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的介绍

2024-05-18 17:58

1. 城投债的介绍

城投债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伴随“打新债”的浪潮不断升温,企业债日前成为债市最“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种。在当前收益率水平处在历史低位、债市整体尚未脱离盘整状况下,企业债借助其高利率优势,重现公司债鼎盛时期“开盘售罄、一票难求”的火爆发行场面。据万得数据统计,2月份企业债发行只数已经逼近去年10月份的“井喷水平”,并接棒中期票据成为当月新债发行最活跃的品种。中央债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全国共发行地方企业债券共计1971.33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被称为“准市政债”的城投债。如此规模,已和2009年国家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公债相当。一些城投债“过 度包装”,加剧了风险。

城投债的介绍

2. 城投债的特征

一、尽管募集资金通常投向资本密集、投资回报期长、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市政项目,但从债券的立项到设计、审批到发行、流通到清偿则完全套用企业债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借企业的壳,实现其筹集市政建设资金的目的。二、地方政府一方面在债券发行计划上给予发行企业极大倾斜,另一方面为发债主体提供诸如隐形担保、开发许可和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一旦出现兑付问题,地方政府具有强烈责任代为偿还,因此城投债的发行具有很强的政府痕迹。

3. 城投债历史

 1.城投债的起源  城投债起源于上海。1992年,为支持浦东新区建设,中央决定给予上海五方面的配套资金筹措方式,其中之一是1992年—1995年每年发行5亿元浦东新区建设债券。1992年第一只城投债,规模为5亿元。2006年9月,安徽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该省首家发债成功,效法者遍布全省。但安徽省的发行数量,则还在浙江、江苏之后。在地方 *** 的大量举债需求之下,2009年“城投债”规模迅速膨胀——2005年至2008年底的4年间,“城投债”的发行总量只有1585亿元,而在2009年的前8个月,“城投债”共计发放了64只,融资845.5亿元。
  2.为什么ppp模式是 *** 未来大力推广的方向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存量 *** 债务清理解决文件均显示以城投债为主要代表的“旧”地方 *** 融资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供给收缩的逻辑推动城投债收益率在10月份以来出现大幅下降,信用利差已跌落至历史最低分位数水平。
  与此同时,“新”融资模式呼之欲出,地方 *** 债全面替代城投债的融资功能是大势所趋,此外,PPP模式也将是未来 *** 大力推广的方向。PPP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如何看待 *** 对于PPP模式的推广?为什么PPP模式能有效降低地方 *** 债务风险?多项文件暗示未来PPP模式将会得到 *** 的大力推广。
  财政部发布的《地方 *** 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地方 *** 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财预351号文)虽然是针对存量地方 *** 债务的处理办法,但均暗示PPP模式可能会是未来 *** 大力推广的融资模式:。
  3.城投是什么  一、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企业的监督机构大部分只设有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计,只审计二级企业。 即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机构改革后,专职内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更加突出,业务工作无法全面展开,难以适应内审实际工作需要。而且在内审人员配置上较少重视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素质的内审专职人员较少,在排员布阵上捉襟见肘,往往临阵磨枪,找人凑数应付了事。
   这种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无法满足内审工作发展的需要。2、内部审计职能过于狭窄由于 *** 审计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强力推动,使得内部审计的地位界定有所模糊,致使很多人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外嗣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必然产物.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监督机制。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方面,企业的经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并不重视.对于内部审计的人员配备、工作条件、信息流通渠道等各个方面不予以支持.甚至个别经理人员将内部审计视为“眼中钉”,根本就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便是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建立了内审机构,也只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处于双重身份的尴尬境地。
  在我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定位一直是监督与服务并举,内部审计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又要为其服务,这本身就将内审人员置于两难境地,可操作性很差。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左右为难,究其原因,乃是内审人员身份的双重性所致。
   内审人员一方面代表国家行使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又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3、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内部审计人员能否完成其使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审计判断水平,是否熟悉企业经济活动,是否了解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的投资、融资规则和惯例,是否具有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
   但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学历偏低,而且知识更新较慢,基本技能不足,不能较快地适应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许多国际上采用的先进审计技术,不能在企业的审计业务中得到应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助于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提供外界评判的依据。 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知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
  特别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签证和评价,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4、审计的效率低下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内会计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产生强大的冲击,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以财务审计为主,采用的审计方法基本上是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方法陈旧单一,效率低下,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不相一致。
  而在学术界,我国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局限于内部控制层面,将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研究的著述不多。5、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我国的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主要偏向于生产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也只是刚刚建立,时间并不长久,为数不少的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因此将财务审计机构合一,只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而由于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使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的发挥又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再加上领导者可以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内部审计人员精简并入财务部门或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力薄,很难发挥作用。6、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充其量,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当。
   

城投债历史

4. 城投债的起源

城投债是什么意思

5.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

城投债与地方债的区别是城投债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而地方债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城投债: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地方债:又叫地方政府债券,指某一国家中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债券一般也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地方发债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地方政府直接发债;第二种是中央发行国债,再转贷给地方,也就是中央发国债之后给地方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券又被称为“市政债券”。【拓展资料】绑定政府信用的债权主要分为四类: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城投债。国债根据存储目的主要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式国债;地方政府债根据资金用途又有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地方各级政府控制的融资平台也根据融资渠道的不同主要分为标准债券和非标债权。国债是理论上的无风险债券,而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被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解读为实际上的无风险债券。根据近期已经出现风险的城投债情况来看,当地政府都会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兑付。国债:国债的发行主体是财政部,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安全性极高。国债收益一向视为无风险利率。除国债外的任何理财产品,理论上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说法。我国目前发行的国债可以分为储蓄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种,此外早年也发行过凭证式国债及特别国债。相对来说:储蓄式国债的收益更高,三年期和五年期收益分别达到4%和4.27%,但只在特定时间内才开放购买,且不可流通,可提前赎回,但需要损失一定的收益。记账式国债的收益相对较低,但可在市场流通,通过网银和证券户在交易日就可以随时购买。储蓄式国债:储蓄式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类似,可以提前支取,但需要支付给承销商0.1%的手续费,同时会损失部分收益。通过工商银行或建设银行的网银或柜台就可以购买。同时国债一般比较紧俏,有购买意向的投友尽量在发行之初就赶紧下手。记账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分为附息国债和贴现国债。不难理解,一个是附息的,也就是票面价值是100元,持有期间定期分配收益,一般期限较长;一个是贴现的,也就是票面价值不足100元,持有期间没有收益,到期后按100元给你兑付,一般期限较短。记账式国债的发行量和发行频率远高于储蓄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实际收益率还是有一点点想象空间的。以上是国债,做一点敲黑板的小结:第一,没有什么产品会比国债更安全,我们所说的无风险利率和机会成本指的是同期国债的收益;第二,记账式国债比储蓄式国债灵活,也容易买到,但不如储蓄式国债收益高;如果想买,推荐储蓄式国债,以及国开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地方政府债就是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向市场发行的债券,根据资金用途和还款安排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用于纯公益性事业,项目本身无回报收益,用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进行偿还;专项债券,用于具有一定收入的公益性事业,用政府性基金收入进行偿还。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必须在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内发行,有上限。由国务院分给各省财政,省财政部门再分给下辖的市县,兑付也是由省财政统一兑付。经第人大会议审议批准,2019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407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30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7685.08亿元。此外,今年3月地方债开始在柜台试点交易了,宁波、浙江、陕西、北京、山东、四川在柜台发行地方债,票面收益3.3%左右。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

6. 城投债的发行加快

2009年2月份以来城投债发行逐渐加快,已经发行6只城投债,规模近百亿。而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仅发行13只城投债,规模约350亿。而推动“打新债”浪潮再度升温的高收益城投债,如发行利率均在7%以上09渝隆债、09怀化债,均为中小县市或区级政府所属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常见的省、市一级城投债发行并未明显提速。申万研究所债券研究员张磊认为,地方政府2000亿债券提议过会为省、市一级地方政府融资打通新渠道,符合发行要求的部分城投债额度转向地方政府债或者中期票据,为以前“轮不上”发债的中小县市或区级政府所属企业让出空间。同时,2013年发债规模占企业债总量近四成的铁道债,2014年以来尚未露面。相反,其已经先后在2009年1月15日、2月19日分别发行了200亿元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这么巨大的空挡,明显为规模大多在十几亿的中小县市或区级政府所属企业发债增添更多机会。”按照城投债加速扩容局面来看,其2009年发行量将较2008年明显增加,“如果企业债今年能够发3000亿,城投债发行量很可能大幅增长至1000亿左右,这无疑将成为企业债发行的主力军。”

7.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首先发行的主体不一样,城投债一般是省市县各级政府控股的融资平台发行(城投、交投、建投、水利等),地方债一般是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财政部门发行;其次产品的类别也不一样,城投债分为标准化债券和非标准化债券;地方政府债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还体现在收益上的不同,通常城投债要比地方债收益高,用户投资这些债券时可以通过交易所、银行柜台、信托、金交所等,城投债和地方债基本上没有风险,投资时要详细阅读协议。
 
 
 
 城投债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具有的特征包括投资回报期长、具有很强的政府痕迹、投资公共物品性质的市政项目等,值得注意的是,城投债起源于上海,1992年第一只城投债,规模为5亿元发行。
 
 
 
 用户在平时不论购买城投债还是地方债一定要使用个人的资金,不能借钱,同时这笔钱为自己的闲置资金。在投资时要认真阅读相关的协议,知道自己急用钱时是否可以提前赎回等,还有提前赎回的规则。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

8. 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

地方债:
“地方债”(全称:地方公债),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是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
城投债:
1.城投债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
2.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

扩展资料:
地方债优缺点:
1.优点: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无疑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问题。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人大通过的发展规划,更加灵活地筹集资金,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由于地方政府拥有了自筹资金、自主发展的能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成熟,地方人大在监督地方政府方面将会有更高的积极性,中国的政治体制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2.缺点: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面临着《预算法》的制约。我国《预算法》严禁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必须修改法律,而这样做就意味着,在短期内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不会成为现实。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果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政府过分举债之后,将会出现破产问题。而我国目前尚未对政府机关破产作出明确的规定,一旦地方政府破产,中央政府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地方人大将作出怎样的安排,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盘考虑。
城投债特征:
1.尽管募集资金通常投向资本密集、投资回报期长、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市政项目,但从债券的立项到设计、审批到发行、流通到清偿则完全套用企业债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借企业的壳,实现其筹集市政建设资金的目的。
2.地方政府一方面在债券发行计划上给予发行企业极大倾斜,另一方面为发债主体提供诸如隐形担保、开发许可和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一旦出现兑付问题,地方政府具有强烈责任代为偿还,因此城投债的发行具有很强的政府痕迹。
资料来自:地方债
资料来自:城投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