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2024-05-04 08:03

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以下是我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1。)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②浓缩液的体积:500x()=100(ml)
     ③水的体积:500x()=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补充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x()=94(人)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280x()=90(人)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280x()=96(人)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5)学生进行检验。
     (6)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的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2、4、5、6、7题。
      教学追记: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掌握,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教学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如“做一做”第2题,以人数为比例进行分配的,我在教学时添加了一道例题,教学后再让学生独力完成第2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较为轻松,也对这种类型题掌握得较扎实。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由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关于稀释液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液”的意思。
     2、利用课件出示例2。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稀释液的配制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4)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5)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进行汇报,并集体订正。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7)提示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3、 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解决课前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2、课件出示练习题1,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练习题与例题的异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练习题2,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比较本题与例题及练习1的异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并引导学生自行检验。
     四、拓展延伸
     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教师介绍“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x3=36(棵) 12x2=24(棵)
     第二种:2+3=5
     60x3/5=36(棵) 60x2/5=24(棵)
     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2.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设计思路: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
    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 ):( ),男生占( )份,女生占( )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 )和( )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 ):( ),其中( )量占( )份,( )量占( )份,( )量占两之和的( )/ ( ),( )量占两量之和的( )/( )。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
    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
    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生:因为这道题实际上是把6850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死亡的人,另一部分是受伤的人,所以可以用1250+5600,看是否得6850。
    师:说得太棒了,也就是将伤亡的人数进行了分配。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例分配,例2题就是把6850按照25:112来进行分配的,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死亡1250人,受伤5600人这两个数字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谈感想
    师:面对着大量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平民,面对着大量无辜的伊拉克平民的尸体,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伊拉克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大家看例3.
    例3:中国政府向伊拉克难民授助了500顶帐蓬,俄罗斯政府为伊拉克平民援助了60万吨粮食,伊拉克议会经过协商,决定将这批粮食按照人口数分发给受轰炸比较严重的三个城市:巴格达、基尔库克和巴士拉。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为500万人,24万人和76万人。假如你是伊拉克的政府官员,你将如何分配这批粮食。
    师:各位官员,你们马上召开会议讨论一下吧,如果有了结果,请将你们的分配方案写到黑板上,比一比,看看哪组的工作效率高?
    生板演他们组的做法:
    师:下面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记者招待会,各位小记者,你们认为这个分配方案合理吗?对于黑板上的算式,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这几位官员给你们解释一下?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适时的举行一场辩论会,从而使学生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师:你认为这道例题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题?为什么?遇到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我们该怎么做?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能够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小组学习来自己解决问题,看来呀还是团结起来力量大,你看你们竟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就研究出了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应用今天所得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不好?
    四、巩固内化,解决生活中问题
    1、据卫生部统计的数字,截止到4月21日,中国大陆共报告非典型肺炎2001例,其中治院,尚在治疗中和死亡人数的比为1201:708:92,请你求出在这次疫情中,已经治院、尚在治疗中和死亡各多少人?
    师: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将这道题做在本上,如果有谁做完了,请前五名同学和我击掌祝贺。
    师:请第一个做完的同学找个人读答案。
    师:看来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预防,大家尽可以放心地学习和工作。
    2、小李、小王、小张三个人是合伙购买彩票的彩民。他们采用合作出资,共同选号的方式来购买彩票,幸运的是他们中了特等奖,老师这儿有一张调查表,上面记录了三个朋友中奖金额和投注额。
    合伙购买彩票情况调查表
    中奖金额
    500万
    投注人
    小李
    小王
    小张
    投注款(元)
    200
    140
    160
    应得奖金
    1、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每个人该分得多少钱?
    2、小李将实际得到的全部奖金160万元按照1:3的比将钱捐给了希望工程和自己留作教育基金,请问小李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师课件演示先出示第1问,生算完后,将答案点击到括号内。
    师读第2个问题时生议论,师问:”怎么有问题吗?”
    生:小李应该分200万元,怎么你说小李将实际得到的全部奖金为160万元,你算错了吧?
    师:我再看看,没有。
    生:那两个人少给他了吧!
    师:也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因为中奖后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小李实际得到了160万元,大家一定要记住,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接着算吧。
    师:请做完的同学报告你的名次。
    算完后出示一个大募捐箱。
    师:同学们,看来呀,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我们经常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我们的数学本领一定会越来越高,老师留一个作业,
    作业:在普九达标活动中,教育局拨给南关小学2000本图书,学校决定把这批图书按照人数的多少分发给各班用于置办图书角,每班应该分多少本书呢?,请你展开调查,并且将你的分配方案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李校长。

3. 《比的应用》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比的应用》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的应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52页例2和例3——比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就是按比例分配。
     之所以将例2和例3放在一节课,主要是为了形成知识的层次和渐进,以利于通过知识点的对比,让学生坚定对知识的感知结果。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以及自学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
     在轰轰烈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为此,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这堂课的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四、说重难点 
     重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
     难点:让学生知道“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具有典型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了这种特征,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则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自学——比较——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操作实践,复习引入,指导自学,分析比较,实际应用等教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应该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安排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第三就是指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第四就是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六、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程序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解决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而感知,以加深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解决怎么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要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而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即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部分 
     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数学课程标准》第21页】
     以同方为单位分一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1)、按1: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2)、按2: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平均分”。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除了“平均分”以外,还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怎样按比例分配
     (一)、复习
     (1)、甲数是8,乙数是10,则甲数是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第52页出示复习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二)、自学
     1、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自学
     先出示自学要求: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2,表示播种小麦和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玉米的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让学生自学课本例2。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小组自学,教师进行指导
     小组自学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之一。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题
     先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简略解决例2
     然后让学生汇报:把谁按什么比例分配
     4、自学例3
     让学生在学习、理解了例2的基础上自然的过渡到例3,并运用例2的技能来解决例3,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以及综合运用。
     5、比较例2、例3
     例2是把总面积100公顷按3:2进行分配,例3是把总棵树按3个班的人数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按比例分配既可以是2个量比,还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的量比。
     (三)、练习
     多层次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基础练习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9: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练习用采分散难点,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对应性练习。
     62页的“做一做”第1题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后即时得到巩固。
     3、综合性练习。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0,甲和乙的比是7: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20米,长和宽的比是3:1,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这种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运用
     混凝土,石子、沙和水泥的比是3:2:5,现在有20吨水泥,需要多少石子和沙才能生产出这种合格的混凝土?
     有了基础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技能。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教师大力提供应用时空,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形成技能和对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全新而又生疏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
     (五)、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这样做既检验了效果,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比的应用》说课稿2      说教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的,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判断题中数量成何比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小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的量。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题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已经接触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再引导运用新知做这样用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用以前方法解答,然后问:这道题里有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
     三、新课小结
     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用比例解答应用题关键?
     四、练习提高
     1、基础练习
     2、判断说理不解答
     3、变成练习
     五、本课小结
     六、效果预测
     本节课学会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学会判断这两种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的应用》说课稿

4.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2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有效情境,自然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分橘子的方法,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不公平,而按照学生人数的比来分橘子比较合理,将学生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节课,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探讨中来。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和活动的空间。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橘子,鼓励他们实际分配,并做好分配的记录,使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有了上面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进行分配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的空间。在学生探究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后,组织他们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信息。(课件出示)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提出问题。
    把这些橘子分给1班和2班,怎样分合理?
    3、讨论分配方案。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分法。
    (1)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预设
    生1:可以每个班各分一半。
    生2: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配。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班的人数不一样,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而根据两个班人数的比3∶2来分比较合理。
    4、引入课题。
    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为后面的动手操作、分析推导解题方法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初探新知。
    要把这筐橘子按3∶2分给1班和2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分?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
    1、小组交流后学生动手分配。
    引导学生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
    2、记录分配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基础。
    3、各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分法。
    引导学生不断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
    4、在这次分小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感受。
    (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是3∶2)
    设计意图:在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另外,学生不断地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不断地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52页~53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按比例分配)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 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
    3、课件演示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请学生板演)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 20×2=40(平方米)
    方法二、3+2=5 100× =60(平方米)
    100×=40(平方米)
    ……
    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 :2
    ……
    6、练习:
    如果你来分配这100平方米的保管区给六(1)班和六(2)班你准备按这样的比来分配,并把两个班保管区的面积算出来。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7、出示:学校新买来315本新书,要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怎样分配才合理呢?
    (1)小组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最后统一到按照各班人数进行分配比较合理。
    (2)增加条件:六(1)班34人,六(2)班36人,六(3)班35人。
    (3)问:3154本书按照人数分配,就是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呢?
    (4)学生独立解答。
    (5)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8、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按比例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三、开放运用,体验成功 
    小明九月份共用去零花钱30元,具体用途及分配情况见下表:
      零花钱 30 元
                                   买学习用品
                                 买零食
                                 玩游戏机
                                    1         
                                  3         
                                  6         
                                    ?         
                                  ?         
                                  ?         
                                     1.你能算出小明的各项支出是多少元吗?
    2.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安排这30元零花钱?能用表格展示出来吗?
    1、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表格,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和计算钱数的方法。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5       学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作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二、新课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评价
    (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
    (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显示课题,齐读)
    2、 计算电费
    (1) 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会儿,刚巧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电费的清单。原来,“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60元。”(显示)王叔叔想看小明这个小主人合不合格,就问小明:“你们家上个月交了多少元电费?”
    (a) 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
    (b) 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 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5. 比的应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比的应用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的应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维他命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应用题练习 
     三、 
     四、作业 
    1、说出下面每个比表示的具体含义。
    苹果和梨的重量比是2∶3;
    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台数比是5∶2;
    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人数比是1∶25。
    2、口答
    练习136;说说是怎样想的?
    3、揭示课题
    1、练习137
    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两道题里的40棵各与比里哪个份数相对应?
    这两道题,哪一道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哪一道不是?为什么?
    按比和分数的关系想一想,这两道题会解答吗?
    上下练习;
    两题在解答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用40×3/5+3,而(2)用40×3/5来解答?
    2、题组练习
    (1)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白兔有15只,黑兔有多少只?
    (2)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黑兔有12只,白兔有多少只?
    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两道题与按比例分配问题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3、补充练习
    出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女生有多少人?
    1)学生说说上面比的`具体含义。
    2)口头补充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3)口头补充成已知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应用题,并口头列式。
    练习139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比的应用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54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比的应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课前调查
    奶茶中牛奶和红茶的比是2∶9。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牛奶是红茶的2/9,红茶是牛奶的9/2,红茶是奶茶的/9/11,牛奶是奶茶的2/11。
    2、实际操作
    要配置220毫升奶茶,需要多少牛奶和多少红茶?
    学生讨论,研究不同算法。
    解法一:220/(2+9)=20ml,20*2=40ml,20*9=180ml
    解法二:2+9=11220*(9/11)=180ml220*(2/11)=40ml
    讨论出几种就是集中不强求,比较后找出自己认为的最简单的解法。
    学生配置奶茶,共同品尝。
    活动二
    1、教学例2
    书上例2,列式计算
    2、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的应用。(板书:比的应用)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活动三:
    1、请帮忙配糖: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励求异思维)
    3、帮刘爷爷收电费
    刘爷爷管收四家电费,四家合用一个总电表,四月份供付电费83.2元,按每家分电表的度数分摊电费,每家各应收多少钱?
    住户王家张家赵家李家
    分电表度数40382953
    3、陆老师和高老师合租一套房,高老师住30平方米的房间,陆老师住20平方米的房间,客厅厨房等公用部分的面积是30平方米,每月房租1000元,房租怎样分配才合理?
    4、总结全课
    比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农业、医药......用途很广,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比的应用教案

6. 比的应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比的应用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的应用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二单元第5课时 (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由平均分的“公平”引出今天的题目如果还按照平均分,反而不公平。(两人共同合作劳动,完成份额不同,所得分配问题)
    2、小结:刚才两位如果劳动资额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报酬要按1:1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也就叫平均分。如果完成劳动份额不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报酬要按1:1来分配就不公平,怎么办?
    (组织交流)
    师:这里的报酬要完成份额的比进行分配比较合理。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按比例分配)
    二、初步感知
    1、想一想,两位应该按怎样的比来分配劳动所得?(板书:按完成的比3:2进行分配)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3:2的具体含义。
    3、谁能用算式表示两位各应分得多少元?
    4、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认识了什么?(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三、自主探究,合作研习
    1、谈话: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是很多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说一个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学习第19页内容,由于我们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所以我们按以下提纲进行交流。
    2、 此时用PPT出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
    学习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页。
    学习目标
    1、认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2、认识连比,理解三个数量连比的意义。
    导学提纲
    1、例1中“紫色与红色方块数的比是3:5”的含义是什么?
    2、与同学说说例题中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3、你能画图理解这两种解题方法与同学交流吗?
    4、你怎样理解例2“按照2:3:5配置混凝土”这句话的含义?
    5、“练一练”第3题是把1200千克培养料按怎样的比来分配?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下列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各小组交流,关注学困生。
    (1)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小组交流,说说想法。
    (3)组织交流,形成思路。
    (4)选好内容,进行预展示。
    四、集中展示
    1、例1中“紫色与红色块数的比是3:5”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1)这里的3:5,也就是在8个方块,紫色占3份,红色占5份,一共有8份,紫色占了方块总数的83,红色占方块总数的85。求紫色(茄子)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984平方米的83是多少,求红色(西红柿)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984的85是多少。
    (2)把984平方米平均分成5份,3份是茄子,5份西红柿。总份数3+5=8,
    茄子为984÷8×3=369(平方米),西红柿为984÷8×5=615(平方米)。
    2、展示例2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3、展示“练一练3”的解题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觉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关键是什么?
    预设:(1)关键是根据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数关系,找出各种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乘法计算。(2)根据份数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数,最后求几份数。
    五、反馈检测
    1、本次校运动会上共有644人报名参加各项目比赛,其中男女运动员人数的比是4 :3,你知道参加各项比赛的女运动员有多少名吗?
    2、低年级老师用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条边的比是4 : 7 : 9的三角形,请你帮低年级老师算算三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3、六(1)班有学生35人,六(2)班有学生36人,六(3)班有学生34人。在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入场式上需要制作210面彩旗,按照六年级各班学生人数的比,六年级三个班各需要做多少面彩旗?
    4、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是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6米。长与宽的比是28:15。求这个标准的篮球场的面积。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
    20页,1、2、4、5。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一要知道分配的数量,二要知道按怎样的比分配
  比的应用教案 篇2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比的应用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 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比的应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维他命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应用题练习 
     三、 
     四、作业 
    1、说出下面每个比表示的具体含义。
    苹果和梨的重量比是2∶3;
    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台数比是5∶2;
    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人数比是1∶25。
    2、口答
    练习136;说说是怎样想的?
    3、揭示课题
    1、练习137
    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两道题里的40棵各与比里哪个份数相对应?
    这两道题,哪一道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哪一道不是?为什么?
    按比和分数的关系想一想,这两道题会解答吗?
    上下练习;
    两题在解答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用40×3/5+3,而(2)用40×3/5来解答?
    2、题组练习
    (1)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白兔有15只,黑兔有多少只?
    (2)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4。黑兔有12只,白兔有多少只?
    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两道题与按比例分配问题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3、补充练习
    出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女生有多少人?
    1)学生说说上面比的具体含义。
    2)口头补充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3)口头补充成已知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应用题,并口头列式。
    练习139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相关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