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2)

2024-05-11 22:24

1. 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2)

  实际上,明朝初年,白银
也还并不是合法货币,政府甚至禁用金银交易。从《大明会典》中可知,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并没有“银法”。但是,尽管政府有明确禁令,
但白银在民间市场上的使用却并未停止,反而随着市场贸易的活跃而渐成大潮。这首先就是由于主导市场的大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白银的缘故,白银作为流通主币,
与他们的推波助澜最有关系。而到嘉靖年间(1540年代),白银的主币化过程逐步走向完成;在明朝中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终于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
的主导地位。
  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对白银在明代社会前后期地位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主流看法均是援引《明史》的说法: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
银”,认为白银货币化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但事实上,明代白银货币化是民间商人、甚至是走私商人推动的结果,因此它才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发展历
程,到嘉靖以后,经过商人与政府的长期博弈,银作为主币才终于为官方所认可,而这首先就与著名的“一条鞭法”的推行有关。
  嘉靖间,浙江巡按庞尚鹏,正是基于浙江沿海商人大量拥有进口白银的实际情况,首次奏请实行一条鞭法。此法的核心是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而非人头
多少征粮食租税,并将土地税收折合为银;同时在徭役方面,如果城市工商要免除徭役,亦可以交银以由官方募人替代,至于贡方面,土贡方物,亦皆折合为银征
收。租、役、贡都折合为银征收,这就是一条鞭。
  按土地多少而非人头征租,这显然是不利于大地主所有者的,但是,由于城市工商手中拥有白银,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福建民间进口白银最多,所以大商人
和这些地区的城市工商业者却是拥护一条鞭法税收的主体,而由于各个地区土地收入不同,内陆地区银又很缺乏,加上这个政策默认商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商人的走
私活动,所以反对它的声音也一直很高,故此法一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实行。直到万历年间,张居正当国,下制申饬全国通行这全民以交纳白银而免除赋役的一
条鞭法,这种赋役折银的做法,才最终确立下来。
  这就使得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张居正改革的这种前所未有的“重商主义政策”,一方面使得农民的负担空前加重,一方面却
使得商人、特别是沿海商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使得市场在白银的驱动下,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它促进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和市镇的兴起。
至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朱载垕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而隆庆元年这条“银钱兼使”的法令,其重要性在
于,它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并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同时又以法的形式将城市工商的地位、权利固定下来。  

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2)

2. 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2)

  实际上,明朝初年,白银
也还并不是合法货币,政府甚至禁用金银交易。从《大明会典》中可知,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并没有“银法”。但是,尽管政府有明确禁令,
但白银在民间市场上的使用却并未停止,反而随着市场贸易的活跃而渐成大潮。这首先就是由于主导市场的大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白银的缘故,白银作为流通主币,
与他们的推波助澜最有关系。而到嘉靖年间(1540年代),白银的主币化过程逐步走向完成;在明朝中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终于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
的主导地位。
  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对白银在明代社会前后期地位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主流看法均是援引《明史》的说法: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
银”,认为白银货币化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但事实上,明代白银货币化是民间商人、甚至是走私商人推动的结果,因此它才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发展历
程,到嘉靖以后,经过商人与政府的长期博弈,银作为主币才终于为官方所认可,而这首先就与著名的“一条鞭法”的推行有关。
  嘉靖间,浙江巡按庞尚鹏,正是基于浙江沿海商人大量拥有进口白银的实际情况,首次奏请实行一条鞭法。此法的核心是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而非人头
多少征粮食租税,并将土地税收折合为银;同时在徭役方面,如果城市工商要免除徭役,亦可以交银以由官方募人替代,至于贡方面,土贡方物,亦皆折合为银征
收。租、役、贡都折合为银征收,这就是一条鞭。
  按土地多少而非人头征租,这显然是不利于大地主所有者的,但是,由于城市工商手中拥有白银,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福建民间进口白银最多,所以大商人
和这些地区的城市工商业者却是拥护一条鞭法税收的主体,而由于各个地区土地收入不同,内陆地区银又很缺乏,加上这个政策默认商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商人的走
私活动,所以反对它的声音也一直很高,故此法一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实行。直到万历年间,张居正当国,下制申饬全国通行这全民以交纳白银而免除赋役的一
条鞭法,这种赋役折银的做法,才最终确立下来。
  这就使得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张居正改革的这种前所未有的“重商主义政策”,一方面使得农民的负担空前加重,一方面却
使得商人、特别是沿海商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使得市场在白银的驱动下,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它促进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和市镇的兴起。
至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朱载垕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而隆庆元年这条“银钱兼使”的法令,其重要性在
于,它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并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同时又以法的形式将城市工商的地位、权利固定下来。  

3. 为什么说白银在明代不是法定货币?

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唯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代的法定货币。

为什么说白银在明代不是法定货币?

4. 明朝的货币为什么是白银


5. 为什么在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

1.在中国的明清时期,自16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的280年间,在海上对外贸易中,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出超,大航海时代开发美洲银矿。银子→美洲→殖民者(欧洲)→中国(贸易出超)。
2.明清皇粮国税交的是银子不是粮食,促使银子货币化。
3.中国铜矿,金矿缺乏。金子太贵,铜钱太贱。银子刚刚好。
4.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需求量大,资本主义萌芽。
……

为什么在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

6. 为什么明朝时期需要大量的白银

明英宗时政府开始承认白银为法定货币,到明朝后期,政府税收只要白银。明清时期,民间有藏银的习惯(得到的白银不是再进入流通领域,而是做成金属器皿收藏起来或者埋入地下),所以再多的白银进入中国,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这种官方和民间对白银的衷爱和中国本身白银产量低下的现实,使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白银。

7. 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因商品经济的发展,铜钱面额较小,一旦需要进行长途大宗交易的话,铜钱就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纸币就出现了。然而纸币虽然能够满足一切需求,但因为发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纸币非常容易滥发,从而引发极为严重的恶性膨胀后果。如此一来,白银这种价值较大,同时又相对于铜钱来说易于携带的贵金属就成了市场上的“刚需”。

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8. 白银如何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流货币的?

很多古装历史题材(明代以前)的影视剧中,人们下个馆子,随便买个小东西,出手就是几两银子。这给很多人误导,使人们误以为古代白银就是主要货币。事实上,大多数历史时期,白银并没有成为主流货币。
中国古代并不是产银大国,注定大部分历史时期,白银很难成为古代主流货币。实际情况是,多数时期,白银作为贵金属存在。白银从贵金属到主流货币,经历了唐宋的小范围使用、元朝作为价值尺度、明朝中后期大范围使用的过程。

篇幅有限,本篇仅以明朝宝钞崩溃为引子,科普一下明朝白银如何登上主流货币的地位。
【从纸钞说起】
纸钞从北宋开始流行,南宋、元朝时已经以纸钞为主要货币。明朝初期,也效仿元朝,纸钞主要货币,铜钱为辅币,禁止民间的金银交易。
明朝纸钞,名称叫“大明宝钞”,从1375年(洪武八年)正式发行,大额交易使用宝钞,一百文以下小额交易使用铜钱。最开始面值有六种(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后来又增加了更多面值。

【大明宝钞的缺陷】
相比碎金属、金属铸币,纸钞无疑是一种先进的货币形式。但是,大明宝钞的发行制度一开始就留下了很多缺陷。
其一,大明宝钞没有明确的准备金制度。
没有准备金制度,那么大明宝钞就没有发行量的限制。说白了,朝廷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随着钞票的不断投入社会,钞票贬值必然会发生。

同时纸钞只能单向兑换。也就是说,官方公布的纸钞、铜钱、金银兑换比率,只针对朝廷拿纸钞收购民间铜钱和金银。民间金银可以兑换纸钞,但是民间纸钞想要兑换官方金银则不可以,这就让纸钞的信用大打折扣,只能靠皇帝和朝廷权威强行摊派。
其二,纳税不能完全使用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确的法定货币,但是明朝却规定,纳税的时候,不可以全部使用宝钞。商税缴纳,只允许七成使用宝钞,剩下三成必须用铜钱或金银。这就是逼迫百姓持有宝钞的同时,还要必须持有金银和铜钱。这是明朝政策的自相矛盾,是对大明宝钞权威性的又一损害。

其三,大明宝钞“倒钞法”让宝钞持有者的利益受损。
什么叫“倒钞法”?就是纸钞的以旧换新。我们现在都接受了一个概念:纸币不管新旧,价值不会变。但是明朝不这样,明朝最初,旧钞是兑换不了新钞的,这样宝钞破旧到一定程度就真成了废纸,人们自然对新旧宝钞进行区别对待了。
后来,明朝有了以旧换新的规定,却成为官方和不良官吏剥削民间的手段——强迫人们用新钞交税,但是旧钞换新钞还要收取很高费用(贯头钱)。

很明显,宝钞在百姓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有了不断贬值的风险。有替代品的情况下,明朝的百姓谁还愿意持有宝钞呢?事实上,明朝宝钞贬值在洪武中期就开始严重了。民间百姓怎么应对呢?尽量以铜钱、白银和实物(绸缎、布匹和米)作为代用品。
【大明宝钞的贬值】
在纸钞制度缺陷,百姓不愿持有的情况下,明代宝钞的大幅贬值,很快就发生了。
宝钞发行初期规定兑换比率为:一贯钞兑一两白银;到洪武中期,三五贯钞值一两白银;到宣德时期,一百贯钞值一两白银;到成化时期,两千贯钞难抵一两白银。

明朝百年时间,宝钞贬值的幅度达到千倍。这种趋势下,明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的法令,已经形同虚设。以持有实物和白银,来避免宝钞贬值带来的损失,已经在民间盛行开来。
随着明朝中期商品经济的大发展,白银交易越来越广泛。据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对明朝交易契约进行统计:早在1438年(正统三年)时,明朝交易契约中白银和实物交易已经成为主流(白银交易占64%,实物交易17%);而到景泰年间,交易契约中,白银交易已经占到90%;到成化年间,已经全面使用白银交易。
【白银的上位过程】
为了强行维持宝钞的流通,1394年(洪武27年),朱元璋发布了新的政策,停止铸造铜钱,禁止使用铜钱。本来明朝铜钱流通量就少,这一政策使铜钱更加沦为配角,反而使白银的使用更加频繁。
为什么是白银呢?中亚广泛使用白银为货币,宋元外贸中已经有白银的使用。元朝虽然使用纸钞,却以白银价值尺度(以白银定价,以纸钞支付),以白银为价值尺度同样在明朝深入人心。而且明朝对外贸易中,外商多以白银为主。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末期,“杭州诸君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以金银论价”。

明朝朝廷正式解禁白银交易,发生在正统年间,明英宗实施“金花银制”。“金花银制”正式允许民间交易中,白银、宝钞、铜钱并行使用。实际情况却是,宝钞不受欢迎,铜钱严重不足,白银事实上已经成为民间主要货币。
明朝朝廷认可了白银在民间的流通,不过,并不意味白银已经成为法定货币。
正统年间,朝廷官方的财政收支仍然以宝钞为主。也就是说,民间交税仍需要将部分白银兑换成宝钞,仍有诸多不便。明朝官员的俸禄是由一部分米和一部分宝钞组成。宝钞的贬值,也严重损害了官员们的经济利益。在官员们呼吁下,朝廷不得不顺势而为。
到嘉靖八年,明朝开始“课税、官俸俱用银”,北方防御蒙古俺答“增兵没戌,皆以银支给”。官方使用白银收支的情况越来越多,白银离法定货币越来越近。
确立白银法定货币地位的最后一锤——“万历新政”中的张居正“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本意是通过解决土地兼并,从而提高财政收入。不过,其中“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的措施,相当于把白银推到了国家法定货币的地位。此后,白银可以名正言顺流通于政府和民间。
这正是“一条鞭法”的积极作用之一,明确了白银主流货币的地位,使民间金融不再受到朝廷干预,无意间促进了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从此白银渗透到明朝社会的各个角落,民间使用银子成为常态。受明朝影响,清朝的货币制度一直以“银本位”为主。

【白银哪里来】
前面说过,中国历史上更早时候白银没能成为主流货币,是因为中国不是产银大国。那么明朝巨额的白银需求如何满足?
这要说到15世纪到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在墨西哥和玻利维亚发现了大量银矿,通过国际贸易,美洲廉价白银冲斥全世界。
而隆庆元年(1567年)的解除海禁,东南沿海进入了外贸大爆发时期。明朝中后期持续了将近百年的对外贸易顺差,白银滚滚流入中国。

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考证,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的1/3涌入中国(总量在3.5亿两到5亿两之间)。跟据全汉升《明代中叶后澳门海外贸易》记载:仅1631年,马尼拉输入澳门白银就达1400万两,相当于万历年间朝廷国库收入的3.8倍。
明朝在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的刺激下,工商业和民间经济空前活跃,白银交易在民间盛行。在宝钞逐渐崩溃的背景下,白银取代宝钞成为主流货币。而白银崛起,也反过来对民间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