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vs 微众银行: 不同赛道上,一场暗搓搓的较量|十字财经

2024-05-04 00:02

1. 网商银行vs 微众银行: 不同赛道上,一场暗搓搓的较量|十字财经

 
   
   文|李意安 
     近日,金融时报发布《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报告》称,尽管有部分民营银行在 探索 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数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其中尤以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增速最为突出。
     但事实上,作为民营银行的双子星,网商和微众的发展路径所折射的不仅仅是阿里、腾讯的瑜亮之争,也是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的业态起伏。
   细品网商和微众两家银行的名字,就可以感知其定位的不同,前者专注“商”,后者则服务于“众”。
   1.   
    民营银行双子星 
   3月5日,网商银行召开董事会。董事会期间传出高管人事变动消息,除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将接任井贤栋成为网商银行董事长以外,网商银行原副行长金晓龙据传将升任网商银行行长,原行长黄浩则会在蚂蚁金服体系内担任更高的职位。
   虽然,上述安排仍需等待监管部门的正式批复,某种程度而言,网商银行的人事变动与其业务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即将升任网商银行行长的金晓龙曾任平安银行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及网络金融事业部总裁、现金管理部总经理、深圳发展银行现金管理部总经理等职位。2017年3月加盟网商银行担任副行长以来,网商银行在小微领域跑马圈地速度惊人,这与金晓龙过往丰富的小企业服务经验不无关系。
   去年6月,网商银行成立三周年大会曾宣布,提前2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服务小微企业数量突破1000万,今年3月1日,金晓龙透露,目前,网商银行与超过400家金融机构实现合作,已服务超过1500万家小微企业。同时,还给自己加了一个新的KPI:3年内让全国的路边摊都能贷到款。
   可以想见,随着金晓龙升任行长,这个KPI或将成为网商银行下一步最重要的攻坚目标。
   虽然微众银行也有小微企业服务,但根据微众银行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小微业务的上线时间是2017年,到2018年12月也仅仅服务了34万户小微企业。微众银行真正聚焦的业务核心依旧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业务。
   微众银行瞄准的是无抵押消费金融市场,虽然也有小微企业贷、微车贷等贷款穿品,但核心产品“微粒贷”无论在规模还是利润贡献占比上都占据了微众银行整体业务的主流。
   基于微信生态的微粒贷天生坐拥微信的流量入口,一方面他让微粒贷拥有了海量的C端数据作为精准获客和风控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也吸引了批量的金融机构蜂拥而至,与微粒贷合作,以联合贷的形式撬动杠杆,将规模做大。
   2018年报尚未出炉,最新的公开数据是,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已经累计向1200万人放贷8700亿元。
   这是微众银行过去四年多的发展脉络。
   2.
    暗搓搓的较量 
   以眼下的发展态势来看,网商银行可能选择了更难走的一条路。
   事实上,在传统银行业务中,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虽然都属于零售银行的范畴体系,但两者背后的产品思路和风控逻辑却有着很大差别。
   一方面,消费信贷的利率平均都要比经营性贷款利率要高,从其产品端显示的数据大致可以统计出,微众的年化利率平均在14%-18%,网商银行在12%左右。
   另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来考量,小微企业贷款存在获客难度大、成本高、利润薄、收益低等特点,为触达到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但需要在产品、系统、技术、风控等层面修炼自身内功,也需要对一些产业合作方进行外延扶持,比如对一些isv(独立开发商)给予渠道分佣等激励。随着商户拓展的不断提速,让利小微企业和扶持产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势必会压缩一部分利润空间。从网商银行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网商给到小微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就较2017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
   当然,微众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并非只有微粒贷,微众银行也有小微企业贷、微车贷,但这两款产品仅仅在微众银行的APP上体现,流量成本略高,但在整体业务中占比不高,因此总体成本可控。微粒贷基于微信生态的九宫格页面中,先天的流量优势给微粒贷注入的能量,使得微粒贷迄今为止在微众银行的整体业务贡献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整体而言,相较网商银行,微众成本优势明显。 
   虽然2018年年报数据尚未出炉,但就2017年的 历史 数据来看,在营收、利润、放贷规模等业绩数据的表现确实逊于微众银行。但事实上,互联网银行因为经营业态基于互联网,其评判标准与传统银行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这两家背景特殊的银行而言,仅以业绩论英雄未免过于单纯了。
   由于根植于不同的基因,两家银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极为不同的组织形态。
     而微众银行仅仅是腾讯金融版图中的一块拼图。在腾讯的金融版图中,还有微信支付、财付通、理财通、微保、区块链等等。腾讯一直没有建立金融业务的独立事业群,也没有统一品牌。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坦言,金融是个专业度非常高的领域,腾讯对此有一颗非常敬畏的心,对于腾讯的金融 科技 未来要如何去发展,腾讯自己也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各项金融业务独立发展被视作是腾讯的一种战略选择。
   然而,更紧凑的业务结构下,网商银行在蚂蚁金服体系中展现出的协同性确实远强于微众银行之于腾讯体系。
   首先,网商银行服务B端的能力叠加蚂蚁金服体系内的支付宝、花呗、借呗、芝麻信用等C端服务的产品,让蚂蚁金服的服务弹性大大增加。曾有蚂蚁内部人士向十字 财经 形容“希望对B端而言,蚂蚁金服提供的产品就像乐高的积木一样,按照他们的需求任意组合、无缝适配”。而这也意味着,网商银行相当程度的业务贡献体现在蚂蚁金服体系内。
   其次,来自蚂蚁金服各个产品矩阵积累的大数据能够进一步丰富风控模型,这位为网商服务的小微业务提供了更好的风控依据。“服务3000万小微商户,覆盖到路边小摊贩”本意味着市场将进一步下沉,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风险。金晓龙之所以敢如此放话,这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网商银行vs 微众银行: 不同赛道上,一场暗搓搓的较量|十字财经

2. 网商银行vs 微众银行: 不同赛道上,一场暗搓搓的较量|十字财经

 
   
   文|李意安 
   民营银行自试点启动至今,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近日,金融时报发布《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报告》称,尽管有部分民营银行在 探索 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数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其中尤以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增速最为突出。
   作为首批开业的民营银行,因为分别背靠阿里和腾讯,自成立以来,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命运就一直被持续关注和比较。
   但事实上,作为民营银行的双子星,网商和微众的发展路径所折射的不仅仅是阿里、腾讯的瑜亮之争,也是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的业态起伏。
   细品网商和微众两家银行的名字,就可以感知其定位的不同,前者专注“商”,后者则服务于“众”。
   1.   
    民营银行双子星 
   3月5日,网商银行召开董事会。董事会期间传出高管人事变动消息,除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将接任井贤栋成为网商银行董事长以外,网商银行原副行长金晓龙据传将升任网商银行行长,原行长黄浩则会在蚂蚁金服体系内担任更高的职位。
   虽然,上述安排仍需等待监管部门的正式批复,某种程度而言,网商银行的人事变动与其业务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即将升任网商银行行长的金晓龙曾任平安银行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及网络金融事业部总裁、现金管理部总经理、深圳发展银行现金管理部总经理等职位。2017年3月加盟网商银行担任副行长以来,网商银行在小微领域跑马圈地速度惊人,这与金晓龙过往丰富的小企业服务经验不无关系。
   去年6月,网商银行成立三周年大会曾宣布,提前2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服务小微企业数量突破1000万,今年3月1日,金晓龙透露,目前,网商银行与超过400家金融机构实现合作,已服务超过1500万家小微企业。同时,还给自己加了一个新的KPI:3年内让全国的路边摊都能贷到款。
   可以想见,随着金晓龙升任行长,这个KPI或将成为网商银行下一步最重要的攻坚目标。
   虽然微众银行也有小微企业服务,但根据微众银行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小微业务的上线时间是2017年,到2018年12月也仅仅服务了34万户小微企业。微众银行真正聚焦的业务核心依旧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业务。
   微众银行瞄准的是无抵押消费金融市场,虽然也有小微企业贷、微车贷等贷款穿品,但核心产品“微粒贷”无论在规模还是利润贡献占比上都占据了微众银行整体业务的主流。
   基于微信生态的微粒贷天生坐拥微信的流量入口,一方面他让微粒贷拥有了海量的C端数据作为精准获客和风控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也吸引了批量的金融机构蜂拥而至,与微粒贷合作,以联合贷的形式撬动杠杆,将规模做大。
   2018年报尚未出炉,最新的公开数据是,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已经累计向1200万人放贷8700亿元。
   这是微众银行过去四年多的发展脉络。
   2.
    暗搓搓的较量 
   以眼下的发展态势来看,网商银行可能选择了更难走的一条路。
   事实上,在传统银行业务中,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虽然都属于零售银行的范畴体系,但两者背后的产品思路和风控逻辑却有着很大差别。
   一方面,消费信贷的利率平均都要比经营性贷款利率要高,从其产品端显示的数据大致可以统计出,微众的年化利率平均在14%-18%,网商银行在12%左右。
   另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来考量,小微企业贷款存在获客难度大、成本高、利润薄、收益低等特点,为触达到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但需要在产品、系统、技术、风控等层面修炼自身内功,也需要对一些产业合作方进行外延扶持,比如对一些isv(独立开发商)给予渠道分佣等激励。随着商户拓展的不断提速,让利小微企业和扶持产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势必会压缩一部分利润空间。从网商银行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网商给到小微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就较2017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
   当然,微众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并非只有微粒贷,微众银行也有小微企业贷、微车贷,但这两款产品仅仅在微众银行的APP上体现,流量成本略高,但在整体业务中占比不高,因此总体成本可控。微粒贷基于微信生态的九宫格页面中,先天的流量优势给微粒贷注入的能量,使得微粒贷迄今为止在微众银行的整体业务贡献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整体而言,相较网商银行,微众成本优势明显。 
   虽然2018年年报数据尚未出炉,但就2017年的 历史 数据来看,在营收、利润、放贷规模等业绩数据的表现确实逊于微众银行。但事实上,互联网银行因为经营业态基于互联网,其评判标准与传统银行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这两家背景特殊的银行而言,仅以业绩论英雄未免过于单纯了。
   由于根植于不同的基因,两家银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极为不同的组织形态。
   网商银行是由蚂蚁金服发起成立的,前身是阿里小贷,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自始至终,网商银行都根植于蚂蚁金服的服务体系。从成立开始,网商银行就明确只服务贷款需求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群体。凭借此前服务B端的数据沉淀和技术积累,网商银行在小微金融方面拥有天然的数据和技术优势。伴随着移动支付在线下的跑马圈地,网商银行的服务对象则从线上网商进一步拓展至线下码商,甚至是三农用户。在这过程中,蚂蚁金服运作呈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互联网特征,每一阶段的目标制定都以服务的小微企业数为导向,对服务客户数等规模数据的关注度似乎超过盈利本身。
   而微众银行仅仅是腾讯金融版图中的一块拼图。在腾讯的金融版图中,还有微信支付、财付通、理财通、微保、区块链等等。腾讯一直没有建立金融业务的独立事业群,也没有统一品牌。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坦言,金融是个专业度非常高的领域,腾讯对此有一颗非常敬畏的心,对于腾讯的金融 科技 未来要如何去发展,腾讯自己也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各项金融业务独立发展被视作是腾讯的一种战略选择。
   然而,更紧凑的业务结构下,网商银行在蚂蚁金服体系中展现出的协同性确实远强于微众银行之于腾讯体系。
   首先,网商银行服务B端的能力叠加蚂蚁金服体系内的支付宝、花呗、借呗、芝麻信用等C端服务的产品,让蚂蚁金服的服务弹性大大增加。曾有蚂蚁内部人士向十字 财经 形容“希望对B端而言,蚂蚁金服提供的产品就像乐高的积木一样,按照他们的需求任意组合、无缝适配”。而这也意味着,网商银行相当程度的业务贡献体现在蚂蚁金服体系内。
   其次,来自蚂蚁金服各个产品矩阵积累的大数据能够进一步丰富风控模型,这位为网商服务的小微业务提供了更好的风控依据。“服务3000万小微商户,覆盖到路边小摊贩”本意味着市场将进一步下沉,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风险。金晓龙之所以敢如此放话,这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 网商PK微众,谁是民营银行之王?

  作者 / 苏苏 
    编辑 / 封成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015年1月4日,在电脑键盘上按了一下回车键后,李克强见证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第一笔放贷业务:远在家中的货车司机徐军足不出户,就获得了3.5万元的贷款。 
    在这之前,银行业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一直不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直到2014年,国务院、银监会等机构颁布各项措施,撕开了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口子。 
    在定位上,   监管部门鼓励民营银行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民营银行的模式类似于直销银行,即没有线下网点,办理业务都依托于互联网。  
    当下中国的民营银行已达到19家,但分属于阿里和腾讯体系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持续领跑,依靠母公司强大的金融场景和技术,已经在银行业杀出了一条血路。 
    如今这两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已经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 
    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由腾讯牵头设立,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 
    腾讯强大的社交属性已经为微众银行定下了“个存个贷”的基调,主要面向个人以及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微众银行主要产品包括消费信贷产品“微粒贷”和“小鹅花钱”,微信备用金“we2000”, 汽车 消费贷款“微车贷”,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微业贷”。 
    依托于腾讯及微信平台,微众银行有着显著的获客优势与风控优势,而C端消费金融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微众银行的盈利能力在民营银行里拔得头筹。 
       就在微众银行成立半年后,网商银行也顺利开业。网商银行的前身为阿里小贷,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小贷,最开始为B2B平台上的诚信通用户提供融资。在更早以前,阿里还联通建行、工行推出“e贷通”、“易融通”等企业贷款产品。 
    后来随着淘宝、天猫等C端电商平台的崛起,累积了大量的交易数据,金融机构能依靠各类交易数据作为风控模型,而后阿里小贷将业务重心放在了电商平台的商家上。 
    但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并不高,一般在2~3倍左右,并且无法吸收公众存款,难以满足阿里的资金需求。2014年国家开放民营企业对银行的准入之后,网商银行顺势而生。 
    2015年6月,网商银行获批开业。早在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时,阿里巴巴就为网商银行定下了“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向那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小微客户发放“金额小、期限短”的信用贷款。 
    股东背景决定了这两家民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   微众银行以腾讯的社交属性为入口,主推个人消费贷款微粒贷,而网商银行则利用阿里的电商平台,手握各类商家的数据,目标服务于小微企业。  
    鹿鸣 财经 根据两家银行2020年年报整理出了部分财务数据,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资产总额正在缩小,均在3000亿以上,但微众银行仍然有多项数据远超网商银行,是当之无愧的民营银行之首。 
       根据今年网商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网商银行的总资产已达到了总资产达到了3112.56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23.04%,增速喜人。 
    从年报中可看出,总资产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源于在网商银行在央行以及同业存放款项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源于营收利息以及贷款余额的增长,网商银行的贷款余额大幅增长81%。 
       支撑网商银行放贷规模急剧增长背后,是今年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经营者已经达到了3507万,相较去年增长68%。在新增的小微客户中,80%都从未获得过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可见网商银行的客群进一步下沉。 
    但业务的扩张并未给网商银行相应的利润增加,2020年网商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18亿元,同比增长30.02%,但净利润为12.86亿元,基本与去年保持持平。 
    分析网商银行的营收表可知,作为收入占比大头的利息收入有所增加,较去年增长60%,但利息净支出为48.58亿,增长率为149%,负债端成本压力巨大使得利息支出拖累了利息净收入。 
       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网商银行为帮助小微企业渡过营业危机,采取了包括发放免息卷等多项减免措施,连同合作银行减免利息6.65亿元。另外,网商银行的小微贷款总体贷款利率也下降1.1%,也导致了利息收入的减少。 
    在支出方面,网商银行资产减值损失为35.97亿元,较2019年的16.54亿元增长117.47%,也导致了净利润的持平。对于拨备计提的增加也意味着网商银行对于新增客户坏账率的担忧。 
       去年年中,网商银行最大股东蚂蚁集团启动上市计划,为了冲击上市,网商银行也加大了业务扩张。根据去年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去年上半年小微经营贷款为421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合贷款,目前网商银行已经合作了超700家金融机构。 
    短期的业务扩张会对客群质量有所影响。从不良率可以看出,到去年年末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52%,较去年上涨了0.22个百分点,一方面有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资产的高速增长导致资产的恶化已经开始显现,而贷款回收有一个周期,后续不良率可能会继续走高。 
    再来看看微众银行2020年的财务数据,总体来说较为平稳。 
    2020年,微众银行总资产为3464.3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8.95%;所有者权益为210.28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0.45%。业绩方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81亿元,同比增长33.69%,净利润49.57亿元,增长25.5%,净利润几乎是网商银行的4倍;贷款余额达到2000.61亿元。 
    微粒贷作为微众银行的拳头产品,其目标客群也在不断下沉,微粒贷约80%贷款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78%从事非白领服务业或制造业,笔均贷款仅8000元。 
     2020年年初,长城证券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截止2019年11月,微众银行旗下微粒贷已累计放款已近2万亿元,放款数量超过2.5万亿笔。  
    在贷款不良率方面,微众银行的不良率为1.20%,相比去年轻微下降了0.04个百分比。 
    除了微众银行自营产品之外,此前微众还看好场景分期,并且布局了家装分期、租房分期等场景。 
    2020年微众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为61.52亿元,较2019年的55.20亿元增长11.45%,这背后主要源于“蛋壳风波”。 
    去年蛋壳的“爆雷”引发舆论热议,这也让蛋壳背后的资金端微众银行走进了大众视野,这次流动性危机下,微众选择为蛋壳兜底。据悉,微众已为蛋壳买单13.14亿元。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消费金融领域场景端的隐患。得益于腾讯的技术,微众银行一直被誉为金融 科技 公司,但互联网巨头也难以在复杂的消费的场景中做到对风险的精准把控。 
    不过作为没有线下网点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业务若要走出腾讯体系,拓展消费场景,未来类似蛋壳的B2B2C的模式依旧难以避免,这对微众后续如何在场景中叠加金融服务是一个考验。 
    网商银行的业务模式进行了几次更新迭代。 
    最开始1.0版本,网商银行主要结合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为阿里巴巴电商体系内部商家提供贷款。此后蚂蚁金服将支付场景拓展到线下商户,这类通过支付宝二维码收款的商家也被称为“码商”,码商贷是网商银行的小微金融的2.0版本。 
    近两年网商银行走出阿里体系,涉足农村金融,为广大三农人群提供贷款,从财报中透露的信息中可见,农村金融寄托着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 
    但农村金融向来是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领域,风控难度大,并且纯线上服务模式无法有效深入农村腹地。网商银行的主要通过与各地政府合作的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贷款,并且依靠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农田情况,为农户建立风控体系。 
    网商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愿景很美好,但农村金融能否为阿里带来预期的营收,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再看看微众银行。根据微众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增速已经放缓。 
       去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最强监管年,监管出台了多项政策,实现对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的管理。为应对监管要求,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互联网小贷公司也多次增资到50亿。 
    根据媒体报道,微粒贷已经大幅下调利率,最低日利率已达到0.02%以下,这有助于微众将目标客群上移,未来将获得更优质的客户,但利息收入也将减少。 
    在监管的大背景下,个人消费贷款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微众银行也需要找到新的业务方向。未来的新蓝海在哪儿?小微金融成为了新风口。 
    2021年初,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将普惠小微金融服务作为发展重点之一。近两年小微金融也迎来了行业爆发期,多家金融和助贷机构都在布局小微金融领域。 
    微众银行在财报中强调,2020年信贷资源开始向小微企业倾斜,普惠型企业贷款余额801亿元,同比增长156%。至今,微众银行已经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客户56万,但与网商银行相比量级很小。 
    截止2020年6月,微众银行已累计为小微企业累计放款超2000亿元,未来小微信贷很可能成为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角力场。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被誉为民营银行的双子星。它们一个主攻消费金融行业,一个专注于小微金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难以放在一个维度上比较。 
    网商银行承担了为阿里数字经济“输血”的职能,如今也深耕农村金融领域,盈利导向已经被弱化,而微众银行的盈利性更强。 
    但两家银行相同的是,都定位于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服务以往传统商业银行难以接触的长尾客群,还都因为先进的技术在行业内被视为金融 科技 公司。 
    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不管业务模式有何差异,究其本质都是互联网银行。 
     参考资料  
     1、微众银行年报  
     2、网商银行年报  
     3、新京报——李克强见证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首笔放贷  
     4、长城证券——银行业金融 科技 专题报告:寻找银行中的 科技 股  
    - END - 

网商PK微众,谁是民营银行之王?

4. 浙江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微众银行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2014年12月经监管机构批准开业,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摘要】
浙江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问】
微众银行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2014年12月经监管机构批准开业,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回答】
麻烦快一点哦【提问】
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回答】
1.浙江网商银行:核心竞争力为小微企业
浙江网商银行会以在淘宝、天猫、余额宝等积累的以小微商业为主要客户群体,提供满足这个群体需求的贸易金融或理财等服务或产品。简而言之,浙江网商银行会专注于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回答】
2.前海微众银行:核心竞争力为个人金融
前海微众银行会与QQ、微信这样的社交端口紧密结合,主要业务将偏重以个人金融服务,特别是消费金融为主;比如之前微粒贷,就是一款个人大数据征信的小微贷款,额度2-20万,日预期年化利率万分之五。【回答】
以上就是两个银行的核心竞争所在领域【回答】

5. 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谁更满足大众需求

      首先,这两家纯互联网银行都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分行、没有柜台。然后,他们都强调技术驱动,都以“持有银行牌照的技术公司”自居。微众银行40%的员工来自腾讯,主要为互联网产品开发人员;网商银行2/3的员工是数据建模人员,而在传统银行,技术人员通常仅占比10%。      并且,他们都希望服务小微客户,并且还先后提出“平台化运营”的构想。顾敏认为,微众银行的核心使命是连接大众客户、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其盈利模式不是传统的存贷利差或者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而是来自于与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果分享。      “互联网思维中有一条就是平台化策略,阿里和腾讯都是做平台起家,办银行时也延续了这种思路。很多银行钱多,但就算有心服务小微客户,第一他们找不到这么多客户;第二他们没法识别客户风险,所以,平台化意味着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将输出自己的风控能力,帮别人贷款,并抽取一些分成作为收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不过,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未来的发展会有明显的区分。阿里做电商起家,生态圈中的商户、卖家很多,在服务小微企业上,网商银行具有先天优势;而腾讯垄断社交领域,掌握着大量的个人社交数据,因此,微众银行在开拓个人业务上更有空间。

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谁更满足大众需求

6. 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的差别有多大?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项目层出不穷。互联网银行的出现,不仅对旧有监管制度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同业激烈竞争。
  
   腾讯的微众银行和阿里的网商银行,作为首批获批的5家民营银行中唯一的两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同样都是互联网巨头旗下的民营银行。一直被行业当做参考对象和竞争对手。
  
   凭借新兴技术及创新精神,互联网银行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进行改造、革新,虽然据发布的信息显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两家民营银行也有不同,下面天眼就为大家作一下简单的比较:
  
 
  
  
    网商银行: 网商银行确定是一家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主攻贷款不超过500万元。同时也可以说明,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是网商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
  
    微众银行: 微众银行主要定位于向用户提供购物、旅行等个人消费金融服务。同时微众银行没有PC端业务网站,反而更加注重移动端。
  
 
  
  
    1.活期 
  
    网商银行: 活期分为真活期和余利宝,真活期年化0.42%,而余利宝年化2%左右,是天弘基金的一个货基,跟余额宝不尽相同。
  
    微众银行: 活期是国金众赢货币基金,年化3%左右,是国金基金专为微众银行打造的,活期余额可以实时转出,每天限额300万。活期余额还可以用来投资微众银行里的其他产品。
  
    2.  活  期理财 
  
    网商银行: 没有活期理财产品。
  
    微众银行: 短期理财主要是一些货基和类货基,如太平洋增益(太平洋证券),广发多添利(广发证券)等,有限时限购。
  
    3.  定  期 
  
    网商银行: 定活宝3年到期利率为3.85%,定活宝提前支取的利率却达3.2%。
  
    微众银行: 3年定期产品的利率则为4.1%,比定活宝略高。微众银行提前支取部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一般年化利率在0.35%左右。
  
    4.  贷  款业务 
  
    网商银行: 信任付是由网商银行提供给小微经营者“先拿货、后付款”的采购后付服务。旺农贷主要针对的则是农村金融的目标群体,需要村淘合伙人的审核。网商贷则是针对创业或小微企业群体。
  
    微商银行: 微粒贷目前给用户的授信额度为500元~30万元之间,依据个人综合情况而异。单笔借款可借500元~4万元之间,无需抵押和担保,不需要提交任何纸质材料。
  
   此外,微众银行还涉及到保险等业务是现在网商银行所没有的。
  
 
  
  
    网商银行: 据媒体报道2/3的员工是数据建模人员。
  
    微众银行: 据媒体报道40%的员工来自腾讯的互联网产品开发人员。
  
 
  
  
    网商银行: “自营+平台”模式,一头连接着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头则有包含一系列传统银行在内的资金供给方,并已和保险、信托等机构洽谈合作。
  
    微众银行: 已展开与传统银行的同业合作,与华夏银行等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包括同业授信、共同发放小额贷款、联名发信用卡、代售理财产品等多项合作。
  
   互联网银行目前做得更多的其实是联动各方,探索银行同业合作,实现银行间的优势互补,构建可持续的、崭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互联网银行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并非简单地替代关系,互联网既是渠道又是护城河,传统金融机构若是利用好互联网银行的优势与其充分合作、融合,会形成更加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