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认为圣人和神人的区别是什么?

2024-05-12 18:38

1. 庄子认为圣人和神人的区别是什么?

庄子认为“圣人”、“神人”、“至人”,含义上没有本质差别,指的都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人。
“无功”,就是不追求建功立业。世间万物是“道”的不同状态,功业算什么呢?这并非放弃进取心,而是进取心的实现要顺应自然法则、顺应万物变化之理,做到不违背自然的“无为”。
“无名”,就是不追求名誉地位。“无名”,才能做到齐物,齐物才能“无己”、才能“无功”。
“无己”,就是无我。这个“无我”并非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是认识到自己和万物并无区别,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而感觉不到“我”的特殊性。
能够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是真正超脱现有世界牵绊的自由者。这种人,达到了“逍遥游”的状态,掌握了突破精神牢笼的大智慧,就是“至人神人圣人”。

庄子主张的精神状态:
庄子最终追求的是人精神层面的升华,是绝对的、不必有任何依托的自由,即“逍遥游”。而他文中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就是能够达到“逍遥游”状态的人。
在前文的比喻中,鲲鹏能够乘风起,遨游万里,凭借的是风,而列子能凌空而行,凭借的是气,就是说,他们这都还不能算理想的“逍遥游”状态。

庄子认为圣人和神人的区别是什么?

2. 描述庄子中圣人、真人、神人是分别指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
真人: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常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鬼谷子、张三丰、王重阳、安期生等皆为得道真人。道德经与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释义:1、谓神和人。2、神奇非凡的人。3、犹神仙。4、指思维活跃或者料事如神的人。5、神人:神经病人的简称出自【舞者语录】,四川话。6、指精神境界极高的圣贤,哲人。

3. 在庄子眼里,至人、真人、圣人、神人各是什么定义?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篇解读……

在庄子眼里,至人、真人、圣人、神人各是什么定义?

4. 神人和圣人的区别是什么?


5. 圣人和神人的区别

圣人和神人的区别:
1、神人: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超然物外,不问世事,比如神仙。也指指思维活跃或者料事如神的人,这类人神机妙算,未卜先知,比如三国卧龙诸葛亮。
2、圣人: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大善之人。比如千古一圣的孔子,“修身治国平天下”却不追求功名利禄,相比“神人”不问世事,“圣人”却在乎世间沧桑,黎民百姓,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周游列国,推崇儒家的政治主张。也指指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
出处:《庄子·内篇·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修养高的人能够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可测境界的人无意追求功利,品格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就不会拼命追求名声。

扩展资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
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
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

圣人和神人的区别

6. 圣人是什么?普通人和圣人有区别吗?区别在哪

普通人通常会为琐事烦恼,不能知道自己该干啥以后干啥 简单的说就是 惑   。而圣人通常是达观主义者,对人世间的事或者物已经看透了简单地说就是脱离尘 世解惑了,这种人很多比如一些大富翁的追求对金钱乃至各种欲望已经淡化了他们追求的更多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所以会捐钱会有各种信仰,这种人不会刻意的作做 ,外界的干扰并不会影响自己,这是圣人的一种。还有一种自己没钱但是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人,这种人是傻但实际他已经不是和普通人在一个层次,电视上经常曝光一些乡村教师 赤脚医生 ,你知道为啥他们会一直坚持不懈吗因为他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获得了别人的尊敬和群众认可,我想即使没曝光他们还会这样干,这就是小圣  不管一个国家再强大或再弱小没有这种人是不行的,所以电视台会曝光让更多的人潜意识向善的一面展现出来,在国外乃至外星我想都会如此。

7. 除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还有什么圣人?

画圣——吴道子
医圣——张仲景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武圣——姜子牙,关羽,岳飞,项羽
酒圣——杜康
史圣——司马迁
文圣——欧阳修
乐圣——李龟年
茶圣——陆羽
棋圣——黄龙士
曲圣——关汉卿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佛家圣人——释迦牟尼
道家圣人——老子(李耳)
儒家五圣:
至圣——孔子(孔丘)
复圣——颜渊(颜回)
宗圣——曾子(曾参)
述圣——子思
亚圣——孟子

除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还有什么圣人?

8. 庄子:圣人、真人、神人?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至人无已”,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来,大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但是,《大宗师》载女仍讲授“圣人”治道的步骤,即“外天下”——“外死生”(生指性)——“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此处说的“不死不生”即指“外死生”(《天下篇》),"撄宁"即指打破了一切对立,这也就是“无己”。可见,“圣人”的境界与“至人”的境界,理论上没有根本的不同,凡终其天年,视死如归,打破一切对立面的人,都算修成了正果,只是作为一种荣誉,“至人”、“神人”、“圣人”才表示不同的品位。如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逍遥游》);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他们分别代表着“圣人”、“神人”、和“至人”。又《大宗师》中还提到过“真人”,但关于“真人”的几段描述,张恒寿先生指出是后人杂人的文字,此说是也。《刻意人》、《秋水》《田子方》、《徐无鬼》、《列御寇》、《天下》、赌篇均见“真人”一语,但也不象《大宗师》中的“真人”那样纯然是一派神仙方术家之言,《大宗》关于“真人”的几段文字,当是汉初人所为。庄子对“圣人”、“神人”、“至人”的描绘,常常给人以神秘之感比如《道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或调这里的“神人”是气功师,可是气功师再高明,也绝对没有本事去“御飞龙”,因为,“飞龙”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一段记载,只可当作神话故事看。但是“物莫之伤,大浸矧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宗师》)“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关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应帝王》)这些话又似乎是认认真真说出来的,不能作神话看。其实,庄子的人生境界,统而言之,即逍遥无待;细分之,则为“无名”、“无功”、“无己”。而逍遥无待,不是指肉体不受物理的、化学的条件限制游天游地,而是说精神上打破了知性的遮蔽,不再受“成心”的限制。“成心”或游于此或游于彼,游于此则非彼,游于彼则非此,这是俗人的境界,至人倒“乘物以游心”(《人间世》)而“顺物自然”以应帝王》)。所谓“道遥游”,此一“游”字,便是“游心”的省称。“游心”又特别指游于观念世界,而不是随意想象上天入地,白日作梦;游心于观念世界又特别指不受对立范畴的逻辑限制,打破自我与非我,非我与非我,自我与自我的绝对分界,即是不是、然不然、可不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可见,庄子游来游去,无非是破“成心”,破独断论,毫无神秘和可言。庄子说的“无名”,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即破自我与非我的对立,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这实际上是把自我与非我对立起来了,即使是以仁义之心爱人利人,庄子也认为是求名利,因为强以仁义绳墨天下就把自我置于天下的对立一方.以已为是.以天下为非.这就叫“哲人”。所谓“无功”,即破非我与非我的对立,如日夜、寒暑、水火,本无所谓是,无所谓非,顺应了自然规律,无所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无所不非。故要“乘物以游心”,乘物即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游。动即从观念上打破绝对分界,强调转化。懂得了日夜。寒暑、水火皆可为我所用的道理,人就活得更自由了。所谓“无己”,即破自我与自我的对立。世人遭受“与接为搞,日以心斗”的折磨,主要是因为有个“小我”在。“无己”就是破“小我”。“我”算个什么呢?“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生,时也;死,顺也。放养生的目的在以尽天年,不在长生不死。庄子齐死生,并不是说生死无差别,而是视死如归,客观地看待生死问题。所以,他既重视养生,又反对厚葬。齐死生是进入理想人生的最一步,过了生死关,便进入"撄宁"(见《大宗师》伤论修道)、“大妙”(《寓言》颜成子游与南伯子聂论修道有此言)的境界。逍遥无待固然在精神上自由了,但精神自由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死生,命也淇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自然之变,死生之命不会因你打破了“彼此是非”的观念遮蔽便失去了自身规定,“游心”仅仅以去“天刑”,恢复人的本然面目为终的。人即便修成“至人”的正果,也必然要遭遇到死生、存亡、贫富、穷达,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现实矛盾,庄周当然不会主观到以为只要闭上眼睛不去看世界,一切矛盾就会烟消云散了。但“游心”也不象人们所批判的那样,纯然是在“虚幻”中寻求解脱。首先,“游心”是心理治疗的清凉剂,解毒散,人生的喜怒哀乐,固然和个人的遭际有关,但人的主观“成心”的确是人自苦其苦、自寻烦恼的意识根源。人沉溺于“小我”之见,沉溺于主观的是非之中,不能豁达、宽容、平等地对待别人,往往被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东西搞得心烦意乱,而这的确和自我对人生的态度,自我心是以“顺物”为前提的,“游心”打破了知性遮蔽,从而使人体味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和物极必反、相互转化的道理,这又反过来有益于客观地看待矛盾,认识矛盾,把握规律,游刃于矛盾之中而“与物为春”。天有寒暑,人把握了四季变化规律,不以寒为恶,暑为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就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顺物”与“游心”互相依托,评价庄子的人生观,不能只看其一面。最后,“游心”可以使人高尚其志,道德完美。庄子认为,儒墨的道德哲学用心虽善,但蔽在师心自用,缺乏自然哲学的基础。而庄子的道德哲学完全和自然哲学打成一片,他的道德可称之为“不仁之仁”、“不义之义”。庄子反对从爱憎(亲亲观念)出发建立道德信仰,要求道德律与自然律统一,故不仁不义,不强调为别人服务的动机,也不强调利他主义的效果,这种动机和效果都是外在的。庄子认为,儒墨爱人利人,这已经先把自我与非我对立了起来,已经违反了自由律;儒墨预先假定了要为别人做好事,这就已经在名利中。所以,最高的动机和效果无须刻意表现出来,圣人“为而不恃”,无意插柳柳成荫,只要客观上符合了事物的内在尺度应就是人的最高道德。圣人“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游心于淡”(《应帝王》),要作圣人,就必需取消任何价值判断。所以,死不必坏,如“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齐物论》)这样的生也未必就好;穷不必就是不幸,富不必就是走运。《山木》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庄子“游心”于道德,轻视功名利禄,这种人生态度,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它与其说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毋宁说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它与其说是一曲没落阶级的挽歌,毋宁说是一曲乱世中的知识分子的气节歌。《外物篇》记庄子曰:“人有能游,且不得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对有能游是游心,是精神上的自由;人所不能游的,是人置身于自然社会之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就是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庄子触摸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在他的时代所能提出来的最好的拯救方案,这个方案若以一言蔽之,即顺物——游心。游心不是白日作梦,而是顺物以游;顺物也绝非羽化飞升,而是以心化物。从客体方面讲,“庄周梦蝶”是物化,庄周“栩栩然胡蝶也”(《齐物论》)。从主体方面讲,也可以说是化物,从观念上破除了物物之间的绝对分界。游心和顺物两个方面,是不能分开看的,只有“游心”,打破了知性的遮蔽,才能认识必然;而只有“顺物”,把握了客观必然,才能赋予自由以现实内容。所以庄子的人生境界,用现代语言表述,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他所谓的“自然”,亦可如斯界定。而他所说的顺物——游心,即自然的密意所在。学术界批判庄子,或者说其太宿命,或者说其太虚幻,其实两种批判都犯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庄子既不宿命,也不虚幻,说他不宿命,是因为有游心之意在,说他不虚幻,是因为有顺物之意在。人必须服从也不得不服从客观规律,这绝对不虚幻;而人之为人,不为外物所驱使,不以外物为目的,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如此恢宏的气势,如此恣纵的精神,绝不是用“宿命”二字就能扫入“历史垃圾堆”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