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历次中东战争

2024-05-18 16:41

1. 介绍一下历次中东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2、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3、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
4、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5、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影响: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后,以色列将有6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中东成为恐怖主义的热土,巴勒斯坦人用接二连三的自杀性人体炸弹的袭击以色列人,并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等政治恐怖事件。
1988年,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建立,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00个国家的承认,政府办公地点位于约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第一次中东战争;百度百科-中东战争

介绍一下历次中东战争

2. 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约旦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未获得认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而以色列则依靠着美国的强大后援和先进的武器装备,经过艰苦鏖战,最终挫败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狭长地带。

3. 如何看待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的问题上,我们并不了解其真实内幕,只能凭猜测、推论。现在,我也来推论一下吧。
”第一次中东战争:于1948年5月15日开战,以色列人称之为“独立战争”,阿拉伯人称之为“大灾难”。第二次中东战争:于1956年10月29日开战,又别名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和“西奈战役”。第三次中东战争:于1967年6月5日开战,以色列称之为“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称之为“六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于1973年10月6日开战,又别名为“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和“十月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于1982年6月6日开战。“
可以看出,如此频繁的发生战争,依照以色列的国力,是不可能的。很显然,这是代理人战争

如何看待中东战争

4. 如何看待中东战争

历来,中东就是个聚焦全世界目光的热点地区,是不少野心帝国要征服统驭,为自己所用的战略要地。  既然是战略要地,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东用必争一词,就知其具备性急的要素。该地区被世人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陆海空三线地理使得的优势突出。其战略地位缘于其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三洲,占据包括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在内的五海,牌勾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枢纽位置。  当然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只是中东惹人关注的原因之一。当地水火不相容的宗教民族冲突,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才是中东纷争迭起的命门所在。  以中东的宗教民族冲突来说,那就是中东国家间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大家知道,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多教派就会有多信仰,而每一个教中又还有派,派中还有派,能和平共处还好,否则矛盾就会由此而来。中东地区的宗教矛盾囊括了宗教与宗教间,教派与教派间的针尖麦芒,矛盾尖锐且难以调和。  在中东的历史上,宗教往往又与政治紧密相连。这样一来,当神权与王权两相结合,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统一分裂也就与宗教休戚相关。加上中东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也有不少是宿怨颇深。较为突出的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波斯人、库尔德人之间的冲突,阿拉伯人之间也存在着很深的矛盾。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中东地区因领土问题、因民族问题而起的战争起生。像两伊之间的领土矛盾,其实就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之间的战争。另外,巴以间的冲突其实就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也是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而黎巴嫩内战则是基督教、天主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也可以说是阿拉伯人的内战。库尔德问题是库尔德人与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三个民族的冲突。  这种种纷争,使得中东常年深陷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的境地。据统计,在二战后的短短60年时间里,中东地区爆发了70多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大规模的战争就达数十次之多。中东战争、约旦危机、石油危机、阿以冲突、巴以冲突、黎以冲突、阿富汗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空袭加沙……每每大战发生之际,也总有像美国、苏联这样的大国牵涉其中,甚至还屡屡险酿大国交战的对抗局面,更有甚者,他们自己亲自出兵开打。  中东的局势之所以能牵动大国的神经,就不得不提中东纷争迭起的另一命门: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黑色的金子,没有人不觉得它不是财富。当然,它还是血色苦难的源头,这点,中东的老百姓是深有感触的。中东因石油聚来了财富,中东也因为石油招来了祸端。你可以说中东是让全世界都羡慕的地方,因为它拥有黑色金子,但更多的,大家会觉得它是全世界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战火总是无休无止。大国不一定会关心中东是否战火绵延,但却一定会盯住财富的源头。像美国,其目光自二战以后就再未从中东移开过,那里的能源,尤其是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的能源,这些都是美国的兴趣所在。
求采纳

5. 什么是中东战争?

1948~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东战争自1948年至1982年止,历时近40年,它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所进行的战争。40年来共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通过战争,以色列几乎占有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但却无力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永久合法地位。
中东,包括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6千万,大多数是阿拉伯人,有“阿拉伯世界”之称。因该地区盛产石油,故又有“石油海洋”之称。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的地区为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前2000多年,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是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这里建立国家。今天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就是古代迦南人和腓力斯人的后裔。公元前11世纪,外来的希伯来人(即后来的犹太人)征服了迦南人,建立起希伯来王国并产生了犹太教,后来又建立过以色列国和犹太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70~135年,罗马帝国占领了这一地区,希伯来人受到3次大规模屠杀,大部分被逐出了巴勒斯坦,流散到西欧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又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由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散居各国的犹太资产阶级鼓吹“犹太复国主义”,掀起在巴勒斯坦重建国家的运动。欧洲各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大批迁徙,1917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已有56000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一个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犹太两个独立国家。各阿拉伯国家反对分治决议。在这种情况下,从1948年到20世纪70年代,一共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1949年2月~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英勇作战。在全世界人民的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敌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时机。
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双方经过苦战,各有损失。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一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政治上是一次冲击,打破了阿以关系的僵局。战后双方开始就用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举行了谈判。它在军事上则显示出战争的导弹-电子时代的到来。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趁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处于分裂不和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摧毁巴解武装力量为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黎巴嫩大规模入侵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先后出动兵力达12万人。这次战争持续了两个多月,双方再次同意停火后,8月21日,在联合国部队监护下,巴解部队从贝鲁特分散撤往8个阿拉伯国家。这次战争急剧恶化了中东地区局势,同时也加速了以高技术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
近四十年的五次战争,使整个中东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长期的战争,严重地阻碍了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连续不断的战争,使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敌对关系越结越深,怨怨相报,因而中东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而一些大国则趁中东战争之机,试验其新式装备,推动高新技术武器的发展。大国为插足中东,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战争,从而使战争具有强烈的国际背景,造成整个国际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然而,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阿以冲突早日和平解决,冷战结束以来,阿以关系趋向缓和,和平进程已出现不可阻挡的势头。

什么是中东战争?

6. 谁有介绍所有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这次战争一直延续到一九四九年二月。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范围的五千七百三十一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有近一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自一八六九年开通后,被英国长期占领。埃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六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十月二十九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三十一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随即侵入埃及领土。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十一月二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火。十一月五日晚,以色列被迫同意停火,英、法也于六日表示同意停火。十二月二十二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军队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败结束了这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 即六·五战争。又称“六天战争”。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战争于六月十一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六点五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五十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六月七日和八日两次通过“停火决议”,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在丧失大片土地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 即十月战争。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叙军一度打到太比利亚湖。但是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等原因,最后被迫在十月二十五日停战。 □第五次中东战争: 即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一九八二年六月六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遇刺为借口,悍然出兵入侵黎巴嫩,在六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大部分基地。九月十九日,以色列部队不得不撤出贝鲁特西区。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以色列被迫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与黎巴嫩重开撤军谈判。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一日,以色列内阁通过决议,在同年六月一日以前撤出在黎巴嫩的所有以色列军队,但仍在与以色列接壤的黎南部边境地区保留一个八至十公里的“安全地带”,在那里支持听命于它的“南黎巴嫩军”。《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1月03日第七版) □第六次中东战争: 黎巴嫩真主党昨日早上向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发动史无前例的火箭炮攻击导致八人丧生后,以色列随即加紧向黎巴嫩展开空袭行动,使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楼房一栋接一栋地倒塌,大片地区电流供应中断。  此外,真主党昨日否认以色列电视台报道该党领袖纳斯鲁拉,已在以色列空袭中受伤,并称这只是以色列的宣传技俩而已。  真主党武装组织为报复以军对贝鲁特的攻击,以火箭炮攻击以色列港市海法(Haifa),火箭炮击中该市的火车站。事后不久,以色列战机便升空,再度以导弹轰击贝鲁特以南的真主党总部,使得当地的民宅区浓烟冲天。昨天下午,以色列向该区发射了更多的导弹。  以色列的袭击目标遍布黎巴嫩各地。贝鲁特附近的海港设施和黎巴嫩第二大城市特里波利。贝鲁特南部地区也再度受到袭击,据报道,真主党总部已经被摧毁。  据黎巴嫩警方和民众昨天说,过去24小时内,有41个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平民,这使得以色列五天攻击行动的死者增加到148人。贝鲁特的150万居民纷纷逃向附近山区和东边的贝卡山谷避难。  以色列境内则有23人死亡,其中15个是被火箭炮打死的平民,伤者有300多人。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说,来自黎巴嫩的火箭炮导致海法市的8个人丧命,离开黎巴嫩边界以南不过几公里的城市阿卡和纳哈里亚也遭几枚火箭炮击中。  自上个星期三以来,已有450多枚导弹从黎巴嫩射向以色列。  以总理奥尔默特在每周的内阁会议上表明:“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力量阻吓,攻击我们北部和整个国家者,得面对深远的后果。”  以防长佩雷茨誓言,以色列在对付真主党时,将会攻击其所有发射炮火的源头,不理会地点在何处。他说:“所有攻击海法和我们境内地点者,都得付出沉重的代价。真主党以为,从有平民生活的地方发射火箭炮,我们便不会反击。无论他们在那里,我们都会攻击他们。”  然而,佩雷茨虽然证实了以色列派遣突击队进入黎巴嫩的消息,但他表明,以色列不打算再度占据黎巴嫩。他解释道:“我们不会再度占据黎巴嫩,我们有其他的行动方式。我们不想陷入黎巴嫩这个困境中。”  以色列北区司令亚当提醒黎南民众疏散,“因为,我们将在两三个小时内以猛烈炮火攻击黎巴嫩南部。”可是,以色列之前的攻击行动已经摧毁了好些桥梁、隧道和公路,使得黎巴嫩南部同其他地区隔绝开来,好些人现在只能走山路,长途跋涉。  另一方面,以色列军队、坦克和武装直升机昨日返回卡萨地带,发射导弹,与巴勒斯坦武装分子驳火,造成三名武装分子死亡,这显示自一名以兵6月被掳走后,大规模军事行动依然全面展开。  黎巴嫩政府昨天说,意大利昨天向它转达了以色列要真主党释放两名以色列士兵的要求,以色列也要真主党撤离以黎边界,否则,以色列便不会停火。  黎巴嫩内阁昨天在内阁会议后发表文告说,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已经打电话给黎巴嫩总理福阿德传达了以色列的要求。  鉴于黎巴嫩的炮火日渐炽烈,好些国家加紧进行疏散侨民的工作。

7. 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第一次中东战争
[编辑本段]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
[编辑本段]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
[编辑本段]
(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8. 中东战争指的是?

是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五次战争,
第一次是巴勒斯坦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
第二次是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
第三次是"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也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
第四次是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五次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
这五次战争以色列的土地由小越大越大,实力也是越打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