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2024-05-05 14:09

1. 住建部: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8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完善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一个重要措施。“十四五”期间,住建部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记者 王舒嫄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是精准的、有效的。”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将继续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倪虹还表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好房地产市场秩序。他说,7月13日,住建部会同8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
倪虹指出,下一步,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落实好《通知》要求,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住房问题一方面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此外,王蒙徽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还是要解决人口净流入的重点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推进。”
倪虹也强调,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政府应有内生动力,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下决心、下力气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下一步,住建部要重点抓好政策落实,真正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让新市民和青年人人能早日改善居住条件。
探索城市更新方法路径
王蒙徽指出,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也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过去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到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所以,要加快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当然,我国在短时间内走过了一些国家用了几百年时间走过的城镇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这么高的发展速度,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特别是“里子工程”,比如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建设问题、城市内涝问题等,都需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来解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更新的内涵应该是要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以及品质提升,而且它还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住建部副部长黄艳说。
8月31日,住建部网站公布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
(责任编辑:王婉莹)

住建部: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2. 财政部部长:坚持“房住不炒”,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刘昆在2月16日的《求是》杂志发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一文,其中提到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
刘昆表示,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精准发力、补上短板,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作。其中,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刘昆在文章中提倡了“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并 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大力提质增效”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包括:
一、减税降费,通过减轻企业、个人负担,促进疫情防控、拉动经济增长。
二、结构调整,通过压一般、保重点,优化财政资金配置。
三、优化分配,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能力。
四、以收定支,通过明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设可持续的财政。
五、注重绩效,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风险防控,通过财政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隐患。
刘昆表示,当前,就业形势稳中承压,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要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地方加快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做好风险防控,通过财政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隐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风险隐患依然不少。财政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既警惕本领域的风险,也防范其他领域传导过来的风险。要有效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优化投向结构,扩大使用范围,在项目上储备一批、发行一批、建设一批、接续一批,尽快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督促指导地方做实做细并严格执行化债方案,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严禁搞虚假化债将风险“甩锅”。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配合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前瞻性分析研判各类潜在风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应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刘昆说,支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严谨细致推出并落实好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是各级财政部门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截至2月12日晚9时,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85.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172.9亿元。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享受工伤待遇保障、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给予定额临时性工作补助等10余项财税支持措施。

3. 财政部部长:坚持“房住不炒”,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刘昆在2月16日的《求是》杂志发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一文,其中提到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  

刘昆表示,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精准发力、补上短板,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作。其中,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刘昆在文章中提倡了“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并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大力提质增效”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包括:  
一、减税降费,通过减轻企业、个人负担,促进疫情防控、拉动经济增长。  
二、结构调整,通过压一般、保重点,优化财政资金配置。  
三、优化分配,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能力。  
四、以收定支,通过明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设可持续的财政。  
五、注重绩效,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风险防控,通过财政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隐患。  
刘昆表示,当前,就业形势稳中承压,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要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地方加快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做好风险防控,通过财政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隐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风险隐患依然不少。财政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既警惕本领域的风险,也防范其他领域传导过来的风险。要有效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优化投向结构,扩大使用范围,在项目上储备一批、发行一批、建设一批、接续一批,尽快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督促指导地方做实做细并严格执行化债方案,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严禁搞虚假化债将风险“甩锅”。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配合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前瞻性分析研判各类潜在风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应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刘昆说,支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严谨细致推出并落实好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是各级财政部门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截至2月12日晚9时,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85.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172.9亿元。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享受工伤待遇保障、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给予定额临时性工作补助等10余项财税支持措施。

财政部部长:坚持“房住不炒”,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4. 财政部: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来源:财政部网站
2018年,各级财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8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支出7372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开工626万套,完成30万套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一、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筹措力度
一是各级财政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8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支出7372亿元,同比增长46.4%。
二是中央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力度不减。2018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资金达2442亿元。其中,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176亿元,占89.1%;补助农村危房改造266亿元,占10.9%。
二、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
为进一步完善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更好地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租房运营管理,2018年明确在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8个省(区),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事项,包括公租房入住和退出管理、租金收缴和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养护和综合管理等事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对不属于政府职责范围,或者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不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三、加强棚户区改造债务管理
一是有序推进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制定《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财预〔2018〕28号),探索建立棚改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相对应的制度,发挥政府规范适度举债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的积极作用。
二是规范棚户区改造融资行为。督促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的决策部署,按照“开前门、堵后门”要求,将棚改融资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严禁借棚改之名盲目举债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谨防棚改成为地方隐性债务“黑洞”。
四、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财政部认真组织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任务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同时,积极配合审计署等部门,对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加强核查问责。
五、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行动要求
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建村〔2018〕115号),聚焦支持重点,在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危房改造任务,提高对深度贫困地区省份的户均补助。
2019年,财政部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筹集和管理,规范棚改项目融资管理,支持地方开展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公租房运营管理,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措并举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5. 住建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9月14日指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资料图:浙江杭州城北高楼林立
中共中央宣传部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请问城乡住房短缺情况如何?还需要多少资金以及什么样的措施来支撑城乡建设?
王胜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住房短缺矛盾逐步得到解决。根据“七普”数据,在2020年,全国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他们希望居住的条件更舒适,环境也更优美,服务更加便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
在回应记者关于“近一两年有哪些计划重点”的问题时,王胜军表示,过去十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很快,住房,包括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比较大。下一步,从增量看,我们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地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来看,我们的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乡村建设,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住房和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王胜军指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多方协同,上下联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把这些任务完成好,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住建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6. 住建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9月14日指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请问城乡住房短缺情况如何?还需要多少资金以及什么样的措施来支撑城乡建设?
王胜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住房短缺矛盾逐步得到解决。根据“七普”数据,在2020年,全国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他们希望居住的条件更舒适,环境也更优美,服务更加便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
在回应记者关于“近一两年有哪些计划重点”的问题时,王胜军表示,过去十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很快,住房,包括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比较大。下一步,从增量看,我们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地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来看,我们的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乡村建设,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住房和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王胜军指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多方协同,上下联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把这些任务完成好,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7. 住建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9月14日指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请问城乡住房短缺情况如何?还需要多少资金以及什么样的措施来支撑城乡建设?
王胜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住房短缺矛盾逐步得到解决。根据“七普”数据,在2020年,全国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他们希望居住的条件更舒适,环境也更优美,服务更加便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
在回应记者关于“近一两年有哪些计划重点”的问题时,王胜军表示,过去十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很快,住房,包括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比较大。下一步,从增量看,我们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地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来看,我们的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乡村建设,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住房和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王胜军指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多方协同,上下联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把这些任务完成好,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住建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8. 住建部: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9月14日指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资料图:浙江杭州城北高楼林立。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中共中央宣传部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请问城乡住房短缺情况如何?还需要多少资金以及什么样的措施来支撑城乡建设?
王胜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住房短缺矛盾逐步得到解决。根据“七普”数据,在2020年,全国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他们希望居住的条件更舒适,环境也更优美,服务更加便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
在回应记者关于“近一两年有哪些计划重点”的问题时,王胜军表示,过去十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很快,住房,包括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比较大。下一步,从增量看,我们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地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来看,我们的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乡村建设,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住房和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王胜军指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多方协同,上下联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把这些任务完成好,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