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江源生态破坏后果

2024-05-08 10:04

1. 关于三江源生态破坏后果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经流量减少,而地下水相应减少,故A错误.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会变短,故B错误.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这里野动物资源稀少,破坏后很难恢复原貌,故C错误.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植被退化、减少.草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关于三江源生态破坏后果

2.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长江干流全长6300公里,省内长1217公里,流域面积15.85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面积的43.6%;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省内长1959.1公里,流域面积16.72万平方公里,占46.1%;澜沧江干流全长4600公里,省内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占10.3%。黄河、长江、澜沧江出自青海的水量分别占各自流域的49.2%、25%和15%,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区的冰川、雪山逐年萎缩,高原冰川末端每年上升30~50米,雪线也在逐年上升,直接影响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也给中下游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和生态质量带来危害。诸如黄河自1972年发生首次断流以来,到1997年其断流的频率、断流的时间、断流的河段逐年增加,给中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西部大开发生态保护先行的方针和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青海省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采取的措施包括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该地区主要是保护湖泊、草原、森林和沼泽,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青海省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采取的措施包括

4.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1).,.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主要原因是 [气候变迁(洪涝灾害,黄河下游断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干旱缺水等)],人为因素有主要有 [ 植被破坏] ,[草场退化(过度放牧和鼠害造成)],[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退]等
  (2).利于环境,植被,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利于生态稳定!
        三江源地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青藏高原群山起伏,河流众多,有着独特的高原特色.这里的湖泊湿地面积在10000km以上,其中面积在500km以上的河流80多条,是重要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源,号称“中华水塔”. 长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野生动物有兽类85种,鸟类237种(含亚种为263种),两栖爬行类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藏羚、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棕熊、猞猁、盘羊等35种,珍稀鸟类黑颈鹤、金雕、藏雪鸡等.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动物艾虎、沙狐、斑头雁、赤麻鸭等32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沙金、铜、水晶等.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余个省、市、区,总面积5.451×10?6km*2,占全国总面积的56.8%;1998年总人口28510万人,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22.84%,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的西部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本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又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其生态环境具有能深刻影响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巨大生态效应,并由此而广泛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5.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自然原因就是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干旱,容易造成沙漠化;人为因素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使得植被减少,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水土流失严重,使环境恶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依据题意.
  故选:C.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6. 如何保护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加强立法和管理,禁止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保护草场资源。
保护水资源。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相信大家对三江源并不陌生,三江源是一个非常优美的风景地区,但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1  位于我国“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缺水、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据青海省环保局宣传中心介绍,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是威胁三江源生态的首要问题。 作为“中华水塔”的青海而今已面临“干渴”的局面,近年来,江河源头地区河流径流量普遍减少,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鄂陵湖出水口去年出现了历史上首次长时间断流,龙羊峡水电站今年因缺水而发电不足,青海湖入湖水量日渐减少。
    
  目前,青海省一半以上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缺水区,东部农业区出现缺水的频率达到55%以上。到2010年预计青海省缺水将达5.4亿立方米。江河源地区的缺水问题直接威胁着长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其次,高污染行业导致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青海省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火力发电、铅、锌、水泥等重要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生产量持续增长,污染治理跟不上基本建设发展的速度,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态势。
  此外,青海省境内的'生态环境正不断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根据青海省环保部门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的评定,目前,青海省内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的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1.1%、质量较差的占45.9%、质量差的占13%。江河源的大部分地区退化草场已达到可利用面积的40%以上。一些珍稀物种如雪豹、藏野牛、白马鸡、普氏原羚等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2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①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逐渐缩小甚至干涸。
  ②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漠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①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②采用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3   三江源源头及介绍 
  三江源区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独特多姿。这里有辽阔的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河、茂密的原始森林、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满山遍野的野生动物、佛教寺庙、古代文化的历史遗迹,藏民族风情以及乡土习俗相互融合、相映生辉,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保护和建设好三江源生态环境,不但对我国的水源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乃至整个相关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兴旺发达也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雪山:
  面积:黄河源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
  长度:省内全长1959公里,占干流全长5464公里的36%
  水量:主要支流有多曲、热曲等,年平均径流量232亿立方米,占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9%,占三江源区总径流量的42%
  长江源,即长江的源头,是一处神灵之所,神性,圣洁,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屋脊”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所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大冰峰。
  澜沧江源于果宗木查雪山:
  面积: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10%
  长度:在三江源区内长448公里,占干流全长4600公里的10%,占国境内干流全长2130公里的21%
  水量:年平均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占境内整个流域水资源总量的15%,占三江源区总径流量的22%。
  三江源内雪山、冰川约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均属大陆性山地冰川。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

8.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于哪一年正式启动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是农民朋友熟知的两处地方,那么这里所指的三江分别是哪三江呢?下面一起来说一说。
简要答案“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详细内容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此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