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24-05-07 03:41

1.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在各种相关的经济理论文献中,政府投资一般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在西方经济学界,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处理,基本是采用总量生产函数法或动态生产函数法。
在实证研究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一般采用新古典学派的总量生产函数:Y(t)=AF(L(t),K(t),G(t));其中Y代表实际产出,A反应技术变化的参数,L代表就业,K代表私人投资,G是指政府的政府投资。该函数在近年来的实证研究中被广泛地采用。
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文献是将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合并在一起从而作为总投资看待的,它与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被看作是生产函数中决定产出增长的三大要素之一。然而有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区分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政府投资从总投资中分离出来,单独估计政府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尽管从理论上得到了论证,但是在实证的意义上,相关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最初的研究倾向于认同政府投资,特别是其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以及私人部门增长的积极意义。但是后来的文献则对此结论提出了质疑,既包括从模型及数据使用方面提出的不同看法,也包括实证结果本身的差异。
Khan和Reinhart(1990)在考察了24个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后,发现私人投资比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Evan(1994)对美国48个州1970—198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Nader和Mige(1997)通过对墨西哥投资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Fisher(1998)的研究表明,私人部门的投资扩张存在对政府投资扩张的路径依赖。而Mnnel(1990)、Ramirez(1993,1994)的研究则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独立关系的结论。越郎盐治(EtsroShioji,2001)通过对美国和日本政府投资的比较,认为政府投资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对两国经济增长有积极意义。Aschaer(1989)通过对西方7国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认为政府投资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且政府投资大于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根据Barro(1990)、Easterly(1992)利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考察了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潜在影响的思路,众多学者通过一般均衡或者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政府支出分解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研究各个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Barro认为生产性的政府支出包括投入到实施产权的资源,以及直接进入生产函数的活动,在明晰产权领域的政府投资是通过引起边际有效税率的降低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对生产函数直接起作用。Devarajan(1996)推导出政府支出是导致更高经济稳态增长率的条件,政府生产性的活动被广泛认为是长期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Vijverbergetal(1997)、Fisheretal(1998)等的研究文献特别强调政府投资扩张对私人投资效率提高产生的积极意义。
娄洪(2004)研究得出,当政府投资提供纯公共性基础设施时,能够产生内生增长,组织长期经济增长率的递减;并且长期经济增长率随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只要政府投资能够提供充裕的公共基础设施,劳动力的增长就能直接提高经济增长率。肖芸、龚六堂(2003)将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扩展到多级政府,在分权情况下讨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府投资、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政府投资的方向
对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务等项目来说,由于这些行业或部门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率的供给水平,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通过政府投资的方式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均衡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所以从性质上讲,政府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产物和有效手段。
政府政府投资虽然主要投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和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给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是经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该领域的投资与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经济各领域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增长。
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的驱动机制更多地表现为政府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研发等的支出,增加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效应等提高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 政府投资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举个例子说:政府投入1亿元修建城市广场,看起来是与拉动经济增长无关,但是其中可能有6000万元是购买了建筑材料、路灯、绿化等,而这些材料本身的价值可能只有4800万元,如果政府不建这个广场,这4800万元的材料可能就卖不出去,企业就可能发不出工资,甚至经营困难,通过政府投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了1200万元;同时,建广场的人工工资假如为2000万元,其它设计费、环评费、审计费等2000万元,这些钱都支付给了相关单位。企业、民工和设计、审计等单位都需要支付其它的费用,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循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相关行业、人员都取得了收入,再从社会和市场中购得相关的服务或材料,经济就这样被拉动起来。
如果政府不投资,可能经济增长速度、相关行业的生存、员工的工资都处于一个不利地位。

3. 投资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投资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 简述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 | 吕利栋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性。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强烈地影响和决定着投资行为。没有投资行为,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没有经济增长,投资就成为无源之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分为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供给效应主要是指投资能增加有效供给,通过投资实现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从而提高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需求效应是指投资作为三大需求之一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投资应服从和服务于消费,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投资像细线能拉不能推。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不能忽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的依赖于投资: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又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 近年来,投资率指标日益受到经济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关注,成为判断投资形势和制定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我们认为,投资率指标对于经济分析和决策而言既有独特的价值,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只有将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两个指标结合运用才能互相取长补短,全面、客观的反映现实,防止经济分析和决策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本文从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波动形成的原因、特征及其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力图找到我国投资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在规律,计算出适当的投资率,从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促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明确了投资及衡量投资的相关指标的概念。第二章、第三章从理论实际两个方面分析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投资过热现象。第五章考察我国投资率的变化历史和趋势。第六章从以往的实证经验得出可以避免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适度的投资率。
机 构:
东北财经大学
领 域: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 投资;
关键词:
投资;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投资率;

简述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 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由此投资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尤其在中国前三十年,投资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然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投资规模安排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性.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强烈地影响和决定着投资行为.没有投资行为,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没有经济增长
(1)投资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2)投资可以带动生产资料或设备生产的增长;
(3)投资的一部分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从而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

7. 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投资可以弥补场失灵,协调全社会的重大投资比例关系,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
(一)均衡社会投资,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二)政府投资对调节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起着重要作用。
(三)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支持地区内国家重点项目时建设。

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8. 投资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率,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贡献要大于消费和出口。近年来我国有关GDP的主要成分分析的结论表明,我国消费需求一直相对稳定,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有所降低。耿明斋和胡晓鹏(1999)对1979~1997年间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计量研究,认为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过度的投资又会诱发经济的剧烈波动,因此要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扩展资料:一、我国经济环境下的投资现状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二、三种投资主体(一)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投资又好又快增长,不仅是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的内在要求。政府投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手段,在社会投资和资源配置中起重要宏观导向作用。政府投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协调全社会的重大投资比例关系,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 (二)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个体投资(居民个人的生产性投资和住宅投资、城乡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投资)、私营企业投资、私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集体企业投资。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投资真正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民间投资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三)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私人直接投资。 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应该承认外商直接投资是带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发达国家积累的技术知识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笔可供利用的巨大资源。不过外商投资也是把双刃剑,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可能也会对本国的企业产生冲击,甚至抑制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