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如何实现融资的?股权怎么给比较合理?

2024-05-11 22:35

1. 企业是如何实现融资的?股权怎么给比较合理?

一、企业是如何实现融资的:
1、银行定期贷款  

银行是特许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其中,定期(质押)贷款是银行与特许人签定的一种正式合同,约定特许人在特定时期(贷款期限)内使用一定量的资本(本金)并支付既定比例的利息。这种贷款一般要求按月归还部分本金和利息,或允许采用贷款偿还方式付款,即贷款期间仅偿还部分本金,到期时偿还一笔金额较大的贷款。通常,这种贷款一般要求提供抵押物(土地、建筑不动产、设备或其它固定资产),如果特许人不能按规定还贷,银行将没收这些抵押物。
2、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是一种新的产品营销和资产管理的运作模式,也是一种资产性资金融通方式。它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一种借贷关系,即出租人(所有者)在一定期间内将租赁物租给承租人(使用者)使用,承租人则按租约规定分期付给一定的租赁费,到期取得该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实际上是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对于中小型特许经营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的结合,集贸易、金融、租借为一体,运作比较灵活、简单,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是十分有效的融资方式。常使用的有营业租赁、金融租赁或者分期付款、售后租回等方式。
3、合伙  
这是特许人在发展初期融资常用的渠道之一。合伙企业成立的一个前提是:合伙人愿意一起合作并同意投入一定的初始资金用于预期的费用支出。当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时,各合伙人均应承但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各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享有同等权利。这种合伙形式,根据合伙法规定,合伙企业只能按无限合伙方式设立,所有合伙人都必须对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由此所有合伙人只能作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负连带责任,除非不投资或介入其他经济活动。根据规定,经营决策要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任何普通合伙人都可以成为特许经营体系的加盟商。所有合伙人对企业的所有债务负全责,并承诺积极参于管理企业,并按所得利润分别纳税。
二、股权怎么给比较合理
按资金投入多少分配股权
在很多公司创业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资金。所以最基本的分配方式,就是资金投入的多少。三个人之间将创业的初始资金进行百分比的计算,看看每个人各占有多少股权,就按多少股权分配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后续的资金不能算在股权了,可以算在借贷算利息,一定要分清楚什么资金算股权,什么不算,开始说清楚,再投入资金,以免股权分配出问题。
按照创始公司后,每个人综合资源占比进行分配股权
在公司创始之初,一般就需要将股权分清楚,之后运营的可以分成,但不占股权。就是三个人创业的时候,有的人有技术、有的人有资金、有的人有人脉、有的人有材料等等,根据每个人拥有的资源,综合在一起,来分配每个人各占多少股权,这是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每种资源的比重不同,需要三个人仔细的商量,合理分配。
创始人是公司的总经理,主要管理者,应该多分配股权
因为创业的人,以后不一定会去经营管理公司。所以对于三个创业的朋友,以后会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的人,应该多分一些股权,毕竟做事的是这个人,其他人人以后可能就去干别的了,只是在分红上得收益。所以经营管理的创始人应该多分写股权,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大家创造效益。
根据三个朋友的能力,分配股权
资金、材料、人脉都是硬性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能力主导公司。所以还可以根据三个人每个人的能力,才分配股权。能力才是对公司做重要的,也是以后公司能够发展壮大的条件。所以按照能力分配股权,大家也都比较认同,也比较科学合理。
三个朋友创业,召集人应多分配股权
不管是什么公司,几个人合伙船创业。可定是有一个人先发起的,然后在和其它人合作。因为发起人或是召集人,是公司办起来的初始人,没有他就没有公司,点子也是他的主意。所以对于召集人,正常情况下是要多分配一定比例股权的。
三个朋友创业,股权最好不要均分
三个朋友船业,肯定有人是主导,有人是配角。有的人投入资金,有的人投入资源。我们可以以上面的这些为借鉴,但是最后的分配结果,大家尽量不要均分,钱可以最后多给点,但是股权绝对不要均分。因为公司以后会有很多的事情,项目。如果股权均分,三个人在以后的执行公司各项事情的时候,就没有做主的人了,甚至发生矛盾,无法最做出判断,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毕竟大家股权一样,都可以做主,所以股权不要均分是最好的。

企业是如何实现融资的?股权怎么给比较合理?

2.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选择股权融资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天使投资/种子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PE)投资、IPO。
一、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一般是指富有的个人直接投资于初创企业,投资的对象是一些尚处于构思状态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项目,早期的天使投资资金来源多为投资人自有资金,但随着“双创”的火热化,也有一些机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进行投资。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创业项目具备了这些特征:产品有了初步形态、有了初步的商业模式尚待严重、积累了一些核心用户、聚集了一些核心资源、掌握了一些核心的技术等。基本上就可以启动融资了。市场有些创业者仅凭一个构思而不考虑自身的投入,完全依靠投资款启动项目,似乎“万事俱备只欠投资”,有这种思维的创业者投资人还是相对比较慎重,毕竟创业团队是否投入自有资金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天使投资的门槛较低,此时创业项目的产品和业务还没有形成,甚至有时只是一个创业构思,只要有发展潜力、得到投资人认可就能拿到资金,当然,投资金额往往比较低,多为几十万到几百万,极个别的情况可能会拿到几千万的天使投资,一般都是一次性投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设立了个总规模200万天使投资基金共计投资10个项目。近期传的火热的一个案例是龚虹嘉投资海康威视的案例,投资245万,赚了677亿,龚本人也位列福布斯2017年中国富豪榜第15名。
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也叫风险投资,也就是常说的VC,是一种由风险投资人或风险投资机构,对一些具有发展前景、增值潜力比较高的技术项目和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像苹果、雅虎、微软、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小米、滴滴这些著名企业的快速成长都离不开风险投资。
我们经常说的A轮、B轮、C轮、……等等都可以归为风险投资范畴。
Pre-A轮
一般而言,企业完成了天使融资后,紧接着便是A轮了,但是有的公司会增加一轮融资Pre-A轮,Pre-A轮就是A轮之前的融资,企业增加这轮融资的原因多方面,有可能是创业企业当前估值不理想且资金困难,又没有达到A轮阶段的规模,故增加Pre-A轮融资,可以看作是一个缓冲阶段,缓解创业者资金压力的同时引入新的投资人。还有创业企业可能会将其拆分为三个步骤(A-轮、A轮、A+轮)完成融资,其原因同样也是多方面,不排除上述原因的可能。
A轮
A轮阶段,创业公司产品有了成熟的模样,产品或服务已经上线,公司开始正常运作一段时间并有完整详细的商业及盈利模式,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口碑,但是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融资金额一般在1000万-1亿元。
B轮
在A轮融资的支持下,创业公司获得了较大发展,一些公司已结开始盈利,盈利模式经过验证没有问题并趋于完善,可能需要退出新业务、拓展新领域。在这个阶段,融资所需资金大多是上一轮的风投机构跟投,同时会有新的风投、甚至私募股权机构PE加入,融资金额一般都在1亿以上。
C轮
C轮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是一个瓶颈,绝大多数公司都迈不过去,死亡率高达90%,业内流传的C轮魔咒便因此而来。
在该阶段,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成熟,离上市不远。有了较大的盈利,还需要通过融资拓展新业务,打造“生态闭环”。这个阶段主要是私募股权投资,部分VC会选择跟投,融资金额多在1亿以上。
多数公司在完成C轮融资后,就会启动上市进程,但也有些公司会选择更多轮次的融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凡客,还有滴滴因为烧钱补贴也是到了G轮融资,是否继续融资却绝公司本身的业务而定。
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通过私募形式募集资金,对具有上市潜力的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最终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套现的一种投资行为。我们常说的Pre-IPO也属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范畴。
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主要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机构、高净值个人、风险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私募股权投资不仅仅会给企业带来资金,还会为管理层提供管理支持。
首次公开募股IPO

首次公开募集股份(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市。
说到IPO,不得不提一下新三板挂牌和地方股交中心挂牌。新三板是中国第三个全国性交易市场,虽然挂牌企业数量庞大,但流动性欠佳,挂牌企业融资情况并不理想。至于地方的股权交易中心,流动性更是寥寥。

3. 为何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

在对上市公司投资方面。上市前向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将在公司上市后获得数以十倍的回报,巨额的收益令投资者热衷于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上市后公司能一直运行良好,投资者看好其发展前景,所以也愿意进行股权投资,而我国关于对上市公司收购亦明确鼓励股权收购。即使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但由于上市公司这个壳本身就是个稀缺的资源,投资者为了获得这个壳,往往也是采用股权投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为其实现借壳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以股权方式对外投资方面,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本身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管理实力,为了实现公司持续高效的发展,必须适当地对外进行投资,而由于我国不允许企业间借贷,所以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对外投资。

为何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

4. 传统企业为什么对股权融资望而却步

  融资难,股权融资更难,传统企业股权融资难上加难!一方面中国热钱涌动、创业热情热火朝天,一方面资本开始扎紧口袋、放缓投资步伐,对广大创业者而言,融资依旧困难,许多走在股权融资路上的企业,更是步履艰难!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随着前几年IPO的开闸和全民PE热潮,那一拨韭菜已经割完,剩下的中小型企业只好转战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但就笔者接触的挂牌企业和拟挂牌新三板或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而言,能获得融资的寥寥无几,挂牌后除去政府补贴的奖励能冲抵挂牌费用外,也就资产质量较好的能获得一些关联银行贷款,至于增发、并购、市值管理,离企业还是太远。

  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创投环境和国家政策优厚,利用其先天的政策、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一直奔跑在前,同时也如同巨大的吸铁石,将全国二三线城市的优质项目都源源不断的吸纳过去,原因也很简单,那里有广阔的市场、充沛的人才和资源、还有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更是布局全国市场的战略桥头堡。

  就笔者接触的创投环境和了解到的信息而言,传统型企业依然首选的还是银行贷款、商会联贷、民间贷款等方式,有一些有资本意识的开始登陆区域股权交易所和挂牌新三板,但他们对资本市场依然保持着警惕和观望,原因主要来源于媒体传播或坊间关于“资本驱逐创始人甚至将创始人打入牢狱”的传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对资本市场、资本运作、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意识和知识的匮乏和相关人才的短缺。毕竟研究产品和客户心理是企业家的本行和专长,交易股权和买卖企业对他们而言可能都没有机会接触,更不用说企业里面有这方面的专长人才。

  还有一个阻碍在于政策的解读,这两年的高压反腐,拔出萝卜带出泥,让政企关系再次面临紧绷,大家都刻意保持距离,这种方式和改变是对的,但也有一些民企借此远离政府,所以他们对国家这次释放的改革红利——创新创业的支持,许多政策一无所知,许多补贴和扶持概无了解。政府机构许多积极的变化和放权的领域,更多的让许多科技型、互联网型的企业获得益处,许多传统制造型企业聚堆后还是互相感慨国家无相关的扶持。

  面临以上情况,笔者也看到了许多当地政府和创投机构、行业协会做的一些积极引导。举办各种投融资洽谈会、创业大赛、培训班、带队走访创业大街、孵化器,各地政府几乎都有自己的孵化器,笔者甚至在镇上也看到了创业咖啡馆和农民创业大街。这些举措,极大的鼓励和影响着创客们。但技术类和互联网类企业居多,传统型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

  现实的问题依然摆在案头,要发展依靠自身和债权融资已然到了瓶颈,而对接风投却无路可寻,自己努力10多年的企业,资产过千万,营收过亿元,人数几百人,却赶不上自己旁边这个和子侄一般大的年轻人,听人讲,他刚刚融了上千万,估值1亿元,正在走上市流程。而自己去对接风投更多的是拒绝,原因也语焉不详。

  其实这里的原因主要和创投机构的业务模式有关,创投机构旗下的基金一般存续期7-9年居多,其中5年为投资期,2-5年为退出期,而对项目的期许,基本就是一个项目的单体回报要能覆盖基金的整体额度,毕竟项目投资成功几率10%-20%,所以倒推到每个项目,对项目的成长性期许就要很高,每年的增长率和上市可能性要盘算再盘算,方可下注投资,而传统型企业基本都过了野蛮生长、快速狂飙的阶段,10多年的企业业务、管理、人员和文化基本都成型和成熟,都处于二次创业、转型再生的阶段,要么就都是衰退的状态,所以,一般很少受资本的青睐。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企业规模、营收、处于上市进程阶段,VC就根本没有机会了,大的PE基本都包办了。

  处于二次创业、再次出发的企业目前居多,现在有三种契机在推动企业再上台阶。一种是“互联网+”对传统企业边界的改造,看看上市公司这两年做的产业链并购就可窥豹一斑,都在纷纷内部孵化或直接收购或参股投资互联网+的项目,以期再造行业边界。这就更不用说围绕着大的集团和处于产业链环节上的传统中小型企业了。

  第二种是接班潮的兴起,许多企业的二代纷纷从父辈手中接过帅旗,但无一例外的选择跨界、资本运营,有的上市公司二代接班人直接就拉出一支产业投资基金出来;第三种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新的制造手段、工艺和技术的进步让订制化、个性化成为制造主流,如果再不主动求新求变,被电商冲击的零售就是制造业的前师。在这个干掉你,与你无关的三体竞争世界里,竞争不再是明面上的对手。

  这些既是威胁又是机遇。传统型企业创业者与互联网创业者相比,竞争优势也非常明显,深厚的产业基础、熟练忠诚的员工和供应商、产业链的资源、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垂涎三尺的战略资源,所以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有机的组合,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衍生和孵化出新的项目或企业才是引起风投青睐的不二选择。比如,打通线上线下的O2O模式,比如利用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平台,比如定制化,比如垂直领域的平台化等等,这些模式只有深谙产业多年的操盘手才会有所得,否则学费本身就是门槛。但商业模式的优化更多的还得依赖企业对自身的变革,比如敢于任用互联网的人才、大胆放权、甚至独立出来,毕竟严谨严密的管理模式,不适用于互联网化的公司管理模式,而伴之而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激励制度、股权激励、股权融资更是要随之深化调整。

  当然,在二三线城市开展互联网化的企业也面临着很多尴尬,人才的引进、资本的对接、政策的解读、环境的适应,都是面临的瓶颈。

  传统型中小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对接资本也面临一系列尴尬。一线城市,好的项目,一女众家求,因为好项目少,投资人多。二三线城市,好的项目,一女难嫁,因为投资人少。更何况有些投资机构直接是专做一线领投机构的跟投。

  如何解决如上的一些融资尴尬或困境呢,笔者结合当地的一些实践,以作分享和参考:

  1.传统产业如果不进行互联网+方向的改造,还是立足自身的话,可以跨界和平台型企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推广产品,融资方式可以选择产品众筹模式和店面/股权众筹模式,但店面/股权众筹方式对企业考验很大,需要设计配套的机制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和诉求。

  2.传统产业互联网+方向的转型升级,既可内部孵化,然后独立运作(股权;机制;人员;财务等),利用产业资源的哺育,借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来提升和改造企业,则在业务数据提速时考虑引进投资机构或上市公司产业投资,然后选择新三板挂牌,后续的定增、投融资、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则可陆续展开。

  3.孵化的优质项目建议优选能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创投环境的孵化器进驻,一方面可享受许多政策支持和扶持,更多的是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与全国的一些孵化机构、创投机构合作联系。

  4.政策的理解和主动参与,现在的政府引导基金、科技政策、扶持补贴、登陆资本市场的政策,陆续配套齐全,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者要不断借势。

  5.多参加政府举办的关于创业的一些培训或投融资洽谈会,现在许多当地政府会组织全国的创投机构和投资人参与当地的孵化器、行业协会、引导基金、投融资会,借用这样的平台,可以拓阔创业者的融资渠道。

  6.学会借力和借脑,企业本身更多的应把精力放到经营和管理中,融资可以交由专业的投资顾问公司来组织和协调,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融资效率。

  在这个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的创业时代,我们期待传统企业升级换代,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和手段,借用资本的力量,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5. 我可以这样理解“股权融资”吗?

股份转让给投资人后,10%公司股权就属于投资人所有。投资人只要继续持有股权,就享有对应的股东权利,中国是同股同权。每年的分红不一定全部分红,在公司章程上可以约定每年分红比例,比如当年净利润100万,约定30%分红,那么就拿出30万分红,10%的股东就对应分有3万。
      投资人享有股权投资收益权,当然享有对应的风险承担能力。但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得做出有损中小股东权益的事情,如造假,虚增费用,导致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若有发现,小股东可以向法院上诉的。 
  东之贝建议做股权融资最好找专业成熟的股权众筹平台。股权众筹是现在最火的融资模式

我可以这样理解“股权融资”吗?

6. 为什么我国很多企业更愿意选择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权融资成本低且风险小  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的方式时,最先考虑的就是融资的成本。由于我国很多企业都处在成长发展期,可能无法承受债务融资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所以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尽管可能债务融资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但是相比不能偿债带来的风险,上市公司选择了更为保险的一种方式方法。相对应的,股权融资虽然也有自己的风险,比如会导致母公司的控制权下降等等,但是不必每年都分红的弹性规则还是被众多上市公司青睐。但是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我国上司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实则是比债务融资成本高的,相关学者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量:  1.上市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少。在我国,不分配股利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分配股利也是以股票股利居多,现金股利很少,因此,股利支出并不会对我国上市公司形成太大的成本。  2.我国上市公司大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直处于控股地位,形成“一枝独秀”的股权结构,所以传统上认为的股权融资控制权削弱成本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几乎为0。  3.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偏高。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普遍高于股票自身的实际价值,股票的市盈率(P/E)维持在高水平,因此公司通过股票融资能获得更多的可用资金,进而降低了融资成本。  我们再来讨论债务融资,一方面债务人对债务的融资有诸多使用用途的限制,使融资方在公司诸多发展方面都会显得蹑手蹑脚,银行对于贷款的很多限制性条款,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一旦融资方没有及时偿还借款,比如周期性的经济不景气等原因,银行出于利己的角度,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债权保全,企业将会面临破产的风险。而股权融资使得公司拥有一笔永不到期的自由支配的资金,股权融资的这种“软约束”特征实际上也降低了资金成本。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股票种类过多,有内资股和外资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家股、法人股和职工股,A股、B股、H股和N股等;第二,股权高度集中。公司的股权基本上由前三大股东控制,控制权达到40%以上,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故而融资决策显然由大股东操纵。由于股票发行造成的高溢价会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所以被大股东所偏好,而债务融资造成的经营性约束会给他们的经营带来压力,这也导致了大股东对债务融资的厌恶态度。  (三)内部人控制严重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内部人控制”,公司的管理层实际上控制着公司,而股东的权力受到削弱甚至被架空。我国上市公司大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由于所有者缺位和代理链过长,国有股难以有效的行使股东权利。同时,我国的股市波动性比较大且通常不符合情理,实质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股权融资的投资方大多也是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会对公司的实质性经营提出建议,而只是选择用脚投票,即一旦被投资企业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考量,就会选择抛出股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决策很多时候是由管理层一手决定的,企业的决策丧失了所有权人的监督,管理层的目标难免会与公司利益相悖,即会出现代理人问题。由此会导致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减少,损害管理层的在职消费利益等,而且债务融资会加强债权人对管理层的监督,一旦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利息并最终导致破产时,管理层的利益将会消失殆尽,所以管理层在本质上是厌恶债务融资的。相比之下,股权融资则赋予管理层更多自由支配现金的权利。  (四)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不发达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融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状态。股票市场门槛低且进出自由化程度高,政府监管不到位,上市公司信息的公开性和真实性也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决策者可以通过内部消息赚取超额收益。与此同时,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企业债券的发行相当严格,审批程序复杂,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政府对商业银行利率的干预性强,商业银行对长期借贷十分谨慎,公司为了筹集长期资金,就不得不求助于股权融资了。  拓展资料: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同时使总股本增加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7. 传统企业为什么对股权融资望而却步

  融资难,股权融资更难,传统企业股权融资难上加难!一方面中国热钱涌动、创业热情热火朝天,一方面资本开始扎紧口袋、放缓投资步伐,对广大创业者而言,融资依旧困难,许多走在股权融资路上的企业,更是步履艰难!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随着前几年IPO的开闸和全民PE热潮,那一拨韭菜已经割完,剩下的中小型企业只好转战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但就笔者接触的挂牌企业和拟挂牌新三板或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而言,能获得融资的寥寥无几,挂牌后除去政府补贴的奖励能冲抵挂牌费用外,也就资产质量较好的能获得一些关联银行贷款,至于增发、并购、市值管理,离企业还是太远。

  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创投环境和国家政策优厚,利用其先天的政策、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一直奔跑在前,同时也如同巨大的吸铁石,将全国二三线城市的优质项目都源源不断的吸纳过去,原因也很简单,那里有广阔的市场、充沛的人才和资源、还有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更是布局全国市场的战略桥头堡。

  就笔者接触的创投环境和了解到的信息而言,传统型企业依然首选的还是银行贷款、商会联贷、民间贷款等方式,有一些有资本意识的开始登陆区域股权交易所和挂牌新三板,但他们对资本市场依然保持着警惕和观望,原因主要来源于媒体传播或坊间关于“资本驱逐创始人甚至将创始人打入牢狱”的传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对资本市场、资本运作、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意识和知识的匮乏和相关人才的短缺。毕竟研究产品和客户心理是企业家的本行和专长,交易股权和买卖企业对他们而言可能都没有机会接触,更不用说企业里面有这方面的专长人才。

  还有一个阻碍在于政策的解读,这两年的高压反腐,拔出萝卜带出泥,让政企关系再次面临紧绷,大家都刻意保持距离,这种方式和改变是对的,但也有一些民企借此远离政府,所以他们对国家这次释放的改革红利——创新创业的支持,许多政策一无所知,许多补贴和扶持概无了解。政府机构许多积极的变化和放权的领域,更多的让许多科技型、互联网型的企业获得益处,许多传统制造型企业聚堆后还是互相感慨国家无相关的扶持。

  面临以上情况,笔者也看到了许多当地政府和创投机构、行业协会做的一些积极引导。举办各种投融资洽谈会、创业大赛、培训班、带队走访创业大街、孵化器,各地政府几乎都有自己的孵化器,笔者甚至在镇上也看到了创业咖啡馆和农民创业大街。这些举措,极大的鼓励和影响着创客们。但技术类和互联网类企业居多,传统型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

  现实的问题依然摆在案头,要发展依靠自身和债权融资已然到了瓶颈,而对接风投却无路可寻,自己努力10多年的企业,资产过千万,营收过亿元,人数几百人,却赶不上自己旁边这个和子侄一般大的年轻人,听人讲,他刚刚融了上千万,估值1亿元,正在走上市流程。而自己去对接风投更多的是拒绝,原因也语焉不详。

  其实这里的原因主要和创投机构的业务模式有关,创投机构旗下的基金一般存续期7-9年居多,其中5年为投资期,2-5年为退出期,而对项目的期许,基本就是一个项目的单体回报要能覆盖基金的整体额度,毕竟项目投资成功几率10%-20%,所以倒推到每个项目,对项目的成长性期许就要很高,每年的增长率和上市可能性要盘算再盘算,方可下注投资,而传统型企业基本都过了野蛮生长、快速狂飙的阶段,10多年的企业业务、管理、人员和文化基本都成型和成熟,都处于二次创业、转型再生的阶段,要么就都是衰退的状态,所以,一般很少受资本的青睐。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企业规模、营收、处于上市进程阶段,VC就根本没有机会了,大的PE基本都包办了。

  处于二次创业、再次出发的企业目前居多,现在有三种契机在推动企业再上台阶。一种是“互联网+”对传统企业边界的改造,看看上市公司这两年做的产业链并购就可窥豹一斑,都在纷纷内部孵化或直接收购或参股投资互联网+的项目,以期再造行业边界。这就更不用说围绕着大的集团和处于产业链环节上的传统中小型企业了。

  第二种是接班潮的兴起,许多企业的二代纷纷从父辈手中接过帅旗,但无一例外的选择跨界、资本运营,有的上市公司二代接班人直接就拉出一支产业投资基金出来;第三种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新的制造手段、工艺和技术的进步让订制化、个性化成为制造主流,如果再不主动求新求变,被电商冲击的零售就是制造业的前师。在这个干掉你,与你无关的三体竞争世界里,竞争不再是明面上的对手。

  这些既是威胁又是机遇。传统型企业创业者与互联网创业者相比,竞争优势也非常明显,深厚的产业基础、熟练忠诚的员工和供应商、产业链的资源、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垂涎三尺的战略资源,所以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有机的组合,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衍生和孵化出新的项目或企业才是引起风投青睐的不二选择。比如,打通线上线下的O2O模式,比如利用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平台,比如定制化,比如垂直领域的平台化等等,这些模式只有深谙产业多年的操盘手才会有所得,否则学费本身就是门槛。但商业模式的优化更多的还得依赖企业对自身的变革,比如敢于任用互联网的人才、大胆放权、甚至独立出来,毕竟严谨严密的管理模式,不适用于互联网化的公司管理模式,而伴之而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激励制度、股权激励、股权融资更是要随之深化调整。

  当然,在二三线城市开展互联网化的企业也面临着很多尴尬,人才的引进、资本的对接、政策的解读、环境的适应,都是面临的瓶颈。

  传统型中小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对接资本也面临一系列尴尬。一线城市,好的项目,一女众家求,因为好项目少,投资人多。二三线城市,好的项目,一女难嫁,因为投资人少。更何况有些投资机构直接是专做一线领投机构的跟投。

  如何解决如上的一些融资尴尬或困境呢,笔者结合当地的一些实践,以作分享和参考:

  1.传统产业如果不进行互联网+方向的改造,还是立足自身的话,可以跨界和平台型企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推广产品,融资方式可以选择产品众筹模式和店面/股权众筹模式,但店面/股权众筹方式对企业考验很大,需要设计配套的机制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和诉求。

  2.传统产业互联网+方向的转型升级,既可内部孵化,然后独立运作(股权;机制;人员;财务等),利用产业资源的哺育,借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来提升和改造企业,则在业务数据提速时考虑引进投资机构或上市公司产业投资,然后选择新三板挂牌,后续的定增、投融资、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则可陆续展开。

  3.孵化的优质项目建议优选能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创投环境的孵化器进驻,一方面可享受许多政策支持和扶持,更多的是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与全国的一些孵化机构、创投机构合作联系。

  4.政策的理解和主动参与,现在的政府引导基金、科技政策、扶持补贴、登陆资本市场的政策,陆续配套齐全,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者要不断借势。

  5.多参加政府举办的关于创业的一些培训或投融资洽谈会,现在许多当地政府会组织全国的创投机构和投资人参与当地的孵化器、行业协会、引导基金、投融资会,借用这样的平台,可以拓阔创业者的融资渠道。

  6.学会借力和借脑,企业本身更多的应把精力放到经营和管理中,融资可以交由专业的投资顾问公司来组织和协调,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融资效率。

  在这个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的创业时代,我们期待传统企业升级换代,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和手段,借用资本的力量,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传统企业为什么对股权融资望而却步

8. 股权融资方式好处明显但不易实现

这种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好处:
1、没有利息;
2、无须担保;
3、不用还款。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不会轻易地把资金投给任何公司。在投资之前,他们要严格对企业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调研和考察。如果达不到他们的标准,他们绝不会轻易地投资。
一、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条件是什么
1.拟受资公司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三年以上,公司成立后歇业、被勒令停业整顿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主营业务中断的,持续经营时间应当从恢复营业之日起重新计算。
3.拟融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或者重大不确定性。
4.企业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5.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
6.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未发生重大变化。最近一年内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7.公司业务应当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8.融资用于主营业务。
《公司法》
第八十四条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五条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认股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八十六条所列事项,由认股人填写认购股数、金额、住所,并签名、盖章。认股人按照所认购股数缴纳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