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东南亚为什么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争夺的热点

2024-05-03 04:14

1. 近代以来,东南亚为什么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争夺的热点

  1、优越的地理区位是形成热点区的基本前提

  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就控制着优越的地理区位,而优越的地理区位是最富有政治、经济价值的战略资源,是新、老殖民主义者争夺的重点。

  东南亚地处“新月型地带”的东翼,扼亚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连结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通纽带,沟通亚洲与大洋洲的桥梁。自古以来,东南亚是东、西方各国人民相互交往的要道;近代,它又成为了世界海、空运输的枢纽地域。特别是介于马来半岛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最窄处约32千米,水深25-150米,地处赤道无风带,峡内风平浪静,利于通航,在殖民时期就是英帝国主义者的“东方生命线”,现在是与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并列的世界最繁忙海峡,平均每日有200多艘船只通过,全年达8万多艘。其中,日本的船只达5-6千艘/年,多时达7-8千艘/年,90%的原油从马六甲海峡通过,故有“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之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许多资源也经过马六甲海峡。

  2、丰富的、具有国际意义或区际意义的资源,是热点争夺的物质内容

  东南亚资源丰富,有许多具有国际意义或区际意义的农矿资源,石油和天燃气储量丰富,锡的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50%和60%,天然橡胶的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马尼拉麻、木棉、柚木和金鸡纳霜的产量及出口量约占世界90%以上,稻谷产量占世界1/5、出口量占世界1/3。丰富的农矿资源,使东南亚在殖民时期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域。

  东南亚地区皆拥有丰富的、各自的优势资源,而这些优势资源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分布及发展方向紧密联系。谁取得了上述区域的控制权、支配权,谁就找到了廉价的原燃料供应地,而且掌握了制胜殖民竞争的有效武器。

  3、自然条件引起的居民分隔和离心作用是热点争夺的楔入地带

  一般地,热点地区常是或受地体破碎、地形复杂的影响,或受沙漠广布的阻隔影响,使各民族、各部落居民交往困难、缺乏统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地域。

  东南亚由大半岛和群岛组成,地体破碎。构造上属亚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三角地带。构造地貌特点决定了人口多集中分布在地形呈南北延伸、山河相间排列的半岛地域的河口三角洲和岛屿的沿海地带。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时期,因缺乏有效的交往手段和联系工具,部落间的分隔性强,遇外敌入侵时,不能统一调度、协调对外;二战以后,船只和飞机是主要的联系工具,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域差异的影响,使有效联系技术的应用在空间上和数量上皆受到制约,各地联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加强。

  4、地区内部复杂的文化地理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是热点地区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

  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十分复杂,从民族构成看,各国少则五、六个民族,多则达一百多个民族,近代又是中国移民的主要接纳地。从文化构成看,因地理位置介于中、印两大文明源地之间而带有中印文化的烙印;因中世纪后阿拉伯人的介入而传入伊斯兰文化;“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又相继带来各自的文化背景。结果,世界三大教、印度教和中国的儒家学说都得到广泛的传播,使本区成为了世界居民、文化和宗教的“十字路口”,从而奠定了热点地区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

  5、大国介人是形成热点地区的现代地缘政治因素


  东南亚因政治区位优势突出,战后成为东西方集团着重经营的重要地带。50年代中期,前苏联先后同缅甸、印尼鉴订了“贸易协定”与“技术援助和经济援助协定”;60年代中后期,先后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建交,组成“苏、新”“苏、菲”航运公司等;70年代中期通过支持越南,加强自己在东南亚的政治、军事存在。同期,美国支持“东盟”国家与越南对抗,老挝、柬埔寨成了对抗的缓冲地带。进入90年代,因“冷战”结束,东南亚的国家矛盾趋于缓和而步入了相对和平、稳定的新时期。

近代以来,东南亚为什么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争夺的热点

2. 东亚地区在两个半世纪前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现象?

如今很多人都热衷于去极地地区旅游,因为在那里不但可以体验极昼和极夜,幸运的话还可以在夜晚的时候看到极光的出现。即使大多数人一生都可能去不到极地地区,但是去过那里的人已经拍下了极光的真实照片,通过照片我们也能隔着屏幕感受到极光的美。极光一般只出现在极地地区或者高纬度地区,但是十八世纪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人们见证了一次“奇迹”,那一天整个夜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光,这就是极光在低纬度地区的出现。

这种现象当然被当时无法理解极光现象的人认为是天象的显现,由于该极光是红色的,因此被认为是凶恶之兆。直到200多年后,科学家们才确定当时出现在东亚地区的红光是极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极光会在低纬度地区出现呢?在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需要对极光是如何产生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众所周知,地球被一个巨大的磁场给笼罩住,而磁极就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距离地球有一个天文单位距离的太阳时常会发生表面活动,使得大量带电的高能粒子以极快的速度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太阳风。当太阳风靠近地球的时候,就会受到地球磁极的吸引而开始向两极偏转。在太阳风到达两极地区上空之后,它们还会进入大气层中。我们所看到的极光就是太阳的高能粒子和空气中的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原子分别是氧原子和氮原子,这两种粒子吸收了高能粒子的能力之后会产生电子激发,从而使电子回到基态。在电子回到基态的过程中就释放出了红光和绿光,从而形成了人类所看到的极光现象。一般情况下,强度不高的太阳风都会被地球的磁极吸引到两极地区“消化”掉,否则会给地球表面的通讯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十八世纪东亚地区出现的红光现象就被证明是太阳活动破坏低纬度地区的一种表现,所幸的是那时候东亚地区还没有出现电子通讯,因此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1859年曾经发生了一个名为“卡灵顿”的严重事件,据了解该事件造成了当时地面上大规模的无线电报系统瘫痪,到底是什么回事呢?据了解当时一位名为卡灵顿的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了太阳表面出现了大量耀斑和黑子,并且预测将会有大规模的太阳活动发生。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太阳风就侵袭地球,它从太阳表面来到地球表面仅仅只要18个小时作用,而且速度比以往的太阳风都要强。

根据记载,这次的太阳风暴不仅造成了全球多个低纬度地球出现了极光现象,还导致多地的无线电报机和电报塔着火了,人类的无线电事业在那一次遭到了重创。时至如今,人类依然对太阳风暴束手无策,只能及早预测和预防。

3. 两个半世纪前,东亚地区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现象?

如今很多人都热衷于去极地地区旅游,因为在那里不但可以体验极昼和极夜,幸运的话还可以在夜晚的时候看到极光的出现。即使大多数人一生都可能去不到极地地区,但是去过那里的人已经拍下了极光的真实照片,通过照片我们也能隔着屏幕感受到极光的美。极光一般只出现在极地地区或者高纬度地区,但是十八世纪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人们见证了一次“奇迹”,那一天整个夜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光,这就是极光在低纬度地区的出现。

这种现象当然被当时无法理解极光现象的人认为是天象的显现,由于该极光是红色的,因此被认为是凶恶之兆。直到200多年后,科学家们才确定当时出现在东亚地区的红光是极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极光会在低纬度地区出现呢?在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需要对极光是如何产生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众所周知,地球被一个巨大的磁场给笼罩住,而磁极就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距离地球有一个天文单位距离的太阳时常会发生表面活动,使得大量带电的高能粒子以极快的速度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太阳风。当太阳风靠近地球的时候,就会受到地球磁极的吸引而开始向两极偏转。在太阳风到达两极地区上空之后,它们还会进入大气层中。我们所看到的极光就是太阳的高能粒子和空气中的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原子分别是氧原子和氮原子,这两种粒子吸收了高能粒子的能力之后会产生电子激发,从而使电子回到基态。在电子回到基态的过程中就释放出了红光和绿光,从而形成了人类所看到的极光现象。一般情况下,强度不高的太阳风都会被地球的磁极吸引到两极地区“消化”掉,否则会给地球表面的通讯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十八世纪东亚地区出现的红光现象就被证明是太阳活动破坏低纬度地区的一种表现,所幸的是那时候东亚地区还没有出现电子通讯,因此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1859年曾经发生了一个名为“卡灵顿”的严重事件,据了解该事件造成了当时地面上大规模的无线电报系统瘫痪,到底是什么回事呢?据了解当时一位名为卡灵顿的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了太阳表面出现了大量耀斑和黑子,并且预测将会有大规模的太阳活动发生。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太阳风就侵袭地球,它从太阳表面来到地球表面仅仅只要18个小时作用,而且速度比以往的太阳风都要强。

根据记载,这次的太阳风暴不仅造成了全球多个低纬度地球出现了极光现象,还导致多地的无线电报机和电报塔着火了,人类的无线电事业在那一次遭到了重创。时至如今,人类依然对太阳风暴束手无策,只能及早预测和预防。

两个半世纪前,东亚地区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现象?

4. 东南亚在中国崛起中的地位与作用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感到喜忧参半,希望与恐惧并存。他们惧怕中国有朝一日会重新控制整个东亚地区,但是也把中国当作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又一部"发动机。为什么怀有恐惧呢?是因为惧怕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世贸组织成员的资格会抢走东盟国家在欧美以及日本的出口市场份额,也是因为惧怕中国会从东盟国家的手中夺走国际上的直接投资。为什么怀有希望呢?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力以及拥有13亿消费者的国内市场将会成为东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所在,而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则仍然持续着十年以来的萎靡不振。
东盟国家一方面在紧密地注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转型和崛起,而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又在为了恢复1997年经济危机之前的强势增长而奋斗不已。东盟国家的恐惧感来自于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和增长速率。而如果印度经济在未来的时期内能够重现中国经济的辉煌的话,这些国家也会产生相同的恐惧感。 

面对东盟国家的忧虑,中国政府提出与东盟合作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为那些欠发达的成员国提供帮助,希望以此来减轻其他国家的成见。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游客给东盟国家旅游业带来繁荣以及人民币的长期坚挺为区域货币汇率的稳定作出贡献。 

中国究竟是一个威胁还是一个机遇,取决于中国经济与单个东盟国家的经济之间究竟是相辅相成,还是尖锐竞争;取决于东盟国家是否能够克服恐惧心理,有效地利用各个机遇。

乍一看来,中国目前1000美元的人均GDP值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水平几近相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也许可以算做是这些国家的竞争对手。但是,判断中国是否是竞争对手所依据的事实要复杂得多。 

中国国内实际上包含了各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一方面,中国上海的周围地区拥有高端而精密的产业;而另一方面,其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还相当地原始、落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很注重利用国内已开发地区和未开发地区之间的互补作用。如果一项产业在中国的发达地区失去了它的竞争力的话,它不需要离开中国而仅仅向西部的欠发达地区移动,便可以重新焕发活力。 

判断中国是否竞争对手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便是中国经济快速的转型。目前,中国仍然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内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比如说纺织品、服装、玩具、鞋帽等等。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范围每天都在扩大,就会涉足电子产品领域,也许,还会在更高端的产品领域内占得一席之地。

    尽管东南亚国家害怕中国会从东盟手里夺走国外直接投资,但是,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它所吸引到的直接投资数量并不为过。 

东南亚国家需要从自身找原因。随着世贸组织的顺利加入、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基础结构的优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东南亚国家仍未从1997年的经济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并且一些国家的国内政局和社会还处在一片混乱当中,所以投资者当然会认为在东南亚做生意有着更大的风险。 

    同时,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计划投资中国,部分地是出于"看风使舵"的动机。要是你的竞争者纷纷投资中国,你就会觉得,你要是不这样做的话就会丧失机会。这样的趋势也许会在未来的几年中有增无减。 

无论怎样,东盟国家都有潜力以又一个机会的身份,吸引到投资者。把鸡蛋都放在'中国篮子'里的做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东盟国家对自己的定位在于,他们应该告诉投资者分散你的投资危险性--在中国投资,但是也别忘了东盟。毕竟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历史要比对华投资的历史长得多,而且利润率也很高。一些在中国的国外投资者直到目前还在苦苦为赢利而奋斗。

    最后,究竟东盟国家是应该通过增加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来彻底地依赖于中国这个新的增长动力呢;还是应该偏执于国外投资和出口市场份额的流失而把中国看作是威胁呢? 

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很快--其增长率在2002年甚至超过了30%,但是日本仍然是东盟国家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对东盟地区的投资力度也许还不能与日本以及欧美相提并论,但是却有望不断增长。中国政府也制定了种种政策来鼓励国内的大型企业走向全球。 

    中国2000年提出的与东盟进行全面经济合作的建议,在两年之后造就了一个框架协议的诞生,这个建议也被双方认为不仅及时,而且互利。中国此举既有政治上的考虑,又有经济上的考虑。中国希望与它的邻居在其南方国界附近和睦相处,另外,与东盟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提高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以平衡日本和美国在该地区的力量介入。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拥有5亿消费者的东盟市场并不是那么地不重要,同时,中国也越来越把东盟国家看作是其工业原材料、原油等商品的供应地,这些商品的供应对其工业增长动力的加强大有裨益。 

东盟国家正在为了恢复经济增长力而苦苦奋斗,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新的市场、新的旅游业增长点以及新的投资源,中国被看作是新的增长动力,这是因为日本已经失去了经济上的地区拉动力,而且东盟国家已经不能够在仅仅依靠日本了。他们需要下一个增长发动机。

    当然,忧虑会缠绕着东盟国家不放。向中国商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商品--敞开自己的国内市场,需要东盟各个国家对自身做出相当大的调整,实际上,中国对于东南亚来讲是一个潜在的福音,它敲响了全球化的钟声。

5. 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充分说明了

答案A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到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等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各国制定了吸引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政府的政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答案为A。

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充分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