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科研实力

2024-05-05 20:38

1.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科研实力

作为实力雄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咨询机构,学院先后承担了纵、横向科研课题8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项(重点研究项目2项、面上研究项目61项、青年基金8项、专项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高技术863/CIMS研究课题12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0项,留学回国人员基金7项。学院共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等约200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年发表学术论文都在500篇以上,其中有很多被EI、ISTP等权威索引收录。由于在863/CIMS的研究中成果突出,1999年作为学校的参加单位之一,获得CASA/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学院与美国、新西兰、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知名高校进行广泛与持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CIDA)的项目单位之一,我院先后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加管理教育项目和中加大学工业合作伙伴项目。学院还与加拿大Regina大学按“1+1”方式培养双硕士研究生。在师资上,学院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HEC商学院,美国宾州大学、俄亥俄大学,新西兰Otago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学府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与加拿大HEC商学院、美国的俄亥俄州大学、新西兰的Otago大学共建合作基地。历年来,学院为社会开展了大量的管理咨询与培训项目,其领域涉及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发展规划、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投资决策、质量管理等等,已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院的雄厚实力和发展前景同样为优秀企业所关注,百威啤酒武汉分公司、华为科技、神州数码、金蝶国际、用友软件、珠海宏桥等知名企业纷纷与学院建立合作基地,或捐款与我院共建图书分馆和为学生提供奖学金,或捐赠我院数百万元的各类教学软件。 学院还与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聘请了学术造诣深厚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经常邀请他们到学院举行各种专题讲座。学院教授同样也被一些大型、知名企业聘为顾问或独立董事。学院拥有与国外商学院同档次的教学办公设施。现有一幢1万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学管理大楼,耗资3000余万元,9层建筑,配备中央空调和电梯。各类与宽带互联网、有线网络及国内外数据库相联的教学室如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功能计算机教学室、案例讨论室等均装备触摸屏式电脑控制台、数码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品牌电脑、DVD、电子屏幕等多种先进的智能化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投资近800余万元。教师拥有个人工作间,连接宽带和有线网络;建有学生活动室和教师活动中心;各行政办公室参照公司模式建设,实行开放式办公;各楼层均配有饮水机和公众休息场所。学院与美国Anheuser-Busch公司共建的“安海斯-布希图书馆”拥有最先进的电子数码门、IC卡多功能复印机、触摸查询机及多种电子资源和大量最新经济管理书库,是目前国内最有特色的管理图书馆。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科研实力

2.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机构设置

 院 长王宗军名誉院长 李金华副院长夏新平、马士华、崔南方、刘 芳 书 记 张涛副书记 周智皎 学院办公室 副主任 刘 力教学管理办公室 副主任 任纯华学生工作办公室 主 任图书馆 主 任 桂煜航MBA教育中心 主 任 云 虹 副主任 熊 杰信息中心 主 任 蔡淑琴 副主任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 主 任 周鸿钧 副主任 陈丹武 李树锋《管理学报》编辑部 主 任 张光辉校友联络中心筹备办公室 副主任 杨俊芳 工商管理系 主 任 田志龙 副主任 阎 俊 周二华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 主 任刘志学副主任 徐贤浩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系 主 任 杨 超 副主任 鲁耀斌财政金融管理系 主 任 陈平路 副主任 张克中会计系 主 任 张兆国 副主任袁建国会计与财务金融系 主 任 龚 朴 副主任 吴文莉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 主 任王宗军副主任 王娅莉袁晓东 中德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 余 翔集成化管理研究所所长 崔南方管理技能与工作效率实验室主任 廖建桥管理信息研究所所长 张金隆 副所长 鲁耀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 马士华 副所长王槐林管理科学与决策研究所所长 杨 超 副所长 杨 珺现代化管理研究所所长 胡 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胡 蓓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 陈君宁投资决策与管理咨询研究所所长 张子刚财政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长 王 韬会计研究所所长 周仁俊网络营销与战略研究所所长 徐天亮企业商务智能工程研究所所长 蔡淑琴即时定制(IC)研究所所长陈荣秋企业评价研究所所长 王宗军智能管理与复杂系统研究所所长 肖人彬Finance 学者在线工作室负责人 夏新平CGA中心主任 龚朴 副主任 吴文莉 岳爱真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景奉杰副主任 桂煜航 湖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 陈荣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协会理事长 张金隆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马士华

3. 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全景图

多的去了我常用的申通 在新老图书馆中间一条路往东100m 本人用的最多的是申通 态度不错速度快而且代理点好找圆通 下午会在申通对面通知取货中通 在

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全景图

4. 华中科技大学MBA怎么样?

好啊 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于喻家山麓,东湖之畔,学校占地7000余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率达90%以上,被誉为“森林中的大学”。其前身为华中理工大学,后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更为现名。为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是一所理工和医学实力强大,其它方向皆有专长的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目前中国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较为成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5.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MBA怎么样?

您好呀,华中科技大学mba,目前在苏州不开班了,2018年以前在苏州确实有开班
华中科技大学   211  985   ,名气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现在考上之后要在武汉上课,如果能接受去武汉上课也是蛮不错的哦,九四路途有点远呢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MBA怎么样?

6. 华中科技大学几个校区

华中科技大学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东校区,同济校区
主校区就是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所在地,东校区是原来城建学院所在地,同济校区是原来同济医科大学所在地。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学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武汉市,校园总面积7000余亩。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7. 在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上怎么查英文文献

  首先,你得在校园内,使用的是校内网,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然后点击下图中的数据库。切换为外文,如果知道你想查找的外文数据库,直接在检索框里搜索。如果不知道,点击数据库列表。

  然后,可以按照文献类型,学科分类找到你想进的外文数据库,点击登录,输入英文关键件,搜索,然后就可以免费下载了。

 
  

在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上怎么查英文文献

8. 华中科技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简称 华中大 , 亦称 华工 、 华中科大 ;创立于1953年,位于武汉喻家山麓,东湖之畔。为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是一所理工和医学实力强大,其它方向皆有专长的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最成功大学之一,被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历史沿革  华中理工大学  1953年10月15日,由老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力部分合并组成 华中工学院 。设有武昌本部、长沙分部、南昌分部和桂林分部。同日在武昌本部举行了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  1953年10月24日,长沙分部举行开学典礼。  1954年分部开始搬迁到武昌总部的工作,8月中旬搬迁完毕。  1955年6月,国务院的正式任命查谦为华中工学院院长,彭天琦、刘乾才、朱九思为副院长。  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华中工学院相对较好的保护了一批理工类专家学者,为日后的腾飞打下基础  1980年,华中工学院创办中国语言研究所,建立英语系,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1984年7月13日,华中工学院成立研究生院  1988年1月,华中工学院改名为 华中理工大学  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中文名称改为 华中科技大学 ,英文名称不变。  200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迎来五十周年校庆大典。  同济医科大学  1907年10月1日, 德文医学堂 在上海成立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 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  1917年4月23日,同济医工学堂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更名为同济医工大学  1927年8月,同济医工大学更名为 国立同济大学  1950年2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和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合并后新成立的学校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学院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 同济医科大学  2000年6月,同济医学院更名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迎来百年院庆。  新的历史时期  2000年2月28日,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华中理工大学;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华中理工大学中文名称更改为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为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原同济医科大学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为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  2003年10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建校五十周年纪念大典,并同时庆祝原同济医科大学建校96周年,原武汉城市学院建院51周年。  到目前为止,通过购并周边土地和大规模的建设规整,学校主校区已经同东校区成功融为一体,目前学校拥有主校区与同济校区两个校区。  历任校长  查谦 朱九思[1](1975~1984)  黄树槐[2](1984~1988;1988~1993 期间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杨叔子[3](1993~1997)  周济[4](1997~2000 期间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  樊明武[5](2001~2005)  李培根[6](2005至今)  学校现状  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门  学校主校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校园总面积近452万平方米。同济校区位于汉口航空路13号。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点248个,博士点17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其中29个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另外有1个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0余人(其中附属医院职工50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610人,教授1016人,副教授1348人。在校学生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0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60人。  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中国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馆藏图书368万册。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及中船重工集团七一七研究所等著名科研单位组成。旨在通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研平台,推动中国光电子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和产业发展。  “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承担,根据计划,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五年后将建成与美、法、荷、日并列的世界五大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将在武汉建成与美、法、德并列的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  国家级重点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现有7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按非覆盖算法,共有29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光学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内科学(血液病)、外科学(泌尿外)、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华中科技大学目前7个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数为25个,在非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学科)还有15个。 院系设置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经济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法医学系  护理学系  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哲学系  中文系  政治教育系  社会学系  历史研究所  法学院  体育部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文华学院(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武昌分校(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大学生艺术团  网络与计算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第二临床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