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2024-05-09 07:53

1. 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部4月18日举行2018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新祥表示,将继续采取五方面有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有人问,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些年来财政部和地方在绩效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不少举措,请问下一步在绩效管理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来体现“全面”这两个字?
王新祥指出,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在巩固前期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初步考虑,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2. 什么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以一级政府财政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为对象,以政府财政预算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体产出和结果为内容,以促进政府透明、责任、高效履职为目的所开展的绩效管理活动。
财通财政预算绩效综合管理系统包含了事前绩效目标、事中绩效监督、事后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四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涵盖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专项资金支出、部门整体支出、竞争性分配资金支出、转移性资金支出、财政支出综合等多种财政资金。

3. 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法律分析: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是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要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预算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常抓不懈,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法律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第二条 着力于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方案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专员办作为嵌入财政预算管理环节的一员,应主动适应改革要求,把握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这一核心内容,积极探索专员办在专项转移支付监管中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路径和方法。根据办党组要求,业务三处作为专项转移支付监管牵头处,投入专门力量,在大学习大讨论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浙江专员办专项转移支付监管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两年规划暨2019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贯彻落实规划方案》)。《贯彻落实规划方案》要求从国家治理、财政工作和专员办三个角度充分认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监管的两年目标、在三个预算管理环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的具体路径、“联动”“规范”“信息化”及“人才库”四项保障措施,全办从制度和机制上对专项转移支付监管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统一部署,确定了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
第四条 着力于职能定位,明确转移支付绩效监管重点
明确了转移支付各环节绩效监管的重点,按照“规定动作+自主动作,且均有所深化”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以实现预算和绩效监管的深度融合、相得益彰。一是预算编制环节扎实开展绩效目标审核,夯实绩效管理基础。绩效起始于正确的决策,审核应关注绩效目标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规范性即基本要素填报是否完整,是否对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等绩效目标进行了细化和量化描述。合理性即绩效目标指向是否明确,细化量化的指标是否合理,产出、效益和资金三者是否互相匹配等。二是预算执行环节主动作为,突出“双监控”。根据财政部“将绩效关口向事前和事中聚焦”的要求,强化预算执行绩效监控是专员办发挥就地就近监管优势的必然要求。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能够发挥事中监控可预警、及时纠偏的作用,也体现了专员办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事中监管的不可替代作用。三是决算和监督环节进一步深化绩效评价,提高评价质量。如对绩效评价案例予以梳理总结分析,积累评价经验;在财政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三级指标;根据业务专业特点,引入行业专业力量参与评价,提升评价的专业性;进一步完善评价报告,将对完善指标体系的具体建议写入评价报告,为财政部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体系提供参考等。

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4. 如何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初步考虑,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5. 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6. 财政部采取什么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7. 什么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本报将连续刊登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方便读者深入了解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绩效预算是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具体来说,就是把资源分配的增加与绩效的提高紧密结合的预算系统。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1、利用绩效管理理念、方法等对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2、主线是结果导向,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要以年初定的绩效目标为依据,围绕绩效目标实现扩展工作。
         3、核心是强化支出责任,“用钱问效,无效问责”,不断提高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的支出责任意识。
         4、特征是全过程,表现形式是五个环节紧密相联,即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估结果应用的有机统一。
         5、定位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府绩效管理范畴。目的是改进预算管理、控制节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服务,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分类 
         1、按预算资金的性质,可分为预算收入绩效管理和预算支出绩效管理。
         前者以预算收入为对象,以收入规模、质量、结构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预算收入对政府履职保障程度为目的。
         后者以支出为对象,以支出的性质、范围、投入、产出、效果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预算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公平性为目的。
         2、按预算支出的范围,可分为基本支出预算绩效管理、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和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管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3、按预算支出的功能,可分为各种功能性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按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等分类,相应形成各类支出功能的预算绩效管理。
          三、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及其部门履行自身职责的行为及其产出的结果和社会经济影响,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多方面的含义。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实绩和效果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改进政府工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预算资金是政府履职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由于现代预算制度是政府公共支出的核心,体现了政府的主要职能和施政理念,因此,预算绩效既是衡量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政府其他功能性绩效的关键因素。预算资金使用的高效、责任、透明又是政府履职高效、责任、透明的前提。国家推行预算绩效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配合新公共管理运动,有效提高政府的行政绩效。
         可见,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为政府绩效管理服务的,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称作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什么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8. 如何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一、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的目的。
绩效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目的就是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政资金对产出、产能的高效化。
二、充分掌握绩效管理内容和流程。
绩效管理内容有目标管理、运行跟踪监控管理、评价实施管理、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其流程有事前评价、事中评价(绩效跟踪)、事后评价和结果应用。
三、精准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最终都要突显在“效”字上来,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站位要高,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职能职责有效设计,要既讲节约,又讲效果。指标的量化、细化要与项目内容相匹配且简明扼要、要做到尽可能的精炼、明晰,富有可操作性强。
四、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一应处理好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绩效管理观念,形成共识;二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按照“谁支出、谁填报、谁负责”的原则编制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自评表和评价报告;三要加快建立制度体系、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四是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拓展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不断深入。
五、有效应用绩效评价结果,致力于推动项目投资评审工作。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预算绩效评价得出的结果应该体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否有效履职;三是公共财政资源是否有效配置。因此,有效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并非简单局限在预算支出增减和项目是否取消这个层次上,要向更深、更广领域推进。而财政项目投资评审就是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深度延伸,致力推动财政项目投资评价、评审工作,是对项目工程投资概算进行绩效评价与审核、审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节约、高效使用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