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2024-05-03 06:25

1. 《道德经》之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抛弃仁义,人民就能重新变得孝敬与慈爱。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就会销声匿迹。圣智、仁义、巧利这三个方面,都是用来文饰的,不足以拿来治理天下。所以应当使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杂念和欲望,摈弃仁义、圣智的浮文,以免于忧患。
  
     前面老子讲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的种种病态表现,本章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的方案。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之举,人民就能得到实利。
  
     作为人民利益的真诚捍卫者,老子反对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文化。他认为那种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圣人借其建立各种虚伪的道德概念。不仅这样,这一切产生虚伪的文化还腐蚀了淳朴的人民,就发了他们对“奇物”的欲望,乃是“乱之首”。
  
     在老子看来,这种文化和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是矛盾的,也就是说,和“天之道”是矛盾的。它对人民毫无益处,必须予以抛弃。从这个方面讲,老子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绝学无忧”,一般有三种理解。其一,认为“绝学无忧”,是指弃绝学习就没有忧虑了。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要毁灭一切文化,当然也就不要学习了。其二,认为“绝学无忧”,是指抛弃圣智、仁义、巧利之学,免受权欲的诱惑,做到无忧无患。其三,认为“绝”指“绝招”,即至深、独到的学问,只有具备不同凡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达到无私无欲的自由境地。
  
     其实,学问多的人往往爱钻牛角尖,不懂为人处世之道。他们最易多愁善感,孤独寂寞。他们又愤世嫉俗,看到现实中不合时宜的东西,总爱发牢骚。而那些淳朴善良的老百姓,没有读多少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不发牢骚,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吃饱喝足,其乐融融,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去管,多么逍遥自在!
  
 
  
  
  本文内容来源于《道德经大全集》。

《道德经》之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2. 《道德经》第24章 道者不处

据说,山里的毛竹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可是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报,因为你的一切付出都是人生的根基更牢。
  
 可是,这个世界上人却总是急于求成的。
                                          
 只有在生活经历了很多人和事之后才会明白:人算不如天算,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才是人生真谛。只是,这些我们大家都听说过的道理,又有几人真的这样做了呢?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首”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可往里装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任务。糊涂的生命,如同一个垃圾桶,生命中装进了很多负能量!
  
 人生的痛苦与挫败,不是自我的哀鸣,而是心灵垃圾散发出来的臭味!觉醒了的生命,就是懂得了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看看人心是如何愚弄自己的吧!
  
 【现在我先来把经文诵读一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一些,这是无法站立长久的;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一些,也是无法长久远行的。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越是喜欢自我表白的反而得不到别人理解;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正面的彰显自我;自我夸耀的人也无法让人认可他的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也不能成为众人之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 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在这一章当中,核心就讲了一个问题:就是心急做事无法长久,自我表白也不会给自己加分, 相反还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对于这一思想,老子分成了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第一方面:先说了一个很好理解的生理现象,就是踮脚跟和迈大步。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很难持久的。
  
 第二方面:说的是人心理上的错误和因此导致的四项错误后果。
  
 第三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些做法的负面作用,老子将其视为多余的、令人恶心的徒劳之举,有道的人自然就不会这么做。
  
 通过学习老子这一章的思想,我们明白了这样三个道理:
  
 一是在生理规律和行动上,任何违背生理规律的行动,都无法持久。我们知道,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爆发力和冲刺力都很强,但可能并不是马拉松的好选手。自然界的短跑好手猎豹,腿长,身体瘦, 脊椎骨十分柔软,容易弯曲,像一根大弹簧一样,跑起来的时候前肢和后肢都在用力,猎捕时速度最高可达到时速 120 公里,且仅一脚着地。可是,猎豹这样的速度最多只能跑 3 分钟,然后必须减速,否则,就无法持久。否则它们会因身体过热而死。
  
 二是在心理规律和行为上,我们都喜欢表白和美化自己,好像总怕别人小瞧了我们。但越是这样, 效果就越是相反。只是很多人沉迷于自我表白和自我美化,根本察觉不到别人的感受。关键是,你做了这样让人厌烦的事儿,却很少有人直接告诉你,但在别人心里已经在暗暗地笑话你了。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人生中四种典型的心理疾病,就是“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
  
 第一种“自见病”。你在人群中,是不是时常有一种恐惧:害怕别人小瞧了你。于是,你就会刻意表现自己。但表现的越多,被人看透和看出短处、看穿心虚处的可能性越大。这种病症,源于人的自卑,心虚和虚荣。也就是说,实力不够,又不敢面对,还死要面子。当然,这种病也是因为不了解人心的规律,自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美化自己,但在效果上恰恰相反,所以属于蠢行。
  
 如何治疗“自见”这种心病呢?那就是要自强不息,谦虚学习决定实力,实力决定自信。平时,要学会聆听,敢于请教,学会吸纳别人不同意见的独特之处,不用逞口舌之能去进行没有意义的辩论。当然,结交比自己高的人,拜师学艺,接受高人指点,也是重要的途径。
  
 第二种“自是病”,固守小我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最高明的,总想证明别人是错误的,总是反驳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很显然,这样的人自视过高,把主观的有限认识当成了真理。尤其要命的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跟别人发生冲突,在一些根本没有必要的事情上与别人形成对立,因此也失去了从别人那里吸纳有益的思想来完善自己的机会。这种不断加固自己现有想法的做法,导致自我的认识水平长期停滞。你说,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傻吗?
  
 如何治疗“自是”这种心病呢?首先要做到自知,现在的你肯定不是最好的你,现在的状态就是要被超越的状态,否则你就会永远停留在原地。其次,学着理解不同意见的合理之处,学着将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意见融合形成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新的更高层次的见解。
  
 第三,一定要懂得,生活中大部分话题,都只是用来聊着玩儿的,没有必要分个高低上下,没有必要在一些没什么重大意义的话题上较真。唯有明白了这些,才真正有利于自己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三种“自伐病”,现实中不少的人都有这种病,一方面夸耀自己过去的光辉历史,但绝对不提自己的失误。另一方面,总在夸耀自己对别人和组织的贡献与功劳,却很少谈及别人对他的恩情,也绝对不谈自己对不起人的地方。你看,这是多么虚伪和虚荣啊!怎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这样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存在一个盲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不见别人的长处。于是总在表达自己的功劳,又总在抱怨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地方,这就是典型的魔鬼逻辑。
  
 如何治疗“自伐”这种心病呢?首先要明白,夸耀自己是令人生厌的,也会让自己沉迷于虚幻的成功之中。其次,一定要明白,个人的成就属于过去,在组织中的成绩属于集体,绝不是个人独自的贡献,否则,就有贪功之嫌疑。第三,要理性地承认别人的价值与贡献,主动地赞美别人,并适当的用自己的短处给别人的优点做一个陪衬。第四,别人说你的功劳时,你要说大家的功劳和别人的恩情,同时还说自己的不足。唯有这样做,我们才能走出自我的误区,才能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第四种“自矜病”,在现实当中,能力差一些的人容易自卑,能力强一些的人容易自负,这“自矜病”说的就是人的自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关键是,有的人做成了一点事儿,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拥有了一些过去的经验,就以为未来也是如此;有了自己一些成功的感受,以为别人也理当如此。 这种自负的人,往往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以过去的经验代替现实的真实,你自己主观的想象代替客观现实,夸大自己的能力进而导致轻敌,以为谋划的很周密进而忽视很多自己无法掌控的其他因 素。这种自负的毛病,在生活中最多是让人讨厌。在事业决策中,这样的毛病就会让自己犯致命的错误。
  
 如何对治“自矜”这种心病呢?首先,要明白,用过去的经验思考现在与未来就翻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其次,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唯有整合众人的能力,听得进去不同意见,才能真正增进我们的智慧。第三,事先的谋划固然重要,但要小心人的主观有限性,要承认客观变化的无限性,必须为你不可掌控的情况发生做出战略性的预备。否则,过于相信自己,没有预留空间, 就会把自己逼到死角,就可能万劫不复。
  
 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竹子精神”,人生如竹,成长也需要储备!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否则一定是根基浅薄,后发动力不足。只是很可惜,很多忙忙碌碌的人,看起来做了多事,却唯独没有扎深自己的根、盘牢自己的柢。因为没有深根固柢,失去了牢固的根柢,就一生摇晃不稳。原因就是,大部分人没有在三厘米高度的时候熬出根柢的功夫......
  
 三是圣人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老子认为,违背生理和人心规律的做法,就是不合道的,就是多余的,往往又是让人恶心的,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么做。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有,那就是根柢不牢。怎么办呢?停下来、放慢脚步,把自己生命的时间留一部分,对接人类的高端智慧——圣贤思想,将圣人智慧与平时事务联系在一起练功,若是有缘找到师父指点,那你就是天大的幸运了。
  
 反观自己,你有老子所说的这些心病吗?快点治疗吧,也许你已经付出了一些代价,如果不从根子上治疗,你在未来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也是老子思想智慧对于我们的重大价值。
  
 也许,我们越来越能感觉到,那寂静无言的大道,一直陪伴着我们,如同生育儿女和操持家务的母亲,老子称其为天母。
  
                来源《齐善鸿讲道德经》

3.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一、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懂得道的学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烦了。真心同意与阿谀奉承,外表看起来能有多少差别呢?行善行恶又怎么能明确辨别呢?大家都敬畏的不能不去敬畏!这里面的智慧简直是没有边际啊!
  
 宫庭里的人啊,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盛宴,去登春台赏景,我却独自淡泊没有一丝不难的征兆,就像婴儿还不知道笑一样。风骨刚健的独自站立而不站到任何一队。众人都有可夸耀的富有,可我却感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我是多么愚而笨啊!世俗中人都明察秋豪、斤斤计较,而我总是闷声不响、吃亏似无所知,淡定从容就像平静的大海,力量无尽就像无形的长风。俗人都好像知其所以,而我却似冥顽鄙陋的乡下人。我总和这些人不一样啊,我把奉养大道看作是最珍贵的行为。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绝学无忧”,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的标准。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讲话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是的”一句话,“唯”是诚诚恳恳的接受,“阿”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这便是“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之处。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那也许是划分不出距离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虽然绝对的道德标准难求,但是一个社会因时因地所产生的相对道德标准,一个修道人也应该遵守,这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即使你超越了相对的窠臼,到达了绝对的境界,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避免举止怪异,惊世骇俗。
  
 (2)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接着,下面一段,可以说是老子的“劝世文”。“荒兮其未央哉”,“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永远没有尽头。人生如同一局残棋,你争我夺,一来一往。这样一代一代,世世相传,输赢二字永远也没有定论的时候。
  
  
 那么,在这一个永远向前推进的时空中,一个修道人该如何自处呢?“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下面几句话也是修道人的写照。“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儽儽”,如同孔子在《易经》上说的“确然而不可拔”,自己站在那里,顶天立地,如一座高山,不可动摇。“无所归”,也就是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何典型。你说他是个道人,却又什么都不像,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种范围,加以界定。而“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3)只是同流不下流
  
 因此,老子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昭昭”,就是高明得很,什么事都很灵光的样子。一般俗人都想这么高人一等。相对地,“我独昏昏”,修道人不以为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给人看起来,反是平凡庸陋,毫无出奇之处。并且,“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闷闷”笨笨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再者,一个修道人的胸襟也要“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一般人对人生都“有以”,都有目的,或求升官发财,或求长命百岁。而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亦就是佛家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的看法。但是老子更进一步,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
  
 如此“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种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因为自己“贵食母”,“母”字代表生我者,也就是后世禅宗说的“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的生命本来。“贵食母”意即死守善道,而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道的境界中去。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贵贱尊卑,真的是因为人们本身就存在贵贱尊卑吗?并不是这样,贵贱尊卑是人为发明出来的。
  
 贵贱尊卑,是儒家建立人伦的基础,是礼之本。而以天道观之,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所司之务的差别,只是因为体力智力上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并不是礼的后果。
  
 (2)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合乎人伦之礼的行为就是善,违背人伦之礼的行为就是恶。以天道观之,这些合乎礼的善和违背礼的恶,以及这些行为本身,无论善恶,它们都是相差无几的。因为以尊卑贵贱建立礼制本身就是人的发明,非天然之理。所以基于伪学所创立的教化,也是不成立的。
  
 (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们遵从礼,是因为它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所有的人,都遵从礼教的话,越礼之人,就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所以,由于畏惧社会礼仪规范对个人的道德约束,所有的人都不敢越礼。这便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荒兮,其未央哉!
  
 央,中正之意。世人荒废于伪学,失之于天道之中正。道家之道,以天为恒常准则,治理天下,一切都要围绕着天道才行。这便是守中。
  
 (5)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本句描写的是举行祭祀大典时的情景。人们熙熙攘攘,按照礼制,在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按照礼制和节气,在春分的时候,登上祭祀天神的祭坛,举行祭礼。
  
 (6)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人皆溺于礼,逐伪而失真。而我独泊静居于天道,未有任何的出离之心。就如同初生的婴儿那样,天人未分,足赤足真。
  
 (7)儡儡兮,若无所归。
  
 不饰于文,不事于伪,虽置身于世俗,但不会失性于俗,丧己于世。遗世而独立,蜕然若解。不离于道,而道丧于世,故道与世两相丧。为道之人,于世间无所以行道。
  
 (8)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人们以文伪之学为所得,我以同于道而与道相得。以此观之,我以道为尊,于世之文伪之学两相弃,故若有所遗。
  
 (9)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我与道齐同为一,绝弃世俗文伪智巧之学。体俗者以俗为智,在俗人看来,像我这样的体道者,不习世间文伪之学,就像个愚人。圣人之心,哪里会以物为事,以伪学为智呢?他只会以道为事,以和道浑然为一是守。
  
 (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们以俗学俗知彰显于世。我独守大道,昏昏默默,不显于世。
  
 (11)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俗人以物为事,以伪为务,名物无所穷,曲学无所尽,故终日无所不察,逐物而失天,逐伪学而失真。我独守大道,与道为一,一者,察无可察,故谓之闷闷。
  
 (12)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圣人之心浑于大道。大道深不可测,就像海洋那样。大道,一无所待,又如同虚漠之风那样,驰骋于无穷之境,莫之能止。
  
 (13)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众人皆有多待,而我却混同于道,待无所待。就如同尚未分化,没有孔窍的混沌一般。
  
 (14)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母,指道。食于母,保道以养真,行大道以救天下之民,复万物之真。我独异于人,因为人失天,世丧道,人们以只知其子,而不知其母。子,天地所生,天下之物也。以子为事,故伪学滋生。如何才能去天下之伪,而复其真呢?唯有得其母,方能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三、我之体悟——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这一章写的好美感,一个看透世间百态,不争不抢,淡定从容的高人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状态估计是古今文人都向往的一种状态吧——绝学无忧,遗世独立!可惜,遗世独立的不少,绝学无忧的聊聊!
  
 不过,脱离绝学无忧的遗世独立,也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逃离。就如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读了老子前面说的“和光同尘”,便知老子所说的那种“遗世独立”的状态,绝不是上面那种略显清高的“遗世独立”,而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需要内心更加平和,更加通透,更加自然本真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真的需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可是这三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想做到太难了!不过正如一位书友所说,至少我们知道了方向在哪里。当我们每日研读这些文字时,内心又平静了一点点,又笃定了一点点。我想这可能也是《道德经》带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最大价值——“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如此而已!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4.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反者道之动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三句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后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本章文本前三句以楚简《老子》为底本,后三句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对勘其他版本对底本作了校订。
  
 “对立统一”原理的两大法则是“对立面始终存在”和“对立面互相转化”。本章之前的七个章节,阐述“对立面始终存在”,特征是彼此既“共生共灭”又“相辅相成”。本章开始的八个章节,阐述“对立面互相转化”,老子的术语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前者的基础是生命周期律,而后者的基础却是“公平公正”原理,这一点需要细心体会。
  
 “反者道之动”是说,一切事物都必然向其对立面转化,婴儿要长大,太阳要落山,生命周期主导一切。而“弱者道之用”则是说,柔弱胜刚强,表面上是你强我弱,到头来却是我强你弱,表象与本质形成背离。“反者道之动”是描述单一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而“弱者道之用”则往往运用于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段的互动。
  
 “反者道之动”在千百年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造就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气质。在危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对未来的信念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由易图难,积少成多,赋予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务实进取的品格。面对强暴不畏惧,身处落后不气馁,独领风骚不霸凌。
  
 本章分三段对“对立面互相转化”作了全面阐述:
  
 第一段,“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这是总纲,定义了“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一基本法则。它是道对宇宙的顶层设计,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中,应用极为广泛。老子的圣人之道就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
  
 第二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对“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诠释,本质是天道轮回。“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简言之就是“无中生有”,它与之前讨论的“有无相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本章之后有三个章节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
  
 第三段,“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是对“弱者道之用”的具体诠释,本质上是“公平公正”原理在个体行为模式中的体现,其结果是不争而争,弱能胜强。这是老子辩证思维最深邃的智慧,但却是被误读最多的一个概念。老子在下文用四个章节对此内涵作了全方位解读。
  
  “反者道之动”是天命,“弱者道之用”是天机 
  
 “反者道之动”与“弱者道之用”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反者道之动”相对直观,容易理解,不少对此的解读也都可圈可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事物终将走向其反面。四季变换,生死轮回,命运起伏,国家兴衰,都是周期率的体现,都是一种“轮回”,“天道圆圆,各复其堇”。“轮回”需要时间的积累,时间在对立面转化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里需要强调,道的运动与物体的运动不可混淆。道本身是没有运动的,道是绝对的,绝对不存在运动,一旦有了运动就成了相对。大就是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还怎么运动?所以,“反者道之动”不是指道周而复始地运动,而是指道推动物体在向相反方向运动,是物动道不动。传世本第二十五章有“周行而不殆”一句,是犯了概念错误,系后人误读而添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楚简《老子》并无此句。
  
 “弱者道之用”则不然,古往今来的解读大都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害。老子的本义是,在强弱一对矛盾中,表面上看似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表面上看似弱者,实际上反倒是强者。换言之,表面的强弱是假象,真实的强弱恰恰与表象相反。老子称之为“正言若反”。这里“言”是语气助词,类似“焉”,不作“言语”解。“正言(焉)若反”就是“正面看上去好像反面”,因此若要求得正面,势必从反面入手。
  
 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强就是弱,弱就是强,不是诡辩,而是天机,是万事万物永远无法抗拒的规律,其背后真正的奥秘是“公平公正”原理,下文会作进一步阐述。“强”在老子词汇中表示索取,“弱”在老子词汇中表示供奉。道生万物养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是无上奉献,所以才能驾御整个宇宙;水滋润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是德比天地,所以才能主宰一切生命。有舍方有得,大舍有大得。反之,强梁不得其死,祸莫大于无敌。这是“弱者道之用”正反两面的涵义。
  
 “舍”与“得”不可分割,只谈“不争”,而不谈“故莫能与之争”,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两千年来,人们对“弱者道之用”的诠释大都陷入了片面的误区,只见“不争”,而不见“故莫能与之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上善若水”的解读,将“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改成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争”变成了“不争”,老子的辩证逻辑被偷换成了儒家的线性思维,“不争”的结果还是“不争”。但在老子的逻辑中,“不争”的结果反而是“有争”,不想得到的人最后反而得到的最多,故大成者从不与人相争。
  
 对“弱者道之用”的片面解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子原始章节被高位截肢,老子原文中对“弱者道之用”的诠释不翼而飞。“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在传世本中被移至第八十一章结尾,而“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句则被插入了传世本第二十二章,致使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完整论述变得有头无身,为后人断章取义开了绿灯。这两段文字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阐述,也是“不争而争”辩证逻辑的具体体现,缺一不可。还原版将其各就各位,“弱者道之用”的完整逻辑得以再现,所指一目了然。
  
  “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结合“反者道之动”,这里谈一谈“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这是两条公理,是老子哲学的逻辑出发点,是先于一切存在而存在的法则。是“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道的存在,而不是道创造了“对立统一”原理。
  
 今天,人们仍然在不断讨论数学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从老子思想出发,数学只能是发现而不可能是发明。道生万物,是道制定了万物的规则,所以数学是道的发明,而是人类的发现,逻辑学亦如此。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诸多物理学家,在认识了宇宙最深层次的规律后,都认为宇宙是“被精心设计”的,而不大可能是自发产生的,因为其设计精妙实在是不可思议,可以排除一切偶然性。然而,“对立统一”原理又是先于道而存在的,形象地说是“对立统一”原理发明了道,而道则是发现了“对立统一”原理。这是“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理论体系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因此,“对立统一”原理是不可挑战的,而这一原理的具体表述又有“对立面始终存在”(决定了道的存在)和“对立面互相转化”(决定了道生万物)两大法则。既然“对立面互相转化”不可抗拒,有“无中生有”,就必然有“有中生无”,有“宇宙大爆炸”,就有“宇宙大收缩”,“道生万物”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其逆过程,这才是完整的天道轮回。同样,有“出生入死”,就必然有“死而复生”,这是老子本体论不可回避的结论。生死轮回与四季变换和宇宙生灭没有本质区别。生死轮回也是道家的“生死说”,庄子《齐物论》对此作了更为具体生动的阐述。庄子视死如归的奥妙,也正源自于此。
  
 就生命而言,人们只看见了从生到死的半个轮回,而不见死而复生的另外半个轮回,于是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但从老子思想体系出发,未见不等于没有,道就是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不出户牖,能知天下,未经古始,已历沧桑,未卜先知,尽数未然,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简洁独立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原理使老子思想跨越了现代科学的极限,将人类认识从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纵有平行宇宙、超维时空、不确定原理,也无法挑战老子哲学,这是老子哲学至今未能被充分认识的巨大价值。
  
  天道轮回,以反取正,是老子辩证思想的智慧结晶 
  
 道推动万物的运动是轮回往复,道驾御万物的准则是尚弱抑强。
  
 道在创生宇宙时为万物设定了生命周期,有的天长地久,有的朝生暮死,生命周期虽有不同,但规则一样。“天道圆圆,各复其堇。”天道轮回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仅是生命,事业、国运、暴风骤雨、天地星辰,也都不例外。
  
 道对万物的驾御就是让所有生命周期都依赖于道的滋养,“夫我有三宝,一曰滋,二曰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滋养是道驾御万物的秘密武器,道的无私奉献是维护宇宙生态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用弱就是奉献,奉献就是无私,无私才能有所得,大公无私,万物归往。
  
 反,楚简《老子》作返,系战国后人所改;“返”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老子时代应尚无“返”字。“反”表示相反的方向。“动”,使动用法。“道之动”是“道动之”的倒装,“之”代指“物”。同样,“道之用”是“道用之”的倒装,“之”指“弱”。倒装是为了突出“反”和“弱”。
  
 传世本此句作“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语义与“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相同,故两者可以互换而不改文义。
  
 任何生命周期都包含孕育期和诞生时。人十月怀胎是孕育期,婴儿呱呱落地是诞生时,其他生命也不例外。老子对有无的界定正是以生命诞生的一刹那为标志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谓“万物之始”,就是指生命孕育期,而“万物之母”则是指孕育生命的母亲。换言之,母亲是“有”,母亲怀里的孩子是“无”,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无”变成了“有”,整个过程都聚焦在生命的孕育与诞生。将“万物”改为“天地”,是未能理解老子的实际所指,也误导了后人。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一个“有”指母亲;第二个“有”指婴儿从“无”到“有”。老子是在以生命周期解读“反者道之动”。
  
 后人对此句的解读多有失误。老子是在聚焦某个生命周期,而后人则受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误导,将视线转移到了宇宙的诞生,更有甚者,将“无”解读为道。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道生“有”“无”。道属于“超物”的范畴,“有”“无”属于“物”的范畴,级别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即使要谈宇宙的诞生,则“无”当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一、二、三”,而“有”则是指宇宙中形成了天地万物,但这是一个极不直观的过程,“有”“无”之间的这条界线根本无法确定,而且没人知道是什么样,会越解释越糊涂。为了说明“有”“无”的概念,老子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道不仅生养万物,还要为万物的生生不息保驾护航,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宇宙生态。为此,道制定了治理宇宙的三大准则,即所谓“三宝”。提倡“公平公正”,杜绝为利益而争,这就是“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是道对宇宙万物的约束。只有大家都不争,天下才能太平。“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老子明确指出,“不争”是道为了维护宇宙生态而提出的一个治理目标,这一目标基于“公平公正”原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不争”落实到宇宙万物的一切行为之中。于是便有了“人之道,为而不争”。因此,“不争”就是有道,“争”就是无道,有道势必要战胜无道。而在强弱双方互动中,“不争”就是处弱,“争”就是使强,其结果一定是“柔弱胜刚强”。如此,老子从“公平公正”原理出发,诠释了“弱者道之用”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弱能胜强、不争而有争的必然性。
  
 由此可见,“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是道奉行“公平公正”原理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公平公正”原理在战国以后的版本中逐渐被“清静”、“仁慈”等概念所偷换,“弱者道之用”的理论基础便不复存在,后人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如天马行空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里要澄清几个概念。“天之道,利而不害。”但老子之前又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损有余”是不是“不害”?当然是。因为“害”与“不害”是以整体利益来衡量的,“公平公正”是为了维护整体的利益。若有人饥不果腹,却又有人挥金如土,这说明天下出现了“不公”,道责无旁贷,势必要对乱象加以治理,体现为“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此才能确保宇宙生态的健康发展,这当然是有利而无害。
  
 其次,“人之道,为而不争”与“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矛盾?字面上确实有抵触,因为此“人之道”非彼“人之道”也。“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指天下无道,彼时老子在暗喻周王朝的不平等制度,而此处的“人之道,为而不争”,则是指道为万物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以“公平公正”为前提的。同样是“人之道”,内涵完全不同,这需要在各章节的语境中加以体会。
  
  本章勘正说明 
  
 1. 本章涉及的相关章节重组
  
 本章由王弼本三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前三句出自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后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这一主题的诠释是本章的任务,然而,王本第四十章仅仅给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说明,何为“弱者道之用”根本没有涉及,意犹未尽。
  
 反观王本第八十一章,整章涉及了五个不同主题:第一段是对“美言”的定义;第二段经校订后为“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指多事,还原版将其归入了“恭常简事”的主题;第三段“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主题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相呼应;第四段则是在说“圣人不积”;最后一段是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故将其纳入本章。
  
 但“人之道,为而不争”仅仅是方法,并非结果,“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才是结果,而这句恰恰又混入了王本第二十二章。二十二章首、尾两段论“曲则全”,首、尾两段文义衔接自如,但首、尾之间插入的三段文句却打乱了首、尾两段的逻辑脉络。其中一段纳入本章最为合理,另外一段是阐述圣人有自知之明,最后一段仅一句“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该句显然是“昔之得一者”章的遗漏句。
  
 经对王本第八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章句的逐一分析归位,确定了“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和“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纳入本章为最佳选择。这两句上下衔接默契,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准确全面。而还原后的整个章节逻辑贯通,论证完整,故最终确定了本章的重组。
  
 2. 版本校对、关键词考证与释读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反”,唯有楚简本作“返”,其他版本均作“反”。“返”表示返回,而“反”则表示向相反方向运动,涵盖了从无发展为有和从有返回到无,而老子下文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的正是从无到有,故“反”用在此更为准确。且“返”字晚出,始见于战国中期金文,疑老子时代尚无“返”字,楚简本“返”字当系战国后人抄录时改,故还原版从“反”不从“返”。
  
 “动”,楚简本作“僮”,其他版本均作“动”。“僮”或为“彳童”之误,“彳童”是“彳童+之”的简字,本义走动,后被“动”所替代。还原版读“僮”为“动”。
  
 又,楚简本“僮”之前脱“之”字。“道僮也”表示“道”本身在动,而“道之僮”则表示“道僮之”,是道推动物体在动。故“之”字不可省,还原版补之。
  
 “弱”,楚简本作“溺”,“溺”通“弱”。“用”,楚简本作“甬”,“甬”通“用”。“也”为语气助词,有或无均不改文义。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物”,楚简本作“勿”,“勿”通“物”。“有”,楚简本作“又”,“又”通“有”。
  
 “天下之物生于有”,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作“天下万物生於有”。这里,老子是在通过单一物体的生命周期来解读“反者道之动”,故应从“天下之物”,“万”系后人所改。
  
 “有生于无”,唯楚简本作“生于亡”,“亡”通“无”。楚简本上句“又”后脱重字符,系抄漏,还原版补之。
  
 首先,“弗”、“不”之辨:
  
 “弗”当为老子原文,作“天之道,利而弗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汉简本与之同。帛书甲本此段文字全部残毁,帛书乙本前一“弗”作“不”,传世本“弗”皆作“不”。“弗”与“不”老子用法略不同,“弗”表示“绝对不”,强调绝对不会发生。帛书乙本及传世本的“不”系后人改。“弗”虽文义更为准确,但现代汉语已弃用,故还原版以“不”代之,仅在文中附加说明。
  
 “天之道,利而不害。”唯帛书乙本句首多“故”字。其他版本写法高度一致,帛书乙本“故”字当为后人添加。
  
 “人之道,为而不争。”汉简本作句尾多“也”字,当为后人添加断句语气词。王弼本等传世本“人”作“圣人”,是将“为而不争”解读成了“圣人之道”。但从上下文分析,老子这里是指道为宇宙万物制定的准则,“人”实为以人代物,作“人之道”方才不误,“圣”字当系后人误增。
  
 此句汉简本“不争”作“无争”,“无”或为“弗”之误。汉简本等衍“天下”二字。如上文所述,老子这里在阐述“争”与“不争”的一般法则,适用于任何对立双方,而不仅仅局限于“圣人与“天下””。“天下”仅仅相对“圣人”而言,制约了“争”与“不争”的普遍性,“天下”二字当系后人未能深刻理解老义而误增。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
  
 附三:王弼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5.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e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áo)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一部分:绝学无忧
  
 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如果修炼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自然就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
  
  
 第二部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讲话时对人的态度,唯是诚诚恳恳的接受,阿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用这两个字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也许是划分不出界限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比如你救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以后可能会伤害到更多的人,所以善与恶的分际无法确定出一个绝对的标准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指即使你到达了道的境界,但在这个世界上,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避免举止怪异,惊世骇俗,这就是第四章所讲到的和其光,同其尘;不可不畏乃发自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与选择,是为了利益众生而随顺众生,而不是受外在环境的制约,执著一般相对的价值标准,比如有个东西,大家都认为是黑色,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称呼,你也就跟别人说是黑的,不必硬说是白的,否则将有麻烦,无法彼此沟通
  
  
 第三部分: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这句话就如《易经》中的最后一卦“未济”所讲的,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没有了结之时
  
 熙熙是指太平、自然、舒适、自在,看起来很好的样子,然而熙字是好而不好,吉中有凶,如司马迁《史记》上提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看这个世上,每个人外表看来好像没怎样,其实内心却有诸多痛苦,一生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争名夺利,好像人活着,就是为了天天都能上舞厅,都能坐在观光饭店顶楼的旋转厅里,高兴地吃牛排大餐
  
 又好像天天都像春天一样,到郊外登高,到处游山玩水,这样的生活真的快乐吗?真的幸福吗?因此才会有“我独泊兮其未兆”,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兴,澄澈到底;应该“如婴儿之未孩”,平常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婴儿般的纯洁天真
  
 儡儡如同孔子在《易经》上说的:确然而不可拔,自己站在那里,顶天立地,如一座高山,不可动摇;无所归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何典型,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种范围,加以界定
  
 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拼命的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第四部分: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
  
 一个修道有相当体悟的人,他可以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昭昭就是高明的样子,一般人都想这么高人一等,而修道人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给人看起来,反是平凡庸陋,毫无出奇之处;我独昏昏,同时也说明了修道人的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利益
  
 并且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闷闷笨笨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饨饨,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你们要聪明,就让你们去聪明,你们到处吹毛求疵,斤斤计较,但我倒是无所谓,视而不见
  
 再者,一个修道人的胸襟也要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飂兮若无止,飉不是台风,而是高雅的清风,如空中大气清远徐吹,这种境界,要自己住在高山上,方能有所体会
  
  
 第五部分: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一般人对人生都是有目的,或求升官发财,或求长命百岁,而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就如佛家所说的随缘而遇,但是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顽是指非常有个性,永远坚持不变,鄙是指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让人看不起,就如民间流传已久的《济公传》,其中的主角济公和尚,他时常弄些狗肉吃吃,找点烧酒喝喝,疯疯癫癫,冥顽不灵,人们都瞧他不起,但他却是最解脱、最不受限制的人,这样的境界,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也是很难做到的
  
 才会有“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种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因为自己“贵食母”,“母”字代表生我者,也就是后世禅宗说的生命本来,“贵食母”就是要死守善道,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也就是道的境界中去!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6.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攻述身退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九章。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并对勘其他版本对底本作了校订。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表述。本章老子进一步阐明,“反者道之动”不仅体现在一切生命现象中,表现为生死轮回、强弱变换;也体现在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表现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有聚则有散、有进则有退;而就社会现象而言,这意味着权贵不可长保、名利终将淡去、财富有聚必有散、人生有起必有落。这是万事万物不可抗拒的规律。
  
 然而,老子上述观点在历代老注中却遭到了种种曲解,使老子思想被不同程度的儒化。还原版《道德经》前两章证明,老子思想体系是构建在“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之上的公理体系,因此《道德经》的所有结论都必定是这两大原理的引申,且“公平公正”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唯一价值判断。儒道之争的本质就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取舍,而儒化在本章的体现,正是用儒家价值判断取代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理,从而完全脱离了老子思想的公理体系。
  
 老子思想被一定程度儒化是在《道德经》版本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发生在战国至汉初这段时间,从最初的部分章节陆续蔓延至其他章节。本章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从楚简《老子》演变为帛书《老子》这段时间,老子原本遭到了颠覆性篡改,虽然只涉及个别字句,但这些改动使本章的思想内容发生了质变,从道家思想蜕变成了儒家思想。而传世本则以讹传讹,完整继承了帛书《老子》的讹误。
  
 还原版《道德经》以楚简《老子》为底本,还原了老子最初的文本。下文将着重阐述老子原本与传世本之间的文本差异及其思想内涵的不同。
  
 本章生动展现了“以老解老”与“以儒解老”的本质区别。传世本将“富贵在天”作为前置命题,违背了老子思想的“公平公正”这一唯一价值判断,将求取功名作为隐形价值取向与老子思想的无名无身无私无欲形成了直接价值冲突,将“中庸之道”作为解读老子的出发点,则完全脱离了老子思想的核心“对立统一”原理。
  
  “反者道之动”与“中庸之道”的区别——儒道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不同 
  
 “反者道之动”指一切事物都将走向其反面,不可抗拒,因此,没有人能够维持所谓的巅峰状态,一旦登峰造极,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日落西山,江河日下。
  
 然而,“中庸之道”则不然,认为事物在两极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状态,谓之“中庸”,恪守“中庸”便能保持这一最佳状态,经久不衰。
  
 以上两者的区别就是儒道之别,具体表现在本章就是还原版《道德经》与传世本《道德经》的文本差异。
  
 “以老解老”:还原版的这两句都在说天道,老子这里旨在以天道喻人道,为下文的论人道作铺垫。水装满了再往里装就要满出来,此时已达到了极限,犹如树不能再长高,水也不能再往里灌。另一方面,物有聚必有散,来的越猛,去的也越快,“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两个现象背后的逻辑都是“反者道之动”,前者在说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触及某个转折点,从此将会开启一个逆过程;后者在说只要有正向的过程,就必然有反向的过程,要想不经历反向的过程,除非不开启正向的过程。
  
 “以儒解老”:传世本这两句引进了“持盈”的概念,即持守盈满。苏辙的解读颇具代表性,具有浓厚的“中庸之道”色彩:“持盈”为一种极端,令人整日惴惴不安,端着满满的一杯水,一不小心水就会洒出来,还不如退一步,水没有那么满,反倒轻松自如,“不若其已”意味着不如早点停下来。同理,刀锋磨尖了反而容易折断,还不如不磨,也就不会断了。因此,人不能太贪,凡事要适可而止;为人不能太高调,不露锋芒才能自保。
  
 “以老解老”与“以儒解老”的本质区别究竟何在?
  
 “以老解老”认为,过山车这种游戏只有玩和不玩两种结果,不玩就不会有人生的乍起乍落,而一旦介入,就不可能只有起而没有落;要想领略崛起的风采,就要准备经历落魄的煎熬。而“以儒解老”则认为,过山车这种游戏高手的玩法完全能做到有起无落,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上升的那一段,只要你足够聪明,就可以避开由起转落的危局,这其中的奥妙就是“中庸之道”。两相比较,不难理解为何老庄始终认为儒家理论逻辑上不攻自破,不过自欺欺人而已。
  
 接下来对还原版的几个关键字作一说明。
  
 “桎”通“窒”,义为阻窒。“桎而盈之”意思是,装满了水再往里倒就要满出来,“窒”是因为已经装满了水。“桎”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之下木”,系后人抄误,正确写法当为“上至下木”。“至”与“之”因楚篆写法形近而误,“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详述。
  
 后人因未辨“上之下木”为何字,而将其误判为“上之下又”,而“上之下又”就是楚篆的“寺”字,再以“寺”通“持”作解读,于是有了“持而盈之”。可见传世本一直在以讹传讹。
  
 “桎”不作“桎梏”解,而是假借为“窒”。《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意思是,工倕画圆胜过圆规,得心应手而丝毫不假思索,这是因为他的心灵与所造之物已成天人合一而没有任何阻窒。倕(chuí),人名,相传为尧舜时期的巧匠。故,缘故。灵台,心灵。桎,阻窒。
  
 “丕不若已”,楚简《老子》作“不不若已”。“若,连词,而。”“已”,止也。第一个“不”当读作“丕(pī)”,而第二个“不”则读作本字。《说文》:“丕,大也。”《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烝),无射(yì,斁)于人斯。”《管子·心术》:“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这里“不”皆读作“丕”,义为“大”。“丕不若已”是“不丕若已”的倒装,意思是不再进一步壮大而就此停了下来,表示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湍”,本义急流,这里借喻急速。“湍而群之,不可长保”,指快速聚集起来的东西终究是要散去,即老子所说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公平公正”与“富贵在天”的区别——儒道社会价值观的不同 
  
 “公平公正”原理从根本上否定社会等级制,主张人人平等。社会等级制的特征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按等级差别形成了优先与劣后。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章“名与身孰亲”指出,老子的“道物关系论”意味着不存在私有产权,所以老子的“平等”超越了法国大革命意义上的“平等”,不仅强调人权与地位的平等,也包括财富分配平等。
  
 “富贵在天”恰恰是儒家等级社会的法理依据。儒家思想精心打造并极力捍卫一个多层级差的等级社会,并以“天命”解释了等级社会的一切不平等制度。按照儒家理论,人有贵贱之分,富贵天命使然,因此社会贫富差距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但人们对待贫富差距的观念确实是个敏感的问题,因此从“中庸之道”出发,富贵阶层要通过言行举止极力淡化这种敏感性。
  
 上述儒道不同价值观对“公平公正”原则的取舍,在还原版《道德经》和传世本《道德经》文本上也有充分体现。
  
 “以老解老”:还原版老子本章是在以天道喻人道,前两句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这两句承接上文,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在社会现象中的体现。“金玉盈室”如同“桎而盈之”,过山车已经爬到了顶端,接下来的便将是反转,故而“莫之能守”。同样,追求大富大贵,不过是“湍而群之”,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既然上了过山车,只要不跳下来,就得从高点滑落,一切咎由自取。
  
 “以儒解老”:传世本的一个前置命题,认为富贵本身不是问题,根据儒家的价值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天生就有贵贱之别,而且财富多寡与人的社会等级相匹配,这就是所谓的“礼制”。因此,“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只能用“累”来解释,如同端着满满一杯水又不想让它洒了,所以适可而止,别让自己太累了。而“富贵而骄”问题在“骄”不再“富贵”;富贵而不骄,一点事没有,甚至富贵而仁、富贵而谦卑还是美德,值得大力提倡;但若是富贵而骄,恐遭天罚,没好日子过;聪明人最好是富贵了别嘚瑟,低调做人,于是一生平安。
  
 “以老解老”与“以儒解老”的本质区别究竟何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与人道之别就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取舍。“以老解老”将形成社会贫富悬殊视为不公,将消除贫富悬殊视为天道对不公的纠错,故大富大贵必然不可长久,因为去财富化与追求大富大贵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种去财富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取决于某种偶然因素,而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可抗拒。而“以儒解老”则完全回避了“公平公正”原理,且以不公正的制度为出发点,在不公的基础上大谈个人修养,什么适可而止,什么低调做人,并将这种“中庸之道”的理念视为人生修养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接下来对还原版与传世本的文本区别稍作说明。
  
 “金玉满堂”现已成成语,朗朗上口,但老子原本作“金玉盈室”,两者文义相同。“满”系后人避汉惠帝刘盈名讳而改“盈”为“满”。“室”改“堂”应该出现在“盈”改“满”之后。
  
  “ 贵福乔,自遗咎。 ” 楚简《老子》此句作“贵福乔,自遗咎也。”“也”系战国后人添加的语气助词。“贵”,在老子的行文中多作动词,义为崇尚,这里作追求解。“福”,本指富贵长寿,这里用作富贵的统称。《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乔”,高大的意思。《尚书·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意思是,那里的草木特别茂盛,那里的树木特别高大。“贵福乔”是“贵乔福”的倒装,读作追求大富大贵。咎,指祸害。自遗咎,为自己留下祸患。
  
 “福”古文中有时也用作“富”,《释名》:“福,富也。”但楚简《老子》这里的“福”不用作“富”,理由有二:其一,“福”、“富”两字在楚简《老子甲》中均出现,写法不同,“我无事而民自富”中的“富”字,上多一“宀”;其二,从文义上理解,“福”指财富和权力,是富与贵的集合,而不是单指财富,这样,“福”就是对前句“金玉盈室”的进一步升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句已经表达的内容。
                                                                                  
 传世本将“贵福乔”改成了“富贵而骄”,彻底偷换了老子的概念,将“不追求大富大贵”改头换面成了“富贵了切记骄奢”,于是将这段文字与“贵贱有别”、“富贵在天”的儒家理念融为了一体。
  
  “无名无功”与“功成名就”的区别——儒道人生哲学的不同 
  
 圣人无私无欲、无名无身、无功无求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是“圣人不自生”的具体写照。圣人为天下而生,以天下为己身,从而无我无身,无身则无私无欲、不求功名,既然不求功名,又谈何功成名就的保全之道?
  
 “攻”与“功”一字之差,人生哲学完全不同。“攻述身退”讲述的是动力学原理,是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而“功成身退”则是以成就功名为前提,兜售的是明哲保身的万全之策。
  
 先说“以老解老“:“攻述身退,天之道。”攻,指攻击,打击对方。述,通遂,完成的意思。打击对方时要将身体前倾,打击结束后势必要将身体收回。这是在阐述进与退的互相转化,是“反者道之动”的形象表述。老子借此表明,有进有退是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若以天道喻人道,则命运沉浮、财聚财散、名来名去,都将难以逃脱这一基本规律。
  
 再看“以儒解老”:王弼本只改了个“攻”字作“功遂身退,天之道”;而河上公本却嫌此不够全面,又添加了“名”的内涵,作“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原文中的动力学原理被转换成了求取功名的万全之术。从儒家功名说出发,功名不能不要,它是人生奋斗的目标,这成了一个不言而喻的先决条件;其次,一旦求得功名,当急流勇退,以求自保,再次重申了“中庸之道”的权衡之术。
  
 “攻”古有通“功”的用法,《墨子·非攻下》:“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前一个“攻”作“攻击”解,后一个“攻”作“功效”解。但此处“攻”不作“功”解,理由就是道家对无名无功的明确态度,“上德不德”,圣人“为而不恃”,老子绝不可能教人如何求取功名,且还要名身两全,这从根本上背离了老子的圣人之道。
  
  本章勘正说明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九章,以下是还原版与十二个主要版本的比较,及还原版取舍说明。
  
 此段文字楚简《老子》与其他版本差异显著。
  
 “桎而盈之,丕不若已。”
  
 首先是“桎”、“寺”之辨——老子本字是“桎”而非“寺”。
  
 “桎”是左右结构,但在文字发展初期,左右结构常写作上下结构,如“朴”在楚简《老子》中作“上菐下木”(见还原版《道德经》第九章)。“桎”的正确写法当为“上至下木”,但楚简写作“上之下木”,疑为后人抄误。“之”与“至”楚篆写法形近,后人或因未解文义而将两字混淆。楚简《老子》中这个近似于“桎”的错别写法如下:
                                          
 而楚篆中“之”与“至”的写法则分别如下图所示:
                                                                                  
 “桎”通“窒”,义为阻塞。《庄子·达生》:“攻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意思是,工倕画圆胜过圆规,得心应手而丝毫不假思索,这是因为他的心灵与所造之物已是天人合一而没有任何阻窒。故,缘故。灵台,心灵。这里的“桎”不作“桎梏”解,而是假借为“庢(zhì)”。“庢”,今俗作“窒”,后“窒”兴而“庢”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音》“桎,叚借为庢。”“庢”,本义为水流受到崖壁的阻碍而停止。枚乘《七发》:“发怒庢沓,清升逾跇(yì),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意思是,汹涌的水势因受阻而飞溅,后浪撞击前浪,巨浪滔天,混战在藉藉(地名)的隘口。马叙伦《庄子义证》:“桎,借为窒。”
  
 “桎而盈之”,帛书甲乙本作“㨁(zhí)而盈之”。蒋锡昌、朱谦之引陈碧虚注:“严君平作‘殖而盈之’,谓积其财宝也。”张舜徽认为“‘㨁’盖‘殖’之形讹。”然从楚简本出发,或可认为“㨁”、“殖”二字皆因后人未通“桎”之义而改。汉简本及各传世本多作“持而盈之”,“持”系将“上之下木”误读为“寺”,遂又以“寺”通“持”而得。“持”通常作把持、执守解,用于此义为“持盈”,即保持盈满的状态,而这种解读恰恰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相冲突。还原版推断“上之下木”为“上至下木”之误,当读作“桎”,通“窒”。
  
 其次,“不不若已”当读作“丕不若已”,其语义较“不若其已”更为优。
  
 “丕不若已”,楚简本作“不不若已”;“已”,止也。两个“不”连续抄写在一起,不大可能是抄误。但若两个“不”是同一个字,通常第二个“不”都用重字符代替,据此规则判断,这两个“不”应为不同字。第一个“不”当读作“丕(pī)”,而第二个“不”则读作本字。《说文》:“丕,大也。”《诗经·周颂·清庙》:“不(丕)显不(丕)承(烝),无射(yì,斁)于人斯。”《管子·心术》:“道其本,至也。至不(丕)至无。”此两段引文“不”皆读作“丕”,义为“大”。“丕不若已”是“不丕若已”的倒装,句义为“不再壮大,就此停下”。
  
 帛书甲本此句只保留了“不”字,残三字;帛书乙本作“不若其已”;其他版本均作“不如其已”。“若”、“如”义同。“不若其已”句中“其”为语气助词,句义为不如适可而止,这与上文的“持而盈之”相呼应,都隐去了主语“人”。而楚简本这两句的用意则是在以天喻人,借用的是自然现象,主语是物而非人,从而为下文的论人道作铺垫。这是楚简本与其他版本的根本区别。还原版秉承了楚简本的逻辑,读“不不若已”为“丕不若已”。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
  
 “湍”,本义急流,这里借喻急速。“湍而群之,不可长保”,指快速聚集起来的东西终究是要散去,所指仍就是自然现象,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楚简本此句“保”后有“也”字。“也”在楚简本和帛书甲乙本的本章下半段频繁出现,从行文习惯上分析,不仅与老子其他章节文风不符,而且也与本章上半段的文风不符,显得多余,当为战国后人所添加,故还原版将这些“也”字一并删除。
  
 帛书甲本此句缺四字,“保”作“葆”,“葆”后衍“也”字。“葆”古通“保”。帛书乙本此句作“(扌短)而兑之,不可长葆也”,“扌短”或为“锻”字借,“兑”通“锐”,句义为打磨锋利的刀剑用久了还是会钝化。楚简本这两句的用意同样是以天道喻人道,而帛书甲乙本则又变成了就人道说人道,有悖于老子的逻辑范式,故“扌短”、“兑”二字当非老子原文。
  
 汉简本此句作“梪而兑之”,王弼本、严遵本作“揣(zhuī)而棁(ruì)之”,河上公本等作“揣而锐之”,傅奕本作“(专攴)而棁之”,想尔本作“揣而悦之”。从文字相关性可以推断,这几个版本是从帛书乙本一类的文本演化而来。“梪”、“揣”、“专攴”或有形部与“扌短”同(如“豆”),或有音部与“扌短”同(如取“专”音);而“棁”、“锐”、“悦”则是由“兑”派生而来,“棁”通“锐”,“悦”或亦通“锐”。传世本各版本这两句的内涵同样脱离了老子以天道与人道的逻辑范式。
  
 最后,“不可长保”,想尔本作“不可长寳”,“寳”通“保”。苏辙本“不可长保”作“不如长保”,“可”作“如”此为唯一孤证,当系后人据上文“不如其已”之“如”而改“可”为“如”,非老子本字。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
  
 “莫之能守”是“莫能守之”的倒装句,“之”为代词,代指“金玉盈室”。此为老子惯用句型,如“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夫莫之爵,天自然也”,这里“之”均为代词。
  
 此句,楚简本“盈”作“浧”,“浧”通“盈”;“莫之能守”作“莫能兽也”,“兽”借为“守”,“莫”后脱“之”,句末衍“也”。帛书甲本与还原版同,帛书乙本残“盈”字,句末衍“也”字。汉简本“莫”后脱“之”字。王弼本等传世本“金玉盈室”作“金玉满堂”,字句不同但义同,只不过后者非老子原句。傅奕本、范应元本及想尔本“金玉满堂”作“金玉满室”,范应元此句注文言王弼古本“堂”亦作“室”。“盈”改“满”系后人避汉惠帝刘盈名讳所致。还原版从楚简本并读“浧”为“盈”,并补后句脱漏“之”字而删句末“也”之。
  
 “贵福乔,自遗咎。”
  
 “贵福乔,自遗咎”,指追求大富大贵则自取其咎,“福乔”为“乔福”的倒装,“乔”,大也。《尚书·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意为那里的草木特别茂盛,那里的树木特别高大。“福”指“祸福”之“福”。此句,楚简本、帛书甲乙本句末均衍“也”字。
  
 “贵福乔”帛书甲本作“富贵而(马高)”,帛书乙本、汉简本及王弼本等传世本均作“富贵而骄”。“马高”为“骄”的异体字。“贵福乔”与“富贵而骄”内涵大不相同。前者意在反对追求大富大贵,因为这有违“公平公正”原则;而后者则并不反对追求大富大贵,仅仅强调富贵则切记骄奢,因为富贵天命使然,贵贱有别天经地义。两者的区别是儒道之争,上文对此已有详述。
  
 王弼本等传世本“自遗咎”作“自遗其咎”。“其”为语气助词,系后人为与上句“富贵而骄”形成对文而添加。
  
 此句,楚简本、帛书乙本及汉简本句末均衍“也”字。
  
 “攻述身退”,攻,攻击,句义为打击对方时要将身体前倾,打击结束后势必要将身体收回。老子旨在阐述一种动力学原理,蕴含在一切物体的运动变化之中。
  
 “攻”古通“功”,但此处“攻”不作“功”解。求取功名、建功立业是儒家所推崇从所谓君子之道,而老子的圣人之道则强调无私无欲,当然也就无名无功,所以老子这里决非是在教人如何既能求取功名,又能独善其身。
  
 “攻述身退”,帛书甲本作“功遂身芮”。如上述,“攻”作“功”系后人未解老义而改。“遂”与“述”义同。“芮”通“汭”,“汭”本义水的转弯处,引申为收缩。帛书甲本“芮”为唯一例证,当系后人据文义所改。
  
 “攻述”,河上公本等作“功成,名遂”,傅奕本作“成名,功遂”,想尔本作“名成,功遂”,皆为后人未通老义所改,将老子的不求功名,改头换面成了如何求取功名而又能自保,是对老子思想彻头彻尾的篡改。
  
 附:王弼本《道德经》第九章:

7.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提出的反对仁义和智慧与前一章讲到的天道自然相对应,从文字上看,老子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就提倡仁义道德,那么不仁不义也就出现了,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
  
 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接着他又举出更明显的理由,六亲不和有孝慈,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孝与不孝,如果家庭美满,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还需要去标榜谁孝谁不孝吗?
  
  
 同样道理,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太多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并非好现象,我们历史上出现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百姓自重自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忠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所以舍弃大道而提倡仁义和智慧,就是舍本逐末,治标不治本,因此老子谈道论德,就是希望人们树立合乎道的思想观念,顺应道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值得我们去反思,比如一个人身体健康,还需要去看医生吗,一个人内心丰富,还用得着寻求外来刺激吗,一个人本性具足,还需要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吗,所以我们不要过度的注重外在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注重内在精神上的富足,只有回归本心,才能认清自己,只有认清自己,才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么人生就有了方向,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8. 解读《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云淡风轻~张书云: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云淡风轻~张书云: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Seven:
  
 国君不行仁政,仁义的道德观就会出来与他斗争。大智慧诞生以后,就会有大虚伪的东西出来与它唱对台戏。家族不和睦,孝慈的道德观就会出来主持公道。国家混乱的时候,忠臣就会站出来力挽狂澜
  
  
 Seven:
  
 老子在本章里通过几种相互平衡制约的社会现象,阐述了一个中国人的重要哲学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还要有制约条件。自由空间和制约条件,就是平衡和制约,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关系,正是这对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才维系了事物的生存、进化、发展。这也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道中梅花:
  
 听着大家,越读越有味道了[玫瑰]
  
  
 道中梅花:
  
 俺一会,也来一章[憨笑]一起乐
  
  
 道中梅花:
  
 自读的家人们[玫瑰][玫瑰][玫瑰]
  
  
 道中梅花:
  
 道德经第十八章:个人感悟
  
  
 道中梅花:
  
 有好一定有坏
  
  
 道中梅花:
  
 一切心里不和合的外境,只因为心里有分别
  
  
 Seven:
  
 道德经第十八章:个人感悟
  
  
 大道之规则,便是平衡,平衡为静,不静则失衡。
  
  
 Seven:
  
 用这个思维看待世间一切,心也接受了。
  
  
 Seven:
  
 如同一个“二”字,先古圣人取字,也一样告诉我们,有一短必有一长。
  
  
 Seven:
  
 这样的视角,心会不会更加的容易平衡呢
  
  
 普亨:
  
 道德经第十八章个人感悟:
  
 有好就有坏,
  
 有善就有恶,
  
 有白天就有黑夜,
  
 这就是阴阳和合,大道自然。
  
  
 不可能只有好没有坏,
  
 也不可能只有白天没有黑夜,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玫瑰][玫瑰][玫瑰]
  
  
 Seven:
  
 静能生慧,遇到任何问题,静下来,便容易找到解决的法子
  
  
 梧桐树:
  
 报告,我有空就来紧追大家,可别把我给扔了哈
  
  
 道法自然:
  
 任何社会发展的现象都有相对应的社会现象应需而生
  
  
 ilyKaren:
  
 @道法自然[强]
  
  
 Seven:
  
 @ilyKaren
  
  
 就这样简单的读,悟,每天一章节
  
  
 Seven:
  
 九九八十一章,大家一起读。
  
  
 冬日暖阳:
  
 本章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
  
  
 冬日暖阳:
  
 “大道”盛行时,仁义自然存在于人的行为中。
  
 因不缺乏,就感觉不到它存在,也就没有强调的必要了。
  
  
 冬日暖阳:
  
 因为欲望膨胀,偏离大道越来越远,直接后果就是自取灭亡。
  
  
 冬日暖阳:
  
 所以人们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加以约束。
  
  
 冬日暖阳:
  
 人有所作为,就有了好坏之分。
  
  
 冬日暖阳:
  
 老子主张回到道,回到人类的本始状态
  
  
 冬日暖阳:
  
 目的是实现社会安定,公平。
  
  
 冬日暖阳:
  
 解读完毕,大家都可说一下自己的认识[玫瑰]
  
  
 云淡风轻~张书云: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道,德,仁,义,礼,智,信。
  
  
 云淡风轻~张书云:
  
 就像我们修行就是逆修返还道上!
  
  
 云淡风轻~张书云:
  
 要想回到道上,就要断七情六欲,财色名利是障碍我们的。
  
  
 初心:
  
 偏离了道就出来了后期的阴阳,对错,是非。应回到淳朴本质的道上。
  
  
 云淡风轻~张书云:
  
 道德经博大精深哦!其中就暗含一些修行的精髓
  
  
 何义峰:
  
 @云淡风轻~张书云[强][强][强]
  
  
 冬日暖阳:
  
 回到人的本始状态,按照自然规律去做,就是回归“道”
  
  
 云淡风轻~张书云:
  
 @何义峰哈哈不是教出来,是悟出来!
  
  
 何义峰:
  
 @云淡风轻~张书云没毛病
  
  
 云淡风轻~张书云:
  
 @何义峰[强][强][强]道还是要通过实修体悟,感受最深![呲牙]
  
  
 何义峰: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弱智道之用
  
  
 云淡风轻~张书云:
  
 初级先致虚极守静笃,[呲牙]
  
  
 何义峰:
  
 一体智慧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明亮:
  
 @云淡风轻~张书云要想回到道上,就要断七情六欲,财色名利是障碍我们的。
  
  
 没有经历过,何谈断,如何放下?都是纸上谈兵。
  
  
 云淡风轻~张书云:
  
 达到空性,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无,物无其物[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明亮哈哈有觉知,这是个过程!
  
  
 云淡风轻~张书云: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云淡风轻~张书云:
  
 这是一部清净经,跟道德经同属于修行的法门[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这是悟道的一个过程,[呲牙]每天读一遍配合道德经,会有很大的收获[强][强][强]
  
  
 Seven: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云淡风轻~张书云:
  
 @何义峰慢慢来!不是着急的事,[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Seven嗯嗯!圣人行不言之教,都是自己悟,每个人都不一样[强][强][强]
  
  
 Seven:
  
 @云淡风轻~张书云
  
  
 你悟道了[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Seven哈哈生活到老学到老,没有终点,清静无为,无为而为这就是道法自然!
  
  
 何义峰:
  
 @云淡风轻~张书云你真的在道上了,恭喜[拥抱]
  
  
 云淡风轻~张书云:
  
 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千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道在我们每个人的身,每个人的心,我心即是道,道即是我心。
  
 云淡风轻~张书云:
  
 佛家讲,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徳相,本自具足[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如来就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就是那个道,就是我们的灵魂[呲牙]
  
 云淡风轻~张书云:
  
 所以说学习道德经要学精髓,慢慢悟,慢慢觉知,慢慢改变,依道而行!
  
 道法自然:
  
 @云淡风轻~张书云[强][强][玫瑰][玫瑰]
  
 云淡风轻~张书云:
  
 道德经主要讲的是宇宙大道的运行规律,宇宙实相,和我们人的实相。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
  
 Seven:
  
 欢迎大家邀请身边喜欢读书的朋友入群,一起读书,甚至带着孩子一起读。
  
 云淡风轻~张书云:
  
 人的身体内五行,心肝脾肺肾,宇宙是外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性命双修,命很重要[强][强][强]
  
 Seven:
  
 群很简单,每天一读,自由依主题自由讨论,生发。
  
 云淡风轻~张书云:
  
 @Seven我离题了吧!今天的分享结束!不读道德经不足以为官,不读道德经不足以经商,不读道德经不足以成为大智慧[强][强][强]
  
 Seven:
  
 @云淡风轻~张书云
  
 没事,自主生发。
  
 云淡风轻~张书云:
  
 @Seven还是大家共同的学习,共同的觉知,共同的提升[强][强][强]
  
 铭诚:
  
 个人感悟,万事万物遵循道。哪里出现问题,自然会有对应的解决方案,一切自然应运而出。终归平衡、合一
  
 Seven:
  
 [玫瑰][玫瑰][玫瑰]
  
 铭诚:
  
 @Seven随时随地在[强][强][强]
  
 铭诚:
  
 一起[握手][呲牙]
  
 木怀山:
  
 
  
 唯有德才能证道、育道
  
 木怀山:
  
 混沌中大道显化不了,才看见了仁义、巧智、孝慈、忠臣。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智慧出,有大伪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对于这一句有点感悟: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伪:人为就是伪。凡是走脑不走心的,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说的话,做的事都是虚伪的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以前去公司开会时,领导为了能够引领别人,就会选出优秀员工进行分享,分享没有什么。但是分享之前要被领导按着她想要的目的,对被分享人员进行框架式的雕刻,我一直都感觉假的,虚伪。今天明白了,因为是人为的,不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就是虚伪的,假的,自然就不能引起共鸣。
  
 董超:
  
 自然,则无分别。