相关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氢燃料动力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规划“氢战略”布局 2025年至少推出10款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2. 上汽集团发布“氢战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旗下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

上汽集团发布“氢战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旗下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现代汽车为何将氢能列为“2025战略”三大业务支柱?| 汽车商报

作者| 龚宸芫
编辑| 王双双
在提出“2025战略”一整年后,现代汽车更新了“2025战略”。
 
近日,在线上举行的CEO投资者日活动上,现代汽车发布了最新版“2025战略”。相比2019年发布的上一版“2025战略”,在聚焦智能移动出行产品、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两大业务方向之外,现代汽车又将氢能解决方案列为新的业务支柱。
 
纵观全球,现代汽车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一直走在行业前端。为何此前现代汽车没有将氢能布局到重要发展战略中,而今又将其列为三大业务支柱之一?现代汽车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做了哪些考虑?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了这家企业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在现代汽车发新版“2025战略”后,外界围绕这一变化发出了一连串疑问。
 
01
新增氢能解决方案
近日,现代汽车对外发布消息,现代汽车更新的2025战略主要围绕智能出行设备、智能出行服务和氢能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方向为支柱而展开,并设立三大战略方向,即:全面提升汽车业务及电动化领域竞争力,为提供业内领先的出行服务夯实根基,加强在氢能生态系统的领军地位。

在氢能解决方案(H2 Solution)中,现代汽车计划不断优化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拓展相关业务范围,巩固集团在氢能生态系统领域的领军地位。除了氢燃料电池系统领域的合作及销售外,现代汽车还计划将氢燃料电池系统引入船舶、火车、城市空中出行等全方位运输领域。为此,现代汽车将不断研发具备行业最优耐久性及效率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据介绍,现代汽车计划通过2025战略,为消费者塑造时间的全新价值,持续推动集团向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Smart Mobility Solution Provider)升级,并稳步推动全新氢能业务的落地实施。
 
现代汽车在CEO投资者日活动上还发布了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希望借该品牌来促进自身氢燃料电池业务的发展和氢能生态系统的构筑。现代汽车表示,在HTWO品牌的加持下,其正在加速研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并计划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城市空中出行、汽车、船舶和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在HTWO品牌发布后,在初步阶段,现代汽车将以韩国、中国、欧洲及美国等四大重点市场为中心,开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业务。在2030年,现代汽车计划销售70万套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02
各国政府陆续推行“绿色新政”政策
将氢能放在主体地位,在现代汽车看来是最明智的选择。根据现代汽车做出的预测,在后疫情时代,随着日常生活逐渐数字化,汽车产业也将迅速实现数字化;各国政府陆续推行“绿色新政”政策,化石能源向电能转型的步伐将越来越快;针对再生能源应用的氢能源投资进一步扩大,氢能源经济将迅速发展。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颁布了氢能发展路线图。例如荷兰、德国、法国等在今年都陆续推出了氢能发展新规划,美国、韩国、日本也将在已推出的氢能发展路线图基础上继续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上述国家中,日本掌握的技术全球领先。有关数据指出,日本在氢能源上掌握的专利数量最多,利用效率也是最高的。在日本国内,以丰田为首的日系几大车企都开启了氢能源领域的布局。而日本政府亦在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致力实现“氢能社会”。
 
日本在2019年提出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欲在2040年建立起零碳排放的供氢体系。截至2018年底,日本建有加氢站113座,氢燃料车2839辆,家用氢燃料电池22万台。
 
对于当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也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冬奥会“绿色办奥”理念的推进,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出台频率更加密集,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国内氢能推广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在氢能领域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中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氢燃料电池车企总共43家。在基础设施上,截止2019年底,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加氢站有130座以上,其中61座已经建成。
 
近期,工信部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探索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重点向燃料电池车拓展,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保障体系建设。
 
可以看到,无论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汽车的氢能领域已经发展成一股不容人忽视的力量。而这也被认为是现代汽车受到的“外部刺激”。
 
03
氢燃料电池世界领先
对于现代汽车而言,全球氢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只是其“掉头”氢能的外部因素,更根本的原因在于现代汽车原本就已经在氢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市场调研机构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球氢能源汽车销量为6664辆,其中,现代汽车旗下氢能源电动汽车 NEXO售出4917辆,以73.8%的市占率位居第一。
 
在技术布局方面,现代汽车也已经与全球多个氢能、物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拓展氢燃料电池系统业务,加速氢能生态构筑。
 
纵观现代汽车的氢能发展历史,1998年起,现代汽车开始涉足燃料电池汽车领域;2005年,其第一台燃料电池客车面世,悠久的研发历史给现代汽车足够的时间去突破自我;2013年,现代汽车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
 
此后,现代汽车持续扩大燃料电池系统动力车型阵容,先后推出SUV NEXO、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XCIENT和氢燃料电池大巴等产品。其中,NEXO自2018年推出后,在韩国的累销量已突破一万辆,为氢能应用及普及作出了相应贡献。2019年,现代汽车NEXO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全年销量4987辆,首次超过丰田Mirai,位居世界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现代汽车在氢能领域的发展也得到了韩国政府的支持。比如,2019年,韩国政府直接投资高达3700亿韩元(约22亿人民币),同时制定了扩大氢能基础设施、未来汽车业发展战略、氢能技术开发蓝图、氢能安全管理等六大政策激励汽车厂商开发并销售燃料电池汽车。就在今年,韩国政府继续扩大投资至9500亿韩元(约56亿人民币),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的推广及支持企业研发项目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代汽车为何将氢能列为“2025战略”三大业务支柱?| 汽车商报

4. 现代汽车推出全新2025战略,要做氢燃料领域全球一哥

文/宋双辉
去年12月,现代汽车集团推出了2025战略,要从一家汽车制造商转型为智能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还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25年跻身于全球三大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
不过战略公布没多久,新冠出现了,彻底改变了全球汽车行业。一年之后,现代汽车推出了更新版的2025战略。

尽管疫情对公司业绩打击不小,不过在这份新战略中,现代汽车的总体目标没有改变,只不过在智能移动出行产品和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两大业务方向之外,加入了新的业务支柱——氢能解决方案。
在传统车企中,将氢燃料业务看得如此之重的,恐怕只有丰田和现代了,而现代如今直接把氢燃料提升到了整个公司的支柱业务地位,还要成为这个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看样子是要全力以赴了。

就在公布新战略的同时,现代汽车发布了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名“HTWO”,并表示正在研发性能更强更耐用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而且不光应用在汽车领域,还会应用在空中出行、船舶和火车等交通工具上。
虽然戴姆勒等传统车企已经放弃了氢燃料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不过现代汽车依然坚持着,他们推出的氢燃料SUV NEXO在韩国累计销量已经破万,而且计划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的年销量达到11万辆。

除了押宝氢燃料,现代汽车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野心也不小。不久前现代汽车公布了全新的E-GMP专属电动平台详细信息,这个平台上诞生的纯电动车WLTP续航能达到500公里,可以实现从轿车、CUV、SUV,到高性能、高能效车型的全覆盖。
首款诞生自这一新平台的车型将是明年上市的IONIQ 5,IONIQ是现代汽车推出的全新电动子品牌,所有车型都诞生自E-GMP平台,除了明年上市的中型跨界SUV IONIQ 5,还有2022年上市的纯电轿车IONIQ 6和2024年面世的大型SUV IONIQ 7。

以IONIQ 5为开端,现代汽车将全面扩展电动车型阵容,到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年销量56万辆。从2030年开始,现代汽车将逐步提升纯电动车型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的占有率,2040年开始实现在主要市场产品阵容的全面电动化,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取得8%-10%的份额。

空中业务也将是现代汽车未来的重点,今年1月的CES展上现代汽车发布了城市空中出行飞行器S-A1,2026年他们还将推出混合动力航空货运无人机系统,并在2028年推出纯电动城市空中出行产品,2030年-2040年之间推出用于临近城市间城际飞行的出行产品。

自动驾驶方面,2022年现代汽车将推出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至于更高级别的L4、L5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则依靠合作伙伴的力量,比如之前现代已经与安波福成立了自动驾驶合资公司Motional。就在今天Motional宣布将和美国打车公司Lyft合作,2023年在美国主要城市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此外,现代汽车还重申了中长期财务目标,到2025年将全球汽车市场份额提升到5%,汽车业务营业利润率提高到8%,和去年公布的目标保持了一致。
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全球汽车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是现代汽车迈向新四化的脚步却很坚定。实际上在整个现代集团的新掌门郑义宣上任后,整个集团变革的脚步都在加快。
这周郑义宣宣布了新的高管任命,大约30%的新晋高管都是未来出行、技术和研发领域的专家,可以看出郑义宣希望打造一个更年轻更灵活的高管团队。

上周,现代集团还宣布将花费8000亿-9000亿韩元收购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利用机器人技术提升工厂的自动化,同时提升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送货机器人方面的研发水平。
这一系列动作都预示着,这家韩国汽车集团正在加速向科技公司转变,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它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业务方向新增氢能解决方案 现代汽车“2025战略”更新

12月16日,买车网Buycar获悉,现代汽车集团在“CEO投资者日(2020 CEO Investor Day)”发布了最新版2025战略,全面公布未来业务经营规划,加速向未来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据了解,现代汽车全新“2025战略”以三大业务方向为支柱,包括智能移动出行产品(Smart Mobility Device)、智能移动出行服务(Smart Mobility Service)以及氢能解决方案(H2?Solution)。据悉,前两项在2019年发布的原2025计划中已经被提及,氢能解决方案(H2?Solution)则为今年新增,表明现代汽车正锐意加强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此外,全新“2025战略”设立了三大战略方向,全面提升汽车业务及电动化领域竞争力,为提供业内领先的出行服务夯实根基,加强在氢能生态系统的领军地位。据了解,在全新“2025战略”指导下,现代汽车将重点发展电动汽车(EV)、城市空中出行(UAM)、自动驾驶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等四大领域业务,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创新的出行体验,并推动全行业的生态系统全面发展。
具体来看,在电动汽车领域,现代汽车计划到2025年推出12款以上的电动车型(基于E-GMP平台打造),实现电动汽车年销56万辆;到2030年提升在中国、欧美等关键市场的占有率;到2040年实现产品组合的全面电动化,并占据全球电动汽车8%~10%的市场份额。
在城市空中出行领域,现代汽车计划于2026年推出混合动力航空货运无人机系统,在2028年推出纯电城市空中出行产品,到2030到2040年间,推出可实现相邻城市之间飞行的空中出行产品。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现代聚焦传感器融合和集成控制器技术的开发,目标在2022年发布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此外,现代汽车还将加强与安波福等全球伙伴的合作,加速L4、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
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现代汽车发布氢燃料电池系统品牌“HTWO”,加速研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并计划将其应用于城市空中出行、汽车、船舶等多种交通工具。新品牌发布后,现代汽车将初步以韩国、中国、欧洲及美国等四大市场为重点,开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业务。在2030年,现代计划销售70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现代汽车还发布了中长期财务目标,到2025年,将为各业务领域投资共60.1兆韩元(约3635亿人民币),确保汽车业务营业利润率达8%,并取得全球汽车市场5%的份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业务方向新增氢能解决方案 现代汽车“2025战略”更新

6. 氢燃料商用车有望率先步入商业化运营

 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数量正在“悄然”增加。据相关专业机构统计,第一季度,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278辆和273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2倍和135.5倍。各路车企也纷纷加入了氢燃料 汽车 生产阵营。例如:福田、庆铃五十铃、宇通以及上汽大通等都已经推出了成熟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品。除此以外,中通客车、比亚迪和金龙 汽车 等商用车企业也都紧盯氢燃料电池 汽车 这片新“蓝海”。 截至2018年底,已经有41家中国整车企业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车。
      商用车成为我国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的切入点
   氢燃料电池 汽车 和采用锂电池的纯电动 汽车 都是新能源 汽车 的重要技术路线。从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看,纯电动 汽车 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 汽车 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指出,商用车油耗高、污染排放物多,用氢燃料替代效果显著。此外,氢燃料电池车相比锂电池车在大载重、长续驶和高强度交通中具有先天优势,能较好地弥补纯电动商用车技术的不足。
   实际上在商业化进程方面,我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明显已经走在了乘用车前面。据统计,2018年,我国燃料电池 汽车 生产和销售均为1527辆,全部为商用车产品,包括1418辆燃料电池客车以及109辆燃料电池货车。
   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以商用车尤其是客车作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先导,这与当年纯电动 汽车 最先从客车领域起步的发展规律一致。从氢燃料电池客车开始示范运行,将为日后市场化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表示,在普遍取消地方购置补贴的情况下,地方可继续对购置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补贴支持。落实好新能源公交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政策。
   这次下发的《关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从2020年开始,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新能源公交车运营。
   事实上,开年以来大同、武汉、南阳、张家口、聊城、盐城、上海、潍坊等地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燃料电池公交车推广,涉及燃料电池公交车规模数百台。在新的政策条件下,作为新能源公交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公交车推广有望在今年取得新的发展。
    克服发展瓶颈让氢燃料 汽车 持续前行 
   万亿级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市场已开闸。得益于政策的推动,氢燃料电池被拉回了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的同一赛道。眼下不能说氢燃料电池 汽车 将成为主流,但至少氢燃料电池一定会是新能源 汽车 产业技术重要的补充。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将与纯电动 汽车 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需要。”
     技术层面上,随着我国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关键材料、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国产化。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要加大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攻克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难关,当前的重点突破方向是膜电极、空压机和储氢罐的产业化。
   政策层面上,在氢燃料电池 汽车 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之时,政策补贴应倾斜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上游,鼓励企业通过自研突破氢燃料电池 汽车 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同时,补贴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应严格避免“骗补”事件重演。让企业认识到,补贴只是在市场发展初期的扶持力量,绝不应该成为企业制定技术路线及研发产品的唯一标准和依据。
   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依赖于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加氢站,政府应该主导推动其完善,这样才有利于加快氢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技术研发进程。
    氢燃料商用车进入商业化示范运营阶段 
   近来,不论是在厢式物流车、园区接驳车还是在城市公交车领域,一种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4.910, -0.04, -0.81%)的氢燃料 汽车 正在陆续突破技术关、成本关和商业模式关三大门槛,步入规模化示范运营阶段,以氢燃料电池为主的商用车代表正在以实力证明氢燃料商用车商业化运营成为现实。
   氢燃料商用车的批量交付和示范运营似乎预示着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春天来了。2018年3月,上海地区已有50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取得牌照和运营资质;2018年6月,一批“四川造”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成都市郫都区P09公交线载客运行,标志着四川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线进入商业示范运行;2018年9月,5辆由西玉河公交场站开往中关村(8.190, 0.03, 0.37%)一街的北京384路线路公交迎来福田欧辉BJ6123FCEVCH-1型氢燃料电池客车的首秀,这是中国燃料电池公共 汽车 商业化示范项目第三期开展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运营,意味着北京公交开始了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示范运营……
   “我国氢燃料商用车已具有一定基础,目前在示范运营阶段,具备初步实现商业化的条件,商用车领域可以率先考虑用氢燃料电池车替代燃油 汽车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
   2018年以来,包括东风特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华南生产基地和广东长江 汽车 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分别落户云浮、佛山,前者总体规划建设以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为主、年产能为5000辆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后者争取于2019年建成投产,年产新能源 汽车 6万辆,建成投产后总产值将达200亿元。此前,飞驰新能源 汽车 在云浮设立了年产可达5000辆的生产线,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也已在云浮、佛山等地进行常态化运行。清华大学教授李建秋表示,预计到2020年,会有5000—10000辆氢燃料商用车。

7. 上汽集团将陆续推出数十款新能源车 力争全年增速跑赢大盘

易车讯 5月20日,上汽集团股东大会召开。会上,上汽集团有关领导表示,将持续优化销量结构和经营质量,力争“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35%,跨上300万辆台阶。

上汽方面介绍,智己汽车下半年将推出电动SUV——LS7,明年将推出B级SUV和轿车产品,加快做大销量规模,2024-2025年也已规划两款产品。
飞凡汽车今年将推纯电SUV R7以及一款B级旗舰轿车,明年起陆续推出3款新品,并在新零售和补能生态方面加大探索布局。
上汽通用五菱未来几年规划了10余款新能源车型;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合资品牌也有多款新能源重磅车型即将推出。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尽管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仍将给生产经营带来严峻挑战,但目前公司各项工作仍按年初提出的600万辆目标进行滚动安排,力争全年销量增速跑赢大盘。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增速力争达到20%以上,占公司总销量的比重继续保持在50%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10万辆,增速力争超过50%;全年海外销量力争超过80万辆,增速力争超过20%。
此外,股东大会还审议通过了上汽集团分拆捷氢科技至科创板上市相关议案。未来,捷氢科技将加快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上汽的综合竞争力和股东的整体利益。

根据易车App“新能源车销量榜”显示的数据,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冠”为五菱宏光MINIEV。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上汽集团将陆续推出数十款新能源车 力争全年增速跑赢大盘

8. 加码燃料电池 上汽集团发布“十百千万氢战略”

 9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了首款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EUNIQ7,同时,上汽集团正式发布了可概括为“十百千万”的“氢战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旗下上汽捷氢 科技 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
    较早布局燃料电池 
   在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燃料电池整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3+3”。第一个“3”是“低成本、长续航、高可靠性”,主要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第二个“3”是“长寿命、高性能、高功率”,主要体现上汽燃料电池技术的领先水平。
     在政策支持上,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 汽车 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1000座的目标。
   在国内,上汽集团较早投入了燃料电池整车的研发:2001年,上汽就启动凤凰一号氢燃料电池 汽车 项目;2010年,上汽申沃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参与世博会示范运营;2014年,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登上工信部公告;2016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正式销售;2017年,上汽大通MAXUS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客开启商业化运营。
   这背后是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上汽集团方面透露,近二十年来在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0亿元。
    商业化仍需攻坚 
   不过回到现实销量,燃料电池整车显然还有很多路要走。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 汽车 大会(FCVC2019)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上汽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实现产销50台,用于租赁和UNDP的示范运行,累计运营历程超过50万公里。
     制约燃料电池 汽车 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资料显示,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目前仍然比较高昂。膜电极成本占到了整个电堆成本的70%,且主要运用以Pt/C(铂纳米颗粒分散到碳粉载体上)成分为主的催化剂。显然,贵金属铂的价格并不“亲民”。
   上述分析师认为:“乘用车领域,燃料电池短期内做不过锂电,柴油重卡才是氢燃料电池发力的方向。”
   上汽集团自己的经验也反映了商用车领域的表现要更好。2017年,上汽大通MAXUSFCV80上市后就开始进行商用化运营。目前,407辆上汽大通MAXUSFCV80燃料电池轻客在上海、抚顺、佛山、大连、无锡、长治、青岛7个城市开展示范运营,累积运营里程超过400万公里。上汽方面表示,截至目前,上汽燃料电池 汽车 商业化运营总里程近500万公里,累计实现碳减排逾600吨。
   燃料电池商用好于乘用的表现,与上汽集团整体的趋势也相吻合。上汽集团刚发布的《8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继续同比下探,全靠上汽通用五菱实现了整体同比增长。反观商用车领域,上汽大通、上汽申沃、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全部实现2位数的同比增长。
     香橙会研究院的预测数据显示,中国的加氢站建设,2020年有望建成100座,2025年有望建成1000座,2030年建成有望5000座。
   上汽方面对此显得乐观。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加一次氢只要3分钟,加氢便利程度、加氢成本得到解决,燃料电池乘用车会逐渐被消费者接受。我们把这个答案交给技术和市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