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金刚经》?

2024-05-18 17:17

1. 如何理解《金刚经》?

金刚经的精髓四句话,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应无所住而生其心。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的精髓特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的意思还是说,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你所见到的其实并不是你所见到的样子,因为你带来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你见不到世间真实的样子。
当你去除一切分别时,心中没有任何我执和法执时,当你摘掉有色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时,就能见到世界真实的样子。如来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事物的真如实相,也可以理解为自性。金刚经告诉我们,如来是不可以用眼睛看到或声音求到的,如来是无形无相的。

如何理解《金刚经》?

2. 金刚经说什么

好书推荐|《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解读“善护念,无所住”

3. 解读金刚经

《金刚经》解难: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的本质——本相——真象)不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有形有色,形色万千的世界,(而是无形无相的真如实相——“空”,这才是我们眼中的所看到的有形有色,形色万千的世界的本质——本相——真象)______是名世界。其它的以此类推。
 
《金刚经》所讲的“空”释义:释迦摩尼佛祖为救拔、解脱一切众生的苦难不惜舍身喂虎,割肉救鸽,要眼给眼,要手给手,……而慈悲无我——为救众生的苦难完全牺牲了自己个人的一切——为救众生的苦难完全忘记了自己个人的一切——结果就“无我相”——因为无我相,与我相相对应、对立而存在的人相也就不存在了,有一点象没有了白,与白对应、对立而存在的黑也就不存在了——我相、人相都不存在了,与我相、人相相关联、对应的众生相也就不存在了——我相、人相、众生相都不存在了,与我相、人相、众生相相关联、对应的生命的长寿_____长生不死——长生不老的相状——寿者相也就不存在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存在了,进一步向下延伸,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关联、对应而存在的一切相也就都不存在了——远离诸相——无相而“空”——远离诸相即名诸佛——无相而“空”而成佛。在这里慈悲是第一层楼,只有有慈悲心,救拔解脱他人——众生之苦而甘愿付出、牺牲自己的一切…….,象这样长期发展、积累下去,从量变到质变才能慈悲无我——无我相,进一步才能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一切相——远离诸相——“空”——成佛,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远离诸相——无相而“空”——成佛是第二层楼,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解读金刚经

4. 什么是金刚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5. 金刚经是什么

我是这样理解的:般若:智慧、方法;波罗蜜:彼岸、成功;经:古通径,路径、方法。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金刚般珍贵希有的走向成功、取得成功的思想方法;也有人理解为,能断金刚般珍贵希有的走向成功、取得成功的思想方法。金刚经和心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总结性发言。可见这部经典的珍贵和殊胜。修金刚经法门就是每天坚持从头到尾,诚心诚意地读几遍或者数十遍金刚经(一遍以上就可以了,越多越好,读一遍才四十五分钟左右),每天都读,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这样就功德无量了。还可以用关键词:“读金刚经感应”在网上搜索,有很多真实、殊胜的例子。下面从其他网站转来一篇,供参巧:转载自布施论坛!!!·

灵应如响,我亲历的念《金刚经》的感应! 



念《金刚经》几遍 梦中见大佛像
  以前刚接触佛法的时候,读过几遍《金刚经》,后来就一直置之不问,觉得义理深奥,难以契入。但半个月前,我突然想读《金刚经》。念第一遍的时候,毫无趣味。后来我在般若文海网站找到了《金刚经讲义》,大致浏览了一下,就明白了一些原先看不懂的章句。

  开始是一天念一遍。念完第三遍的当天晚上,我梦到一尊很大的佛像,我就在佛的一只手旁边,清楚地看到佛的手掌手背还有指甲,我无限欢喜地摩挲着佛的手,还用脸贴到佛的手上,在梦里,我与佛亲近的感觉,实在无法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后又梦到执帚扫地、口吐黑血(消业之意),为免着相,诸凡此类梦境便不再述。


          为妻回向消硬块 妻梦医生为治病

  第二天我又念了两遍金刚经,顺便为妻子作了回向。

  一个月前,我妻子无意中触摸到左腿里似乎有个硬块,去医院作了检查,医生说里面有个“混合型硬块”,且“有点深”,但究竟是什么,医生也不能从B超图片上判定。只是建议手术治疗,还告知了手术的大概费用和住院天数。何以会长个硬块块呢?因为我妻子小时候曾被尖竹深深地戳入到大腿中,当时医生就断言:受伤处日后会得骨质增生。而现在硬块正好在昔日受伤处之邻近。

  我在网上了解到,如果是骨质增生,那是可以药物治疗的。我跟妻子说,先求佛力加持,如果定业难转,就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当天我念了两遍《金刚经》为妻子回向。

  结果就在当天夜里,妻子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女医生给她打吊针,奇怪的是,梦中的医生不是将针头扎在手背上,而是扎在食指上。

  第二天早上,妻子摸摸腿上原先准备要动手术的地方,却发现硬块变软了!真是神奇啊!我和妻子都相信是佛菩萨的加持。我鼓励她每天多念《心经》,念圣号(妻子平常日念《心经》若干遍)。我也继续念《金刚经》为妻子回向。

  再过一两天,妻子腿上的硬块越来越小了,从原先的一个蛋黄大到现在一粒黄豆大小,而这期间并没有吃药和打针。我告诉妻子不要老用手去摸腿上那个地方,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无挂碍,自然离诸恐怖。


              停念金刚经 硬块又变大

  本来这个感应事例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后来发生的变化令我更坚信《金刚经》的威力!

  由于妻子腿上的硬块在往好的方面转变了,而我上班的公司最近机构改革,人事变动颇大,我想为自己的工作回向一下,遂停止为妻诵经。我嘱咐妻子自己多念《心经》,功德和加持力和《金刚经》一样。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妻子在电话里有点沮丧地告诉我:她摸到腿上原本只剩一点点的硬块又长大一些了,原先只是站着时能摸到,坐着时摸不到,但现在坐着时也能摸到了。妻子说的发现硬块长大的时间,恰恰是在我停止回向的第二天!

  我想,这也许是我之前才念了几部《金刚经》,功力不够的缘故吧。

  我决定继续为妻子念《金刚经》回向。前天和昨天各念了两部,今早又念了一部。我每天共诵四到六部《金刚经》。

  刚才妻子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在昨天下午突然感觉到腿上的硬块又变小了!今早还摸了一下腿部长硬块的地方,发现确实是变小了!硬块变小了,妻子心情也变好了。

  我听了可真吃惊呢!原本我担心,如果我念了几天,妻子腿上无变化,那可如何是好呢?实在没想到,《金刚经》灵应如响,一念便见效,这使我对《金刚经》的信心更大了!看来妻子腿上长硬块这一业障还真不小,区区几部《金刚经》岂就能解决问题啊,必须“加量”才行。我决定不间断地为妻子诵《金刚经》,直到她腿上的硬块彻底消失为止!

  《金刚经》的篇幅不到《地藏经》的三分之一,虽篇幅小,但是功德却十分巨大,佛在经里面的赞劝之文多达十几处。比如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自古以来,诵《金刚经》的感应是多不胜数的,《金刚经》又称为功德经,续命经,人天最尊贵,冥府最重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受持读诵《金刚经》,常诵其文,思维其义,无住布施,离相修善,则何福如是!

金刚经是什么

6.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主要说的是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
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 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
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着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金刚经》的由来
相传是释迦牟尼佛在祗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尊者而宣说的经典,南北朝时代的开善智藏大师持诵金刚经多有灵验感应,唐朝以后的僧人,将本经视为阐扬佛性密意的经典,更因为禅宗各祖师的提倡,地位甚高,唐玄宗敕定《孝经》、《道德经》、《金刚经》为三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亲自为此三经作注。
宋代公家则以《金刚经》测验僧侣。明成祖因国师临济宗的姚道衍之请,集僧俗二界善知识作《金刚经解》。

7. 金刚经是什么

问题一:金刚经说什么  般若可以从2个不同的角度,去加以阐述: 
  
  1.从空的角度,去阐述般若的,叫做大乘空宗。例如:三论宗,天台宗。 
  2.从有的角度,去阐述般若的,叫做大乘有宗。例如:唯识宗,华严宗。 
  
  金刚经本身,是从空的角度,去阐述般若,属于空宗。 
  但唯识宗,华严宗等有宗,也对金刚经进行解释,而且是从有派的角度,去加以解释。 
  
  所以,无论空派有派,都讲解金刚经。 
  由于金刚经的广泛传扬,已经不局限于空派了。 
  
  自从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弘扬金刚经开始,此经逐渐家喻户晓,誉满天下。 
  不仅有大乘空派的解释,也有大乘有派的解释。 
  
  更有甚者,我还发现了,外道的解释。 
  外道对金刚经的讲解,没有一丝一毫的般若,全部错解为世间禅定。 
  
   问题二:请问《金刚经》的全名是什么.  金刚经的中文译本,自古以来,至少有八译,流传至今,完整可靠的则有六种,兹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鸠摩罗什译本。(《大藏经》235) 二、菩提流支译本。有二种,均收入《大藏经》236。第一篇是「丽、元、明本」;第二篇是「宋本」;二本文字出入很大。 实际上,真正宋以前菩提流支译本,已经佚失。宋人将真谛译本作为流支译本纂入,故现在《大藏经》236中的第二篇,号称「宋本」,实际上是真谛译本。二下对照,就可知道。  后元人重新从流支所译《金刚般若经论》中辑出经文,得真正的流支译本,即是《大藏经》236中的第一篇「丽、元、明本」。 三、真谛译本。(《大藏经》237) 四、笈多译本,有二种。一收入《大藏经》238,此本是完全按梵文原本一字一句直译的,故很难读。另一只有部分译句,保留于笈多所译无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之中,收入《大藏经》1510。此中笈多之译文,就是流畅的意译了。 《大藏经》1510中有二篇,第一篇「丽、宋、元本」,即是保留部分笈多译句的原本。而第二篇「明本」,则将流支译本代替了原本不全的笈多译文。 五、玄奘译本,有二种,一是《大般若经》之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收入《大藏经》220。一是玄奘早年译本,已佚,但有称杜行广本者或见坊间。 六、义净译本。(《大藏经》239)唐 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  译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问题三:金刚经是什么历史朝代出现的  金刚经成书应该在他出生以前和佛陀过世之后,释迦摩尼应该是和老子差不多时期的人,也有考证说他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原文的出现时间应该是春秋或者春秋以前了 
  汉译本成书是公元400年左右,鸠摩罗什翻译,也是一位印度的佛学大师 
  
   问题四:金刚经里面的相,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说到四相,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我们人有一种观念,就是有人相,总是有你、我的观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现在学术名称所谓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 
  
   问题五:金刚经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念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 *** 、无 *** 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问题六:金刚经里的分是什么意思  部分 分类 分段 分集 
  如:法会因由分第一,就是:第一部分 标题是“法会因由” 
  佛经都是从古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排列形式有很多和我们不一样的。 
  
   问题七:金刚经是什么教  佛教 
  
   问题八:《金刚经》的主旨是什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部在佛教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么,《金刚经》主要讲些什么呢?我们从本经的经题中,就可以一窥主旨大概。 
  “金刚”有三个含义: 
  第一是坚固之意。有如金刚宝石,坚固无比,不可毁坏,它譬喻实相般若,实指的是我们的自性,即我们那颗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本心。我们虽然生在五浊恶世,但是我们那个自性,永远都会处在佛刹净土。 
  第二是锐利之意。它有如韦驮菩萨的降魔宝杵,能够无坚不摧,摧伏世间一切万法的幻化,摧伏我们内心的一切的烦恼妄想,摧伏一切障道之缘。 
  第三储光明之意。它譬喻我们的文字般若,文字是有相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通过文字般若来达到无相的智慧,从有为而入于无为。 
  “般若”二字,在古代佛经翻译“五不翻”里面属于含多义不翻。所谓“五不翻”是指:第一,含多义不翻;第二,顺古不翻;第三,秘密不翻;第四,尊重不翻;第五,此方无不翻。 
  为什么“般若”不翻译成汉语呢?因为我们汉语中没有最恰当的字词来表达这个含义,所以不翻―保持它的原汁原味。虽然如此,但还是可以勉强翻译的,不得已而翻译。“般若”用中国的表达方法,我们可以翻译成“智慧”,这个智慧不同于我们世间人的世智辨聪,而是指佛陀的一种圣智。 
  “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波罗蜜也叫波罗蜜多,是到达究竟彼岸、解脱成佛的意思。 
  “金刚般若波罗蜜”翻译为汉语,即是以金刚般的智慧来寻求解脱成佛之道。但是,这也不是它的真正含义,由于我们的语言是有限的,所以没有办法完全去表达出来。金刚般若,它实指是我们的自性。“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指用我们的自性去修行,用我们的自性去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彼岸。 
  《金刚经》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色见我”,这个“色”是什么?在佛教来讲,“色”是一切可见之物。“以音声求我”,“音声”是什么?“音声”不仅仅代表音声,也代表一切无形的相。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修行如果执著有形的相和无形的相,那就大错特错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走错路了,就无法找到你的“如来”。《金刚经》上讲: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接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以后。一次,弘忍大师秘密地在房间里给他讲《金刚经》,当五祖弘忍大师讲到一半的时候,六祖说:止,师傅你不要讲了,我已经知道《金刚经》在讲什么了。 
  六祖慧能大师当即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明白到整部《金刚经》是讲我们自性的,是讲我们除去妄想、分别、执著剩下的那个东西。 
  在六祖大师悟道以后,南返的途中,最先追上他的,是当过将军的慧明法师。六祖大师看到慧明追上来以后,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自己隐藏在草丛中。慧明想取衣钵,但却怎么也拿不动。慧明知道佛法不是人力所能强求,他就恳请六祖大师出来,现身为他说法。六祖大师对他说:“放下你的妄想执著,把你的身心都沉淀下来,放下你的思想。”六祖大师又告诉他“不思善”,慧明就不思善;六祖大师说“不思恶”,慧明就不思恶。六祖大师突然大喝一声“是谁”,慧明随即就开悟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皆空,我们的自性不空。只要你不思善、不思恶,去除内心的妄想、分别、执著,就会领悟《金刚经》的真谛,回归自性的本来面目。...>> 
  
   问题九:金刚经说的是什么内容?  金刚经是佛教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有不少的善信每天都在诵读修持。但是由于坊间版本的金刚经都是文言文,再加上佛理的深奥玄妙,一般人不容易理解,难以明白经文的真正义理妙趣所在。笔者有鉴于此,故而不揣冒昧把自己参悟金刚经的心得体会,以浅白的文字与读者一起分享,希望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知我罪我,亦唯有毁誉听之于人,笔者将抱着无诤三昧的态度。\r\n\r\n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r\n\r\n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是指一种非常坚硬的金属,以它比喻为无坚不摧,勇猛地突破各种关卡,顺利地修行证道。“般若”为梵文音译,意思近似于汉语大智慧一词,但是它与大智慧一词并不完全等同。“波罗密多”亦为梵文音译,翻译为汉语即是到达彼岸、比喻为到了家。“经”通径,原指路径,意为心法、诀窍。整个经题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象金刚一般坚硬冲破阻力使智慧到家的诀窍。一个人钻研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人们说他的技艺已经到了家也是这个意思。\r\n\r\n  金刚经大约是从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由晋朝至唐朝一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此经文就是参照鸠译本。这篇经文通篇讨论的主要是关于“空”的智慧,是由佛祖的弟子“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讨论。下面是笔者对经文的解读,若有谬误之处恭请善知识们不吝批评指正:\r\n\r\n(转第一品)\r\n\r\n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r\n\r\n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r\n\r\n“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中的“品”字近似于汉语的章、篇的意思,“分”字近似于汉语的段、节的意思。“第一品”即是第一章,或者说是第一篇的意思。“分”即是第一段,或者说是第一节的意思。“法会因由”意思是说这次佛祖说法的事因。“因由”是起因、缘由的意思。有句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落魄莫问因由”中的“因由”,就是说一个人落魄时不要对他追根问底,不要管他落魄是什么原因造成也是这个意思。这个标题“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用现代的汉语表达意思就是:第一章,法会的起因缘由自然段。\r\n\r\n“如是我闻”是我听说是这样的之意,即“我闻如是”的倒装。“我”是指阿难,佛祖弟子中一个年纪最小的弟子,记忆力特别好,在佛祖身边服侍过二十多年,佛经全都是他回忆佛祖说的话整理而成。所以佛经的开篇都是用“如是我闻”来表示以下的内容是他亲耳听佛祖说的话,并不是他自己说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学储就不能够盲从佛经,不排除阿难有曲解佛意的无心之失。我们应该抱怀疑的态度学佛,这也是佛祖所主张的。因为真理是不怕被人怀疑,最怕被人盲从。“一时”意思是有一次、那一次。古印度人不重时间观念,往往用“一时”来表示某个时间。“舍卫国”是国名,在现在印度的中部。“祗树、给孤独”是两个人名,即祗陀太子和给孤独。这两人一个原来是太子,一个原来是富豪。“园”是庄园,即佛祖的讲堂、讲经的地方。“大比丘”指乞士、和尚、修行者。“众”即众多。“俱”意为俱在,指彼此相处在一起。“尔时”指那时、当时。“饭食讫”意思是吃饭之后。“敷座”意思是......>> 
  
   问题十:《金刚经》的内容是什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解释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o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乞・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坐垫就开始打坐。第二品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译文〕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佛回答说: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住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译文〕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排除邪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除杂念的,排出了杂念的,我都使它们灭度而入无于涅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际上众生没有被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译文〕“换句话说,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着,无所布施。也即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着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要执着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什么缘故?如果菩萨不执着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来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于表相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来修行。”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

金刚经是什么

8. 怎样理解佛学中的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教义的重要体现。
《金刚经》属大乘佛经般若类经典,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金刚经是经文中影响力深厚的经典之一,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金刚经所讲的内容以及道理也都是很深的,需要大家用心去领悟,这会让自身对金刚经有更多的认识。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
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所以只有以深广无边的般若智慧,洞见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本来面目,无住无著,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