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哪些

2024-05-05 02:29

1. 目前,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哪些

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
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的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健康服务需求旺盛,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挑战。
二、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带来一系列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对社会共治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巨大。
三、疾病谱变化的挑战。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疾病,如肝炎、结核等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快速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疾病总负担的70%。
四、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更多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提出新挑战。

扩展资料:
一、“十三五”时期,基本医保参保率要稳定在95%以上。
1、推进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继续提高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改进个人账户,探索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相关工作。
2、进一步增强防大病、兜底线能力。
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3、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
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实行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力争到2017年,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二、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强基层、补短板。每个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重点增加儿科医疗资源。全面实施临床路径。
2、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培养一批全科医生。补齐儿科、精神、老年医学、护理、急救、康复等各类紧缺人才短板。
3、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能力。
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到2020年,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4、加快医学科技创新。
启动实施国家重大工程“健康保障工程”,实施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工程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目前,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哪些

2. 谈谈你对当下中国医改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报华盛顿10月28日电 
(记者张旸)世界银行首席卫生经济学家蓝根博最近发表题为《中国实现医保全覆盖的新步骤》的文章,指出从2009年中国政府宣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至今,中国医改已经取得重要成果。

  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人类发展部主任的蓝根博,从2008年起,开始主要负责中国的卫生经济和医疗保险的发展研究工作,对中国的医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中国的医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这个长达数十年的改革计划的第一阶段,中国政府在过去3年投入了1250亿美元启动资金,全面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将医保覆盖率提高到全国人口95%的水平。

  蓝根博称,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村向城市化转型使中国加快了迈向全民医保的脚步。“中国意识到,在宏观经济方面,应该把注意力从以生产为重点,转向一个更加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政府的医疗保健支出,特别是增加新的医疗保险项目,与减少家庭储蓄率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如果增加医疗保险的人口覆盖率,则意味着更多家庭可在消费品领域扩大开支,这更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蓝根博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医改取得的成果史无前例——从开始运行,到扩大覆盖范围和持续改革,对宏观经济的重新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称:“特别值得一提和令人惊叹的是,在过去短短的十年中,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规模也已扩大到8亿多人。”

  蓝根博认为,尽管中国医改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要实现全民医保、提高财政保障和进入医疗服务社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 谈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尽管医疗改革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是我想有一个总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如何用价格最低,最简单的药来治疗那些能够治好的病。在我看来,不坚持这个方向,任何医改方案都只能是缘木求鱼。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我以为最切实可行的方案莫过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了。毫无疑问,领导和支撑这个体系运作的当然应该是政府,而不是靠市场自然形成。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分了两块进行,一块是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另一块是城镇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制度,事实证明这两块都施行得很好,也确实大有裨益。现在需要的就是把这两块结合起来,把它们共同纳入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范畴。至于医疗融资,自然也应该是国家在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和全民医保的资金相结合。
  当前新的医改政策已经出台,虽然国家实行了多种举措,比如加大政府投入,药品限价采取招投标方式,大力推行社区医疗服务和积极推广新农合等等。一方面各大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硬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新检验设施和方法不断更新,医疗效率大步提高,另一方面非公所有制医院和社区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但大医院仍然门庭若市熙熙攘攘,患者就医所遇到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医疗改革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在不断摸索完善。   过去,我们的政府部门过分地迷信市场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一观念导致了中国现在许多的困扰。现在,政府应该理清思路,多分析分析哪些问题是市场可以解决的,哪些是市场所不能的,这才是比较根本的改革思路问题。

谈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4. 深化医疗改革的意义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群众的疾病负担,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二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三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第七条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按本单位从业人员月工资总额的5%—7%缴纳,从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费率不低于本人月工资总额的2%。第八条从业人员的月缴费工资额按本人实际工资总额确定,但不得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上年度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低于部分应当由本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改由用人单位缴纳。第九条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超过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也不作为核定个人帐户定额的基数。第十条用人单位在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获准成立后30日内,必须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缴纳义务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登记情况及时通知征收机关。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手续后的10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到征收机关办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登记。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数额,由用人单位按月向征收机关申报,并由征收机关核定。

5. 深化医疗改革的意义

法律分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群众的 疾病负担 ,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二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三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第七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按本单位从业人员月工资总额的5%—7%缴纳,从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费率不低于本人月工资总额的2%。第八条 从业人员的月缴费工资额按本人实际工资总额确定,但不得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上年度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低于部分应当由本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改由用人单位缴纳。第九条 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超过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也不作为核定个人帐户定额的基数。第十条 用人单位在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获准成立后30日内,必须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缴纳义务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登记情况及时通知征收机关。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手续后的10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到征收机关办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登记。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数额,由用人单位按月向征收机关申报,并由征收机关核定。

深化医疗改革的意义

6. 当前急需加强医改哪些重大政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出台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正确地解读新医改,把握其脉络,以正确地指导实践,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下面,就新医改政策谈谈个人学习实践的体会。
    一、新医改的迫切性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7)。企业改革和农村公社解体导致企业自保和人民公社合作医疗体制失去了基础。随之而来的城市改革中,1985年的城市卫生机构改革,总体上希望改变政府办医院的状态,出现了从“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到“不给钱、给政策”的承包制,导致医疗费用高涨。为配套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试点。第二阶段(1997~2002)。1997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0条)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重点建立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等,立足于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这阶段改革方向正确,但改革逻辑、主次矛盾突破、部门利益协调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造成改革缓慢。第三阶段(2003~2009)。2003年的SARS直接警示着我国严重落后的公共卫生体系,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大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应急救治体系等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同时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为突进方向,以扩大覆盖面的数量为重点,整体医疗运行机制不变。其中,2007年启动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今已达1.17亿人;2003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8.91亿,基本覆盖80%的农村居民。
    客观地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一直在改革中,方向也基本符合国情,但在着力点、政策协调性、整体性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上缺乏力度,改革进程缓慢,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反响强烈。
    二、新医改的先进性
    新医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医药卫生体系,用制度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庄严承诺,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
    1.全民可及。新医改提出三年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到2011年,中国不仅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基本达到医疗保险全面覆盖。虽然现在2.1亿城镇职工住院报销只70%左右;城镇居民报销50%左右;新农合报销38%;但已大大释放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只要进一步提高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水平,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就能提高保障受益程度,达到基本医疗的全民可及。
    2.公益性质。新医改的最大亮点是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我国的医药卫生改革的出发点。有些国家将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药产业,把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市场的商品,鼓励自由地选择。有人认为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甚至热衷于发展高新技术和特需医疗服务,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适宜技术视为弃履。实践证明,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公共产品没有排他性,还有外延效益,个人受益后也会给社会带来效益。公共产品应该由国家提供,保障基本,追求公平。反之就会出现价格竞争,有偿服务,导致部分人群受损。
    3.公平优先。卫生改革曾经历“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的时期,结果是过度市场化,导致改革的异化和失败。新医改是在总结20年来中国卫生改革实践的共识,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应该“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优先”的原则,既要注意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又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和维护公平的责任,消除不同阶层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促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4.以人为本。新医改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如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又面向卫生系统,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总体的目标是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降低总的医疗费用,有效减轻居民就医的费用负担,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新医改的复杂性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其两面性,尤其是医疗卫生改革,其系统性、复杂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覆辙了。对新医改,社会期望值很高,而不同人群的反应差异很大,甚至有人担心其会陷入“钱穆陷阱”。在政策的践行中,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探讨。
    1.卫生资源整合。新医改后,激起社会潜在的巨大就医需求。大医院“人满为患”不断升级。是继续做大医院规模的“蛋糕”还是适应不断出现的形势变化,盘活现有资源,与社区医疗机构联手,走联盟发展道路,需要相应的区域卫生规划引导。
    2.政府承诺到位。新医改方案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目前基本医疗仍未厘清;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关键———医和药置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量力而行,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回避政府的责任。
    3.医疗保障完善。现在无论是新农合还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保险越来越面临深层次体制约束,除了报销比例低、参保积极性不高、支付能力有限外,还存在行政区域切割、资源整合受行政管理制约、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药品少价格不低、叫好不叫座等问题。
    新医改牵动太多人的心。但中国改革的复杂性、多重性和长期性都预示着医改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更应理性看待新医改,适当降低高预期,重点关注其方向、体制、机制和具体配套措施。卫生系统的同志更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7. 中国医改整体态势是由什么和医保局联合推进

就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专门作出制度性安排,提出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等要求。为全面深化医疗保障改革指明了方向,未来医保制度的保障功能将得到强化。国家医保局将坚决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机制,进一步筑牢托底保障功能,充分发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在推动解决医疗服务体系领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上取得更大成效。法律依据:《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二、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内在要求。要推进法定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统筹规划各类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四)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坚持和完善覆盖全民、依法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职工和城乡居民分类保障,待遇与缴费挂钩,基金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医保目录,规范医保支付政策确定办法。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五)实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规范政府决策权限,科学界定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金支付项目和标准,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法定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各地区要确保政令畅通,未经批准不得出台超出清单授权范围的政策。严格执行基本支付范围和标准,实施公平适度保障,纠正过度保障和保障不足问题。(六)健全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建立救助对象及时精准识别机制,科学确定救助范围。全面落实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缴费政策,健全重点救助对象医疗费用救助机制。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通过明确诊疗方案、规范转诊等措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年度医疗救助限额,合理控制贫困群众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七)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有针对性免除医保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性条款,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统筹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八)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医疗需求保障水平。完善和规范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用足用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扩大保险产品范围。加强市场行为监管,突出健康保险产品设计、销售、赔付等关键环节监管,提高健康保障服务能力。鼓励社会慈善捐赠,统筹调动慈善医疗救助力量,支持医疗互助有序发展。探索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

中国医改整体态势是由什么和医保局联合推进

8. 新一轮医改的方向和目标

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整合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县域总体服务效能。积极推动信息和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中的应用和普及。2、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推进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管理,实行“县聘乡用”和“乡聘村用”,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加快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3、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鼓励结合地方实际探索优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形式,突出提质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强县级远程医疗中心建设,推进远程医疗向乡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