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释》读书笔记(一)(2017.08)

2024-05-19 07:05

1. 《经济解释》读书笔记(一)(2017.08)

读书是打开眼界的过程,可以津津有味,也可以枯燥无味,但是内容本身需要精彩。我相信,这份读书笔记属于后者,然而,从中学到的知识却不比前者少。
  
  《序言》 
  
  
 1经济学如同科学,严谨地推论,可能被推翻的可能,但经济学家研究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行为,所以难免带有主观。
  
 2经济学先是从少到多,用更多附加条件来解释现象,但高手会化繁为简,逐渐抽象出更简单凝练的真理,是为天才。
  
 3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假设是以个人为单位,个人作出选择和决定,并受一定局限的约束。
  
 科学会刨根究底地追问,个人作出选择的动机是什么?答案是自私。
  
 经济学里何为自私?在局限的条件下个人争取最大利益或付出最小代价。
  
 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可以不赞同,但必须认可,否则后续的理论便无法开展下去。
  
  《经济物品》 
  
 1何为经济物品?有胜于无,多胜于少,本质上还是说物品的稀缺性。
  
 2由于物品的稀缺性,导致了竞争的必然出现,而竞争是经济学的基本准则。
  
 3有了基本准则,人们还需要创建游戏规则:产权制度便是竞争的游戏规则,是约束竞争行为的局限条件,价格决定胜负。
  
 4五常对“浪费”解释地很精妙:人为不采用能使社会财富或收入增加的办法。他继续说道:除了竞争,其他准则都会带来浪费,比如排队,按需分配等。
  
  《功用的理念》 
  
 1人们通常用功用作为解释现象或行为的量度,何为功用?它代表的是选择的排列顺序,是数字的定名,然而,数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顺序。
  
 2两种经济物品,舍甲而取乙,在图上能画出一条功用数字相等的等优曲线,曲线是向右下方的,局限条件下,个人会追求功用数字最高的曲线。而由于边际替换意图下降定理,替换过程中斜率下降,曲线会凹向原点。
  
 3由于收入增加而需求量减少的,五常称为“贫穷物品”,他并不赞同“吉芬物品”,认为吉芬物品只是贫穷物品的极端,拒绝特例化理论。任何物品都可能是贫穷物品,人们的选择不同而已。
  
 4五常反对用功用理论解释经济,而是青睐“边际”的概念,解释问题最关键的是边际的变动以及付出的代价,这一章没有细说。
  
 5最后,书里有一段话很打动我,所谓“变换理论”的可怕后果:当理论受到事实验证的威胁时,便着急去修改理论,使其验证的威胁失效,以此来逃避事实的挑战。
  
 对于个人也是一样,个人成长最可怕的是基本价值观的前后矛盾,当遭遇现实挑战时,便放弃之前的价值观甚至反转,是使自身免遭挑战的借口,也会迷失在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中。
  
  《需求定律》上 
  
 1需求定律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解释,在五常看来,甚至是唯一不可或缺的理论,指任何物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必然上升。
  
 2价格真实存在且能观察到,但需求量无从观察,实际也并不存在的。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前者是由于价格变动而变动,后者与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有关。
  
 3五常赞同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观点,但并不赞同其结论。何为价?价是指消费者对某物品在边际上愿意支付的最高代价,此代价即该物品在边际上的最高使用价值,而交换价值即市价。
  
  《需求定律》下 
  
 1何为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意图”换取的最高的量,而非成交量,供应量则反映了出售者的意图,两者均非事实。
  
 2“量”可以分为直接被度量而算价,以及不能用直接度量而算价两种;需求定律约束的是:“价”与“量”必须要有直接的联系,即两者是直接相关。
  
 3自己斗胆提出一个案例来分析,当量与价非直接关联时,表面上看需求定律似乎失效的情况:出版商发行一本新书,通常定价很高,但之后该书销量一直很差,发行商和零售商不得不一再降低价格出售,但还是无人问津,最后,该书流落至二手市场,按重量甩卖,直至变为废纸。表面上看,价格的下降并没有导致需求的上升,因为该书的竞争替代品太多,使用价值其实非常低,质量太低所致。(该例可能不太恰当)
  
 4消费者盈余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差额,出售者会想尽办法榨取消费者盈余,使用“全部或零“的思维,追求边际使用价值最大化,直至逼近平均使用价值。(类似会员费之类的方法)
  
 5需求第二定律说的是弹性系数与时间的关系,五常认为并不成立,理由是:替代物品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寻找,弹性与时间并无直接关联。
  
  《需求定律》小用 
  
 1有两种情况不属于违反需求定律: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以价的高低来作质量的判断,以及由于价的变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这变动方向会继续的预期。
  
 2以成衣配额为例:多年前,美国对香港采取成衣配额限制政策,政策实施后,香港的成衣质量急升,价格也大幅提升,原因为:配额是有成本的,成本提高后,同时给予了制造商增加其质量的空间,在运费相同的情况下,高档产品的相对价格其实是下降的,因此改变了供需关系。
  
 3试论和君商学院免费和收费混杂的模式:一个人着正装带着新相识的女友去高档餐厅吃饭,肯定不会吃汉堡,类似地,自己花钱的学生肯定会比免费学习的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对前者来说,课程的使用价值更高,课程的质量越高,愿意花钱学习的同学越多,满足需求定律。
  
  《交易理论与市场需求》 
  
 1如果市场上没有生产的交易,每个人都是需求者和供应者兼具,大家有利可图,是由于大家对物品的边际用值不同。
  
 2意大利学者帕累托提出了均衡理论,指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用值与市价相等;帕累托认为,如果市场不满足某些限制条件,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或市场交易来使一个人获利,而其他人不受损,进而使社会得益。
  
 3五常对市场的供求曲线有着另外的解释: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相交的点实际为均衡价格点,是由于个人为了争取最大化的消费者盈余,使得边际价值与价格相等所致。
  
 4五常对供求关系的认识也颇为犀利,以供不应求(短缺)为例:当价格被管制在均衡价格之下,竞争者发现难于抢购,便会采用金钱价格之外的其他代价作为补充而获取,这样一来,便解决了短缺的问题,竞争也随即解决。
  
 5五常颇为重视的交易和社会费用,可以用来解释更为精彩的社会现象,如制度的形成,结构和组织,合约的选择,价格的安排等等,且听后续分解。
  
  《共用品的经济分析》 
  
 1先说说“共用”的定义吧:指多人可以共享而不干扰其他人的享用;共用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以每个需求者的需求曲线垂直向上累计的,即每个需求者边际用值之和;一般来说,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是无法达到帕累托条件的。
  
 2萨缪尔森著名的“灯塔”理论:灯塔多服务于一艘船的边际费用近乎为零,因此采取免费才是上策;此观点大行其道,五常却提出了质疑,有另一种解释与灯塔理论矛盾:只有对不同船只收取不同费用,才能够满足帕累托的均衡价格条件,而满足灯塔理论的物品实在太多,现实的例子以将其推翻。
  
 3五常是如何看待共用品问题的呢?几乎任何物品都有共用品和私用品两重属性,而在交易的时候,通常会把共用品捆绑着私用品一起销售,以便隔离不付费的人令其无法享用;而共用品属性的价格往往已经包含在私用品的价格之内了,只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
  
 4互联网时代给经济学带来了很多挑战,用萨缪尔森的边际成本为零的理论可以解释互联网免费的行为,但很难解释收费的行为,例如视频;用帕累托均衡条件可以理解不同级别收取会员费用不同的原因,而对消费者来说,我看了付费版高清视频,精神愉悦,而你看的免费粗糙版视频,感觉也不错,视频从这个角度看变成私用品,要满足需求定律了。
  
  《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与哲学性质》上 
  
 1本章为泛泛而论,强调一下,市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市场总供应量曲线是垂直向上的曲线,两者相交处,达到市场均衡,价格为市价。
  
 2如果将某条需求曲线a反过来看,也是它的有交易的供应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两者相交处,即为a的边际用值与a'的边际成本相等,也等于市场的成交价,从另一个角度达到市场均衡。
  
 3引入复杂一些的情况,在有生产活动的情况下,均衡状态时,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与消费者的边际用值相等,唯一的区别在于生产要满足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的约束,边际生产成本会下降。
  
 4五常质疑宏观经济学的存在,为此提出了经济学理论结构的三要素:首先是需求定律,其二是考虑成本的概念,其三是竞争的局限,来来去去围绕着局限条件的转变会如何影响行为的转变这一问题,而且特别重视交易费用的问题。
  
  《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与哲学性质》下 
  
 “看书10分钟,发呆1小时”,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哲学性质,于我是天书,不知所云,肤浅粗陋地理解如下:
  
 1何为“公理性”?即指有武断性的假设和有一般性的定律,从而能推出可以验证的假说。从这一点出发,来看看自然科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异同点。
  
 2自然科学皆属公理性的,是从假说到验证的实证科学,然而,自然科学家鲜有对方法逻辑感兴趣的,也很少问津哲学逻辑的科学方法,原因将在下面说明;其他社会科学重思考重解释,但多数情况不是公理性的;而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唯一公理性的,从提出假说到被验证。
  
 3为何经济学要采用“哲学逻辑的科学方法”,理由有三:其一,经济学解释的是人类的行为,经济学家难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带到客观的世界中;其二,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缺少理想的客观环境;其三,经济学的公理假说,大多都是想象的产物,本身难以触及的,因此也需要借用哲学逻辑来辅助理解。
  
 4小结一下吧,经济学虽然是公理性的科学,但是是以人类行为的规律细节,来假设或修正定律,而最终是要靠人类行为能否经得起自然优胜劣汰的考验,来筛选出最合适的假说或定律。是颠覆还是修正?最终都要依靠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决定。
  
  《市场概论》 
  
 枯燥的卷一读完,继续枯燥的卷二,哎~
  
 1在市场交易中,决定交易利益分配的是市场竞争与交易费用,约束竞争的费用也是交易费用。
  
 2交易的两个基本话题:其一,人与人之间的边际用值和边际成本的不同,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产生市场均衡,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有交易费用的存在;其二,科斯曾经说过,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是资产权利有清晰的界定,如果界定的不够清晰,会导致交易费用过高,增加社会成本。
  
 3五常否认传统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区分开,认为两者的区别只是由于合约形式的不同。以工厂生产产品为例,该产品的价格由原材料和工人加工等要素价值之和组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时并不会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因此,消费者改变了市场,区别只是多了工厂老板计算价格时的一系列机制,但两者原则是一样的。
  
 卷二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收入,利息,投资,财富,资本,成本,租值,利润,盈利以及交易费用等等,要想掌握一门学科,得先从了解概念开始。
  
  《利息理论》上 
  
 1利息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复杂的融资和投资问题,通常与两个因素相关:通货膨胀和交易费用。
  
 2交易费用高与风险高实质上是一回事,是相伴相生的,但风险难以度量,因此用交易费用来解释行为更为妥当。
  
 3费雪的利息理念,是不管通胀,不管风险,不管交易费用,利息依然会存在,而且是正数,理由有两个:其一是消费者的不耐烦,急于享受,而利息便是提前消费的价格;其二是投资的机会,物品的现值与期值之间的差异就是利息。
  
 4收入是流动的,有时间性,财富是现值,本身是静止的。财富所有未来或预期收入以利率折现加起来的总和,这财富再乘以利率,可称为年金收入,因此,年金收入和财富也是一回事。
  
 5市民的消费是由财富或年金收入决定,因此,当财富大规模缩水时,仅依靠政府投资所带来的乘法理论,是难收到效果的。(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挤出理论)
  
 6财富乘以利率是年金,也是利息,因此,利息与收入相等,利息是收入的全部。
  
  《利息理论》下 
  
 1何为资本和资产?费雪提出,凡可以产生收入的都是资产,而收入折现后的现值是资本,也是资产的市价,所有生产要素都是资产。
  
 2投资是消费在时间上的轻重权衡,放弃今天的消费来换取明天的消费,收入是财富的最高可能消费;投资与储蓄只是不同角度看,实质是一回事。
  
 3分离定律是指,当市场交易费用够低时,投资与消费可以分开作决策,在消费和投资的均衡点上,边际替换意图等于利率,也等于回报率。但有两个因素影响分离定律,其一,不同利率对应着相同的回报率,这时首选是折现后财富最高的;其二,当交易费用很高时,分离定律难以成立,例如,当借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投资与消费的决策难以分离。
  
 4最后,来讨论一下,消费与职业生涯的选择问题。前面说了,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早或迟的选择,两者的市价差就是利率,那么该如何选择职业生涯,答案是选折现财富最高的。费雪认为,如果有两种投资比较,“成本以上回报率”作为投资的分界线。
  
 因此,本章最大的问题来了,费雪认为,如果急功近利能带来较高的财富,那就如此选择吧。当利率较高时,早期财富较高,再投资会带来长期更高的总收入。
  
 由此,斗胆提出产业思维的第18条规律,比拟人均GDP规律:在资源缺乏情况下,利率越高,越应该“急功近利”地选择回报快的产业和职业生涯;越早积累财富,长期的总收入便会越多。而利率低时,反而追求品质和质量是为首选。欢迎讨论拍砖~
  
  《宏观分析的失误》上 
  
 1上一节已说,储蓄是从今天看不消费的剩余,投资是放弃今天的消费来换取明天的消费,两者是一回事,仅此一点,便指出了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基础失误。
  
 2传统宏观分析认为,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会偏向投资不事产出的交易,减少就业机会;五常认为,实际原因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人们会转向容易脱手的交易,从而导致了消费下降,就业减少。
  
 3五常对经济学的均衡概念颇有心得:凡是有足够的局限界定从而可以推出被事实验证的假说,称为均衡;反之,局限界定不足,进而无法推出验证的假说,称为不均衡。
  
 4有了上述假设,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便要重点考虑局限转变的界定,而不强求区分宏与微的范畴。用三个宏观现象的案例,五常给出了用局限转变条件的分析方法。
  
 5其一,由于制度运作费用和改革制度费用相对较低且稳定,在80年代初,推断中国会坚定的走市场经济;其二,90年代初,由于更多第三世界国家走市场经济,大量的贫困人口急剧增长并参与国际竞争,而发达国家需要变革其经济结构才能享受人口红利;其三,90年代后期,由于内地与香港相对工资结构的局限转变,内地的竞争力会逐渐高于香港。
  
 6宏观经济分析往往受很多复杂的因素影响,而传统宏观经济学很难深入到局限转变的深层原因,事后用一些表面性的指标来说明,这也给宏观分析带来更大的困扰。
  
  《宏观分析的失误》中 
  
 1失业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主题,失业率越高,单位增长的失业率对社会的损害越大。五常认为,失业问题需要从公司的角度来看:以时间算工资的合约制度更容易导致失业,因为这种合约不直接量度员工的产出贡献。(个人觉得此看法值得商榷)有个重要的“履行定律”:能被量度算价的量,其履行的监管费用低,反之不能被量度算价的量,监管费用高。
  
 2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伊甸园”:指那些供应量非常大的物品,可以有很高的消费者盈余享受;“伊甸园”放弃的是多赚钱的代价,满足需求定律。反之,倘若国家漠视“伊甸园”--以房地产为例--大量缩减房地产供应,会导致弹性系数小于1,国家财富和国民总收入可能会上升,然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却会下降。
  
  《宏观分析的失误》下 
  
 1说完了失业问题,本章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财政赤字了。传统的观点是政府财政赤字的上限是税收可以支持负债的利息,五常却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要看社会收益回报率是否高于欠债的利率。
  
 2五常的名言“私人财产并不需要私人所有权”-也许这话是为中国而生的-对产权来说,重要的是以合约结构来界定权利并带动竞争。
  
 3基于此,五常对中国的政府,国企和经济制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认可,理由是:其一,经济压力逼出来的合约结构制度;其二,关键要看政府支出的回报是否有盈余,最终会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增长上。
  
 4最后提点个人看法:国企的优势更多体现在缺乏竞争的产业上,例如基建和军事航天等,这些领域由于反复的试错,多年后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教育,医疗等产业,发现参与市场竞争后的结果远优于过去,便能看出国企的弊端了。现在的问题不是国企的重要性下降,而是还应该进一步放开。
  
  《财富累计的仓库理论》上 
  
 1财富累计的仓库是指财富要放到哪里,也是思考财富积累的最大难点。
  
 2虚无悖论:是指一组言辞互相矛盾,但说的确是真理;用在这里,是指虽然没有产出,然而财富累积的仓库却可以持久的稳固。
  
 3实现如上所说的持久稳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交易的讯息费用要适当,费用越高,该仓库的用途越小;交易的数量要适中;交易的成交量要足够大;该仓库要有自身的个性和风格。
  
 4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并不容易,但五常给出了财富累计的更多想象力空间。相比费雪的利息定律,靠预期收入的资产折现只能看到有限的财富累计,以及无法衡量非产出资产如何折现。虽然有风险,但若能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对国家和投资者来说,这样的仓库越多越好。
  
  《财富累计的仓库理论》下 
  
 1没有产出的资产仓库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靠有生产力的其他仓库支持;有生产力的财富累计资产可分为三类:土地及房产,企业或公司,以及知识资产。
  
 2前两者好理解,以房地产为例,预期的升幅加上租金远高于利息,大家便会抢着购买;而知识资产是当今最重要的财富累计仓库,求学是风险低而回报高的投资,问题是无法将知识化为私有财产,另外,学问要用生命来换,放弃今天的收入换取明天的收入。
  
 3有产出的资产通过收入看回报,没有产出的资产通过升值看回报,均衡是指不同资产的回报率相同;而没有产出的资产财富累计没有上限,市场随时会对其重新估值,然后以重估后预期的升值看回报。
  
  《成本,租值与盈利》上 
  
 1在经济学中何为成本?成本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成本即是机会成本,都是代价;反过来说,如果放弃的不是最高价值的代价,则不是成本。
  
 2成本有两个关键的考量因素:1)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成本是以利率折现后得到的现值或年金;2)成本不是历史,永远是向前看的;选择的物品价值发生变动,或放弃的物品价值发生变动,都会影响行为。
  
 3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定律”是指:生产两种以上物品时,只要生产成本的比例不同,选择在比例上成本较低的专业生产,互相交易后得利,不过也要考虑汇率的影响。
  
 4最后,五常以职业选择为例作为分析,选择收入较高的职业,同时也意味着是成本较低的职业;用比较成本来说,不同的人选择各自成本较低的职业,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社会职业的分工。
  
  《成本,租值与盈利》下 
  
 1租值的概念非常复杂,有两个重要的观点:
  
 1)租值可以看作收入,可以预期并用利息率折现;然而与一般的收入不同,相对而言,租值的改变通常不会显著改变供应的行为。
  
 2)租值也是成本,可以预期并折现;它的成本是出售该物品的机会成本;然而,该成本净值改变,也不会显著改变供应的行为。
  
 因此,租值是指价格或收入变动,而供应行为却不变的收入。
  
 2试举一例来说明,大学教授退休返聘的例子:返聘的职位不变,但工资有较大程度的缩减,对教授来说,工资便是他的租值,并没有因为工资较低而放弃该职务;另一方面,也是选择了该职务而放弃其他的机会成本。
  
 3“盈利”与“利润”是两个概念:利润是指利息的回报,之前已说明,利息是成本的全部;而盈利则是意外的收入,是高于利息成本的收入。
  
 4那么,“盈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五常又给出了“惊人”的答案:盈利是没有理论的。公司的专利,管理,领导力等价值度量可以看作功用,财富,收入或租值,然而,这些都不是盈利,盈利是不能折现的收入。
  
 5既然解释不了盈利的根源,那为何还要创办企业和投资呢,而且通常预期回报率会高于利息?原因复杂,涉及到经验,能力,乐观和自信,另外还有风险的费用;然而,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市场的利率会与投资或经营企业的回报率达到平衡。意外的盈利称为“风落盈利”,意外的亏损称为“风落亏损”,仅此而已。
  
  《生产的成本》 
  
  
 要想学会简单的理论,方法是由浅入深,再由深入浅,反复多次,才能融会贯通。本章的内容便是如此。
  
 1何为边际产量下降定律?在多种生产要素中,如果有一种要素不变而其他要素改变,或者是彼此的比例发生变化,那么,增加的要素会在达到某个量时发生边际产量下降的情况。
  
 2伴随边际产量下降定律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增加而使平均产量下降,会伴随着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上升。
  
 3因此,边际产量是满足先升后降,反过来看,边际成本曲线则是先降后升,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1)当单位时间产量不变,增加总产量,平均成本会下降;
  
 2)当总产量不变,增加单位时间产量,平均成本会上升;
  
 原因涉及到生产的方法和技术,而交易费用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到平均成本的变化。
  
 4与传统观点不同,五常认为社会长期的生产成本依然是先降后升的,原因是:开始加量时的平均成本下降比平均成本上升的明显;继续增加产量,则是反向影响。(个人感觉稍显牵强)
  
 5五常提出了“上头成本”,是指在开始经营后,即便不用生产也需要支付的成本。上头成本是历史成本,且不能在不同的产品上进行摊分;而直接成本是指未投资生产前所付出的成本,用于摊分预期的产量,因而满足平均成本下降定理。
  
 6上头成本是租值,是每种产品可以赚取到的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加起来求和得到的。因此,上头成本是由市场厘定的,由市场维护,由市场摊分,并且考虑到了潜在竞争者入局的投资成本。
  
  小结: 
  
 暂时就读到了这里,三分之一多一点,这本板砖一样的书从拿到手的恐惧,到如今的爱不释手,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沉下心来的态度。

《经济解释》读书笔记(一)(2017.08)

2. 经济学演义 读书笔记

  经济学演义 读书笔记
  今天读到了张世贤的《经济学演义》,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全书运用《三国演义》的蓝版,活生生的演绎了一部经济学。深奥的经济学理论概念,运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被诠释地淋漓尽致,浅显易懂!除了经济学的渊博,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学功底阿!
  全书一开始就有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金钱难倒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市场依旧在,几时能走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货币商品;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交易中。”写得有意思吧,真是引得好,转得巧啊!
  今天刚看了前两回。第一回 刘玄德退学下海宴桃园三人创业。其中学到的关键概念有:
  1.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比如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工作带来的收入。 2.稀缺性: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事物的稀缺性,进一步怎样利用这些资源。3.选择与放弃: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就有机会成本的问题。第二回买电脑曹操讲价格获收益刘备悟弹性。其中学到的关键概念有:1.价格:商品价值的体现,可能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2. 弹性:价格的升降空间吧。3.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4.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也就是利润。 5。价格弹性:可以说没有价格弹性,就等于没有市场经济。经济学上一般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我们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相反,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我们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感觉很有用的一点知识)。6。需求规律:价格上涨,需求相对减少,价格下降,需求相对上升。

3. 《经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我们如何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理解个人选择和市场经济?
  
 说到经济学,许多人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会觉得只有那些需要为国民生计操心的经济学家才需要学习经济学。但其实经济学并不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
  
 实际上,经济学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选择的科学”,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我们所能拥有的资源是稀缺的,但我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比如,贫穷的国家会纠结,是把有限的财政收入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方面。富有的国家也会为把收入用在国防还是社会福利方面而发愁;再比如,当穷人为一日三餐担心时,富人正在考虑是打桥牌还是打高尔夫球。这些都是稀缺性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好稀缺的资源,去满足相对无限的欲望呢?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经济学实例与枯燥的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我们认识经济学现象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这本书的作者是梁小民,他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商学院。由于他的书通俗易懂,就算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懂,因此被誉为“大众经济学家”。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做好个人选择?第二部分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做好个人选择?
  
 我们在做个人选择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一个概念: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呢?就是说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不得不放弃另外一样东西,这就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决策就要放弃另一个决策,得到了点什么就不得不放弃点什么。这就像中国古话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面对二选一的情况时,才不会头脑发热,做出错误的选择。举一个例子,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在下海热潮中他也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5万元。因此,小王觉得自己下海是对的。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是如何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小王下海的。
  
 我们先来看小王下海赚到5万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首先,他放弃了当处长每年的年薪2.4万元。其次,一个处长的收入绝不仅仅是工资,还有许多隐性收入,比如公费医疗、以成本价购买住房、带薪年假、年底还可以分些年货等等,这些隐形收入加起来每年约2万元左右。此外,小王下海花了10万元储蓄,如果这部分储蓄用来投资,假定利率为每年5%,这样算的话,小王又放弃了5000元的利息收入。最后,小王当处长时,工作量并不大,晚上还可以舞文弄墨,给报刊写点小文章,一年下来亦可有1万元收入。而下海后,他需要四处奔波,劳心劳力,这份闲情没有了,当然这份收入也失去了。
  
 这样算下来,小王下海得到了5万元,但却放弃了当处长能够得到的4种收入,共计5.9万元。虽然小王认为自己下海很值得,但如果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到机会成本,我们就知道下海其实是亏了。所以,只有当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我们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更好地分析各种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要理解市场经济,就必须要了解价格如何调节经济。学过高中政治的朋友应该知道,价格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者为了把东西卖出去会竞相降价;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消费者为了得到东西会竞相提价;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既不会降价又不会提价。
  
 别看价格的形成看起来很简单,要知道正是因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才能协调运转。那么,如果人为的决定价格,会发生什么结果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些政府规定医院的专家门诊最高价格是14元,超过这一价格就属于违法行为。那么,这种价格会引起什么后果呢?
  
 由于专家门诊的价格低,于是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人人都想看专家门诊。但同样由于专家门诊价格低,所以专家看病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样一来,很少有专家愿意开放专家门诊,但却有很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这就出现了供小于求的情况。在供给不足,而价格又不能上涨的情况下,会出现三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是出现配给制。通俗地讲,就是由医院决定谁能看专家门诊。这时,掌管挂号的人就有可能出现受贿现象,谁送礼就把号给谁。
  
 第二种现象是出现排队制。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挂号,每天有限的号挂完为止。这时,病人为了能看到专家门诊就要提前排队。然而人们把本来能用于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用于不生产任何产品或付出劳务的排队,实实在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第三种现象是出现黑市。所谓的黑市,就是出现了一批以倒号为业的号贩子,他们把每个号卖到100元甚至更高。尽管公安部门屡次打击号贩子,但由于丰厚的利润,号贩子屡禁不止。医院曾经为了对付号贩子,实行了实名制看病,也就是用身份证挂号就医。但这种方法仍然没解决问题,号贩子由卖号变成了卖排队。可见,只要存在价格上限,短缺就无法消除,号贩子决不会消失。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放开价格。随着专家门诊的价格上升,人们对专家门诊的需求反而会减少,人们会更加倾向于小毛小病不找专家,只有遇到大病、疑难病症时才找专家。同时,愿意放开门诊的专家也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这样,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协调下,最终实现供求相等。这时,号贩子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消失了。
  
 有些朋友担心放开专家门诊的价格,会导致许多低收入者看不起病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在供小于求、号贩子横行的情况下,低收入者也未必看得上专家门诊。因此要解决专家门诊的供求矛盾,从根本上铲除号贩子,还是要放开价格,而这正是医疗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价格机制,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本质。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了如何用好“机会成本”,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我们讲了如何理解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当然,经济学博大精深。在个人选择上、市场经济的改革上、企业的运行管理和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我们都能用得上经济学。总之,经济学是一门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科学,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经济学的根本原因。

《经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4. 《经济学通识课》读书笔记一

我以此篇来记录一下,我读这本短小精悍的经济学入门书做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我重复读了几遍,读书笔记有点多,因此分了两篇来记录。本篇是书中提到的前20个经济学知识。
                                          
 1、经济学家研究稀缺性、机会成本、经济体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归属与家、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2、人类的祖先曾面临基本的经济问题:匮乏。
  
 a、柏拉图想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这个理想社会被统治者以一种高度集中的方式管理,几乎没有食物和劳动力买卖的市场。柏拉图对财富的追求持批判态度,理想社会里的人会分享所拥有的一切。
  
 b、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反对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认为应该让人们拥有自己的物品,因为那样人们便会更好地照看自己的财产,而在谁对公共财产贡献多少这个问题上导致的纷争也会减少。人们可以通过以物易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此后衡量经济价仠的标杆:货币也应运而生。
  
 3、上帝的经济:基督徒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经济。
  
 我认为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和圣·托马斯·阿奎纳(St ThomasAquinas)都认为基督是人类的救世主,在经济地位中位于最高级层。他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赋予人们工作资源,让人类来完成积累财富的目的。总结一下就是财富是上帝所赐的礼物,是人类的生存所需。不能贪财,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他们讨厌商人讨厌借贷,因为这些瓦解了宗教的经济地位。
  
 4、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最基本的观点认为财富即金银,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足够多的金银就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在重商主义时代,黄金是购买的唯一介质,所以他们不断以积累黄金为目的进行商业活动。政府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当然这个观点在现在会被认为相当片面。但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5、重农主义认为财富指的是土地养育出的小麦和猪。
  
 弗朗索瓦·魁奈(François Quesnay)认为农业是有特殊性的,人们利用自然改造出的田野、河流和猎场是一个国家财富最终的资源。他利用曲线图揭示了向农民征税的弊端。这是另一个相对于重商主义的片面的经济理论。
  
 6、看不见的手:社会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引导着。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使他被后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提出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作出分析的。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因而倡导一种“自然的、简单明了的自由体系”。
  
 7、工业革命中的因果链条
  
 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通过在工业经济中的投资积累财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便属于这类人。《国富论》成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并启发他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因此在后期虽然他提出的许多适应当时的经济观点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抛弃了,但是他因果链条的分析方法却被纳入了经济学中。
  
 8、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使一些人变得富有,但仍有很多人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提出,只有全新的社会才能拯救人类。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和圣西门(Saint-Simon)和傅立叶都认为认为市场和竞争并不能带来一个良好的社会。他们一致相信一个完美的世界——“乌托邦”(utopia)也就是空想社会主义,但却不知道何实现它。
  
 9、人口论
  
 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的《人口论》提出了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贫穷。人口增长只能迫使更多的人陷入悲惨的生活。试图帮助穷人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只能是雪上加霜。
  
 10、共产主义
  
 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资本主义内部本身就蕴含着新社会的种子。历史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向前发展的。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私人财产将不复存在,工人将领导一切。
  
 11、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理性的个人如何掌控市场。
  
 威廉姆·杰文斯(William Jevons)发展了边际效用,提出随着消费品的增加,边际效用是减少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utility)。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深化了杰文斯的理论,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将消费者和企业联结起来,提出了供给需求曲线(demandcurve)。
  
 12、自由贸易与保护政策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认为将国家贸易和个人贸易混为一谈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使新经济免于国外竞争,一种方法是对外国产品征税,经济学家称其为“保护政策”(protection)。自由贸易并不是随时随地都会生效。只有当国家或地区间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才会带来益处。因此国人新工业需要国家建立一定的税收政策来保护他们的发展,当发展到相当程度时,税收可以被取消,建立自由贸易。
  
 13、帝国主义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或将过剩储蓄称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根基”(economictaproot)——它是基本的经济目标。而过剩储蓄是通过政权对国内外被剥削阶级进行掠夺得来的。
  
 14、福利经济学
  
 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 CecilPigou)阐述了市场的运行并不总是完美的。“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现了“福利国家”。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
  
 15、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爱德华·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理论》都提出了“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不完全”是因为即便在企业间存在竞争也并不等同于在完全竞争行业中的那种情况。
  
 16、苏联的计划经济
  
 “中央计划”(central planning)利用资源的决策方法。在这种方法下,苏联政府负责做出所有的经济决策,从生产的产品种类、如何生产以及谁获得产品,一直到各种细节。
  
 17、炫耀性消费
  
 托斯丹·凡勃伦(ThorsteinVeblen)著作里充斥着对美国权贵阶层虚荣空虚的嘲讽。凡勃伦将富人购买豪宅、皮草和去法国里维埃拉度假等的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消费的行为称作“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并称获得特权的少数人为“有闲阶级”(leisure class)。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浪费行为。它将经济能量从生产人们真正需要的产品转移到用来炫耀的商品。
  
 18、凯恩斯主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当我们所有人的消费减少后,购买量和产量都会相应降低,国民收入也因此减少。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加强宏观需求管理,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19、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称,这些企业家凭借自身的果敢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长远来讲也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他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别的,只是永不满足的企业家们带来的不断的变化。熊彼特将新技术淘汰旧技术称为“创造性破坏”(creativedestruction)。他相信垄断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会给企业家尝试创新的冒险行为带来高回报。
  
 20、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国家、公司和个人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即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到另一方获得的结果。军备竞赛是“博弈论”(gametheory)的一个例子,这个理论诞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数学和经济学领域。
  
 约翰·纳什(John Nash)认为博弈的结果——其“均衡”——是每个参与者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优反映——后来成为了博弈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在今天被广泛应用。“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好了以上就是这前20个经济学知识。
  
 from:自由喵

5. 《经济学通识》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每个人的愿景,但人类会受到“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四方面的限制,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因此我们需要去了解市场经济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塑造市场经济价值观。
  
 《经济学通识》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他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学的研究,他的经济学文章贴近生活,简单却很深刻。他曾说“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当你听完了这本书,一定会改变你对世界的现有认知,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生活变得大不一样。
  
 生活总喜欢给我们出难题:
  
 在城市里,上下班的高峰期道路拥堵严重,开车耗时又耗力,平时几十分钟的路程,变得漫长煎熬;
  
 夏天是用电的高峰季,却也是停电的高峰季,停电后空调就是个摆设,人们只能强忍着酷暑炎热;
  
 每年过年回家是个情怀,人人都赶着春运出行,抢一票难求的回乡火车票,抢到的人欣喜若狂,抢不到的人甚至会冒着风险找违法的“黄牛”高价购买。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一定遇到过,但是如何解释又如何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呢?经济学会给你答案。
  
 经济学并不高冷,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却甚少了解它。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经济学的世界,从约束人类生活的四个维度“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出发,学习经济学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第一个维度:东西不够。
  
 要清楚为什么东西不够,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公共物品,什么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就是这个物品被一个人使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比如说电视广播、知识、国防;而私人物品顾名思义,就是你用了别人就不能使用了,比如说我们开始讲到的火车票、道路、电等等,如果你开车占据了当前的道路,必然会影响其他人行驶到此处。
  
 世界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穷的,当你有了馒头,你就想吃肉;当你有了肉你就想喝酒;当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又有了精神上的需求,想要出去旅游,看书玩游戏。所以,很多资源都是私有品,它们是稀缺的,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必然会产生竞争。
  
 既然竞争是必然的,那要如何更好地分配现有的稀缺资源呢?很多经济学专家说,那就涨价吧,价高者得。薛兆丰教授提到过,现有的火车票价低了,建议提价,使最需要的人优先出行,缓解紧张的供应。高峰期的电供应紧张也是由于电费过低。而道路拥堵,那就实行道路收费,易拥堵的路段在高峰期时段,需要交一定的过路费。
  
 这些建议提出后,群众们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指责专家们不靠谱,根本不顾及穷人的死活,招来骂声一片。相信朋友们听到此处也会感到愤愤不平,这还是什么专家呢?但经济学家们真的是睁眼说瞎话吗?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价格管制可以解决很多的困境,“价高者得”区分的并不是穷人和富人,而是需求量的大小。价格提升后,对那些需求不高的人来说,也许会选择性的放弃,让需求更大的人优先使用。有人会问,穷人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发放钞票给穷人,他们也许会考虑用这个钱解决当前更重要的事,而不是去竞争稀缺的资源。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稀缺资源最好的分配方式是“价高者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第二个维度:生命有限。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听起来甚是消极,从文学作品上讲更像是一个没有远大抱负的人,更愿意在当下吃喝玩乐。但在经济学的世界,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有的人寿终正寝,有的人英年早逝,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今天的苹果放到明天也许会变质腐烂,今年持续上涨的股票也许明年会下跌。未来变幻莫测,所以,人们通常是不愿意延迟消费的,更愿意享受当下。
  
 利率正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延迟消费而产生的,假如一个人有一片果园,三年后才能结出果实,但他想现在就得到果实,于是他与一个成熟的果园农主交换果园,为了公平,他愿意多出一部分钱来获得这个果园,而多出来的这部分钱的比例就是利率。简单地说,把将来的东西拿到当下去享受,就会产生利率。
  
 整个社会越是急不可耐,利率就相应的越高。例如,牛奶相对干奶酪升值,则利率下降,而葡萄相对于葡萄酒贬值,则利率上升。利率高并不见得是好事,利率高,人们对未来不抱希望,选择及时行乐,认为大吃大喝会比锻炼身体重要,选择马上就业比继续深造有用。
  
 利率就是这么重要,懂了利率,也许将来你再看到有关利率的新闻,你也学会了思考它带来的经济问题,发现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了解第三个维度:相互依赖。
  
 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聚族而居,有社交需求,相互依赖。同时人类也是一种自私又富有同情心的生物,人们都想让自己得到最好的东西,但见到受苦的乞丐,一样会产生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人类虽有同情心,但这种爱是有范围的,随着圈子的扩大,这种爱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例如当你听到某个国家发生地震,伤亡惨重,刚得到消息时会感到难过,但过了一阵子就会忘了当初的那种心情。
  
 人们的爱心波及范围小,但人们的生活圈子是很大的,离开了小圈子,人类社会就不能只靠爱心来维持,同时“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会产生。假设一个产品卖方可以控制它的产品质量,高质量必然会是高价位,但买方却并不清楚此商品是不是劣质品,只愿意出中间价购买,卖方必然会提供低价商品,买方再进一步将出价压低,最后循环往复,交易以失败告终。
  
 生活中一次性的交易是很难做到相互信任的,而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呢?方法有很多,包括:信任的人担保;签订“同舟共济”合约;企业垂直整合;卖主替自己担保或保险公司承保。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构建信任,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所以,有信任才会有交易,交易的产生需要法律法规、制度合约来提供有效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第四个维度:需要协调。
  
 古时候,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你想用一只羊换取十斤大米,那你就需要在市场上找到卖大米的人,并且他需要的是一只羊,而非一头牛或者一把斧子,这样你们的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后来,为了交易的方便就产生了货币,只要是你想买的东西都可以用此物为衡量标准,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货币就是人们交换物品的协调工具,有了货币,可以让不同地方的人方便交换物品,例如:南方的茶叶卖到北方,北方的羊绒、皮革卖到南方。在全球范围内,货币更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协调作用,一辆汽车的生产也许需要很多国家的相互配合:英国生产滤化器,法国生产变速器,德国生产车身,瑞士生产仪表盘等等。一系列的合作,只有通过货币,才能保证各个国家生产人员的成果分配。
  
 货币在不同的国家汇率也是不同的,过去美元强是因为美国制造的东西需求量很大,而现今,“中国制造”也变得抢手起来,人民币也开始升值了。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削弱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如果要稳住汇率不变,势必会引起通货膨胀。
  
 所以,货币是一个很好的协调工具,能够帮助不同国家地区的人进行交易,但汇率会对市场造成影响,要学会合理思考汇率,理解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变化。
  
 本书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发现了经济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并不是只有复杂的公式才能理清,接下来,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人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四个维度的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
  
 我们以往对经济学的认知是片面的,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局部的,而改造世界观是经济学的长项,也许明天的你,再看到电路频繁跳闸,看到高峰期大城市道路的拥堵,不再觉得“免费的才是最好的”,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索现象背后的意义。

《经济学通识》读书笔记

6. 《经济学要义》阅读整理

    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人们希望追求幸福,而幸福源自于人们的欲望。为了满足人的欲望,我们生产出了满足欲望的手段,即资源。但和人的需求来比,这个欲望非常有限,因此资源的特性之一便是“稀缺”。
  
     稀缺了咋办?要么解决欲望(克制欲望,比如宗教),要么增加资源。资源的增加靠的是生产,但生产出来的资源也总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我们决定好满足欲望的先后顺序。同时,资源有限,不可能啥都生产,因此生产一样的时候,必须决定放弃另一样,即“生产什么”;此外“如何生产”也是一个问题;同样,生产出来之后,怎么分配?这就是“为谁生产”。以上三个问题合起来,便是著名的“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便是基于资源稀缺和欲望无穷二者矛盾而产生的。经济学,就是一门如何配置资源的学问。
  
     资源配置目的在于效率。经济学里的效率和其他时候理解的效率不太一样,是一种状态,即如果想让某个人变好,那至少要让一个人变糟。如果可以不让任何人变糟就有人变好,那这状态不是最好的,因为还有改进的余地。而资源配置的方式,目前有两种:计划和市场。计划即为少数人说了算,而市场则让每个人参与到资源配置的决策中来。
  
     但这两种方式中,计划经济的弊端非常明显,即部分人的意志其实是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因为人的需求真的是太复杂了。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的失败和无效率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我们国家在“一五计划”时期,以及前苏联。而这二者之间的选择,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最后,作者对于经济学研究范围进行说明,分为微观经济学(单个经济体、厂商等)、宏观经济学(国家、世界)。
  
 
  
  
     整个第一章的内容逻辑很清晰,层层递进,从最基本的“人们如何追求幸福”开始,将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娓娓道来,最终以资源配置的两种方法为结束。这种层次递进的逻辑引人入胜,同时引用了大量日常生活的例子,一下子就把让人“望而生畏”的经济学,变成了一门让人觉得非常感兴趣的学问。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表达能力和积累。
  
     生活中的现象非常繁杂,有些我们老生常谈的话语,早已被我们认为是公理一般的存在,然而实际上可以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只考虑最后/新增一单位要素所引起的变化,来判断事物整体的性质。同时这种考虑只考虑现在和将来,不考虑过去。一切过去发生了的现在都无力改变,成为了沉没成本,因此只需要对比考虑新增加的收益和坏处,权衡二者即可。
  
     某要素对整体的贡献取决于最后(边际)的那一单位,而非平均/最开始一单位。这里举了农民种地的例子。固定的一亩地,随着人数量越来越多,能生产出的粮食数量增加的越来越少,甚至不再增加,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但是每个人对于产量的贡献,并不是总产量的平均,而是最后一个人导致的产量的增加量,也就是边际产量。
  
     至于为啥这么考虑,书中给出了两个理由。其一,产量并不全是农民的贡献,土地也是有贡献的(没有地哪能种粮食呢);第二,最后一个人的产量(边际产量)是因为他最后一个来,如果跟其他人交换来的先后顺序,那他肯定不会生产这么点。另外提及了我们日常的剥削,指的就是实际获得的收益都不到边际产量。
  
     每个人买东西,都是因为这个东西有用。 商品能满足人主观愿望的这样一个特性,即为效用。 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效用,同时尽可能得到最大效用。
  
     书里举了粮食的例子。假设一个人有五袋粮食,从第一袋满足人最最基本的“吃”的效用,到最后一袋用来喂鹦鹉,效用在逐步减少,即 “边际效用递减” 。而这几袋粮食的价值,取决于最后一袋,即效用最小的那一袋。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物以稀为贵”了(稀有的物品边际效用高,价格也高)。
  
     每个人做事都为了获取一定利益,这里的利益都是相对于成本而言的。但我们一般说的成本都是 会计成本 ,即账面上实际发生过的。而经济学里提及的是 机会成本 ,即做一件事导致的放弃的其他事情中得到的最大利益。这个利益并没有实际发生。
  
     对应地,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也不一样。会计利润是 毛利润-会计成本 ,而经济利润是 全部收益-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
  
     这两者的差异导致了一个观念差异,即一般人认为干什么都是可以挣钱的,但经济学家认为同一时期只有一种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可以赚钱。例如书中举的例子,一个原本年收入10万的,改去开饭馆,会计成本99万,最后挣了100万。看似挣了1万,但实际上,因为他放弃了获取那上班的10万,因此实际上他至少亏了9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源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去解释“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你在免费享用午餐的时候,也对应放弃了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做的其他事情,即有机会成本)。
  
     上面提到了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一件事情,随着我们做得越多,其好的地方也会减少,直到变成不好的事(物极必反)。照此推断,一定有一个点上,做事情的好处和坏处相等,达到一个均衡。
  
     我们把这里的好处叫 边际收益 ,坏处叫 边际成本 ,而均衡就是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的时候。这一点上告诉我们,为达到各方面满意,必须对自己进行及时调整,同时也不可太执拗自私。
  
 
  
  
     以上四个观念,其实都是以边际效应为主展开的,记住了边际递减这么个规律,后面的效用、均衡考虑都可以顺利理解。此外就是机会成本这么一个看似崭新的概念。整理一下发现还是挺容易理解的。
  
     凡是关于理论的研究,必定有假设。假设是非常理想化,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例如科学中的自由落体定律。而假设也必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成立,不存在那种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假设。
  
     经济学也有若干假设,其中最为基本的有两个:
  
     从本质上说,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 ,这是人的动物本性中的趋利避害所致。有些人会“利他”,似乎和这一观点相悖,但“利他”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做了坏事之后心安等)。
  
     不过,这种利己一定是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的,否则这种行为不能持续,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而与此同时,在每个人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会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 ”,引导他去实现他人甚至是公众的利益(亚当·斯密)。因此,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实际上是 追求自己的利益 ,但并不。这一切都出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希望自己变好,但迫于压力,也必须让别人变好。
  
     关于义利的问题,书中也作出一番解释。所有的义都是在某个特定角度观察得出的。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所有的义都可以解释成利,比如忠利君,孝利亲(墨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经济学家看来,人人都是小人。
  
     这一点书中没有详细的解释,不过我个人理解和第一点差不多。每个人都足够理性,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因为人们之间的情感导致做出有悖于理论的操作。
  
     上一章提到了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学中,经济利益最重要,而价格是经济利益因素中最重要的。可以说,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核心和主角(作者观点)。
  
     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人们需要提高生产的效率,而 分工 无疑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让每个人都扬长避短,生产出更多资源。分工后,人们对其他人生产的资源也有所需要, 交换 也呼之欲出。但人们以何种方式、比例进行资源的交换呢?这就牵扯出了价格的本质,即什么决定价格。
  
     一开始的思路是这样的:既然两种东西可以交换,那背后一定有什么共同点,让二者可以实现互通。由于这些生产都从劳动开始,经济学家便认为劳动决定价值。而这一想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现实生活里,只要付出劳动,就可以生产出东西,那对于交换的物品,只要二者包含的劳动量基本对等即可。
  
     但是后来遇到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生产中牵扯的要素不再单单是劳动,而且甚至有时候劳动都不是主要的因素,理论就此不再成立。例如,一瓶葡萄酒在窖藏若干年后,其价值变高,而多出来的这一部分价值,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一问题人称“ 李嘉图的葡萄酒 ”。后来,马尔萨斯、萨伊相继补充,资本、土地等和劳动共同决定价值。仅仅劳动决定价值的时代不再,我们需要综合衡量多方面因素。
  
     上面所述的价值理论中,所考虑的因素(劳动、资本、土地等)都是生产方的,并未考虑到需求者,甚至可以理解成需求者不起作用。这也是不对的。应该额外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包含劳动多的,并不一定价值更大。辛苦下海的渔民只打到一条鱼,和无所事事却意外抓到一条主动投网的鱼,劳动量完全不对等,但却得到了相同价值的商品;其二,即便劳动等要素基本对等,也会出现价值不一样的时候,例如同样的雨伞(假设雨伞只是雨天用),雨天和晴天价格是不一样的。由此看来,决定价值的,不完全是客观的因素,也和 人的主观意愿 有关,即 效用 ( 物品对人主观上有用程度 )。
  
     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商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偏好等等。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这就是“需求定律”。
  
      商品的价值,不由总效用决定,而是边际效用决定,与客观因素无关(劳动等)。 
  
     例如“水和钻石之谜”,水的数量很多,但由于数量多,随着单位数量增加,效用越来越低,边际效用也在降低,因此价值便宜。而钻石数量稀少,边际效用高,价值也高。
  
     供给和需求给人带来一个困惑:到底是客观因素(劳动、资本等),还是主观因素(效用)决定价值?
  
     马歇尔提出, 价值是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决定的,即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这里的供给和需求都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函数。
  
     价格过高,供大于求,商品积压,供货商降低价格,需求量增加同时供给量降低;价格过低,供不应求,商品紧张,供货商提高价格,需求量减少同时供给量增加。而最终供需双方在理想情况下会让 需求量和供给量达到平衡 ,此时的价格,叫 均衡价格 。一般说的价格高低,就是和均衡价格进行对比的。
  
 (该部分尚未读完……)
  
 
  
  
     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在两个假设下进行:收入有限、资源有限,这样才会考虑如何实现配置最优化
  
     作为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获取效用,而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在同一样东西上不断花钱,效用逐渐降低直到为0,这个时候在这件东西上获得了最大效用,应该转去消费别的东西了。
  
     但是能消费到边际效用为0只是理想状态(钱无限),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在每一样东西上消费所花的最后一块钱,得到的效用都一样。因此,作为消费者,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对比不同东西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并不断调整,使得投在不同东西上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都相等。
  
     以上规律也告诉我们,不必考虑之前在东西上所花的钱(沉没成本),直接考虑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即可。
  
     消费者的最佳选择结果,即消费者满意,暂时不想做出改变的一种选择。
  
     货币的边际效用=商品价格/商品边际效用
  
     为了让消费者实现均衡,需要让每一分钱的效用相等,也就是商品价格/商品边际效用为常量。另外,花钱可以看做成本,而商品带来的效用可以看做收益,收益理应大于成本,否则不如不花钱。因此,花在每一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的效用应该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这样才不亏本,也就是消费者均衡状态。
  
     如果一种行为的边际好处>边际坏处/损失,继续增加该行为,否则减少该行为,直到边际好处=边际坏处/损失
  
 (效用无单位一段需要再重新看看,举例的,没太看明白)
  
 水和钻石之谜:
  
     目的在于让花在水和钻石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一致,因此得赋予高效用的钻石高价格,低效用的水低价格
  
 
  
  
     保持所有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单独增加某一要素一个单位所能增加的总产量
  
     总产量的特点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即随着单一要素增加越来越多,总产量的增加量越来越少,直至为0
  
     前提假设:厂商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资金一定(资源稀缺)
  
     厂商理应让花在每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元钱所产生的边际产量相等
  
     会计利润:厂商总收益(毛收入)-会计成本(实际发生过的)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会计成本、企业自有资金(利息)、企业所有者自有时间的机会成本
  
     获取利润的顺序是: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息)、地主(地租)、企业家(正常利润),因此对应出现亏损的时候,需要反向放弃利润
  
     固定成本:和产量无关的成本,是一个固定值,但是随着产量的提高,每单位生产资料包含的固定成本的量在减小
  
     可变成本:和产量直接关联的成本(劳动力)
  
     总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而产量的增加需要增加可变成本,新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总成本,即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递增)
  
     总可变成本/总产量=平均可变成本,只要产品价格>平均可变成本,就不应该停产,否则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成为损失
  
     短期:至少一种生产投入要素规模来不及调整,存在不变投入、固定成本
  
     长期:没有固定要素、固定成本,所有要素及成本可变
  
     短期:边际考虑,先生产一个看看再说,对比边际好处(厂商新增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毛收入)/边际坏处(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必须支付成本,但和固定成本无关)
  
     以上可以用导数的思维去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