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财务的区别

2024-05-12 06:04

1. 会计和财务的区别

财务和会计它们的概念、职能作用、依据、面向的时间范围、目的和结论、影响其结果的因素、分类等不同。
财务和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3.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自主决策权。 
4.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5.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
6.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7.分类不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财务分为出资人财务和经营者财务。这里的出资人是指独立于经营者之外的投资者、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出资人,也包括潜在的出资人,如尚未出资但准备对某单位进行投资或借款的人。

拓展资料
一.财务与会计的概念:孰大孰小
当别人问我学什么时,我回答是“会计”,当别人问我具体做什么时,我回答是“财务”。细心点的人立即会接着问“财务”和“会计”不一样吗?对这个问题,我很难再给出一个简洁的答案。“财务”包含“会计”抑或“会计”包含“财务”,学术界和实务界历来都有不同看法,而且多年来没有定论。
按照学科分类,“会计学”作为二级学科列在“管理学”之下,“财务管理”只是作为三级学科置于“会计学”之下。在大学,会计专业、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一般都设置在“会计系(学院)”下。从这种架构看,似乎“会计”涵盖了“财务”。
企事业单位都设有财务部(处、科),名字大同小异,但很少听说有部门叫会计部(处、科)。财务部的基本职能一直是会计核算,随着管理对财务要求提高,财务部在其他方面的职能也得到凸显。职能扩大后财务部一般分设几个平行的部门:会计核算部、财务管理部、资金管理部等等。从这个角度看,“财务”的概念大于“会计”。
“财务”与“会计”大小之争作为一个伪命题没有实际意义。在西方,财务学作为金融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完全有别于会计学的。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在大学可以分别在“会计系”、“管理系”、“金融系”中找到。这种学科上的淆乱,从侧面肯定了一个事实:“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财务与会计的职能:孰重孰轻
从实务看,会计与财务的职能划分、岗位设置是明晰的,有较为显著的分水岭。会计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也是人们对会计传统的、一般的看法与认识。财务工作基于会计核算,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整理、鉴别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企业管理和制度改进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从岗位设置上,会计由以下岗位构成:出纳岗、税务岗、物流岗、明细账岗、总账岗、财务报表岗。财务一般由预算岗、财务分析岗、资金管理岗等构成。会计工作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作规范,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所以各公司的会计岗大同小异。
财务工作相较显得宽泛,岗位设置也因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着重点不同各有千秋。如TCL销售规模大,财务设有专门的销售与信用岗;华为研发规模大,财务设有研发项目岗。
传统的会计工作在财务部的权重已大幅减少,会计岗人员比例也相应缩减,在企业财务职能的价值和地位日趋重要。在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部,已有不成文的规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会计岗选择本科生,财务岗选择研究生。

会计和财务的区别

2.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 区别

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是什么?

3. 财务会计中资产的价值中包括增值税吗?

一般来说,资产的价值不包括增值税。

比方说,原材料入账时就以不含税价值入账的。而新的增值税条例中,也明确了固定资产也可以抵扣进项税,所以也是不含税价值。库存商品是成本转入的,所以肯定是不含税的。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包含增值税的,比方说应收账款,那就是含税价值。还有房屋、建筑物、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固定资产,都是不得抵扣进项税的,所以都是以含税价全额计入资产价值的

财务会计中资产的价值中包括增值税吗?

4. 政府会计资产包括哪些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1、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经济利益流入表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
2、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包括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
3、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净资产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净资产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4、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收入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与收入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二)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入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三)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收入费用表。
5、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费用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与费用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二)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三)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收入费用表。

扩展资料功能
1.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的合规性。
从预算会计系统中产生的关于拨款和拨款使用情况的信息,是政府财政、国库等核心部门与为数众多的支出机构实施有效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确保预算执行合规性的前提条件。
在任何国家,支出机构和核心部门都需要了解预算执行过程的实际收入、支出去向与数额、收支进度等重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寻找差异信息、分析差异的性质、导致差异的原因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预算得以正确执行。
2.提高财政透明度。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手册》的界定,财政透明度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府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等信息的程度”。
其中核算与报告政府资产与负债是实现财政透明度的核心。政府会计系统通过核算与披露政府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等相关信息,为公众及相关群体全面理解政府可控资产总量与构成以及负债、承诺以及应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规模与结构等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据以正确评价政府的履责能力与持续性,提高财政透明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府会计

5.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取得财务会计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XXXX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事业支出
货: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取得财务会计会计分录

6. 资产核算中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及经营方面的职能。 
(一) 核算基础不同
(二)会计要素构成的不同 
(三)、计算净收入(或净利润)的期间不同。
事业单位是每年计算结转一次,企业单位按月计算
(四)、会计平衡公式不同 事业单位会计平衡式: 
(1)年度中间的平衡为 资产+收入=负债+净资产+支出 
(2)年末的平衡为:资产=负债+净资产 
企业单位的会计平衡式: 不分年度中间和年末,统一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五)财务成果计算不同
(六) 会计报表不同
(七)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不同

7. 从财务视角怎样解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恒等式

我们一步一步来理解:

先说一个最简单的,你自己有5块,借了同学5块,买到一个苹果,那么苹果的就是你的资产,一定等于你自己的5块和借来的5块的之和的,所以这个是恒等式。
例子稍微复杂点:你有5万,借了朋友5万,开了一家早点铺,早点铺里的设备,原材料,还有成品,也许还有一些流动的资金,这些就是你的资产,他们的来源就是你的5万和借来的5万,那么你自有的5万就是最初的所有者权益,借来的5万就是负债。(资产10万=负债5万+所有者权益5万)
接着上面的说:早点铺盈利了,说直白点就是有钱入账了,那么一年赚了2万,这时候,你的资产增加了2万,如果暂时不打算还欠款的话,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了2万(留存收益),这时还是相等的。(资产12万=负债5万+所有者权益7万)
第二年初你同学知道你赚钱了,要你还钱,你说我还得周转呢,先还你1万,这时资产减少了1万,负债减少了1万。(资产11万=负债4万+所有者权益7万)
这时另外一个同学看你赚钱眼红了,他也想入股,拿了7万块过来(资产18万=负债4万+所有者权益14万)和你各占50%的股份。其中5万是股本,2万变成资本公积了。
第三年你们赚了10万块,还了3万欠款,各自分红1万,剩下的留存企业继续发展,这时资产=18+10-3-1*2=23万,负债=4-3=1万,所有者权益=14+10-1*2=22万,所以还是相等的(资产23万=负债1万+所有者权益22万)
不管你怎么折腾,他们就是相等的。

从财务视角怎样解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

8. 用捐赠资金购买一批固定资产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分别怎么记账?

我单位是通过项目来区分是否捐赠资金的,在捐赠项目下进行采购的分录是:
财务会计: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贷:资金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