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2024-05-06 13:17

1. 汉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汉族的服饰:是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几千年来,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润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
汉服最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身穿汉服的中国人可以惊艳全世界。

汉族的生活习惯:
1、婚姻:汉族的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妻结合的礼仪又可称为“昏礼”。
2、礼仪:汉族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互惠型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被称作“关系”,用于联系感情。
3、饮食:汉族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汉族饮食多样化,且比起其他少数民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4、丧葬: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5、节日: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为隆重,代表着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汉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2. 服饰礼仪和生活服饰的案例(急)

1、国内一家效益很好的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叶明,经过多方努力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终于使德国一家著名的家电企业董事长同意与自己的企业合作。谈判时为了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好印象,叶明上身穿了一件T恤衫,下穿一条牛仔裤,脚穿一双旅游鞋。当他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带着秘书出现在对方面前时,对方瞪着不解的眼睛看着他上下打量了半天,非常不满意。这次合作没能成功。 


2、小刘和几个外国朋友相约周末一起聚会娱乐,为了表示对朋友的尊重,星期天一大早,小刘就西服革履地打扮好,对照镜子摆正漂亮的领结前去赴约。北京的八月天气酷热,他们来到一家酒店就餐,边吃边聊,大家好不开心快乐!可是不一会儿,小刘已是汗流浃背,不住地用手帕檫汗。饭后,大家到娱乐厅打保龄球,在球场上,小刘不断为朋友鼓掌叫好,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小刘勉强站起来整理好服装服装,拿起球做好投球准备,当他摆好姿势用力把球投出去时,只听到“嚓”的一声,上衣的袖子扯开了一个大口子,弄得小刘十分的尴尬。 


3、李丽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某公司做文秘工作不久,一次在接待客户时,领导让她照顾一位华侨女士。临分别时,华侨对小李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非常满意,留下名片,并认真地说:“谢谢!欢迎你到我公司来作客,请代我向你的先生问好。”小李愣住了,因为她根本没有男朋友。可是,那位华侨也没有错,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见小李的左手无名指上戴有一枚戒指。 


4、一次,有位老师带着三个毕业生同时应聘一家公司做业务员,面试前老师怕学生面试时紧张,同人事部主任商量让三个同学一起面试。三位同学进入人事部主任办公室时,主任上前请三位同学入座。当主任回到办公桌前,抬头一看,欲言又止,只见两位同学坐在沙发上,一个架起二郎腿,而且两腿不停的颤抖,另一个身子松懈的斜靠在沙发一角,两手攥握手指咯咯作响,只有一个同学端坐在椅子上等候面试,人事部主任起身非常客气地对两位坐在沙发上的同学说:“对不起,你们二位的面试已经结束了,请推出”,两位同学四目相对,不知何故,面试怎么什么都没问,就结束了。 
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 


5、谢小姐大学毕业后不久在某公司就职,她性格开朗、活泼,朋友非常多。朋友多,电话自然也很多。谢小姐上班时总要接一些私人电话。接到朋友的电话,谢小姐总是很高兴,她常常旁若无人地与朋友谈笑风生,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可是,她没有觉察到周围同事们那带有责备的目光。 


6、一位年轻人去风景区旅游。那天天气炎热,他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不知距目的地还有多远,举目四望,不见一人。正失望时,远处走来一位老者,年轻人大喜,张口就问,“喂,离青海湖还有多远呀?”老者目不斜视的回了两个字:“五里。”年轻人精神倍增,快速向前走去。他走呀走,走了好几个五里,青海湖也不见踪迹,他恼怒地骂起了老者。 


7、一天,参加工作不久的杨安琪小姐被派到外的出差。在卧铺车厢里,碰到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姑娘。美国姑娘热情地向杨安琪打招呼,使杨小姐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便操着意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与对方聊了起来。 
交谈中,杨小姐有点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美国姑娘所答非所问的说:“你猜猜看。”杨小姐自觉没趣,又问道:“你这个岁数,一定结婚了吧?”更令杨小姐吃惊的是,对方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理她了。一直到分手,两个人再也没说一句话。 
请问,这位美国姑娘是不是没礼貌呀?

3. 回族有什么生活习惯和服饰

一、回族的生活习惯:
1、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
2、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由于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北方回族地区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3、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婚礼时,男女各家还要摆宴席,招待宾客。当新娘子入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入洞房。
4、回族忌说“死”,将“逝世”一般称为“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的称法。葬礼要经过停尸、善面、备殓、净身、下葬、纪念亡人等程序。
二、回族的服饰:
1、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
2、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绿盖头清俊娇丽;白盖头干净持重;黑色盖头素雅端正。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
3、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
4、除了白帽外,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则喜爱戴缠头。

扩展资料:
回族的节日
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他的诞辰与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般合称“圣纪”,俗称“圣会”。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忏悔)。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
参考资料:回族—百度百科

回族有什么生活习惯和服饰

4. 服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服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的便利:①运动起来更方便。比如:短背心、短裤等。②引领时尚。比如:唐装等。③遮阳避射。比如:防紫外线的服务。④增加安全感。比如:警服等。

5. 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所有服饰难找  找到个生活习惯的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彝族服饰 

[服饰特色]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象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 

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瑶族服饰 

[服饰特色]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锡伯族服饰 

[服饰特色] 

清代,锡伯族男子用青、蓝、棕等色衣料做成左右开衩的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袄,外罩坎肩,头戴圆顶帽。 

妇女穿长及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多镶滚边。脚着白袜、绣花鞋。少女留一长辫,辫根扎红色头绳。婚礼时,新娘头戴吉塔库(锡伯语)头饰,即布制发圈;上有贝壳、宝石和金银制的花饰,下一排银链或串珠等装饰垂于眉宇之上。婚后一年之内,参加较大喜庆活动仍要戴上吉塔库。 

已婚妇女头上盘头翅。妇女戴耳环、手镯、戒指等。男女裤腿均扎黑色腿带,年轻女子扎红色、粉红色腿带,丧事时扎白色腿带。今散居在东北的锡伯族服装已,特别是青年已多穿连衣裙等。和当地汉族、满族相同。新疆锡伯族妇女虽仍穿旗袍,但服饰已有显著改变

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6. 壮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  壮族服饰
  ,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生活习惯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传统民居有楼居,半楼居和地居,壮族主食是大米和玉米,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以生鱼片为佳肴.三月三吃五色饭.烤整猪.白斩鸡也是壮族以待客的特色佳肴.壮族也是以农业为主的.民间传统歌节是歌圩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余万(2005年)。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彳+童)”。解放后称“僮”。1965年10月12日,经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族名为“壮族”。壮族人民曾多次发动反封建、反压迫的农民起义,广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广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个人建议,如果是写作文的话还是选择其中一个比较好!

7. 服装设计师的生活

款式设计,只是第一步,设计之路还有很多工作要进行,一步一个脚印。

服装设计师的生活

8. 各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1、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回族男子服饰“回回帽”,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2、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

3、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
二是锦带,宽2至3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多以自己精心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
锦幅多用作背面、背带兜等。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苗族的狗,彝族的酒”。

4、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人穿着短上衣、裤子、冷毛毯、白布或包头蓝布。纹身。女人穿窄袖子和裙子。房屋是干柱建筑,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市的竹建筑风格各异。傣族信仰佛教。过去,西双版纳几乎所有的未成年男子在回家前都必须过僧侣生活,要读经。傣族人擅长歌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5、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扩展资料:
民族风情
1、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7、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
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8、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9、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众神之首,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土家族是少有的过两个大年的民族,即赶在汉族过大年的前一天多过一个大年,俗称“赶年”。张家界土家族人有这样的俗语:“三十六,跌跟头”;“人满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因为土家人认为,36岁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祸事的几率最大,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36”。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1、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2、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3、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
14、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县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5、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从事畜牧和农业,少数从事狩猎业。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16、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
17、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8、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林芝市、错那县等地。“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9、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市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
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自古以来,白族人民把“6”看得非常神圣。其原因主要有:一说白族是6诏(唐初居住在云南大理洱海一带乌蛮6个部落的总称)的后裔。6诏年年要给大唐帝国上贡,每诏一份,共6份。大唐也回赠礼品6份,各诏均得一份。所以,白族民间往来礼品必带“6”字;一说取汉语“有福有禄”(既有福气,又有钱财)一词之义。
20、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县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3、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4、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5、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数民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