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哪些让你敬佩的事迹?

2024-05-16 02:35

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哪些让你敬佩的事迹?

记得高中的时候背语文作文素材每次都把袁隆平的事迹背的滚瓜烂熟,袁隆平是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授人以渔” 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他所做的贡献不仅仅是对中国,而是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打造国际稻都,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世界多养活五亿人口,造福世界人民。“袁隆平曾这样说过。

现在他又成功地研究出在盐碱地里可以种植的海水稻,海水稻具有极其耐盐的性质,可以在盐碱地种植,在海水中种植,这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盐碱地的利用率,他让不毛之地变成收获的沃土,他让太多的不可能变成了无限可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哪些让你敬佩的事迹?

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我都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在他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有许多的  励志     故事   影响着我们。下面就和我一起来阅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吧!
    
     更多袁隆平相关  文章  内容推荐(↓↓↓)    袁隆平的人物事迹介绍材料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及贡献简介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简短感悟5篇   
   袁隆平爷爷个人事迹介绍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1  1931年~1936年,仅仅5年之间,袁隆平随父母辗转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2岁到6岁,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阶段都是在动荡迁徙中度过,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可是坚强乐观的袁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  教育  。让人惊讶的是,当袁隆平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开始给他读尼采的书了。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这是袁母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出身的母亲,在辞去工作后,就把她平生所学得的知识和积累的  经验  完全放在了教育5个孩子身上。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开发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乐观开朗的性格,对事物不服输的精神,对于生命如火般不灭的激情和热爱,正是袁隆平小时候母亲给他的最好礼物。
  后来,孩子们长大一些能听得懂故事的时候,袁母就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听。袁隆平在5个兄弟中是爱动脑筋爱提问的一个。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亲带着孩子们在院子中乘凉,这时是母亲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兄弟们搬个小凳子围绕到母亲身边。袁隆平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不会像其他的兄弟那样老实地坐在那里听故事,看见身边萤火虫飞舞,美丽异常,他就找来玻璃瓶,把萤火虫抓来放进去玩。玻璃瓶被萤火虫映照得通体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乐在其中,母亲看在眼里,便不失时机地叫过他来,给他讲了一个“京娘千里报恩”的故事。
  “少年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从盗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结成兄妹并护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赵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马上,而他自己却牵马步行。
  “然而就在这次送别之后,京娘在战乱中死去了。后来,赵匡胤在一次夜战中迷了路。忽然,飞来一只萤火虫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险境。  传说  这是京娘死后为报答赵匡胤相送之恩,化为萤火虫,在他有难时,特地赶来相救。”
  袁隆平静静地听着,他被这个故事感动了。知恩图报的萤火虫原来是美丽善良的京娘的化身!善良、懂事的二毛听了这则传说以后,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爱的萤火虫了。
  袁母就是这样,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适时地给予教育。袁隆平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是母亲讲的一则哲理故事:
  一天,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听见一群雏鸡在围栏里唧唧喳喳地叫着,馋涎欲滴,便四处寻找进口。终于,在围栏一角它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进不去。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可是,这时它发现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却出不去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
  袁母讲这则故事时,袁隆平还小,不理解母亲的用意。长大成人以后,经历了一些功名利禄的引诱后,才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聪慧的母亲是在用这则故事告诉他,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他也渐渐地体味到了古人说过的“无欲则刚”的道理。母亲讲过的这个故事,年幼的袁隆平一直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母亲从小给他的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也一直影响着他以后的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2  1936年,受时局影响,袁家移居汉口,在那里居住了近两年。1936年8月,袁隆平进入汉口扶轮小学读书,成为一名小学生。
  汉口位于汉水、长江交汇之处,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水上交通极为方便。港口贸易十分繁荣,贩卖各种商品的摊贩沿江一字排开。夏天,每天早晨乡下的姑娘都会背着竹篓,装上满满一竹篓各色各样的花来卖,轻盈的花瓣还带着剔透的露珠,煞是好看。
  插花几乎是那个时代所有女子学校的必修礼仪课。自幼在花红柳绿的江南长大的袁母,更是对花卉有着天生的喜爱,良好的  文化  素养让她对插花艺术具有更多的领悟。
  “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花之醒也……”稍有闲暇,袁母便会一边吟诵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插花论,一边将修剪好的各色花朵插到一个装满水的大玻璃瓶里。“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配上母亲流光溢彩的插花,整个小房间总是熠熠生辉,孩子们在花香中快乐地成长着。
  冬天,袁母又在瓶里插上一两枝松柏枝,那松柏枝也给斗室带来满屋清香,几个孩子围着松柏枝写作业。母亲常给花瓶换水,有时见孩子们写作业累了,就给他们讲松柏树的风格。这位贤达的母亲,不只是希望孩子们努力读书,还希望他们有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年四季,袁母的花朵从未断过,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她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汉口码头上随处可见的野花,对于袁母来说是不小的诱惑,所以每逢从码头回来,她总要捧回一束很便宜的野花,放在向阳的窗台上。娇嫩的花朵在敌机的狂轰滥炸、弹片纷飞里,依然美丽地盛开。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已不仅仅是一种  爱好  。那满室流淌的花香,更彰显出母亲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袁隆平性格的养成。
  如果说袁母闲时弄花是怡情雅兴,那么有意给孩子进行国耻家难的教育,则是内心夙愿最深沉痛切的表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句充分描述了安史之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凄凉惨景。与之相比,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的精神创伤更加难以估量。在那个国土沦丧、尸横遍野的年月里,国家、土地是人们心中最为敏感和热切关注的话题。为了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袁隆平记住国耻家难,袁母总是有意给孩子们灌输国家、民族尊严的概念。
  孩子们放学后,袁母就会让他们在桌子前坐成一小排,给他们另外再加一堂课。“人是从泥土里来的。女娲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都是从黄土地来的。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饭后庭院里,当袁隆平问母亲人类从哪里来这个话题时,母亲如此回答的。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可是声音依然铿锵有力。
  土地似乎是个被烧烫的词汇。只要一沾染,就会点燃母亲的激情,像当年在摇篮中给二毛读尼采时候的激情!可能是触景生情吧,看着窗外远处日本战机轰炸留下的残垣断壁,母亲特意给袁隆平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了捍卫国土,浴血疆场的故事。“国土是神圣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都与国土紧紧相连。”“土地是万物的母亲。'
  我们民族自远古时代就对土地怀着虔诚的信仰,我们的祖先总是以隆重的方式祭祀土地。历代皇帝在年末岁首都要净身素食、叩拜土地。清朝皇帝每年三月,总要到先农坛,亲自扶犁,演示耕作一亩三分地。土地始终是人类的血脉所系,衣食父母,所以,我们要怀着最虔诚的敬意来叩拜土地。”面对眼前深重的国家灾难,母亲一改往日的温婉,一下子变成了慷慨激昂的诗人。看着母亲被热情烧红的脸颊,袁隆平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他的胸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热情,他第一次知道土地对于人有着如此伟大的意义。6岁的袁隆平眼前第一次感觉到沉重,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扛着大包逃难的人群,桃园镇那被战火烧焦的桃林,原来土地是这么伟大圣洁的载体。
  这是袁隆平母亲对袁隆平第一次关于土地概念的启蒙,这次经历在袁隆平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3  袁隆平6岁那一年的初秋季节,他随母亲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之旅。母亲牵着他的手,蹦跳着走在繁茂稠密的果林里。红红的桃子灿烂地挂在树梢、绿绿的葡萄像一串串碧玉,果树之间的空地上,间种着在那个年代还稀有的西红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结着红、白、黄、绿几种颜色的果实,真是美极了。还有那绿葱葱的片片竹林……
  幼年的袁隆平爱上了这美丽的果园,爱上了这绿色的世界,他实在不愿离开这里。正如袁隆平后来所说:“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可见当年,这片美丽的中科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
  巨人的诞生总是需要机缘巧合的。正如牛顿童年那个砸在头上的苹果引领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5岁时遇到了他钟爱的罗盘,最终成为物理学界世界级的泰斗一样,这次美丽的游园惊梦,正是带领袁隆平一步步走向农业科学巨人之路的那只闪亮的萤火虫。
  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那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
  就是这次郊游,奠定了袁隆平一生理想的基础,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果园,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命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相关文章: 
  ★  袁隆平励志故事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  关于袁隆平的故事 
  ★  袁隆平的奋斗故事 
  ★  袁隆平的人物事迹介绍材料 
  ★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及贡献简介 
  ★  名人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 
  ★  关于袁隆平的故事 
  ★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5篇) 
  ★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简短感悟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我都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在他  成功  的道路上一定有许多的励志  故事  影响着我们。下面就和我一起来阅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1   
      1931年~1936年,仅仅5年之间,袁隆平随父母辗转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2岁到6岁,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阶段都是在动荡迁徙中度过,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可是坚强乐观的袁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  教育  。让人惊讶的是,当袁隆平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开始给他读尼采的书了。
   
      “孩子的  智商  如同一座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这是袁母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出身的母亲,在辞去工作后,就把她平生所学得的知识和积累的  经验  完全放在了教育5个孩子身上。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开发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乐观开朗的性格,对事物不服输的精神,对于生命如火般不灭的激情和热爱,正是袁隆平小时候母亲给他的最好礼物。
   
      后来,孩子们长大一些能听得懂故事的时候,袁母就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听。袁隆平在5个兄弟中是爱动  脑筋  爱提问的一个。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亲带着孩子们在院子中乘凉,这时是母亲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兄弟们搬个小凳子围绕到母亲身边。袁隆平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不会像其他的兄弟那样老实地坐在那里听故事,看见身边萤火虫飞舞,美丽异常,他就找来玻璃瓶,把萤火虫抓来放进去玩。玻璃瓶被萤火虫映照得通体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乐在其中,母亲看在眼里,便不失时机地叫过他来,给他讲了一个“京娘千里报恩”的故事。
   
      “少年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从盗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结成兄妹并护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赵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马上,而他自己却牵马步行。
   
      “然而就在这次送别之后,京娘在战乱中死去了。后来,赵匡胤在一次夜战中迷了路。忽然,飞来一只萤火虫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险境。  传说  这是京娘死后为报答赵匡胤相送之恩,化为萤火虫,在他有难时,特地赶来相救。”
   
      袁隆平静静地听着,他被这个故事感动了。知恩图报的萤火虫原来是美丽善良的京娘的化身!善良、懂事的二毛听了这则传说以后,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爱的萤火虫了。
   
      袁母就是这样,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适时地给予教育。袁隆平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是母亲讲的一则哲理故事:
   
      一天,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听见一群雏鸡在围栏里唧唧喳喳地叫着,馋涎欲滴,便四处寻找进口。终于,在围栏一角它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进不去。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可是,这时它发现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却出不去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
   
      袁母讲这则故事时,袁隆平还小,不理解母亲的用意。长大成人以后,经历了一些功名利禄的引诱后,才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聪慧的母亲是在用这则故事告诉他,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他也渐渐地体味到了古人说过的“无欲则刚”的道理。母亲讲过的这个故事,年幼的袁隆平一直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母亲从小给他的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也一直影响着他以后的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2   
      1936年,受时局影响,袁家移居汉口,在那里居住了近两年。1936年8月,袁隆平进入汉口扶轮小学读书,成为一名小学生。
   
      汉口位于汉水、长江交汇之处,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水上交通极为方便。港口贸易十分繁荣,贩卖各种商品的摊贩沿江一字排开。夏天,每天早晨乡下的姑娘都会背着竹篓,装上满满一竹篓各色各样的花来卖,轻盈的花瓣还带着剔透的露珠,煞是好看。
   
      插花几乎是那个时代所有女子学校的必修  礼仪  课。自幼在花红柳绿的江南长大的袁母,更是对花卉有着天生的喜爱,良好的  文化  素养让她对插花艺术具有更多的领悟。
   
      “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花之醒也……”稍有闲暇,袁母便会一边吟诵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插花论,一边将修剪好的各色花朵插到一个装满水的大玻璃瓶里。“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配上母亲流光溢彩的插花,整个小房间总是熠熠生辉,孩子们在花香中快乐地成长着。
   
      冬天,袁母又在瓶里插上一两枝松柏枝,那松柏枝也给斗室带来满屋清香,几个孩子围着松柏枝写作业。母亲常给花瓶换水,有时见孩子们写作业累了,就给他们讲松柏树的风格。这位贤达的母亲,不只是希望孩子们努力读书,还希望他们有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年四季,袁母的花朵从未断过,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她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汉口码头上随处可见的野花,对于袁母来说是不小的诱惑,所以每逢从码头回来,她总要捧回一束很便宜的野花,放在向阳的窗台上。娇嫩的花朵在敌机的狂轰滥炸、弹片纷飞里,依然美丽地盛开。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已不仅仅是一种  爱好  。那满室流淌的花香,更彰显出母亲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袁隆平性格的养成。
   
      如果说袁母闲时弄花是怡情雅兴,那么有意给孩子进行国耻家难的教育,则是内心夙愿最深沉痛切的表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句充分描述了安史之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凄凉惨景。与之相比,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的精神创伤更加难以估量。在那个国土沦丧、尸横遍野的年月里,国家、土地是人们心中最为敏感和热切关注的话题。为了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袁隆平记住国耻家难,袁母总是有意给孩子们灌输国家、民族尊严的概念。
   
      孩子们放学后,袁母就会让他们在桌子前坐成一小排,给他们另外再加一堂课。“人是从泥土里来的。女娲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都是从黄土地来的。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饭后庭院里,当袁隆平问母亲人类从哪里来这个话题时,母亲如此回答的。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可是声音依然铿锵有力。
   
      土地似乎是个被烧烫的词汇。只要一沾染,就会点燃母亲的激情,像当年在摇篮中给二毛读尼采时候的激情!可能是触景生情吧,看着窗外远处日本战机轰炸留下的残垣断壁,母亲特意给袁隆平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了捍卫国土,浴血疆场的故事。“国土是神圣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  历史  篇章,都与国土紧紧相连。”“土地是万物的母亲。'
   
      我们民族自远古时代就对土地怀着虔诚的信仰,我们的祖先总是以隆重的方式祭祀土地。历代皇帝在年末岁首都要净身素食、叩拜土地。清朝皇帝每年三月,总要到先农坛,亲自扶犁,演示耕作一亩三分地。土地始终是人类的血脉所系,衣食父母,所以,我们要怀着最虔诚的敬意来叩拜土地。”面对眼前深重的国家灾难,母亲一改往日的温婉,一下子变成了慷慨激昂的诗人。看着母亲被热情烧红的脸颊,袁隆平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他的胸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热情,他第一次知道土地对于人有着如此伟大的意义。6岁的袁隆平眼前第一次感觉到沉重,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扛着大包逃难的人群,桃园镇那被战火烧焦的桃林,原来土地是这么伟大圣洁的载体。
   
      这是袁隆平母亲对袁隆平第一次关于土地概念的启蒙,这次经历在袁隆平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3   
      袁隆平6岁那一年的初秋季节,他随母亲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神奇美妙的大  自然  之旅。母亲牵着他的手,蹦跳着走在繁茂稠密的果林里。红红的桃子灿烂地挂在树梢、绿绿的葡萄像一串串碧玉,果树之间的空地上,间种着在那个年代还稀有的西红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结着红、白、黄、绿几种颜色的果实,真是美极了。还有那绿葱葱的片片竹林……
   
      幼年的袁隆平爱上了这美丽的果园,爱上了这绿色的世界,他实在不愿离开这里。正如袁隆平后来所说:“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可见当年,这片美丽的中科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
   
      巨人的诞生总是需要机缘巧合的。正如牛顿童年那个砸在头上的苹果引领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5岁时遇到了他钟爱的罗盘,最终成为  物理  学界世界级的泰斗一样,这次美丽的游园惊梦,正是带领袁隆平一步步走向农业科学巨人之路的那只闪亮的萤火虫。
   
      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那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
   
      就是这次郊游,奠定了袁隆平一生理想的基础,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果园,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命运。
       
    猜你感  兴趣  :
   
    1. 袁隆平的故事10个 
   
    2. 最经典的名人青春励志故事 
   
    3. 名人的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 
   
    4. 袁隆平的人物事迹介绍 
   
    5. 名人刻苦学习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哪些让你敬佩的事迹

我最敬佩的就是在近期的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雁栖湖论坛”中,袁隆平先生用英语向全世界介绍杂交水稻。袁隆平是89岁高龄,以前不知道他的英文这么好,当她一开口的时候真的让很多人产生敬佩之情。因为很多人觉得,像袁隆平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就够了,何必再去费力学习英语?都这么大的年龄了,该颐养天年了。可是袁隆平不是一般的老爷爷,人家心里是装的是造福世界人民的梦。

以前不懂,现在敬佩。感觉他活的不受这个社会的束缚,自己一生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曾追逐过名与利,心里装得下全世界。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 带作者 出处 急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县城南郊,世代务农,其父袁兴烈读书求学,任过小学校长,后又谋生在外,并投身抗日战争。隆平的母亲高小毕业,任过教师,常以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的思想教育孩子。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918”事变,日本侵华,并逐步侵占华北和中国内地。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同胞一样过着逃难生活,曾易地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的几十个地方。国破家亡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军空袭,尸横遍野。这些悲惨景象,给袁隆平童年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民族创伤,也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串串的问号:为什么中国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为什么外国强盗在中国如此横行霸道?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当时的大后方重庆上的高小和初中。他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学会多种姿势游泳,可以横渡长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父亲迁回汉口上高中,曾获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冠军。1948年,隆平又随父迁到南京,并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了高中全部课程。 高中毕业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隆平全家议论的焦点。他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经过家庭民主协商,最后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进校第二年,他又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生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既已任教,就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放后10年来的回顾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大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论文,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仍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在漫长的19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 带作者 出处 急

6.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8月9日过90岁的生日,同时也是实现了“亩产一千公斤”的心愿。众所周知,袁隆平为中国的杂交水稻做出了突出贡献,养活了中国13亿人,现在是远远超过13亿。但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仅有前面这一句话,和一张带有老农肤色的朴实面孔。
  
  
 或许很多伟人的传记源头都是从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讲起,例如周恩来,为民族崛起而读书;例如鲁迅,弃医从文也是为了救国,而同样很伟大的袁隆平的故事却不同,似乎更顺其自然,又似冥冥之中注定的。
  
 袁隆平的水稻之缘始于乡村教师,而在他做一名乡村教师之前,差点就成了一名空军或是一名国家运动员。
  
 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生性好动,喜欢自由,与勤勤恳恳的在屋里做研究相比,户外活动的项目更吸引他。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新中国政府组织大学生报名参军。袁隆平报名参加,不仅通过了全部的36项目指标测试,还被选为空军。在参加空军预备班学习之前,却被告知前方局势好转,所有参军的大学生均被退回。
  
 空军做不成,没关系,建国初期,国家各方面都需要人才,这不,同年袁隆平又参加了西南区的游泳选拔赛,比赛的前三名可以进入国家游泳队。袁隆平从小就非常擅长游泳,不到10岁就敢横渡长江,在武汉读书时,他参加过湖北省举行的游泳比赛,获得汉口区第一名和全省第二名。以他的实力,绝对是有望进国家游泳队的,但不巧的是,参赛的前一晚,因贪吃成都小吃,第二天肚子痛,只拿了个第四名。
  
 以上两件事看来十分凑巧,似乎是上天特意留住袁隆平,要他在农学事业上做贡献,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温饱问题。
  
  这么一想,会不会世上所有擦肩而过的不幸,都是上天的另有安排。 
  
 1953年8月,没能抓住前两次机会的袁隆平,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阳县城安江镇的安江农校教书。安江农校,离镇上四公里外,地处偏远,袁隆平一待就是16年,每天陪伴他的就是,他的学生和这些实验田。
  
 或许很多人觉得袁隆平看上去跟个普通的农民没啥区别,但他却是出生于家境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他母亲是小学老师的,他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官员。他的父亲毕业于中南大学文学系,有着一颗爱国心,抗日战争期间,曾去运军火。父亲的这颗爱国心也深埋在袁隆平心里。新中国刚成立,到处闹饥荒,袁隆平亲眼见到有人活活饿食,因此暗暗下决心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志向不是从小立的,一颗热血的心也不是刻意培养的,而是耳濡目染的,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1960年,在教室前的那块试验田里,袁隆平偶然间发现,十几株比普通水稻高出20厘米左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这开启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路。美国,日本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投入大量资金做水稻杂交研究,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但袁隆平却不这么认为,每天坚持在田里弯腰干活弄水稻。
  
 从1964年开始摸到门路,到1980年,16年过去了,袁隆平终于精心培育出700颗雄性不育株种,用于人工杂交水稻。袁隆平将700颗种子都撒在试验田里,到了5月,已纷纷长出苗儿了。袁隆平很是欣慰。却没想到有一天早晨,看到这样一番景象,700颗苗儿全部被连根毁坏,田里被践踏得一团乱。袁隆很受打击,这700颗雄性不育株种花了十六年,一期一期培育筛选出来的,只在一夜间就毁于一旦,实在叫人心痛,至今也不知是哪个歹人干的。
  
 袁隆平十分失望, 但决定要做的事,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继续,即便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他对眼前这块实验田已经不抱希望,离开了江安农校,转向全国的稻田。
  
 经过两年的颠簸,仍找不到合适培育的雄性不育株,这无疑在原来的伤痛上又蒙了一层雾。尽管情况不乐观,但他仍积极努力,心里想着系着的仍是水稻。
  
 有一次,云南发生7.2级地震,房子离地震中心只有100多公里,别人都是抢着往外跑,只有他和他的助理们急着回研究室抢救株苗。房子被地震毁了,没法住,只能住在篮球场上,一住就住了三个月,眼见种子就要下田了,但催牙的温度不够,袁隆平便把种子绑在腰间,用体温温暖种子,因此落下了腰疾。
  
 袁隆通过对多次失败实验分析,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海南的南红农场。一株被当地人认为无任何用处,穗粒小又少枯的“假禾”,正是袁隆平想要找的研究对象。这株雄性不育,是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被称为“野败”,后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假禾”在别人看来是草,袁隆平一看却是宝,可见,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功后,不仅帮国家提高粮食产量,2017年还研发出不含镉重金属水稻,很大程度帮助日本解决了“软骨病”的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2018年帮助迪拜在热带沙漠中种植水稻,全球首次沙漠种植获得成功,亩产500公斤。
  
 纵观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可以这样说,袁隆平本来无拯救世界的梦想,差点走进空军队和国家游泳队,却在命运的安排下,一步步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既遇之则安之,重点还是要佩服科学家的钻研精神。

7.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有哪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的故事: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袁隆平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对学术孜孜以求。
年轻学子袁隆平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这在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远离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当了一名教师。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隆平正式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但在那个年代,它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变得岌岌可危。
袁隆平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己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
试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
为躲避斗争,他带助手到海南开展试验,连续7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就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整三个月。
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在潜心研究的过程中,海南“野败”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多年来天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有了重大收获。
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是天壤之别。1986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等等。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田畴的农业科学家成了身价千亿的“富翁”、两院院士、集团董事。
面对荣誉,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社稷黎民,苍生天下,他一直以此为念。“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袁隆平说。
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
2004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写得十分贴切: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因为兴趣,选择了农学,毕业后到农校当老师,是他老人家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但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他披星戴月、饱经风霜,仍旧矢志不移,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这就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紧密地结合。
这正是袁隆平一生的写照,他用他的人生诠释了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缅怀袁隆平老先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有哪些?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事 ,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为了这个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经过 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 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袁隆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