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毕业感言

2024-05-17 16:39

1. 清华大学的毕业感言

  清华大学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阅读! 
     摘抄  
    上清华是因为她好吃又便宜的食堂,好命的我赶上了清芬园的重新开张,于是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停下来买一只一块八的甜筒。爱上清华是因为“清华体校”的强大气场,督促著日渐丰腴的自己加入西操紫操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或者去参加清华马拉松,看看是不是还可谓宝刀未老。爱上清华是因为庄严而唯美的清华大礼堂,它承载了学生节的欢声笑语,校歌赛的激烈角逐,以及终成眷属的有情人那幸福时刻的定格。爱上清华还因为她让我在有生之年遇见了你,遇见了你们,而我相信这次相遇绝不会耗尽我毕生的好运气,相反地,这正是我幸福人生的开始。—— 五道口金融学院 硕士毕业生 李逸婧 
 
    当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交流时,内心是否能始终坚持,我代表清华,代表中国,是否能严于律己,在世介面前展现出清华人特有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秀品格?是否能做到国家与民族自豪感永存于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争光,为华人争光,在国际上为中国赢得一席地位,赢得良好口碑?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可以立刻口头回答的,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亲身践行,需要以身作则,才能让世界从我们的行动中看到我们的努力,看到清华人的标杆作用,才能让世界由衷的赞扬清华品牌。—— 材料学院 博士毕业生 孙鹏展“荒漠之中,马兰花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感谢清华9年的培养,让敢想、敢创的精神深植我心。尽管有些选择很可能意味着暂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沉寂,但是在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征途上,作为清华人,我们义不容辞。感谢清华,给了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挑战经典、直面挫折、追求卓越,这些烫金的记忆和品质将塑造我的一生;家国天下的情怀、以身许国的勇气,是我选择人生的指南。感谢清华,我在这里找到了值得奉献一生的事业和值得托付一生的爱人。—— 电子系 博士毕业生 丁文伯 
 
    在清华经管,我们遇见了“最强大的老师”。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老师的强大不是接住我们在充满自由氛围下的课堂求知、发问和讨论,而是他们在问题解析中传递出来的思想,能拔掉扎在你内心中因质疑而产生的刺、能拆解因困惑而拧成的结、能点燃你体内隐藏多时的热情,为推动社会的微小进步,而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我代表了一群入学平均年龄32岁,毕业时年近35岁的成年学子。现实看,历经过事业起落、情感跌宕、股海沉浮的我们没有EMBA师兄的豪,没有本硕博同学的萌,在青春与财务自由之间,我们闯社会、悟人生,偶尔还要喝杯心灵鸡汤为自己打气。但是,三载清华风雨路,我们啃下最硬的课,挤出最贵的时间,遇到最对的搭档,拼下最苦的马拉松,找到最真的自己。这一程,无可替代,更难说再见。—— 经管MBA 硕士毕业生 黄峥“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 我不愿去消费母校的种种赞誉,我会放下清华光环,踏实工作,奉献自我。如今,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毕业后我将和几位同学一起前往河南洛阳创业,依托清华大学天津高阶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筹,成立“智慧检测技术工程中心”,将我们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产业化,服务祖国的制造业发展。我想,清华教会我们专业知识,也教会我们创新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气,只要我们砥砺奋进,不忘初心,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机械工程系 博士毕业生 刘洪冰 
 
  
 
    除了对母校清华的感恩与不舍,我还有一个特别的期望,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改变清华人的特质,就像今年毕业纪念衫上印着的—— 不忘初心。在我理解,这个“心”就是指清华人的特质,是清华给我们每个人的烙印。—— 土木系 硕士毕业生 邹阿鸣前段时间有篇很火的推送,叫做《三个高考志愿全填清华,不让上拉倒》,大家看过后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想再分享一个故事: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也是咱们清华校友,生长于辽宁的戚先生年幼时,常常目睹经受日寇飞机轰炸的场景,这让他打定了航空报国的理想,高考的三个志愿,他无一例外都填报了航空系,最后也如愿以偿考进清华,毕业后逐渐挑起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大梁。两位清华学长,一样的“任性”与执著,也鼓舞着我们勇于发现自己的理想,敢于追寻人生的志向。我们要做一颗有清华特色的“螺丝钉”。—— 航天航空学院 硕士毕业生 张博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不曾因诱惑而迷失,我们有为学术理想而奋战的医管人,我们有投入医疗漫漫路的医管人,我们亦有奔赴基层为建设祖国儿奋斗的医管人。摆在面前的路有千万条,无论我们选在在哪个路口拐进下一段人生旅程,让我们记住最初的梦想,偶尔仰望星空,看得清梦、看得清自己,不因担心错过而纠结,在试错中继续前行。低眉处无奈流年似水,扬帆行有志风华如火,在这伤感而张扬的毕业季,掀起人生的新篇章。—— 医院管理研究院 硕士毕业生 朱留宝 
     选段  
    作为重庆第一家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专业担保公司,瀚华担保XX年7月成立以来,就积极支援重庆的经济建设。截至XX年8月,已累计为我市近千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贷款,累计担保金额近50亿元,极大的缓解了重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XX年9月,瀚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让瀚华支援重庆经济建设又搭建起了一个平台。 
 
    从本科毕业到硕士入学,我经历了整整十年。十年间,我得到了一个工程人梦寐以求的多个国家重点专案从业履历,也从一个一线技术人员成长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专案的总负责人。然而,顺境容易使人麻木,仅凭著自己国家一级建造师和高阶工程师的身份,我们的团队开始质疑规范、挑战权威、调侃专家。我们在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狭窄的圈子里面“指点江山”,我要感谢三年清华的生活,感谢自己的选择与坚持,三年清华,我没有实现脱胎换骨,却万幸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建设管理系 硕士毕业生 王仲丘 
 
    工程管理是一个重在将工程实践与商业管理相融合的新兴综合学科,两年的学习时光,我们全体师生左手管理,右手技术,不断应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分析企业经典案例,论证最优的工程管理路径,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涅槃。感谢清华让我懂得了“坚持学习、独立思辨、行胜于言”。—— 软体学院 硕士毕业生 翟欣磊工作近10年后,我,来到了心中的圣地——清华大学。梦中萦绕的课堂,情切渊博的老师,对朝气蓬勃的我们,这是一次生命的洗礼。工作满12年后,我,毕业了——在清华大学。远离舒适区,背水一战,对写论文的我们,这是一次精神的蜕变,灵魂的升华。未来的道路上,再不会有比脚更高的山峰,只要我们去攀登;未来的岁月里,再不会有比心更强的挑战,只要我们去喜爱。因为,我们来自,清华大学。—— 汽车工程系 硕士毕业生 管志光MBA是什么?MBA是一群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人,但是个个都极具才华和进取精神的大龄青年;MBA是一群可以不上课,可以抄作业,但是当真正去施展才华时,会让你觉得五体投地的人;MBA是一群在社会摸爬滚打,经历了人生起伏、人情冷暖之后,但依然充满理想和情怀的人!MBA是一群你在多年之后,依然会觉得非常有幸,非常自豪能够认识的真正的社会精英!这就是我的三年的清华学习生涯,这就是我对清华MBA的理解!—— 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生 刘展术 
 
    四载寒窗穷劲旅,三生何幸遇良师。殷勤教导寻常事,砥砺春秋别样思。水木清清红烛魂,殷勤师长带新人。晶莹玉露滋桃李,杏苑教坛总是春。言有限,意难尽,谢谢您,我亲爱的母校,谢谢您,我挚爱的清华园!—— 教育研究院 在职博士毕业生 肖红缨 
     精选  
    我的生命因遇到你们而精彩,我的天空因遇到你们而更加璀璨...... 
 
    七月,我将远行,带着对母校清华大学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告别我的学生时代。 
 
    离开母校,等待我的又是什么? 
 
    我徘徊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站在毕业与工作的交汇点上,百感交集。人生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就要永远的划上句号了,并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为回忆。它到底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什么?对我的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我的理想实现了多少?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答案,但我相信,它是我生命的一个里程碑,记载着我的一段最为美丽和宝贵的人生。 
 
    昨天毕竟短暂,明天才是永远,也许前方的道路依然会有很多荆棘,未来的日子未必就是风和日丽,不管将来怎么样,我都不后悔! 
 
    毕业了,我们开始怀旧了。 
 
    当年喜悦的心情、忧伤的瞬时、势利的泡沫、流行的喧嚣、时髦的做作,现已经冷却下来,凝结成岁月那美艳而凄迷的窗花,让我们远远望去,伤感的难以自持。任何风景到了最后,总会被人用镜框给装裱起来的。 
 
    日月如鉴,时光如梭。七月又悄悄地来了。眨眼间大学四年就又宛如昨日了。于是七月,大四的人们开始说分手。 
 
    当那首林志炫的《凤凰花开的路口》又一次回荡在大学校园上空时,才恍然大悟——我大学毕业了。“毕业”这个字眼在四年前还是那么模糊,而如今却又那么怕提及,只希望就让他一直模糊下去。总爱问自己有没有一种离别能够不让人流泪。 
 
    虽然明天就要各奔西东了,但是我们不哭,因为离别只是为了下一次重逢时更好地拥抱对方,感受彼此思念的那股浓烈醉意!来吧,朋友,我们来干这杯离别酒。 
 
    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毕业,是感动时流泪的形容词;毕业,是当我们以后孤寂时候,带着微笑和遗憾去回想时的副词;毕业,是我们夜半梦醒,触碰不到而无限感伤的虚词。若干年后,假如我们还能够想起那段时光,也许这不属于难忘,也不属于永远,而仅仅是一段记录了成长经历的回忆。

清华大学的毕业感言

2. 历届清华大学毕业演讲稿

 历届清华大学毕业演讲稿
                         又是到了一年总得一遇的毕业季了,天色还是同往年一般的死气,闷热的天里仍是些感伤的人,只是离校的学长学姐们又换了一波模样。夏天里的辣日烤得校园路上形形色色的毕业生们同蒸锅里的馍一样,硬硬的,脆脆的。激昂亢奋的同时又带着点煽情泪流,稍一带情绪就哭得跟个泪人一样,全然没了毕业时刻应有的傲气。
    
             
          清华大学毕业演讲一 
         清华毕业生周劼人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毕业生,你慢慢来
         老师们、同学们、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感谢学院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在三年后再次走进西阶的这个教室,再次感受新闻学院这个娘家永远的欢乐、祥和与亲切。
         我非常能理解此刻台下师弟师妹的心情,感伤、激动、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因为三年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戴着学位帽,拿着毕业证,欢欢喜喜迈出校门,冲进职场,期盼着自己一展抱负,成为青年才俊。但现实似乎不是这样的。所以今天以下所有的内容,浓缩成一句话送给大家,就是——毕业生,你慢慢来。
         从我自己的经历说起吧。
         毕业进了新华社,一听名字,好工作。主流媒体、记者,每天围着国家大事转,采访写作编辑,一切都太符合一个新闻人的理想了。
         然而,进新华社总编室工作的第一年,我干的工作是什么呢?在总编室值班室,接电话、发传真、送文件、复印材料、摆桌签、做会议记录、改文件错别字……我的工作时间,常常是下午5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
         不是说这些工作没有意义,学不到东西,而是我心心念念想要从事的“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新闻工作,反差太大了。
         我甚至想到过“不干了”。于是我找到李彬老师,说了我的郁闷。李老师跟我说:其实人生能“做事”的时候本来就不多,不能做事的时候,就“做人”,就思考人生。末了,他又嘱咐了一句:别着急,慢慢来。
         三个字,但后来的经历和所思所得告诉我,这三个字的含义,实在太丰富了
         有人说,出名要趁早。我不以为然。事业是一场马拉松,在马拉松你见过有人抢跑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马拉松拼的是全程如何分配体力、耐心的智慧,起初那一段的状况和最后的成绩,往往天差地别。
         其实,新闻是个很浮躁的行业,对大多数从业者来说,每天都在不同的议题间频繁切换,跟着舆论的变动疲于奔命,对看似丰富的内容蜻蜓点水。这跟如今最火爆的“微博”很像——信息过载、碎片化、非线性、缺乏逻辑。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浅薄》,说的就是互联网的快速浅阅读引起了人大脑生理学和解剖学上的变化,很多时候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人类正在慢慢丧失深入阅读、线性思考的能力。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知道”,却越来越不能慢下来去“理解”。那句话怎么说来着,listen half,understand quarter,remember zero,and react double。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恰恰需要输出的是你的“理解”,碎片化的“知识”是过眼云烟。
         事业如此,人生也一样。怎么才能获得“理解”,而不是满足于浮光掠影的“知道”呢?
         这就要求一个即将走上职场的新闻人、传媒人,在这看似“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世界里,能慢下来,能淡定起来,按照自己的步骤,踏踏实实地去走、去积累、去生活。
         回到现实,发传真、打电话,或者说就算是每天写稿子,这些琐碎的事情又怎么能和清华要求我们的“上大舞台,干大事业”联系起来呢?这两者之间难道不是注定矛盾的吗?
         《城记》的作者王军老师曾告诉我,无论你干什么,一定要给自己的工作找一个大的命题。以媒体人为例,你会跑口,那么在你跑的口子里,能不能发现一个大问题呢?比如他要回答的问题是有关中国“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是怎么快速完成城市化的”。于是,我们读到了他笔下一本又一本真知灼见。
         我还记得他跟我说过,新闻人面对的世界就好比是一张桌子。怎么才能像现在很多所谓的“名记”“名嘴”那样快速出名,火爆网络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沿着桌子边走,作摇摇欲坠状以博得叫好。但不要忘记,桌子的中心却有那么多的命题无人顾及、无人理睬。作为清华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你选择站在桌子的什么位置?
         几天前,我读到了一条微博,这是一位诗人,也是新华社著名记者陈先发写道:“搭我私车的朋友常会蹦出几句怨言。确实,作为有20年驾龄的老把式,我太谨驾慎行了,开得太慢了。当年也曾飙过,逆风一尿三丈远。如今我越开越慢,遇谁让谁。既让谦和的,也让耍横的。既让平头的,也让卷发的。既让板车客,也让踱步男。我愿意比世界任何人都慢一天。没关系的。世界很快,你们先请-----”
         这最后一句,在一刹那打动了我。
         世界太快,所以我们更要“慢慢来”,不要在乎当前眼下、一时一地的得失取舍。
         前几天我采访北京四中的校长,他感叹,现在的人,总在每一个阶段都用跟别人一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还总要求自己做得比别人好,从不晓得去寻求“与别人做得不一样”,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是的,从过去的厚积薄发,到如今的边积边发,这都没有错。但当所有人都在急匆匆地想要有所表现、有所作为时,你的淡定会让你现在及将来,跟别人大为不同。
         周庆安老师有次开玩笑,说每个毕业生回学校交流,都一定会跟师弟师妹说“我那时候读书太不认真,你们要好好读书”,可等这拨师弟师妹毕业了,回头还是会回来嘱咐说“你们要好好读书”。无论你是不是不幸成为了“下届复下届“的典型,那请一定记住,毕业真的应该成为耐下心来,努力学习的开始。
         “慢慢来”的还有一个含义是关于物质。
         去年回学校交流,大一的师弟师妹一上来就问:“师姐你一个月赚多少,买房子没,够花吗?”我当时一惊,既觉得“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时成熟多了”,可又觉得“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在这里,我负责任地说,作为清华的毕业生,只要你们能有点正常人的努力水平,将来大部分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也可能在座要笑话我:“师姐你太操心了吧,我们是有理想的毕业生,怎么会天天围着房子车子转,切!”
         不要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小视。你现在不操心,是因为你周围的环境很单纯。等到你边上的人都在讨论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时,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你会跟他们一样,不淡定的。
         那时希望你想起一句话:年轻时把脑袋装满了,年长时才能把口袋装满;年轻时就着急把口袋装满了,也许老来,脑袋和口袋都是空的。
         总之,面包会有的,能喝的“蒙牛”牛奶也会有的,咱们不着急,慢慢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清华大学毕业演讲二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无比荣幸作为校友代表来见证同学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当我接受这份邀请时,只想到这是一项作为清华校友最崇高的荣誉,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当我开始着手准备讲稿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这个贸然接受邀请的决定是多么不知天高地厚。因为在座的同学们来自于几十个不同的专业,即将面对迥然不同的事业与人生道路。
         作为一个过去近二十年基本没有走出过象牙塔、思维方式相对简单、人生见识相对单薄的我,能和你们讲什么呢?过去两周于我而言可比写学术论文要痛苦的多。苦思冥想,干脆就把我走出又回归清华园这十几年的心路历程、过去的感悟与未来的“野心”与大家分享。抛砖引玉,希望你们站在人生如此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时候,也花几分钟想一想未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自己。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最后一集的结语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到先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他们也许会这样告诫我们短暂的一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样,从孩提时代,就困惑于人存在的意义。
         人来自自然、回归自然,代代相传,意义何在?我选择生物系的原因之一也是想窥探生命的奥秘。可是当我在大学系统地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之后这个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让我更加困惑。突然有一天,我豁然开朗:只有有意识的人类才能问出这个关于“存在意义”的问题;那么也只有有意识的人类才能定义“存在意义”。
         所以,“人生意义”本就是一个主观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背景与际遇不同,每个人对于这个命题的定义也会大相径庭,从而决定了追求目标、人生道路也大不同。我自己则是经历了从迷茫到相对明朗。
         14年前的今天,恰好是我离开清华园的日子。犹记得,走在绿树掩映的东西主干道,我默默地想:如果有朝一日我可以再回到这个园子里工作,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和你们一样,我在这个园子里度过了五彩缤纷的青春岁月、收获了延续至今的友情、从懵懂少年长成具备独立思想的青年,对这个美丽的园子充满不舍与眷恋。
         不过除了这个总有一天要回归的朦胧目标,我对于未来的事业选择其实是一片茫然。但有一个原则却让我受用至今,那就是:努力做到最好,让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月后,我奔赴大洋彼岸,进入位于美国东岸的普林斯顿大学。2004年,我获得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如果说90年代的清华赋予我的是心怀天下的责任感,那么21世纪的普林斯顿则将我彻底拉入科学的殿堂。清华与普林斯顿都入选了世界最美的十所校园,清华庄重大气,普林斯顿优雅淡定。
         在普林斯顿,穿着不修边幅给你上课的可能是诺奖得主、资深院士,你在咖啡厅小憩坐在对面的也可能是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在那里,不论是本科生还是诺奖得主,你完全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是一派怡然自得,却又有一份这个大学特有的我行我素、桀骜不驯。在这种环境下,你会很安心地做自己、很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浮躁很容易就被挡在物理上并不存在的学校围墙之外。
         在普林斯顿第一年,我突然发现,教科书里那些高贵冷艳的知识原来就是身边的这些貌似随和的老先生老太太们创造的;研究生课程都没有教科书,而一律是用经典或前沿的原创论文做教材,所以我们上课就是在回顾着科学史的创造。当我们进了实验室,自己竟然也已变成了人类知识的创造者、科学史的缔造者。
         有了这种认知,我的追求目标也逐渐演化为: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当我定义了这样一种人生意义,也同时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一种自找麻烦的思维方式,和一种自得其乐的存在方式。我完完全全痴迷于这个小天地:会为能够与大自然直接对话而心满意足,会为透过论文跨越时空与先贤讨论而兴高采烈,会为一点点的进展和发现带来的成就感而壮怀激烈。
         当然,这个过程里也少不了挫折和麻烦。然而正如一部好的戏剧一定要有因为反派带来的冲突才精彩,科研中的这些挫折和磨练也会在若干年后回忆起来更加生动,让这个过程因为五味俱全而丰满。
         让我给大家讲一个清华园里发生的小故事,让大家看看象牙塔里的波澜壮阔。我2007年刚回清华的时候,给自己确立了几个明确的攻坚课题,前不久做出来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其中之一,还有另外一个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叫做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它对于我们神经信号的传递至关重要。
         长话短说,一转眼到了2011年,我们经过之前几年的探索,终于获得了一个细菌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解析已近在咫尺,就差最后一次收集重金属衍生数据了。为此我们准备了大量晶体,保存在可以维持低温摄氏零下170度的液氮预冷罐中,寄到日本同步辐射,准备收集数据。
         接下来,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2011年7月11日。如果你们去查日历,那是星期一,在中国看到《自然》新论文上线的日子。我本来应该早上6点出门去机场,在5点55分的时候,我打开了《自然》在线,第一篇文章直接砸得眼睛生痛,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一个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也就是说,我们被别人超越了。
         我们一直说科学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现在真真正正不可能是第一了,惨败!我把论文打印出来,交到做这个课题的张旭同学手里时,她立即泪崩。可是,晶体还在日本等着我们。于是一切按照原定计划,我们飞赴日本。一路奔波,晚上7点赶到实验线站的时候,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脸凝重地对我说:“颜教授,你们寄过来的低温罐似乎出了问题”。
         我心里一沉,这意味着晶体可能出了大问题,这可是我们过去三个多月的心血结晶啊!在刚刚承受了被超越的打击之后,这个事故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所幸我们做事一向未雨绸缪,随身还带了很多晶体,于是就地开始重新泡重金属,第二天早上到了正式收数据的时候,果然,寄送过来的晶体全部阵亡,无一可用。然而,就当我们花了十几个小时,即将绝望之际,前一天晚上刚刚处理好的一颗晶体给了我们需要的所有数据—质量是如此之好,以致在收完数据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就解出了结构!
         此时,发表论文的课题组还没有从数据库释放结构信息,所以于我们而言,是第一次看到了这类蛋白的原子结构,对过去四年依旧是一个完美收官!那一刻,根本不会顾及还能发什么样的论文,心里充满的只有这前后巨大反差带来的狂喜。
         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当我在凌晨三点打开邮箱,准备给实验室成员立即布置后续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封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邮件,通知我,经过初选,我在全球800名申请人中过关斩将,成为进入“霍华德休斯国际青年科学家”第二轮候选的55人之一,邀请我于11月赴美参加最后的角逐。那一刻,我脑子里瞬间显出这两句:“屋漏偏逢连夜雨,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1年7月11日早上5点55分到13日凌晨3点钟,这45个小时,于我和我的学生们而言真可谓惊心动魄,犹如坐过山车。也正因为此,这个过程远比一帆风顺的任何其他课题都来得刻骨铭心。
         但这依旧不是故事的最终结尾。因为这个课题,我有幸与我此前崇拜了将近10年的偶像级科学家、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MacKinnon教授合作,在与他的交流中受益匪浅,也终于圆了我在研究生时代想要与他一起工作的夙愿。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结构呈现出与已经发表的论文很不相同的状态,经过分析阐释,我们的这些新结果也在10个月之后发表于《自然》。我还提出了一个电压门控通道感受膜电势的全新模型,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创造新方法、构建新工具对这个模型进行验证。
         你看,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不向前走,你根本不能轻易定义成功或者失败。总有那么多的不确定、那么多的意外惊喜在等着你!这种经历、这种感觉,真的会让人上瘾!
         回首从步入清华园至今的18年,我非常感恩:母校塑造了我健康向上的人格,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有亲人的疼爱,师长的支持,好友的信任,学生的依赖;而得益于经济发展,国家有能力支持基础科研。我感谢时代、国家和母校给我的机遇与馈赠;也更深刻地理解个人对于母校和国家的责任,我相信这其实也是渗入每一位清华人骨髓的使命感。
         对于我们的母校,我们在座的所有人生逢其时,肩负着把她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在我的心目中,当清华培养出来的一大批年轻人,以及一大批从清华起步的年轻人成为世界一流学者的时候,当我们的若干工作对人类的科学史、文明史产生持续影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骄傲地宣称:清华是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和你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这个条件、有这个能力,用自己具体的行动来实现这个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记住:如果今天你认为我们的母校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共同把她变为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你们当中和我一样把科学研究作为毕生事业的同学们,更是责无旁贷: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有多富,科技发展限定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我想也正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家最根本的责任与使命。
         亲爱的同学们,这一刻,看着你们,我与你们一样激动。你们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计划跟不上变化的年代,希望每一位清华人用你的初心去探索你的人生意义,努力认识你自己,做你自己,坚守内心的选择,坚定地为实现你的人生意义而勇敢、专注地行动。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书写你认为最重要的历史!
         谢谢大家!
    ;

3.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怎么样?

7月8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3463名2018届本科生从清华园毕业。毕业典礼上,清华校长邱勇给毕业生们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课——用一生去追寻意义。
上午九时,清华毕业典礼在各院系响亮的口号中拉开帷幕。电子系的“电生磁,磁生电,电子人生无极限”、数学系的“我爱数学,数学使我快乐!”、 新闻学院的“清新一四,一世清新。初心不改,阔步前迈”……学生们各具特色的口号收获阵阵掌声。

据介绍, 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审议,批准2018届3463名本科生毕业。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2018届3555名同学学士学位,授予670名同学第二学士学位。
“一番新风景,为君开设。”邱勇校长在致辞中说,清华园不断呈现新气象、展现新面貌。“但在我眼中,成长中的你们才是清华园中最美的景色。我也知道,在过往的四年中,你们有过迷惘和纠结,但这样的时刻或许正是你们在不断求索和寻找意义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邱勇校长还以学生们的亲身经历为例,给毕业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他举例说,来自新闻学院的李亚东同学,本科期间曾到非洲六个国家深入采访,并创办了一本在非洲发行的中文杂志,非洲也逐渐成为他内心割舍不下的地方。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前往非洲从事文化传播工作。我相信,他的选择来源于对自我的深入认识,所以他迈向未来的步伐必然坚定。

邱勇还指出,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并分别列举“大师之师”的叶企孙先生和马克思先生的例子,告诫学生个体的意义往往因为投入整体而得到放大和提升。
最后, 邱勇校长勉励毕业生:“我相信,随着对意义追寻的深入,你们对意义的感受会越发强烈,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丰满和强大。意义,值得你们用一生去追寻。”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怎么样?

4. 清华大学的毕业感言?

  清华大学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阅读! 
     摘抄  
    上清华是因为她好吃又便宜的食堂,好命的我赶上了清芬园的重新开张,于是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停下来买一只一块八的甜筒。爱上清华是因为“清华体校”的强大气场,督促著日渐丰腴的自己加入西操紫操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或者去参加清华马拉松,看看是不是还可谓宝刀未老。爱上清华是因为庄严而唯美的清华大礼堂,它承载了学生节的欢声笑语,校歌赛的激烈角逐,以及终成眷属的有情人那幸福时刻的定格。爱上清华还因为她让我在有生之年遇见了你,遇见了你们,而我相信这次相遇绝不会耗尽我毕生的好运气,相反地,这正是我幸福人生的开始。—— 五道口金融学院 硕士毕业生 李逸婧 
 
    当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交流时,内心是否能始终坚持,我代表清华,代表中国,是否能严于律己,在世介面前展现出清华人特有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秀品格?是否能做到国家与民族自豪感永存于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争光,为华人争光,在国际上为中国赢得一席地位,赢得良好口碑?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可以立刻口头回答的,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亲身践行,需要以身作则,才能让世界从我们的行动中看到我们的努力,看到清华人的标杆作用,才能让世界由衷的赞扬清华品牌。—— 材料学院 博士毕业生 孙鹏展“荒漠之中,马兰花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感谢清华9年的培养,让敢想、敢创的精神深植我心。尽管有些选择很可能意味着暂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沉寂,但是在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征途上,作为清华人,我们义不容辞。感谢清华,给了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挑战经典、直面挫折、追求卓越,这些烫金的记忆和品质将塑造我的一生;家国天下的情怀、以身许国的勇气,是我选择人生的指南。感谢清华,我在这里找到了值得奉献一生的事业和值得托付一生的爱人。—— 电子系 博士毕业生 丁文伯 
 
    在清华经管,我们遇见了“最强大的老师”。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老师的强大不是接住我们在充满自由氛围下的课堂求知、发问和讨论,而是他们在问题解析中传递出来的思想,能拔掉扎在你内心中因质疑而产生的刺、能拆解因困惑而拧成的结、能点燃你体内隐藏多时的热情,为推动社会的微小进步,而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我代表了一群入学平均年龄32岁,毕业时年近35岁的成年学子。现实看,历经过事业起落、情感跌宕、股海沉浮的我们没有EMBA师兄的豪,没有本硕博同学的萌,在青春与财务自由之间,我们闯社会、悟人生,偶尔还要喝杯心灵鸡汤为自己打气。但是,三载清华风雨路,我们啃下最硬的课,挤出最贵的时间,遇到最对的搭档,拼下最苦的马拉松,找到最真的自己。这一程,无可替代,更难说再见。—— 经管MBA 硕士毕业生 黄峥“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 我不愿去消费母校的种种赞誉,我会放下清华光环,踏实工作,奉献自我。如今,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毕业后我将和几位同学一起前往河南洛阳创业,依托清华大学天津高阶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筹,成立“智慧检测技术工程中心”,将我们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产业化,服务祖国的制造业发展。我想,清华教会我们专业知识,也教会我们创新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气,只要我们砥砺奋进,不忘初心,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机械工程系 博士毕业生 刘洪冰 
 
  
 
    除了对母校清华的感恩与不舍,我还有一个特别的期望,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改变清华人的特质,就像今年毕业纪念衫上印着的—— 不忘初心。在我理解,这个“心”就是指清华人的特质,是清华给我们每个人的烙印。—— 土木系 硕士毕业生 邹阿鸣前段时间有篇很火的推送,叫做《三个高考志愿全填清华,不让上拉倒》,大家看过后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想再分享一个故事: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也是咱们清华校友,生长于辽宁的戚先生年幼时,常常目睹经受日寇飞机轰炸的场景,这让他打定了航空报国的理想,高考的三个志愿,他无一例外都填报了航空系,最后也如愿以偿考进清华,毕业后逐渐挑起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大梁。两位清华学长,一样的“任性”与执著,也鼓舞着我们勇于发现自己的理想,敢于追寻人生的志向。我们要做一颗有清华特色的“螺丝钉”。—— 航天航空学院 硕士毕业生 张博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不曾因诱惑而迷失,我们有为学术理想而奋战的医管人,我们有投入医疗漫漫路的医管人,我们亦有奔赴基层为建设祖国儿奋斗的医管人。摆在面前的路有千万条,无论我们选在在哪个路口拐进下一段人生旅程,让我们记住最初的梦想,偶尔仰望星空,看得清梦、看得清自己,不因担心错过而纠结,在试错中继续前行。低眉处无奈流年似水,扬帆行有志风华如火,在这伤感而张扬的毕业季,掀起人生的新篇章。—— 医院管理研究院 硕士毕业生 朱留宝 
     选段  
    作为重庆第一家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专业担保公司,瀚华担保XX年7月成立以来,就积极支援重庆的经济建设。截至XX年8月,已累计为我市近千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贷款,累计担保金额近50亿元,极大的缓解了重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XX年9月,瀚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让瀚华支援重庆经济建设又搭建起了一个平台。 
 
    从本科毕业到硕士入学,我经历了整整十年。十年间,我得到了一个工程人梦寐以求的多个国家重点专案从业履历,也从一个一线技术人员成长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专案的总负责人。然而,顺境容易使人麻木,仅凭著自己国家一级建造师和高阶工程师的身份,我们的团队开始质疑规范、挑战权威、调侃专家。我们在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狭窄的圈子里面“指点江山”,我要感谢三年清华的生活,感谢自己的选择与坚持,三年清华,我没有实现脱胎换骨,却万幸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建设管理系 硕士毕业生 王仲丘 
 
    工程管理是一个重在将工程实践与商业管理相融合的新兴综合学科,两年的学习时光,我们全体师生左手管理,右手技术,不断应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分析企业经典案例,论证最优的工程管理路径,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涅槃。感谢清华让我懂得了“坚持学习、独立思辨、行胜于言”。—— 软体学院 硕士毕业生 翟欣磊工作近10年后,我,来到了心中的圣地——清华大学。梦中萦绕的课堂,情切渊博的老师,对朝气蓬勃的我们,这是一次生命的洗礼。工作满12年后,我,毕业了——在清华大学。远离舒适区,背水一战,对写论文的我们,这是一次精神的蜕变,灵魂的升华。未来的道路上,再不会有比脚更高的山峰,只要我们去攀登;未来的岁月里,再不会有比心更强的挑战,只要我们去喜爱。因为,我们来自,清华大学。—— 汽车工程系 硕士毕业生 管志光MBA是什么?MBA是一群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人,但是个个都极具才华和进取精神的大龄青年;MBA是一群可以不上课,可以抄作业,但是当真正去施展才华时,会让你觉得五体投地的人;MBA是一群在社会摸爬滚打,经历了人生起伏、人情冷暖之后,但依然充满理想和情怀的人!MBA是一群你在多年之后,依然会觉得非常有幸,非常自豪能够认识的真正的社会精英!这就是我的三年的清华学习生涯,这就是我对清华MBA的理解!—— 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生 刘展术 
 
    四载寒窗穷劲旅,三生何幸遇良师。殷勤教导寻常事,砥砺春秋别样思。水木清清红烛魂,殷勤师长带新人。晶莹玉露滋桃李,杏苑教坛总是春。言有限,意难尽,谢谢您,我亲爱的母校,谢谢您,我挚爱的清华园!—— 教育研究院 在职博士毕业生 肖红缨 
     精选  
    我的生命因遇到你们而精彩,我的天空因遇到你们而更加璀璨...... 
 
    七月,我将远行,带着对母校清华大学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告别我的学生时代。 
 
    离开母校,等待我的又是什么? 
 
    我徘徊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站在毕业与工作的交汇点上,百感交集。人生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就要永远的划上句号了,并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为回忆。它到底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什么?对我的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我的理想实现了多少?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答案,但我相信,它是我生命的一个里程碑,记载着我的一段最为美丽和宝贵的人生。 
 
    昨天毕竟短暂,明天才是永远,也许前方的道路依然会有很多荆棘,未来的日子未必就是风和日丽,不管将来怎么样,我都不后悔! 
 
    毕业了,我们开始怀旧了。 
 
    当年喜悦的心情、忧伤的瞬时、势利的泡沫、流行的喧嚣、时髦的做作,现已经冷却下来,凝结成岁月那美艳而凄迷的窗花,让我们远远望去,伤感的难以自持。任何风景到了最后,总会被人用镜框给装裱起来的。 
 
    日月如鉴,时光如梭。七月又悄悄地来了。眨眼间大学四年就又宛如昨日了。于是七月,大四的人们开始说分手。 
 
    当那首林志炫的《凤凰花开的路口》又一次回荡在大学校园上空时,才恍然大悟——我大学毕业了。“毕业”这个字眼在四年前还是那么模糊,而如今却又那么怕提及,只希望就让他一直模糊下去。总爱问自己有没有一种离别能够不让人流泪。 
 
    虽然明天就要各奔西东了,但是我们不哭,因为离别只是为了下一次重逢时更好地拥抱对方,感受彼此思念的那股浓烈醉意!来吧,朋友,我们来干这杯离别酒。 
 
    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毕业,是感动时流泪的形容词;毕业,是当我们以后孤寂时候,带着微笑和遗憾去回想时的副词;毕业,是我们夜半梦醒,触碰不到而无限感伤的虚词。若干年后,假如我们还能够想起那段时光,也许这不属于难忘,也不属于永远,而仅仅是一段记录了成长经历的回忆。

5. 如何看待寒门学子在清华毕业典礼上发言?

她在演讲中说道:“坚持,就是身处低谷仍心怀希望,困难重重仍坚定前行。”“只要咬牙坚持,生活就会给你惊喜。”这样的语言听起来似乎很鸡汤,但是无论对于初出茅庐的莘莘学子,还是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职场人士,都有着激荡人心的力量。

这个女孩叫张薇,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毕业生。在这天的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个95后作为唯一一位本科生代表,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校友代表高红卫先后在主席台上发言。在她温柔的语气中,字字句句都带着坚持。张薇来自甘肃镇原那里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从小到大,她很少有机会走出县城。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环节,她甚至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


2018年,张薇在已获得院系推免保研资格之后,选择了延迟入学,自带院系推研名额加入清华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支教1年。她希望在这一年中,在完成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当地的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力度的公益。她不忘初心,她用1年的时间为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让她一生难忘的一件事,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难忘的一件事。

如何看待寒门学子在清华毕业典礼上发言?

6. 清华大学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说了什么?

2018年7月8日上午,“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伴着嘹亮高亢的校歌,清华大学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拉开帷幕,5000余名毕业研究生身着学位服参加典礼。清华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邱勇发表题为《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讲话。

“身处开放的时代,我希望你们始终遵从内心的选择,永葆进取的精神和创新的激情,在包容和尊重中不断获取人生的力量。”邱勇寄语毕业研究生要努力与时代同行,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邱勇强调,一是要拥有创新的勇气,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乐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二是要学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身,尊重他人才能赢得来自他人的尊重。三是要遵从内心的价值取向,在选择面前,要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身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在清华,我们学会了为学为人横平竖直的基本功,从明天起,就应当去大胆地追其险绝了。”化学工程系的博士毕业生唐城表示,未来将带着在清华求学时塑造的优良品格、锻炼出的过硬本领、收获到的宝贵学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也将用一生去诠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用行动和奋斗书写无愧于新时代、无愧于清华人的华彩篇章。
此次毕业典礼上,2259人被授予博士学位,5401人被授予硕士学位。其中,76名博士毕业生被授予“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79名硕士毕业生被授予授予“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

7. 清华大学校长给毕业生赠言的感悟

清华大学校长给毕业生赠言的感悟
  
 标的目的比努力更重要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康健比成绩更重要
  
 生活比文凭更重要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清华大黉舍长留给毕业生的一段话
  
 1、标的目的比努力重要。
  
 现在是讲究绩效的时代,公司、企业、政府,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与企业标的目的配合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却南辕北辙的人。自己适合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有很多东西是先天决定的,只有充实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总与自己的弱点对抗,一个人才气出人头地,就像现在很多企业招聘的时辰,他们相信通过培养训练和教育可以让火鸡学会爬树,但是照旧感觉选个松树方便一些。标的目的不合错误,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难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二、能力比知识重要。
  
 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一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啥子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口试者能否胜任岗位。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阐扬也是在一定的机制、环境、事情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个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3、康健比成绩重要。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认同的一句话。对于毕业后走入事情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事情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没有康健的身心,如何应对幻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的生活变革,如何应对事情压力和个人成就欲的抵牾?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板已不是最重要的,康健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瓜葛、承受挫折与疾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个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照旧多注意一下身板和心理的康健投资吧。
  
 4、生活比文凭重要。

清华大学校长给毕业生赠言的感悟

8. 毕业典礼发言稿

 毕业典礼发言稿2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并使用发言稿的人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你所见过的发言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毕业典礼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典礼发言稿1    同学们,六年前的夏天,你们步入了自己的小学生活,而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那个夏天,我们一起成为了实验园的一员,虽然不曾相识,但是我们在彼此见证、一起成长。两年前的夏天,我成为了你们中间的一员,这两年的时光记录了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成功的欢笑、我们失败的悲伤、你们调皮捣蛋的样子、你们乖巧懂事的模样,课堂上精彩的表现、课堂外活跃的`身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不管是悲是喜,这一切都将珍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成为一张最美的照片。
    六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一起努力、并肩作战。夏天的气息已经浓烈地散发在我们的校园里,紧张、繁忙而又孕育着希望的六月即将来临。作为毕业班的学生,面对升学,我们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一天比一天加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心理上作好准备,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甘甜的果实。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每天我们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座房子是为自己建造。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把握人生的每一分钟,就是把握了理想的人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次作业,静心建造属于自己的坚固漂亮的房子,我们每位老师都愿意助你们一臂之力,不抛弃不放弃。
    小草拼命地拥抱初春的阳光,鲜花争相在盛夏怒放,万物都会积蓄能量,要在最美的时候释放出最美的自己,让我们一起积蓄能量迎接二十多天后的绽放!
    最后,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顺心顺利;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考上理想的中学,做最好的自己。
  毕业典礼发言稿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我能够作为大一班家长代表在此发言。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老师们要把辛辛苦苦关心和爱护了三年的小朋友们送去新的学校,家长们要重新以新的标准和姿态为渐渐长大的孩子们树立新的榜样,而孩子们将带着喜悦和梦想展翅飞翔。现场大班的孩子们,今天的你们,脸上已然蜕去了入学时稚嫩的模样,说起话来、练起本领各个在行;今天的你们,离不开幼儿园老师们的悉心培养。借着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我想衷心地向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前几天听到一个小故事,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故事的名字叫《小蜗牛》:“有一天,一只小蜗牛正在路上行走。突然,一只乌龟在后面从它身上爬了过去。小蜗牛受伤倒在了路中央。这时,警察叔叔过来把它送进医院急救。等到小蜗牛醒来后,警察叔叔问它怎么回事,小蜗牛说:我不知道,一切都太快了。”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年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眼看着孩子们就要拿到人生的第一本毕业证书了,作为孩子家长的我,内心激动不已。
    回忆三年前,我们是兴奋地帮孩子们准备好书包,却忐忑不安的把孩子们送到幼儿园门口,依依不舍地大手终于放开小手,然而孩子们的表现更是增添了我们的焦虑,有的孩子哭,有的孩子闹,有的孩子大声叫......然而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却以她们高超的水平把这一现象改变了。你们看,现在即将要毕业的孩子们,每天都是欢呼雀跃地独自背起书包飞进幼儿园里的教室,每天都是笑容绽放、举止礼貌的跟老师们说“再见”。在这三年里,我们的孩子在老师们的培养下,各个成了棒棒的“小行家”:拍皮球、跳绳小菜一碟,画画、剪纸有模有样,唱歌、跳舞、做早操喜不胜收,扭扭棒、七巧板、雪花片不在话下。
    尊敬的老师们、幼儿园里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尽心尽责的爱护和培养孩子们,教给他们知识、给予他们快乐、使她们成长为幸福、自信、充满爱心的大孩子。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了,你们即将离开幼儿园,步入更加浩瀚的知识海洋。希望你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永不气馁,积极、乐观地带着梦想去追逐属于你们自己的一片天,衷心地祝愿你们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今天这个难忘的日子。衷心祝愿所有的老师们、叔叔阿姨们、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幸福美满!祝愿小朋友们健康成长,前程似锦!祝愿我们的幼儿园越办越红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