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发展大事记是什么?

2024-05-17 17:44

1. 石油工业发展大事记是什么?

1859: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钻成。
1865: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以72500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合伙人于187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立的“标准石油公司”中最成功的炼油厂(1881年,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控制80%的美国石油工业,所控制的石油产量占全美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1871—1872:诺贝尔(Nobel)兄弟在巴库钻成第一口油井,该地区位于现在的阿塞拜疆境内——这标志着沙皇俄国石油工业的起步。
1886:苏格兰商人们成立Burmah石油公司,其总部设在苏格兰西南部港口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主要从事缅甸(又称Maynmar)的石油开采与炼制。
1891:Marcus Samuel这位来自英国伦敦东部的家族企业的负责人与控制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Rothschilds和Nobels签订合同,获得将巴库所产的柴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东运输的独家代理权。第一批输油船都是以海贝(Shell)命名的,以纪念Marcus以经营海贝起家的父亲(1897年10月,“Shell”运输与贸易公司成立)。
1885:东苏门答腊烟草公司的Aeilk Jns Zijlker于1890年在苏门答腊率先发现了石油,成立了Royal Dutch公司。
1885:东苏门答腊公司成立后不久Zijlker去世,由Jean Baptiste主管。
1885:Shell与Royal Dutch联手控制了俄罗斯50%以上和整个远东地区的石油勘探。
1901:墨西哥发现石油。
1907:经过多年谈判,Shell与Royal Dutch公司以60:40控股合并。公司合并后并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产生执行董事会,但由两个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组成了管理指导委员会。
1908:Burmah Oil公司在伊朗Persian发现石油。
1909:新成立的Anglo-Persian石油公司与Burmah石油公司联手开展勘探(到1912年,该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中)。
1911:美国最高法庭根据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法(Sherman Anti-Trust Act又称《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下令标准石油公司解散。该公司成立了7个新的企业: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New Jersey)[后来成为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后来的美孚石油公司(Mobil)],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后来的雪佛龙石油公司(Chevron)],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最终成为BP在美国的分公司),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后来的阿莫科石油公司(Amoco)],大陆石油公司(后来的Conoco石油公司)以及大西洋石油公司[后来成为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即阿克(ARCO)石油公司]。
1913:在委内瑞拉发现石油。
1914: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英国政府大力发展以石油为燃料的战舰,购买了51%的Anglo-Persian石油公司的股份,出资1220万美元以保障为英国海军部提供燃料。
1922:英国政府在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之间划分出一条中立带,为流浪的贝都因(阿拉伯游牧部落,住在沙漠)提供生活带。
1927:伊拉克发现石油。
1938: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Exxon)联合Socony-Vaccum(Mobil)和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Chevron)以及ARAMCO的德士古(Texaco)在沙特阿拉伯勘探石油。
1951:Mohammed Mossedegh将Anglo-Persian石油公司实施国有化。此后,英国发布官方封港令,有效地终止了伊朗人的石油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石油危机)。
1954:Anglo-Persian石油公司重新命名:英国石油公司(BP)。
1956: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纳赛尔(Nasser)从法国和英国人手中夺回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暂时切断了石油供应线(战后第二次石油危机)。
1956:在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
1957:英国石油公司迅速削减了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与Sinclair石油公司联手在阿拉斯加开展石油勘探。1967年,阿克石油公司在普拉德霍(Prudhoe)湾首次发现油藏。
1959:在荷兰发现格罗宁根(Groningen)天然气田。
1960:欧佩克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的巴格达、伊朗、委内瑞拉、科威特发现油田,迅速使苏联和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垄断的石油价格下跌。发现油田的5个欧佩克成员垄断了全球80%的石油出口量。欧佩克同意所有成员共同维持石油价格。
1965:欧佩克将其总部从瑞士日内瓦(Geneva)移至奥地利的维也纳。
1967:六日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被封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石油危机)。
1969:在北海发现石油。
1973: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发生。阿拉伯石油危机触发了20世纪第一次重大的、实质性的石油价格上涨,破坏了石油消费国石油供应的安全和低价状态(石油价格从当年9月份的2.90美元/桶上涨到12月的11.65美元/桶)。
1974:Burmah石油公司宣告破产,英国政府实施紧急财政援助,以1.78亿美元买下Burmah公司的25%股权,使其并入BP公司。
1979:伊朗革命爆发。石油价格飙升至35美元/桶。伊朗的Shah被废黜,霍梅尼(Ayatollah Khomeni)执政。
1979—1981: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发生。伊朗—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石油价格猛涨(石油价格从13美元/桶上涨至34美元/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五次石油危机)。
1982:欧佩克首次颁布定额。欧佩克曾在1979年达到了每天310万桶的产量,1982年,欧佩克为自己的成员设定了限产额度,要求除沙特阿拉伯之外的每个成员的石油产量不得超过180万桶的配置额度,而沙特阿拉伯则将调整自己的产量,以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转。
1983:欧佩克将自己的石油价格降低15%,降至29美元/桶,以应对全球石油产量增加(尤其是北海油田的投产)的形势。
1985—1986:第三次石油价格冲击;沙特阿拉伯放弃了自己产油大户角色,采取了基准价格的政策,引发石油价格陡降。欧佩克引入“基准价格”机制,以求获得市场份额;这些资金将会使炼油厂的购买者们得到回报,这样,销售商们就会求助于他们,以激发市场活力(欧佩克可以操纵石油的增产,但石油价格和石油利润却发生陡降)。
1990: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欧佩克成员增加石油产量,以稳定石油短缺的形势。
1990—1991:海湾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六次石油危机)。
1997:欧佩克根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的会议决定将石油产量提高10%。
1998:亚洲经济衰退发生,加上暖冬使石油库存量增加,石油价格降至10美元/桶,当年3月和6月,欧佩克同意减产。非欧佩克成员墨西哥于3月份第一次提出加入欧佩克的申请并于6月获得批准,同年加入欧佩克的还有阿曼。
1999:欧佩克承诺于3月减产。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月的仅一位数迅速上升至20美元/桶。
2000:欧佩克分别在4月、7月、9月和10月间将限额连续4次提高,使油价飙升至30美元/桶以上。
2006:委内瑞拉政府将本国境内的外国石油公司的作业权收归国有。
2006—2007:在亚洲,印度、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其 GDP以每年10.5%~13.3%的速度增加。
2008:油价一路攀升至石油工业发展史中最高点。石油价格一再破纪录飙升至一个又一个高峰,最高达145美元/桶,美元贬值导致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美元出现了12年来与欧元比值新低纪录,且创下汇率跌破1美元对100日元的历史新低)。

石油工业发展大事记是什么?

2. 标准石油的公司历史

 在1870年,俄亥俄州,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Rockefeller)、亨利·弗拉格勒(Henry Flagler)、化学家塞缪尔·安德鲁(Samuel Andrews),匿名合伙人史提芬·哈里斯(Stephen Harkness),与威廉的姐夫奥利弗·詹宁斯(Oliver Jennings)合伙建立了标准石油。在开始的10,000股中,洛克菲勒分得2,667股;威廉、亨利与塞缪尔各分得1,333股;史提芬分得1,334股;奥利弗分得1,000股; 而洛克菲勒、安德鲁与弗拉格勒公司(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分得1,000股。通过后来受到广泛批评的高效战术,它在1872年的两个月内吞并或者摧毁了它在克里夫兰的大部分竞争者,在后来更是席卷美国东北部。在早年,因为洛克菲勒是塑造新石油工业的唯一的、重要的人物,所以他统治着团队。权利集中在公司在克利夫兰的总部,但是总部的决策都以合作方式作出。州政府作出反应,试图通过立法限制公司规模。洛克菲勒和他的联营者发展出新方法去组织他们快速成长的企业。在1882年,他们将各州公司整合在一群委托人(Trustees)下。根据秘密合约,旧时的37个股东将他们的股份“委托”予9个委托人:威廉·洛克菲勒与他的长兄,约翰·洛克菲勒、奥利弗·佩恩(Oliver H. Payne)、查尔斯·普拉特(Charles Pratt)、亨利·弗拉格勒,约翰·阿奇博尔德(John Archbold)、威廉·沃登(William Warden)、雅比斯·博斯特威克(Jabez Bostwick)与本杰明·巴斯特(Benjamin Brewster)。这种组织形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在后来,其它的巨型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托拉斯”形式。公司的成长,除通过增加销售,还通过收购竞争对手。在购入竞争对手的公司后,洛克菲勒关闭他认为是低效的公司而保留其它的公司。在1868年一个精彩的交易中,纽约中央铁路旗下的湖滨铁路(Lake Shore Railroad)招标,只要一间公司每日输送60加仑石油,并自行装卸,该公司就能以原价的71%运输石油,即每加仑一分,每桶42分。小公司都谴责这次招标不公平,因为他们没有的能力为折扣而产出足够的石油。在1872年,洛克菲勒加入南方促进公司(South Improvement Company),这使得他在运输时能够得到回扣,让竞争对手露出弱点。但是此举被揭发,竞争对手要求宾夕法尼亚州议会撤回南方促进公司的契约。标准石油的行动与秘密运输合约使得其煤油价格由1865年的56分跌至1870年的26分。在1885年,俄亥俄标准石油将总部由克利夫兰迁到纽约市百老汇26号(26 Broadway)。同时,俄亥俄标准石油注册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因为新泽西州的公司股份所有权法比较宽松。同样地,在1890年,国会通过了美国所有反垄断法的始祖 -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尽管“抑制贸易”的定义充满争议,它禁止抑制贸易的一切合约、计划、交易、阴谋。标准石油集团很快地引起了俄亥俄总检察长大卫·沃森(David Watson)的注意。从1881年到1906年,标准石油以65.4%的股息548,436,000美金。就如普通的策略一样,部分盈利重新投入到商务中,而非作股息。1882年到1906年间,净盈利为838,783,800美金,股息为290,347,800美金。 在1897年,洛克菲勒从集团的控股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引退,但是保留了在公司的股份。副主席约翰·阿奇博德(John Archbold)主持公司的大部分运作。同时间,政府试图通过反托拉斯法限制公司的发展。标准石油因为高效率与负责任建立最初的市场地位。在当时,大部分公司将汽油倒入河流,但是标准石油将它们用作自家机器的燃料。在当时,大部分公司的炼油厂的废料堆积如山,但是洛克菲勒找到卖掉它们的方法。例如,标准石油在1908年购入发明矿脂的切斯伯勒制造公司(Chesebrough Manufacturing Company)。记者、作家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父亲是被洛克菲勒击败的油商,是第一批“耙粪记者”之一。她与同情她的标准石油高级行政人员亨利·罗杰斯(Henry Rogers)作了广泛的采访,她的调查助长了公众对标准石油与一切垄断者的攻击。在1902年11月开始,麦克卢尔(McClure's)杂志开始连载她的研究,连载在1904年10月结束,分为19部分。在1904年,集合成书标准石油历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标准石油托拉斯的控制权在一小群家族手上。在1910年,洛克菲勒说:“我认为在标准石油由创办至现今的历史中,大部分股权都为普拉特家族(Pratt Family)、佩恩-惠特尼家族(Payne-Whitney Family)、哈里斯-弗拉格勒家族(Harkness-Flagler Family)与洛克菲勒家族所控制。” 这些家族将大部分股息重新投资于其他产业,尤其是铁路业。他们也大量投资天然气与电力照明产业(包括巨型的纽约市综合天然气公司(Consolidated Gas Company of New York City))。他们大量购入美国钢铁(US Steel)、混合铜业(Amalgamated Copper)甚至是玉米产品提炼公司(Corn Products Refining Company)的股份。中国标准:标准石油的产量增长得非常快,以至于美国市场很快饱和,所以公司开始展望海外市场。在1890年代末,公司开始向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售卖煤油,用作油灯的燃料。标准石油中文商标采用了“美孚”,意为美丽与可靠。它也在生产的锡灯上使用“美孚”商标,这些锡灯价格低,以鼓励中国百姓放弃使用菜油灯,使用煤油灯。此举获得了积极反应,中国成为标准石油在亚洲的最大市场。施丹维克(Stanvac)是美国在投资珍珠港之前在东南亚的唯一投资。标准石油在中国各大城市修建储油罐、仓库与办事处(将油轮上的散装油以每罐5加仑重新储存)。在内陆,它使用油罐车、火车与船只运输石油。施丹维克华北分部,以上海为基地,拥有上百艘河流船只,包括趸船、蒸汽船、小轮、拖轮以及油轮。超过13艘公司的油轮在长江上航行,其中最大的几艘美平(Mei Ping)(1,118吨)、美夏(Mei Hsia)(1,048吨)与美安(Mei An)(934吨)。他们都在帕奈号事件(USS Panay incident)中沉没。美安在1901年服役,是船队的第一艘船。船队的其他船只包括:美川(Mei Chuen)、美孚(Mei Foo)、美红(Mei Hung)、美江(Mei Kiang)、美路(Mei Lu)、美谭(Mei Tan)、美苏(Mei Su)、美英(Mei Ying)、与美云(Mei Yun)。美夏,是一艘特别设计在江河航行的油轮,由上海的最新造船技术建造。在1912年,使用同样技术建造的美孚服役。在1926年服役的美夏能够在3个储油罐中装载350吨散装油,她长206英尺,宽32英尺,在海外设计,在上海建造。她的石油燃料燃烧器进口自美国,而水管锅炉进口自英国。指控诉讼:在1890年,标准石油控制了美国80%的石油。俄亥俄州起诉标准石油成功,托拉斯在1892年被迫解散。但是,标准石油只是将俄亥俄标准石油分离而继续控制它。后来,新泽西州修改了它的注册公司法,允许一间公司持有全美任何的公司的股份。所以,在1899年,以纽约市百老汇26号为基地的标准石油托拉斯,合法地重组为一间控股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它持有41间公司的股份,而这些公司又控制了更多的公司,实际上只改变了控制公司的方法。公众认为由一群被选董事控制的标准石油集团是无孔不入的。在1904年,91%的产油与85%的石油的最终销售都为标准石油控制。它的产出大多数是煤油,其中55%出口到世界各地。在1900年后,它不再使用价格战排挤竞争对手。联邦商业机构专员(Commissioner of Corporations)研究了标准石油在1904到1906年间的运作,称“毫无疑问......标准石油在石油提炼产业中的统治地位是通过不公战术取得的;操纵输油管与铁路,与通过削减石化产品的价格,用不公方法竞争。”在竞争对手的逐渐蚕食下,在1906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只剩下了70%。同年,对标准石油的反托拉斯控诉失败了。在1911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下跌到64%,而且至少有147个竞争对手,包括海湾(Gulf)、德士古(Texaco)和壳牌(Shell)。公司并未试图垄断石油的勘探与抽取。(在1911年,美国石油的勘探与抽取的11%为标准石油控制。)在1909年,美国司法部以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依据起诉标准石油垄断及抑制州际商业:在铁路公司偏向的组合的回扣、偏向与其他歧视性策略;通过控制输油管抑制竞争对手、达到垄断,对竞争对手拥有的输油管的不公策略;与竞争对手签署妨碍贸易的合约;不公的竞争方法,比如在必要打压对手的时候削减地方价格;派遣间谍到竞争对手处出收集情报,运营虚假独立公司,以相同的意图在石油上的付款中取得回扣。在最后四年中,双方不断在庭上争论标准石油的垄断策略:“调查的总体结果揭示许多以标准石油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名义进行的,在铁路上的公然歧视。除加利福尼亚州的几所大型公司外,标准石油是以如此歧视方式销售获利。在国内的每一个地区,公司都享受着对竞争对手的一些不公优势,而其中一些歧视影响范围广阔。” 标准石油部分继承公司解散时名字  现状  新泽西标准石油  现为埃克森美孚的一部分。  纽约标准石油  现为埃克森美孚的一部分。  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  现为雪佛龙的一部分。  印第安纳标准石油  现为BP的一部分。  肯塔基标准石油  现为雪佛龙的一部分。  大陆石油公司(Continental Oil Company)  现为康菲公司的一部分。  俄亥俄标准石油  现为BP的一部分。  俄亥俄石油公司  现名马拉松石油(Marathon Oil)。

3.  国际石油市场安全

一、国际石油市场基本特点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储藏、生产和消费在地理上的极不平衡,产油国和消费国大多是分离的。石油资源和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少数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石油消费水平较低,而且是主要的石油输出国;而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的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却因石油消费水平高,石油炼制能力强而成为世界显赫的石油进口国;其他广大无石油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多为很次要的石油进口国。石油作为战略物质以及它的供求在地理上的巨大差异,致使世界石油市场在19世纪跨国石油公司兴起时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后,随着国际石油格局的变化,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表现在:
1)高度的垄断性。同其他行业相比,石油业形成垄断最早,垄断程度最高,企业规模最大,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从1875年起一直是一种垄断价格。现代石油工业处于自由竞争时期非常短,只有大约15年的时间,即1859~1875年。到19世纪70年代中叶,洛克菲勒集团就已经完成了对美国和世界石油工业的独家垄断,并在1882年组成了世界的第一个石油托拉斯,此后虽然有诺贝尔兄弟、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等与其竞争,并根据美国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将洛克菲勒垄断集团改组为“新泽西标准石油控股公司”,以及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宣判“新泽西标准石油控股公司”解散,分成了38家公司,但是后来这些石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石油市场又变成由七家石油公司统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垄断集团,俗称石油“七姊妹”,这七大石油公司统治世界石油市场长达45年之久。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欧佩克为主的发展中石油产油国收回石油主权后,形成了一种由欧佩克为主体的石油卡特尔。到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世界石油生产、贸易结构的变化,又形成了一种以欧佩克为主的世界主要产油国与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经过斗争、妥协后形成的垄断价格。
2)极强的政治、军事色彩。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成为关系一国胜败存亡、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质。二战以后,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质的性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逐渐成为世界上主要的一次能源,在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价格的起伏,势必成为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外交政策的制订往往与石油利益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无一不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过巨大的冲击。事实上从20世纪以来,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已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布什总统自入白宫伊始,就着手制订新的能源政策,决定对内有计划地开采阿拉斯加等地的石油,对外积极插手里海能源的争夺,推进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并把非洲石油视为“美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迅速瞄准几内亚湾、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加蓬等产油国。这些新的能源战略与政策的出台,显然与布什政府明显的石油财团背景有关,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反映了其为保持美国21世纪初期“一超独霸”的战略目标所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2001年的日消费量已达2000万桶。据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20年,它目前石油需求的55%依赖进口的百分比,将再增加1/3。之后还将继续增加,而美国本土的石油产量将下降12%。美国这次撇开联合国,悍然发动的倒萨战争,虽然主要是根据去年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恐怖主义、大规模武器扩散和‘无赖’国家”列为其核心利益的主要威胁而采取的行动,但显然也体现了其能源战略的指向,并隐藏着其要索取世界能源主导地位、保持其世界霸权地位的居心,即通过控制伊拉克而控制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64.5%的海湾地区,并通过控制伊拉克,而取得对欧佩克确定油价和份额分配的发言权,从而将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的控制权都攥在手里。
当然,任何一个市场都还要受到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约束,供求与竞争机制在国际石油市场仍在发生着作用,价格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国际石油市场。
二、国际油气贸易趋势
1.国际石油贸易方向
石油贸易近年来一直保持活跃,贸易量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达3%。从图2-2,图2-3可以看出,1995年世界石油贸易的主要供应地是中东、非洲、东欧和中南美洲地区,其中中东地区的出口占世界石油出口的25%,北非占4%,其他国家占71%,但是到2020年,中东将是世界上石油贸易的最大供应区域,届时其石油贸易将占世界石油贸易的59%,北非保持不变,而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贸易将下降到37%,也就是说,到2020年左右,中东将成为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区,中东也将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最为热点的地区之一。北美地区、亚太地区和西欧地区是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地区(图2-4),一般来说,北美地区的石油主要从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进口;亚太地区的石油主要从中东地区和非洲进口;西欧地区的石油主要从中东、非洲的欧佩克国家进口。

图2-2 1995年中东石油出口同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对比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0)

图2-3 2020年中东石油出口同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对比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0)

图2-4 世界各地区原油进口所占比例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0)
2.国际石油贸易价格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剧烈动荡,从1973年石油禁运开始,到1979年欧佩克两次大幅度提升石油价格,导致70年代两次油价暴涨,1980年最高时接近40美元/桶。随后,由于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大幅增加,欧佩克成员国和挪威、英国等下调油价,使得80年代的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下跌过程中。1990年的海湾战争,曾一度使油价涨至30美元/桶。1997年,由于欧佩克成员国和世界石油产量的不断增长,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油价持续下滑,1998年油价跌至谷底。1999年由于欧佩克成员国达成减产保价协议,加上亚洲经济开始复苏,带动油价恢复性上涨。2000年在全球经济全面转强的刺激及大规模国际投机基金对原油期货价格的报复性炒作下,油价暴涨。2001年“9·11”事件加重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引起以航空煤油为主的石油需求的下降,并导致石油价格下跌,2001年11月中旬一度跌至16美元/桶。2002年2月份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联手减产的效果开始显现,3月份以后国际油价开始重新回到欧佩克的价格带范围内(22~28美元/桶)。随着美伊局势日益紧张,9~10月份油价开始突破价格带的上限。美国WTI油价一度突破30美元/桶,布伦特油价也几度超过29美元/桶。截止到2002年10月底,2002年以来的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已达24.65美元/桶,超过了2001年24.46美元/桶的年均水平(单卫国,2002)。就2002全年看,由于中东局势紧张,特别是美伊战争的阴影,以及频繁的恐怖事件,导致原油价格走高,每桶产生了5美元左右的“溢价”(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2003)。今后俄、美能源合作的加强将增加俄罗斯在世界石油市场对沙特阿拉伯的竞争力,并进而制约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不过,在近期内,沙特阿拉伯在石油市场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因为它的富余石油仍然高达250万桶/日,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和出口均已达到最大限度(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2003)。
国际油价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受世界石油供需关系的影响。预计2010年前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油价亦基本平衡。但由于受成本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有可能会出现小幅度上扬。排除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干预行动,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年西得克萨斯中质油的价格可能为28美元左右/桶,2010年后,由于世界石油产量高峰年已过,常规石油产量开始下滑。如果节能技术没有大的提高,替代能源没有突破性进展,国际油价将会加快攀升。
3.国外天然气价格与定价机制
国外天然气价格一般分为三类(胡奥林,2002),即根据天然气的产、供、销环节分为井口价、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井口价是天然气生产商在天然气交割点交付给管输公司的价格,对于海上气田所生产的天然气,则是到达岸边的价格。欧洲等国家进口天然气的边境价可视为井口价。城市门站价是天然气管输公司将所购天然气输往某一城市天然气门站再出售给城市配送气公司的价格。终端用户价是终端用户从管输公司购买天然气所支付的价格,包括天然气本身的商品价和输至用户的全部服务费。由于中间环节不同及服务要求的差异,不同的用户,其天然气消费价格不同。
国外天然气价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国际油价联动,即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必然引起天然气价格波动;第二,与国家的资源丰度相关,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天然气价格较低。第三,受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需求的影响。西欧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西欧是世界天然气平均消费价格最高的地区,此外,周边国家的天然气资源量和进口天然气输送距离的差异也会造成价格差异。
国外天然气的定价机制与天然气市场的体制密切相关,可以分为垄断性和竞争性两种。表2-1列出了不同市场体制下的天然气定价方式。垄断性定价是由于管输公司垄断了天然气的运输与销售,其定价原则是成本加利润。世界范围内以垄断性定价为主,在欧洲,垄断仍然占统治地位。竞争性定价分为管道与管道的竞争和气与气的竞争。管道与管道竞争就是允许两个以上的管道公司向同一个区域市场输送天然气,利用自己的管道争夺用户;气与气竞争是第三方(如工业大用户、发电厂和地方配送公司)有权或可以利用管输公司的输气及其相关服务,付费输送自己的天然气。第三方的进入打破了输气公司垄断购气、输气和配气的捆绑式服务,因此出现了天然气供方的竞争。天然气竞争性定价只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英国实行,也有许多国家在不断采取措施,放开市场,引入竞争。

表2-1 不同市场结构下天然气定价方式

(据胡奥林,2002)

 国际石油市场安全

4. 1882年,标准石油公司是如何在业界巩固地位的?

1882年1月,标准石油合并了全美炼油企业成立了托拉斯。受托委员会利用折扣大联盟和强迫收买等方式,吸收了72家炼油企业股份。委员会有9名成员,洛克菲勒理所当然成为头头,威廉、佛拉格勒和亚吉波多是里面的主要成员。受托委员会对以往按自己方式经营的企业进行评估,代他们保管其股份及投票权,然后发给信托证书以资证明。洛克菲勒这一帮人控制了委员会,不仅拥有企业结合体,还代管股份,经营更是得心应手。信托证书共发行了70万张,但他们4人却占有46万张,几乎近总数的三分之二。这种垄断结合体,还可以购买其它公司的股份,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中央集权制,增设一个炼油厂或废除一个炼油厂,这都是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
俄亥俄州最高检查厅厅长大卫·华特森这时检举标准石油有违反刚被通过的《夏曼垄断禁止法》的行为,该法令禁止合同资金及与外国合资等所有的跨州联合,经过一番较量,标准石油公司败诉,洛克菲勒只好下令将总公司搬到新泽西去。新泽西州崇尚独立原则,它对夏曼垄断禁止法推出一份修正案,对洛克菲勒十分有利,另外,从地理环境上看,也有利于产品的出口销售到欧、亚地区。
洛克菲勒增加100万美元,在新泽西州设立炼油厂,此时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拥有1000万美元资金了。
原来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和宾州石油公司占重要地位,现在却成为炼汕厂和地区性的销售公司。而由洛克菲勒主持的纽约标准石油公司拥有750万资金,为海外输出的据点。
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后来陆续改名,最后定名为美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凭1000万资金重振旗鼓,经营范围扩大到了矿业、制造业、贸易及商业。为了确保股份、债券,使企业活动范围更广,洛克菲勒把资产扩大到1.1亿元。
这样,标准石油成为石油集团企业的地位已经坚不可摧了。

5.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

标准石油公司19世纪70年代,从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石油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的标准一名,来源于他们标榜自己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意味着给石油行业带来了秩序上的标准。
1859年8月28日,一位名叫德雷克的人用他发明的钻井打出石油,引发了石油开采的狂潮。石油工业迅速崛起,吸引了一个人的目光,他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18岁时,他与人合伙开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从事农产品贸易,并在南北战争中赚到一大笔财富。钻探出石油后不久,精明的洛克菲勒发现石油最赚钱的环节在于炼油,于是他动员克拉克一起出4000美金与安德鲁斯组成了“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经过苦心经营,他们的企业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的炼油厂。   1865年2月的一天,洛克菲勒以7.25万美元买下了合伙人克拉克的股份,并将公司更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兄弟、弗拉格勒夫妻和安德鲁斯5人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当时,从石油中主要提取的是煤油,但很多工厂生产的煤油质量低劣,而洛克菲勒一贯坚持要保证质量,这正是标准石油公司名字的由来。1872年,洛克菲勒计划把所有的炼油厂合并成为一个巨大的联合体,以抑制价格的大起大落,挽救整个行业。   到1879年时,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能力的90%,还控制了几乎所有的进出产油区的石油管和汇集系统,并握有运输的支配权,人们称他为“章鱼”。   1882年1月2日,洛克菲勒和他的合伙人正式签署了一份“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协定”,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中,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为了争取消费者,标准石油公司又向销售市场进军。   据统计在19世纪80年代中,他已控制了80%左右的销售市场。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的利马发现了新的油田,但原油的含硫量很高。洛克菲勒为了建立自己的原油储备,决定大量买进利马石油。   1889年,标准石油公司雇佣的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弗雷彻研究成功氧化铜去硫法,利马石油的价格立即从标准石油公司买进时的每桶15美元涨到30美元,而且继续爬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石油工业继续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却遭到了更多的挑战。其中以艾达·塔贝尔从1902年11月开始在《麦克卢尔》杂志上发表的揭发标准石油公司黑暗面的连载文章最为犀利,并于1904年结集出版了《标准石油公司历史》一书。而1901年上台的西奥多·罗斯福更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和石油工业的调查。   1906年11月,罗斯福政府在圣路易斯联邦巡回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诉,指控这家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   1909年,联邦法院判处标准石油公司解散。1911年7月,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被分拆成34个独立的公司,而它的传奇则在这些公司中延续。很快这些公司又成为新的巨头。其中,几经变动,“路易斯安娜标准石油公司”1966年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则于1972年更名为“埃克森石油公司”。   1999年,百年来历经合并分割的埃克森和美孚再度合并,成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更荣登2001年《财富》杂志500强之首。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

6.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片子


7. 壳牌和嘉实多还有美孚机油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壳牌的特点:
壳牌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清洁性,发动机用一段时间后是很容易产生油泥、积碳这种东西。壳牌机油能清除引擎上的沉积物,能够有效的保护发动机,使驾驶更加顺畅,可以有效的控制油品发挥、降低噪音,油品黏度更加持久稳定,
2、嘉实多的特点:
冷启动效果不错,抗磨性比其它的机油要好,降低发动机的噪音的效果很不错。但是,其清洁能力不如壳牌和美孚这些同级产品,机油衰减的也比较快。
3、美孚的特点:
高温稳定性,同时低温启动性能很好,可在低温下迅速被泵送至运动部位,美孚一号0W-30甚至在低至-50度下仍具有此特性。还能有效的防止沉积和油泥的产生。

扩展资料:为车辆选择正确的机油取决于:
1、轿车的类型——高性能轿车也需要更高性能的机油;
2、车辆的生产年代 — 使用新科技的引擎(高性能加上高燃料效率) 也需要更新型的机油。 我们也开发出更高级的油品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引擎需求。
例如,现代化的轿车都使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这会引起老式机油的严重氧化以及出现尾气排放问题,不适合的油品也会导致后处理设备出现中毒。
3、驾驶环境——现代高速公路要求的高速度及交通拥堵时的频繁起停也要求高质量的油品,以防引擎出现过度磨损。
参考资料:壳牌中国-润滑油常见问题

壳牌和嘉实多还有美孚机油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 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的兴衰

美国人约翰·D·洛克菲勒是被世人公认的对现代石油工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他所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开创了石油工业的新时代。
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大规模开发石油后,洛克菲勒建立了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大部分的美国和世界石油市场。虽然在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打击下,标准石油公司被迫解散,但该公司建立的模式,奠定了以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运营方式,并为后来著名的“石油七姊妹”留下了三大成员。
洛克菲勒步入石油业正是美国石油工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自从1859年发现石油以后,美国全国出现了寻找开发石油的热潮。到1862年,宾夕法尼亚西部的石油产量由1860年的45万桶上升到300万桶。由于产量的大幅度上升,美国石油价格不断下跌,1861年油价为每桶10美元,同年6月跌至每桶0.5美元,年底更跌至每桶10美分。虽然1862年油价又开始回升,1863年9月涨至每桶7.25美元。但是,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油价又大幅度下跌,19世纪70年代初油价曾下降到0.48美元一桶,比当时石油区的食用水还便宜3分钱。
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洛克菲勒从克里夫兰到泰特斯维尔,亲自考察那里的石油能否给他带来财富。1863年,他和克拉克合资兴建了一座小型炼油厂。后来,洛克菲勒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光明前景,决心独自占有这个企业,于是和克拉克进行了一场拍卖,结果是洛克菲勒实现了独占的愿望。在19世纪的60—70年代,美国石油工业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应付危机,1870年8月10日,洛克菲勒在原公司的基础上,与亨利·佛莱格勒等5人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意在使消费者可以相信该公司的油品是“标准油品”。标准石油公司当时控制着美国炼油业的1/10,在这家公司中洛克菲勒拥有1/4的股份。洛克菲勒曾放言:“总有一天,所有的炼油和制桶业务都要归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之后,洛克菲勒利用当时铁路运输业的不景气,迫使铁路公司不但给予折扣,而且还要给标准石油公司每桶一定数量的“退款”,从而使自己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此外,还通过削价等手段,压垮了许多对手,兼并了大批炼油厂。洛克菲勒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吞并了26个竞争对手中的22个,之后大肆收购费城和匹兹堡的炼油厂。1875年巴尔的摩收购战完成后,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成为全美炼油业惟一的主人,垄断了全球煤油市场。到1879年,它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控制了产油区的输油管网、购销系统,支配了石油运输。1882年,洛克菲勒等人签订了“标准石油托拉斯协议”,标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14家公司和部分控制了21家公司。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标准石油公司三处炼油厂生产了超过世界煤油供应总量1/4的煤油,并控制了美国国内80%的石油产品市场。
从1885年开始,标准石油公司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涉足石油开采活动。1885年,美国利马—印第安纳油田投入开发,洛克菲勒抓住这一时机,大量购买石油生产权,到1891年,其生产的原油已占美国原油总产量的1/3。从此以后,洛克菲勒创建了一个从原油生产、炼制到销售的一体化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到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盘根错节的石油帝国。当时标准石油公司所承担的运输量在宾西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石油产量的4/5以上;美国原油的3/4是它提炼的;它拥有全美国油罐车的一半;销售的煤油占国内市场的4/5以上,占出口量的4/5以上;美国铁路所使用的润滑油有9/10是它提供的,还有一系列的石油副产品——包括3亿支700种不同类别的蜡烛。它甚至还有自己的“海军”——78艘蒸汽轮船和19艘帆船。
就在标准石油公司步入巅峰时,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严重冲击了它在石油业的垄断地位。首先是国际上出现了几家大的石油生产和贸易公司,其中以罗斯柴尔德公司、诺贝尔兄弟公司、壳牌和皇家荷兰公司等最为著名。它们纷纷抢占标准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份额。到19世纪90年代末,标准石油公司垄断国际石油市场的时代过去了。而国内方面,1901年之后,在石油开发新高潮带动下,美国出现了大批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在美国的地位受到巨大冲击,其炼油量从1880年占美国的90%下降到1911年的60%~65%。随着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垄断资本集团内部矛盾也随之上升,洛克菲勒集团一再受到其他集团的打击。洛克菲勒在建立石油帝国的过程中认钱不认人,手段凶狠,树敌过多,触犯了众怒,美国社会上也不断发出揭露和谴责这个石油帝国的声音。
为了对付继续不断的压力和使公司拥有稳固的法律基础,洛克菲勒在新泽西州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该州修改了法律,允许成立控股公司。这样一来,标准石油利益集团的所有人就在1899年创立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作为经营全部业务的控股公司。为了收集必需的材料对付当时的法律战,标准石油公司还支付高价聘请优秀律师为其辩护。它还设法影响政治程序,用巧妙的手法对政治活动及时地提供捐款。
1906年,罗斯福政府在圣路易斯巡回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诉,指控这家公司以阴谋罪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法院于1909年以有利于政府的方式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解散。尽管标准石油公司不断提出上诉,但最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仍于1911年3月宣读了对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的宣判书,判决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立即解散。
随之,标准石油公司被分解为几个独立的实体,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原先的控股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几乎拥有净产值的一半,后来成了埃克森石油公司。其余的公司包括后来的美孚公司、雪佛龙公司、阿莫科公司、大陆石油公司、阿科公司等。由洛克菲勒一手缔造起来的石油帝国大厦从此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