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现象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024-05-18 15:07

1. 闯关东的现象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得到闯关东这个说法,还有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就是闯关东,可是闯关东这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这三个字中,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这里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而闯关东这个行为是说人们去往东三省拼搏闯荡,而东三省全部位于山海关的东面,久而久之的人们就将这个行为概括成了闯关东三个字,在清朝的时候,东三省可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在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其大意是用棒子随手一挥就能打死一直狍子,用水瓢随意一舀就能打捞上游鱼,这句话虽然有一些夸张的意外,但是由此可见当时那个地方的富饶程度。
一个地方如果物产丰富而且地域辽阔的话,生活困苦的人自然都愿意前往富饶的地方改善自己的条件,所以在当时,有大批大批的人去关东地域生活,在顺治和康熙年间的时候,为了对这片土地进行保护,避免大量的人进去对生态和环境进行破坏,当时还专门用柳条编织了一座城墙,用于抵挡那些想要进入的人,当时的政府还颁布了相关的法令,对那些未经允许想要进入关东地域的人,还会依据行为的严重程度施加相应的惩罚。当时我国正处在清朝的统治下,所以以上种种约束都是针对汉族的,而满族的旗人子弟就占据了这片富饶的地方,可是对于满族人来说,他们擅长的是骑马射箭而不是耕种开采,所以随着这些人对资源的消耗,渐渐的这片土地没有办法再负担满族旗人的生活需求了,不得已之下,清朝政府只好允许汉族可以进入这片土地,山海关的大门终于打开,向汉族同胞开放了。
这一举措使得当时非常多的人进入了关东境内,毕竟关东境内相比其他地方,土地是非常肥沃的,只要有所付出和耕种就能收获到很多,这对当时的底层群众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山海关没有开放之前,但凡有汉人想要进入的行为就被称之为闯,在山海关开放了之后,大家也就随之将这个闯字沿用了下来,这时这个字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往往代表着一个人是背井离乡的求生存,一个闯字表达出了很多人的不得已。至于为什么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山东人,就和但是独特的环境有关系了,在那个时候山东省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土地的数量很少可是人却很多,人多了食物就不够了,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很多的年轻人就会选择出去闯荡,而关东地域距离山东比较近并且物产也很丰富,自然就成为了大家首先选择的地方,而且山东人大都豪爽重义气,一群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坚定了闯关东的想法,很多人都会积极的支持相应,不仅仅表现了自己的义气,在路途上也可以互相帮衬和陪伴,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于是在闯关东的人群里,山东人的人数就成为了最多的了。

闯关东的现象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 闯关东是怎样来历的?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
三个时期
 (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   
(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

3.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

事发生在清朝末年至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大清国是多么的悲惨,由于常年的闭关锁国,加上清政府内部腐朽懦弱、固步自封,导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外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虎视眈眈,觊觎已久,趁机割地赔款!内部,连年战争,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民众缺衣少粮,赋税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人口影响
在当时山海关被封禁的情况下,大多数山东人会选择乘船前往未知的东北。其中大连、营口、丹东成为了山东人闯关东的首选。这几个城市山东人后裔所占比例,均在不低于甚至超过一半。而广袤的东北大地其他地区,都有闯关东的人定居或者路过的身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闯关东的人数一度占据东北总人口的七成,虽然后来有部分人返乡,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

4. 历史上的闯关东是怎样的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清代至民国年间)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运动。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东北地区),清代认为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
发展历史
明朝末年,明朝龙虎将军、建州卫指挥同知、都督努尔哈赤造反,并且不断入侵辽东,大肆烧杀劫掠,不断将汉人屠杀或虏为包衣,使得大量汉人逃走或死亡,人口严重下降。
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但很快便封锁东北,因为入关后第一个满族皇帝是顺治帝,当时中原动荡,南方还有明朝残存势力努力复国,在北京的满清政权可能被覆灭的情况下,满族需要守住其可以退守的根据地满洲。再加上满族人认为东北是龙兴之地,具有风水价值和军事战略意义,因此顺治皇帝下令沿着明代辽东边墙修筑“柳条边”,以分隔东北和中原。柳条边东起辽宁凤城,西至山海关下,挖土为沟,堆土为堤,在堤上插上柳条,筑成篱笆,并驻兵把守,关内人只能凭官府发的印票出去,而这种印票没事时并不印发。
康乾盛世时,满清政权稳定下来,但为了保住东北的满洲风俗,防止满人汉化,依然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民族封禁政策,以致造成东北大量的无人区。乾隆皇帝曾发布谕令,明确规定东北土地禁止耕种采伐,保留大片荒野以保持八旗骑射围猎的风俗。自该道谕令开始,封禁东北正式纳入国家法制,清政府加强对出关人员的盘查,在东北搜捕偷偷出关的汉人,一旦发现便立即遣送回原籍。
而康熙年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放松对人口的控制,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百十年间人口便翻一倍,人多地少的问题日渐尖锐,而中原地区尤甚。19世纪时,黄河下游水旱频仍,饿殍遍野,此时东北却有大片肥沃土地闲置,开始使中原地区的农民涌起闯关东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时期,大批灾民涌入朝廷也默许,从此闯关东成为社会上生活困难者寻求出路的广泛认知。
闯关东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现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几省,其中山东和河北最多。而闯关东路线有两条:一为陆路,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辽沈;二为海路,从山东半岛乘船到辽东半岛,例如由烟台到大连只需一夜时间。闯关东后的移民在东北多做垦荒、打猎贸易、淘金、放山(进山挖人参)等以谋生,期间流传下“山神”“金王”等传奇故事。
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在《瑷珲条约》之后对外东北与库页岛的领土的夺走,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获得采纳。而在光绪年间则完全废除东北禁令,使汉人移民东北合法化,汉人移民不再偷偷摸摸进入东北,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依然地广人稀、法制薄弱的东北开垦荒地,移民东北愈演愈烈。
事件结果
到民国初年,军阀张作霖统治时期,为了大量发展东北经济:农业与工业的开发,不断修建铁路,使汉人闯关东也达到高潮。其结果是:
1、汉人移民数量远远超过满族、蒙古族和早期居住或土著的汉人,也远远超过几乎是同时进入东北的俄罗斯,日本和朝鲜的移民。
2、城市地区的多元文化特征显著,特别是原来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城市,留下不少受俄国、日本和朝鲜文化影响的痕迹,特别是在一些词汇和生活方式上。延边地区聚居朝鲜族,受朝鲜文化的影响更明显。
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满洲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东北。 截止到抗日战争胜利,从关内移民至东北的人口已超两千万,东北的荒原因此开发成千里良田,出现人烟稠密的村镇和繁荣都市。
事件影响
这些中原移民在东北和当地的原住民融合,逐渐产生东北民系,而他们说的中原汉语也吸收当地的满语、蒙古语等原住民语言成份,产生了东北官话。比较特殊地,在黑龙江一些地方分布有冀鲁官话,是当年的冀鲁移民带去的。而海路上的移民则把胶辽官话由胶东地区传播至辽东半岛,产生登连片和盖桓片,而黑龙江省则有胶辽官话登连片的虎林、二屯子两个方言岛。

5. 历史上的闯关东是怎样的情景?

历史上的闯关东 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比例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至1667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 二、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当时,沿山海关一带遍植柳树墙,中间用绳索相连,满洲兵驻扎在那里严密地看守着关口,不允许汉人出关。但这种政策并没能阻止山东闯关的流民,此时流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涌蚁聚”,一时间山东人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关东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打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东三省之开放设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发之势矣”。伴随着关东地区的逐渐开放,流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年增年长,蔚成大观,山东、直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使东北终于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断,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可以想见。

历史上的闯关东是怎样的情景?

6. 历史上的闯关东是怎样的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清代至民国年间)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运动。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东北地区),清代认为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
  发展历史
  明朝末年,明朝龙虎将军、建州卫指挥同知、都督努尔哈赤造反,并且不断入侵辽东,大肆烧杀劫掠,不断将 *** 屠杀或虏为包衣,使得大量 *** 逃走或死亡,人口严重下降。
  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但很快便封锁东北,因为入关后第一个满族皇帝是顺治帝,当时中原动荡,南方还有明朝残存势力努力复国,在北京的满清政权可能被覆灭的情况下,满族需要守住其可以退守的根据地满洲。
   
  再加上满族人认为东北是龙兴之地,具有风水价值和军事战略意义,因此顺治皇帝下令沿着明代辽东边墙修筑“柳条边”,以分隔东北和中原。
  柳条边东起辽宁凤城,西至山海关下,挖土为沟,堆土为堤,在堤上插上柳条,筑成篱笆,并驻兵把守,关内人只能凭官府发的印票出去,而这种印票没事时并不印发。
  康乾盛世时,满清政权稳定下来,但为了保住东北的满洲风俗,防止满人汉化,依然禁止 *** 进入东北。
  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民族封禁政策,以致造成东北大量的无人区。
  乾隆皇帝曾发布谕令,明确规定东北土地禁止耕种采伐,保留大片荒野以保持八旗骑射围猎的风俗。
  自该道谕令开始,封禁东北正式纳入国家法制,清 *** 加强对出关人员的盘查,在东北搜捕偷偷出关的 *** ,一旦发现便立即遣送回原籍。
  而康熙年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放松对人口的控制,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百十年间人口便翻一倍,人多地少的问题日渐尖锐,而中原地区尤甚。
  19世纪时,黄河下游水旱频仍,饿殍遍野,此时东北却有大片肥沃土地闲置,开始使中原地区的农民涌起闯关东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时期,大批灾民涌入朝廷也默许,从此闯关东成为社会上生活困难者寻求出路的广泛认知。
  闯关东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现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几省,其中山东和河北最多。
  而闯关东路线有两条:一为陆路,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辽沈;二为海路,从山东半岛乘船到辽东半岛,例如由烟台到大连只需一夜时间。
  闯关东后的移民在东北多做垦荒、打猎贸易、淘金、放山(进山挖人参)等以谋生,期间流传下“山神”“金王”等传奇故事。
  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在《瑷珲条约》之后对外东北与库页岛的领土的夺走,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获得采纳。
  而在光绪年间则完全废除东北禁令,使 *** 移民东北合法化, *** 移民不再偷偷摸摸进入东北,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依然地广人稀、法制薄弱的东北开垦荒地,移民东北愈演愈烈。
  事件结果
  到民国初年,军阀张作霖统治时期,为了大量发展东北经济:农业与工业的开发,不断修建铁路,使 *** 闯关东也达到 *** 。
  其结果是:
  1、 *** 移民数量远远超过满族、蒙古族和早期居住或土著的 *** ,也远远超过几乎是同时进入东北的俄罗斯,日本和朝鲜的移民。
  2、城市地区的多元文化特征显著,特别是原来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城市,留下不少受俄国、日本和朝鲜文化影响的痕迹,特别是在一些词汇和生活方式上。
  延边地区聚居朝鲜族,受朝鲜文化的影响更明显。
  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满洲事变之前。
  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东北。
   截止到抗日战争胜利,从关内移民至东北的人口已超两千万,东北的荒原因此开发成千里良田,出现人烟稠密的村镇和繁荣都市。
  事件影响
  这些中原移民在东北和当地的原住民融合,逐渐产生东北民系,而他们说的中原汉语也吸收当地的满语、蒙古语等原住民语言成份,产生了东北官话。
  比较特殊地,在黑龙江一些地方分布有冀鲁官话,是当年的冀鲁移民带去的。
  而海路上的移民则把胶辽官话由胶东地区传播至辽东半岛,产生登连片和盖桓片,而黑龙江省则有胶辽官话登连片的虎林、二屯子两个方言岛。
  
   

7. 闯关东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的闯关东 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比例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至1667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 二、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当时,沿山海关一带遍植柳树墙,中间用绳索相连,满洲兵驻扎在那里严密地看守着关口,不允许汉人出关。但这种政策并没能阻止山东闯关的流民,此时流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涌蚁聚”,一时间山东人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关东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打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东三省之开放设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发之势矣”。伴随着关东地区的逐渐开放,流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年增年长,蔚成大观,山东、直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使东北终于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断,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可以想见。

闯关东是怎么来的?

8. 闯关东的关东指的是哪里?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

扩展资料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
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
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闯关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