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2024-05-09 14:59

1. 《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书名:《反脆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了。北京的一场大雨,可能就造成整个市的交通瘫痪。2018年,迈克尔飓风登陆美国佛罗里达,造成了周边几个州都陷入停电。好像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任何一个点的坍塌都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
   同时,一些在我们眼中特别稳定,特别长存的事物,也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柯达公司曾经是影像的代名词,它的市值最高曾达到310亿美元。最辉煌的时候,中国只有一种胶卷,那就是柯达。
   但是这样一个巨头,在2012年申请破产,清算时只有不到10亿美元。蒸发了几百亿美元的股票。同样命运的还有手机巨大诺基亚,称霸手机市场14年,最后还是倒在智能机时代的前夜。它们就好像《圣经》中的巨人歌利亚,力大无穷,无人能敌。最后却被牧童大卫用投石弹打中脑袋,送了性命。
   这本书将会告诉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变得脆弱,而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来在不确定的未来获益。
   本书作者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原先是风险基金的投资人,在他投资生涯中,曾经两次成功地做空股市大赚一笔。不满30就已经财务自由。后来他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写成了一本书,叫《黑天鹅》。
   什么是黑天鹅事件呢?它指的是一些极其罕见,出人意料的事情。之所以叫黑天鹅,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典故。在17世纪以前,人们都认为天鹅是白的,但随后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这让人们完全颠覆了天鹅是黑的认知。所以就把这类概率很小但影响深远的事情称作为黑天鹅事件。
   在那本书里,他就认为世界是不可预测的,充斥着各种黑天鹅事件的爆发。比如在书中他成功地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进行预警,虽然华尔街那帮经理人对他的建议当成耳旁风,但是当危机爆发后,塔勒布利用他的先知先觉又成功地大赚一笔。不光如此,《黑天鹅》也是凭借这一预测大卖,成为一本现象级的畅销书。现在这本《反脆弱》就是在《黑天鹅》这本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我们展现,如何在一个随机的,不确定的世界中获益。
   下面我们会按三个重点讲述。首先,我们将了解什么是反脆弱,反脆弱有哪些特征。之后,我们会继续了解为什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反脆弱能力是如何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在未来的生存能力的。最后,我们将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让我们可以在不确定的未来获益。
   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想一下,脆弱的反义词是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是坚强,坚韧。这很容易理解,脆弱就是易碎,就好像一个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变得四分五裂。而坚强呢,就是牢固,像一个铁盒一样,掉在地上安然无恙。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玻璃杯掉在地上是四分五裂的,是损失。而铁盒掉在地上虽然安然无恙,但是它却什么都没有变化。一个损失,一个没有变化,二者怎么可能是互相相反的呢?所以,坚强或者坚韧只是一个中间态,脆弱是个损失态,而它的反义词就应该是获利状态。
   因此,脆弱的反面从来都不是什么坚强,或者是坚韧。 作者塔勒布发明了一个词,叫“反脆弱”,意思就是脆弱的反面。它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压力下不仅仅是牢固,更是能在压力中获益。 典型的反脆弱的事物就是,网球。它掉在地上,既不是碎掉,也不是掉在地上不动。它落在地上后,反而从地面中获得了一个反作用力继续弹起来。这就是在压力中获得收益的状态。
   所以,作者在这本书里就是和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日后的风险中获益。能做到这样的,就是具备了反脆弱性。
   作者塔勒布自己就是一个具备反脆弱性的人,他就从风险中获益。他之前由于写《黑天鹅》这本书得罪了很多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他觉得这些华尔街的所谓精英是一群极其无耻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收获风险的回报,却将损失让别人承担。比如在次贷危机中,他们设计了一套房地产的贷款金融项目。把好的项目和差的项目包装在一起推销给别人。他们从中赚取大量的佣金,但等到这个次贷体系倒塌后,他们全身而退了,损失全留给了别人。
   华尔街的这些人是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大量普通民众的牺牲之上的。所以,塔勒布在书中写了很多揭露华尔街游戏规则的事情,这自然得罪了这帮华尔街的高管。他们威胁塔勒布要他好看。后面,塔勒布是想雇佣保镖的,后来他一想,保镖也不能时时刻刻保住自己,不如把自己练成一个保镖。所以,他后面就疯狂健身,成了一个特别粗壮的知识分子。后来,他出席签书活动时,没人想到这个五大三粗的人竟然是个作家。
    反脆弱性有一个特征就是冗余。正是一个系统中,存在大量所谓的不必要的东西,才帮助它应对不同的环境。 比如,我们人类有两个肾脏。但其实,人只要一个肾脏就够了。多出来的一个肾脏就是为了提高反脆弱性。
   又比如,我们空余时间多学一些现在看着没有用的技能,但是这其实就是在增强我们的反脆弱性。比如乔布斯大学的时候就特别痴迷字体设计,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等乔布斯设计苹果时,就用到了过去冗余的技能,增强了苹果手机字体的美观度。
   好了,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 反脆弱的状态是能在不确定性的风险中获得收益。而反脆弱的特征就是大量的冗余,这保证了事物能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作者塔勒布对此的回答就是一句话。现代化孕育了脆弱。这句话怎么理解?他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 现代化的时代 。什么是现代化呢?它不是像社会学教科书所定义的那样,指的是封建社会结束后的那个历史时期。 它指的是这样一个理念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认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人类可以设计我们想要的生活。 
   比如,当我们觉得靠骡马来运送物资效率太慢时,我们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创造火车来弥补这个缺陷。当我们遗憾人类的交流被千山万水隔绝时,我们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发明电报来一解相思。所以, 现代化就是一个以理性为标志的时代 。
    但是现代化的两个核心要素,干预和科学预测,恰恰造成了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 
   人是有干预世界冲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当面对危险和问题,我们总希望能做点什么来摆脱困境。古人面对干旱,他们不会听天由命,置之不理。即便是在困难,他们也会筹集牺牲贡品来祈求上天降下甘霖,这才能安慰他们惶恐的内心。但古时候的干预仅仅是冲动,到了现代化社会,它已经成为了确确实实的行为。我们对经济的干预,对环境的干预,对城市治理的干预。每一样都按照我们人类的理性去设计安排。但是,这种干预却被作者塔勒布认为是一种天真的干预。
   他认为人类的这种干预会造成医学中所谓的“医源性损伤”的危害。医源性损伤指的是医生因为治疗疾病,反而会造成患者更大程度的伤害。一个典型的医源性损伤的例子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他因一场咽喉痛而死于非命。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时的医生给华盛顿使用了“放血疗法”,陆陆续续给华盛顿放了有5-9磅的血液,大概有一个脸盆这么多。医生的干预葬送了华盛顿的生命。
   在青霉素发明之前,吃药和看医生基本都是弊大于利的。莱布尼兹称19世纪的医院为 “死亡的温床”。去医院的人反而纷纷死去,而不进医院的人反而活下来了。当时奥匈帝国的一个医生伊格纳兹·塞梅尔维斯观察到,在医院死于分娩的妇女数量甚至高于在大街上分娩的妇女。因此,他将职业医生称为罪犯。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医生经常不洗手,产房环境又很恶劣,这都造成细菌滋生导致了孕妇们术后感染死于非命。
   现代化同样还加强了人类过分相信科学的预测能力。作者塔勒布很讨厌一些学者在某些大会上言之凿凿地预测未来。有一次,他到韩国参加一场国际会议。会议上,一位学者权威性地向在场人预测未来5年的经济情况。塔勒布听完后,怒不可遏。他冲上讲台,对那位学者诘问道:“你又如何能预测到金融危机的爆发?”没有人能预测未来,更别说未来的一些“黑天鹅”事件。
   而人类因为他们的无知和傲慢,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尤其是在对科学的盲目信仰下,构建各种复杂的理论和模型,认为世界已经牢牢被他们掌握了。作者将这些人称为“世界脆弱性的推手”。这类人中,作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塔勒布认为,正是格林斯潘想消除经济兴衰的循环,进行了各项举措,导致所有风险都被隐藏在地下并且不断积累,最终摧毁了经济。
   因为本来经济的波动性对于经济体系是个好的指针,人们可以根据幅度去纠正自己的错误的行为。但是现在金融市场被过分干预,已经丧失了对经济形式的正确反应。这时候,过去不断出错的行为在时间的积累下越来越多,最后在一个谁都不能料到的地方爆炸。这就好像森林中偶尔一些小火灾其实是个好事。因为这燃烧了森林中的那些可燃材料。但是,一座森林如果被保护的没有一点火星,随着时间的积累,森林里的枯枝越来越多,最后出现的一定是一场毁灭整个森林的大火。
   以上,就是世界越来越脆弱的直接原因。人类步入了一个理性决定世界的现代化时代,随着我们对世界改造的越多,我们就越迷信我们的预测和干预是有效的。但这并没有解释为何这二者不奏效了。因为预测和干预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起作用的,一支笔从手中滑落,我们预测它会掉地,然后我们可以在它落地前抓住它。但是,为什么放在社会、经济、人体上就不起作用,甚至越干预越伤害呢?
   它的答案就是 社会、经济和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们出现问题往往背后会有很多原因。 如果我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表面,单纯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考虑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自然越做越错。
   那什么是系统呢?
   系统是一个网络。这个网络上有很多节点。而这些节点彼此之间处于因果关系。我们对一个节点施加影响,这个节点就会对其他节点产生作用。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这个。
   而 系统的三种特征:复杂性,动态性,和不透明性就导致了我们的干预错上加错 。
   首先说系统的第一个特征,复杂性。系统中存在众多互相依赖的变量,复杂性就是对这些变量概括性的称呼。就拿水池这个系统来说,系统中存在鱼、泥土、水生植物三种变量。其中任意一个变量都对另外两个变量存在影响。水池还只是一个小系统,变量只有几个,系统还不怎么复杂。但如果是像城市,这种有着无数变量的大系统,系统就复杂多了。变量越多,我们就越难预测。
   系统的第二个特征:动态性。它指的是系统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自己演绎出结果。我们之前说到的森林的例子就是符合了动态性。我们在保护森林不受火灾时,其实就没有料到森林这个系统有着动态性,随着时间的积累,它的枯枝会越积越多,整个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系统的第三个特征:不透明性。人类观察系统的时候,并不总是可以直接获得信息。就好比一位政府官员想知道当地居民的生活满意程度,他只能通过走访少数市民,问他们:你幸福吗?这种方式只能部分地,模糊地得到一个关于满意程度的认识。这种不透明性,为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增添了不确定性。
   所以,当我们对一个事情,既不知道它有多少变量,又不知道未来这些变量会如何演化,更不知道自己一个行为干预下去,到底有哪些后果。这种无知的状态下的预测和干预,又怎么能不越做越错呢?
   好了,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在这个重点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之所以脆弱是因为现代化就孕育着脆弱。过分依赖理性,相信理论的预测,去干预世界是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的原因。而预测和干预失灵的原因就是在于现代化的社会,已经变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因为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透明性,让我们总是在一个无知的情况就草率干预,让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
   这里,我们要知道反脆弱的能力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我们 人类有一种叫过度补偿的能力,它指的是我们人体在一定程度的压力下,会进行反向的补偿。就好像骨头一定程度的损伤能增加骨密度,让骨头更加强壮。 相同的例子是疫苗。疫苗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人类的过度补偿的能力。我们的身体在小的剂量下的病毒的侵袭下,身体会形成抗体。之后,我们就能抵御这样的病毒。
   所以,人本身就是具有反脆弱能力,我们只要学会如何提升它。那如何提升呢?作者给出了两条建议,一个是让自己迟钝一点。另一个就是利用杠铃策略,用更低地成本去尝试更多的机会。
    第一个建议,让自己保持迟钝。 既然世界这么复杂,在没有弄明白前,最好就让自己保持迟钝。中国有一个谚语:“欲速则不达”。指的就是着急求快反而没能达成目的。为什么没能达成目的。因为没能分辨出一个信息到底是正确的信号,还是错误的噪音。
   而 从噪音中识别出信号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保持迟钝,或者就是让自己拖一会。拖一下,时间自然就能帮助我们分别出信号和噪音。 就好像一个浑浊的泥水,我们很难分清泥沙和水,但是如果我们等一会,泥沙就会自己沉淀在水底。泥沙与水自然就分清了。这个也就是姜文在《让子弹飞》的电影中的台词,“让子弹再飞一会。”微博上的一些所谓的爆料,也是如此。我们就可以让自己拖延一点,不要着急去表态,站位。当局势浑浊的时候,任何行为都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英国有一个非常聪明的革命社团发起了一项政治运动,这个社团被称为费边社。它是根据古罗马将军费边而得名的。这位将军通过避其锋芒,缓步前进,谋定后动的战术打败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而费边社的主旨就是学习这个思路,抓住一切机会拖延激进式的革命。费边社成员包括乔治·萧伯纳、伯特兰·罗素这些名人。费边社对待革命的策略就是拖延时间,边拖边让事情发展,也边解决问题。避免一刀切地妄下错误决定。
    提高自己反脆弱能力的第二个建议是,利用杠铃策略,用更少的成本尝试更多的可能。 
   什么是杠铃策略。在塔勒布看来,杠铃策略是所有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杠铃是两头重,中间轻的。而杠铃策略就是在指杠铃的两头是极好和极坏两种极端情况,而中间轻的就是指中庸的情况。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大部分的资源放在收益确定、风险足够小的极好事情上,同时把少量资源放在风险很高、收益也可能很高的极坏事情上,即那些中等风险和中等收益的事情。这样,我们既能有稳定的回报,又能有机会撬动更多的可能,在未来享受超额回报。 
   让我们以文学作家为例,这是所有职业中风险最大的职业,市场变化无穷,没人能有信心出人头地。所以法国文学作家都有一个传统,就是谋一份闲职,比如最无职业压力的公务员,不需要动多少脑筋,但工作很稳定。也就是事少不操心思。
   所以下班后,这些作家就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根据自己的标准写任何他们想写的东西。这种遵从内心喜爱的作品,往往会获得成功。同时,另一方面,从事闲职兼写作则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模式,仅次于享有经济上的独立性,甚至比享有经济上的独立性更强。例如,法国小说家司汤达就是外交官;卡夫卡受雇于保险公司。更有趣的是,斯宾诺莎是镜头制造商。独立的经济能力,让他们不用媚俗市场。
   因《三体》而大火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就是典型使用了杠铃策略。他日常是在电力系统工作,工作轻松。他就把自己的大量时间用来写科幻小说。这种兼职写作,既保证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又有足够的时间去写自己想写的作品。这就和我们现在总说的斜杠青年有点像。就是有一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平时也弄一点自己的业余爱好,去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让我们再从投资中,看看如何使用杠铃策略。如果我们的90%的资金以现金形式持有,或以所谓的“保值货币”储存起来,而剩下10%的资金则投资于风险很高或者说极高的证券,那么我们的损失不可能超过10%,而收益却是没有上限的。而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所谓的“中等”风险的证券,很可能因为特殊情况,承受本金全无的风险。
   因此,杠铃策略本质就是将大部分资源放在一个收益可见的事情上来求安稳,而将少部分的资源去放在风险很大的事情上去博未来。最忌的就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奋手一搏。卖车卖房去创业,不给自己留余地并不理性。
   首先,在第一个重点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反脆弱的状态是能在不确定性的风险中获得收益。而反脆弱的特征就是大量的冗余,这保证了事物能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其次,我们介绍了在这个重点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之所以脆弱是因为现代化就孕育着脆弱。过分依赖理性,相信理论的预测,去干预世界是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的原因。而预测和干预失灵的原因就是在于现代化的社会,已经变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因为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透明性,让我们总是在一个无知的情况就草率干预,让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
   最后, 我们介绍了因为人类的过度补偿的能力,人类是可以再一定压力的情况下,获得更大收益的。而提高反脆弱性的方法是让自己保持迟钝和使用杠铃策略。前者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信号和噪音的区别,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借助时间的力量。让事情自己运作,就如谣言飞一会,真相就出来了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真相就会从噪音中显露。而使用杠铃策略,就是说我们要抓住事情的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放弃那些平庸的中间状态。这是因为用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最好情况,可以有一个可预期的回报。同时,把少量的资源投入到最坏的情况,虽然风险很高,但是收益却是难以估计。而把所有资源全投入到风险中等,收益中等的项目,很容易遭遇黑天鹅事件,造成血本无归。
   所以,在结尾。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安全即不是在一个安稳的环境中消磨,也不是在一个朝不保夕的环境里奋斗。而是脚踩两条船,既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又能去挑战未知的风险。

《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2. 《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

虽说作者的《黑天鹅》是本好书,但是反脆弱实在是太能叨叨了,还非常的自信。实在让人无法忍受,这本书我人真看了前1/3,后面基本是跳着看的。
  
  每一个事物都会从波动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性则是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 
  
 反脆弱类事物不只受益于混沌,也需要适时出现的压力与危机,如此才能维持生存与实现繁荣。不确定性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并且建议我们培养反脆弱性的特质。反脆弱性超越强韧性或坚固性:强韧性只能够抵抗震动和维持原状;反脆弱性则会让事物变得越来越好。此外,反脆弱性还可以避免预测误差,并且保护事物不受负面“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这其实就是我国古老的谚语: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凡事都有好处和坏处,物极必反。
  
 杀不死我的,反而令我更强大。 
  
 面对随机性,你要利用他们,而不是躲避它们。
  
 复杂系统内部充满难以察觉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
  
 复杂机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消除随机性可以消灭风险,这是不对的 ,比如出租车司机会比办公室文员更稳定。波动性反而具有抵御力。
  
 简单很难给人带上桂冠!复杂才是,所以政府鄙视简单,追求复杂!
  
 反脆弱的事物受益于波动和混乱,脆弱的事物因此受到伤害。
  
 我对失败者的特征描述就是,失败者往往在犯错后不内省、不探究,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历程。这些人往往视自己为“受害者”,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恶劣的天气。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描述脆弱性、错误和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这就是为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 有利,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只要我们的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我们就需要一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自我发现、非致命的挫折等来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总好过整日离不开排得满满的日程表和闹钟的、自以为是的、结构化的、虚伪的、低效的首席执行官的生活。 只有自学者是自由的。而且,不只是在学习的问题上一一那些摈弃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也摒弃了观光客般的生活方式。

3. 【063】如时间允许,一定要读读塔勒布的《反脆弱》

【书名】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耗时】26个小时
  
  如时间允许,一定要读读这本塔勒布的《反脆弱》,让你犹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看这本书耗费了26个小时,是因为我看到150页的时候,有点不知所云,但是又舍不得半途而废。又从头开始再读一遍。后来发现,作者在本书开始就先把《章节概要与阅读导图》放在书的最前面,又在每章章节先来个总体介绍,是非常明智的。就是怕你半途迷路,先赠予你一张免费的地图。让我们手持地图,跟着塔勒布出发,在不确定中获益。
  
 这不是一本很好啃的书,但是是非常值得花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建议大家,一边阅读的时候,一边结合阅读导图来进行思考,会有更大的收获,并且可以减少半途弃书的概率。我是前车之鉴,哈哈哈。
  
 在阅读《反脆弱》过程中,我惊叹于作者博览群书的储备量,旁征博引来举例论证。在字里行间,你能感受新知识扑面而来,阅读这本书犹如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打破了自己定式思维。
  
 作者从现代化社会中的多个角度出发,挖掘隐藏在大家身边却不易被发现的很多现象和事例,直击现象的本质,揭示事实的真相、引发人的一系列思考。
  
 作者在书中也不乏诙谐幽默的语气,甚至让我忍俊不已哈哈大笑。我妈妈看到之后,不禁感叹: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吧。作者还打趣自己说,有报社建议他为了安全考虑,应该配备保镖出行。结果作者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保镖体格(书中他自己把自己说成了屠夫)。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开篇这句话就非常吸引我,面对生活中随机性、不确定性,要勇于面对它们、利用它们。我们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对于每一个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的人,都希望能成为火,都希望让生命之火更加耀眼。
  
 正如作者写到:加缪的小说《鼠疫》的一个人物花了大半辈子为他的小说寻找一句完美的开篇句。而我认为,这句话也堪称这本书完美的开篇句,非常吸引我去理解和读懂它,并读完整本书。
  
 
  
  
  001什么是不确定性? 
  
 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事物间的发展规律和相关的因果联系也逐渐被人类所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我们称之为确定性现象。例如,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和相互吸引。
  
 我们常常会以固化思维来理解确定性现象,从而来理解身边的其他事物。导致我们都内心希望寻求稳定、确定的事物,认为一切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更是层出不穷,生活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不确定现象。这类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即人们在未作观察或试验之前,不能预知其结果。例如,向桌上抛一枚硬币,我们不能预知向上的是正面还是反面。
  
 人们常常认为不确定性、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而其实,为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构建的复杂处理系统,看似反应速度更快、解决效率更高。其实,如果一旦数据奔溃或系统出错,其所带来的脆弱性导致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002什么是脆弱与反脆弱? 
  
 整个世界,因为不可预测的事情越来越多,会导致它的脆弱性越来越强。什么是脆弱性呢?比如一个玻璃杯从高处摔在地上,大概率就会碎掉,从而玻璃杯相比一个乒乓球会具有脆弱性。
  
 那脆弱性的反义词是什么?明确的反义词,是指具有截然相反的特征和结果。
  
 我们常认为易碎的反义词是强韧、坚韧和结实之类的。作者告诉我们,其实不是的。易碎的反义词是在最糟的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
  
 就如被摔在地上的乒乓球,不但没有碎,还会弹跳得更高,所以,乒乓球比玻璃杯更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而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
  
 为了对抗成功带来的脆弱性,你需要更高的强韧性,甚至更高的反脆弱性。你需要成为凤凰,或者是九头蛇怪,否则达摩克利斯之剑便会当头落下。
  
 作者写这种书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通过认识反脆弱性,减少脆弱性,来幸福地生活。
  
 
  
  
  003反脆弱是有层级的 
  
 反脆弱性,要从个人和系统地角度来看待。很多时候,个体的牺牲反而会带来系统反脆弱能力的增强。
  
 例如泰坦尼克号事件,一艘邮轮的失事带来的是整个造船业的反思,避免了更多类似事故的发生,挽救了无数生命。
  
 例如一个创业公司的失败,用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发其他创业公司的思考,避免同样的问题造成失败,从来更好地优化整个创业生态环境。
  
 例如大自然的演化过程,一个个物种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使得整个大自然更具有适应性。
  
 
  
  
  004提升反脆弱的方法 
  
 我们要学会避免领域依赖性。人类总是无法脱离他们通常熟悉的环境来理解事物。这种无法跨领域理解的情况是人类固有的缺陷,只有当我们努力克服和突破这一障碍时,我们才能开始获得智慧和理性。
  
 我们都知道创伤后应激障碍,但从未听说过创伤后成长这种现象。其实,生活中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和挫折时,经历千辛万苦走出来时,我们会感谢这段经历,让自我成长,不仅锻炼了人的意志,还磨炼了人的性格,这就是创伤后成长。虽然,我们从生活中会意识到这一概念的存在,但是从未努力思考过它的存在。
  
  1.过度补偿或过度反应 
  
 面对不确定性,通过过度补偿,避开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还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米特拉达式解毒法和毒物兴奋效应,通过循序渐进注射毒物,提高了身体对毒物的抵抗力。现在社会的疫苗注射和抗过敏治疗,都是通过过度补偿避开了风险,并提高了自身的适应性。
  
 还有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人们对于禁书有一种过度反应,越是抑制,就会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作者不禁调侃到:请将我的书列为禁书。
  
  2.合理干预,不要过度干预 
  
 我们总有这样的错觉,即认为人类总是有必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万物正常运转。合理的干预,可以让系统更好的运转。但是,过度干预可能会引发脆弱性。伤害来源于否认反脆弱性。
  
 (1)医源性损伤。
  
 (2)森林火灾。小森林的定期火灾清洗了这个系统中最易燃的树木,令其没有继续继续繁衍。而系统性地预防森林火灾以确保“安全”的措施,可能将导致下一场火宅的成都更为惨重。
  
 (3)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很多西装革履的人会带着身份和头衔来进行声称合理性的预测。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有充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向一个人提供随机性的数据预测会增加其承担的风险,即使他知道这些预测是随机性的、完全不准确的。
  
 因为自身的脆弱性,所以追求预测的精准性。对于个人而言,承担负债的人,需要预测自己的资金储备是否足够还贷款。而强韧性和反脆弱类,因为有冗余的存在,所以不需要预测,不需要精确地知道哪些事件会可能会让你陷于困境。从而让你的变得更加简单。
  
 过度干预会带来的伤害,更糟糕的是,它展示了人类是多么缺乏在损益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意识。事物都有两面性,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极其重要,需要权衡利弊,反复论证,这依赖于大脑的思考。最了解生病原因的只有自己本身,不仅有医疗措施,还有的是自愈调节,寻找平衡点不过度医疗,是对自己负责。
  
  3.利用杠铃策略,增加可选择性。 
  
 杠铃策略指任何由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案组成,并且摒弃模棱两可的中间路线策略,形成一种有利的不对称性。
  
 比如,从事兼职写作写作是个相当有效的模式。
  
  4.认识世界的非线性和不对称性。 
  
 非线性是指反应无法直接估计的、不呈直线分布的效应。所以如果你将药的几辆加倍,药效可能大大高于或者低于两倍。
  
 非线性带来的就是大量的不对称性。很多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不对称性,损失和收益不是完全对应的。
  
 所以,对于脆弱的事物来说,冲击带来的伤害会随着冲击强度的增加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直到达到某一水平)。
  
 例如:如果驾驶车子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撞到墙上,造成的伤害会大于时速5英里所造成伤害的10倍。
  
 例如:一次喝7瓶葡萄酒,然后在剩余的6天里只喝纯净水的危害,比每天喝一瓶葡萄酒、连喝7天更严重。
  
 对于反脆弱性物体来说,在一定限度内,冲击越强,带来的益处越大(相应的,伤害也更小)。这样的事件可以被定义为“凸性事件”,它的投入产出关系呈现成“微笑曲线”的形状,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把握的机会所在。与之相反的“凹性事件”则恰恰不同,不具有反脆弱性。
  
 例如:平衡膳食,就是坚持按要求定期定量摄取营养成分。而这样相当于否认毒物兴奋效应,即偶尔缺乏某些营养,可能可以产生轻微的压力,从而激活了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后续途径。
  
  5.否定法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个事物,我们至少可以描述它不是什么。否定法所关注的就是无法直接用言语描述的事物。
  
 减法知识论:对知识最大、最有力的贡献在于消除我们认为错误的东西。由于一个小小的例外便可以推翻一个论断,因此,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某个事物就是什么,但证伪总是比证实更容易找到证据。
  
 少即是多的理念中否定法的应用:
  
 大部分问题,往往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可以立即识别,有时能够直接看出,而不需要复杂的分析与十分脆弱、容易出错、追根溯源的复杂办法。
  
 对系统进行1%的改善可以降低99%的脆弱性(或增加反脆弱性),很少的步骤,并往往以较低的成本,就能使事情变得更好、更安全。
  
 
  
  
  【其他感悟】 
  
 001我们常常会以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这是生活中一个核心错觉。约翰和乔治的事例,是否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根深蒂固地思想,让多少人一心去追求安逸和稳定。其实,最终发现,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可怕的是,结果事实和预期竟然是相反的。我们要用开放的头脑,去接收和拥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002在子女教育方面,我们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
  
 生物学家和知识分子威尔逊曾经被问道,什么是儿童发展的最大障碍;他的回答是足球妈妈。对孩子未来生活的样子进行了预测和规划,让其按照预设的轨迹像火车一样行驶,改造成了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的模样。人作为生物体,有与生俱来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力,但是这样会被剥夺了生物特性。打着爱的名义,消除生活中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其实是造成了遇到困难时的更加脆弱性。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是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应该激发其生物本能和对自然无限的爱。
  
 003我们普遍以为购买房子给我们带来的是资产的增值,并窃窃自喜。但是,其实如果有房屋贷款的话,在负债面前,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脆弱性。
  
 004警惕生活中的专家之言
  
 现实中行得通的事物往往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前人通过实践,总结形成理论,做到知识的传承。所以,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理论来源于实践。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反过来再运用于实践,形成新的理论。知识传承的过程难免有信息损失,要用开放的头脑去接收、去反思、去实践。
  
 005学会接受和拥抱生活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只要我们的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我们就需要一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自我发现、非致命的挫折等来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学会接受和拥抱生活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和小困难,这是一条自我成长之路,也是寻求生活无限意义的道路。一直以为,安逸稳定的生活是大家应该追求的生活,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就会感到焦虑和措手不及也是该有的反应。现在看来,我们要学会转换思路,拥有另一片天空。
  
 最后,用书中最后一段话作为结尾吧。“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野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让我们拥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在不确定性中获益。

【063】如时间允许,一定要读读塔勒布的《反脆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