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和其中的内涵

2024-05-09 13:54

1. 《论语》名句和其中的内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 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4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名句和其中的内涵

2. 《论语》意义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清朝赵翼解bai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夫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广大而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孔子思想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中道节制、中庸之道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特色。
因此,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论语》中所体现的仁、礼等优良的思想传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传承的。

3. 《论语》的意义

《论语》是儒家经典,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道,在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和“自律”,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

孔子的思想对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一部语录和散文的合集。总共有20章。大多数都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它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洁,意蕴深远,优美流畅,微妙。

《论语》的意义

4. 论语告诉我们的什么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学"字,是简化后的汉字,繁体字的"学"字是这样的。这个简化后的"学"字写起来很是方便,但"学"字被简化后,其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含义也同时丧失了。
 
这或许是导致现在的"学术界"及"学者"败坏和变异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走回传统,找回丧失了的真义,有助于我们破除迷雾和邪见,找回真知。
 
一,"学"字的字形演变
 

可以看出,从金文开始,“学”的字形就基本固定下来了。简体字的“学”,把“学”字的上半部分的这个构件用“⺍”替换掉了。
 
二,"学"字的含义感悟
 
(一)天传之道
从甲骨文的"学"字来看,字的上半部分是两支手向下捧着爻。

在古文字中是两支手,左手和右手;而两支手捧着的那个构件是爻(音yáo)

爻是什么呢?就是易经中组成卦象的基本符号,"—"为阳爻、"--"为阴爻;爻组成了卦象,用来反映宇宙规律,即天道。而这两只手很有意思,在古文字中,这两只手没有标明是什么人的手,但从字形上来看,这两只手是呈从上往下的姿势。
 
这里就可能有两层意义:一是天道是被掌握在这两只手里;二是天道被这两只手从上带到了下,带到什么地方?带给了谁?当然就是"学"字的下半部分,这点我们在下面来阐述。
 
那么我们可能会产生两个思考: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把天道拿在手上呢?那当然是掌握着天道和宇宙规律者,在西方叫上帝、神,在东方叫觉者、真人等,肯定不是一般的常人,常人没这个本事。(繁体"觉"字,其上半部分与"学"字的上半部分一样,这会是巧合吗?);二是"爻"便是天道、便是宇宙规律吗?当然不是,爻只是一种符号,他与我们所学的文字一样,是用来标示和阐述天道的,即是天道的载体,古语说"文以载道",所以爻也是用来载道的。
 
那么总结起来说,"学"字的上半部分的意义,就是觉者把天道用字形符号的形式带给了人,这就是人应"学"的内容,这也是"学"字最关键和核心的部分。
 
如果"学"字的上部分被变异为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么,天道何在?传天道予人的觉者又何在?因此,变异后的简化字,切断了人与天道和觉者的联系,学者离"失道"、"离经叛道"就不远了。
 
(二)迷的空间和被封闭的人
 
"学"字的中间部分是:

后来演变成盖头"冖"(音mì,意为覆盖),从字形上看,很像一个房子的侧面。盖头下面是一个"子",即人的意思。
 

中间这个"冖",它是一种阻隔,把世间的人与觉者和天道隔开了。因此可以想见,人要想获得天道并不容易,需要人冲破这层阻隔。否则,即使传天道的觉者双手把天道捧给人了,人也一样认识不到。
从"学"字的中下部分来看,就是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被关屋子里干什么呢?比较通常的说法那就是在屋子里学习呀,例如夏商周时期也有校、庠、序等地方官学,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
 
然而笔者却有另外的看法。中国古人求学往往不会一直固定在一个房间,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求"学",多是用"游"的形式,尤其是在先秦时期,学者尚"游"。如"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列子•说符》)等,"游"都是求学的意思;古人以前的求学,很少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个人理解,可能是受道家云游修炼的影响,求学之人多采用游的形式来寻道和寻师,磨练自己的心性,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和检验自己的学识。
 
同时,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也很有意思,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如斗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等等,这个"盖"或"斗笠"与"

"很像。那么,"学"字的这个"冖"是否也覆盖有天下的意思?
 
整个天下都是被覆盖着的,其实就是被关着,被封闭着,被局限着。下面的人被这个"冖"给封闭着,看不到外面的真象。所以,"学"字的那个"冖",既有房间的意思——这是表面意义,还有封闭空间的意思——这是深层意义。
 
不论人在房间内还是走到外面的广阔空间,不论人移动有多远,历时有多久,人都是被封闭着的,就像身处迷雾一般。所以人才要学天道,这也是觉者要亲手把天道传给人的原因。
 
"子"字很有意思,在"学"字中用来表示求学的人,但为什么求学的人要用"子"字来表示,而不用其他字,如夫、父、人等这些字?中国古代对有学问者的尊称与西方正好相反,西方往往把这类人称为"父",如"悲剧之父"、"历史之父"、"法兰西绘画之父"等;而古中国却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庄子"、"列子"等等。当然涵义可能有多方面,就笔者个人所悟,也许还有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世人是天之子。《孟子•万章上》中提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古中国人认为人是"天民",人的真正来源是上天所生(创造),不是一般意思上的父母所生,因为父母也是一般的人。孟子的这句话还提到,上天生(创造)了人,还会安排那些先觉醒的人来叫醒那些还在沉睡中的人。
 
怎么叫醒呢?当然就是向这些人传天道。那么对所有求学的人来说,不论其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在觉者和天道之下,当然都是"子"了。(当然"子"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谦虚的学习态度,一种"赤子之心"的心态,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状态。)
 
(三)先有觉者及天道,再有迷的空间,最后才有人
从"学"字的字形上来看,觉者的一双手及标示天道的爻都在盖头之上和之外,而作为学者的"子"却在盖头之下被覆盖,这说明觉者和天道是高于人世间的,是在人世间之外,是不受人世间的迷所封闭的,觉者所带给人的是高于人世间的理。
 
从"学"字的字形演变来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甲骨文最初的字形下面没有"子"字,即没有人,"子"是商周时期才加上去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了人,那谁来学呢?觉者又把天道传给谁?
笔者理解,或许"学"字的字形演变过程隐藏着一些道理,那就是先有觉者和天道,然后再创造了这个迷的人类空间,最后才产生了人,人是后来才来到这个迷的空间中的。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觉者又要造一个迷的空间把人局限起来,同时又要亲手把天道传给人,为什么不把这个迷的空间去掉,让人直接明白天道,这样多方便呀!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信仰中,都提到一个共同的事,那就是人是在不断的堕落的,由美好走向败坏,或许人就是掉落到这个迷的空间中来的;同时东西方的信仰中也有提到过,有很多高层生命有意下到人类的空间中来,也或许是人在这个迷的空间中有重要的使命去完成吧!
 
(四)迷在破除中
从"学"字的字形演变来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这个盖头的两边在变短,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盖头两边很长,几乎要把人全部都封住了,但从隶体和正体字形来看,盖头的两边变短了,就像卷帘门一样被收上去了,人没有被完全罩住,这或许表明,人世间的迷最后将会破除一些,人类空间的封闭可能会被打开,但不会完全打开,毕竟盖头还在。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许是求学者对天道学到的越多,那么他自己的封闭和迷雾就会越少。
 
感悟了"学"字的含义后,我们再来看几个与"学"有关的话题,这些话题在历史上为"学"字奠定了很深层的内涵。
 
三,孔子的"学而时习之"
《论语》的开篇就是,第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音yuè)乎?"。此后"学"字多与"习"字并用。"学而时习之"这句话背后蕴藏着的并非"学"的方法,而是"学"的使命。
 
大陆的教科书中把这句话解释为:学了知识而又时常复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复习知识会让人感觉快乐,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
 
"习"字本义是鸟儿想要飞翔而使劲拍打翅膀,这与"复习"没有任何关系;《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习"字意思是"鸟数飞也",《说文解字》中对"习"字的解释也是"数飞也",就是小鸟在反复地试飞。结合上文来看,"习"就是"学"到了觉者的天道后,要在行为上做到和实践出来,这就与修炼的含义很相似了。
"时"字往往被解释为"经常"或"时常",朱熹解释为"时时"。笔者认为,"时"字或许也有此一含义,学者的确应该时时在行为上践行所学之道,以至终能飞翔;但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应时而动","时"字在古汉语中有顺应某个时节之义,如《庄子•秋水》中写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就是指秋水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到来。如上,如果学者学到了觉者所传之天道,因勤于修行而终有"飞"的成就,那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另一层含义:学者学到了觉者所传之天道,而后又顺应天时的变化把天道推行和实践在了人世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岂不是更值得高兴吗?
汤时的伊尹,周时的姜尚,战国时的孙膑,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高人们,修行有一定的成就后,出山顺应天时,完成了天象变化在人间的表现,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蔚为壮观,也可说是一种"学而时习之"。
 
四,孟子的"求其放心"
《孟子•告子上》中提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曾举了一个例子,农村里大家要养鸡,早上会把鸡放出去觅食,到了晚上主人又会把鸡找回来。人也一样,人早年为了生存要到外面去打拼,人的心就像鸡一样会被放得很远,但人心放远了之后却往往不会去找回来,最终迷失了,沉迷在人世间的名利和恩怨中。
鸡走丢了人要去找回来,心走丢了却不会去找回来,这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所以孟子认为,求学之道没有其他的,就是要找回人丧失了的那颗本心。孟子的启发就在于,求学的要点,是要让人的心返回本源。
 
五,道家的"歧路亡羊"
与孟子鸡走丢了的寓言类似,道家的列子也讲了同样的一个寓言,但在启发上更进一步:杨子(一个修道者)的邻居家里的羊在歧路(就是大道边分叉的小路)中走丢了,然后发动了所有的亲戚和邻居去帮忙寻找,最后还是没找到。
杨子问邻居,为什么羊没找回来呢?邻居说大道之上有歧路,歧路上又有歧路,最后由于歧路太多了,大家都分头找也没有找到,最后只好放弃了。杨子听后陷入悲伤中,悟到了一个理,叫"大道以多歧路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生"在古汉语中为"性",即人的本性)。
这就说明,学道一定要学真正的大道大法,千万不要学世间小道,也不要学多学杂,否则最后会迷失。

5.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

6. 《论语》中蕴含着许多哲理,请简要回答。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小学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其中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江边的枫树伴着渔家的灯火,带着思想之愁我难以入眠。可是我发现:枫树“性恶湿”,不宜生长在江边。我又查阅了一下,发现“江枫”还有一种说法为:“江边的枫树”且当时就有一座桥名曰“枫桥”。因此,我认为江枫应采取第二种解释。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说:“现在大多采用第一种解释,而且这两种说法处于争论之间,还是选择第一种更为妥当。”老师还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学而思”如此有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文天祥面对着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义正言辞地加以拒绝,忍受着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现得大义凛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当像他一样坚贞不屈,不畏艰险的环境,保守自己的节操!我们应勇于挑战困难,像松柏一样在寒风中挺立! 
《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7. 论语中告诉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原话是


论语中告诉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原话是

8. 《论语》作用是什么吗?

  个人觉得《论语》有用,且很有用,很实用, 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论语》是由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们根据孔子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记录摘录而成的,距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2500年左右。虽然有部分内容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制度、生活环境的变化已经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脱节不再适用,但《论语》讲述的内容是分两部分的。

  一部分是可变内容,也就是环境因素、意识形态部分。这部分可能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不能直接拿来运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了。

  另一部分是不变内容,指的是人性方面的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人性是基本不变的。

  理论的东西不讲太多,我通过例子来谈谈我本人阅读论语的部分体会吧。

  例如:论语里面讲到的“恭、宽、信、敏、惠”五个字。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易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取得成就,慈惠就能够借用他人之力。”

  不管是在家庭、学校、社会都非常实用。
  恭则不侮:试想一个自己平时品行都不端重、言行不庄重的人怎么能得得别人的尊重呢。 "礼人不答反其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则得众: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如果对待周围人的过失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不给别人台阶下,到头来只能是自己无朋无友,孤家寡人了。

  信则人任: "信不足也,有不信焉."  很多人抱怨别人对自己不信任或得不到重用,很多时候是平时自己的言行不一造成信誉度不够的原因。

  敏则有功:“天道酬勤”,都懂的。

  惠则足以使人: 如果希望自己能在关键时候一呼百应,这个字就必须要在平日里做好了。宋江没什么武功却能成为梁山108枭雄首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对这个惠字的理解运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