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2024-05-20 19:54

1.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2.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对利率市场化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停留在供求关系的认识上,或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指的是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这两种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这些理论都是在供求分析的框架内进行的,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第一,供求分析的前提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两分法,而这种两分法在分析资本市场的利率决定时是不适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身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太多的投机意图。
第二,资本市场上的产品(比如资金、金融资产、金融创新产品等),它们之间具有三位一体性和可逆转性,这与一般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利用分析一般产品的供求分析框架对利率决定问题进行分析,有很多弊端。
正是居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模型(罗巧根、马文彬,2003)来描述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我们用四个模型来描述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1.首先的模型是一个静态的,信息完全的纳什谈判模型。谈判双方在信息完全且对称的情况下,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次性地开出自己的价格并达到统一。
这个模型基本涵盖了主流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所不同的是,主流利率决定理论分析到这里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而我们则可以对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正。
2.第二个改进的模型加入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比如,我们假设资本提供者只知道贷款给资本使用者将获得的潜在收益服从一个概率分布,而资本使用者知道其确切值。但这样处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即用概率分布来描述信息不完全是否妥当?又比如我们假设资本使用者是企业,企业获得贷款后进行投资生产,而我们又假设资本使用者知道确切的投资利润,这也是无法想像的。企业理论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克服投资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利润是确定的,那就不是企业家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或寻租行为。这个模型更为符合现实经济的情况,也为政府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点下文将做详细的分析。
3.第三个模型引入了时间的因素,加入了动态的分析,以此来克服前模型的不足,这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讨价还价模型。核心意思是认为谈判的双方具有完全的理性,意识到下一轮将达成协议而在该轮谈判中只索取下一轮判断结果的贴现值。这个模型用谈判的耐心程度等来刻划供求关系对利率的影响,但该模型的一个缺点是谈判结果与谈判的期限有关,我们通过无期限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克服了这一点。但我们无法克服另外一点:即谁先开价的问题。所以我们引入下一个模型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4.第四个模型是一个软硬策略模型。它假设双方以某一概率选择对谁先开价采取软弱的态度还是强硬的态度。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只有一方采取软策略,而另一方采取硬策略才是纳什均衡,当然其他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但不是纳什均衡。
通过这四个博弈模型组成的理论模型,我们就可以探讨利率的市场化问题了。经过数学处理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矛盾,从而得出下面的启示:
当市场主体可作的概率q=1时,则P=(1-q)N=0,因此,所有人都采取合作策略,所以在时段t,所有人都会做成生意,因此没有人可以在转向他人时找得到合作伙伴。下一时段没有合作伙伴,则每人的决策又变成另一时段决策,其最优q又不会为1。这一矛盾意味着,虽然在一个市场中人很多时,最优q可以非常接近1,但决不会完全等于1,这种微小的选择非合作策略的概率正是市场上有可能找得到下一个合作伙伴的条件,因而是市场能用潜在合作机会使人们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趋于1的条件。这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悖论产生的根源。
本文把供求关系的定价称为非人格化的定价方式,而博弈论的定价称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可以看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如非典时期口罩价格暴涨等),而非人格市价可以节约成本(如讨价还价成本)。所以我们分析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就是如何降低在形成非人格市场价的交易成本,比如制定一个恰当的基准利率作为博弈双方的参考价。
利率市场化新概念最少在两个方面优于主流的观点:一是在理论上很容易引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政策。主流的观点认为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很难再引入分析,因为此时的政府干预只能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但现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必不可少的政府干预);而新概念则更方便分析政府的利率管理政策,比如,在一个利率被决定时政府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此利率更公平、更理性等。二是利率市场化新概念使我们的分析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利率是否过高或过低,同时也关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金融组织的演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二、我国利率政策的现实选择——兼论无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货币政策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以简单地看作有两个手段:一是货币供应量,一是利率。根据我们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规范市场主体决定利率的行为;二是关注一个利率并使其起到示范作用或道义的劝导作用。第一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渠道,而第二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利率渠道。
国内有学者发表文章《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见参考文献[3]、[4]),其主要观点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我国公开市场的不发达,所以我国应该采用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作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绕过一些很难达到的改革目标如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等,从而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
利用我们前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分析框架,我觉得“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的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先来分析该观点的理论机理。首先,该文章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央行只需规定商行对它的存贷款利率,那么同业拆借利率就会在此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放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条件下,央行可以通过锁定商业银行对它的存货款利率,间接调控同业拆借利率,从而达到间接调控社会利率的目的。该机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把市场经济的核心——供求调节价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乍一看“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在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下给出一个直观的理解:假设央行的存贷款利率分别为6、8,有甲、乙两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同业拆借利率作出拆借与不拆借的策略。如果同业拆借利率高于 7,比如为7.5,那么对于甲、乙两行的最优选择都是拆借,即策略组合为(拆借、拆借)。但我们注意到,在甲行作出拆借策略的条件下,乙行也作出拆借的策略,从整个市场来看,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如果同业拆借利率低于7,供不应求则利率上升。所以,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
为了更形象描述这种机理,也为了简化问题使之更直观,我们把央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看作是旧品回收,那么整个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就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旧品回收中心既收购旧品(价格为6),也出售旧品(价格为8),那么可以预见,旧品私下交易(同业拆借)的均衡价格为7,而且在这个均衡价格下,旧品回收中心也没有生意可做(即无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然,中央银行并不是旧品回收中心,旧品回收中心没生意可做、没利润就得关门,而央行则不是盈利机构,它更关注的是货币政策。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的一个两难矛盾在于:一方面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处理繁多的存贷业务,另一方面又要选择和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尽管央行不会在意存贷业务的多少及由此带来利润的高低,但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却又是以存在众多的存贷业务为条件来达到遏制商业银行对央行贷款依赖的目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我国真要选择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2.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的微观形成机理尚待澄清。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其中重要的一种力量是需要商业银行认识到同业拆借利率位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水平以上或以下对自己的影响,即:如果在同业市场的参加者都知道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条件下,拆借利率上升,超过此差额的两分之一,这就使得拆出资金的盈利大于拆入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出,而不愿意拆入,同业市场的资金供给将大于资金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下降。反过来,如果拆借利率低于此差额的两分之一,拆入资金的收益就要大于拆出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人,而不愿拆出,同业市场的资金需求将大于资金的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上升。那么,形成这种机制的条件有哪些呢?我国在这些方面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有哪些优势可言呢?作者在后一篇文章里也语焉不详。
该学者在文中谈到:“我们目前的改革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包括,改变央行对利率的直接调控,促使其通过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取消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促使商业银行尽可能降低超额准备,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国选择加拿大等国的模式。我们就无须着急地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至少无需将其推进到目前设想的地步。”这段话核心的意思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安排利率市场化,将可以绕开这些,直接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而恰恰在这里作者忽视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谈利率市场化,正是因为实施利率市场化可以取得这些目标。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是想取得那些目标,才去实施利率市场化;如果我们绕开那些目标去实施一种所谓的利率市场化,那么利率市场化意义何在呢?
其实我们的分析框架已经表明,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利率的决定权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中让金融乃至经济组织向更高的阶段演进,甚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机制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俗地讲,资本及利率就像留在人体内的血液,人体的某个组织有病,血液就流通不畅,而我们实行利率市场化,就是想让血液流得通畅起来,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3.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请输入你的答案...一、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及理论模型 
  
  对利率市场化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停留在供求关系的认识上,或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指的是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这两种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这些理论都是在供求分析的框架内进行的,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第一,供求分析的前提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两分法,而这种两分法在分析资本市场的利率决定时是不适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身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太多的投机意图。 
  
  第二,资本市场上的产品(比如资金、金融资产、金融创新产品等),它们之间具有三位一体性和可逆转性,这与一般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利用分析一般产品的供求分析框架对利率决定问题进行分析,有很多弊端。 
  
  第三,如果承认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这等价于说利率是由供求两种博弈力量决定,那用非合作博弈定价理论来分析该问题,不是能使这种分析更为深入吗? 
  
  正是居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模型(罗巧根、马文彬,2003)来描述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利率市场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率如何形成及该利率如何被整个市场接受并成为公认市场价格的过程。 
  
  我们用四个模型来描述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1.首先的模型是一个静态的,信息完全的纳什谈判模型。谈判双方在信息完全且对称的情况下,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次性地开出自己的价格并达到统一。 
  
  这个模型基本涵盖了主流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所不同的是,主流利率决定理论分析到这里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而我们则可以对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正。 
  
  2.第二个改进的模型加入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比如,我们假设资本提供者只知道贷款给资本使用者将获得的潜在收益服从一个概率分布,而资本使用者知道其确切值。但这样处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即用概率分布来描述信息不完全是否妥当?又比如我们假设资本使用者是企业,企业获得贷款后进行投资生产,而我们又假设资本使用者知道确切的投资利润,这也是无法想像的。企业理论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克服投资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利润是确定的,那就不是企业家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或寻租行为。这个模型更为符合现实经济的情况,也为政府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点下文将做详细的分析。 
  
  3.第三个模型引入了时间的因素,加入了动态的分析,以此来克服前模型的不足,这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讨价还价模型。核心意思是认为谈判的双方具有完全的理性,意识到下一轮将达成协议而在该轮谈判中只索取下一轮判断结果的贴现值。这个模型用谈判的耐心程度等来刻划供求关系对利率的影响,但该模型的一个缺点是谈判结果与谈判的期限有关,我们通过无期限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克服了这一点。但我们无法克服另外一点:即谁先开价的问题。所以我们引入下一个模型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4.第四个模型是一个软硬策略模型。它假设双方以某一概率选择对谁先开价采取软弱的态度还是强硬的态度。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只有一方采取软策略,而另一方采取硬策略才是纳什均衡,当然其他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但不是纳什均衡。 
  
  通过这四个博弈模型组成的理论模型,我们就可以探讨利率的市场化问题了。经过数学处理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矛盾,从而得出下面的启示: 
  
  当市场主体可作的概率q=1时,则P=(1-q)N=0,因此,所有人都采取合作策略,所以在时段t,所有人都会做成生意,因此没有人可以在转向他人时找得到合作伙伴。下一时段没有合作伙伴,则每人的决策又变成另一时段决策,其最优q又不会为1。这一矛盾意味着,虽然在一个市场中人很多时,最优q可以非常接近1,但决不会完全等于1,这种微小的选择非合作策略的概率正是市场上有可能找得到下一个合作伙伴的条件,因而是市场能用潜在合作机会使人们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趋于1的条件。这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悖论产生的根源。 
  
  本文把供求关系的定价称为非人格化的定价方式,而博弈论的定价称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可以看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如非典时期口罩价格暴涨等),而非人格市价可以节约成本(如讨价还价成本)。所以我们分析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就是如何降低在形成非人格市场价的交易成本,比如制定一个恰当的基准利率作为博弈双方的参考价。 
  
  利率市场化新概念最少在两个方面优于主流的观点:一是在理论上很容易引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政策。主流的观点认为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很难再引入分析,因为此时的政府干预只能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但现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必不可少的政府干预);而新概念则更方便分析政府的利率管理政策,比如,在一个利率被决定时政府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此利率更公平、更理性等。二是利率市场化新概念使我们的分析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利率是否过高或过低,同时也关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金融组织的演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二、我国利率政策的现实选择——兼论无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货币政策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以简单地看作有两个手段:一是货币供应量,一是利率。根据我们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规范市场主体决定利率的行为;二是关注一个利率并使其起到示范作用或道义的劝导作用。第一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渠道,而第二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利率渠道。 
  
  国内有学者发表文章《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见参考文献[3]、[4]),其主要观点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我国公开市场的不发达,所以我国应该采用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作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绕过一些很难达到的改革目标如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等,从而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 
  
  利用我们前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分析框架,我觉得“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的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先来分析该观点的理论机理。首先,该文章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央行只需规定商行对它的存贷款利率,那么同业拆借利率就会在此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放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条件下,央行可以通过锁定商业银行对它的存货款利率,间接调控同业拆借利率,从而达到间接调控社会利率的目的。该机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把市场经济的核心——供求调节价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乍一看“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在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下给出一个直观的理解:假设央行的存贷款利率分别为6、8,有甲、乙两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同业拆借利率作出拆借与不拆借的策略。如果同业拆借利率高于 7,比如为7.5,那么对于甲、乙两行的最优选择都是拆借,即策略组合为(拆借、拆借)。但我们注意到,在甲行作出拆借策略的条件下,乙行也作出拆借的策略,从整个市场来看,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如果同业拆借利率低于7,供不应求则利率上升。所以,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 
  
  为了更形象描述这种机理,也为了简化问题使之更直观,我们把央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看作是旧品回收,那么整个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就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旧品回收中心既收购旧品(价格为6),也出售旧品(价格为8),那么可以预见,旧品私下交易(同业拆借)的均衡价格为7,而且在这个均衡价格下,旧品回收中心也没有生意可做(即无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然,中央银行并不是旧品回收中心,旧品回收中心没生意可做、没利润就得关门,而央行则不是盈利机构,它更关注的是货币政策。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的一个两难矛盾在于:一方面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处理繁多的存贷业务,另一方面又要选择和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尽管央行不会在意存贷业务的多少及由此带来利润的高低,但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却又是以存在众多的存贷业务为条件来达到遏制商业银行对央行贷款依赖的目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我国真要选择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关系。我国银监会与人行分开,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对银行的监管职能从货币政策职能分离出去,这样让央行专注于其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决策科学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是否与此不一致? 
  
  2.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的微观形成机理尚待澄清。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其中重要的一种力量是需要商业银行认识到同业拆借利率位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水平以上或以下对自己的影响,即:如果在同业市场的参加者都知道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条件下,拆借利率上升,超过此差额的两分之一,这就使得拆出资金的盈利大于拆入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出,而不愿意拆入,同业市场的资金供给将大于资金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下降。反过来,如果拆借利率低于此差额的两分之一,拆入资金的收益就要大于拆出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人,而不愿拆出,同业市场的资金需求将大于资金的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上升。那么,形成这种机制的条件有哪些呢?我国在这些方面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有哪些优势可言呢?作者在后一篇文章里也语焉不详。 
  
  该学者在文中谈到:“我们目前的改革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包括,改变央行对利率的直接调控,促使其通过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取消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促使商业银行尽可能降低超额准备,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国选择加拿大等国的模式。我们就无须着急地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至少无需将其推进到目前设想的地步。”这段话核心的意思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安排利率市场化,将可以绕开这些,直接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而恰恰在这里作者忽视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谈利率市场化,正是因为实施利率市场化可以取得这些目标。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是想取得那些目标,才去实施利率市场化;如果我们绕开那些目标去实施一种所谓的利率市场化,那么利率市场化意义何在呢? 
  
  其实我们的分析框架已经表明,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利率的决定权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中让金融乃至经济组织向更高的阶段演进,甚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机制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俗地讲,资本及利率就像留在人体内的血液,人体的某个组织有病,血液就流通不畅,而我们实行利率市场化,就是想让血液流得通畅起来,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如果我们绕开这些要救的东西而实施利率市场化,那么这样的利率市场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利率政策乃至货币政策的选择及传导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主体的组织结构的演进,利率市场化道路不能等到什么条件都成熟了才进行。因为很可能,利率市场化正是形成这些条件的条件。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4. 利率市场化的利与弊

欧债危机未见曙光,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全球经济或再面临新的危机。这都给中国的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成为世界议题,这也是中国难以避免的议题。

此前有消息称,鉴于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银监会推迟了部分与巴塞尔三接轨的新监管指标的实施。但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等,也被列在了上述报道的十项议题中。

“我觉得,此次会议中应该具有的重要一点就是,消化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或者是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方向,就是防范危机。”杜征征分析认为,这就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

他认为,未来中国可能需要重点防范危机的领域在于,整顿地方金融秩序,防范房地产泡沫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冲击。近日,审计署审计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地方债务中,有5308亿元的违规资金,其中有351亿元债务资金投向资本市场、房地产和“两高一剩”的问题项目。

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居民与企业的投资以及融资需求,包括人民币存款的安全性,依然需要风险防范。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也是多位专家呼吁提出的议题之一。

5.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
从微观讲,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应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与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宏观方面,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6. 利率市场化的利弊

实行 利率 市场化以后,为解决在金融市场活动中所固有的调节不足和各市场主体决策的分散性及分散下的自主性,利率市场化必须迅速制定一个通用型的市场规则。
 
 鉴于此,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首先要统一资金市场进出规则,利率市场化经营规则,竞争规则,利率市场化明确经营程序,经营方法和经济手段,利率市场化以及竞争的条件、范围和竞争的对象、约束机制,利率市场化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公平合理竞争的金融制度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利:有利于推进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有利于提高央行的政策操作水平;有利于金融市场发育及功能发挥。弊端:提高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度;加大银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加银行经营成本会无序竞争。

7.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融资时的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一定的发展。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可能会带来大量违约的情况,其二是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的现象。
  利率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1 、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利率市场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  、 提高信贷质量:利率市场化将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信誉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
   3  、 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竞争加剧,为了维护银行发展,银行将会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4  、 加速银行升级:利率市场化,资产定价将更加透明,银行之间竞争加剧,市场将会优胜劣汰,商业银行发展困难,将会转型升级。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8.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旨不是调节利率水平,而是改革利率(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使之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
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市场同国外市场联系非常密切,带有一定程度的国际性。资本市场利率较高,就能吸引来国外投资,增加国内资本供应量,如美国在本世纪80年代前期实行的高利率政策。
就从国外吸引了大量资金,反过来,一国利率较低,不仅来本国投资的外国人减少,而且本国的一部分资本也可能转到国外,使国内的资本供给量减少。

扩展资料:

金融因素:
对股票市场及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中最敏锐者莫过于金融因素。在金融因素中,利率水准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又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
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利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