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读书笔记

2024-05-17 11:29

1. 非理性:—读书笔记

非理性:—读书笔记
  
  
 认知环节的难题:如何战胜非理性。
  
 理性与非理性
  
 心理学家加里·马库斯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反射思维”,一个是“审慎思维”。
  
 反射思维,是快速、自动且基本无意识的。
  
 审慎思维,是缓慢、刻意和审慎的。
  
 两种思维在大脑内起作用的地方也不同:
  
 反射思维起源于大脑进化较早的部分,包括小脑、基底神经节和杏仁核。
  
 审慎思维则在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运行。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思维先天不足,有局限性,非理性是无法被清除掉的。
  
 四种动物非理性
  
 我们是丛林动物,我们“恐惧”;
  
 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多情”;
  
 我们是科学动物,我们“无知”;
  
 我们是经济动物,我们“贪婪”。
  
 用理性的思考,把握了非理性,就能发现获利的空间。
  
 应对非理性的7个策略
  
 策略1: 要勇于承认“我不知道”。大脑经常只能处理一小部分信息。别骗自己。
  
 策略2: 从长期出发。出发点和愿景很重要,你需要长线思考,关注长远目标。
  
 策略3: 知错就改,不要追逐损失,不要自圆其说。学会止损,让过去成为过去。
  
 策略4: 多学习,知识+实践,独立思考,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策略5: 掌握求真、理性的科学精神。
  
 策略6: 学习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实现从多个维度去证伪。
  
 策略7: 将正确的思维方式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人类的非理性成分,远远大于理性,这是进化留给我们的。通过这七个策略,你可以一步步得出你自己更加理性的算法。

非理性:—读书笔记

2. 非理性繁荣的图书目录

第1章 股市价格水平的历史回顾市盈率其他高市盈率的时期利率对非理性繁荣的忧虑第2章 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住房价格的长期走势实际住房价格长期上升趋势的缺失实际住房价格没有强劲的迅速上升趋势的原因非理性繁荣研究途径第一篇 结构因素第3章 诱发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互联网以及其他事件促进市场泡沫产生的12个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与业主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迁促进了商业的成功新的信息技术支持性货币政策与格林斯潘对策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增长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贴现经纪人、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博机会的增加小结第4章 放大机制: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对投资者信心的反思关于预期的例证对投资者期望和情绪的反思公众对市场的关注投资性泡沫的反馈环理论投资者对反馈和泡沫的理解作为反馈模式和投机性泡沫的蓬齐骗局欺骗、操纵和善意的谎言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所引起的投机性泡沫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中的反馈与交叉反馈当今的非理性繁荣和反馈环第二篇 文化因素第5章 新闻媒体媒体在股市变化中发挥的铺垫作用媒体讨论的形成对市场前景的报道……第6章 新时代的经济思想第7章 新时代与全球泡沫第三篇 心理因素第8章 股市的心理定位第9章 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第四篇 理性繁荣的尝试第10章 有效市场、随机游走和泡沫第11章 投资者学习和忘却第五篇 采取行动第12章 自由市场中的投机风险参考文献索引

3. 《非理性的人》读书笔记12

第六章“逃离拉普特飞岛”第二小节“俄国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中最有价值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直接把握,对文学形式与象征的技巧和做作极端鄙视,这些形式和象征的技巧之类,在法国诗人中,已经成为他们耗尽精力专心从事的事情了。托尔斯泰在他的《什么是艺术?》里,用了几页篇幅愤怒谴责波德莱尔及其信徒,说他们是消沉颓废和矫揉造作的作家。
  
  
 19世纪的俄国状况将作家推入了一个他们被迫去面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境地。因此,不管它的文学格调是多么现实主义的,俄国小说骨子里是彻底形而上学的和哲学的。“知识分子”一词源于俄国,铸造出这词可以为下面这个事实作证,即知识分子不管他们原初的社会或经济地位如何,都感到他们自己属于俄国的一个特殊文化团体,因为就其真正本性而言,他们是和社会其他成员相异的。
  
 一个正处在动荡混乱或革命过程中的社会,势必要给个人带来苦难,但是这种受苦本身却能够使一个人更靠近他自己的存在。俄国人虽然没有哲学家,但他们却确实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而且这种取代或许并不完全是一种损失。当下一个世纪,专业哲学家海德格尔开始重新考察死亡意义时,他是以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为起始点的;而且还有像别尔佳耶夫和谢斯托夫那样的思想家们写成的全部几大卷,都是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存在主义式的创见这个问题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监禁回来后写的第一部小说,是《死屋手记》。既然这部书是在他生活中的决定性事件(他几乎被行刑队处以死刑,以及他在西伯利亚的苦役监禁)发生之后写成的,就可以把它看成真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开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曾与他生活在一起的罪犯们身上看到的,正是他最后终于在人性的中心点上所看到的:矛盾,爱恨交加,非理性。这些罪犯并不是一些“类型”,他们完全是个体存在:凶暴,精力旺盛,是由父母双亲生养出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后代。在他们身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直面了人性中恶魔般的一面:或许人不是理性的而是一个恶魔似的动物。
  
 在《罪与罚》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着手于那类他显然专擅的主题小说了。主人公拉斯科里尼科夫,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既疏离了人类的集合群体,同时又疏离了他自己的存在。饥饿而孤独,他从他自己的理性内部先于尼采编织了一套尼采的超人理论;这超人以他自己非凡的胆识和力量超然于所有普通道德规范之上。然后,为了检验他的理论,他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但是,这个罪犯担当不起他的罪过:拉斯科里尼科夫的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他自己的自我,由自己罪过而生的内疚竟使他精神崩溃。恰恰是积压在这个知识分子心头的感情——一般人对夺取生命的恐怖——迸发出来并且进行了报复。他杀人是为了证明他自己并不和普通人一样,只是个虱子。权力意志,这种恶魔似的权力意志,因此在尼采使它成为自己的主题之前,就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发现了。但是,与尼采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忘记这种驱策力的完全辩证的或二重性的本性:权力意志既有力量又很虚弱,它愈是同人格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孤立出来,它就会由于其虚弱而变得愈发不顾一切。
  
 理性的这些破坏性甚至犯罪的可能性,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攻击启蒙运动最能使当代读者信服的作品,似乎是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地下室手记》1864年发表。这部作品第一部分是一切文学作品里最令人惊异的独白之一:地下室人这个俄国官僚机构里的下级职员,抒发了他的怨恨、愤慨、不满和他对自由的反叛性的渴望。启蒙运动的改革家们,梦求一个完美的社会组织,他们忽略掉的东西,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一个小说家的慧眼全都十分清晰地看到了:这就是说,随着现代社会变得更加组织化,并因此变得更加官僚政治化,它就在它的各个接合部积聚起地下室人一类的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他们表面看来捉摸不透,实质上却是一群受挫和怨恨的怪物。同后来的尼采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个对怨恨这种人身上强有力的有时是难于言说的动机的伟大探索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人物太复杂、太火暴性子了,我们很难把他“一口吞下”。在他身上既有罪犯的成分,也有圣贤的因素。批评家斯特拉霍夫在其传记性的短评中可能是过重地估价了某些反对这位小说家的证据,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中似乎也确有叫人厌憎的一面。不过,或许正是由于把人的矛盾的恶毒性刻画得淋漓尽致,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成了人类存在真理的无与伦比的见证人。至少他抓住了作为现代生活基本事实的虚无主义,这一理解本身绝不是虚无的。我们是从《白痴》的一段里认识到这一层的。
  
 米希金亲王——基督的弄臣,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的另一副假面——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从另一个身份不明的人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描述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被判死刑交行刑队准备执行枪决后又被改判缓期执行的事,它内蕴着一种终极的肯定:面对死亡,生命具有绝对的价值。死的意义恰在于它对这种价值的启示。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关于死亡的存在主义观点,它后来为托尔斯泰在他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小说里,也为海德格尔在其一整套哲学体系里作过精心的阐述。
  
 
                                          
 这一小节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今天只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明天继续。

《非理性的人》读书笔记12

4. 非理性繁荣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认为买入股票的市盈率不应该超过25倍,而本书作者,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席勒教授更为保守,认为20倍的市盈率都太高了。很多中国读者肯定对大师的胆小不屑一顾,心里暗自揣测,就这种水平还能得诺贝尔奖?中国的投资者比较大胆,20倍的市盈率在中国投资者看来完全是低估而非高估,因此市盈率在中国也被戏称为市梦率,可惜这种无视市盈率的做法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损失,为什么这么说呢?《非理性繁荣》一书就可以来回答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将通过两部分的内容为你介绍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来了解一下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非理性繁荣以及导致其产生的三大因素。在第二部分中,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面对非理性繁荣,我们如何应对?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
  
 作者告诉我们目前全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广泛存在非理性繁荣。什么是非理性繁荣呢?这个词指的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投机性泡沫的心理基础。那什么又是投机性泡沫呢?
  
 投机性泡沫是这样一种情况: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之所以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存在不考虑资产实际价值,盲目推高资产价格的非理性繁荣,有十二个诱因,我们挑六个诱因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们分别是:
  
 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人们渴望拥有私有财产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
  
 二、政治和文化的变迁促进了商业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有更多的钱。调查发现,1975年,只有38%的人把幸福和有很多钱相关联起来,而到了1994年,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60%;
  
 三、新的信息技术让大众参与资本市场越来越方便,互联网持续推高了股票指数和市盈率;
  
 四、支持性货币政策与格林斯潘对策,让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但与此对应的,好股票、好房产并没有变得更多,于是这些东西就成了稀缺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五、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一种看法认为,在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会购买优质股票以备养老之用,由此产生对股票更多的需求,从而导致股票收益升到了很高的水平;
  
 六、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这些强化了的财经报道导致了对股票需求的增长,其作用正如消费品的广告一样。
  
 造成非理性繁荣的这些诱因,是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因素是反馈环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先来说说反馈环因素。资本市场之所以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因为资本市场的运动并不是自然现象。如果一个地方干旱了大半年,就算当地所有的老百姓一起磕头,请求老天下场雨,那也不会导致下雨,因为下雨是自然现象。但是如果市场里所有的人都认为市场会大涨,然后做出了相应的动作,市场就真的会大涨了,这就是反馈环因素。
  
 具体来说,在反馈环理论里,最初的价格上涨导致了更高价格水平的出现,因为通过投资者需求的增加,最初价格上涨的结果又反馈到更高的价格中,第一轮的价格上涨反馈到第二轮,第二轮反馈到第三轮,以此类推,直到标的的价格远远超出其内在的价值。
  
 涨的时候是这样,跌的时候反过来也是一个道理,就算一只股票相对应的企业没有经营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市场上的人都认为它有问题的时候,那么这只股票往往就会大跌,直到跌到内在价值以下。
  
 说完反馈环因素,我们来说第二个因素文化因素,这部分主要是指新闻媒体。反馈环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大家的共识。全世界那么多的投资者,大家是如何达成共识的呢,一个投资者怎么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待一只股票,一个资产的价值呢?其实靠的就是媒体,如果没有媒体的帮助,一个北京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知道上海的投资者是怎样看待一只股票的。
  
 第三个因素是心理因素。投资者会为股票的非理性上涨找出一堆证据,证明股票上涨的合理性,而很难意识到这其实只是从众心理的结果。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非理性繁荣以及导致其产生的三大因素,在第二部分,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面对非理性繁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由于非理性繁荣太过强大,要应对非理性繁荣,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的,这一应对主要要靠政府出台合理的政策,有了合理的政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才有了应对的基础。
  
 面对非理性繁荣,政府需要在以下政策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到美国,作者建议应设立一部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这是一种稳定的投资方式,而不应该把社会保障中的钱投入股市,因为那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仅应当以设立信托基金的形式进行,同时应当使这种制度面对经济风险时,能有更快的反应,这样才能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共同承担风险。
  
 第二点,政府应该运用温和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投机性泡沫。具体来说,当股市价格过高时,政府可以适当地提高利率,让公众认为利率上升的目的是抑制投机买卖,这就可以了,千万不能通过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来使投机性泡沫破裂。
  
 在过去,政府经常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然后致使股市大幅度下降,结果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之后就会发生严重的全国性经济萧条。
  
 政府的政策只是安全带,真正让安全带生效的还是投资者本身,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如果有了安全带却不用,依然无法逃脱非理性繁荣的魔咒。那么作为投资者,大家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要投资多元化。投资者应该根据当前自身财产和特定环境,减少股票持有量,并购买更好的投资组合。你需要把你的投资分散在股票、债券,房地产中。
  
 其次,投资者应该制定有效的计划增加储蓄。随着非理性繁荣的发展,投资市场奔溃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虽然大部分时候,股票下跌,债券和房地产不会同时跌,但是万一遇到了经济大危机,你所有多元化的投资都会跌得惨不忍睹,这时候你就需要靠储蓄来维持生计了。
  
 最后,个人投资者应该制定好自己的退休方案。美国自1982年股市跌到谷底以后,社会共同承担养老责任就转变到了每个人负责自己退休以后的社会保障,401(k)计划旨在鼓励普通工作人员靠投资来为自己提供退休以后的经济保障。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讲述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总体情况,经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导致非理性繁荣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反馈环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面对非理性繁荣,需要政府出台明智的政策来理性应对,当然,除了政府的努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需要行动起来一同应对非理性繁荣。
  
 以上就是《非理性繁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解读,了解了非理性繁荣的本质以及导致其产生的三大因素,要应对非理性繁荣需要政府、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共同的努力。

5. 非理性繁荣的内容简介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00年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比如,艾伦·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就像该书的第一版一样,《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和讨论。

非理性繁荣的内容简介

6. 非理性繁荣的作者简介

罗伯特·J·希勒,现为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于19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兼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纽约联邦储备委员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等职务。希勒教授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房地产、统计学方法以及有关市场的公众舆论和道德判断等领域皆有著述。他于1989年完成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投机市场中价格的波动做了数理和行为分析。他在1993年完成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将会对生活标准风险管理产生革命性结果的风险管理合同。他于2000年完成的《非理性繁荣》对自从1982以来证券市场繁荣的现象做了全面分析和说明。希勒教授还是两家公司的合伙人。2013年,希勒教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