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楼市政策密集微调 最严厉的调控时期过去了?

2024-05-18 17:34

1. 多地楼市政策密集微调 最严厉的调控时期过去了?

11月以来,各地楼市政策密集微调,有松有紧,双向调控。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人才购房、公积金、市场秩序监管等方面,也有个别城市出现限购松动、降低普宅标准等。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微调是为了优化,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增强政策的弹性。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规律来看,在政策的方向性变化关口,楼市政策会非常密集。因此,楼市调控最严格的时间已经过去,表现为政策逐渐开始双向调控,松紧并进。
12月楼市调控政策有松有紧
12月频频出现的楼市调控政策依然延续11月的态势,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2月楼市密集发布超过15次调控。最为典型的政策包括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调整。从内容上来看,因城施政,有松有紧。
12月4日,郑州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具备郑州户口、在外省缴存的公积金在郑州购房时也可使用。
对此,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国仕英认为,今年郑州房地产市场调控较为严格,“金九银十”期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不足万套,成交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房企降价促销也未换来成交量的上涨,公积金政策预计会促进市场略有所好转。
12月9日起海南的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也将发生变化,进行公积金贷款不再提供二手房估价报告,最长期限为20年。同时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得低于同期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1.1倍。
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限购政策也在12月出现解冻。12月2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的深汕合作区商品房限购政策出现调整。在深汕合作区购买的商品住房不再计入在深圳购买商品住房的套数限购范畴,但前提是5年“限售”。
据国仕英介绍,深汕特别合作区成立后,合作区的房价大幅上涨。在调控政策的限制下,房地产市场“冻结”已经长达两年之久,市场进入低谷。
如果说上述政策大多是松绑,那么,黑龙江省则对房企资金监管加了一道“紧箍咒”。要求房企不能通过金融贷款或市场融资购置土地,违规者两年内不能参加土地招拍挂。这也意味着房企要使用合规自有资金购置用地,无疑对中小企业来说影响比较大。
年底政策宽松迹象更为明显
事实上,自11月份以来,微调的楼市政策密集出现。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次数刷新最近一年最高纪录,高达72次,在2018年11月只有11次。而2019年1月-11月,合计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554次,同比2018年同期的425次上涨幅度高达30%。
相比之前楼市政策持续的收紧,在最近几个月,特别是11月,全国累计有超过20城在11月发布了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其中包括佛山、南京、上海、中山等城市,虽然吸引人才政策并非针对房地产市场,但是都与人才购房资格、购房补贴内容相关,相当于变相调整购房资格。
除了象征调控宽松的人才政策外,另有普通住宅标准、公积金等楼市宽松政策也正在陆续出现。
11月,深圳调整了普通住宅标准,将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下的认定为普通住宅,可享满两年免征增值税的红利,从而减轻买卖双方交易成本。
因为受“豪宅税”征税标准调整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11月13城二手房市场月报》显示,11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为8629套,环比增长11.6%,交易量出现小高潮,创下了2016年4月以来的新高。据悉,作为重点调控的一线城市,深圳二手房市场降温较早且持续低迷。而此次在普通住宅标准调整的推动下,潜在的购房者短期集中入市。
与上述郑州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相似,11月,部分城市的公积金政策有所调整,比如石家庄、秦皇岛、伊春、马鞍山、眉山、柳州、济宁等。其中很多城市都调整了公积金缴存基数,不仅利于职工降低个税等支出,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公积金政策的可能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公积金政策对于市场主要影响在心理层面,因为公积金政策有上限,很难成为购房者的主要贷款工具。
政策优化,双向调节
11月,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出现了变化,张大伟分析称,维持市场稳定依然是原则,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全面调控要求下,稳定其实是双向调节,大涨肯定不是稳定,但暴跌也同样不是稳定。
张大伟认为,从近几个月的楼市政策来看,楼市调控最严格的时间已经过去,政策逐渐开始双向调控,比如大湾区多地调控密集松绑。从历史规律来看,在政策的方向性变化关口,楼市政策会非常密集,特别是在一城一策的背景之下,表现出各地密集发布地方政策。
张大伟认为,未来大部分城市都有可能在人才购房、首套房信贷支持、公积金政策等方面释放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对于2020年的房地产政策,中房指数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明年调控将注重多方面的平衡,继续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适度保持政策优化的空间和灵活性。
社科院财经院在其发布的11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中强调,从各地市场实际出发,增强需求管控政策的弹性与灵活性。各地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已有的限购、限价等需求管控政策作边际性调整,以适应市场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增强政策针对性,减少“一刀切”式管控。不过,要严格防止个别城市以“因城施策”之名出台刺激购房政策。

多地楼市政策密集微调 最严厉的调控时期过去了?

2. 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从严

7月以来,深圳、杭州、东莞、宁波等多个楼市热点地区发布从严调控政策。上半年,这些城市无论是地价还是楼价,都出现较明显的上涨。调控政策发布后,前期房价持续上涨态势有望结束。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对楼市影响最显著的房贷利率政策仍会以宽松为导向,但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会面临收紧的可能。
调控升级
7月15日,深圳发布八条重磅楼市调控措施。调控内容包括:限购政策升级,必须有36个月社保;首套房首付比例依然为30%,已经有一套房的再购房首付比例70%起,非普住宅达到80%;增值税免征从2年调整到5年;750万元以上为豪宅,加强热点小区管理。
深圳表示,要通过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措施、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等手段对楼市进行调控,支持合理自住需求的同时遏制投机炒房,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深圳外,7月以来,已有杭州、东莞、宁波等热点城市出台房地产约束性调控政策。整体看,这些城市发布政策的共同点是楼市热度高,房价明显上涨。楼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资金面宽松,炒作氛围升温。
部分地区扩大限购范围。以宁波市为例,7月6日宁波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当前偏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降温”,有力保障刚需,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保持土地市场平稳、调整限购区域范围、强化金融政策监管、保障自住住房需求以及强化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十条新政。
针对升级原因,宁波有关部门指出,受疫情后土地供应放缓、居民购房需求补充释放、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宁波城市吸引力增强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偏热状态。土地市场方面,土拍竞争激烈,地价持续走高,溢价率持续攀升;房产市场方面,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不少楼盘重现排队买房和“日光盘”现象。
遏制涨势
随着调控升级,这些前期涨幅较大的城市将结束连续上涨势头。
以深圳地区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4%、0.5%、0.6%和0.8%。深圳涨幅位列一线城市之首。
某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深圳是全国最近一轮楼市上涨的领头羊,出现调控政策升级已经有预期,出台政策将明显打击投资需求。按照过去深圳市场的惯例,预计部分投资客很可能开始离场,房价也将开始调整。政策内容集中在税费、购房资格、信贷政策等多方面,深圳楼市有望开始进入调整周期。
张大伟指出,深圳楼市过去一年多来的上涨,主要原因除供应少之外,与非普住宅标准取消有非常大的关系。本次政策将非普标准提高,750万元以上的豪宅,将变成二套首付80%,接近当下全国政策最严格的北京,这对高端住宅市场的打击很大。深圳过去的购房资格相对容易,落户难,大部分炒房客借助新深圳落户获得首套房贷款资格,本次政策升级要求必须3年社保,这也将有力打击部分炒房客。整体看,预计下半年,房价将开始一轮明显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人口流入趋势不改,土地供应少的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解决。从目前来看,全国房地产调控效果最好的一线城市北京、二线城市长沙,都是供应增加叠加限制投资,才取得了市场的长期稳定效果。
保持稳定
某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深圳等地调控升级,反映出今年的政策风向。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违背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通过此类政策出台,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稳定,防范市场炒作。后续其他房价不稳定、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也会有政策出台。
多位业内人士强调信贷杠杆的变化影响。上半年房地产调控以宽松刺激为主,包括各种人才政策、落户政策、一日游的松绑政策。从7月开始,部分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开始了收紧。从市场走势看,信贷政策,尤其信贷杠杆政策是最核心政策。
严跃进指出,7月全国贷款市场5年期LPR为4.65%,与6月份持平。此次LPR利率出现了连续4个月没有下调的现象,信号意义很强。上半年已经出现了两次较明显的LPR降息,利率下调将保持克制,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行,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当前政策导向看,更多强调对既有利率政策的消化。从下半年来看,一方面宽松的利率环境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在减小。
他认为,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监管动态”上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指出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结合7月份“深八条”政策,下半年,对楼市影响最显著的房贷利率政策仍会以宽松为导向,但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会面临收紧的可能。

3. 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从严

  7月以来,深圳、杭州、东莞、宁波等多个楼市热点地区发布从严调控政策。上半年,这些城市无论是地价还是楼价,都出现较明显的上涨。调控政策发布后,前期房价持续上涨态势有望结束。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对楼市影响最显著的房贷利率政策仍会以宽松为导向,但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会面临收紧的可能。
  调控升级
  7月15日,深圳发布八条重磅楼市调控措施。调控内容包括:限购政策升级,必须有36个月社保;首套房首付比例依然为30%,已经有一套房的再购房首付比例70%起,非普住宅达到80%;增值税免征从2年调整到5年;750万元以上为豪宅,加强热点小区管理。
  深圳表示,要通过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措施、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等手段对楼市进行调控,支持合理自住需求的同时遏制投机炒房,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记者梳理发现,除深圳外,7月以来,已有杭州、东莞、宁波等热点城市出台房地产约束性调控政策。整体看,这些城市发布政策的共同点是楼市热度高,房价明显上涨。楼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资金面宽松,炒作氛围升温。
  部分地区扩大限购范围。以宁波市为例,7月6日宁波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当前偏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降温”,有力保障刚需,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保持土地市场平稳、调整限购区域范围、强化金融政策监管、保障自住住房需求以及强化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十条新政。
  针对升级原因,宁波有关部门指出,受疫情后土地供应放缓、居民购房需求补充释放、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宁波城市吸引力增强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偏热状态。土地市场方面,土拍竞争激烈,地价持续走高,溢价率持续攀升;房产市场方面,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不少楼盘重现排队买房和“日光盘”现象。
  遏制涨势
  随着调控升级,这些前期涨幅较大的城市将结束连续上涨势头。
  以深圳地区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4%、0.5%、0.6%和0.8%。深圳涨幅位列一线城市之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深圳是全国最近一轮楼市上涨的领头羊,出现调控政策升级已经有预期,出台政策将明显打击投资需求。按照过去深圳市场的惯例,预计部分投资客很可能开始离场,房价也将开始调整。政策内容集中在税费、购房资格、信贷政策等多方面,深圳楼市有望开始进入调整周期。
  张大伟指出,深圳楼市过去一年多来的上涨,主要原因除供应少之外,与非普住宅标准取消有非常大的关系。本次政策将非普标准提高,750万元以上的豪宅,将变成二套首付80%,接近当下全国政策最严格的北京,这对高端住宅市场的打击很大。深圳过去的购房资格相对容易,落户难,大部分炒房客借助新深圳落户获得首套房贷款资格,本次政策升级要求必须3年社保,这也将有力打击部分炒房客。整体看,预计下半年,房价将开始一轮明显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人口流入趋势不改,土地供应少的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解决。从目前来看,全国房地产调控效果最好的一线城市北京、二线城市长沙,都是供应增加叠加限制投资,才取得了市场的长期稳定效果。
  保持稳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深圳等地调控升级,反映出今年的政策风向。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违背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通过此类政策出台,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稳定,防范市场炒作。后续其他房价不稳定、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也会有政策出台。
  多位业内人士强调信贷杠杆的变化影响。上半年房地产调控以宽松刺激为主,包括各种人才政策、落户政策、一日游的松绑政策。从7月开始,部分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开始了收紧。从市场走势看,信贷政策,尤其信贷杠杆政策是最核心政策。
  严跃进指出,7月全国贷款市场5年期LPR为4.65%,与6月份持平。此次LPR利率出现了连续4个月没有下调的现象,信号意义很强。上半年已经出现了两次较明显的LPR降息,利率下调将保持克制,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行,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当前政策导向看,更多强调对既有利率政策的消化。从下半年来看,一方面宽松的利率环境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在减小。
  他认为,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监管动态”上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指出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结合7月份“深八条”政策,下半年,对楼市影响最显著的房贷利率政策仍会以宽松为导向,但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会面临收紧的可能。

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从严

4. 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从严

7月以来,深圳、杭州、东莞、宁波等多个楼市热点地区发布从严调控政策。上半年,这些城市无论是地价还是楼价,都出现较明显的上涨。调控政策发布后,前期房价持续上涨态势有望结束。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对楼市影响最显著的房贷利率政策仍会以宽松为导向,但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会面临收紧的可能。
调控升级
7月15日,深圳发布八条重磅楼市调控措施。调控内容包括:限购政策升级,必须有36个月社保;首套房首付比例依然为30%,已经有一套房的再购房首付比例70%起,非普住宅达到80%;增值税免征从2年调整到5年;750万元以上为豪宅,加强热点小区管理。
深圳表示,要通过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措施、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等手段对楼市进行调控,支持合理自住需求的同时遏制投机炒房,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深圳外,7月以来,已有杭州、东莞、宁波等热点城市出台房地产约束性调控政策。整体看,这些城市发布政策的共同点是楼市热度高,房价明显上涨。楼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资金面宽松,炒作氛围升温。
部分地区扩大限购范围。以宁波市为例,7月6日宁波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当前偏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降温”,有力保障刚需,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保持土地市场平稳、调整限购区域范围、强化金融政策监管、保障自住住房需求以及强化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十条新政。
针对升级原因,宁波有关部门指出,受疫情后土地供应放缓、居民购房需求补充释放、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宁波城市吸引力增强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偏热状态。土地市场方面,土拍竞争激烈,地价持续走高,溢价率持续攀升;房产市场方面,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不少楼盘重现排队买房和“日光盘”现象。
遏制涨势
随着调控升级,这些前期涨幅较大的城市将结束连续上涨势头。
以深圳地区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4%、0.5%、0.6%和0.8%。深圳涨幅位列一线城市之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深圳是全国最近一轮楼市上涨的领头羊,出现调控政策升级已经有预期,出台政策将明显打击投资需求。按照过去深圳市场的惯例,预计部分投资客很可能开始离场,房价也将开始调整。政策内容集中在税费、购房资格、信贷政策等多方面,深圳楼市有望开始进入调整周期。
张大伟指出,深圳楼市过去一年多来的上涨,主要原因除供应少之外,与非普住宅标准取消有非常大的关系。本次政策将非普标准提高,750万元以上的豪宅,将变成二套首付80%,接近当下全国政策最严格的北京,这对高端住宅市场的打击很大。深圳过去的购房资格相对容易,落户难,大部分炒房客借助新深圳落户获得首套房贷款资格,本次政策升级要求必须3年社保,这也将有力打击部分炒房客。整体看,预计下半年,房价将开始一轮明显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人口流入趋势不改,土地供应少的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解决。从目前来看,全国房地产调控效果最好的一线城市北京、二线城市长沙,都是供应增加叠加限制投资,才取得了市场的长期稳定效果。
保持稳定
严跃进认为,深圳等地调控升级,反映出今年的政策风向。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违背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通过此类政策出台,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稳定,防范市场炒作。后续其他房价不稳定、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也会有政策出台。
多位业内人士强调信贷杠杆的变化影响。上半年房地产调控以宽松刺激为主,包括各种人才政策、落户政策、一日游的松绑政策。从7月开始,部分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开始了收紧。从市场走势看,信贷政策,尤其信贷杠杆政策是最核心政策。
严跃进指出,7月全国贷款市场5年期LPR为4.65%,与6月份持平。此次LPR利率出现了连续4个月没有下调的现象,信号意义很强。上半年已经出现了两次较明显的LPR降息,利率下调将保持克制,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行,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当前政策导向看,更多强调对既有利率政策的消化。从下半年来看,一方面宽松的利率环境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在减小。
他认为,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监管动态”上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指出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结合7月份“深八条”政策,下半年,对楼市影响最显著的房贷利率政策仍会以宽松为导向,但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会面临收紧的可能。

5. 房产限跌令后,各地推出刺激楼市政策

近期各地包括江阴、沈阳、桂林、昆明、唐山等城市,曾先后发布房价“限跌令”,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有些城市为避免发布限跌令,引起购房者观望情绪,推出刺激楼市政策,激发购房者进入楼市。国庆假期刚过完,楼市调控风向突变!人口千万级的哈尔滨近日打响“救市第一枪”推出哈十六条: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提高至30年,最高送10万购房补贴,进一步降低房企预售许可标准……
  
  进入横盘期,有城市就已经坐不住了,长春、沈阳宣布新政,给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发放补贴,哈尔滨的“哈十六条”救市则更为明显。
  
  会不会救市政策蔓延至更多城市呢?房子卖不动了很可怕,政府没钱进账、土地流拍、税收减少、围绕房地产吃饭的行业面临困境……
  
  国内的房价会跌吗?还是继续横盘向上突破?

房产限跌令后,各地推出刺激楼市政策

6. 一个半月近40次稳楼市政策出台,中国楼市暖风吹拂

2022年开年以来,一个半月时间,各地频出“稳楼市”政策,深度调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企稳信号。
中原地产研究院1月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国各地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近80次,其中,释放稳定楼市的支持性政策发布已接近40次。
一方面,国家部委继续出手稳定楼市资金链。上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卉表示,这一政策在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房企资金链。
2022年上半年依然是房企债务到期的高峰阶段。标普信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16家样本企业年内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3月和7月是到期高峰。如果考虑到海外美元债,上半年房企面临的债务压力更大。
另一方面,各地方也密集发布各种支持性政策,包括直接给予购房补贴、调整公积金政策以及降低落户门槛等。
据统计,今年以来,惠州、肇庆、泸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保定等地都出台不同力度的补贴购房政策,补贴对象包括人才、农民工、新市民等。同时,福州、株洲、北海十余个城市放宽了公积金政策。另有中山、嘉兴、天津等地放宽落户条件,这有利于吸纳人口,为当地楼市注入活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2022年开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基调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政策方向,暖风频吹,随着信贷政策稳定,各地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去年楼市在供求两端融资双双收紧的背景下,快速进入调整期。今年,随着个人按揭贷款数据逐渐稳定,楼市也有望加速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份融资大幅收缩之后,近期,房企融资传出积极信号。
首先是房地产并购融资动作频频。日前消息,平安银行将于近期启动首期50亿元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的发行工作,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此外,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也接连启动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支持计划。据机构统计,房地产并购融资领域合计资金规模已接近500亿元。
最近几天,房企融资也出现开闸迹象。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16笔累计逾600亿元的房企各种融资获得资本市场反馈。16日,就有郑州地产集团、首开集团、无锡太湖新城发展、金地广场等多家企业或项目的融资出现新进展。
政策暖风会一下子就吹热楼市吗?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需要看到所有的政策支持都是有限度的,并未突破限购、限贷等硬约束。作为长效机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和“三道红线”等管理是不会退出的。过去房价“只涨不跌”的刚性预期已经被打破,加之二手房参考价、资金来源穿透式监管等举措,“加杠杆”炒房已成过去式,房地产市场很难再重复过去的“疯牛”行情了。
当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仍持相对谨慎态度,过去各路资金大量涌入地产的情境也难再现。中指研究院日前面向金融机构进行了2022年一季度市场调研,从机构反馈来看,48%的机构决定缩减投资规模,其中有22%的机构投资额同比收缩15%以上;有33%的机构基本维持上年水平;仅有19%的机构的投资额会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7. 一个半月近40次稳楼市政策出台,中国楼市暖风吹拂

2022年开年以来,一个半月时间,各地频出“稳楼市”政策,深度调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企稳信号。
1月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国各地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近80次,其中,释放稳定楼市的支持性政策发布已接近40次。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一方面,国家部委继续出手稳定楼市资金链。上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卉表示,这一政策在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房企资金链。
2022年上半年依然是房企债务到期的高峰阶段。标普信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16家样本企业年内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3月和7月是到期高峰。如果考虑到海外美元债,上半年房企面临的债务压力更大。
另一方面,各地方也密集发布各种支持性政策,包括直接给予购房补贴、调整公积金政策以及降低落户门槛等。
据统计,今年以来,惠州、肇庆、泸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保定等地都出台不同力度的补贴购房政策,补贴对象包括人才、农民工、新市民等。同时,福州、株洲、北海十余个城市放宽了公积金政策。另有中山、嘉兴、天津等地放宽落户条件,这有利于吸纳人口,为当地楼市注入活力。
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2022年开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基调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政策方向,暖风频吹,随着信贷政策稳定,各地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去年楼市在供求两端融资双双收紧的背景下,快速进入调整期。今年,随着个人按揭贷款数据逐渐稳定,楼市也有望加速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份融资大幅收缩之后,近期,房企融资传出积极信号。
首先是房地产并购融资动作频频。日前消息,平安银行将于近期启动首期50亿元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的发行工作,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此外,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也接连启动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支持计划。据机构统计,房地产并购融资领域合计资金规模已接近500亿元。
最近几天,房企融资也出现开闸迹象。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16笔累计逾600亿元的房企各种融资获得资本市场反馈。16日,就有郑州地产集团、首开集团、无锡太湖新城发展、金地广场等多家企业或项目的融资出现新进展。
政策暖风会一下子就吹热楼市吗?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需要看到所有的政策支持都是有限度的,并未突破限购、限贷等硬约束。作为长效机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和“三道红线”等管理是不会退出的。过去房价“只涨不跌”的刚性预期已经被打破,加之二手房参考价、资金来源穿透式监管等举措,“加杠杆”炒房已成过去式,房地产市场很难再重复过去的“疯牛”行情了。
当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仍持相对谨慎态度,过去各路资金大量涌入地产的情境也难再现。中指研究院日前面向金融机构进行了2022年一季度市场调研,从机构反馈来看,48%的机构决定缩减投资规模,其中有22%的机构投资额同比收缩15%以上;有33%的机构基本维持上年水平;仅有19%的机构的投资额会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一个半月近40次稳楼市政策出台,中国楼市暖风吹拂

8. 一个半月近40次稳楼市政策出台,中国楼市暖风吹拂

2022年开年以来,一个半月时间,各地频出“稳楼市”政策,深度调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企稳信号。
中原地产研究院1月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国各地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近80次,其中,释放稳定楼市的支持性政策发布已接近40次。
一方面,国家部委继续出手稳定楼市资金链。上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卉表示,这一政策在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房企资金链。
2022年上半年依然是房企债务到期的高峰阶段。标普信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16家样本企业年内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3月和7月是到期高峰。如果考虑到海外美元债,上半年房企面临的债务压力更大。
另一方面,各地方也密集发布各种支持性政策,包括直接给予购房补贴、调整公积金政策以及降低落户门槛等。
据统计,今年以来,惠州、肇庆、泸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保定等地都出台不同力度的补贴购房政策,补贴对象包括人才、农民工、新市民等。同时,福州、株洲、北海十余个城市放宽了公积金政策。另有中山、嘉兴、天津等地放宽落户条件,这有利于吸纳人口,为当地楼市注入活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2022年开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基调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政策方向,暖风频吹,随着信贷政策稳定,各地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去年楼市在供求两端融资双双收紧的背景下,快速进入调整期。今年,随着个人按揭贷款数据逐渐稳定,楼市也有望加速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份融资大幅收缩之后,近期,房企融资传出积极信号。
首先是房地产并购融资动作频频。日前消息,平安银行将于近期启动首期50亿元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的发行工作,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此外,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也接连启动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支持计划。据机构统计,房地产并购融资领域合计资金规模已接近500亿元。
最近几天,房企融资也出现开闸迹象。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16笔累计逾600亿元的房企各种融资获得资本市场反馈。16日,就有郑州地产集团、首开集团、无锡太湖新城发展、金地广场等多家企业或项目的融资出现新进展。
政策暖风会一下子就吹热楼市吗?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需要看到所有的政策支持都是有限度的,并未突破限购、限贷等硬约束。作为长效机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和“三道红线”等管理是不会退出的。过去房价“只涨不跌”的刚性预期已经被打破,加之二手房参考价、资金来源穿透式监管等举措,“加杠杆”炒房已成过去式,房地产市场很难再重复过去的“疯牛”行情了。
当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仍持相对谨慎态度,过去各路资金大量涌入地产的情境也难再现。中指研究院日前面向金融机构进行了2022年一季度市场调研,从机构反馈来看,48%的机构决定缩减投资规模,其中有22%的机构投资额同比收缩15%以上;有33%的机构基本维持上年水平;仅有19%的机构的投资额会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原题:《一个半月近40次稳楼市政策出台 中国楼市暖风吹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