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024-05-17 13:14

1. 国家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有国家发改委的同意和助力,其实不光是南京都市圈未来发展规划大有光景,更能直接促使长三角地区向世界级城市群密集发展。虽然对于我国城市群现状和经济现状来看,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还有些距离,可如今有了国家发改委的同意和支持,我相信这一远大的前景目标便会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触碰到。
2021年2月初,关于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作出了予以同意的意见,并就此发布了相关复函内容。复函原文指出: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以及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国家发改委的复函精神很明确,对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同意加支持。
(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历史悠久关于建立“南京都市发展圈”的念头,其实早在1986年的时候,就已经被首次提出了。但那个年代的中国,迫于基本国情和当时江苏省的经济情况,一直都没有被提上日程。据说当时南京组织跨省经济试点,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是由国家计委会提出的建议。
不过也只能说,1986年的建议只是起到了一个伏笔作用,因为当时并没有被拿到桌子上进行过仔细的一番讨论。提出建议之后,当时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太过注重,以至于这件事情一直拖到了2000年才有了新的转机。2000年7月,江苏省政府再次提出了打造“南京都市圈”的愿望。
2001年,江苏省和安徽省个别大中城市的计划委员会负责人,在两个省份政府的特意安排下,首次进行了“跨省组织会面研讨”。当时参与进来的个别城市主要有:马鞍山、潞州、芜湖VS镇江、扬州、南京。之所以命名为“南京都市圈”,主要就是指在经济层面和地理层面进行的规划共识。
2002年,这两省六大城市的计划委员负责人,二次进行了会面规划。和首次会面具有不同意义的一点是,二次会面的意义主要在于:“南京都市圈”开始作为了国内内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在此之前,我国各个地区还并没有开跨省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条先河,可见“南京都市圈”的创新所在。
(二)国内各大都市圈排名,南京都市圈经济优势尽管在2020年之前,南京都市圈一直都没有被上升到国家层面。但自南京都市圈的设想被提出之后,尤其是两省六市计划委员负责人两次会面之后,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就被提上了日程。伴随着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其规划范围也在逐步经历着扩大,之前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6个城市。
但截止到2011年,南京都市圈已经有原来的两省六市扩展为两省八市,在原来规划城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江苏淮安和安徽巢湖。南京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之所以以南京为中心来发展规划,主要就是想以南京为中心、以南京经济为重心,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
2013年,南京都市圈被认为是“步入经济快车道的一年”。与此同时,在同年8月份,有关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两省八市所有负责人均出席了此次代表大会,这也是继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以来,规格最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伴随着会议的推进,安徽省地级市宣城也加入其中。
2019年,南京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潜力,居于全国经济发展潜力都市圈行列的第五名。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便提前发布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通知,在这份声明当中,就已经很明确提到,有关支持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意见。紧接着,2021年2月,复函发布。
(三)南京都市圈获批成立,究竟有哪些好的作用?①中国第五大都市圈雏形形成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的上面就已经提到,因为在2019年的时候,从经济等各项指标数据来看,南京都市圈已经被列全国都市圈行列第五的位置: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南京。如今在2021年2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委正式审批,我想南京都市圈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发展地位都会迎来长足性发展。
②区域城市内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地区国民素质
教育是提高国家或民族素质的直接因素,在有了经济基础的保驾护航下,教育随即也迎来了长足发展。相较于南京都市圈下辖的各大城市,南京的整体教育实力是不容小觑的,除了要向“以南京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推进,同样也要促进各地区空间之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的交流。
③区域内交通一体化
伴随着区域内几大城市的联合式发展,在短期内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区域内交通的发展。早在前几年,南京都市圈区域内的轨道交通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并且迎来了交通线轨道的高峰。只要城际交通线通畅之后,对各省经济发展、经济联系以及资源共享,便会提供强有力的直接推动作用。总而言之,一切建设都是为经济开路!

国家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 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  
发改规划〔2021〕174号  
江苏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你们《关于报请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请示》(苏发改规划发〔2020〕1007号)收悉。按照经国务院同意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经商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现函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及时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三、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南京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编制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我委将会同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2月2日

3. 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  
发改规划〔2021〕174号  
江苏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你们《关于报请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请示》(苏发改规划发〔2020〕1007号)收悉。按照经国务院同意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经商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现函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及时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三、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南京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编制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我委将会同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2月2日

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4. 国家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发改委称,《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南京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编制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5. 国家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发改委称,《规划》实施要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南京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编制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国家发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6. 南京城市规划圈发布,规划都市圈有什么好处?

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9年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的2022年近期目标和“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的2035年长期目标,工作重点汇总如下:
——产业协同

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以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
——基建共通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增强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为重点,加快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提升物流运行效率,统筹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同时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推动人力资源、技术市场、金融服务一体化,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

——服务共享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都市圈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持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城乡结合
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搭建联结城乡的功能平台,在都市圈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生态共治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以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为重点,强化绿色生态网络共建和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共建美丽都市圈。
我国都市圈建立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及影响
推进我国各区域城镇化进程
都市圈的建立旨在促进圈内各地区之间联动,实现基础建设、生产、交通、服务等方面一体化进程,主要依靠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资源共享以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缩小都市圈内各城市发展差距,从而推动我国各区域城镇化进程。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我国都市圈建立的落实主要从2010年开始,随着我国都市圈逐步形成,2019年我国粤港澳都市圈(成熟型)、成渝都市圈(赶超型)、武汉都市圈(成长型)、南昌都市圈(培育型)城镇化率较2010年均有所提升。其中,南昌都市圈城镇化率增长态势最为明显。

7.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这将给南京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将会带动南京的经济发展,促使南京产业结构合理化。

具体消息2021年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改规划〔2021〕174号),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并要求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批复意见,规划的实施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 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改委要求,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南京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编制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

南京都市圈近期发展随着南京都市圈的发展,目前,南京已向周边多座城市修建城际轨道交通,如南京至滁州城际轨道、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等。在目前南京主城房价较高的情况下,城际轨道交通的修建,交通的便利,使得周边城市成为南京的卫星城,迅速推动了这些周边城市的房价上涨。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这将给南京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8.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

 结构  形成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一个核心:包括南京主城和以主城为核心、半径约30公里范围的城镇和潜在的城镇发展地区,即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发展区。该区域是南京城市功能重组和集聚新兴城市功能的重点区域。两个圈层:包括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核心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和区域,包括南京市、马鞍山市、仪征市、句容市、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紧密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密切,接受核心城市的辐射,圈层地带节点城市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联系的功能地域。规划范围为核心圈层外围、距核心城市中心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和区域,包括扬州市、镇江市、芜湖市、滁州市的北部、巢湖市的北部、淮安市的南部地区。一带一轴三通道:沿江城市带: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5个设区市以及仪征、江都、当涂、和县等县(市)。城镇发展轴:北从金湖、盱眙开始,经天长、南京、溧水至高淳。三条通道:南京至句容并延伸到苏锡常都市圈环太湖地区、宜(兴)溧(阳)金(坛)丘陵山区通道,南京至滁州、明光、凤阳通道,南京至全椒、合肥通道。  布局  在总体布局上,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四片”,具体而言:一核:南京作为都市圈发展核心引擎,将发挥省会城市以及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一带:沿江综合发展带,连接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等沿江中心城市,打造沿江产业城镇集聚带。成为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延伸通道。一区:宁镇扬同城化先行区。四片:江南产业转型提升片(南京、芜湖、马鞍山)、江北承接转移与转型融合片(南京、芜湖、马鞍山的江北地区)、江南产业转移承接片(宣城市)、江北产业转移承接片(滁州、淮安、扬州北部地区)。 四大功能区域:优化提升区域包括南京城区、江宁区、镇江城区、丹徒区、扬中市、马鞍山市区和芜湖市区等。重点拓展区域包括浦口区、六合区、广陵区、江都区、邗江区、仪征市、滁州市区、全椒县、来安县、天长市、淮安市区、涟水县、当涂县、和县、含山县、无为县、繁昌县、芜湖县、宣城市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等。适度开发区域包括溧水区、高淳区、句容市、丹阳市、宝应县、高邮市、盱眙县、金湖县、洪泽县、南陵县、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生态保护区域指山体、湖泊、河流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长江、大运河、洪泽湖、石臼湖、高邮湖、白马湖、邵伯湖、固城湖、老山、茅山、琅琊山及第一山等。  临港新城:将依托岸线港口资源,共建江南龙潭――下蜀滨江新城及江北六合――仪征跨界新城。江南龙潭――下蜀滨江新城包括南京龙潭、镇江下蜀以及宝华东北部片区,重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核心区、临港先进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新城。江北六合――仪征跨界新城包括六合的龙袍、东沟以及仪征的青山、真州,打造江北沿江现代化工贸新城。 临空新城: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核心,以禄口――柘塘――博望新城和湖熟――郭庄新城为重点。禄口――柘塘――博望新城包括禄口、横溪、铜山、柘塘、博望等,打造全国航空物流主枢纽及以临空型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为重点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同时积极培育休闲旅游、高档居住等功能。湖熟――郭庄新城包括江宁湖熟与句容郭庄,将发挥城际枢纽及邻近禄口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吸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 科学城:将推进仙林――宝华科学城建设,具体包括仙林大学城和句容宝华西部片区。 产业新城:包括南京――宣城产业新城、苏滁现代产业园、南京――淮安产业新城等。  加强各行政区域、各景区景点的协调,结合资源特点进行旅游布局和开发,形成点、线、面结合,有利于组织都市圈旅游线路的大旅游空间布局。重点建设沿长江旅游带、沿城镇发展轴线旅游带、沿运河旅游带、环南京休闲度假旅游带,进一步密切与苏锡常都市圈环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的联系。沿江地区的旅游开发应突出密集的城市人文优势,发挥众多过江通道及周边地区潜在的旅游价值,保护风景旅游岸线,发挥沿江港口的旅游联动作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都市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将南京都市圈沿江旅游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沿城镇发展轴线旅游带的开发应结合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突出丰富的自然资源、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地方特色旅游等。促进沿城镇发展轴线生态旅游开发与沿江人文旅游开发的联动。沿运河旅游带是江苏大运河旅游带的核心和精华,应突出沿运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民俗风情,挖掘扬州、镇江、高邮等历史文化名城在京杭运河历史上高品位的人文胜迹,从地域上、文化上、主题上整合沿线的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都市圈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品牌。环南京休闲度假旅游带要结合当前短距离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加快整合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以及镇江、扬州的部分地区的相关旅游资源,集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产品。进一步密切南京旅游圈与苏锡常都市圈旅游核心区域环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的联系,加快建设南京至环太湖地区的旅游专用道路,增加沪宁线区域性快速通道,快速便捷地联系南京、苏锡常两大都市圈重点旅游区域。 力争使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都市圈区域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南京创洽会重点专场活动之一第六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上,围绕“共同的规划、共同的明天”主题,与会都市圈7市负责人共商推进都市圈融合式发展、一体化发展大计,并共同签署了《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合作协议》。在2012年5月底前,该规划将完成初稿,并送各市征求意见;2012年7月底前将组织专家评审;2012年9月底前都市圈7市政府将联合向江苏、安徽两省政府上报;2012年底前由江苏、安徽两省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 南京都市圈也被称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由于安徽省巢湖市的拆分,南京都市圈的八市缩减为七市,现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等7个城市。打造南京都市圈是国务院颁布的长三角规划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届市长峰会主题的确定和内容安排,都是围绕“共建、共享、同城化”的目标,如2009年突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一体化,2010年提出相邻地区融合发展,2011年提出发展规划对接。2012年,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合作编制都市圈规划,力争使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合作协议》将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定位为承接放大长三角辐射的门户枢纽、长江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国转型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的示范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规划》根据都市圈的自然地理格局、空间开发基础及适宜性,确定“一核一带两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指由宁镇扬组成的同城化都市核心区,是区域综合服务功能集聚中心;“一带”指沿江综合发展带,是产业城镇集聚带和区域发展引擎;“两区”指江南产业转型提升区和江北产业转移承接区。 在“一核一带两区”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规划》还确定了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临港基础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并营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速集聚创新型、创业型和营销型高端人才;建立创新源、创新成果应用、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创新空间,设立国家科学城,加速提高科技产品营销水平,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效能。同时,《规划》还对都市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及要求。其中构建联系南京与核心交通圈层各节点城市之间的八大内部通道,形成周边城市至南京中心城区半小时购物、1小时通勤交通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也加快了都市圈内大型公共设施互补共享工程的建设,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都有望在未来实现全方位对接。不仅如此,《规划》还提出了打造“一带、两片、十二团块”的生态空间架构,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完善区域生态廊道和绿道网络,提高不同生态功能板块之间的连通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