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眼里,至人、真人、圣人、神人各是什么定义?

2024-05-12 18:16

1. 在庄子眼里,至人、真人、圣人、神人各是什么定义?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篇解读……

在庄子眼里,至人、真人、圣人、神人各是什么定义?

2. 庄子中,神人和圣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神人无己,圣人无功。处事方法不一样,或者说神人在说个人修养,圣人在说做事,但是逍遥是相同的。《庄子·内篇·逍遥游》里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 

庄子有句话: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你这里说的仙人,如果是庄子所说的真人,那么就相当于前面那句话的“至人”。
因为仙人在不同的语境里,是有不同的指向范围的,如民间所称的仙人,主要是指欲界天的众生和修道得解脱的人,佛教里所称的仙人,包括有地仙、飞仙、天仙、修行者甚至算命先生,道教里所称的仙人,一般指得道成仙的人。

按庄子这个说法,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这句话,就很好地阐明了三者的主要区别。圣人不贪图名和利,已经没有了世俗的贪心;神人不居功、不自傲、不怠惰,始终精进不已、奋斗不息,已经没有了争斗之心(嗔心),但还有痴心没有去干净,相对而言,似乎比圣人更高一点点;至人无己,连“我”这一念都没有了,就没有任何贪著了,贪心、嗔心、痴心都没有了,干干净净了,这是解脱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

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真人: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
常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鬼谷子、张三丰、王重阳、安期生等皆为得道真人。道德经与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3. 庄子认为圣人和神人的区别是什么?

庄子认为“圣人”、“神人”、“至人”,含义上没有本质差别,指的都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人。
“无功”,就是不追求建功立业。世间万物是“道”的不同状态,功业算什么呢?这并非放弃进取心,而是进取心的实现要顺应自然法则、顺应万物变化之理,做到不违背自然的“无为”。
“无名”,就是不追求名誉地位。“无名”,才能做到齐物,齐物才能“无己”、才能“无功”。
“无己”,就是无我。这个“无我”并非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是认识到自己和万物并无区别,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而感觉不到“我”的特殊性。
能够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是真正超脱现有世界牵绊的自由者。这种人,达到了“逍遥游”的状态,掌握了突破精神牢笼的大智慧,就是“至人神人圣人”。

庄子主张的精神状态:
庄子最终追求的是人精神层面的升华,是绝对的、不必有任何依托的自由,即“逍遥游”。而他文中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就是能够达到“逍遥游”状态的人。
在前文的比喻中,鲲鹏能够乘风起,遨游万里,凭借的是风,而列子能凌空而行,凭借的是气,就是说,他们这都还不能算理想的“逍遥游”状态。

庄子认为圣人和神人的区别是什么?

4. 庄子:圣人、真人、神人?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至人无已”,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来,大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但是,《大宗师》载女仍讲授“圣人”治道的步骤,即“外天下”——“外死生”(生指性)——“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此处说的“不死不生”即指“外死生”(《天下篇》),"撄宁"即指打破了一切对立,这也就是“无己”。可见,“圣人”的境界与“至人”的境界,理论上没有根本的不同,凡终其天年,视死如归,打破一切对立面的人,都算修成了正果,只是作为一种荣誉,“至人”、“神人”、“圣人”才表示不同的品位。如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逍遥游》);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他们分别代表着“圣人”、“神人”、和“至人”。又《大宗师》中还提到过“真人”,但关于“真人”的几段描述,张恒寿先生指出是后人杂人的文字,此说是也。《刻意人》、《秋水》《田子方》、《徐无鬼》、《列御寇》、《天下》、赌篇均见“真人”一语,但也不象《大宗师》中的“真人”那样纯然是一派神仙方术家之言,《大宗》关于“真人”的几段文字,当是汉初人所为。庄子对“圣人”、“神人”、“至人”的描绘,常常给人以神秘之感比如《道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或调这里的“神人”是气功师,可是气功师再高明,也绝对没有本事去“御飞龙”,因为,“飞龙”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一段记载,只可当作神话故事看。但是“物莫之伤,大浸矧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宗师》)“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关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应帝王》)这些话又似乎是认认真真说出来的,不能作神话看。其实,庄子的人生境界,统而言之,即逍遥无待;细分之,则为“无名”、“无功”、“无己”。而逍遥无待,不是指肉体不受物理的、化学的条件限制游天游地,而是说精神上打破了知性的遮蔽,不再受“成心”的限制。“成心”或游于此或游于彼,游于此则非彼,游于彼则非此,这是俗人的境界,至人倒“乘物以游心”(《人间世》)而“顺物自然”以应帝王》)。所谓“道遥游”,此一“游”字,便是“游心”的省称。“游心”又特别指游于观念世界,而不是随意想象上天入地,白日作梦;游心于观念世界又特别指不受对立范畴的逻辑限制,打破自我与非我,非我与非我,自我与自我的绝对分界,即是不是、然不然、可不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可见,庄子游来游去,无非是破“成心”,破独断论,毫无神秘和可言。庄子说的“无名”,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即破自我与非我的对立,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这实际上是把自我与非我对立起来了,即使是以仁义之心爱人利人,庄子也认为是求名利,因为强以仁义绳墨天下就把自我置于天下的对立一方.以已为是.以天下为非.这就叫“哲人”。所谓“无功”,即破非我与非我的对立,如日夜、寒暑、水火,本无所谓是,无所谓非,顺应了自然规律,无所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无所不非。故要“乘物以游心”,乘物即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游。动即从观念上打破绝对分界,强调转化。懂得了日夜。寒暑、水火皆可为我所用的道理,人就活得更自由了。所谓“无己”,即破自我与自我的对立。世人遭受“与接为搞,日以心斗”的折磨,主要是因为有个“小我”在。“无己”就是破“小我”。“我”算个什么呢?“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生,时也;死,顺也。放养生的目的在以尽天年,不在长生不死。庄子齐死生,并不是说生死无差别,而是视死如归,客观地看待生死问题。所以,他既重视养生,又反对厚葬。齐死生是进入理想人生的最一步,过了生死关,便进入"撄宁"(见《大宗师》伤论修道)、“大妙”(《寓言》颜成子游与南伯子聂论修道有此言)的境界。逍遥无待固然在精神上自由了,但精神自由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死生,命也淇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自然之变,死生之命不会因你打破了“彼此是非”的观念遮蔽便失去了自身规定,“游心”仅仅以去“天刑”,恢复人的本然面目为终的。人即便修成“至人”的正果,也必然要遭遇到死生、存亡、贫富、穷达,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现实矛盾,庄周当然不会主观到以为只要闭上眼睛不去看世界,一切矛盾就会烟消云散了。但“游心”也不象人们所批判的那样,纯然是在“虚幻”中寻求解脱。首先,“游心”是心理治疗的清凉剂,解毒散,人生的喜怒哀乐,固然和个人的遭际有关,但人的主观“成心”的确是人自苦其苦、自寻烦恼的意识根源。人沉溺于“小我”之见,沉溺于主观的是非之中,不能豁达、宽容、平等地对待别人,往往被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东西搞得心烦意乱,而这的确和自我对人生的态度,自我心是以“顺物”为前提的,“游心”打破了知性遮蔽,从而使人体味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和物极必反、相互转化的道理,这又反过来有益于客观地看待矛盾,认识矛盾,把握规律,游刃于矛盾之中而“与物为春”。天有寒暑,人把握了四季变化规律,不以寒为恶,暑为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就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顺物”与“游心”互相依托,评价庄子的人生观,不能只看其一面。最后,“游心”可以使人高尚其志,道德完美。庄子认为,儒墨的道德哲学用心虽善,但蔽在师心自用,缺乏自然哲学的基础。而庄子的道德哲学完全和自然哲学打成一片,他的道德可称之为“不仁之仁”、“不义之义”。庄子反对从爱憎(亲亲观念)出发建立道德信仰,要求道德律与自然律统一,故不仁不义,不强调为别人服务的动机,也不强调利他主义的效果,这种动机和效果都是外在的。庄子认为,儒墨爱人利人,这已经先把自我与非我对立了起来,已经违反了自由律;儒墨预先假定了要为别人做好事,这就已经在名利中。所以,最高的动机和效果无须刻意表现出来,圣人“为而不恃”,无意插柳柳成荫,只要客观上符合了事物的内在尺度应就是人的最高道德。圣人“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游心于淡”(《应帝王》),要作圣人,就必需取消任何价值判断。所以,死不必坏,如“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齐物论》)这样的生也未必就好;穷不必就是不幸,富不必就是走运。《山木》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庄子“游心”于道德,轻视功名利禄,这种人生态度,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它与其说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毋宁说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它与其说是一曲没落阶级的挽歌,毋宁说是一曲乱世中的知识分子的气节歌。《外物篇》记庄子曰:“人有能游,且不得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对有能游是游心,是精神上的自由;人所不能游的,是人置身于自然社会之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就是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庄子触摸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在他的时代所能提出来的最好的拯救方案,这个方案若以一言蔽之,即顺物——游心。游心不是白日作梦,而是顺物以游;顺物也绝非羽化飞升,而是以心化物。从客体方面讲,“庄周梦蝶”是物化,庄周“栩栩然胡蝶也”(《齐物论》)。从主体方面讲,也可以说是化物,从观念上破除了物物之间的绝对分界。游心和顺物两个方面,是不能分开看的,只有“游心”,打破了知性的遮蔽,才能认识必然;而只有“顺物”,把握了客观必然,才能赋予自由以现实内容。所以庄子的人生境界,用现代语言表述,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他所谓的“自然”,亦可如斯界定。而他所说的顺物——游心,即自然的密意所在。学术界批判庄子,或者说其太宿命,或者说其太虚幻,其实两种批判都犯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庄子既不宿命,也不虚幻,说他不宿命,是因为有游心之意在,说他不虚幻,是因为有顺物之意在。人必须服从也不得不服从客观规律,这绝对不虚幻;而人之为人,不为外物所驱使,不以外物为目的,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如此恢宏的气势,如此恣纵的精神,绝不是用“宿命”二字就能扫入“历史垃圾堆”的

5. 《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到底是什么人

《庄子》最后对至人神人圣人的结论是什么? 
  
 其实《庄子》里面说得蛮清楚的。
  
 庄子最终追求的是人精神层面的升华,是绝对的、不必有任何依托的自由,即“逍遥游”。而他文中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就是能够达到“逍遥游”状态的人。
  
 在前文的比喻中,鲲鹏能够乘风起,遨游万里,凭借的是风,而列子能凌空而行,凭借的是气,就是说,他们这都还不能算理想的“逍遥游”状态。
  
  理想的“逍遥游”就是什么都不需要凭借的自由——也就是精神层面的完全自由。 
  
 《庄子·逍遥游》最后一段,是“至人神人圣人”的出处:
  
 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逍遥游”的状态,是顺应天地法则、顺应自然变化、精神绝对自由地畅游于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而不需要任何的凭借。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呢?那就是先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圣人”、“神人”、“至人”,含义上没有本质差别,指的都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人。 
  
 “无己”,就是无我。这个“无我”并非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是认识到自己和万物并无区别,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而感觉不到“我”的特殊性。
  
 “无功”,就是不追求建功立业。世间万物是“道”的不同状态,功业算什么呢?这并非放弃进取心,而是进取心的实现要顺应自然法则、顺应万物变化之理,做到不违背自然的“无为”。
  
 “无名”,就是不追求名誉地位。“无名”,才能做到齐物,齐物才能“无己”、才能“无功”。
                                          
  能够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是真正超脱现有世界牵绊的自由者。 
  
 这种人,达到了“逍遥游”的状态,掌握了突破精神牢笼的大智慧,就是“至人神人圣人”。

《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到底是什么人

6. 神人和圣人的区别是什么?


7. 什么人是圣人?

大意是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在中国,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诣高深者,称圣人。圣人的介定经常出现在诸子百家之书籍。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圣人,但也有的圣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圣人。基督宗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圣公宗、东正教会)、印度教、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圣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圣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严格来说,“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儒家认定的尧舜禹等圣人是受到诸子百家的公认。
其实将儒家和诸子百家对圣人的理解汇总起来,也就是圣人的真容了,因为并没有矛盾,不过儒学强调的是整体,诸子百家强调的是某个特征。在《孔子家语·五仪》中,提到了孔子对“圣人”的描述,虽然此书真伪有辨,但这段话却对“圣人”一词的真实意涵做出了最详尽,最贴切的解释:
“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

这些都是圣人(民间尊称)
元圣:伊尹
酒圣:杜康
诗圣:杜甫
医圣:张仲景
书圣:王羲之
画圣:吴道子
茶圣:陆羽
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
亚圣:孟子
科圣:张衡
商圣:范蠡
谋圣:张良
宗圣:曾子
复圣:颜回
算圣:刘洪
史圣:司马迁
乐圣:李龟年
棋圣:黄龙士
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
药圣:李时珍
兵圣:孙武
木圣:鲁班
智圣:东方朔
剑圣:裴旻
塑圣(雕圣):杨惠之
字圣:许慎
鬼圣:蒲松龄
文圣:孔子

什么人是圣人?

8. 《庄子》最后对至人神人圣人的结论是什么?有何意思?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此即庄子《逍遥游》的主旨、中心和结论,也是庄子的中心旨趣。由此可以了解所谓的逍遥游,应该是承於天地之正而欲六气之辩,而游於无穷。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仅节录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逍遥游》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人是忘我的、心目中是没有功名和事业、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的。这儿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是同一类人,都是达到至高之境的人。这三句话中都有一个字“无”字。那么,他们真的是不能有自己、不能有功名利禄、不能有名吗?答案是:当然不是。为什么呢?由我一一来说。
至人无己
至人,是庄子精神世界中对牛x的一类人;无己,就是没有自己,指忘掉自我。平凡人都是自私的,要成为至人,就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并且抛弃私心,这样一来,就能忘掉自我,从而真正把自身融入自然规律之中。在天地万物中,我和其他,都是一样,没有分别之心。
这样的人,被庄子成为至人,在庄子的思想中,只有至人,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呢,那就是“得至美而游乎至乐”,首先外天下,对世事没有悲喜之心;其次外物,不计较得失;最后外生,将生死置之度外。
你啥都不在乎了,心中一片白纸,自然无己,自然逍遥游,小孩子活得为什么那么自在,因为他内心没有那么多世俗杂事。


神人无功
神人比至人的等级稍微低了一丢丢,是精神超脱物外,神人可能做不到至人那样逍遥,但是他没有欲望,没有追求功名利禄之心。
在神人的思想中,他不会受外部任何事情的影响,自己想到了要做什么,觉得该做就做了,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像裤子破了要露屁股蛋子一样,必须要补,天破了要漏雨,也该补,而不是为了要得到褒奖,才去做这件事。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也是一种自由。

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正好跟神人相反,他们是觉得这件事有利可图,做了会得到领导的表扬,有机会升职加薪,所以才会去做,更有甚者,明知道一件事自己不去做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这个严重后果危及不到自己,做了也得不到好处,就不去做了。
这是利益驱动,平凡人的思想。

圣人无名
圣人又稍微比神人的等级低了那么一丢丢。无名,就是不贪图虚名。圣人低于神人,高于百姓,他们遇事不执著,只要是正确的就去做了,至于百姓和万物怎么样,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你要骂也好,捧也好,他不在乎,圣人就是永远不一样的烟火,这也是一种自由。
在《逍遥游》中讲到尧和许由的故事:尧想把国君之位交给许由,许由拒绝了,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在故事中尧看似是“有为”的,他治理国家,居于众人之上。可真的是这样吗?文中最后说道尧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他虽然有所作为,但是他只是为了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地位来做君王的。此谓治天下而忘天下,不汲汲于名,活得纯粹。
同样境界的许由,他拒绝了当君王,这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他已经领悟到了名利、是非对错乃至于世间万物本质都是一样的,他参透了这一切,达到了文中所说的“磅礴万物而为一”的境界,所以不愿被世事所累,与其做君王,不如彻底的逍遥。许由和尧的境界都很高,都忘记了天下,一个是无心而为,没有偏执的追求,一个是领悟之后干脆不为,这都是至高之境,都达到了 “圣人无名”的境界。

当然,这个“无”的境界在现实在不可能完全实现,其实是都是悬设境界,但这种悬设意义重大。正因为有了至高的理想之境,我们才能照见生活中种种是是非非后面本质的东西。理想之境的存在仿佛灯塔,指引我们的朝向。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成为一个灵魂自由的人。
所以你看,无论圣人、神人、至人,他们都是品德修养高于平凡人的人,不会被外界束缚,做正确的事,做想做的事,融入自然不做事,说到底,都是自由,这也正是庄子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