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金融的逻辑》电子版书籍百度网盘资源

2024-05-09 19:04

1. 跪求《金融的逻辑》电子版书籍百度网盘资源

金融的逻辑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PfJTfleK81Y1S_e9_zHgw
 提取码:KCRW

跪求《金融的逻辑》电子版书籍百度网盘资源

2.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很久没看经济类的文章了,看完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摘录读后感如下,以督促自己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下面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存在的意义以及其重要性: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一、金融的基础是信用信为万善之本,疑是众罪之根。信自己,也要信别人;信现在,也要信将来;信亲人,更要信不相识的人。只有这样,金融才能发挥其融会时间,跨越空间的功能,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真正的达致个人的自由解放。而这一切,需要以制度为基础,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制度,并通过制度使"信"得以真正实现。二、发展需要是最大的人性尊重通过对各国发展模式的研究,发现有钱的反而没有发展,而借债的反而发展得好。例如英美,从几百年前至今,一直处于借债发展的模式之中,而历代中国,几乎都没有缺过钱。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加大对现状的投资,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金融对于国家、乃至个人发展的最大功劳。由此思及个人的发展,当我们投资于现状时,也想到正是国家金融乃至父母的投资,我们在现在才有更多的本事来发展。而我们现在,也要不遗余力的投资于自己,使自己的身心、技能不断的得到提升,以金融的思维不断的发展,积极进取。以下是陈志武的经典语句: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2、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3、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养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4、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5、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6、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3.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上面的描述只是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其存在性以及发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银行以及保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是其发展的摇篮。这些国家为了拓展其海外贸易,维护海上霸权地位,大力发展银行以及保险业务,后来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又大量发行国家债券,从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英国是最早发行股票的国家,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督契约制度,发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国决定限制股票发展,从而逐渐在竞争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国取代。证券,保险,基金,债券,说到底,就是为了优化资金的配置,将未来收入流现金化,也即资本化!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需求,这样做的好处:1、优化资金的配置,使资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现没钱时消费需求最大而有钱时消费需求弱的现象;2、减轻一次购买时的压力,提前享受生活;3、促进社会消费,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美国式的消费模式是一种合理理财与投资的模式,是先进的!那么,为什么美国还会成为经济危机的源头呢?这是否说明美国式消费的终结?      答案是: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来源于这种借贷消费,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带来的,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举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例:A想买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额资金,于是他向银行借贷,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买下这套房。假设还款期限为30年,那么银行就只能在30年后才能连本带息收回所有钱,这就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中间需要钱或者30年后收不回来这笔钱怎么办?这势必影响银行的借贷,影响金融的发展!伴随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有了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M),他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现金支付),于是死钱又变活钱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了,贷款量也多了。接下来的挑战是FM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于是70年成立了GM,专门将从美国买来的各种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即按揭贷款证券。这样就将风险分担到社会中,同时使活钱的来源无限变大,但同时借贷者与资金提供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交易链长了,风险就大了,中间夹杂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机构,他们很多只负责收取中介费而不管其他的,一环坏了,那么全环就可能出问题。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又因为房贷已经同众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导致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每次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会暂时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通过政府自掏腰包替这些公司承担损失,金融危机过后又会以某种缓和方式进行私有化。每次危机都促使保障金融的体系制度发生一些变化,使之更适应金融的发展,所以美国式的消费模式不会改变。      而中国的金融洋务运动之所以步履维艰就在于相应契约执行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与不健全。其中以证券市场的发展最为艰难。初期上证的建立就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融资,现今虽说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在规模上远不如国有企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当地国企上市就虚报利润,欺骗大众,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应也缺失责任感,反正损失的也是国家的,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有限,因此虚假信息充斥着股票市场,炒股有时还不如赌博!      与证券相关的法律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很多上市公司是国有的,如果让违法上市公司赔偿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股民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如果收到虚假信息的损害那么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提起诉讼,各个法院不好判决,若判决不一样有失法律的威严,因此中国对证券诉讼是有严格规定的,且不受理集体诉讼。但证券诉讼又具有两大特征:1、股民的损失计算快捷清晰,2、受害人利益相关性强,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法律发展;因此证券民事诉讼在中国的发展还是较快的,至少比与消费品相关的法律发展快!      另外作者还主张放开并鼓励民间借贷的发展,他认为金融越发达,利息就越低!      以下是陈志武的经典语句:      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2、 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3、 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养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4、 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      5、 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6、 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到现在其实对金融也有大致的了解,但从不同书本中得到的结论又不同,惭愧自己看完《货币战争》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以后会继续关注金融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有选择性地学习别人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4. 关于金融的书

金融书籍经典 
   
  一. 经济学 
   
  1. 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佛朗索瓦.魁奈 
   
  2. 资本论(共3卷),马恩全集 
   
  3. 国家竞争优势,麦克尔.波特 
   
  4. Essentials of corporate analysis, by john-wiley&sons,inc 
   
  5. 公共部门经济学,2th,鲍得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经济学,2th edition,斯帝尔格雷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Economecis, mankiv,英文彩色 
   
  8. 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穆勒 
   
  9. 自由、市场与国家,詹姆斯.布坎南 
   
  10. 中间道路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贸出版社,1973 
   
  11.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7thedtion,by Frederis S.Mishkin, pearson press 
   
  12.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书馆 
   
  13. 微观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7thedition,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二. 货币、银行、金融市场 
   
  1.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Frank J.Fabozzi 
   
  2.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金融市场学,郑振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彼得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Finance, Zvi Bodie, Robert C.Mert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 
   
  7. 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frank J.Fabozzi,佛朗哥.莫地利安尼,经济科学出版社,2th,1998 
   
  8. The financial analyst’s handbook,Sumner N.Lenving 
   
  9. 资本理论及其收益率,罗伯特.索络,商务印书馆,1992 
   
  10. 货币、银行与经济,托马斯.梅耶 
   
  11. 货币与资本市场,8th,peter.s.ros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 金融工具手册,Frank.J.Fabozzi,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13. 金融体系:原理与组织,埃德温.尼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艾伦.加特,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三. 财务管理 
   
  1. corporate finance,rose,westerfield,5th edition, McGraw-Hill 
   
  2. Maximizing corporate value, George M.Norton 
   
  3. 应用公司理财 
   
  4. 公司财务原理,布雷利&迈尔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11th詹姆斯.C.范霍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 Financial market and corporate strategy, glinbratt, 
   
  四. 金融计量 
   
  1.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George E.P BOX 
   
  2. 金融数学与分析技术,蔡明超 
   
  3.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平尼克.鲁宾费尔德,机械工业出版社 
   
  4. 金融数学,Joseph stampfli,蔡明超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5.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Ruey.s.Tsay,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6. 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昭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 
   
  7.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及实例,高铁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五. 固定收益 
   
  1. 固定收益证券,布鲁斯.塔夫曼,科文(香港)出版社 
   
  2. 债券市场分析与战略,Frank J.Fabozzi 
   
  3. 全球金融市场的固定收益分析 
   
  六. 国际金融 
   
  1. 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政策,2Th,Richard M.Levich,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国际货币与金融,迈尔斯.梅尔文 
   
  3. 国际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5th,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七. 金融工程 
   
  1. 期权交易入门,e-book 
   
  2. Futures,forwards,options and swaps:theory and practice 
   
  3. 衍生产品,郑振龙,武汉大学出版社 
   
  4. 金融工程,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赛尔,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Financial risk manager handbook,Philippe Jorion 
   
  6. 米勒.莫顿论金融衍生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 Asset-based finance,by citibank 
   
  8. 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产品,约翰.赫尔,3th,华夏出版社 
   
  9. 金融工程学,骆伦茨.格利茨,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金融工程学案例,斯科特.梅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 
   
  11. options,futures& other derivatives,fifth editon,hall 
   
  八. 投资与组合管理 
   
  1. 投资圣经,沃伦.巴非特,台海出版社 
   
  2. 证券分析,本杰明.格雷汉姆,海南出版社,1995 
   
  3. 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哈里.马克维茨,经贸出版社 
   
  4. 投资学,威廉.夏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投资学,zvi Bodie,6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6. 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7. 金融心理学,拉斯.特维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 格雷汉姆论价值投资 
   
  9. 新金融学:有效市场的反例,罗伯特.A.哈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 有效资产管理,威廉.波恩斯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1. Active equity portfolio management,Frank J.Fabozzi,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九. 商业银行 
   
  1. 微观银行学,哈维尔.佛雷克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rew W.Mullineux 
   
  3. 商业银行管理,5th,peter.s.ros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4. 银行信用风险分析手册,乔纳森.格林,机械工业出版社 
   
  5. 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亨利.范.格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银行资本管理:资本配置和绩效评测,克里斯.马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 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乔治.H.汉普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十. 投资银行 
   
  1. 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查理斯.R.吉斯特,经济科学出版社 
   
  2. 兼并与收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 基金 
   
  1. 共同基金运作,阿尔伯特.J.弗里德曼,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对冲基金手册(中文),拉托尼奥,Mcgraw-Hill,2000 
   
  3. 指数基金,Richard.A.Ferri,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十二. 其他 
   
  1.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帝国的崛起,约翰.戈登,中信出版社 
   
  2. 项目融资(哈佛经典),华夏出版社 
   
  3.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二、三、四卷:A-Z,约翰.伊特维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 公司治理学,李维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会计学教程与案例,10th,罗伯特.N.安东尼,大卫.F.霍金斯,机械工业出版社(McGraw-Hill),2002 
   
  十三. 实用投资类 
   
  1.《证券分析》,本杰明.格雷汉姆,海南出版社,2006,70周年纪念版 
   
  2.《股史风云话投资》(stocks for the long run),杰里米.西格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投资者的未来》,杰里米.西格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彼得.波恩斯坦,清华大学出版社 
   
  5.《资产分配-投资者如何平衡金融风险》,罗杰.C.吉布森 ,机械工业出版社(McGraw-hill),2006 
   
  6.《漫步华尔街》,伯顿.麦基尔,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巴比伦富翁的理财圣经》,乔治.克拉森,学林出版社,2005 
   
  8.《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A.菲舍,海南出版社,2006 
   
  9.《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海南出版社,1999 
   
  10.《个人理财》,杰克.R.卡普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1929年大崩盘》,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0 
   
  12.《解读华尔街》,杰弗里.B.里特,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2006 
   
  13.《金融理财原理》(上下册)(FPSCC考试指定用书),中信出版社,2007 
   
  14.《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汉姆,江苏人民出版社 
   
  15.《共同基金常识》,约翰.博格 
   
  16.《伯格投资-聪明投资者的最好50年》,约翰.博格 
   
  17.《散户至上-证交会主席教你避险并反击股市黑幕》,阿瑟.莱维特,中信出版社,2005 
   
  转载之: http://lawood.blog.hexun.com/10376677_d.html

5.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上面的描述只是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其存在性以及发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银行以及保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是其发展的摇篮。这些国家为了拓展其海外贸易,维护海上霸权地位,大力发展银行以及保险业务,后来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又大量发行国家债券,从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英国是最早发行股票的国家,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督契约制度,发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国决定限制股票发展,从而逐渐在竞争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国取代。证券,保险,基金,债券,说到底,就是为了优化资金的配置,将未来收入流现金化,也即资本化!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需求,这样做的好处:1、优化资金的配置,使资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现没钱时消费需求最大而有钱时消费需求弱的现象;2、减轻一次购买时的压力,提前享受生活;3、促进社会消费,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美国式的消费模式是一种合理理财与投资的模式,是先进的!那么,为什么美国还会成为经济危机的源头呢?这是否说明美国式消费的终结?      答案是: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来源于这种借贷消费,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带来的,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举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例:A想买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额资金,于是他向银行借贷,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买下这套房。假设还款期限为30年,那么银行就只能在30年后才能连本带息收回所有钱,这就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中间需要钱或者30年后收不回来这笔钱怎么办?这势必影响银行的借贷,影响金融的发展!伴随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有了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M),他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现金支付),于是死钱又变活钱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了,贷款量也多了。接下来的挑战是FM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于是70年成立了GM,专门将从美国买来的各种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即按揭贷款证券。这样就将风险分担到社会中,同时使活钱的来源无限变大,但同时借贷者与资金提供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交易链长了,风险就大了,中间夹杂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机构,他们很多只负责收取中介费而不管其他的,一环坏了,那么全环就可能出问题。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又因为房贷已经同众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导致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每次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会暂时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通过政府自掏腰包替这些公司承担损失,金融危机过后又会以某种缓和方式进行私有化。每次危机都促使保障金融的体系制度发生一些变化,使之更适应金融的发展,所以美国式的消费模式不会改变。      而中国的金融洋务运动之所以步履维艰就在于相应契约执行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与不健全。其中以证券市场的发展最为艰难。初期上证的建立就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融资,现今虽说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在规模上远不如国有企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当地国企上市就虚报利润,欺骗大众,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应也缺失责任感,反正损失的也是国家的,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有限,因此虚假信息充斥着股票市场,炒股有时还不如赌博!      与证券相关的法律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很多上市公司是国有的,如果让违法上市公司赔偿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股民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如果收到虚假信息的损害那么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提起诉讼,各个法院不好判决,若判决不一样有失法律的威严,因此中国对证券诉讼是有严格规定的,且不受理集体诉讼。但证券诉讼又具有两大特征:1、股民的损失计算快捷清晰,2、受害人利益相关性强,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法律发展;因此证券民事诉讼在中国的发展还是较快的,至少比与消费品相关的法律发展快!      另外作者还主张放开并鼓励民间借贷的发展,他认为金融越发达,利息就越低!      以下是陈志武的经典语句:      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2、 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3、 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养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4、 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      5、 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6、 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到现在其实对金融也有大致的了解,但从不同书本中得到的结论又不同,惭愧自己看完《货币战争》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以后会继续关注金融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有选择性地学习别人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6. 金融书籍推荐

1《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2《证券分析》(第六版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转型过程之中,无论是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机构等,都在探索下一步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证券分析》第6版,是希望价值投资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投资理念,成为当前市场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经济学,2th edition,斯帝尔格雷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金融市场学,郑振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金融体系:原理与组织,埃德温.尼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安全边际——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作者:塞思·卡拉曼)
7.经济学原理

7. 求《金融的逻辑》电子书,谢谢!

链接:
 提取码: 5pej
《金融的逻辑》由作者陈志武创作。

求《金融的逻辑》电子书,谢谢!

8. 两本影响我思维的经济学书籍之金融的逻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