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的史料记载

2024-05-09 02:17

1. 胡善祥的史料记载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为皇太孙妃。已,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时孙贵妃有宠,后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不能争。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后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嫔御礼葬金山。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钱皇后为英宗言:“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七年闰七月,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恭让胡皇后者,宣宗废后也,名善庠,济宁人,父荣生七女。洪武初,长女名善围,以才色给事掖庭,充尚宫,颇见任使。荣故于是时得授锦衣卫指挥。至永乐十五年,有诏选皇太孙妃。司天奏星气见奎娄,当在济河间求之。使者下济宁,因以荣第三女进,则后也。按之合法相,遂于是年册皇太孙妃。先是邹平孙忠者,由太学生擢永城主簿,生一女,姣皙而慧。仁宗张皇后,永城人也,其母彭城伯夫人,曾见孙氏女于主簿官舍,奇之。会永乐八年,太宗谓皇太孙长当择配。彭城夫人称孙氏女贤,乃因张皇后言于太宗,太宗取孙氏入宫。甫十岁,即令张皇后育之,已七年矣。(原评曰:此以合传体叙二后事方有眉目,旧史如隔幔张炬,绝不明白。)至是诏选妃,以司天奏故,竟册立胡氏,而以孙氏为之嫔。彭城夫人每为张皇后唧唧,而张皇后贤,不言也。(原评曰:著此句又著下句,俱见筋节。)是时仁宗知其事,故于仁宗嗣位,册孙氏嫔时,特赐孙氏得服妃冠服。宣德改元,尊张皇后为皇太后。皇太后有旨,谓两家定位久,无可议,仍册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故事册皇后用金宝金册,皇贵妃而下,金册无宝。时宣宗初嗣位,意亦稍稍向孙氏,特为孙氏请宝于太后。敕尚宝制金宝如后,赐孙氏,当时疑之。既而上颇事游幸,且好弄。后数数规讽,上稍厌后。适后疾无子,而贵妃,宫人有身者,贵妃隐之为已有。二年十一月,宫中传言贵妃生皇第一子,上遂召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入。谕之曰:“朕有一大事与卿等议,固出不得已,然亦决矣。朕三十无子,而中宫屡身不得育,顷且病。日者言中宫禄命必无子,今贵妃有子,当立为嗣。夫母以子贵,礼也。特何以处中宫。”辅等皆不答。上乃举后过一二顾荣,荣进曰:“是可废也。”上曰:“废后有故事耶?”义曰:“宋仁宗废郭后为仙妃是也。”时辅与原吉、士奇、嘿然无言。上特问士奇,士奇曰:“臣事帝后,犹子事父母也。宁有为人子而议废母者。”荣曰:“上命也。”士奇曰:“正惟上命,勿轻出耳。”辅与原吉是士奇,且曰:“此大事非群议不可。”上曰:“不贻外议乎?”士奇曰:“宋仁宗废后,孔道辅范仲淹极言其非,因率台臣十数人入谏见黜。夫廷臣非之,至今史册犹讥之,谁谓无议哉。”既退,荣谓原吉曰:“上志久矣,恐非臣下所能止者。”原吉曰:“然废之不可也。”士奇曰:“即上所举中宫过,亦何一当废者,而轻言若是。”明日,上召荣、士奇至西角门问曰:“昨议云何。”荣出怀中纸条“后当废事”以进。上览未及竟,艴然曰:“渠曷有此。”顾士奇:“尔何言?”对曰:“汉光武废后,诏书有曰‘异常之事,非国休福’。宋仁宗废后而后复悔之。顾陛下详慎,幸勿却休福而贻后悔。”上不怿罢。他日又诏问五人,辅、原吉对如前。士奇曰:“皇太后神圣,岂无旨者?”上曰:“与卿等议即太后旨也。”是日议未决。最后乃独召士奇于文华殿,屏左右谕曰:“朕丐卿,必欲卿处之如何?”士奇曰:“此非臣所能处也。”上曰:“虽然,以丐卿。”如是者三。士奇俯久之,仰而曰:“中宫与贵妃无嫌乎?”(原评曰有:明一代多废后,自此始。大臣依回处写出可惜。)曰:“无之,顷中宫病逾月,而贵妃日过视,且倍殷也。”士奇曰:“若然,曷若乘中宫有疾,而陛下导之使辞让焉。”上曰:“善,卿第勿言,俟朕入导之。”数日复召士奇曰:“如卿言,中宫果辞让,虽太后不许,贵妃亦不受,然中宫意决矣。”士奇曰:“若此,愿陛下待两宫均等,无厚薄、无崇庳,终之始之。昔宋仁宗废郭后而恩意弥笃,可监也。”上曰:“朕不食言。”明日以谕议等,议等皆曰:“善。”上乃敕礼部:“皇后自罹多病,不能承馈祀。重以无子,怀谦退,上表请闲。朕念伉俪重,屡拒不纳。而后恳再三,不得已已从所请矣。夫因其谦德而遂尊之,礼也。其称号、服食、侍从悉仍旧不改如敕。”乃更立孙氏为后,而后竟废。后乃退居长安宫,性本恬不喜事华饰,至是学清净,奉黄老为仙姑。张太后甚怜之,特召入,居清宁宫。凡内廷朝会飨宴,必命后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英宗立,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后为皇太后,后益谦让,然视后如故。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后祭奠列名妃嫔中,竟不得与孙后齿,因痛哭不巳,逾年亦崩。下外庭议丧礼,时杨士奇病,在告诸臣就问之。士奇请用后礼葬,诸臣曰:“此非内庭意也。”士奇面床阴不言。诸臣竟用嫔御礼,别葬于金山,谥静慈仙师。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皇后钱氏,尝事后,知后贤,每为英宗言后无罪废。群臣畏太后,殓葬谥号皆无礼伤之。英宗问李贤:“胡母后以疾请闲耳,谥仙师岂令典耶?朕欲尊上皇后谥,且饰其陵寝,飨殿神主,皆得更制如奉先殿式何如?”(原评曰:英宗复胡后位号,与止宫妃殉葬皆足为千古法式。第复位号事,稍涉私嫌,犹不及孝宗之公,若止殉,则度越远矣。)贤顿首谢称善。上敕群臣:“皇考以胡母后多疾,听其请闲。朕以冲龄,当母后令终,上谥无状,心甚缺然。”其改议尊谥,令所司修葺陵寝,飨殿如制。七年七月己未,礼部尚书姚夔等议上尊谥,曰:“胡太后入嫔先皇,久专宫阃。嗣任姒之徽音,慕黄老之清净。让位别居,优游卒岁。顾典礼未行,重违素志。尊崇有自,特发宸衷。夫有至行者,必受令名。慎追远者,可风末俗。先太后谦让如彼,我皇上克念如此。至德大孝,古今罕有。臣等躬逢盛事,不敢掩忽。“谨议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乙丑修陵寝。甲戌遣驸马都尉石?诣陵所上册宝焉。

胡善祥的史料记载

2. 历史上的胡善祥为什么被废?

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一直在追剧的人应该已经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废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与汉王朱高煦有染。大家应该知道,胡善祥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也确实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胡善祥为什么被废?她是不是真的与汉王朱高煦有什么不可描述的“潜规则”呢?其实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上的胡善祥是山东济宁人,前锦衣卫百户胡荣的三女儿。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乐皇帝朱棣要给皇太孙朱瞻基选皇太孙妃,于是安排了一场全国海选活动。明朝为了杜绝外戚乱政现象的发生,曾立下规矩,后妃人选都只能在普通人家寻找。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整个明朝的未婚女子都有机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实际要求自然远没那么简单,除了容貌体态、言谈举止,以及家世清白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迎娶的新娘必须要符合天意。

当时掌管天象观测的司天监向朱棣禀报说后星将出现在山东,朱棣当即命太监前往寻觅,结果发现赋闲在家的前锦衣卫百户胡荣之女胡善祥就是天象所示的后星,于是便诏她入宫。
因此,真实历史上的胡善祥选秀经历与《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存在很大差异。前者是天选之人(或者说是被司天监选中之人)。而后者却是为了得到入选机会,主动寻求汉王朱高煦的帮助,最终在被朱高煦“潜规则”后,获得了推荐机会。

永乐十五年(1417年),皇太孙朱瞻基大婚。胡善祥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妃,而另一位入选的女子孙氏(《大明风华》孙若微的人物原型)则被册封为皇太孙嫔。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很简单,胡善祥被认定是后星,所以皇太孙妃之位非她莫属。
《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心机很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孙若微却深明大义,非常贤惠。可真实历史上,这两人的性格却完全是反过来。胡善祥举止端庄、无媚顺态,日常生活起居都很朴素。而孙氏虽没证据表明她是“心机婊”,但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她的宫斗水平绝对高出胡善祥一大截。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胡善祥与孙氏在入宫前八竿子打不着,并非电视剧中所说的亲姐妹关系。
朱瞻基大婚的结果让朱棣很满意,但却让朱瞻基很不满意。因为他更喜欢孙氏而不是胡善祥,这就为后来胡善祥的悲惨人生埋下了伏笔。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登基称帝,胡善祥以原配妻子的身份被正式册封为皇后,统领六宫。《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生下了皇子朱祁钰,但后来被人告发她与汉王朱高煦有染,因此感觉被戴绿帽子的朱瞻基极为震怒,于是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这段剧情与真实历史出入就很大了。
历史上的朱瞻基确实有朱祁钰这个儿子,但他的生母是吴贤妃,而不是皇后胡善祥。事实上,胡善祥只生了两个女儿,分别是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朱瞻基本来就对自己的皇后不太满意,如今她又没能给自己生下儿子,于是便以胡善祥没子嗣且体弱多病为由,废去了她的皇后之位。因此,历史上的胡善祥之所以被废,其实根本原因是得不到朱瞻基的欢心,与汉王朱高煦没半毛钱关系。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胡善祥被废事件中,贵妃孙氏肯定也下了不少功夫。后来朱瞻基在谈及废后之事也颇感后悔,他不无遗憾地对身边近臣说道:“这些都是朕年少轻狂时才会干出的事情。”

胡善祥被废后出家当了道姑,但依然住在宫中。孙贵妃则被册封为皇后,走上了人生巅峰。孙皇后对自己昔日的情敌胡善祥处处看不顺眼,但胡善祥因贤惠、孝顺而得到了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的庇护,所以孙皇后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病故。胡善祥在宫中失去了最后的依靠,顿时陷入非常艰难的境地。一年后,胡善祥病逝,终年42岁。
参考文献:《明史》

3. 历史上的胡善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说她是一个贤后?

《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是建文帝朱允炆朝御史大夫景清之女,女主孙若微的妹妹。她为了能够获得太子妃、皇后之位,可谓是处心积虑,在讨好太子妃张妍的同时,不惜结交汉王朱高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反观姐姐孙若微则要善良许多。
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的胡善祥与电视剧中的胡善祥却是判如二人,就如同高澄之流、多尔衮之辈、多铎之徒都能被洗白一般,她却被生生的抹黑成了此般模样。




历史上她是一个生性善良的女子,更是因为善良在成为皇后三年后,便被朱瞻基无过而废,当起了道姑,42岁便郁郁而终。
与电视剧中的父亲身居高位不同,她的父亲胡荣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而且颇为惨淡的是,就在朱棣靖难成功,荣登皇位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父亲就这样与前几日某公司公开宣读解聘书一般,被下岗了。
不过,还未等他启程回老家,一日晚上胡荣便如同诸多前人如刘邦之母梦交大蛇、朱温生时,红光满屋一般,梦见了一位头戴元冠身着羽衣的神祗,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不要慌,你家合着该显贵。




第二天,胡荣之妻便生下了胡善祥。虽然在胡家众多的子嗣中,胡善祥只列第三,但生性贞一,又举止庄重,因此她也打小便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这孩子该大富大贵,贵不可言(既然是女子,这明摆着就是指皇后)”——十数人如此说到。
岁月如梭,转眼便到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这位生下便有传奇傍身的姑娘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正逢此时朱棣下诏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又恰逢司天监一类部门官员启奏,这“后星”出自山东,“星气见奎娄,当在济河间求之”。于是,朱棣便命太监黄琰赶往山东济河,16岁的胡善祥也便参选了。




胡善祥能够参选得益于朱元璋为大明王室在《女训》中立下的祖训:“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而能够当选则靠的却又是另一番神迹了。除了司天监的预测以外,据记载在胡善祥独具小楼之后,打开窗户便有红白之气溢出,数月不散,这也正验证了她出生时之语。在朱高炽登基之后,朱瞻基成为皇太子,胡善祥也自然被封为皇太子妃。而后,在朱瞻基登基之后,她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了皇后。
但是,她的皇后位其实在册封伊始,便受到了挑战。那就是《大明风华》之中的孙若微,历史上的孝恭孙皇后。




在朱瞻基选妃中,孙皇后也一样出自山东,颇有姿色,她最大的优势便是和诚孝张皇后张妍是老乡,因此十余岁时便得以入宫,受教于张妍。这也使得她与朱瞻基算的上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但是在选妃这等国家大事上,讲究的自然是上应天和,司天监的话语权显然更重,于是便有了胡善祥为后,孙若微为嫔的结果。
可是性格善良、沉稳的胡善祥,却又善良的让人无所适从。她对于朱瞻基唯唯诺诺,对于朱瞻基专宠孙氏,也是听之任之。而当孙氏诞下皇子(朱祁镇),朱瞻基对于这位居于中宫三年,只生下2个女儿的皇后,动了废立之心。




尽管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大臣都不同意皇帝提出的废立之举,但是最终还是杨士奇出了谋划,她授意明宣宗朱瞻基暗示胡皇后主动退位,最终善良的胡皇后,只得上交辞表,以多患病疾、无有子嗣理由被废而后明宣宗朱瞻基便将她迁居长安宫为道姑,还美其名赐号静慈仙师,孙氏也得偿所愿,成为新任皇后。




对于 无过被废,丈夫朱瞻基显得冷血无情。反倒是婆婆张太后,很是同情,在宴饮之时,都以她为首,居于孙皇后之上,这也让孙皇后颇有微言。但是纵使张太后能庇佑一时,也庇佑不了一世,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崩逝,次年 胡废后也郁郁而终,年42岁。即便如此,她的葬礼都只能以嫔礼,还未能葬入明宣宗陵寝。就连皇后之号,也是在孙皇后去世之后,由明英宗的钱皇后多次提出才被上尊号。得失之间,是非公论,也终究淹没在历史之中,却成就了黑白颠倒的电视剧。

历史上的胡善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说她是一个贤后?

4. 以贤德闻名的胡善祥,为何会被废后?

因为在胡善祥进宫被选为妃子之前,在皇宫当中就有一名女子跟朱瞻基有深厚的感情,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他特别的喜欢这个女人孙氏,也是想要立他为皇后的,毕竟两个人是先认识的,而且感情又是比较的深厚,再加上孙氏长的还比胡善祥好看多了,所以在朱瞻基心目当中,孙氏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毕竟跟自己一起长大的,自己也很喜欢。原本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女人也是有可能当上皇后的,也能够母仪天下。
但是没想到,在朝廷当中担任司天官职的人算出来胡善祥才是命中的皇后,所以最终就立胡善祥为皇后了,孙氏只能当一个嫔,但是她一直都很受皇帝的喜欢,于是被封为贵妃。虽然已经是贵妃了,但是朱瞻基对于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满意,他始终都想要让胡皇后把位置腾出来,想要废后。可想而知他这样的一个举动肯定是受到了大家全部的反对,但即便是这个样子,朱瞻基还是让胡善祥主动的提出让出皇后之位,在百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够答应这个条件,然后出家做了一名道姑。
说起胡善祥为什么会被废,其实说到底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的老公朱瞻基不喜欢她。他是一个非常贤德的人,可是再贤惠,再漂亮也是没有任何的用的,一个男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错的。版本一开始的时候,朱瞻基就不愿意让胡善祥当自己的妻子,他想要让孙氏当自己的妻子,但是这个婚事是他的爷爷永乐帝指婚的,所以他也不敢反抗,只能够乖乖的接受。所以哪怕是自己的妻子非常的贤惠大度,可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就是想要废掉她。

5. 真实历史上的胡善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在《大明风华》中,原先的胡善祥年纪虽轻,却富有谋略、坚韧勇敢、敢于拼搏,有着独特的个性。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胡善祥却越来越腹黑,为了上位不择手段,性格越发阴险毒辣。可以想像在后面的剧情中,胡善祥将彻底是个的反面人物,将与姐姐孙若微进行一场后宫之争,甚至对自己的姐姐起杀心。孙若微也将靠着女主光环击败胡善祥。
不过历史上的胡善祥的性格似乎与《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恰恰相反。历史上的胡善祥性格忠厚善良、举止庄重,且为人清淡、不喜争斗,典型的逆来顺受。所以当她被废掉皇后之位时,天下人都同情她,后人也为她鸣不平。

胡善祥在皇太孙朱瞻基的太孙妃选秀上一举夺魁的,后来朱瞻基当了皇帝,她也被立为皇后。本来作为后宫之主,胡善祥可以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然而在宣德二年,一场灾难突如其来,她被朱瞻基废了后位,理由是无子多病。
朱瞻基废后的理由是不充分的:1.胡善祥已生两女,表明她的生育能力正常,而且她还年轻,才27岁,肯定还能再生;2.胡善祥当时确实病了,但只是小病而已,并不是什么大病。

那么朱瞻基又如何在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废掉胡善祥呢?给朱瞻基出主意的人就是杨士奇。
朱瞻基废胡善祥前召见了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5个大臣,表示他要废胡善祥。当时杨荣表示支持皇帝的决定,但其他4人坚决反对,还表示需要在朝廷上进行商议,朱瞻基没有得逞。后来朱瞻基又两次召见这5个大臣讨论此事,杨士奇看到朱瞻基废后之意坚决,给朱瞻基出了个主意:乘胡善祥得病之时,劝胡善祥自己上表辞去后位。几天之后,胡善祥真的自己上表表示想辞去后位。朱瞻基费尽心机,阴谋终于得逞。
《明史》:士奇曰:“若然,曷若乘中宫有疾,而陛下导之使辞让焉。”
所以造成胡善祥的后位被废的原因有三:
1.胡善祥太善良了
胡善祥虽然不讨皇帝喜欢,但她德行没有问题,也从来犯过大的过错。历史上有很多皇后,同样不讨皇帝的欢心,却照样死皮赖脸地赖在皇后位上。例如成化时期的王皇后,自当上皇后以来一直被成化帝宠幸的万贵妃欺压,却从来想到要自己上表辞掉后位。
况且胡善祥还素来得到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的喜欢。更难能可贵的是,张太后在整个废立皇后的过程中始终支持胡善祥,甚至胡善祥被废之后,张太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善待胡善祥。张太后是朱瞻基的母亲,古人讲究孝道,所以张太后的意见尤其重要。

只要胡善祥自己不上表,又有张太后的支持,朱瞻基是不可能得逞的。胡善祥似乎不明白当不当皇后有什么区别?就算朱瞻基不喜欢她,只要她是皇后,这辈子的荣耀就稳稳当当的。
《明史》:(朱瞻基)数日复召士奇曰:“如卿言,中宫果辞让,虽太后不许,贵妃亦不受,然中宫意决矣。”
2.朱瞻基太狡诈了
朱瞻基是皇帝,理应知道分寸,废立皇后乃国家大事,动摇国之根本,理由不充分的话还会留下骂名。男人素来喜新厌旧,皇后年老色衰之时,皇帝肯定会喜欢更年轻的妃子。当皇帝宠幸一个妃子时,自然希望将这个妃子扶上更高的位置,但历史上却没有几个皇帝会真的把自己喜欢的女人扶上后位。
所以,对于朱瞻基来讲,喜欢孙贵妃没有什么错,因此废后就过分了。皇后为一国之母,可不是随皇帝的心意来废立的。废立皇后,皇帝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朱瞻基听从杨士奇的话,去忽悠胡善祥主动上表辞让后位,这是利用了胡善祥的善良。这就好像一个坏人欺骗了一个老实人一样,这坏人都不会觉得羞耻吗?
3.杨士奇太阴险了
杨士奇从建文年间就已经身居高位,到朱瞻基时已是四朝老臣,理应懂得是非。从国家的角度上讲,杨士奇应知道无理废后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影响,杨士奇本就不应该支持。从个人情谊上讲,怂恿别人废掉妻子,那更是罪大恶极,要知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道理。
总而言之,阴险的杨士奇出了个馊主意,善良的胡善祥被狡诈的朱瞻基欺骗,失去了皇后之位。不是皇后的胡善祥自然地位一落千丈,只能去长安宫为道姑。幸好张太后待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好。正统七年,张太后去世,胡善祥痛哭不巳,因为张太后已经是这个皇宫之中是唯一真正关心她的人。忧郁之下,第二年胡善祥也去世了。

真实历史上的胡善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6. 胡善祥的人物事迹

恭让章皇后胡氏(1402—1443年),全名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的元配妻。济宁人,生于洪武三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402年),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永乐十五年,胡氏以贤闻名,选为皇太孙妃。洪熙年间,封为皇太子妃。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即位,立为皇后。虽然胡善祥贵为皇后,但她为人忠厚善良、天性贞一、举止庄重、无媚顺态。而且她也没有生育儿子,只有两个女儿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因此并不得宠。宣宗最宠爱的女人是孙贵妃,也只生有一女,没育儿子。孙贵妃暗取后宫宫人之子宣布为自己亲生的儿子。宣德三年春,宣宗以胡皇后无子多病的理由,命令胡皇后上表辞去皇后之位。胡氏废居长安宫为道姑,赐号静慈仙师,然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宗母亲张太后非常喜爱和怜悯贤德的胡氏,常召她居住清宁宫。内廷朝宴的时候,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孙皇后为此怏怏不乐。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崩,胡氏痛哭不已,次年(1443)亦崩,用嫔御礼葬于金山,谥号”静慈仙师“。胡善祥无过被废的事,百姓们知道都非常同情这位品德高尚的废后。宣宗晚年也为此悔过,说是少年冲动(《明史 后妃列传一》“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逝以后,明英宗妻钱皇后劝丈夫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李贤说“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天顺七年闰七月,英宗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永清公主袱葬。

7. 胡善祥是怎么死的?

《尚食》胡善祥没有被汉王玷污,那是《大明风华》里的剧情,与《尚食》没关系。胡善祥想要嫁给皇太孙朱瞻基,可谁也不愿意帮她,于是胡善祥跟汉王做交易,汉王可以当胡善祥的推荐人,而胡善祥也要付出点代价。
然后就出现了汉王和胡善祥共度一夜的剧情,虽然隐晦的情节被去掉了,但从胡善祥的模样来看,应该被汉王玷污了。胡善祥是个心机叵测的女人,为了达到目的使用卑鄙的手段,不惜牺牲自己的清白。

《尚食》中的胡善祥历史人物原型
《尚食》中的胡善祥的历史人物原型就是历史上的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太孙妃,后来的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据历史传说,胡善祥能成为皇太孙妃,还要得益于司天宫的占卜,据说,在永乐十五年时,明成祖朱棣要为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选奶,司天宫占卜以后说可以在济河一带为朱瞻基求得佳女。
当时的锦衣卫百户胡荣正好是济宁人,于是他的三女儿胡善祥就被选中为了皇太孙妃,后来在朱瞻基即位以后,胡善祥又被封为皇后。

胡善祥是怎么死的?

8. 为什么说胡善祥是明朝第一废后?她做了什么?

胡善祥是朱棣亲自指定给朱瞻基的妻子,朱瞻基继位后,她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封为了皇后,如果说她做了什么导致她被废后,那可能就是她没得到朱瞻基的宠爱,而又偏偏挡了朱瞻基最爱的人上位,因此虽然无错,但是在朱瞻基的命令下,她又不得不辞去皇后之位,成了明朝第一废后。
一、胡善祥虽是朱棣钦定的太子妃,但是貌美的孙氏更得朱瞻基的心孙氏从小就有美名,所以被朱瞻基的姥姥推荐给朱棣,意在以后许配给自己的外孙,所以孙氏从小就养在朱瞻基的老妈仁宗的张皇后的宫中,与朱瞻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但是与胡善祥同时封给朱瞻基的时候,朱棣却更看好端庄有礼的胡善祥,因为胡善祥成为了太孙妃而孙氏成为太孙嫔。

等到朱瞻基继位后,胡善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后,而孙氏则成为贵妃,但是很明显,朱瞻基最喜欢的人是孙贵妃而不是胡皇后,从朱瞻基违例给孙贵妃金宝金册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在朱瞻基的内心,他的皇后人选是孙氏。
二、朱瞻基让孙氏抱养宫人之子,然后令胡善祥请辞皇后位
朱瞻基三十岁仍无子,所以第一个为他生下皇子的人,地位就自然会得以晋升,与胡善祥一样,孙氏也没有给朱瞻基生下皇子,但是这根本难不倒一心要封孙氏为后的朱瞻基,据《明史》记载,朱瞻基得知一个宫女怀了龙子后,就令孙贵妃装孕,然后在宫女产下皇子后将他抱了过来,对外宣称是孙贵妃生的儿子,这样孙贵妃就有了晋升的理由。

但胡善祥是朱棣指定的人选,且胡善祥端庄贤良又无任何过错,废除胡善祥的皇后之位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于是朱瞻基就命令胡善祥自己辞去皇后位,就这样朱瞻基终于遂了心愿让自己心爱之人成为了皇后。
三、无错被废,胡善祥得到了天下人的同情对于皇后无故被废,许多人对其都是持十分同情的态度,其中就有朱瞻基的老妈张太后,凡遇宫宴,张太后都让胡善祥做在孙皇后的上首,导致孙皇后心中十分不快,可惜张太后死后,胡善祥也因抑郁而终,于是孙氏以嫔的礼制安葬了她。

但同情胡善祥的还有英宗的钱皇后,孙氏此时已成为太后,权倾一时,等到孙氏去世后,钱皇后力劝英宗恢复胡善祥的名位,拿到朝廷讨论,大臣们也是一致对胡善祥同情不已,于是胡善祥又被恢复了皇后的名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