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法的例题 要有解答.

2024-05-19 04:12

1. 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法的例题 要有解答.

  一、 加权平均法
    概念: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举例:某商店月初有A服装10件,每件单价80元.本月5日进货A服装30件,每件单价85元,本月20日又进货20件,每件单价95元.月未盘点还剩15件,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未存货成本.
    第一步:计算购入存货数量50件(30+20)和本月购入存货成本4450元(30×85+20×
    95)
    第二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根据公式 =(800+4450)÷(10+50)=87.5元
    第三步:计算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根据公式 =15×87.5=1312.5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概念:移动加权平均法就是对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的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1.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实际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当然现在采用会计电算化,可以由电脑程序自动生成,也是比较简单的.
    因百度回答中,用表式怎么清晰,所以在这就不举例计算了.

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法的例题 要有解答.

2.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是什么?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如下。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
某公司月初甲产品结存金额一千块,结存数量20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10日和20日甲产品分别采购入库400件和500件,单位成本分别为五十二和五十三;本月15日和25日分别发出该产品380件和400件。该甲产品月末结存余额为多少。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答案解析。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移动平均单价=(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10日单价:(1000+400×52)/(20+400)=51.90。
15日结转成本:380×51.90=19722。
20日单价:(1000+400×52-19 722+500×53)/(40+500)=52.92。
25日结转成本:400×52.92=21168。
月末结存额:1000+400×52+500×53-19722-21168=7410。

3.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分别什么?

加权平均法解法: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法解法:
移动平均单价=(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存货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扩展资料;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分别什么?

4. 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加权平均法优点:简单方便,一个月做一次。其缺点:不够准确。
移动加权平均法优点:更能接近其成本价格。其缺点:步骤多,繁杂,易出错,一个月多次,浪费时间。
建议:进货价格差别不大时,或进货频繁时,用加权平均法;反之,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5.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示例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先采购10,采购价格11;然后销售10;成本计算过程如下:销售时,期初成本金额为10*10=100;本期购入成本:10*11=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0;采购后,结存单价为:(10*10+10*11)/(10+10)=10.5,销售成本为10.5在这里要注意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如果是先销售,后采购就变成:结存 数量为10销售成本为 10*10=100采购后成本为 (0*10+10*11)/10=11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只剩下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包含在加权平均法中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示例

6.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是怎么样的?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的合计额。1、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数量的合计数,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2、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5、移动加权平均法的缺点:由于每次进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比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7. 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跟移动加权平均法区别主要是计算方法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月收入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
本月发出金额=本月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结存金额=月初结存金额+本月收入金额-本月发出金额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比较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2、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入库前结存金额+本次收入金额)÷(入库前结存数量+本次收入数量)
本期发出金额=本期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太适用。

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8. 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法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1.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一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2.移动加权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哟眼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业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