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花钱买快乐?

2024-05-20 07:44

1. 为什么花钱买快乐?

好多人刚结婚那阵子,为了买新房,日子过得省吃俭用。吃快餐,挤在斗室里将就着。但迁居那一天快乐的情景,却使他们终生难忘。
安妮和弗兰克有五个孩子,经济拮据。而每逢假日却必去滑雪。为此要购置七双滑雪板,七双长靴,七副撑杆及每个人的滑雪衫,还要付来回车费等其他开销,人们都认为弗兰克一家简直是疯了。最近,他的孩子们都已各自成了家,“当然,我们那时过着清寒的日子。”弗兰克说,“但最近,一个儿子在来信中说,他怎么也忘不了小时候滑雪时的快乐。”
一笔有限的收入有两种安排法:一种是精打细算地将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虑进去,虽然事事顾全了,但最终觉得毫无收获。另一种是把钱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如果难以做到兼顾的话,还小如先满足重要的方面,而在其它的方面克扣一下。有些人对于把钱花在那些有益的并能为家庭和自己生活增加乐趣的事情上,总是犹犹豫豫,只想着攒钱备荒,放弃了大好时光。其实他们这是只知紧攥手中的麻雀,而忘了逮野地里的孔雀。
有这么一对恋人,打20岁起就开始为下辈子的生活操心。当他们的同龄人在建立小家庭、安享天伦之乐时,他俩却一个念头地买房置地,积累钱财。等他们感到可以安心成家时,女的已39岁,这些年来一直在访医求道,也没能怀上孩子。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说明一个道理,当你确信某事某物能使你的生活更为充实时,不论它是一次旅行,或是别的什么,你就应尽力去得到它。要知道有的东西失去了便再也难得到。
小时候的一件事令比恩终身难忘。那时他父亲失业了,全家靠吃鱼杂碎过活。一日比恩在一个商店的橱窗内看到一只带红色塑料花的小别针,顿时他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他赶紧跑回家去央求妈妈给一毛钱。母亲叹了一口气(一毛钱能买一磅鱼杂碎呢),但父亲说:“给他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欢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的。”那时父亲就明白,这一毛钱所能买到的是永远闪光的金子。
钱在生活中并不是决定一切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梦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实现的力量。有一中年男子,他的独生子在很小时就显示出音乐天赋,曲调一听便能记住。自己还能在钢琴上编歌。夫妻俩为使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竟然驱车60英里送他到临近的一个城市去就学。为此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妻子每天晚上去一家书馆加夜班,丈夫是个教师,课外在家中设馆开课以增添收入。今天他们的儿子获得了两个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在几个最好的管弦乐队中演奏过。如果当初他父母给他请个价格低的二三流教师,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成果了。
这说明了在某种意义上,金钱是第二位的。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用你辛勤的劳动挣来的一点钱,送孩子去野营或自己买一件心爱之物,也许与自己的低收入不那么相称,但却提高了你生活的情趣和意义。
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

为什么花钱买快乐?

2.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快乐

“双十一”的账单刚刚结了,“双十二”“双旦”的账单又来了。不少市民自嘲,上个月的消费贷还没结清,就开始预支下个月的薪水了。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当下,打白条、用花呗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去年,花呗发布《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人使用花呗。事实上,不只是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以及各类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让不少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有了更多“买买买”的“资本”。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不管是买衣购鞋,还是外出吃饭,都可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以前买东西要等每月发工资,现在随时可以买想买的东西。”参加工作两年的汤女士说,她每个月都会按时还款,没有出现过逾期的情况。

除了线上购物可以提前预支和分期付款外,很多线下商店也推出了分期项目。在中心城区一家数码产品店内,几乎每款商品都能享受分期付款。去年,市民张先生用京东白条的分期付款买了一部6000多元的手机,分期6个月,他觉得还款压力不大。“如果是一次性付完,那压力就会有点大。”张先生说。

此外,蚂蚁花呗、信用卡等推出的一些消费红包、打折促销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不管是便利店还是小餐馆,走哪儿都能扫码得红包,用花呗付款可以直接抵现金,到还款时间还上就行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超前消费不是超额消费

超前消费缓解了不少年轻人当前的消费压力,但也带来不少困扰。25岁的孙女士过去经常超前消费,经历多次痛苦的还款后,她意识到,购买当下能负担得起的东西更为安心。“当收入不再成为消费的阻碍,很多东西都想买、都敢买。等到月底看到花呗账单才知道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其实每一笔费用都不是很高,但是积少成多。”孙女士说。

除了还款焦虑,过度消费、盲目消费也是困扰不少人的问题。“因为花的不是自己当下的钱,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好像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一不小心消费就会超出自己的还款能力。而且很容易冲动购物,往往东西买回家才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需要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老年人对超前消费的接受度普遍较低。“除非是房车这种大额贷款,日常消费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以免到最后还不上款干着急。”年近60岁的王先生表示,对于存钱买来的东西,人们会更加珍惜,使物品物尽其用,消费的时候也能保持理性。

专家提醒,积极的“超前消费”不是超额消费,也不等同于不理性消费。消费时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理性做好规划,适当降低透支额度,量入为出,避免冲动、盲目消费。(记者 张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