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阳明得不到我国的推崇?

2024-05-09 19:44

1. 为什么王阳明得不到我国的推崇?

因为在教科书上,王阳明心学是被定性为“主观唯心主义”者,虽然有学者从道德论、量子论角度为他“平反洗白”辩护,但过去教条粗放型的“破除迷信”导致的思维“固化”、定势、板结,即便一时的科学“再启蒙”也难以挽回。



注意事项:
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七,但“阴阳心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阴阳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
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
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变得人心惶惶;它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警惕,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它可以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制造内耗,瓦解对方的战斗力。由于它具有混淆舆论的功能,往往造成极坏的影响。

为什么王阳明得不到我国的推崇?

2. 王阳明为什么不受推崇?

王阳明在中国曾经不受推崇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人人皆可成为圣贤,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王阳明心学,是把读书人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解放出来,提出“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向内求的思想,打破大家一味盲目崇拜朱熹这个圣人这个怪圈。而且王阳明直接指出朱熹私自篡改《大学》这部经典,加上自己的解读,是错误的,而带来了很多问题。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对封建统治阶级禁锢读书人的行为是背道而驰,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封建专制的年代,在一个圣旨即是真理的年代,在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的年代,下属和百姓,既不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也不许有怀疑精神,他们只需简单的服从。难怪,统治者们更喜欢朱熹。因为朱熹劝天下人认真读书,多读官方勘定的圣贤书,照着书上说的、圣旨写的,去做就行。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和“人人皆可成为圣贤”,而不必以程朱理学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以“觉民行道”代替“得君行道”,这是开启民智,统治者一定会加以禁止!

2、心学自身问题,要求致良知,可是没有良知的标准
王阳明心学特别强调“致良知”,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良知就像本性,由于良知标准,大家理解都不一样,就像高考一样,都是主观题题目,没有客观题,全靠自己发挥了!所以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出现了王阳明不厌其烦讲解何为良知。

扩展资料
现在王阳明倍受推崇的原因:

1,良知方面
王阳明心学强调的是良知,他首次提出了无善无恶为一体,意思是世界其实是不分善恶的,但是因为人类文化,所以有了善恶,王阳明将这一认识拔到新的高度。

2,强调实践
王阳明心学非常强调实践,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现在用的很广,意思是说,如果你知道没有做到,并不代表你真的懂得。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为何我们听说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实践与后来毛主席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是一体的。

3、重新理解经典
王阳明的心学第三个方面的创新是来自重新解读经典,本来经典在朱熹等人的解读下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模板,类似参考答案一样,但是阳明心学强调一切从心出发,对经典的注解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有了王阳明的心学作为支撑,中国的儒家文化又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3. 为什么中国不推崇王阳明?

国内不是不推崇王阳明,而且王阳明不好推崇。
因为他这个人太经典了,而且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般人都理解不了,话说一起有拍他的剧,前后这个编剧手稿竟然高达5公斤,这一般人还真拍不了。所以都没人拍了,难度太大,无法推崇了。国内并没有禁止王阳明,也没见到有说禁止王阳明的公告什么的,都是网传而已。

宣传王阳明难度有大
以《王阳明》命名的电视剧有点历史正剧的意味,这部剧的百度百科有这样一段话,“从筹备历时近三年,剧本就三易其稿,最后成稿的剧本重达5公斤 ”,豆瓣评分更高达9.1分,版权还被韩国买走了,国内目前只能看到韩语字幕中文版。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王阳明少年时期就游历边关,会武功,善骑射,他修的不是枯坐参禅的“天机”,是入世的学问,是你用心学了,就有所得的学问(“汝本自足”),是少有的立德、立言、立功的能人,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人,但从剧情看,王阳明就是一个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好官而已。
许多史学家认为,阳明心学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动力。如今很多人追随稻盛和夫,学习他的管理学,看他的书,他其实是阳明心学的修习者。

为什么中国不推崇王阳明?

4. 为什么王阳明在中国不被人重视

第一。明朝被灭了,清朝没有保留明朝所有的文化遗产,知道的人少之甚少,所以如此。
第二。王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知行合一”,虽然人人都知道,在一些方面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作为这句话的权威领导人,也就是榜样,是很少的。不像基督教,你只要信上帝,信基督,就可以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去。他们的榜样是上帝啊~!这没办法比。
第三。中国人现在并没有很多人重视信仰这类的东西,按我说,他们喜欢现实,对自己有益的是最现实的,你什么高尚思想的没啥用。(我不敢说所有人,但我接触的人大部分如此。)
第四。这就要追溯到当朝历史了。当时王守仁创建王学,几百年后,四分五裂,分成很多个门派,主要有2个不同的说法,门派。为此争执很激烈。到了万历,王学的兴亡又跑到了张居正手中。张居正废了当时的书院,也就是今天的大学。也并没有大肆宣传王学,到了明朝衰落时,更就不会成为每个人的信仰了。                         
好歹给个辛苦分,慰问一下吧。

5. 为什么王阳明不被广泛认可推荐?

真正的真相,往往在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之外。比如因果报应这件事。所以下面要说到的事实,如果你实在不能接受,那就不要相信。
一直对王阳明的一个故事念念不忘,每次想起都是感慨不已。
王阳明十八岁时,携新婚妻子从妻家返回自己的老家余姚。路经上饶时,拜谒了当世的大儒娄谅。娄谅授之以宋儒的格物说,并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对王阳明的触动很大,竟从学一年多不肯离去,从此开启了他的圣学之路。可以说,娄谅是后来作为心学宗师的王阳明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恩师,阳明心学是从此时开始真正萌芽的。正如大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说:“姚江之学(心学),先生(娄谅)为发端也。”
这是王阳明与娄谅的一段善缘,而且缘份很深。只是这并不是全部,也仅仅只是开始。
这次见面两年之后,娄谅便去世了。二十年后,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建立起有明一代的不世奇功,自己也登上了事功的巅峰。为这一功业殉葬的,是宁王及其一家,而其中就包含了娄素珍——娄谅的女儿,宁王的爱妃。
娄妃是一位让人唏嘘感叹的奇女子,不愧出身大儒书香之家。她是美人,也是才女,工诗文善书画,而且性情贤良,知大节、有大义。宁王叛乱时,娄妃曾多次流泪劝谏不要反,只是宁王不听。大势已去时,宁王逃跑前泪别娄妃:“我不听贤妃之言,以至如此。”娄妃泣不成声答:“殿下保重,勿以妾为念。”然后投鄱阳湖自尽。后来宁王被擒,见到王阳明时说,我做错了事,死都甘心,只是希望能厚葬娄妃。入狱之后,宁王每顿饭前都要先祭祀娄妃,叹息对她的辜负。
娄妃投湖前最后的血泪悲哀,写在了《西江绝笔》诗中:
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
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
王阳明派人在湖中找到了娄妃的遗体,身着华贵服饰,却丝丝密密地缝合在身上。这是怕水冲掉了自己的衣服,是为了保住自己最后的贞节和高贵。王阳明好好安葬了她,这就是娄妃墓,之后数百年文人墨客凭吊不息,至今仍存。
受宁王叛乱牵连,娄谅的著作也多已不传。王阳明与娄谅的缘份,这又是一份孽缘,而且更深。
这善缘与孽缘间,究竟有什么因果?似乎有,就算不是直接也是间接,就算不在王阳明和娄谅身上,也在与他们相关的人和事。只是太复杂了,不但发生之前谁也无法预料,就是发生后也没人能捋明白,所以谁也不能确定什么。我之所以对这个故事难以忘怀,也不是因为它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因为它就像一个像命运一样荒谬和沉重的影子,背后指向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不可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这个东西自然是因果,但这因果的面目,也许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清晰。
影视剧以及现实生活里,其实有着太多类似的桥段,总结起来就像《少林问道》里少林方丈的一句话所说:“善念未必起善行,善因未必得善果。”前半句,就像那些好心未必办好事的人;后半句,就像王阳明和娄谅这样千百年来绝非孤例甚至一再上演的世间事。因果,似乎并不是确定无疑的,不论在现实还是在道理。
现实是每个人都看得见的。这世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情很多,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事情同样不少,比如那些被人害死乃至家破人亡的好人,比如那些一生作恶累累却享尽荣华、得以善终的人。因果当然是可靠的,只是有太多的例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并不能完全解答,不借助前生来世最终就难以解释安顿,而前生来世对于我们这些没见过的人,毕竟不够有说服力。
道理上,儒释道全都落在劝善止恶。《周易》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佛家最讲因缘果报,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最高的行为依止,经中也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一类的言说,在各类各家的古籍中都比比皆是。而在与现实的出入上,各家却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即使言及也更像安慰而不是解释。
现实,是不可能错的。圣人之言,也不可能是胡说。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是因果错了,而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看透因果。因果的真相,千百年来一直深深隐藏在现实与圣人之言的下面,人们所谓的因果不过是“明因果”,因果世界的深处则还有着“暗因果”的层次。
今日的理论科学中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法,按科学家的描述,我们看得见的物质其实只是物质世界的极小一部分,只是巨大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比重不到5%。远远更大的冰山体则隐藏在水面之下,无法看到,比重达到95%以上。暗因果的世界,就如同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世界,人们看不见也无法捉摸,却有着远远更大的作用和主宰性。
明因果和暗因果的关系,也让我想到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经典力学所适用的世界就如同明因果世界,那是一个确定的世界,时空是绝对的,物体之间各自孤立和守恒,环境也不极端,不会面临来自相对论的天文级质量、光速级别和量子力学的极微观层面那般的考验。那么自然就可以像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样,以因果法则解释所有。
明因果的失效,也如同经典力学的失效。当出现超大质量、超高速这样的极端条件时,三大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便不再适用,条件越极端结果便越不稳定,就像在地震洪水这样的天灾面前,哪还管你是善人恶人。在复杂至极、彼此纠缠不清的微观世界,因果的确定性也在无限消弭,就像王阳明和娄谅之间重重的人事因果那样。这时浮现的便是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暗因果也同样如是。凝练为一个词,就是因果最深的实质并非必然,而是“偶然”。必然只是起点,偶然才是终点。
回到因果本身,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当然是确定不疑的。但因果关系的实质却有三层,这不过只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层。另外的两层,一个是因果的无限性,因与果虽然相依而立、有着直接的对应性,但此因也有其因,因上还是有因,如此推至无穷,请问所谓充分的因和充分的果在哪里?另一个是因果的全息性,中国文化最高经典《易经》和佛教最高经典《华严经》,揭示的都是这一点,即全宇宙的一切因而成一果,一果也是全宇宙一切之因,在宇宙的因果之网中,一处动则处处皆动,在如此的复杂诡谲之中,再结合因果的无限性,请问确定性又在哪里?
因果的偶然性,就是因果隐藏最深的一层,就是所谓的暗因果。所以在经藏增支部四集中,佛说有四种不应思惟的东西:诸佛之佛境界,修定者之定境界,业异熟,世界之思惟。因为这四种东西是“不思议”的,如果思惟必定“狂乱、苦痛”。其中的业异熟,指的就是因缘果报。准确地说,便是暗因果这一层。为什么后来佛家不讲暗因果而只讲善恶之报?那是佛菩萨的大慈悲,告诉你不思惟不如直接不告诉你有;换句话说,是他们不肯告诉我们,怕我们承受不了。我也是因为有把握把道理讲清楚,才敢说一说。
总结起来就是,明因果是确定无疑的,只是有其适用范围,是局限条件下的产物。更深层广大的主宰则是暗因果,那才是无限性之下的实相呈现。
所以说,大德先圣说善恶有报,并没有骗我们,毕竟我们生活的只是一个平常的世界,没有那么多极端的情况,不是修行人到不了那层次,也不必考虑精微之处的事。而在这个平常的层面上,因果律像牛顿力学一样,是确确实实适用的。即使有暗因果的存在,有例外,为善去恶整体上仍旧是最安全稳当的处世涉世之法。
如果你的认知和层次到了能够直面暗因果的程度,你的目的是为了得究竟解脱、了轮回生死,又当如何呢?暗因果所揭示的,是一切因果都趋向于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果的世界本来就是一场虚妄,如相对论那般是一个相对的局,如量子世界那般是一片泡沫的海。那么明因果世界的为了养福避祸的行善去恶,自然也是虚妄,安顿的只是自己有限的生活和短暂的浮生罢了。看破这一层,你就能自然解开诸多执着贪求的结,走出这个无谓造作的场。然后,就是所谓的解脱自在。
至于下手处,不过就是一句话:你什么都把握不了,你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当下一念清净,就是你唯一和最终的归宿。

为什么王阳明不被广泛认可推荐?

6.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王阳明?

这要从他入行开始说起!王阳明,这个霸气外露的名字多少令王阳明在进入娱乐圈时占了点便宜。
 
资生品牌公关程先生曾经说过,因为平时不经常看台剧,所以也没有特别留意过他,但就个人资料来说,王阳明的名字太霸气了,外形很好,有点像张震,家世和教育背景也不错,时尚品位不低,有大红大紫的潜质,有合适的角色,我愿意向客户推荐他。
 
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从一开始就要更加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爷爷给他取的这个名字,他很欣赏古代那个大哲学家王守仁字阳明,加上他喜欢阳明这两个字,而他爸爸则喜欢Sunny,刚好跟中文对上了。”实际上,在美国长大的他,学生时代甚至连中文都没有好好念,他在美国长大,喜欢打球,喜欢跟我们眼里的老外呆在一起,更现在的圈子没有任何的接触。
 
后来可能是因为家里的缘故,在商学院毕业以后,遵从家里的意见回国发展,做过服装,有自己的品牌,到后来被前女友萧亚轩带入圈子,签的同一个公司,满满的被大众所熟知,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贴上标签,毕竟萧亚轩作为师姐,那时候可谓是超大牌。到后来的杨丞琳,一度有报道说他是“大牌女星杀手”。

7. 为什么喜欢王阳明?

虽然王阳明已经在2015年与周杰伦的师妹结婚,但是还是很想喜欢他!首先,被称为“台湾第一帅”的他,颜值真不是吹的,在一众小鲜肉中,他也能脱颖而出,还多了一丝成熟男人的魅力。

王阳明身上有很多纹身,大范围的纹身反而是不被大众所喜欢的,看起来就坏坏的,惹人注目。但他五官精致,富有男人的魅力,难怪萧亚轩也曾与他有一段恋情。然而他留恋花丛,让广大网友对他的情史都不太看好。

台湾女歌星杨丞琳曾评价他“演技成熟很会放电”真是很容易被他给电到呀!为拍摄慈善摄影展,王阳明从腰际至侧脸喷满亮粉,秀出精实肌肉和张牙舞爪的刺青。
平日里的自拍也是不忘秀出他一身肌肉呢!这是一条胳膊抵过一条大腿的节奏呀,男人的阳刚帅气真是被他发挥的淋淋尽致呢!

为什么喜欢王阳明?

8. 当代为什么不宣传王阳明

国内为何不推崇宣传王阳明
国内不是不推崇王阳明,而且王阳明不好推崇,因为他这个人太经典了,而且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般人都理解不了,话说一起有拍他的剧,前后这个编剧手稿竟然高达5公斤,这一般人还真拍不了。所以都没人拍了,难度太大,无法推崇了。

宣传王阳明难度有大
以《王阳明》命名的电视剧有点历史正剧的意味,这部剧的百度百科有这样一段话,“从筹备历时近三年,剧本就三易其稿,最后成稿的剧本重达5公斤 ”,豆瓣评分更高达9.1分,版权还被韩国买走了,国内目前只能看到韩语字幕中文版。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更提高了我对这部剧的期待。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深!我对这部剧是失望的,如果是故事片,看个精彩也罢,但我对这部剧的预期是,能够较大还原王守仁心学历程,以及尽量贴合史实的人生经历。怀着这样期待的心情,我失望了!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这一点一定要记住,整部剧中,所有时期,剧中角色都称呼王守仁“阳明”。这像极了港台早期一些影视剧中,大家唤幼年的武曌“则天、则天!”,我只能说,太牛了,如此好眼力!这是否严谨,是否符合历史,大家看完这部剧,看到王守仁的名字,会不会发愣!?是不是十三香的大哥?!大家自己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