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米开启造车时代?

2024-05-17 21:46

1. 聚焦|小米开启造车时代?

  从跃跃欲试到适时进入 
   从资本层面来说,小米很早就表现对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兴趣,投资地图厂商凯立德;雷军的顺为资本,是蔚来 汽车 的第一个机构投资者;小米与顺为资本同时还投资了小鹏企业。
           2019年,小米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曾与奔驰进行合作,打造AI智能化用车体验。
   从投资造车新势力,到完全进入 汽车 制造领域,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但资本市场的风向却在去年作出了极大的转变。蔚来 汽车 走出黑暗时刻,短短5个月股价翻十倍以上。进入2020年以后,特斯拉的市值更是增加了5000多亿美元,已是九大 汽车 制造商的市值之和。与此同时,车企的融资额度也创 历史 新高。
      苹果造车的消息频繁刷新,吉利宣布与富士康合作,同时,也公开与百度联合造车的消息,富士康也与拜腾进行了合作。“上汽+阿里”打造的智己 汽车 在2021年1月发布。此外,滴滴出行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首款定制共享智能网约车D1正式投产并交付,华为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联合打造高端智能 汽车 新品牌。
   2020年一整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对于新能源 汽车 利好的政策。去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年底,并提前明确2021年、2022年新能源 汽车 购置补贴退坡幅度。
   小米或许等来了想要的风口。
   小鹏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据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数家 科技 企业可能会成为不同模式的造车新势力。”
   “小米造车消息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这两年随着造车新势力成功落地,雷军或认为到了适时投入的机会。互联网大厂都在与传统车企合作,小米如果错过,未来就没有自己的位置。
   “归根到底还在于小米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造车路径,我相信他还是要跟传统车企合作,要么收购,要么以联营的形式来推出。”王鹏补充道。
   
   随着全球智能终端市场的饱和,手机相关企业纷纷寻找第三增长曲线。而一片蓝海的新能源 汽车 ,是智能手机厂商顺水推舟的领域。
   据BNEF数据,2020年新能源 汽车 在全球乘用车销量的占比预计为3%,而2030年该数字将达到28%,2040年进一步提升至58%,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平安证券研报也指出, 汽车 产业处于电动智能转型关键拐点期,车企军备赛从硬实力走向软实力比拼。粮草储备的充分程度及速度将是车企在重要窗口期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之一。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共新增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超过6.8万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85%。
     这一观点获得了产经分析师张书乐的认同:“小米造车本质上也是一个生态链,即小米智能出行生态,未来也可以和智能家居生态形成配套。唯有生态,才能让小米真正成为互联网 科技 巨头。”
    不过,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从行业特性来看,从前端的系统集成,包括零部件集成到组装,到成品测试,到后续的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是整车资制造领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蔚来就曾经经历过生死考验,如果想自己动手,小米需要做足历经艰辛的准备。 
   丁少将比较乐观:“ 汽车 制造的标准化已经有相当的程度,从终端到系统、服务更是逐步涌现通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这让造车相对从前的难度有所下降。”而 汽车 平台化以来,缩短研发周期、增加零件复用率、降低制造复杂度等进程都在继续。
    他认为,从以往小米的供应链能力构建和小米背后的资本实力而言,仅说造车,对小米未必是太大的困难。但两个方面仍要重点考量,其一,自主技术能力,这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其二,品牌、渠道能力,迅速被市场认知和接受并不是轻松的事情。“另外,即便有资金支持,但也不可能不计回报,造车对于目前的小米而言,仍然是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 

聚焦|小米开启造车时代?

2. 小米造车成功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这场竞争到底有多残酷?

小米造车成功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这场竞争异常残酷:
一、跨界造车代价很大小米公司是一家做手机起家的公司,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最近曝光出小米开始转行做汽车,这一消息还是让很多“米粉”异常激动,毕竟小米的“为发烧而生”曾经让很多人为之疯狂。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群雄逐鹿,最终只有华为、小米、oppo、vivo几家做的好,企业的很多品牌都在无情的竞争中成为了泡沫。小米之所以能够杀出重围就在于产品的性价比极高,关注用户体验,但是手机做的好是因为经验丰富,产品基础性好,如果转行做汽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未免有点隔行如隔山的感觉,所以小米转行做车可以说是从零起步,代价很大。
二、神仙打架,竞争混乱另外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新事物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往往是厂家数量做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为了尽快抢占市场,传统的车企比如特斯拉、大众、江淮等厚积薄发,新的造车势力比如领克、领跑、哪吒等异军突起,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时的小米公司入场,只能说是参与了一场混战,在这场尚不清晰的战争中,谁胜谁负全由销量决定。
三、孤注一掷,不容失败小米造车多少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了,因为目前的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大家的手机寿命基本都满足在两到三年,但是新手机的更新频次保持在半年一批,这也就间接表明产能过剩很严重,如何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成为各大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方向。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小米而言,只能成不能失败,毕竟投资这么大,也不允许失败了。

3. 扬言跻身世界前五,小米造车为何“蜜汁自信”?

造完手机造汽车的雷军,在表示对小米汽车的期望的时候,他说小米汽车要年出货超过一千万台,成为世界前五的车企才算成功,这样的话语,很难不让人觉得他有点吹牛的味道在里面。要知道,作为行业龙头的特斯拉,年出货量也才一百多万台,而小米汽车还没开卖,就扬言千万销量,确实难以让人觉得合理。
小米造车为什么这么有自信?个人认为,小米对于出货量的自信可能是来源于“价格自信”。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以往的燃油汽车,它的制造难度相比燃油车要小很多。在如今的新能源车厂里,汽车的零部件很多都是模块化制造、生产和组装的,也就是说,不需要太高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你就能造出一台合格的新能源汽车。加上新能源汽车的零件价格越来越低,因此最后的出货价格也会降低。小米的算盘,就是算在了成本上,只有成本够低,那么我就可以买低价车,如此一来,销量自然就会高。
小米的自信是否合理?小米想要打价格战,符合小米的一贯作风,但是这次的自信,我觉得并不太合理。首先小米价格优势并不会特别大,因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很多零部件的价格其实是透明的,如果你没有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那么你很难在市场上有很大的竞争力。其次,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价格越低就越好,还必须在质量上要过关。汽车行业可不像手机行业,不是便宜就能赢得消费者的信心和口碑,很多人对于汽车质量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毕竟汽车质量如果不过关,那可能就是生命安全的问题了。
不过,做生意有信心是好事,只要能把成本和质量结合起来,那我觉得小米还是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出人头地”的。

扬言跻身世界前五,小米造车为何“蜜汁自信”?

4. 豪掷100亿,小米终下决心要造车

   
        
    “谣言”果然成真,靴子终于落地! 
     
    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正式确认了造车的消息。公告披露,小米集团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超65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而就在当天晚上举办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也亲口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 
     
        
     “没有退路的选择”  
     
    近两年,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从未间断过,但小米官方一直采取辟谣的态度。 
     
    去年底,因为一张“造车,我们是认真的”的海报,小米造车传言发酵。事后,这张营销海报被澄清只是一款玩具电动车的宣传图。小米原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当时对外称:“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今年2月,小米造车传闻再起。小米集团当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电动 汽车 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在3月24日小米2020年财报发布会当天,小米联合创始人王翔对于造车这样回应:“造车这个事,在我们给联交所的报告中已经有了很明确的阐述,我没有更新的信息,我想大家可以参照前述报告。” 
     
    3月26日,外媒曝出“小米将联合长城合作生产电动 汽车 ”的消息。徐洁云又在其微博上辟谣,称这是“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对于小米是否造车,掌门人雷军对外呈现的也一直是犹豫、观望的态度。虽然雷军从2013年起两度拜访埃隆·马斯克,并成为了特斯拉车主,期间还投资了近十家电动 汽车 相关的企业,但在其被外界问及是否会造车时,他也曾表示:“未来三五年内都不会造电动车,不是不看好,是精力有限。” 
     
        
    多番犹豫,为何却在此时毅然下了决心?面对外界疑惑,雷军将其解读为:“这是一个时代大背景下没有退路的选择。” 
     
    作为蔚来和小鹏的投资人,雷军也非常清楚造车的风险,动辄上百亿投资,3-5年才能见效。但,雷军更清楚的是,智能 汽车 是绝对风口。 
     
    智能生态时代,智能出行已是民心所向,智能 汽车 也因此站上风口。特斯拉和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都成为资本传奇,特斯拉股价一年上涨近十倍,市值一度逼近万亿美元,而小米投资的蔚来也一度以千亿美金市值超过小米。反观小米主营的智能手机市场,却已连续多年萎缩。此时小米若从手机行业跨界到 汽车 行业,虽然在时间方面略有弱势,却能在最大程度上享受到 汽车 行业的红利。 
     
    与此同时,曾经与小米并肩而行的 科技 巨头们也纷纷开启了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布局:百度、富士康分别联合吉利造车,阿里联手上汽打造智己 汽车 ,苹果将造车计划提上日程,华为布局了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等众多领域、志在成为智能 汽车 时代的世界级Tier 1供应商...... 
     
    智能生态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雷军清楚,智能 汽车 已成绝对风口,必须要思考小米何去何从。 
     
        “押上所有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  
     
    在小米官微的一项调查中,2万人参与,92%的人希望小米造车。除了米粉的支持为雷军传达了信心,在小米内部,针对造车一事也是多番研讨。 
     
    雷军表示,从1月15日立项,过去的75天里,密集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和沟通,与两百多位人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举办了四次管理层深度的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董事会。 
     
        
    “经过了如此复杂的过程,终于迎来了一次小米 历史 上最重大的决定。”很显然,小米造车并非贸然入局,而是雷军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这一回,我决定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这意味着我要做好再全力冲刺至少5-10年的准备。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这个全新的市场。”雷军豪迈表态。 
     
    耐心需要时间考验,但巨大的投入首先体现在资金上。蔚来 汽车 董事长李斌曾说过,没有200亿元,不要造车。为此,雷军为小米 汽车 准备了100亿美元。与此同时,雷军透露,截至2020年底,小米现金余额1080亿元。 
     
    “我们拥有这样的现金储备,我们不认真打一仗的话,有点愧对小米米粉的支持。”除了现金流外,雷军认为,小米造车的基础还在于强大的研发团队,“今天的小米不是十年前的小米,当时只有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现在的小米,有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今年预计还会增加五千人。” 
     
        
    雷军强调,小米造车是小米全资投入,不引入任何外部资本。与此同时,经过反复考虑,雷军认为,只有和小米的手机、生态链等产品全部打通,才能提供无所不在的智能 汽车 体验:“过去11年里面,小米已经做成了非常多款产品,已经拥有行业最完善的智能生态,大家相信小米有能力做一款能让大家惊喜的好车。”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用户群体极为庞大。小米财报显示,截至2020 年12月,MIUI 系统月活用户已达3.96亿,且用户黏性很高。“我们有充足的现金流、优秀的工程师团队,还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说实话,我们亏得起。”雷军自信地说。 
     
    至于未来小米 汽车 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是自建工厂还是选择贴牌代工,官方并没有透露。对于外界传闻的与长城等企业谈判代工的传闻,也没有做出回应。 
     
    无论如何, 科技 企业争相在 汽车 领域发力已成为趋势,对于小米来说,此时进入 汽车 这样一个投资大、产业复杂、周期长的行业,不仅将有望迎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5. 官宣造车70多天后,小米汽车新动向来了

近几天,小米公司官网已经开始陆续地冒出关于自动驾驶的招聘职位。不仅小米公司不仅大量招聘,还在每个招聘岗位前,标注了一个“急”字。小米造车,似乎整装待发。
  
 自 3 月 30 日,小米官宣造车后,就正式以跨界的身份正式进入造车业了。
  
 小米自宣布造车以来,关于该项目最终落地何处一直饱受外界猜测。此前,雷军母校所在地武汉就曾官方喊话,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
  
 但是根据小米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其相关工作地点均是北京海淀区,由此推断,小米 汽车 项目可能最终落地北京。
  
 自小米官宣造车消息后,很多企业被传出要与小米合作,比如长城、北汽等。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更是直言,比亚迪不仅会支持,也愿意和小米进行合作,并正在洽谈一些项目。
  
 手握 1080 亿现金,10 年再投资 100 亿美金,小米手里拥有着所有造车新势力甚至传统主机厂所羡慕的雄厚资金。
  
 关于小米造车,申港证券认为,智能 汽车 已经成为万物互联中的核心赛道,我们看好小米的软硬件能力和资源储备。
  
 战略上, 汽车 行业正处在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期,有望成为重要性不亚于手机、电视的交互终端,是小米从战略上必须投入的方向。
  
 能力上,小米在产品设计、交互体验、软硬件制造等能力上优势显著,同时具备软硬件能力是造车的必备条件。
  
 资源上,小米 健康 的现金流为造车项目提供了客观条件,足以支撑造车的巨额投入。

官宣造车70多天后,小米汽车新动向来了

6. 投入33亿元,造车500天!小米汽车究竟做出了什么成绩?

小米转行死磕自动驾驶的信息自从公布开始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毕竟对于其他传统车企来讲,长安、吉利、比亚迪等品牌尽管也进入到了转型期,但是他们已占据了市场份额,经验丰富,虽有挑战但是能够克服。相对来看,小米造车刚刚起步,如此竞争压力之下是否能出头还不得而知。如此不计成本投入33亿,造成500天以来,小米汽车究竟做出哪些成绩呢?
在团队通力合作之下,雷军信誓旦旦地向广大米粉们说出了进展超出预算的成果,从发布会上所展示的自动驾驶技术确实让人惊艳。而这也看得出来,小米在财力上确实有着充足的底气。小米在进入市场这么多年以来,除了在手机方面备受认可之外,更是将商业版图扩展到了智能家居等方面,如今的小米早已建起了庞大的体系。尽管受制于人,没有历史经验,但是小米还是用行动获得了实战的成绩。
自动驶入匝道、大型车辆避让、规避事故车辆、车辆盲区避让、自动避让行人、自动环岛绕行等等功能的展示,属实令人对小米汽车充满了期待。如今看来,在算法之上小米经过多次的研发和实验确实可靠,完全能让车主们在日常行驶中游刃有余的应对突发情况。这些小成绩完全能吊打其他的国产小车企品牌,但雷军表现的还是较为谦逊,他表示小米在造车之上起步较晚,所以他们学习的态度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后也将保持着务实的目标,慢慢往前爬去。并且生产汽车不能着急,他们团队所有人都将继续保持着高度的敬畏之心。
如果未来真的如雷军所说,小米汽车很有可能弯道超车,除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能促进整个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7. 雷军造车,押上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造车对小米意味着什么?

昨天,也就是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进入第二天,结果相比第一天更震撼,小米直接宣布造车,雷军更表示,“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作为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的雷军,还是著名的连续创业者,而这次进入的电动车领域,相对以往的 科技 领域来说,则有些不同,已经进入消费品中单价最高的领域区间。这不禁让人想到,这次他能再次成功吗?
       
 那么,从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到哪些公司和行业的变化呢?这里维度很多,我们不妨一起研究下。
  
 首先, 科技 公司正涉及到普通用户的衣食住行,现在除了房子本身, 科技 公司似乎都已经涉及到了。
     
 按小米的说法,做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既包括智能家居,也包括智能出行,覆盖范围广泛。这其中很重要一点,是 科技 公司的产品更容易赢得用户的信任,当一个用户认可小米的手机时候,对于小米 汽车 的好感也已经初步建立。而信任也是 科技 公司一步步争取来了,并非忽悠来的,营销来的,这是最关键的。
  
 其次, 汽车 已经成为 科技 公司的新赛道。
  
 这里可以看到,包括高通、英伟达、苹果、索尼等 科技 巨头都在 汽车 市场快速积累和发展,现在已经没人怀疑苹果要出iCar的问题,只是时间点还有待明确。
     
 而在手机领域,小米第四季度已经达到全球前三,超过第四名不少,未来将是与三星、苹果在前三以内的竞争,想压倒两家短期不太可能,继续提升高端机成为新的方向。
  
 在手机市场已到天花板,用户对新能源 汽车 出行需求爆发增长的当下,小米做 汽车 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方向。
  
 第三,电动车将见证国产新品牌的崛起。
  
 实际上,中国制造品牌抓住了一波波机遇,从VCD,到功能机,到智能机,到笔记本,到液晶电视,现在则是电动车。
     
 同时,中国在电动车产业链上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强,更多部件在本土采购,这对小米造车来说是一个很理想的环境,就是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一定的突破,甚至后期的爆发式增长的。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多个新能源 汽车 生产研发集中区域,从人才到配套都十分丰富。
  
 第四,小米将从何处切入。
  
 我们看到,国内电动车市场有些特点很奇怪,就是呈现纺锤形,头部的蔚来、特斯拉热度不低,3万多的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也极高,但中端市场表现差,10万元电动车成了不上不下的产品。
     
 从中可以看到,10万元级别的 汽车 市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之所以目前发展缓慢,还是因为电动 汽车 成本很高,10万元车厂商应该没什么太大利润。评价君就听销售吐槽,卖一台10万元电动车提成200元,可能卖一台5000元手机提成也是这些吧,这不免让人觉得尴尬。
     
 目前,这个领域的新品是广汽的AION Y,以及比亚迪的元Pro,两者刚刚发布,都没上榜。
     
 此外,在媒体的一些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大众对于小米在5-10万元市场取得突破还是很期待的。
  
 估计小米 汽车 的第一款发布,也会在12-18个月以后了。但以小米的现在的实力,小米过往在手机、电视领域弯道超车的经验看,评价君觉得小米应该还是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的。
        
 我们看到,在宣布进入 汽车 市场后,雷军发表了很多感慨,也展示了小米1080亿的现金,这些都是十分罕见的。原因无他, 汽车 市场的资金需求,技术需求,市场运营能力,对企业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苹果、华为尚未推出整车产品,小米从决定“全资造车”开始,就必须全力以赴了。
  
 “ 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全力冲刺5到10年的准备,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面对征程。 ”显然,这是一条路阻且长的道路,让我们见证小米的努力吧。

雷军造车,押上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造车对小米意味着什么?

8. 小米造车,央视高度关注!网友: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或许只需等三年

“我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这一振聋发聩的宣言,是3月30日晚间时,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造车决心的最好注脚。在当天早些时候,雷军就在微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宣布小米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未来10年将投资100亿美金进行造车计划。
  
 
  
     
 
  
  
 小米造车的新闻一出,各路媒体纷纷报道热议。有网友直呼,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有希望了。
  
 
  
     
 
  
  
 在当晚,小米集团CEO雷军就接受了《第一时间》报道,雷军在采访中自言,从2013年开始,就对电动车产业有了巨大的兴趣。在过去的七八年的时间里面,投资了近十家智能电动车领域各种各样的公司,小米造车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造车项目作为继智能手机行业后的一大热门赛道,雷军承认造车的广阔前景,也深知表示造车任务的艰巨。有人曾劝他:“ 汽车 工业非常复杂,投入巨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弄得不好就很容易翻船。”雷军自己也坦言:“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白天我觉得有100条理由可以做,晚上又有100条理由不能做。”
  
 
  
     
 
  
  
 因而在采访中,雷军也强调:“对于品名字,可能我们还需要再花点时间,认真的评估,因为坐一辆车的周期比较长,电动 汽车 可能快一点也需要三年时间,所以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决定叫什么品牌。我觉得先把产品做好是最重要的。”
  
 
  
     
 
  
  
 虽然任务艰巨,但小米也有诸多优势。一是小米拥有智能电动车的一些经验,并非零基础,其中小米就投资过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而且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共在“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这一点,足以看出小米在 汽车 领域拥有相关的人才储备。
  
 
  
     
 
  
  
 其次是,小米现金流充足。去年2020 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排名第三,整年实现营业收入2458.66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更是达到130.06亿元,同比增长12.8%。而且,小米集团在2020年底的现金余额是1080亿元,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小米的造车计划,这也是所有车企成功的关键。
  
  
     
 
  
  
 还有,作为一家极具 科技 互联网思维的公司,拥有优秀的创新能力,在 汽车 智能化的现在,小米可以说拥有很强的造车基因,这一点与特斯拉也完全相同,此前,特斯拉在造车之前。也是 科技 互联网企业,而看看现在,特斯拉已经成为智能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说到底,智能电动车,在信息时代,创新能力最为重要,从小米这几年的技术进步来看,创新能力绝不是问题。
  
 
  
     
 
  
  
 把产品做好是小米最重要目标,雷军也说:“先把产品做好是最重要的。因为其实越热对我来说过压力也越大。做一款部辜负米粉期待的产品。期待也高压力也越大。”把米粉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一直是小米成功的关键。我们也相信小米在造车的路上,一定会走得越来越扎实,同时也祝愿年轻网友们能在3年后提到第一辆自己的小米 汽车 。加油,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