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果展示

2024-05-09 13:08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果展示

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根据院长办公会议精神指示,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分别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达成了共识。二、路院长在德国进行高层互访时指示:在一开始便应该举行国际研讨会,使之更加国际化。研究所积极策划、举办由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三、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即:德国马普学会(MPG)联系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联系的大学为主的研究力量,与中国科学院(CAS)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系的大学和其它部门的研究力量,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带动,实现国际团队的高水平研究。四、完成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果展示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师资力量

研究所已逐步组建起了一支“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科研人才队伍。截至2008年底,青藏高原所共有在职职工142人,流动人员146人,进创新岗位人员111人。在职职工中,共有科研人员120人,科技支撑人员3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项目聘用人员31人;流动人员中,共有客座研究员8人、访问学者2人。青藏高原所现有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共有在学研究生120人,其中博士生58人、硕士生62人,有在站博士后16人 。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了近阶段的主要科研任务;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青藏所实行“一所三地”的特殊运作方式,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2003年10月,。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研究所计划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聘优秀研究人员来所工作,不断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工作。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确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科研任务。建所以来,我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基金委及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具体申报工作正在进行。研究所继续在积极组织申请97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院外经费的支持。我所成功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树立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研究学术活动的地位。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所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定期策划、筹备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我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我所将积极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共同开展青藏高原研究,不断推进我所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籍学术副所长)、研究员36人、副研究员40人,包括: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藏族1人),国家级百千万工程5人,优青获得者3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姚檀栋方小敏丁林马耀明田立德徐柏青康世昌阳坤刘勇勤杨永平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赵俊猛易朝路康世昌刘景时阳坤张寅生张更新侯居峙苏凤阁张凡颜茂都兰措王磊白玲孔维栋孙亚莉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科研有院重点实验室3个,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在此基础上,推动羌塘(双湖)高原站和墨脱低地站的建设;2014年1月21日,根据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把国内外青藏高原研究力量聚集到一起,实现研究模式新的升级;另有加德满都科教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3个):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主要设备仪器序号仪器型号所属实验室1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IRMS环境实验室2·有机单体-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GC-IRMS环境实验室3·光腔衰荡光谱仪CRDS环境实验室 4·多接收惰性气体质谱仪(HelixMC)碰撞实验室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碰撞实验室6·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碰撞实验室7·水同位素分析仪(WS-CRDS)碰撞实验室8·碳氢同位素分析仪(CM-CRDS)碰撞实验室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碰撞实验室 10MIDISherlock脂肪酸图谱微生物鉴定系统生态实验室11·BiologGenШ多碳源分析仪生态实验室12·IONPGM遗传基因分析仪生态实验室

5.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成果

自1981年成立以来,研究所已出版学术著作《西藏植物名录》、《西藏经济植物》、《西藏大型经济真菌》和《南迦巴瓦峰维管束植物》,其中《西藏经济植物》和《西藏大型经济真菌》获自治区二等奖。研究所科技项目《羌塘高原野生动物生态调查》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红景天基础研究》、《黑颈鹤的越冬数量及生态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所在多次植物资源考察中,还发现了一批植物新种。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了国家星火项目——红景天的研究开发。1990~1993年,进行了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1995年,开展了濒危药源植物胡黄连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西藏红景天生态保护的研究,199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1997年,开展了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2000年,开展拉萨河流域典型植被恢复试验。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还有《藏红花栽培实验研究》、《雪莲花化学成分研究》、《绵羊颠古病研究》等。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成果

6.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获奖概况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366项,其中138项获国家、院和省部级奖励。   获奖概况  获奖名称等级类别时间青海野生植物新种发掘和地道药材驯化技术  二等奖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4  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一等奖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4  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开发技术集成及产业化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2  青海三江源区表生环境变化与生态恢复治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2  三江源湿地变化与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1  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与生态畜牧业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1  中国虫草(冬虫夏草)生物学与现代药学研究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0  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  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0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0  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9  青藏铁路工程  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8  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7  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7  油菜蜂花粉酶解破壁技术研究与产品的开发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6  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5  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5  江河源主要生态区生态恢复研究与示范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5  名贵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矿物质元素研究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3  “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三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柴达木盆地工业和城市的水资源供求关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三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降血脂和调节血糖螺旋藻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  三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小麦巨穗新种质系列的创造及新型超高产小麦的培育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资料来源: 论文发表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发表论文4155篇;出版科研专著141部。 2013年,研究所发表论文232篇,其中SCI(E)论文96篇,CSCD论文110篇;出版或参与出版著作13部。 2012年,研究所发表研究论文227篇,其中SCI(E)79 篇,CSCD136篇,出版或参加编写专著4部。   专利及其他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2个;申请专利193项,授权专利80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5项。 2013年,研究所审定品种2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申请专利46项(已受理),授权专利10项。 2012年,研究所共制定地方标准6个,审定小麦新品种2个,申请专利25项,授权25项。   项目承担  2013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组织申报国家、青海省和企业项目94项,组织推荐各类项目建议60项;获准项目70项,获准经费5775万元;到位经费5916万元。 2012年,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227项 (包括新增项目75项), 其中: 参加课题7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面上项目39项(新增15项),主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项(新增4项)、 承担2项, 主持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 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 主持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1项、 主持院重要方向项目2项、 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5 项(新增5项), 主持科学院其他项目32项,主持地方科技攻关项目7项、 主持地方政府委托其他项目22项(新增4项), 主持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1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地方及企业其他项目75项。 2012年,获准经费4803万元;到位经费5127万元。  《兽类学报》1981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兽类学(野生哺乳动物)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为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季刊,大16开本。主要刊登兽类学各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以及珍惜濒危兽类的饲养、疾病诊断与治疗和害兽的防治、经济兽类的开发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 数据库收录情况:国际: 美国《生物学文摘》(BA) 、美国《化学文摘》(C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Record) 、日本《科技文献速报》。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 、《中国期刊网》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 、《中国生物学文摘》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 。

7.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实行“一所三部”的特殊运行方式,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和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截至2014年底,青藏高原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籍学术副所长)、研究员36人、副研究员40人,包括: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藏族1人),国家级百千万工程5人,优青获得者3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介绍

8.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我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2003年3月3日,中科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领导班子成员,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2003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我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研究所计划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聘优秀研究人员来所工作,不断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工作。2003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学术活动。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2004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截至2004年3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基金委及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2013年12月19-21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年会围绕青藏高原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等,通过大会主题报告、特邀报告、综合报告、专题分组讨论、科学家座谈会、项目专题年会的形式对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青藏高原研究发展的机遇、国内外开展的青藏高原大型科学研究计划、青藏高原的前沿科研成果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