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的介绍

2024-05-17 16:49

1. 海因里希·伯尔的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在早期作品中,伯尔审视纳粹主义的恐怖统治,看到战争和政治力量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毫无意义的苦难。在后期作品中,他猛烈抨击经济繁荣下的道德沦丧,批评社会和宗教机构的专横和虚伪。1985年逝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海因里希·伯尔的介绍

2. 海因里希·伯尔的对其评价

1、伯尔的小说创作,从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象“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但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德国人民认识战争的灾难,其中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义深刻。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伯尔·H》)   2、伯尔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阶段的重要现象。在艺术上他广泛吸收20世纪以来现代小说的许多新手法,如内心独白、蒙太奇、象征、怪诞的联想等等,60年代以后,又强调小说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和新闻纪实手法。他一生还创作了大量杂文、随笔和广播剧,并翻译外国作品。   (选自《外国名作家大词典》,漓江出版社,1989)   3、关于伯尔作品的评论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如果把伯尔和二战以后德国的文化思潮和我国文革后诸多形态放在一起相比照,不难看出有一番文化意趣蕴含其中,这应当是我们今天重新大量伯尔时所不应忽视的。   (选自《人不是为了被管辖而存在》,《读书》1998年第3期)

3. 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的生平

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是德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第三个孩子,威廉二世皇帝的弟弟,生于柏林,他的母亲是英国公主维多利亚(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  海因里希亲王在15岁时起便成为了德国海军军官(当然只是名誉性质的)不过逐渐他出众的能力和热情赢得了贵族和海军的认可。1878年~1880年,海因里希亲王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1882年~1884年和1903年,他又两度访问美国。1914年他访问了南美。由于他的社交技巧,海因里希亲王在所有访问过的地方都受到公众的欢迎。1888年和姨表妹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伊莲妮公主结婚。1880年,海因里希进入德国海军服役,很快获得晋升,1901年已被提升为海军上将。1906年,海因里希亲王被任命为现役战列舰舰队司令。但1909年海军部长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海军元帅的海军扩建计划提出后,海因里希亲王便辞去了远洋舰队司令的职务,调任海军总监查长,同时威廉二世提升他为海军元帅。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因里希成为波罗的海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他坚决反对提尔皮茨海军元帅的海军战略,建议占领丹麦,已获得北海更多的控制权。在俄国退出大战之后,波罗的海舰队没有了任务,海因里希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在德国于一战中失败、君主制被推翻后,海因里希亲王携家人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隐居。他在那里度过了晚年,和父亲一样死于喉癌。享年66岁。

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的生平

4. 海因里希·伯尔的创作生涯

伯尔的文学活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1946到1952年,他先后发表了中篇小说《列车正点到 达》(1949)、长 篇小说《亚当,你曾在哪里?》以及短篇小说《飞刀艺人》(1948)、《败家子》(1951)等。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恶,反映德国人民的苦难,基调灰暗、抑郁。   1953至1965年,伯尔的创作主题从批判战争转为批判战后的西德社会,小商贩、小职员、孤儿寡妇等小人物的社会遭遇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代表作有《一声没吭》(1953)、《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  七十年代,伯尔连续发表了《莱尼和他们》(1971)、《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三部重要作品,通过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展现德国战前、战争年代以及当前人们的生活风貌,揭露西德社会的弊端,使其文学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战争生活的经历和对下层人民境遇的体验,使伯尔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中篇小说《火车正点到达》(1949)、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你若来到斯巴……》(1950)和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它们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揭露和批判法西斯战争的罪恶以及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此后,作家的笔触向现实生活延伸,长篇小说《一声不吭》(1953)和《无主之屋》(1954)主要写“小人物”在战后的艰难境遇和压抑心态,抨击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并提醒人们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长篇小说《台球在九点半开始》(1959)通过一个莱茵世家三代人修建、炸毁和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故事,反映了半个世纪的德国历史,鞭笞了趋炎附势的小人,告诫人们要以实际行动来遏止法西斯势力。196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丑之见》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新阶段。它采用倒叙手法,以一个小丑的眼光来进行观察,对社会的政治、宗教、法律和伦理、道德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进入70年代,伯尔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女士及众生相》(又译《莱尼和他们》,1971),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在社会上受到的种种迫害。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时空变化急剧,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中篇小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长篇小说《保护网下》(1979)是两部题材相关联的小说。前者写一位下层女子遭受传播媒介的造谣中伤和诽谤侮辱,揭露了新闻界的黑暗和警方的不公正;后者进一步揭露在“福利社会”平静的表层下所潜伏的深刻危机。  伯尔一贯主张作家应关注现实,干预生活。他的作品大多针砭时弊、暴露黑暗和批判现状。在艺术技巧上,他言简意赅,善于用直观的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往往在冷静、朴实的白描中注入强烈的夸张,借以渲染气氛并进行讽刺,还吸取了蒙太奇、内心独白、闪回、联想、象征、纪实等现代表现手段,形成独特的风格。其他作品还有中篇小说《一次出差的终结》和长篇小说《河流风光前的女人》等。  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伯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5. 海因里希的人物经历

 “他有对付苏联人的丰富经验,而且他们还没有战胜过他”————德国陆军大将 海因茨.古德里安对海因里希的评价。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纳粹德国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隆美尔在北非,古德里安在法国,曼施坦因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但他们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少有精妙之笔。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德军中只“出产”善于进攻的将领。但如果提起戈特哈德.海因里希这个名字,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一些陌生。因为在他长达40年的戎马生涯中确实没有多少令人记忆深刻的显赫战历,他的名字更多的是出现在德军的作战序列表当中。但他作为德国国防军军中少数几位杰出的防御专家,曾经在莫斯科城下力挽狂澜,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免于崩溃,此后他率第4集团军长期驻守在东线中部地段,令许多与他对阵的苏军将领颇为头痛。他作战顽强,要求严格,因此他手下的很多官兵对他既爱又恨,称这位小个子将军是“我们凶悍的小矮子”。 戈特哈德.海因里希1886年的圣诞节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古姆宾年,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新教牧师,但他母亲的家族却声名显赫,从12世纪开始,这个家族就世代以军人为职业。到20世纪,这个家族还诞生了一位陆军元帅,他就是海因里希的堂兄——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海因里希一生都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坚持每天都要看一段圣经,甚至到了战争年代,他仍然坚持每周上教堂做礼拜。1905年3月8日,18岁的海因里希加入了德皇的陆军部队,被分配到历史悠久,成立于1807年的第95步兵团服役。入伍后不久,海因里希就被选派到汉诺威军事学校进修,毕业后他被提升为少尉。由于在一线部队的优异表现,1910年他被调到营部任参谋。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他正在驻哥塔的第95步兵团团部任副官。1914年8月,第95步兵团随奥托.冯.普鲁伊斯科夫将军的第11军(隶属于第3集团军)赴西线参战。在战争的前两年,他先后担任连长和第95步兵团第2营营长,还曾参加过著名的坦能堡会战。事实证明海因里希是一位出色的军官,他在前线作战中的英勇表现,为他先后赢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27日)和一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7月24日)并在1915年被擢升为上尉。1916年,他被先后调到第3步兵旅和第24后备军任参谋。在凡尔登战役之前,海因里希上尉在前线因毒气中毒被迫修养了一段时间。但这并未影响到他的前途,1916年底,伤愈后的海因里希调往阿尔弗雷德.冯.克莱斯特将军的第115步兵师任参谋。这一时期的经历对海因里希非常重要,他由此开始广泛接触一线部队的参谋业务,不久后由于他良好的表现,他还被上调到总参谋部任职了一段时间。1917年底,他参加了在色当举办的一个短期的总参谋部军官的培训课程。这对于那时的基层军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1918年2月,他调往正在东线作战的第203步兵师作战处任职。在此期间,由于他优异的表现,还获得了普鲁士冯·霍亨佐伦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8月9日)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使年轻的海因里希上尉的前途变得暗淡起来,1918年11月11日,走投无路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次年6月28日,新成立的德国魏玛政府和协约国签定了“凡尔塞和约”,按和约规定,战败的德国只能拥有10万人的军队。1921年1月1日,魏玛国防军成立,陆军编制仅为2个集团军,下辖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在这样一支小规模的职业陆军中,军官的名额只有4000人,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人才加幸运儿才能被陆军继续留用,但海因里希还是凭借他在一战中的出色表现而被幸运的被留在德国的十万陆军中继续服役。1919年2月,他调往第1集团军参谋部,任艾里希.冯.奇施维茨将军(此人在魏玛时代还担任过第1集团军司令)指挥的志愿兵师的作战处处长,负责保卫东普鲁士的安全。1919年底,他调往驻东普鲁士的第1军区(总部在柯尼斯堡)任参谋。在此期间,他协助约翰内斯.冯.达泽尔将军在第1旅和第20旅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第一步兵师并担任了新成立的第一步兵师的副参谋长。1924年9月,他调任驻扎在施瓦本格明德的第5步兵师第13步兵团第14连任连长。1年半之后,他晋升少校。1927年10月,他调入国防部部队局任职。这是海因里希军旅生涯的一个契机,此后,他在魏玛国防军中一路平步青云,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从少校晋升到了将军:1930年10月,他调回第1步兵师任第3步兵团的代理团长,1个月后,他被正式任命为第3步兵团第3营营长。1932年10月,已经晋升为中校的海因里希调任驻柏林的第一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此时任第1集团军司令的正是他的表哥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1933年,纳粹上台后不久,海因里希升任国防部防卫办公室总务处主任并晋升为上校。从1933年到1937年他一直在国防部(1935年纳粹宣布重整军备后改称“战争部”)补充局任局长,为1933-1939年德国陆军的迅速扩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6年元旦49岁的海因里希被擢升为少将。1937年10月12日,海因里希少将被任命为驻扎在明斯特的第16步兵师师长。这对海因里希来说,这是他施展指挥才能的一个好机会,虽然在此之前,他只在一线指挥过营级部队,缺少经验,但事实证明他干得相当不错——1938年3月,刚晋升少将2年的海因里希便被提升为中将。1939年9月1日,德军悍然入侵波兰,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但第16步兵师并没有参加进攻波兰的战役,而是被部署在了西线,作为西线少数几支比较精锐的部队被编入工兵出身的奥托-威廉.弗斯特将军的第6军,隶属于C集团军群(总司令里布大将)第5集团军(司令库特.利布曼步兵上将),驻守在下莱因地区,以防备法国可能对德国西部工业区发动的袭击。第16步兵师组建于1935年10月,是德国重整军备后第1批组建的步兵师之一。全师辖有3个步兵团(第60,64,79步兵团),1个炮兵团(第16炮兵团),1个反坦克营(第16反坦克营),1个侦察营(第16侦察营),1个工兵营(第16工兵营),1个通信营(第16通信营)和1个战地后备营。共编有17734人。在这个师的历任师长中有两位后来被擢升为陆军大将,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海因里希,另一位就是希特勒宠爱有加的独臂将军汉斯.胡贝。1940年初,海因里希中将接替短暂离职的冯.朔贝特将军代理了一段时间的第7军军长,此时第7军刚参加完进攻波兰的战役,由波兰前线移防到西线,部署在德法边境上的特里尔地区,隶属于A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1940年4月,海因里希被正式任命为第12军军长(隶属于C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师(第258,75,252步兵师)这个军被部署在萨尔布吕肯附近,准备参加一个月后即将爆发的对法国的战争。5月10日,德军开始实施“黄色方案”,突然发动了对西欧四国的战争。战役开始后的一周时间后德军便奠定了胜局,德军在中路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和负责进攻荷兰,比利时的B集团军群均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部署在战线南翼的C集团军群由于担任佯攻和牵制马其诺防线驻军的任务,一直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攻势。而第12军当面的法军阵地形势则较为复杂,这里正好处于马其诺防线两大要塞区梅斯要塞区和劳特尔要塞区之间的“萨尔缺口”,表面上法军在这里只部署了胡伯特中将的第20军(隶属于第2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属下的2个步兵师,但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法军在这里难以构筑大型的地堡,因此被改建为类似“荷兰要塞”那样的水道防线,这使德军的进攻要面对很多麻烦。因此直到德军已经在北方奠定胜局的情况下,6月14日,第1集团军才接到命令,要求其属下的三个军(从北到南为第30军,第12军和第24军)向“萨尔缺口”发动进攻。参加进攻的包括10个师:第30军的第93,258,79师,第12军的第268,75师,第24军的第60,252师以及第1集团军预备队的第95,198,168师。虽然法军在德军第1集团军当面部署的兵力并不弱——一共有包括3个要塞师在内的7个步兵师(包括第69,82,174要塞步兵师,第41,51殖民地步兵师,第52步兵师和第1波兰师),但此时从北方急速南下的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已经深入迂回到马其诺防线守军的后方,因此腹背受敌的法军在面对德军的正面进攻时一触即溃,迅速败退,海因里希的部队没费多大劲就突破了法军的正面防御。

海因里希的人物经历

6. 海因里希·伯尔简介_海因里希·哈勒_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特奥多尔·伯尔 
  Heinrich Theodor Böll
  
  1981年的伯尔
  出生
   
  (1917-12-21)1917年12月21日
  德意志帝国科隆
  逝世
  1985年7月16日(1985-07-16)(67岁)
  西德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克罗伊曹
  国籍
  德国
  奖项
  格奥尔格·毕希纳奖
  1967
  诺贝尔文学奖
  1972
  受影响于
  托马斯·曼
  爱德华·哥拜克(英语:Edvard Kocbek)
  签名
  
  海因里希·特奥多尔·伯尔(德语:Heinrich Theodor Böll,1917年12月21日-1985年7月16日),生于德国科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与翻译家之一,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 企业家和渔夫的故事3 主要作品4 参考资料
  
  伯尔的半身像
  海因里希生于科隆,其父母为木匠维克多·伯尔(Viktor Böll)及其妻玛丽亚(Maria,娘家姓Hermann)。海因里希是其父的第八个孩子也是第三个儿子。玛丽亚是维克多的第二任妻子。这个小市民家庭信奉罗马天主教,从而排斥纳粹主义。
  1924年至1928年,伯尔在天主教市民学校学习。此后转入国立的威廉皇帝完中。1937年中学毕业后,他开始在位于波恩的书商兰帕兹(Lempertz)当学徒。在十一个月之后因故中断。在此期间,他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写作尝试。1938年,伯尔服了一年帝国自愿服务。1939年夏,他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学和经典哲学,同时开始写作第一部小说海因里希·伯尔简介,“教堂边缘”(Am Rande der Kirche)。但是在夏末时他被征召入伍。此后一直在军中服役,直到1945年4月被美军俘虏,并在同年9月被释放。
  1942年,伯尔从前线回到德国休假,并与相识多年的阿内玛丽(Annemarie Čech)结婚。生于1945年的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克里斯多夫(Christoph)出生后不久即夭折。随后他们于1947年、1948年、1950年分别生育了三个儿子雷蒙特(Raimund),雷内(René)及文森特(Vincent)。
  在二战的时候海因里希·伯尔简介,他在信中多次请求他的父亲,给他寄甲基苯丙胺(Pervitin),这种兴奋剂在士兵当中很流行。在战争结束之后海因里希还对此依赖。
  1963年,伯尔在五朔节的时候给德国的Norddeutscher Rundfunk广播电台写了一个故事1,名叫“Anekdote zur Senkung der Arbeit *** oral”2,意思是“一个关于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企业家旅行者给一个渔民生活建议的故事3
  “一个企业家旅行者来到一个欧洲西部的无名海滩,他拍照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穿着破烂的渔夫在船里睡觉,他对渔夫的懒惰感到失望,就过去问渔夫为什么躺在这里而不去打渔。渔夫说他上午已经出海了一次,捕到的鱼已经足够接下来两天的生活了。
  旅行者告诉渔夫,如果他每天出海打渔好几次,一年内他就能买一台摩托艇,第二年就能再卖一条。这样几年积累下来,他就能建一座冷库,一个鱼加工厂,坐直升飞机飞来飞去,建一座鱼餐厅,并把龙虾直接出口到巴黎去。
  渔夫并不感冒地问:“接下来呢?”
  旅行者说:接下来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坐在海边打瞌睡、欣赏海景了。
  “但我不是已经这样做了吗。”渔夫说。
  旅行者沉思着走了,他一点也不对渔夫感到遗憾,反而有些嫉妒。”2
  这个故事及其的变体在网络上相当流行,也被一些书和论文引用。45在有的变体中,故事的人物改成了哈佛MBA和一个墨西哥人。67这个故事经常被拿来讨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被一些大学列入阅读书目,也被选入一些德语教材。8910
  中篇小说,目前已知的有:长篇小说,目前已知的有:目前已知,但无法确定是哪一类的小说作品有:散文
  ^ Conard, Robert C。 Understanding Heinrich Böl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2: 43 1991。 ISBN 978-0-87249-779-5。 OCLC 24106001。 ^ 2。0 2。1 Böll, Heinrich。 Anecdote Concerning the Lowering of Productivity。 The Stories of Heinrich Boll。 Leila Vennewitz (translato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5: 628–630。 ISBN 0-8101-1207-8。 ^ Moeller, Jack。 Kaleidoskop: Kultur, Literatur, und Grammatik。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91: 167。 ISBN 978-0-395-57260-3。 OCLC 23220682。
   ^ Christoph Vorwerk。 Anecdote Concerning the Death of Enterprise by Quality Assura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2-11。。^ Plass, Jan L。; Dorothy M。 Chun, Richard E。 Mayer and Detlev Leutner。 Cognitive load in reading a foreign language text with multimedia aids and the influence of verbal and spatial abilit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Elsevier)。 March 2003, 19 (2): 221–243。 doi:10。1016/S0747-5632(02)00015-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chwantes, V。 David。 Ethics in a Cocoon: How (Not) to Live Well Together。
   AuthorHouse。 2007: 52。 ISBN 978-1-4343-2004-9。 OCLC 176931764。 ^ Ghosh, Indranil。 10 Feel Good Factors。 Pustak Mahal。 2006: 13。 ISBN 81-223-0953-4。 ^ Education F205: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ndiana University^ German 90b。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Turneaure, Brigitte M。 Der treffende Ausdruck, Texte, Themen, Übungen, 2nd ed。, pp。 26–28。 W。 W。 Norton, New York, 1996。 ISBN 978-0-393-96823-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01年-1925年
  1901年:普吕多姆 | 1902年:蒙森 | 1903年:比昂松 |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赖 | 1905年:显克微支 | 1906年:卡尔杜齐 | 1907年:吉卜林 | 1908年:倭铿 | 1909年:拉格洛夫 | 1910年:海泽 | 1911年:梅特林克 | 1912年:霍普特曼 | 1913年:泰戈尔 | 1915年:罗曼罗兰 | 1916年:海登斯坦 |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 1919年:施皮特勒 | 1920年:汉姆生 | 1921年:法郎士 | 1922年:贝纳文特 | 1923年:叶芝 | 1924年:雷蒙特 | 1925年:萧伯纳
  1926年-1950年
  1926年:黛莱达 | 1927年:柏格森 | 1928年:温塞特 | 1929年:托马斯·曼 | 1930年:刘易斯 | 1931年:卡尔费尔特 | 1932年:高尔斯华绥 | 1933年:蒲宁 | 1934年:皮兰德娄 | 1936年:奥尼尔 | 1937年:马丁·杜·加尔 | 1938年:赛珍珠 | 1939年:西兰帕 | 1944年:延森 | 1945年:米斯特拉尔 | 1946年:黑塞 | 1947年:纪德 | 1948年:艾略特 | 1949年:福克纳 | 1950年:罗素
  1951年-1975年
  1951年:拉格奎斯特 | 1952年:莫里亚克 | 1953年:丘吉尔 | 1954年:海明威 | 1955年:拉克斯内斯 | 1956年:希梅内斯 | 1957年:加缪 |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 | 1959年:夸西莫多 | 1960年:圣琼·佩斯 | 1961年:安德里奇 | 1962年:史坦贝克 | 1963年:塞菲里斯 | 1964年:萨特 | 1965年:肖洛霍夫 | 1966年:阿格农、萨克斯 | 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 | 1968年:川端康成 | 1969年:贝克特 | 1970年:索尔仁尼琴 | 1971年:聂鲁达 | 1972年:伯尔 | 1973年:怀特 | 1974年:雍松、马丁松 | 1975年:蒙塔莱
  1976年-2000年
  1976年:贝娄 |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 | 1978年:辛格 | 1979年:埃里蒂斯 | 1980年:米沃什 | 1981年:卡内蒂 | 1982年:马奎斯 | 1983年:戈尔丁 | 1984年:塞弗尔特 | 1985年:西蒙 | 1986年:索因卡 | 1987年:布罗茨基 | 1988年:马哈富兹 | 1989年:塞拉 | 1990年:帕斯 | 1991年:戈迪默 | 1992年:沃尔科特 | 1993年:莫里森 | 1994年:大江健三郎 | 1995年:希尼 | 1996年:辛波丝卡 | 1997年:福 | 1998年:萨拉马戈 | 1999年:格拉斯 |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
  2001年:奈波尔 | 2002年:凯尔泰斯 | 2003年:库切 | 2004年:耶利内克 | 2005年:品特 | 2006年:帕慕克 | 2007年:莱辛 | 2008年:勒克莱齐奥 | 2009年:米勒 | 2010年:略萨 |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 2012年:莫言 | 2013年:芒罗 | 2014年:莫迪亚诺 | 2015年:亚历塞维奇 | 2016年:迪伦 | 2017年:石黑一雄
  注:年份不一定是实际获奖时间,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的奖项都延后一年颁发。
  规范控制
   

7. 海因里希·海涅的生平


海因里希·海涅的生平

8. 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生平

 海因里希·希姆莱于1900年10月7日生于慕尼黑希尔德加德街2号的三楼。当他呱呱坠地时,巴伐利亚的枢密院顾问维特尔斯巴赫·海因里希亲王冈他伸出庇护之手,为其起名海因里希·希姆莱,并做其教父。名字和教父约束着希姆莱从小就恪守忠于国王的传统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使希姆莱养成了服从纪律、处处照章办事的习惯。当时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王朝有明文规定:谁认一位亲王作教父,谁就必须当军官。这里有一点是了解希姆莱本性的关键:他一直幻想指挥一支攻无不克、百战百胜的军队,但他一生也没能完全实现这一幻想。希姆莱长得瘦弱,鼻梁上还架着近视眼镜。最初,他想当海军,可是帝国舰队不收戴眼镜的人,只好改当陆军。当年,他只有十七岁,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他的父亲只好央求在宫廷中的朋友们帮忙,让他的儿子希姆莱提前加入军队。朋友们帮了忙。1917年底,希姆莱加入了巴伐利亚第11步兵团“森林团”。可是他刚刚入伍,正在累根斯堡接受候补军官训练,同时又进了拜罗伊特的机枪训练班。结业后,他被编进第11步兵团补充营4连。但此时战争已经结束,他奉命退役。 退役后不久,希姆莱又发现一条行伍发迹的道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局势非常混乱。巴伐利亚社会民主党人中的退役军人和自愿参加者组成了自由团,与共产党人成立的红色工人士兵苏维埃共和国相抗衡。希姆莱加入了自由团。由柏林派出的国防军和自由团准备进攻红色慕尼黑。希姆莱跃跃欲试,想从自由团再进国防军。后来他患了伤寒,健康状况恶化,始终没能成为军官。进国防军的打算未能实现,原因是他父亲考虑到王室的庇荫己不复存在,通货膨胀有增无减,这个时候该是让希姆莱在战后赶紧熟谙一门可靠的职业的时候了。他父亲看中了农业,希姆莱当时对农业也很感兴趣。但他的农业生涯仍是时运不济,刚刚进入因戈尔施塔特的菜农场学农,就被一场流行性伤寒弄得卧床不起。1919年10月18日,他病愈后又进了慕尼黑大学技术学院,注册为农科大学生。希姆莱在1922年8月5日报通过考试,并在施莱斯海姆的“兰德氮素有限公司”谋得了一席农业助理员的职位。同时,由罗姆推荐加入了一个名叫“德国国旗”的民族主义组织。他每天下班后,就扛起步枪,主动跟志同道台的伙伴们进行操练,准备在行将到来的内战中大显身手。 1924年5月,国会大选在即。施特拉赛企图利用希特勒政变在德国引起的轰动,将自己手下的纳粹分子塞进国会,便派希姆莱驾驶一辆摩托,在下巴伐列亚各村镇之间往返飞驰,传达施特拉赛通知文告,并向农民声嘶力竭地进行民族社会主义的宣传,煽动农民反对金融资本,诅咒犹太人和共济会成员,攻击布尔什维克,诋毁民主政治和一切合理的政策。希姆莱的力气没有白费,施特拉赛的活动措到了近两百万张选票,赢得了三十二个国会议员席位。希姆莱虽然不余遗力地工作,但仍感到前途渺茫。 1924年12月希特勒离开监狱后,随即着手重建因十一月政变而被禁止的四分五裂的纳粹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纳粹党又兴旺起来,并建立了党卫队。希姆莱凭着择主而侍的本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偶像。1925年8月,他加入了纳粹党,不久又当上了施特技赛的秘书。 希姆莱乐于执行各种命令,严格遵守纪律,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但他垂涎高官显员,施特拉赛就尽量设法满足希姆莱的欲望。施特拉赛在赴柏林之前,提升希姆莱为巴伐利亚一上普法尔茨省党部副书记。希姆莱虽然投靠希特勒的对手施特拉赛门下,实际上,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党的领导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不是施特拉赛的侍从。当施特拉赛调往柏林并成为希特勒在徳国北部的对立面的时候,他进一步向希特勒靠拢。希姆莱觉得在希特勒领导下进行工作是无限幸福、无比光荣的。希特勒也没有亏待他,让他在特权阶层中的地位直线上升!——1925年任纳粹党下巴伐利亚一上法尔茨区副领袖;——1926年任纳粹党上巴伐利亚一施瓦本区副领袖,同年任全国宣传工作副领导;——1927年,二十七岁的他任党卫队全国副领袖。短短几年,希姆莱从一个无所适从的青年,变成了希特勒的狂热追随者、纳粹组织的高级领导人。受到希特勒的赏识。但是,希姆莱并不满足现有的官衔,他想成为领袖人物。引导党和国民走他所期望的路。 1936年6月,希姆莱升任德国警察总监、盖世太保首脑和党卫队帝国长官,具体组织实施法西斯恐怖统治。早在1933年,希姆莱就亲自领导建立起第一座样板集中营-达豪集中营。战争时期建立的最主要的集中营有:波希米亚的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波兰的马伊达内克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和施图特霍夫集中营,阿尔萨斯的纳茨魏勒一施特鲁特霍夫集中营,波罗的海诸国的考纳斯集中营和里加集中营,德国本土的诺因加默集中营、格罗斯罗森集中营、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和多拉集中营。希姆莱认为,集中营的作用就是制造恐怖气氛,使纳粹的秩序得到维护和遵守。1939年德波战争之前,希姆莱为制造战争借口而拟定“希姆莱计划”:穿着波军制服的党卫队队员及部分集中营死囚“袭击并占领”靠近波兰边境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用波兰语发表挑衅性演说,造成波兰进攻德国的假象。紧接着该计划实施的是希特勒9月1日10点向德国国会和人民发表演说:“无数波兰人侵入德国境内,其中有波兰正规军攻击了格莱威茨广播电台。”此时,德军早已奉命进攻波兰,挑起侵略战争。德波战争期间,希姆莱组建了5支担负“特别任务”的党卫队保安处别动队。别动队紧随在德军后面,负责围剿和处决波兰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被认为可能起来反对德国统治的人,其中多为犹太人。 自从成为党卫队帝国长官开始,希姆莱就鼓吹保护具有所谓“高级价值”的人们的种族甄别条例和特别婚姻法。希姆莱甚至设立专门机构,让经过挑选的德国姑娘与党卫队人员生养子女,以此制造所谓“超人”种族。1939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店发表啤酒店暴动纪念演说,遭遇定时炸弹的袭击。此后,戈培尔操纵的纳粹宣传工具宣称谋杀元首的勾当乃是“英国特工所为”,希姆莱则从荷兰境内绑架2名英国特工作为所谓人证,而真正的作案者艾尔塞则被关进集中营并在战争结束前夕被处死。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希姆莱的别动队跟在德军后面,开始系统地消灭苏联的犹太人。党卫队对“布尔什维克政委”的残杀尤其令人发指。在设置犹太人保留地的计划业已失败、马达加斯加流放计划遭到搁置、将欧洲犹太人放逐到苏联内地的计划亦因德军未能速胜而破产的情况下, 1941年底,希特勒作出对欧洲“犹太人问题”实施“最后解决”(即灭绝犹太人)的决定。1942年1月,纳粹党举行万湖会议,研究“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希姆莱是实施“最后解决”计划的组织指挥者。为了灭绝犹太人,希姆莱在1942年指挥建立了许多灭绝营,主要有:贝尔根-贝尔森灭绝营,索比鲍尔灭绝营,奥斯威辛灭绝营,特莱布林卡灭绝 营,马伊达内克灭绝营,切尔诺灭绝营和贝乌泽茨灭绝营。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兹南向党卫队高级领导人发表演说,大肆鼓吹“最后解决”欧洲犹太人,宣称“这是我们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光荣一页”。一般认为,在“最后解决”中惨遭杀害的仅犹太人就有约500万。 1942年5月29日,德国保安总局局长兼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执政官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乘坐梅塞德斯轿车由乡村别墅驶往布拉格古堡途中,遭到经特种作战执行局训练而由英国皇家空军空投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运动人员的袭击,后在医院因伤势过重而命归黄泉。希姆莱恼羞成怒,命令对此组织实施一系列报复行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利迪斯惨案。利迪斯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境内靠近克拉德诺市的村庄。1942年6月9日,大批德国保安警察突然对利迪斯实施包围,禁止人们离开村庄。6月10日,该村年满16岁的男人全部被枪杀,儿童被押送至格内森瑙集中营,妇女被囚禁于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利迪斯经焚烧和爆炸而被夷为平地。希特勒不仅通过党卫队直接管理集中营和灭绝营,而且组建武装党卫队(即党卫军)以防范国防军、加强法西斯武装力量。1943年8月20日,希姆莱取代威廉·弗里克而出任德国内政部部长,权倾一时,进一步强化警察统治机器。1944年7月20日谋杀希特勒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国防军被迫接受希姆莱为预备集 团军司令。尽管缺乏军事指挥经验,希姆莱稍后又成为西线的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到1944年末,希姆莱的党卫队和警察系统发展到12个主要行政机构。 1944年12月,德军在阿登高地发动了一次很大的攻势,但这次战役并没有改变纳粹德国的命运,希特勒试图将美英盟军赶出欧洲大陆的如意算盘完全失败了。剩下的路已经没有了,只有顽抗到底。希特勒当时叫嚣着:“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将会让世界一起做陪葬!”希特勒孤注一掷的叫嚣也许会引起一般纳粹分子的共鸣,但希姆莱却已经不再狂热了,他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德国完蛋了!1944年12月底,纳粹党卫军情报头子沃尔特·施伦贝格手下的一位联络官从上司那里听说,希姆莱正试图与盟国中的某国达成一项单独的和平协议。但是,希姆莱如果想与盟国达成任何和平协议,他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声誉,要知道,他可是希特勒“最忠诚的党卫军战士”。为了取得西方盟国的信任,他开始频繁地露面表现自己。1945年1月,通过一位代表美国和加拿大的犹太人的瑞士调解人进行调解,他同意以25万美元为代价,在一个月内释放1400名犹太人。然而,到了2月份,1200名犹太人被释放,但他并没有要钱。不过,由于深知希特勒不会允许他这样做,希姆莱请美国和瑞士的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应突出希特勒的“人道主义姿态”。华盛顿当时也肯定准确判断出了希姆莱想要寻求达成和平协议的愿望。尽管希姆莱在此事上做足了手脚,但当希特勒得知他一直想灭绝的犹太人被释放时,仍大发雷霆,并立即下令:绝不能放走一个犹太人!这也是只有1200名犹太人,而不是1400名犹太人侥幸逃生的原因。事已至此,希姆莱的努力看来是白费了。1945年1月,他被希特勒贬到其它职位,当上了一名高级军事指挥官。希特勒将他另用的理由是他编造出来的,称他因长期生病,已不适应现在的工作,而把他安排到柏林北部的一个党卫军医院休养。虽然如此,希姆莱仍在计划自谋生路的计划。最让人感到震惊的事发生了。希姆莱为了提高自己在西方盟国面前的发言权,竟然同意与来自世界犹太人大会的一名代表在一个秘密地点会面。在这次会面中,他同意释放关押在拉文斯布里克的犹太妇女,这显然是与希特勒的旨意背道而驰的。1945年2月到5月期间,他多次与瑞典红十字会副主席康特·弗尔克·贝纳多特会面,经过这些会谈,他所计划的德国向西方投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1945年4月22日,歇斯底里的希特勒竟然公开承认德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并表示自己将随第三帝国的消亡而消亡。第二天傍晚,当希姆莱再次与贝纳多特会面,并请求他向西方盟国转达德国愿意投降的意思时,希姆莱自己策划德国投降的计划,在盟国看来实际已经没有多少背叛的意味了。希姆莱的最后提议晚了一步。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通过BBC向全世界发布消息说,希姆莱制定了向英国与美国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并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无耻的背叛”。随后,希姆莱被希特勒剥夺了一切职务。对于希特勒来说,发现自己一直认为绝对忠诚的希姆莱竟然也背叛他,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他终于感到自己已经是四面楚歌,于是,他也准备了结自己的生命。果然,两天之后,他也死了,尽管现在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的传言。希特勒死后,纳粹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接替他短暂地当了几天第三帝国的元首。他知道希姆莱是不可靠的,因此拒绝了希姆莱入阁的要求。想继续掌权的希姆莱美梦破灭后,刮了刮自己的胡子,戴上自己的独眼黑眼罩,穿上一名党卫军士兵的军服,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但是,他并没有跑掉,两周后,他就落入了英国军队手中。1945年5月23日,他咬碎了镶在一颗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