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精通了大六壬,准确率有多高?能够洞察世情,洞察人心和射覆吗?

2024-04-27 15:10

1. 如果真正精通了大六壬,准确率有多高?能够洞察世情,洞察人心和射覆吗?

真正懂了大六壬之后,你将不再用其随意测任何事情,因为“善易者不占”,所以准确率对你而言无所谓高低,世事人情、人心什么的,对你而言亦不再重要,你已经超脱俗世了,只有凡夫俗子才会用其测事情。

如果真正精通了大六壬,准确率有多高?能够洞察世情,洞察人心和射覆吗?

2. 大六壬如果学的速度快的话,要多少年才能够精通?

精通。兄弟,至少要九年面壁之功!!!

3. 大六壬是干什么用的?

同意,这是上古时的记数顺序决定的,我国上古记数方法是[1壬][2庚][3戊][4丙][5辛][6癸][7乙][8丁][9己][0甲],此为天数,壬取天一之意,上古以花甲记日,六取天干六个循环为一年之意;这就是大六壬,这在商代以后就失传了,

大六壬是干什么用的?

4. 六爻与大六壬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本人有幸这三种术数都阅读过,谈一下个人粗浅看法,现在放眼全国,六爻是大宗之法,奇门和六壬都日落西山了会的人太少,奇门只是一部单一著作,里面讲的是八卦九宫阴遁阳遁之局,不懂的人也能发现有连接不上的地方,并且还有很多咒语等,只看占卜方面类象太模糊,可能是原版的没了,感觉现在的抽了精华,大框架有没了窗户纸,你就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六壬和奇门都说是黄帝战蚩尤时九天玄女所授,六壬讲的是天盘地盘,三传四用,昼夜贵人等,但实际的著作也不多,类像和现在的事物有很大差异,六壬每个时辰两小时内只能有一个象。从出处讲,三者理论都是是由伏羲画八卦阴阳为中心正统下来的。因为伏羲最早,比三皇五帝早太多太多,六壬很多人都说准,奇门更是吹上天,也许在以前真的很准,但是如果找到以前手抄的古书,恐怕光学没有十年是不能真正学会的,首先是难书厚,不是道理多是规定多,条框多,都需死记硬背,最后一大堆条文规矩后就是一句这些象征着吉利或不吉利而已。六爻更多的是道理明确,让人易懂,理论全清朝著作就很多,并且类象丰富断事细致的恰到好处,六壬呢拉的七大姑八大姨挺多,你想要的结果却是模糊的,正因为大六壬过于细象过于多反失去了准头。六壬与奇门真要是同一个人学断同一件事结果都一样。易学家邵康节就精通六壬与六爻并发明了梅花易数结果都一样准确。有大能者可以发明一门学问成一代宗师,后学能全学会就烧高香了,既然都一样准,何必去学复杂的呢,问题是如果没人代路付出了好几年可能学的出现偏差,所以不需要听什么帝王绝学的虚名,实打实,目前奇门和六壬如果真挑战,恐怕是最多和六爻平局。绝不会比六爻强。六爻门道很多,384爻再加上每个动爻的变化,能掌握好六爻没有10年恐怕也是不行。

5. 大六壬断卦时的程序是怎样的?

我们来简单谈谈六壬判断的几个基本要素。  (补充:还要考虑方位)
  
1.先锋:
所谓先锋,就是事情已露而出现的先兆。六壬以正时为先锋。为什么以正时为先锋呢?因为,在我们需要占算事物的时候,必须是该事物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我们在考虑该事物的同时、该事物就已经感应在此了。就是说它的信息已经到了。为什么经验丰富的人没等来人开口占什么事,就已先知道他要问什么,他的情况怎样等等。除开这个人对事物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之力外,其中也有一条,就是他根据正时来取到了对方的信息,这一套相当实用而有趣的技术。 (如:甲午日 占时 未 先锋为妻财)

2、值事。
值事就是月将,月将就是太阳在每月中停留的位置,如正月太阳在亥,亥就是月将。每个月将都有它自己的名字,他管着每月的事情。就像值月的神一样,如同二十八宿值日神,它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功能。

值事是怎么值的呢?我们起课的时候,必须是月将加在正时上才产生了天地盘,建立了四课三传。月将加时的意思是:某某事情在某一时辰发生或出现,这件事情的状况就在天地盘上反映了出来。这是一个很有逻辑性的构思,只不过用巧妙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外事:
日干为外事,就是当事者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六壬以日干为主为“我”。任何事物都是受着阴阳两个方面的影响的。所以,日干有日阴日阳。阳的方面,主进,主动,是积极的向上发展。阴的方面则相反。

4、内事:
日支为内事,内事就是家里事,或妻子,或家宅,也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和事,如占自己的家宅、妻儿,只须看日支就行了。

5、发端:
初传为发端之门,一传就是用神,是事物发展的起始,它的好坏对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用神吉,并且得吉神生助,则事物就吉,用神凶,且得凶神助,则事物必凶。

6、移易:
中传为移易之门,就是事情移动,变易的中间状态。

中传是由初传发展而来,它不仅受着初传的影响,而且受着自然界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所以,事情在移易的过程中,其发展是多向的,我们断定事物切不可僵化,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把事物缩小到最有可能发展的地步。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旧事物的结束,就是一个新事物的开始,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不过,这个环节点落在哪里,就成为我们判断事物的焦点,这就要*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了。 
      
7、归计:
末传为归计之门。就是事物发展的归宿和终结。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旧事物的结束,就是一个新事物的开始,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不过,这个环节点落在哪里,就成为我们判断事物的焦点,这就要*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8、变体:
年命为变体,所谓命是人出生年的地支所落之方。如甲寅年生,寅就是命之友,所谓年,就是行年所到之方,双称小运。

每年都有不同的气运,事物最终的好坏,还要看年命的生克,是扶是抑是扶.则变危为安,是冲克则变吉为凶。

大六壬断卦时的程序是怎样的?

6. 名诗名句有哪些?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黄仲则《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中立宵。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杜牧《思旧游》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处处楼。
罗邺《放鹧鸪》
好倚青山与翠溪,刺桐毛竹待双栖。花时迁客伤别离,莫向相思树上啼。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巴山夜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温庭筠《城南子词》
井底点灯深嘱伊,共君长行莫围棋。琳珑骰子安红豆,透骨相思知不知。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二首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春情 折桂令》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雀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玉楼春》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5、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木兰花 晏 殊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木兰花 晏 殊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 李之仪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 永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 晏几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 李之仪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临江仙 晁冲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晏几道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无名氏《西北有高楼》)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古辞《西湖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清商曲词《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吴声歌曲《子夜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夕(鲍照《代堂上歌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行》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粉泪暗和清露滴,罗衣染进秋江色。
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是长相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尚不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思

日日相思夜未眠,笑问人间何处无,

苦苦盼望能相见。笑看人生过一世。

次次相见不相问,不必伤心不流泪,

偷偷留下这首诗。悲欢离合人人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寄李亿员外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忆帝京 柳永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渔家傲 陈袭善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
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
谁与寄? 西湖水是相思泪。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一丛花令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7. 有谁有好谚语呀?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信了肚,卖了屋。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行船靠舵,赶车靠鞭。 
行要好伴,居要好邻。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秀才谋反,三年不成。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虚心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掩饰一个缺点,又暴露了另一个缺点。 
眼不见,差一半。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眼是孬汉,手是好汉。 
杨柳发青,百病皆生。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 
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水缸。 
要捕鱼,先织网;要搭桥,先打桩。 
要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要想长寿,先戒烟酒。 
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要知下山路,须问过来人。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夜夜防贼,年年防歉。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一壶难装两样酒,一树难开两样花。 
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艺高人胆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饭休嫌淡,有车休嫌慢。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粮当思无粮难,莫到无粮思有粮。 
有钱难买老来瘦。 
有钱三十为宰相,无钱八十做长工。 
有肉嫌毛,有酒嫌糟。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遇着绵羊是好汉,遇着好汉是绵羊。 
欲速则不达。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圆木平不稳,方木头不滚。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越吃越馋,越困越懒。 
越坐人越懒,越吃口越馋。 
钥匙不能劈柴,斧子不能开锁。 
云彩经不起风吹,朝露经不起日晒。 
在朝都是官,在席都是客。 
在家不避父母,出嫁不避丈夫,有病不避大夫。
在家不理人,出外没人理。 
在家千日易,出门一时难。 
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老。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 


懒婆娘的裹脚 -- 。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小葱拌豆腐 -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冷水发面 -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棋盘里的卒子 -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曹操吃鸡肋 -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有谁有好谚语呀?

8. 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浮生六记》中的一句话,请教一下“射覆”是什么意思?

射覆是古时一种游戏,红楼梦里也曾描写到.射可以理解成猜的意思.比如说我想的是鸡,我就说个窗,用的是宋处宗鸡窗的典故,那个射的人来猜我想的是什么,猜着了不能明说,比如宝钗就说了一个埘,用诗经鸡栖于埘的典故,这样探春就知道宝钗是猜着了.其实射覆最早只是用盆盖一件东西要人来猜,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人游戏,借用诗句或典故来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