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是个怎样的人

2024-05-18 12:13

1. 茅以升是个怎样的人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茅以升从小酷爱读书并善于读书。许多人惊羡他神奇的记忆力,殊不知这是靠勤奋的背诵锻炼出来的。
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老先生的心血。这座大桥不把炸药放对在事先预留的炸药位置都炸不掉,这座坚强的大桥,在32年前就应该退休了。可是建造于1937年的钱塘江大桥仿佛也沾染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顽强精神,超期服役32年仍在使用,依旧是中国桥梁的瑰宝。

扩展资料:
茅以升的工程伦理思想以工程爱国思想为根基,这是为改造腐败、落后被列强侵略的旧中国所赋予他的强大动力。
“以人为本”思想是茅以升工程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处理工程活动中各种复杂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而以“工程爱国思想”为根基,“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的茅以升工程责任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工程社会责任伦理、工程自然责任伦理和工程职业责任伦理。

茅以升是个怎样的人

2. 茅以升的简介


3. 茅以升的简介

2012年12月8日晚,校园大型原创话剧——《茅以升》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的大学生会堂举行首场公演。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连选择都身不由己,这个时候该何去何从?《茅以升》这部由西南交通大学微笑话剧团耗时两年打造的校园大型原创励志话剧 ,通过八幕情景,用历史穿越手法,凸现了当代大学生苏梓墨、白小茹、林锦同、辛蓝所面临的抉择,再现茅以升当年求学、建桥的抉择,两者相互穿插对照,让梦想与现实交织,发出夺目光彩。

茅以升的简介

4. 茅以升简介


5. 茅以升的相关资料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教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国立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扩展资料: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一年零三个月。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落成典礼。武汉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8米。正桥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把武汉三镇联成一体,确保了我国南北地区铁路和公路网联成一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以升

茅以升的相关资料

6. 茅以升的人物评价

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在《桥梁专家茅以升》一书中指出的:“茅以升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为中国科学普及事业乃至科技馆、科技报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并不为更多人所熟知。茅以升在《桥梁远景图》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桥,毛泽东曾称赞他:“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 。2006年我国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四)》邮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二枚是“茅以升”教授

7.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他从此更加奋发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次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茅以升简介

8. 茅以升的评价

话剧《茅以升》是由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自创、自演的一部八幕大型励志话剧。该剧从学生话剧团在排演茅以升题材的话剧时的情景接入,通过展现剧中人物、现代青年、交大学子苏梓墨等的追梦之旅,用历史穿越手法,再现了茅以升先生在求学路上所作出的“选择”,同时,受到茅以升事迹感染的当今学子也在自己人生道路上选择着……该话剧分为近代、现代两部分,前者以茅以升为中心展开,后者以苏梓墨等的故事为重点。近代部分主要讲述了茅以升在唐山路矿学堂求学时,正值辛亥革命胜利前夕,山河破碎,雨打浮萍。眼见着上位者昏庸懦弱,祖国任那夷人欺凌,茅以升不愿做那种不闻窗外事,安心读圣贤书的人,而愿效仿班超,弃笔从戎,以热血荐轩辕。只是退学之事遭到家中母亲极力反对,在退学救国与继续攻读的分岔口前,茅以升陷入了沉思。与茅以升先生有着相同疑惑的当代交大学子苏梓墨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怎样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家境贫寒的他希望通过退学减轻父母的压力。最后茅以升先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假以时日,必当还以科技之力,驱除鞑虏,复我中华。”的精神打动了苏梓墨,使他改变了原有的选择。剧中执着于用知识报效祖国的茅以升、追逐自己心中美景的苏梓墨、想要做自己的辛蓝、默默喜欢着辛蓝的林锦同几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选择着,舍弃着,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历练。正如苏梓墨所说:“我还去了很多地方,桥梁的建筑工地,高铁的施工现场……在很多地方,我都遇见了我们交大的校友!他们捧着蓝图,调度着现场,在一道道天堑上建起了飞虹,将一座座城市连接了起来!我和工人们一起插线、拧螺钉……看着工程师们攻克难关。那时,我才意识到,先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往复的轮回中不断前进。彼时唐院,年轻热血的茅以升先生站在了退学救国和继续攻读的分岔路口前,踟蹰犹豫。此间交大,家境贫寒的苏梓墨也在为同一个抉择而心事重重。他们将会何去何从?诗人说,黄色的树林分出两条路。选择墨守成规的生活似乎要容易多了,这条路早已被前人踏平,只要遵循着他们的经验几乎就是一马平川。但,我们总羡慕着那些敢于挣脱桎梏的人,他们是扑火的飞蛾,是逐日的夸父。勇敢给予了他们最炽热的光芒。相隔一个世纪,茅以升先生与辛蓝、林锦同,他们在相同的问题面前,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世间难得双全法。如果说,学会割舍、学会放弃才算作成熟的开始。那么,这个世界未免有些太过残忍。当梦想与现实相撞,在巨大的代价面前,茅以升先生和白小茹,是选择为了一己之私坚守梦想,还是出于道义放弃自己的呕心沥血?或者说,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相信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定则? 《茅以升》,人生永远是一道选择题。这部关于青春的话剧想告诉我们:走自己想走的,选自己想选的。话剧《茅以升》排演的意义在于用茅以升的故事激励、引导大家为梦想而奋斗,今后西南交通大学也将会把它努力推向校外进行演出,弘扬交大精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