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元文化的一点思考

2024-05-10 08:52

1. 关于多元文化的一点思考

当需要讨论多元文化的时候,说明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可能正在被一元文化所束缚。就像我们要倡导“和谐”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和谐。
                                          
 首先,一元文化是如何深刻地、牢固地、长期地占据着我们的思维的?我不想给一个正确答案,因为那样就陷入了一元。我只能从我的经验中去探索,也许我从需要安全感的那一刻起,一元思维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譬如认同、归属、确定感。我抱着这些好处得以“茁壮成长”,但同时,我摈弃了“不认同”、“不安全”、“不同的声音”,因为那些会让我混乱、慌乱、错乱,然后痛苦。假如我持续生活在一个单一文化的环境里直至终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我的双脚决定了我有百倍于走出我狭小空间的能力、我的好奇心决定了我向外探索的决心、我的心智决定了我要去思考的冲动,于是就有了一元和多元的冲突发生,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元的“一”是什么?多元的“多”又是什么?不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就没办法谈“多元文化”,但其实又真真切切是搞不清楚的。“一”可以是指个体,可以是指一个群体,也可以指个体的某个特质,也可以指某个观念,还可以是某种大的文化,最本质的是“执着于”这个东西的思维,可能就是“一元”,我想把这种理解和佛家的“执念”相较,它们有相似性。理解了“一元”,才可能去发掘“多元”,为了我的方便理解,我只能暂且这么去理解一元。
                                          
 一元带给我们哪些桎梏、考验或痛苦?一元会产生分别心,产生高低,产生围篱,因而滋生出权力、控制、贬低、歧视、排斥……曾经起到保护作用的围篱久了就成了牢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甚至里面和外面形成了对峙、火拼。于是有人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怎么改变?是里面的人先放下抵抗,把扎在自己身上的已经累叠成盔甲的钢刺拔下来?还是外面的人先放下武器,表示友好和接纳?没有人能签下这样一份“和平协议”。
                                          
 但是,如果我们执着于刚才展现的对战的画面,则又会陷入一元和僵化。此时抬头看看,天上飘过一片云,里面的外面的人都看到了,那是多么美好的一片云;然后又飘过一阵沁人心脾的美妙的音乐,里面的外面的人都听到了……这时候,里面有人、外面有人开始放下手里的事,去谈论这片云或者这曲乐,聊着聊着,发现除了曾经对抗的这个东西,还有很多可以去关注的;于是曾经被贴了标签的那个“里面的人”、“外面的人”开始丰富起来,曾经那个贴标签的人发现自己也开始丰富起来,那个标签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以至于里面的人外面的人不知不觉共同沸腾起来,热度融化了中间的藩篱,越来越低,直至大家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我理解的多元就是刚才的那幅画面,不执着于某某、释放五感去迎接各种觉的可能。当你觉得不舒服不接纳的时候,可能是某个藩篱还在,如果你不想让这个藩篱这么快破除,那么接纳它的存在也不失为多元的一种态度;当你感觉受伤的时候,不是下意识拿出武器,向别人开火,而是去看是哪个藩篱阻碍了你,去觉察那个受伤的地方,自己是否有能力自愈?如果不能,该求助于谁?
                                          
 多元是一个流动的、不确定的、无形无色无声无相无味的东西,一旦确定,它就成了一元。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所说的东西竟然总是会碰到我仅有的一点佛学的知识,譬如心经早就说“无色声香味触法”,金刚经早就说“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道德经也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是要炫耀所知,而是真切地感受到大道至简、九九归一。

关于多元文化的一点思考

2. 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反思

    周四晚上的课程结束之后,心理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反思现在自己组成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元文化背景的体现与影响。
  
  
 
  
     现在我和老公,在年纪上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从世代来讲,俗话说三年一个代沟,那我们之间存在的已经是四个代沟了。可是在我们俩相处的过程中,似乎老公从来没有以他年纪比我大弱化我的力量与知识。很多时候我们俩都很喜欢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让我想到当我们在聊到人生,人际关系相处的时候,总能听到彼此的分享,而不是我年纪小,没有经验而被看不起。就在上周,我们一起听古典乐。当我们可以谈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时,我能听到老公专业的分享,钢琴的和弦,与大提琴犹如“双人舞”似的相互配合。他也能耐心听我讲大提琴的弓法与技巧。这也是在“教育”上的多元文化。老公是音乐专业出生,却还能认认真真听我一个只学过小提琴的业余选手的观点。想想,这不是他对我的尊重嘛!
  
 
  
 在“性别”上,我受到父母的影响,女孩就要像个女孩的样子。要温婉大方。在家要好好持家,勤劳贤惠,对老公也要体贴周到才是一个妻子所应该做到的。而对于一家之主的丈夫,我也复制了原生家庭的模式,期望老公能为我撑起一片天,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在,家就在。 似乎,老公在家庭分工上也受到了传统的影响,他也觉得男主外,女主内。虽然嘴上说我是家里的领导,但遇到事情,总是他冲在前面,为我遮风避雨。此时想来,觉得老公的陈丹,老公的保护,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当他累,当他需要支持的时候,也许我们也可以角色互换。“家”是我们俩共同的,无论是分工,还是对对方的期待,也许更需要的是弹性,随情况而定,时代的变化,人的变化,我们也许可以试看看,什么样的分工,什么样的互动更适合我们这个家,更适合我和他这两个人。
  
 
  
 一路走来,看看我和老公,都是外地来到现在这个城市。丢掉了我们自己的地方口音,平时说的都是普通话,只有在和家人说话时,才把自己从小的语言捡回来。我俩都是“移民”,在这样一个相互都没有亲戚的城市里相依为命的生活,只有我依靠他,他也依偎着我,虽然我们两都看不见,但可以谁也不嫌弃谁。筷子掉在地上,我俩都可以趴在地上摸来摸去,不用担心被谁笑话,做饭烧菜都是直接上手,也不用害怕被人说你可怜,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好像有了困难总是相互鼓励,有了烦恼,总是想办法解决。
  
 
  
 写到这里突然有个新的发现。我和老公的口音、城乡、移民、阶层、种族这些元素,好像代表了我们的曾经。都因为我们两共同来到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而变成了过去。然而,教育、健康,包括收入和职业之间差距也不大,这让我们彼此的价值观非常的相似。而年纪、性别和世代的不同也在我们相互的谋和和允许的过程中慢慢被尊重。反思经常在网络文章中提及到的,结婚要门当户对,要找三观相合的,这似乎也是在缩小多元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于夫妻来讲,天天生活在一起,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回想之前的那段婚姻历程,移民带来的地域差异,口音、以及对性别角色期待的不同,让双方都无法受到尊重。这也是因为受到我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妈妈是个有些清高的人,在她从小优越的环境中,看不起从农村来的人,职业、收入的优越感也让我对婆家心存芥蒂。父母在家庭上的分工与承担也时刻在提醒我无法接受我对前夫的失望。细细的分析这一切,都与原生家庭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密切的链接。
  
 
  
   现在想想我的原生家庭,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大部分的开销。妈妈虽也在工作,但我和弟弟的学习生活多半是妈妈在操心。爸爸工作很忙,但总在有空的时候给我们做好吃的,就这一点妈妈觉得无比的幸福,也成了我的骄傲。爸妈也是来自于相似的家庭阶层,都受到过正常的教育,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无论是在健康、收入、世代元素上差距都不大。他们的婚姻,我现在的婚姻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中让我们都少走了很多弯路。此时的我,更加的理解了“门当户对”、“三观相合”的重要性。写到这里,我要感谢我们婚姻中多元文化的背景,让我和老公能走的容易点,不用那么辛苦的去跨越那么多的不同。
  
 
  
     提到这些多元文化的元素,让我想到,以后在工作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看到家庭的资源。他们是否拥有这些不同,如果跨越很多,他们的努力在哪里?经验是什么?如果他们也和我一样少走了这些弯路,那么他们怎么知道,这样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容易点,这些经验可以如何影响他们的下一代,怎样可以帮忙他们的小孩。

3. 多元文化的好处

1.带进社会融合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由于每个人对各种文化都拥有自主选择权,都拥有对各种文化自由选择赞或贬的权利,并因此每个人都互相尊重,和而不同。那么对多元文化就会产生一种共同认知,而自然带进一种社会融合,即共和状态。
就此我们可以厘清一种概念。过去常有人说,国家的认同,是文化的认同。但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准确来说,国家的认同,乃是基于对正确多元文化的认同。
譬如现在在一个国家里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文化,以及各种宗教文化,但这些各种不同的文化并不会因此对社会产生割裂,反而会在多元文化之竞争下,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各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带进社会的一种融合。
而唯有那些本身违背国家正常法律的文化和带有强迫性的文化,其既不属于多元文化,才会对社会产生割裂,而不是融合。
2.带进文化的提升
正如前面所说,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各种文化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而都能成为一种相对无害乃至有益,且自身带有特色的文化。那么可见,正确的多元文化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只会带来某种的提升,而不是下降。特别是对那些原本较劣势文化的地区,甚至有再造文化之福祉。
3.带进道德的提升
在这里,我们要说说文化提升对一个地区的道德影响。
首先我们要区分,道德乃分为公德和私德。制度规则对民众的公德产生影响,文化则对民众的私德产生影响。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的好处

4. 文化多元化的意义

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因此,文化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总的来说,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当然,要实现这一过程,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首先就是一个悖论。“文化多元化”还是一个前瞻性的远景,还是一个仅局限在知识分子群体内谈论的话题,而“全球一体化”则是一个既成事实。虽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包括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都在批评西方中心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西方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关系问题,但其理论术语、思维空间、批评指向等,仍然是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进行的,仍然局限于西方知识体系之内。在赛义德那里,东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人自我主观性的投射、权力的反映,他对西方的解构与批判,仍然是西方话语,而并非是“有关东方的真正话语”。 因此,要真正实现“文化多元化”,或者更确切一点说,在何种意义上实现“文化多元”,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这要取决于全球化的实际进程以及发展方向。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在京所作的题为《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中,曾谈到其中的三个重要影响:第一个是“自18世纪以来作为政治与社会组织的统治形式的单一民族国家完整性与权力的下降。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商业全球化,因此,作为传统的经济组织所在地的单一民族国家在逐渐失势”;“全球化的第二个影响是它带来了许多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潜在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以及新的团体”;第三个影响是对人自身的影响,他援引W·本杰明的话说,“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这些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变化,使人类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的感性,随之而来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概括一点地讲,这三个影响分别对应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次。全球化当然首先会对国家的政治权力产生制约,会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随之而来的则是政府让渡出来的直接管理经济的权力,将越来越被跨国性经济组织所接替,例如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可以明显地说明这一点。全球化对人自身的影响涉及到文化问题,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无不以对人的关怀为自己的主要职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的通讯交通工具、新的娱乐方式、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将越来越明显,对人的主观感受也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民族国家的衰落;新的电子通讯的发展、超空间的团体;可能产生的人类的新的感性、导致感性体验变异、产生新型的超时空的人”, 这都是全球化所带来的结果。我们需要考察全球化带给人自身的另外一个结果,即全球化带给人们的认同危机。的确, 全球化不仅使人的感性体验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异,而且还随之带来了人的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曾发生在工业化之后,大工业化生产产生了人的异化,而信息时代所产生的人的孤独感一点也不比过去减少,甚至有加大的趋势。虽然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看电视、在电脑互联网上搜索来建立与他人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但毫无疑问,靠这种方式所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无不带有一种欺骗性、虚假性,人们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语的、听觉的、视觉的现实幻影,而失去的则是作为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的自我的真实体验。缺失就是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向往一片纯净的私人空间,自然会追寻那个安适的精神家园。近代诗哲们追问的问题是“我们是谁?”而人们可能会对“我们属于谁”这样的问题更加敏感。因此,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私人空间、精神家园的丧失,而且也产生了对私人空间、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这样,人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像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说的那样:“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因为它使我们区别于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种他们’。”我认为,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正是基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的一种精神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正是根置于全球一体化这一现实土壤之中。 文化多元化的含义也是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要谈文化多元化,自然逃不过“文化是什么”这个头疼的老问题。迄今为止,有关文化的定义已经超过150种,在将来,数量肯定还会增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与文化这个概念的多义性有关的;而文化概念的多义性又最有可能与文化本身的多层次性有关,人们很可能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界说文化,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接受的是那种无所不包、无限泛化的文化概念,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可文化整体性概念,即将文化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结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这个整体性结构中,一定存在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区别。构成文化核心的深层结构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围内将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区别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质,这就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说的:“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 。如果是从这个方面来看待文化的根本性问题的话,那些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等等自然会被排斥在文化核心之外。在我们看来,即使真有那么一天,人们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的房子,也不会使文化导向单一的一种。正像一首被广大华人所传唱的歌所说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流淌在每个民族的心灵中、体现着不同民族特征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它还包括民族信仰和价值趋向等;而语言、艺术、宗教、哲学等则是它主要的客观性载体。作为深层结构的核心文化也不同于那种在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的概念。这种文化概念,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必须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并由此产生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诸如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在我们看来,这些文化形态只是文化结构的表层,而在这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东西,它们是封建主义时代的文化、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化。个人主义可能是资本主义文化,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则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对于前者而言,它与政治、经济体制密不可分,对于后者而言,它却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并不会随社会体制的改变而改变。赛义德认为,文化首先“意味着那些所有的惯例,诸如艺术的描写、传达和再现等,它相对独立于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常常存在于审美形式之中,其中一个原则性目标是追求快乐”⑹。 作为“相对独立于政治、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文化,虽然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同意识形态的关系绝不是线型决定论式的关系,它还具有着一些超意识形态的特质。一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致力于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但这决不会妨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决不意味着它对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的拥护。假如我们将这两种文化都看成是构成文化整体的东西,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在文化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体制文化构成为文化结构的表层,而体现着民族特性的文化则居于文化结构的核心(深层)。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变革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引发文化表层结构的变化,并在核心周围构成一道保护地带,这个保护地带起着将冲击力引向自身的作用,保护着文化的价值核心不受到摧毁。只有在一个民族的价值信仰以及思维、行为模式彻底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也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核心也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彻底断裂了,消亡了。正是基于文化深层结构的稳定性,它才在全球性范围内为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以及作出对挑战的积极回应,但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在保证本民族文化核心延续的前提下,可以无顾虑地吸收与融合来自异质文化的对本民族的整体性文化发展有益的东西,从而实现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文化的多元化。或者还可以走得更远些,在保证本民族文化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对于异质文化、他者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本民族国家的存在也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只要它不构成对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侵害。而要做到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有赖于一种多元化的思想方法。 不可否认,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确开始被迫走上了西方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也已认识到,中国要自强、自立,除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外,别无其他法门。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 的原因,一面也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片战争后渐渐发动,……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唯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经历的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到民国六、七年间止。……这二十年间,都觉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二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了。”梁启超在此所说的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经济、政治和文化,分别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对应。这形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循环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但也不能由此简单地得出结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五四已彻底断裂了。林毓生在《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一文中,曾就五四与传统的辩证关系发表过很好的意见,他用思想“内容”和思想“模式”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指称五四对传统的批判性和继承性。也就是说,五四的反传统是在“思想内容”这一层面上进行的,而在“思想模式”这一层面上,五四却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这种在“思想模式”上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⑼。由此看来,向西方学习,并不一定会带来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这是我们在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 发展在经历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西方化循环之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我们也似乎正在重复着这个循环。不过顺序有所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接受西方文化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政治层面的改革则显得稍微滞后。我在此所说的政治层面的改革当然不是指政治制度的改变,而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摆脱贫穷的问题。所以,现代化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中国发展的目标。从现实的要求出发,经济改革要进行得顺利一些,管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相应的,人们的一些法制观念、公民意识、财产权、工作的敬业精神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也理应得到加强和改善。如果传统文化没有给我们提供这种东西,向西方学习便是必要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呢?决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核心价值的东西。这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即我们如何看待文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样一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即把文化看成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模式,看成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趋向,那么我们可能会对日益发展着的现代化的趋势宽容一些,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消除我们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焦虑。因为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吸收和融合的是那些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改善的属于西方体制文化层面的成分,这并不会导致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改变。而且处理得当的话,反而会加强对核心文化传统的认同。一个明显的实事是,极力宣扬中国文化价值的人常常是那些经历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国外华人比我们这些生活在国内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对中国文化的需求。道理很简单,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信念只有靠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才更容易确立起来。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即使我们能够充分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又不致使我们丧失自己文化的认同,我想在这一问题上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所以,我们既没有必要因担心中国传统的丧失而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及管理制度,也没有必要因为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去反对和放弃我们的文化传统。因为说到底,文化的根本问题与政治经济问题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系统,两者不能用谁决定谁的单向思维来看待。我们尽可以参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没有必要担心这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思想应该统一,但是,思想的统一只是个方向,它和两平行线相交于无限远一样,是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实现的东西。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思想的多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核心。思想的多元化有的来自世界的一体化,有的来自现实的思维。前者属于历史的积沉,后者来自社会的现实发展。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落后会制约文化的发展,同样,文化的落后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不排除文化的发展在某一方面脱离经济的制约超常发展的情况。如果这种超常的文化发展与具体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那么,这种超常的文化发展同样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所以,人类社会只有平衡发展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不管是文化的整体还是在文化的哪一个具体方面都不能过快走向单一化,都必须与其它方面的多元化相适应,更应该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联系区别,和而不同,和而为一,不同多面,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多元一体,一体多面。多姿多彩和谐的一个世界。无量无边多元自由区别文化生命,平等联系,和谐共生一体即大自然法身。我们是一个多元生命和谐共生体,全宇宙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是一个自己即大自然法身(大我高我真我)。周恩来嘱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费孝通:和而不同,多元一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谐世界,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多元一体,一体多面,

5. 文化多元化的好处

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文化多元化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生命力。事物相异相合、相辅相成,不同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也就是说,多样性有利于事物取长补短,创新发展;单一性使事物没有活力,经常会导致生机窒息。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文化创新或某种新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有赖于对不同文化元素的重新组合。没有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就不可能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文化多元化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就像地球需要保持多种生物才能达到生物平衡一样,人类文化的正常发展也需要多样性的传统与智慧。

文化多元化的好处

6. 文化多元化的简介

每一文化都有她存在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基础。广义的文化除了包括精神现象以外,还包括更为客观的物质现象。物质世界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统一中包含着对立,而对立更为具体,统一更为抽象,抽象的统一比具体的对立更难以被我们的思维所把握。所以,世界的一体化会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化的多元化。事实上,在世界未实现一体化之前,文化的多元化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进入到我们大多数人的视野。同样,在世界的一体化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发现文化多元化中的统一性。统一性是始终存在的,只是统一的程度会随着发展的不同而不同。统一是一个发展过程,发展是没有终点的,是一个无限持续的过程。同样,统一也是个无限持续的过程。所以,文化的单一化只是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目标。

7. 多元文化的在中国

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从1992年《美国研究》第三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在文章中沈将multiculturalism译作“文化多元主义”)到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国内学术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成为了1900年以后在中国美国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上所提的论文,其中朱世达主编的《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一书中的文化部分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学术界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理论空白。

多元文化的在中国

8. 多元文化的介绍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