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育孩子例子

2024-05-13 15:16

1. 名人教育孩子例子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让年轻父母绞尽脑汁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教育孩子更有效?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名人子女教育方法举例一  
    1、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3、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和燕妮总是给予具体又透彻易懂的解答。孩子提问题,有时提的不是时候,有时讲的过于固执,但谁也没有看见马克思恼怒过,他总是那么温和、有耐心。虽然,有时他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来跑去向他提问题,他都耐心解答,他从来不让孩子感觉到她打扰了父亲。 
 
    4、钱学森:不教而教 
 
    家教就是“不教育”,这看似不可思议的教育理念,却充满了哲理。从钱永刚的介绍中足以体现这种“不教而教”教育理念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 *** 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庭认真反思。 
 
    5、曾国藩:饱读诗书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杨澜:多陪陪孩子 
 
    杨澜很忙,可谓一个空中飞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成为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还能在儿子八岁之前陪着他游历了十五个国家,真让人惊讶。如今的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为了多一点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每次出差,她都会安排儿子到机场接送。回到家中,杨澜即使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专心致志地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世界。孩子们都很聪明,知道妈妈辛苦,是挤出时间来陪他们的。 
 
    7、潘石屹:富不过三代 
 
    众所周知,作为地产大亨的潘石屹家财万贯,但是他们却像个普通工薪家庭那样教育孩子。潘石屹从小生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后知道财富可贵,所以他对孩子约法三章:能在家吃家常便饭,就不外出吃;每次进商店只能买一件玩具;过节只给一百元压岁钱。两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富不过三代”这个道理,所以有同学好奇地打听他们家有多少钱,两个孩子总是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们从不关心,更不打听家里有多少财产。 
 
    8、李开复:让孩子有话说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执行长李开复认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就会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这种孩子在30年前的企业是受欢迎的,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的、乐观的,是能够信任父母、能够彼此倾诉、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人。所以,我做爸爸总是告诉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让孩子有话都跟我说。”李开复说。 
     世界名人子女教育方法举例二  
    9、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 
 
    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还只有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 *** ,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著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10、王永庆:节俭出名的父亲 
 
    他供给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般,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了”。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说:父亲写信多半写他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处理等,父亲特别强调凡事要“追根究底”,会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 
 
    11、盛田昭夫:只有“纯真”并不够 
 
    许多父母怕孩子染上贪钱的恶习,就不让孩子沾上金钱的边。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纯真”很容易被淘汰。已去世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刚懂事时其父就告诉他:你是家中的长子,未来的米酒商。盛田昭夫从小就被当作家产继承人来培养,逐渐变得精明能干,学会了精打细算,后来终成大器。 
 
    12、沃森:规划自己的“钱”程 
 
    理财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规划自己的理财目标、计划等。IBM前董事长沃森就要求他的儿子从上初中时起做每周的零花钱支出计划,每月的收支目标,使儿子很小就树立了商业意识,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执行长,良好的理财习惯创造了其灿烂的一生。 
 
    13、摩根:能省不如会赚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对子女要求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著干。最小的孩子托马斯因年龄小抢不到活干,于是每天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些钱。”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点子,广开财源,零花钱渐渐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开源比节约更重要。 
 
    14、洛克菲勒: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洛克菲勒共有5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因年龄而异: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时每周期1元,12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奖励。后来当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和兴办新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全家人擦鞋,皮鞋每双5分,长筒靴1角。当他们十一二岁的时候还合伙养兔子卖给医学研究所。 
 
    15、卡内基: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在家庭理财中切忌将钱摆在超越一切的第一位,这样会伤害夫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16、波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很多人敝帚自珍,以为这样节约能省钱,美国波音公司创始人波音却对他的子女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你有买新东西的欲望,你就有拼命工作的动力,扔掉旧东西反而能 *** 人更多地创造财富。”的确,家庭理财中一味节省用旧物的精力,倒不如用来努力挣新的。

名人教育孩子例子

2. 名人谈教育孩子例子

  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名人的例子。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名人谈教育孩子的例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人谈教育孩子:黄菡  
    黄菡:父母对孩子的最坏影响,莫过于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 
 
    对女儿的学科学习,我从来没有辅导过,就算是我能辅导的,我也不会去辅导。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由她自己做的事情啊。我培养她的目标就是自己能够独立生活。 
 
  
 
    如果她碰到困难,她要学会寻求帮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譬如我会问她,你最近这段时间,学习上有困难吗?这个困难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如果是不正常的,譬如说在一门学科一段知识上的接受上确实有障碍,我就会问,你需不需要找老师来辅导?你想找哪里的老师来辅导?这些我都会“依赖”她的经验。 
 
    亲子关系,作为一种长久、亲密的关系,要学会经营。需要我们用心,用智慧,用知识和理论去“经营”。并且要学,真的要学。我觉得不仅仅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妈妈要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也要学。 
     名人谈教育孩子:白巖松  
    2013年中考前,白巖松和他的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白巖松曾给孩子寄出了一封“人生邮件”,邮件中特别强调“不争第一”。“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名人谈教育孩子:林清玄  
    林清玄:让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 
 
    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是创意最好的。说到这里我真感动啊,终于找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了,小时候我们那班只有17个人。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七到十七名里,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 
     名人谈教育孩子:雷军  
    雷军:学会与自己的孩子交朋友 
 
    我对孩子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呢?是怎么能够变成孩子的朋友。做家长的,总觉得孩子很逆反,尤其在七八岁的时候,她挺逆反的,不太容易听你的话,所以关键问题是你怎么把自己变成她的朋友,能够陪她一起做一些什么事情,在这点上我是想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我陪她去骑自行车,她觉得骑自行车很好玩,看到院子里小伙伴骑自行车,她也要,原先带旁边小轮子的,她觉得不行,再给她换一辆标准的自行车,有时候周末带她去骑自行车,她就挺开心的。 
 
  猜你感兴趣:

3. 教育孩子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儿子此时此刻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为了不让儿子因此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他便给儿子将“卧薪尝胆”的故事,鼓励儿子一定要咬紧牙关,不能轻易服输,要做个有骨气的人.他还给儿子介绍足球运动员胡登辉的事迹,他虽个子小,单因为球踢得特别好,照样进了国家队.他还带儿子去见一位广东球星,请他介绍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绝招,千方百计要使儿子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你比别人强,就一定会有人来要.” 
  在爸爸的鼓励支持下,赵达裕重新燃起信心,从未放弃努力.辛勤的耕耘,终于嬴来了初步的收获.1975年,赵达裕跨进广州队,参加了全国青年赛.而这时,父亲却因病住进了医院.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父亲仍然没有放弃让儿子继续努力进取的愿望.他要求儿子保持信心,继续拼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耽误了训练,这就是作为父亲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有志者事竟成.凭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个子赵达裕终于跨进了国家队,为中国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绿茵场上.他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教育孩子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4. 名人教育孩子的简短事例

  “如何  教育  好孩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让年轻父母绞尽脑汁的问题.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名人教育孩子的简短事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人教育孩子的简短事例(钱学森:不教而教)   
      家教就是“不教育”,这看似不可思议的教育理念,却充满了哲理。从钱永刚的介绍中足以体现这种“不教而教”教育理念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  文化  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庭认真  反思  。
         名人教育孩子事例(李开复:让孩子有话说)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就会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这种孩子在30年前的企业是受欢迎的,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的、乐观的,是能够信任父母、能够彼此倾诉、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人。所以,我做爸爸总是告诉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让孩子有话都跟我说。”李开复说。
         名人教育孩子事例(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   
      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  高尔夫球  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名人教育孩子事例(摩根:能省不如会赚)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  对子  女要求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  家务活  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着干。最小的孩子托马斯因年龄小抢不到活干,于是每天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些钱。”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点子,广开财源,零花钱渐渐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开源比节约更重要。         名人教育孩子事例(洛克菲勒: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5. 名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事例

1.诚实比一千颗樱桃树还有价值——诚实  乔治�6�1华盛顿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样,当一个勇敢的军人,好吗?”“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勇敢的军人吗?”父亲反问道。“嗯——”华盛顿想了想,回答说:“诚实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是这样的吗?”“就是的。只有诚实,大家才能团结,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成为勇敢的军人。”  父亲不光言传,还很注重身教。在父亲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诞生而栽种的。小乔治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华盛顿一心想长大做一名威武的军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小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就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  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大发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 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  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  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2。资华筠读小学时,并不用功,很多东西似乎都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每次放学回家,只要看见窗外有小伙伴的影子在晃动,拔腿就想溜,想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痛快。这时,妈妈便把拳头往桌上一放,提出对作业的种种要求,外加她对当天功课的口试,过了关才能去玩。妈妈对华筠的要求一向严格,并且向来是说一不二,对于自觉性差的孩子,只有在妈妈的督促之下才能乖乖地投入学习中。  大概这种方法能高度地调动人神经细胞的兴奋感,资华筠在妈妈的督促下做作业的效率很高,常常毫不费力地达到母亲的要求,并且正确率很高。渐渐地,她也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果没做完作业就叫她去玩,她心里还真有些别扭呢!  寒暑假中,妈妈丝毫没有放松对她的要求。除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外,资华筠还得完成妈妈布置的那一份作业。除此,再按照妈妈的吩咐和妹妹一起背诵韩愈的《师说》等古文。  面对如此严厉、不留情面的妈妈,资华筠心里也有些怕她。一次,资华筠做错了数学题,老师用红笔打了个叉。其实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但是一想到对自己如此严格的母亲,她就有些犹豫,因为她怕妈妈的批评。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偷偷把那个叉子改掉了。但是事后她心里很不安,觉得这样做有悖于妈妈平日里的教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且乖乖地等待妈妈更加严厉的批评。可是出乎资华筠的意料,妈妈听了她的话之后没有发火,而首先微笑着表扬她能主动承认错误,接着又指出:“撒谎最可耻,什么坏事情都是因为不诚实引起的。”最后,妈妈,才带着她分析错题的原因。  妈妈这样做,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顾全了资华筠的自尊心。  3.谦虚  当阿道夫�6�1贝耶尔10岁生日那一天。他原以为爸爸妈妈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样,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可是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没有提做生日的事。贝耶尔很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着嘴不说话,母亲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你现在还小,也要学会珍惜时间。”  母亲的话语,如雨露一般,点点滴滴滋润着贝耶尔幼小的心田。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耆宿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挑剔他。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六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6.爱国  从1974年开始,著名足球运动员赵达裕几次报考省级专业足球队都因为个子矮而落选,三番五次的失败让他感到前路迷茫,十分灰心。而此时,赵达裕的父亲心里更不是滋味,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投地呢?但是,他深深地懂得,一个人失去机会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却是丧失信念,儿子此时此刻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为了不让儿子因此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他便给儿子将“卧薪尝胆”的故事,鼓励儿子一定要咬紧牙关,不能轻易服输,要做个有骨气的人。他还给儿子介绍足球运动员胡登辉的事迹,他虽个子小,单因为球踢得特别好,照样进了国家队。他还带儿子去见一位广东球星,请他介绍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绝招,千方百计要使儿子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你比别人强,就一定会有人来要。”  在爸爸的鼓励支持下,赵达裕重新燃起信心,从未放弃努力。辛勤的耕耘,终于嬴来了初步的收获。1975年,赵达裕跨进广州队,参加了全国青年赛。而这时,父亲却因病住进了医院。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父亲仍然没有放弃让儿子继续努力进取的愿望。他要求儿子保持信心,继续拼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耽误了训练,这就是作为父亲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有志者事竟成。凭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个子赵达裕终于跨进了国家队,为中国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绿茵场上。他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名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事例

6. 名人严格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1.焦耳求知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2.求知——自强不息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原来这双鞋是他父亲寄给他的。家里穷,不能给他添置一双舒服、结实的鞋子,即便这一双旧皮鞋,还是父亲的。尽管父亲对此也充满愧疚之情,但他仍给儿子以殷切的希望、无与伦比的鼓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这封寓意深刻、充满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布拉格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踏着荆棘前进。 

3.诚实比一千颗樱桃树还有价值——诚实 
乔治•华盛顿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样,当一个勇敢的军人,好吗?”“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勇敢的军人吗?”父亲反问道。“嗯——”华盛顿想了想,回答说:“诚实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是这样的吗?”“就是的。只有诚实,大家才能团结,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成为勇敢的军人。” 
父亲不光言传,还很注重身教。在父亲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诞生而栽种的。小乔治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华盛顿一心想长大做一名威武的军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小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就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 
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大发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 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 
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 
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4.诚实 
资华筠读小学时,并不用功,很多东西似乎都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每次放学回家,只要看见窗外有小伙伴的影子在晃动,拔腿就想溜,想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痛快。这时,妈妈便把拳头往桌上一放,提出对作业的种种要求,外加她对当天功课的口试,过了关才能去玩。妈妈对华筠的要求一向严格,并且向来是说一不二,对于自觉性差的孩子,只有在妈妈的督促之下才能乖乖地投入学习中。 
大概这种方法能高度地调动人神经细胞的兴奋感,资华筠在妈妈的督促下做作业的效率很高,常常毫不费力地达到母亲的要求,并且正确率很高。渐渐地,她也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果没做完作业就叫她去玩,她心里还真有些别扭呢! 
寒暑假中,妈妈丝毫没有放松对她的要求。除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外,资华筠还得完成妈妈布置的那一份作业。除此,再按照妈妈的吩咐和妹妹一起背诵韩愈的《师说》等古文。 
面对如此严厉、不留情面的妈妈,资华筠心里也有些怕她。一次,资华筠做错了数学题,老师用红笔打了个叉。其实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但是一想到对自己如此严格的母亲,她就有些犹豫,因为她怕妈妈的批评。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偷偷把那个叉子改掉了。但是事后她心里很不安,觉得这样做有悖于妈妈平日里的教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且乖乖地等待妈妈更加严厉的批评。可是出乎资华筠的意料,妈妈听了她的话之后没有发火,而首先微笑着表扬她能主动承认错误,接着又指出:“撒谎最可耻,什么坏事情都是因为不诚实引起的。”最后,妈妈,才带着她分析错题的原因。 
妈妈这样做,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顾全了资华筠的自尊心。 

5.谦虚 
当阿道夫•贝耶尔10岁生日那一天。他原以为爸爸妈妈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样,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可是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没有提做生日的事。贝耶尔很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着嘴不说话,母亲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你现在还小,也要学会珍惜时间。” 
母亲的话语,如雨露一般,点点滴滴滋润着贝耶尔幼小的心田。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耆宿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挑剔他。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六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6.爱国 
从1974年开始,著名足球运动员赵达裕几次报考省级专业足球队都因为个子矮而落选,三番五次的失败让他感到前路迷茫,十分灰心。而此时,赵达裕的父亲心里更不是滋味,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投地呢?但是,他深深地懂得,一个人失去机会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却是丧失信念,儿子此时此刻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为了不让儿子因此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他便给儿子将“卧薪尝胆”的故事,鼓励儿子一定要咬紧牙关,不能轻易服输,要做个有骨气的人。他还给儿子介绍足球运动员胡登辉的事迹,他虽个子小,单因为球踢得特别好,照样进了国家队。他还带儿子去见一位广东球星,请他介绍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绝招,千方百计要使儿子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你比别人强,就一定会有人来要。” 
在爸爸的鼓励支持下,赵达裕重新燃起信心,从未放弃努力。辛勤的耕耘,终于嬴来了初步的收获。1975年,赵达裕跨进广州队,参加了全国青年赛。而这时,父亲却因病住进了医院。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父亲仍然没有放弃让儿子继续努力进取的愿望。他要求儿子保持信心,继续拼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耽误了训练,这就是作为父亲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有志者事竟成。凭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个子赵达裕终于跨进了国家队,为中国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绿茵场上。他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7.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家规之一:独立人格。
李嘉诚家规:教育孩子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所以当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去美国斯坦福读书期间,李嘉诚只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费。有谁能想到,现在人称“小巨人”的李泽楷当年还曾经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甚至背高尔夫球棒时曾弄伤了肩胛骨,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李嘉诚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做生意需要不停地召开会议,依靠很多人的帮助。所以,他很早就让两个儿子旁听公司的董事会。他认为富家子弟就好像温室的花朵,根基不稳,经不起风吹。李嘉诚将自己的艰难创业比喻成在岩石夹缝中生长壮大的小树。他说,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因此,他绝不放纵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希望,儿子能够自强自立,独立面对打击,面对困境。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至今还记得,他13岁中学毕业的那一年,父亲带着他去大街上修鞋,忙的时候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再加上当时的南存辉脸皮薄,觉得不好意思。他向父亲提出想回到农村,即使在农村的时候也可以很轻松,睡到晚上也就扣点工分。但父亲坚持不同意。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存辉不小心将补鞋的锥子深深地扎进手指,他咬牙拔出锥子,用片破纸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在修鞋的那几年里,南存辉培养起了自己的竞争意识。他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因为他速度快,修鞋的质量也更可靠。后来南存辉在21岁那年开始创业时,也正是修鞋时看中质量的观念,让他在低压电器开关闯出了一片天地。2007年,南存辉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就要毕业了,有一天祖孙三代人坐在一起讨论。南存辉坚决地要求儿子毕业后不准到正泰工作,应该去外面闯荡。这时,父亲说话了,“让他出去干,或者回公司干都行。”南存辉反问父亲,“那当年,为什么你不准我回到更舒适的农村呢?”虽然当年在城里修鞋的南存辉也有些不情愿,但生活教育了他,“我的儿子也不能给他轻松的环境。”所以,每个假期儿子回温州,南存辉都要求儿子隐姓埋名,换上工作服到正泰公司的车间打工,和工人同吃同工作。“千万不能因为自己赚了钱,就让儿子轻松地过活”,南存辉说父母给予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聪明的脑袋,明亮的眼睛和勤劳的双手。
家规之二:勤俭节约。
周福仁家规: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周福仁在家排行老二,兄弟姐妹四人。在周福仁10岁时,父亲溘然辞世,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出工干活,缺少了劳动力,生活更是窘迫。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都是低销量,吃粮食的时候很少,平时都是把玉米秆碾碎了,掺上棒子面吃。周福仁当时正在读小学,经常饿的走不动路,在村里总是能听见小孩子饿的哭声。等到周福仁十七八岁的时候,早已经下地干活了。当时还是缺少粮食,主要的口粮是“菜团子”,萝卜缨子、白菜帮子剁碎,攥在一起,表面上糊些面,下锅蒸熟,这种菜团子在周福仁看来“非常难吃”。做菜团子时,锅里会熬些粥,也是水多米少。吃饭的时候周福仁经常说:“粥分我多少我吃多少,菜团子我就不吃了。”因此,经常被家人责骂:穷人家生了个富人。到了1974年,周福仁22岁,他已经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当时全村人均收入只有67块钱,整个村子十分之一人口外流。周福仁就生在这样一个贫困山村的贫困家庭里,然而,从小受到的教育却很严格,父母期望子女有所作为,稍有错误就棍棒相加。周福仁对此这样评论:生活标准不高,但要求很高。周福仁小时候很淘气,那段饿肚子的时光过去之后,能吃饱饭了。周福仁经常活蹦乱跳的出去,爬树、掏鸟窝。当时那个村子里刚刚出现苹果树,这便成了周福仁淘气的主要目标,老想伺机偷个苹果。在外面调皮之后,经常被人家找上家门,少不了又挨母亲一顿打。无论是小时候挨的打还是长大后受的责骂,周福仁都记忆深刻,他甚至说,如果我没有那种家庭出身,就没有我今天。因为贫困已经成为他的资本,而不是他的障碍。就像他经常和员工说的:我现在什么苦都能吃。东三省的冬天可不饶人,没有御寒的衣服,但周福仁照样还得走路上学;小时候去打柴,100多斤柴都用脑袋顶回来,周福仁现在依旧念念不忘地说,现在个子不高,肯定和那段经历有关系。他就是在那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现在或许也苦也累,但终究比以前好多了。周福仁经常和子女讲这些事情,他也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在城市里长大的能吃苦,因为他们也是生在农村,小时候也干过活,也经历过山区里不易的生活。对于孩子,周福仁认为,只要语言上加以引导,他们就会做的很好。而他小时候父母却是不讲道理的,只是打,周福仁悄悄改进了这一方式。但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周福仁节俭的习惯却没有改变。他出差从来都是坐经济舱,而不去做头等舱、公务舱。他的部下经常对他说,现在住宿、坐飞机、开车,都要选择和自己身份一致的,这并不是浪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8.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我以前一直以为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有问题,但后来我渐渐发现,所谓名人大智者不在少数,那为何给我们留下名人孩子骄横跋扈的一面,只怪媒体的报道太负面,为了追求眼球,给我们见到现实是有限的,而实际上名人的孩子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优秀的资源,耳濡目染的良好环境,比平常人多得多的不公平的机会,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名人孩子的眼界比我们自小就宽广许多,这使得他们可以做到我们所不及的事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利自然有弊,自小锦衣玉食的生活使他们很难理解人间疾苦,总是充满爱心,看到普通百姓,底层人民,残酷的社会是受局限的。他们或许不必太过努力,父母们这一代辛苦换来的就是他们的自由,去做想做的事,给他们机会,给他们资本,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但也要他们受到打击,等孩子长大,让他走出去,让他们自己闯荡,毕竟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创造。

爸爸去哪儿中的石头的爸爸为了扳回儿子叛逆跋扈,推掉所有的工作,把妻子留在家里,狠下心一个人呆着他去乡村山沟沟里住了整整一年,条件艰苦,有什么吃什么,自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少爷也不得不接受并渐渐适应了这样自己捡柴烧火的乡下的生活,明白了什么生活,世界上除了他们这些富足的人们外还有许多为生活奔波辛苦一辈子的人民,还有年纪轻轻家境贫寒无钱治病的人,还有……,在这里父亲的良苦用心换来回报,石头终于成真为一个男子汉,我们才能在电视上看到那个憨厚的大哥哥,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玩耍,完成任务,在学校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所以名人教育孩子的办法多种多样,但归于一点,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更好的明天,也许繁忙的工作使他们难以分身,但我想一切都不能成为名人疏于教育孩子的借口,因为真正负责人的家长懂得希望是在下一代身上的,自己这一辈子再辉煌也比不上孩子的发展好。
 
我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我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
——杨澜

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应越俎代庖,孩子才是主角。他们的事情他们做主,只要在父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了,反而能收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潘石屹

如果做父母的给了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再在教育的时候顺势而为,以平等的态度去接触孩子的内心世界。那所有的孩子都会拥有一个明亮、快乐、幽默、不自私自利的充满爱的健康人格。
——宋丹丹

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池莉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讲述的是开拓视野,名家育子心得,教育子女,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孩子成长,与你的眼界密切相关。
这本书写的就是名人教育孩子,他们说的更偏重于孩子的品质教育,有些很实用,有些则很受限制,择汝所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