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多袖珍国家?

2024-05-17 17:45

1. 为什么欧洲多袖珍国家?

欧洲史发展产生的  欧洲的袖珍国有7个袖珍国:卢森堡、安道尔、马耳他、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梵蒂冈、马耳他骑士团。

卢森堡是袖珍国中面积最大的,有2586平方千米,人口近40万,以卢森堡人为主,经济发达,尤以钢铁生产闻名,有“钢铁王国”的美誉,又因为境内驻有从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又有“小瑞士”之称,为欧洲金融中心之一。

安道尔面积465平方千米,人口近6万。 位于法国与西班牙之间,高山林立,森林覆盖率约37%。安道尔风光极为绚丽,旅游业十分发达。对外贸易也有相当规模。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马耳他虽然面积很小,但是,马耳他却是欧、亚、非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二战有人向墨索里尼提议占领马耳他,因为只要意大利拥有马耳他就等于拥有地中海,但墨索里尼不听,最后,英国等国家利用马耳他给意军非常大的打击。

列支敦士登位于欧洲中部,面积160平方千米。人口3万多人。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有精密机械、仪表、假牙生产等小型工业部门。邮票精美,风光旖丽,世界驰名。

圣马力诺的四周均与意大利接壤,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近3万。经济以旅游业和邮票发行为重要支柱,素有“邮票王国”的美誉。圣马力诺的葡萄酒品质优良非常著名。

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3万多人。蒙地卡罗为著名赌城。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的梵蒂风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千米,人口1000多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博物馆以建筑精美,文物丰富著称。

马耳他骑士团与之前介绍的马耳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马耳他骑士团的全名为“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他圣若望独立军事医院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在联合国享有永久观察员的地位,它设在罗马的总部马耳他大厦是它唯一的领土——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了。领土面积只有12000平方米,现在有12500名骑士与女爵。 拥有准主权国家的地位。

为什么欧洲多袖珍国家?

2. 袖珍型国家为啥在欧洲有那么多?

欧洲大陆架的版图上,除去俄国,具有影响力的、地块比较大的是老牌国家是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了。在这些国家当中掺杂着一些小小的袖珍型的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国土面积太小,难以标记,经常用数字标明后再作注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袖珍型国家是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斯登、马耳他、安道尔和卢森堡。这些国家历史悠久,在历史的法阵过程当中很少有战争发生。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国家一直存在着,没有被侵占而消失呢?这里说说几个原因。


首先要说的是梵蒂冈,因为这国家太超然了。在基督教没有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前,梵蒂冈什么都不是,它只是罗马城的一部分。成为罗马帝国国家后,这一区域就成为了教皇居住的地方,华丽漂亮的教堂什么的也在这里修建,也逐渐就成为了基督教朝圣的地方。影响整个罗马帝国。而当时的罗马帝国是欧洲最大也是唯一的帝国,整个帝国环绕地中海,是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欧洲以北简直就是蛮荒之地,还在以部落为主导,到处征战抢掠。

国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罗国帝国的皇帝认同、接受基督教。认同他们是神的使者,而皇帝只是世俗中的皇帝了。你要接班皇帝就得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那为什么罗马帝国的皇帝愿意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呢?因为基督教在当时很多的贵族为了自己统治区域的民众安稳稳定也慢慢接受了这一教派。统治阶层这层面都接受了,为了帝国的安定,也为了能更好地控制民众思想。在当时,政教合一成为必然的选择。

有没有人想推翻他,有!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已经发现他已经成为了精神上的巨无霸。民众信,而精英阶层是最明白的人。如果帝国皇帝你不信那就做好下台的准备。为什么呢?你皇帝不信,我就利用民众信的力量推翻你,我做皇帝了。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精英阶层与基督教其实是相互利用的工具。你,我不得不信!



后来,罗马帝国被北方下来的日耳曼人打垮了,分裂了。日耳曼人想,这是个好工具,自己也装着相信,不信没办法啊。你不信就不好去控制、管理和驯服民众啊。于是,基督教的影响力辐射了全欧洲。为什么呢?其实就是精英基层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统治和管理民众的好工具。

那欧洲当时都有哪些精英阶层呢?那些精英阶层其实就主要的是各个民族部落的首领了。这些部落首领在迁徙、征战、融合的过程当中,慢慢地也意识到精神层面民众的需要,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接受这一教派有何不可的?

这就造成了中世纪欧洲民众大部分人都相信基督教,从而教皇的权力异常之大。你要成为国王就得接受我的洗礼,认同我。不然,我就蛊惑民众反抗你、推翻你。所以,那在中世纪教廷在欧洲就是唯我独尊。

梵蒂冈的超然地位直到如今还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代、到现代。在欧洲,基督教一直是欧洲人的精神寄托,也是殖民最好的工具。在现代独立战争之后,他也成为国了。成为国当然有西方社会国家的一致认可,这太简单了。世界最小面积的国家,有着世界最多的信徒。信徒捐献、出版物、银行洗钱、金融投资什么的,反正很富有。

好了,之前一直说梵蒂冈,这是因为梵蒂冈太特殊了,那其它那些袖珍型的小国呢?其实这些袖珍我们可以查下这些小国在当今世界的全称。很多都是叫什么什么“公国”的?公国不是指主权独立的国家,它完全是国家内的一个家族式的自治区,在其领域内拥有较高的自治权,可有自己的军队、行政和财权。


比如,卢森堡留叫卢森堡大公国,列支敦士登叫列支敦士登公国,安道尔公国或安道尔亲王国。列支敦士登公国或列支敦士登亲王国。都有个“公”字,什么概念?其实,在欧洲教皇权倾欧洲的时代,你要成为国王首先要部落首领贵族的认可和举荐,然后是教皇的册封认可。不然你干不了国王。当上了国王,除了自己地盘自己说了算,没多大权力。要打仗,你得先联合自己王国内的部落贵族首领同意,然后还要上报教皇同意才可以干仗。呵呵,这绝对不想古代中国这样皇帝一下令就可以干仗。又跑远了,其实公国就是王国国王对自己兄弟分封的地盘。血缘关系,那就一个亲,分封的称号就叫公爵了,公爵有很大权力的,相当于整个王国的总理,公爵只在国王之下。

这里涉及题目的命题,为什么这么多的袖珍国家?还是回到基督教一统江山的中世纪,国王得到教皇的认可,把自己的地盘分封给有功的兄弟亲戚。所以公爵的称号就出现了。而对于我们东方人所不了解的是,各个王国王室之间有些为了自己地盘的利益,相互之间联姻生娃。从那时候起,不管欧洲怎么打怎么干,始终是这些在高端位置精英阶层控制整个欧洲的领导层。不管德国、英国、法国其实都是血缘至亲,高端精英贵族始终把持着欧洲大陆架。反正只要是教皇承认的贵族,你去哪个王国去做国王都没人反对。所以就京城出现一国断根了别国的男丁过来做国王的现象。这太多例子了去了。

而公国的形成,因为是自己祖宗的兄弟留下的血亲,你还能好意思打打杀杀过去吗?再说,别人也没什么资源,我就占个小小的封地,也投降承认你厉害,毕竟还有血缘关系呢。更高层面讲,大家都是一个教派的人,教皇还看着你呢?你别赶尽杀绝了。这一缓就到了近代,有了民主自由的雏形,法国大革命,独立运动开始了。于是轰轰烈烈的造国运动就形成了。

其实,你不管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在欧洲影响力大的的强国,包括之后诞生的美国,不管他们怎么闹。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观,基督教的理念统治全世界。在清朝来访的第一个欧洲使者就提出了四个要求,最后一条就是允许能在中国传教。

回过头来看,这些小国为什么能生存到至今?要资源没资源,要矿产没矿产,靠什么存活?这些国家其实不是像表面上的卖旅游产品什么的,这些东西难以喂饱这些小国的胃口。其实,就是一个法外之地,这些法外之地有个共同点,银行业发达。所以是国际黑钱、洗钱集中交易要地,利润那是刚刚的。

那欧洲强国想要灭他们吗?肯定有想要灭的。可是在当今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特别是欧洲这么多国家,这么复杂的血缘关系下,要顶住很多压力的。什么压力?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就是想中国有句谚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样的意思了。

3. 为何在欧洲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国中之国、袖珍小国?

我举个例子,卢森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法国与德国需要一个军事缓冲区,虽然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个缓冲区一点用都没有,不过这个国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而法国与德国也默认了它的存在。第二个例子是教皇国梵蒂冈,意大利随时都可以呑并它,之所以不这样做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意大利对梵蒂冈许下了独立保障,其二是因为如果呑并了梵蒂冈就等于向天主教世界宣战。而亚洲则不同,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保证了国家的领土完整性。再来看欧洲,古代最大的国家(莫斯科公国除外)神圣罗马帝国长期处于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状态,诸侯国可以互相呑并,最后被拿破仑解散。由于统治方法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政治环境。

为何在欧洲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国中之国、袖珍小国?

4. 欧洲袖珍国家为何能长期存在不被吞并?

其实这句话说反了
——应该说,中世纪以来欧洲上千的袖珍国家和贵族领地,生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的几个都是侥幸而已
 
比如卢森堡,原来一直在法国、德国、比利时之间来回转手,1866年才脱离德意志联邦,1867年《伦敦条约》确定卢森堡为独立的中立国。(一战二战又被德国占领)
再比如列支敦士登,之前一直依附于奥地利(本身是奥地利贵族的采邑,长期以来该国的统治者就一直居于国外,如维也纳的列支敦士登宫),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才转而寻求与瑞士成立关税与货币同盟,与瑞士的这一联盟使列支敦士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免受德国的侵略。 
 
——其实都是运气下的“块肉余生”

5. 欧洲有哪些袖珍国

欧洲的袖珍国有:卢森堡、安道尔、马耳他、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梵蒂冈。 
袖珍国一般是指领土面积排在世界末游,海域管辖范围不大的国家,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全世界主权国中袖珍国有34个,欧洲有7个。
卢森堡:是袖珍国中面积最大的,有2586平方千米,人口近40万,有“钢铁王国”的美誉。
安道尔:面积465平方千米,人口近6万。 高山林立,森林覆盖率约37%,旅游业十分发达。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有“地中海的心脏”之称,是欧、亚、非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圣马力诺:四周均与意大利接壤,有“国中之国”的称号,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近3万。以旅游业和邮票发行为重要支柱,素有“邮票王国”的美誉。

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3万多人。蒙地卡罗为著名赌城。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千米,人口1000多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欧洲有哪些袖珍国

6. 欧洲袖珍小国 有什么特点

  生命力很强: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势力均衡”和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所谓“势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衡制约,宗教与世俗势力的平衡制约,国家内部各阶层(包括国王、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之间)的平衡制约,以及同一阶层内部的分权制约等等,不让其中一方的势力独大,大家互相牵制,这已成为西方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表现在欧洲史上的国际关系上,哪一个国家力量过大,哪一个国家表现出过强的欲望,就会受到群起而攻之。
  在欧洲史上,多次发生过国家集团之间的大混战,从17世纪的德意志30年战争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止,参战国家在五个以上,甚至十多个、几十个的大型国家集团大混战至少有六七次,在这些战争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总是差不多相等,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一方明显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时,通常就会有其他国家加入到较弱的一方。还有一些战争,本身就是为了制约某个力量过强的国家,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克里木战争等。而一旦战争分出胜负之后,战胜国集团中某个有可能捞取最大利益的国家,又会遭到战胜国集团其它国家的联合抵制,这也决定了每一次大型国际战争之后的和平会议,都是错综复杂的。
  欧洲的小国向来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与西方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在一次次战争过后,先后有一些夹缝中的小国获得公认的中立地位,从17世纪的荷兰、瑞士,到二战后的芬兰、奥地利等。所谓公认的“中立”,就是说如果有大国胆敢入侵它们的话,这个大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之所以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作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公然入侵中立小国比利时,这直接造就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结局。
  在欧洲,有些袖珍国家,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等,这些微小的国家历经几百年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难以见到的。
  而英国就是是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积极维护者!

7. 欧洲五大袖珍国是哪几个?

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安道尔。
1,梵蒂冈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边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
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殿、宗座宫、教宗避暑胜地(冈道尔夫堡)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另外,有一条“密道”从著名的圣天使堡通向梵蒂冈城内。
2,摩纳哥
摩纳哥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城邦国家,是世界第2小的国家(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国土面积为1.98平方公里。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国包围,南濒地中海。边境线长5.47公里,海岸线长3.83公里。地形狭长,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最窄处仅200米。

3,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是意大利内的一个国中国,位于意大利两个大区艾米利亚—罗马涅和马尔凯之间,距亚德里亚海仅23公里。圣马力诺是欧洲的第三小国,仅次于梵蒂冈城和摩纳哥,总面积61.2平方公里。
4,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少数几个袖珍小国之一,国土总面积仅160.5平方公里,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中欧莱茵河上游东岸的内陆国;西邻瑞士,以莱茵河为界东接奥地利。

5,安道尔
安道尔位于西南欧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地处比利牛斯山脉南坡。属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内陆山地国家,北部与法国接壤国界线全长57公里,南部与西班牙接壤国界线全长64公里。国土总面积为468平方公里,是欧洲多个“袖珍国”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梵蒂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纳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马力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支敦士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道尔

欧洲五大袖珍国是哪几个?

8. 想感受真正的欧洲,这几个袖珍小国是最佳去处

欧洲有几个著名的袖珍小国,比如被法国环抱的摩纳哥,被意大利环抱的梵蒂冈、圣马力诺,被法国、德国、比利时包围的卢森堡,再比如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列支敦士登,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安道尔,都是人们在游完那些大国之后也一定要去看看的迷你国度。
  
 
  
 除了这些引人入胜的袖珍之国,欧洲还有些有名的弹丸小城,在深度游过法国、德国、瑞士以及中欧东欧多国后,我挑出几个精巧可爱、遗世独立的弹丸小城来和大家分享。
  
 
  
 这几个地方,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小,一条街、或者一个小广场,便是一座城;当然了,世界上有很多小地方,小城很多,小村更多,若只论大小实在不足为奇,而这些小城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特色和声名,它们各有各的金字招牌,虽然小却都是所属国家最经典的迷你 旅游 胜地,不仅都挂着千年古城的“老字号招牌”,还十分秀丽迷人。
  
 
  
 比如法国的韦兹莱,曾经与梵蒂冈、耶路撒冷比肩,贵为基督教圣地;比如瑞士的格吕耶尔,因为城堡、鲜花和最棒的奶酪闻名;比如比利时的迪尔比伊,不仅是座四面环山、三面环水的“石头之城”,还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城市”;比如斯洛伐克的巴尔代约夫,是上千年来没变过一点模样的经典古城;再比如瑞士的施泰因,因为一条美轮美奂的壁画古街而享誉在外……
  
 
  
 这些小而美、沧桑又俏丽、古老又经典的迷你小城,不仅是它们本国人喜爱的度假胜地,还有很多外国人迢迢赶来慕名造访,即便它们很小,也会让你得到不一般的旅行感受。
  
 
  
 法国的韦兹莱很小,小到似乎只有一条街;他也很孤单,我们在从布尔日前往贝桑松的途中、在勃艮第的田野间兜来转去挺久,才确认了它的存在。但是,让人无法忽视的,是它伟岸的过去:在中世纪的几百年里,它所在的山岗被称作圣山,和耶路撒冷、梵蒂冈一起,被视为基督教圣地。
  
 
  
 布满苔藓的老教堂
  
 
  
 古朴中透着神秘和清秀的韦兹莱,古时候是每年信徒们朝圣之路的汇合点之一,信徒们从这里出发前往西班牙西北部的宗教圣地德孔波斯特拉;著名的十字军东征,这里也是数次出发地之一。
  
 
  
 
  
 如今的韦兹莱,早已感受不到宗教的狂热和激昂,也不再热闹喧嚣,只有那些裸露着岩石本色的古屋、驿站般的小教堂,以及大教堂壁面上长满苔藓的圣人群像,在提醒你这里的古老和往日的辉煌,或者在某个黄昏的瞬间把你带回遥远陌生的中古时代;
  
 
  
 如今的人们,不论是当地人还是落脚在这里的行者,都很享受那种平和、幽静和恬淡的时光,悠长的街巷、窗口的鲜花、香浓的咖啡、以及茂密绿植包裹着的庭院,才是眼前的惬意和当下的美好。
  
 
  
 
  
 从瑞士弗赖堡前往莫尔日的途中,经过牛羊成群的绝美草场,来到位于山顶的经典小城格吕耶尔。这座中世纪迷你小城,以盛产闻名世界的格吕耶尔奶酪著称,瑞士的“国肴”之一奶酪火锅,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吕耶尔奶酪做原料。
  
 
  
 
  
 
  
 近看格吕耶尔,阳光洒满街道、鲜花无处不在,那种古老中透出来的天然、清新和浪漫是瑞士特有的情调,木屋和城堡相映成趣、兴致盎然的旅者和席地而坐的当地人都那么逍遥自在;登上格吕耶尔的城堡远眺,四周起伏的群山、丰沛的草场、茂密的森林将眼前的鲜花小城衬托得如同宝石般明艳迷人。
  
 
  
 
  
 这座小城里,雕刻着仙鹤的招牌随处可见,因为“格吕耶尔”就是仙鹤的意思;别看这地方小,却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有种魔力,吸引着人们来到这里,度过一段悠然自得、闲云野鹤般的美妙时光。
  
 
  
 
  
 再说上面提到的欧洲袖珍之国,其实也有小国和小小国之分,如若卢森堡、圣马力诺、安道尔、列支敦士登是方圆几十、几百公里的小国,那么梵蒂冈和摩纳哥就是方圆几公里之内的小小国。
  
 
  
 
  
 同理,弹丸小城里也有小小城,比如比利时的迪尔比伊。这座阿登山区山坳中的石头小城,四面环山,三面环水,被冠以“世界最小城市”的称号;当然,肯定有人说还有比这更小的,我只能说不攀比大小,只攀比身份和地位吧,由于 历史 上的重要地位,早在中世纪时,小小的迪尔比伊就已被称为“城”,尽管到如今,从城南走到城北,也只需要10分钟。
  
 
  
 
  
 虽然迪尔比伊的常驻居民只有400多人,但依然是有名的度假胜地,我们到达的时候,小城的露天餐馆咖啡馆都坐满了人;小城里最宏伟的建筑就是伯爵城堡了,这座城堡早在11世纪就已建成,临河而立的样子,如同坐镇的将军,自有一番傲然于弹丸小城之外、巍峨又壮观的气派。
  
 
  
 
  
 斯洛伐克的小古城巴尔代约夫, 历史 极其悠久,悠久到令人意外,这里最早的人类痕迹居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万年!后来的11世纪,人们沿着南北向的商路到此定居,城市便逐渐发展起来。
  
 
  
 
  
 眼前的小城不大,似乎一个小广场就涵盖了所有精华,由于从未遭受过战争和人为破坏,那些小巧精致的建筑、环抱着小城的城墙和棱堡都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巴尔代约夫所有的建筑都保持着中世纪的外观,一些文艺复兴和哥特式建筑上还绘有精美的壁画;漫步在这座小城中,会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穿越回遥远的中世纪。
  
 
  
 
  
 瑞士东北部的施泰因,似乎只有一条街,但这个小城却因为这条街而名满欧洲,与瑞士的鲜花小城、奶酪小城、木屋小城、雪山小城都不同,这里是个罕见的壁画小城。
  
 
  
 
  
 
  
 这个靠近德国、属于瑞士德语区的小城,充满了德式风情,而德式风情最大的特点,便是绚丽斑斓的色彩和结构独特的木筋屋。
  
 
  
 
  
 小城施泰因很小,却不会让你后悔来过,因为从你迈进小城的那一刻,就会被眼前这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壁画之城”迷住,那些壁画,不是画在洞穴中、也不是画在教堂内壁上,而是画在民居的外墙之上;
  
 
  
 
  
 其实,在欧洲民居的外墙上见到局部的壁画装饰并不奇怪,但像施泰因的这般规模,却是少见,当地鳞次栉比又色彩斑斓的木筋屋本就已十分惊艳,每栋建筑又被壁画铺满,更是无一例外地光彩炫目 、令人难忘;
  
 
  
 
  
 这个壁画之城的湿壁画,不是外墙上的局部装饰点缀,而是绵延在一整条街上的“大作”,这个不是画在纸上布上的大作,如同漫漫展开的珍贵长卷,让施泰因蓬荜生辉,置身其中,你会仿佛被带入时光隧道,恍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