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有多少年历史了?

2024-05-05 23:56

1. 华中科技大学有多少年历史了?

华科这个名字是合并后的名字,这个名字有10年的历史了,但主校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华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

原华中理工大学和华中工学院简介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在武昌建校。当时新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精神,中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武汉建立华中工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有多少年历史了?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历史沿革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1900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多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1907年6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同时,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克纳佩利用在中德两国募来的捐款,成立了“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当时规定,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并成立了董事会负责学校的管理。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长)、福尔克尔;三名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虞洽卿(荷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冯·吕特等。埃里希·宝隆医生被正式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负责学堂的管理。 上海德文医学堂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医学堂的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即上海凤阳路)。  同济德文医学堂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同济医工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3月17日,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12月,更名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同济医工大学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因此,5月20日被定为校庆日。  国立同济大学  1927年8月,同济医工大学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27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含医学院),国立同济大学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牌大学之一。1937年8月,淞沪会战,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师生同舟共济,由上海西迁入大后方,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194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回上海。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中南同济医学院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由一所文理医工法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一所以土木、建筑类专长的单科性学校。1950年2月,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4年10月,由武汉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合并的武大、协和合作医院,成为中南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后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为武汉协和医院)。1955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迁入武汉,并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武汉同济医院)。  武汉医学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同年,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该院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1956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1962年,经卫生部批准,武汉医学院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第一批改为六年制。同年,在医学系增设了德语医学班,并在部分年级开设了德语普通班。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导致十年动乱,学校连续5年未招收学生。1972年,增设药学系。1978年,学校在卫生系基础上增设环境医学专业。从此,全院各学科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医学系恢复德语医学班,学制为六年。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开设三年制卫生管理专修课。  同济医科大学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1986年,成立法医系。1987年2月,在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科学部。1991年,成立妇幼卫生系,并被批准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2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学校。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学校。同年成立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卫生管理系、教育技术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实行四部一省共建的办学体制。2000年6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建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委员会。2006年9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管理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兼任委员会主任。同济医学院从此虚体化,华中科技大学校方整合同济医学院告一段落。2007年5月20日,同济医学院举行100周年院庆活动。2010年,成为首批10所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部,中心)之一。

3. 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2年筹建的华中工学院。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同时,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同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至1976年,“文革”初期,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数达到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武汉大学医学院并入,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

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历史

1981年——成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81年,国家卫生部在原同济医科大学建立了“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是全国医学院校中的七个培训中心之一。1984年“中心”升格为独立的教学实体(学校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组建了卫生管理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管理数学、现代汉语及医史与医学未来学等6个教研室。1982年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开始卫生管理干部在职专科学历教育。1987年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增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87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8年5月,“中心”并入公共卫生学院(“中心”仍保留原行政级别和机构)。1988年——成立图书情报学系1986年3月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原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增设图书情报学(医学、药学)专业, 1986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7年设立图书馆学、医学情报学和医学文献检索等三个教研室。1988年建立医学图书情报学系(正处级单位),实行图书馆、医学图书情报学系、医学情报研究所合一的管理体制。1994年,图书情报学系更名为医学信息学系,设有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分析等4个教研室。1993年——成立卫生管理系1993年成立卫生管理系,实行“中心”和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卫生管理系为公共卫生学院当时的四个系之一。设有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经济、医院管理、卫生法学、组织行为学、卫生管理基础等6个教研室。1995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正式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成立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将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学系、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合并,成立了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系、药品监督与管理系。2003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授予权和“情报学”硕士授予权,2004年正式对外招生。2005年8月,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机构调整,设置五个系,即医院管理与医事法学系、卫生政策与经济管理系、药品政策与管理系、综合素质与卫生人力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2006年5月,《医学与社会》杂志归并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8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机构调整为2个系、5个研究中心——卫生管理系、医药信息管理系,基本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5. 中华科技大学的学校历史

为响应台湾省政府奖励私人兴学,于1967年5月奉准筹设“私立中华工业专科学校”,1957年3月成立董事会,推选孙永庆先生为董事长,积极筹措财源,并敦请陈训烜先生为首任校长,同年设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四科。2000年共有电机、机械、电子、土木、建筑、工管、国贸、企管、财金等九系,并成立附设“进修学院”,以及设立二技“在职专班”机械、电机、电子、土木四系。2001年增设航空电子、航空机械、信息管理三系;并于90年8月2日接受ISO:9001/2000授证。2002年开始设立研究所,2003年于新竹横山设立校区,开始招收航空相关科系。2004年8月由陈信雄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长,以改名“科技大学”为重要目标;陈在任期内,陆续增设研究所,2006年技术学院评鉴获行政类一等、15个系所一等之佳绩。2009年奉台湾教育部门核准改名为“中华科技大学”。学校校名自2010年12月21日奉台湾教育部门核准更名为“中华学校财团法人中华科技大学”。

中华科技大学的学校历史

6.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的历史渊源

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1995年,实行学分制;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建校纪念日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7.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

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1995年,实行学分制;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建校纪念日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

8.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专业怎么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